高效工程图集中打印环境下的均衡之选.doc
CAD快捷键 高效工程图集中打印环境下的均衡之选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航天发射技术及特种车事业部(简称CASV)是航天一院直属的国有经营实体,以航天发射技术为依托,管理和运营特种车和地面设备相关资源,具备特种车研发设计、总装总成、底盘和零配件生产能力。主要从事弹箭发射技术、发射方式以及发射车、发射平台的研制,是航天科技集团发射技术及地、舰面设备专业组组长单位,为各型号运载火箭研制过一系列高水平、高质量、高可靠性的地面发射设备,并形成了配套的各种高性能分系统产品,主要产品有发射台、加注供气设备、吊装设备、铁路运输设备、辅助的工作台梯、低温产品和定位定向产品等。航天发射技术及特种车事业部开展设计技术革新较早,已经能非常成熟地运用CAD软件完成产品开发,因此图纸输出环节早在1995年就开始采用各种大宽幅面打印输出设备,形成了固定的图纸输出工作流程和规章制度,建立了所内的输出中心,集中打印所有与产品设计相关的图文档。结构特征复杂、体积庞大是航空领域产品的基本特点,其产品设计过程中的出图数量非常大、种类幅面众多。因此,图纸的输出成为了CASV重要的工作流程之一。2007年4月,CASV输出中心购买了HP Officejet Pro K850用以替换原有的A3幅面输出设备,提高图文档输出的能力和效率。作为典型的大型科研院所,CASV的图纸输出流程和设备应用经验对其他院所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因此,本文作者将在下面结合CASV的图纸输出流程和应用特点介绍如何更好地利用K850打印机。从“鸡肋”到“要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属于国家重要机密部门,其所研发产品的数据,包括图样、文档、数据表单等都必须得到严格的控制。为了便于集中进行安全管理,包括CASV在内的许多分支院所都成立了专门的输出中心,负责产品数据的输出、分发、备案管理和安全保密等工作,原则上所有输出任务都必须通过内部网络提交到输出中心,遵照严格的输出管理规章制度,不允许各设计科室越权打印与产品相关的图文档。为了满足CASV各科室五花八门的输出需求,输出中心购买了大量打印输出设备,从A4幅面到A0幅面,从商用打印机到高性能工程打印机、复印机,从彩色喷墨到高速激光,一应俱全。其中,原有的三台A3幅面喷墨打印机由于线条图输出的速度和精度都不高,且故障率较高,只能输出少量A3及以下幅面的且含有彩色成分的图文档,绝大部分各种幅面的单黑工程图则主要交给了A0大幅面工程打印机(包括白图和硫酸纸图)。然而,随着设计任务不断加重,工程图文档的输出量迅速增加,包括各种草样和定图在内,每个月输出中心要输出数万张图样(其他幅面也均换算成A4幅面)。如果输出中心的各式打印机能均衡负载,A3幅面喷墨打印机能承担一部分A3白图、草图的打印,则工作效率会大大提高。然而,现实情况是:一方面,几台大幅面工程输出设备和激光打印设备满负荷甚至超负荷工作;一方面,原有的A3幅面喷墨打印机由于速度慢、精度低、设备老化、工作稳定性差,无法分担一些A3及以下幅面的草图、白图输出工作,成了“鸡肋”,造成了设备的闲置和工作效率的降低。K850的引入恰好解决了这个问题,成为了集中打印环境中的主要组成部分。相比原有的A3喷墨打印机,K850为什么能独挡一面呢?速度成就HP Officejet Pro K850首先,K850的打印速度够快,能跟得上工作节奏,这是其发挥作用的最主要原因。K850在草稿模式下,每分钟能打印24页黑白文本或21页带有彩色图形的混合文档。草稿模式下,k850输出的白图纸非常清晰,完全达到了校验用草图的精度标准。因此,现在大部分打印任务缺省就在草稿模式下打印输出,文字档自不待言,以往在A3喷墨打印机输出缓慢的线条白图在k850上可以实现高速输出,从在科室发送十几个图档,到步行至输出中心取图的时间,文档已经全部打印完成。既不需要在大幅面设备上等着拼图、裁图,也不需要等待小幅面设备打印。这对工作效率的提高是非常明显的。此外,凭借K850的自动双面打印附件,现在可以双面打印草图,不仅更为经济高效,且方便管理。稳定压倒一切设计任务紧张的时候,输出中心的输出工作是不允许间断的,因此除速度要求外,长期高负荷的工作环境对K850的工作稳定性要求也很高。原有的A3喷墨设备就因为故障率较高,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经常罢工,影响工作效率,因而时常处于闲置状态。在工作稳定性上,K850确实令人耳目一新。由于它的速度快,输出A3幅面图样灵活、方便,它的利用率相比原有A3设备大幅度提高,因此对其负荷与稳定性更是提出了高要求。幸好,作为商用喷墨打印机的K850的月负荷量超过6000页,本身具备应付高负荷工作的能力。从目前的应用情况来看,K850应该还有很大负荷余地,能比较轻松地应付现阶段的工作负荷,工作非常稳定。而且,K850相比大幅面的工程输出设备,更加易于使用,免除了拼图、幅面设置和裁图等复杂的操作,非常适合用来完成零散的、小幅面的白图、草图输出任务。因此,得到了输出中心和很多设计人员的青睐。精度和成本,适当就好在精度和使用成本方面,应该说K850的表现不错。但是,由于K850在输出中心主要承担草图、白图和文档的打印工作,高精度的硫酸纸大图仍在大幅面工程设备上输出。因此,即使K850在“正常模式”或“快速正常模式”下也完全能满足精度要求,很少使用它的4800×1200dpi的优化分辨率。实际上,在4800×1200dpi分辨率下,K850输出的彩色渲染图的色彩观感和光感非常出色,对于小型的设计中心来说“一专多能”,非常实用。在使用成本方面,由于K850承担的输出任务黑白占85%左右,少量的彩色输出以线条和文字为主,墨水覆盖率并不高,因而彩色墨水的用量也不大,而其单独的黑墨盒的容量远大于其他三种彩色墨盒,配合双面打印单元,K850的总体墨水耗材成本并不高。这里不得不提色彩分离的墨水系统,由于输出习惯不同,我们经常耗用的墨水是品红和黑色,品红和黑色墨盒经常需要更换,而另外两色则很少使用,色彩分离的墨水系统便于单独更换墨盒、降低成本。不过,对于设计院所来说,高效、高质完成设计任务是第一位的,打印输出方面的成本考虑得不多,K850的低成本对小型设计公司倒是非常有价值。由于航空领域设计院所工作环境的特殊性,不仅对打印设备的要求相对较高,还存在一些较为特殊的应用需求。经过将近一个月的磨合,我们发现HP Officejet Pro K850不仅替代了原有的A3幅面打印机,还提供了更高的工作效率、输出质量,以及新的草图文档输出模式。从使用情况来看,K850的最大贡献是凭借速度、易用性、精度和工作稳定性等优势,均衡了不同打印机间的工作任务量,一举改变了原有A3彩色喷墨打印机的“鸡肋”地位,使其成为了我们输出中心工作流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其他大幅面工程输出设备的工作任务得到了有效分流,工作故障率明显降低,总体工作效率明显提高。我国航空领域设计院所的打印输出需求和应用环境都非常类似,笔者希望,本文所介绍的K850在CASV的应用经验能被其他大型设计院所借鉴,已达到“均衡打印输出工作负载,提高输出设备的利用率,改善工作环境和效率”的成效。维修保障为背景,提出了 (组合) 测试模型的建立方法,基于此方法,设计了完善的便携式,解决了ICT测试、功能测试及传统测试TPS开发成本高,技术难度大,故障覆盖率低的缺陷。该测试系统现已成功担负新型雷达装备的维修保障任务,应用表明,系统具有设计合理,性能稳定、可靠,故障隔离准确等优点。 雷达,作为一种重要的军事武器装备,在军事上将其形象的比喻成作战指挥员的 眼睛 ,在维护国家安全及领土完整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随着数字电路设计及制造技术的发展,特别是CAD设计软件的进步及完善,单一的测试方法如ICT(In-Circuit Test)测试、功能测试等已无法满足新型雷达数字电路测试及的要求,边界扫描1测试将成为今后雷达装备数字电路发展的主流技术。 基于对ICT测试、功能测试局限性的深入探讨,以及对边界扫描测试技术的研究与实践,本文提出了 (组合) 边界扫描测试模型的建立方法,并基于此方法,构建了数字电路便携式,实现了对新型雷达数字电路的高速、准确的测试。系统具有硬件设备小巧、便携,性能稳定、可靠,故障隔离率高等优点,适合于战地级实时维修保障,是大型在线测试、功能测试平台的有效补充,较好的解决了测试设备受制于人及战时应急抢修等问题。自动测试系统实现 MERGE(组合) 测试模型的建立 IEEE 1149.1标准明确的规范了边界扫描构建原理及相应的测试方法。在故障诊断过程中,可利用VLSI芯片自带的边界扫描结构及相关测试指令2,有效的实现对VLSI芯片引脚固定型、开路、桥接等故障类型的检测。但待测试的数字电路模块通常包括边界扫描器件和非边界扫描器件,本文提出的MERGE测试模型可通过已有的边界扫描结构实现对非边界扫描芯片的测试,能够拓展边界扫描的测试范围,提高TPS的故障覆盖率。 基于边界扫描测试技术的基本原理,构建测试系统过程中创造性的提出了 MERGE 结构测试模型,基本思想如图 1所示。图 1边界扫描MERGE测试示意图 其中,B部分为待测数字电路BUT,A部分为独立于BUT外的边界扫描扩展卡,该扩展卡可看作是一块符合IEEE 1149.1边界扫描设计规范的数字电路。首先,集中将一个完整的数字电路BUT分为如下几个部分:非边界扫描芯片簇(U1),边界扫描芯片簇(U2),混合芯片簇(U3)。在这里 簇 的概念即将多个器件统称为一个 簇 ,簇的范围可以根据具体电路规模来进行划分,可以小到单独的一个IC或UUT(Unit Under Test),也可大到一个完整的BUT(Board Under Test)。 (1) MERGE非边界扫描芯片簇(U1):非边界扫描芯片是整个BUT网络中一个有序的子集,是具有特定功能的电路。在MERGE理念中,通过对非边界扫描芯片簇建立单独的功能模型,将其作为边界扫描芯片间的一个中间级信号传输模型,MERGE到边界扫描链路,结合EXTEST边界扫描指令,通过Capture IR- Shift IR- Update IR- Capture DR- shift DR- Update DR等相应操作,达到通过边界扫描链路实现对非边界扫描簇测试的目的。 (2) MERGE混合芯片簇(U3):混合芯片簇指既含有非边界扫描芯片,又含有边界扫描芯片的混合电路(还可以含有一些中间级的模拟电路)。MERGE的思路与(1)类似,模型的验证可通过将一组确定的测试矢量集APPLY至MI(Model Input),经过确定的时间延迟,通过在MO(Model Output)将采集(sample)到的响应信号与寄存器中存贮的期望值相比较的方法实现测试。 (3) MERGE BSEC(Boundary Scan External Card),通过BSEC实现对BUT边缘电路中非边界扫描芯片簇或不含边界扫描芯片的BUT进行边界扫描测试。测试时,将待测BUT作为非边界扫描簇或混合边界扫描簇,而将BSEC当作边界扫描芯片簇,通过MERGE方法,将BUT、接口电路、边界扫描扩展卡电路虚拟成为一个含边界扫描芯片的BUT,具体实现与(1)、(2)类似。测试系统硬件设计 为了减轻系统整机的重量,便于运输及携带,本测试系统前端设备采用笔记本计算机作为主体来完成系统功能的实现和人机界面的交互3,同时内配GPIB-USB模块、JTAG-Control-PCI-USB控制器,分别控制可编程电源(Agilent 6600)及BS Interface Pod模块。整个硬件设计的核心为BSEC(边界扫描扩展卡)、JTAG-Control-PCI-USB控制器及BS Interface Pod模块。其系统硬件框图如图 2所示。图 2系统硬件设计框图BSEC(边界扫描扩展卡) MERGE边界扫描扩展卡采用符合IEEE 1149.1边界扫描标准的可测试性设计方案,应用5片XILINX公司的XC95144芯片构建完整的从TDI至TDO的边界扫描链路,其中扫描链路的上游电路及下游电路采用74ACQ244对信号进行缓冲及整形,以增强上游电路的扇出能力,同时整板的边缘连接器采用了牢固可靠、抗腐蚀的欧式Eurocard结构形式的连接器,保证测试信号稳定、可靠。原理图如图 3所示。图 3 MERGE边界扫描扩展卡原理框图JTAG-Control-PCI-USB控制器 JTAG-Control-PCI-USB控制器是测试系统笔记本记算机与被测试单元(BUT)进行信号控制的主要部件,实现工控机并行控制指令和数据向符合边界扫描测试协议的串行指令和数据的转换。电路采用DSP+CPLD的电路设计模式,DSP芯片采用TI公司的TMS320LF2407A,运行速度可高达40MIPS(25ns)、具有至少544字的在片双访问存储器DARAM、2K大小的在片单访问存储器SARAM,32K的片内程序存储器FLASH;CPLD选用ALTERA公司的MAX7000S系列的EPM71285,其集成度为6005000可用门、有32256个宏单元和36155个用户自定义I/O引脚、其3.3V的I/O电平与DSP芯片端口电平兼容、并可通过符合工业标准的I/O引脚JTAG接口实现在线编程及调试。JTAG-Control-PCI-USB控制器是PCI/IEEE 1149.1标准的主控单元,当与BS Interface Pod结合使用时,控制IEEE 1149.1标准自适应测试总线及与之相适应的离散信号。同时,该控制器还可控制施加到测试总线上负责JTAG-Control-PCI-USB控制器与BS Interface Pod进行通讯的低电压差分信号(基于TIA /EIA-644及IEEE 1596.3标准)。BS Interface Pod模块 BS Interface Pod模块,作为测试输入/输出信号传输的中间级模块,主要实现JTAG-Control-PCI-USB控制器与BUT之间测试通道的扩展和信号的同步与缓存。FPGA(Altera公司,EP20K160EBC365-1)是本电路设计的核心,其功能是将前级JTAG-Control-PCI-USB控制器发出的不同的控制信号转换成UUT测试终端能够识别的TAP控制信号,保证TDI、TCK、TMS、TRST准确施加到UUT的测试端,同时将采集到的TDO信号返回给测试前端控制模块。74LVC125(Buffer)则用来完成信号暂存,输出级的74LVC125还可增强信号的扇出能力。整个BS Interface Pod模块采用抗EMI(电磁干扰)屏蔽封装,前面板预留4个20Pin的JTAG控制端口,另外设计了一个电源指示灯,用于上电确认。测试系统软件设计 系统软件在Windows XP环境下采用Visual C+6.0及National Instruments公司的LabWindows 6.0集成开发环境完成。Visual C+ 6.0能够提供丰富的Windows程序开发功能,灵活性强、编程效率高;LabWindows 6.0提供了多种接口协议、丰富的控件及仪器驱动程序,其支持虚拟仪器技术的特性是其它开发环境无法比拟的,同时它提供了丰富的软件包接口,为软件开发提供了极大的方便4。 软件设计采取了软件模块化及自顶向下的设计原则,首先根据MERGE原则划分电路模块,将测试程序分割成不同的测试模块,其次采用宏的方式构建标准的测试模块并优化模块接口,然后将其它待测模块与该模块接口进行有效链接,再分别进行编译及调试,最后一起进行合并构建完整的测试体。在开发过程中,将该软件分为若干模块不但减少了软件的工作量,而且对于函数的公共部分进行了类的封装,提高了模块的复用性5,同时提高了软件本身的可测试性。系统软件流程如图 4所示。图 4 软件工作流程图测试优化 为减少ATE在故障诊断中误判的概率,系统采用加权伪随机向量关系生成、插入间隔刷新测试矢量优化测试矢量和测试过程。 (1) 加权伪随机测试矢量生成:加权伪随机测试矢量生成能够利用较短的测试码长度(即较短的测试时间)达到较高的测试故障覆盖率。为了缩短测试码并改进故障覆盖率,这种测试矢量生成方式可以调节在输入端产生或的概率,有效检测到难检测的故障。在伪随机测试码中,每个输入端产生0或的概率为50%。 (2) 插入式间隔刷新:由于数据线具有一定的电平保持特性,因此对于一组数据总线I/O而言,在BS-Cell处于读状态时(如处于Update状态),Cell单元的Output Enable Control Cell处于有效状态,测试矢量通过BS-Cell施加至I/O数据总线,如果下一个时钟节拍,BS-Cell处于写状态(如处于Capture状态),由于数据线的电平保持特性,则有可能在此时间,BS-Cell所Capture回读的数据为上一个时钟节拍的Update数据,造成测试不稳定。解决的办法是在每一次读状态结束后,系统根据读状态的间隔时间,随机产生一组与上一组测试矢量不同的数据,命名为*data,对I/O总线进行间隔刷新。实验结果及分析 现以某新型雷达点迹处理数字电路为例进行系统功能验证。整个电路采用DSP+FPGA的设计架构,其主要芯片包括:5片DSP(ADSP21060)、2片FPGA(Atlera Flex EPF10K系列)、8片双口RAM(QFP封装),其他E2PROM、HC244(SOP封装)、HC245(SOP封装)等。电路设计复杂,芯片多,PCB布局布线密度大,采用ICT、功能测试TPS开发难度大。 利用本边界扫描自动测试系统,结合MERGE方法,对上述电路板进行TPS开发实验及故障诊断,测试结果如图 5所示。图 5 测试结果示意图 插入模拟故障(U8-6 stuck to 0),重新仿真:扫描链测试- PASS- B-Scan器件簇测试- PASS- NB-Scan器件簇测试- Failed (Report: Pin(s): U3-25, R26-2, U8-6, R26-1 possible stuck at low, the BS nodes is U31-21(R/W)。 上述仿真结果表明,融合MERGE方法所构建的基于边界扫描的板级自动测试系统,自动化程度高,故障隔离准确有效。结语 边界扫描技术可以实现对数字电路的高速测试,不但可以减少ICT测试高昂的夹具开发成本,缩短测试时间,还能够满足时延故障和芯片性能测试的要求。本文主要针对基于边界扫描技术的测试系统实现难度大、故障覆盖率低等问题,创造性的提出了MERGE法边界扫描技术。通过对该方法的深入研究,构建了基于该技术的新型雷达数字电路便携式自动测试系统。经综合评定该系统性能可靠,符合我军新型雷达装备维修保障的要求,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目前该ATE正担负着新型雷达装备数字电路的维修保障任务,其整体设计思路对同类型故障诊断平台的研发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参考意义。许多商家销售别家公司制造的产品时已获得良好业绩,现在转而决定销售自己制造的产品。据 AC Nielsen 的一项研究表明,2005 年美国专有商标产品占零售的 16%,比去年同期上涨 7%。研究显示,2005 年全球专有商标产品销售增长了 5%,是制造商品牌产品增长率 2% 的两倍以上。 毫无疑问,专有商标产品领域中商机无限。但当商家开始自行制造产品时,各种新问题也随之而来。他们必须开发、设计产品及其包装、寻找原料并制造或组装产品;此外,还要查看产品是否已运达配销中心并送达客户。这需要创建和管理数量庞大的信息,特别是当产品或供应链复杂或涉及众多数量的产品时。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 (PLM) 软件致力于在该领域提供帮助。据位于波士顿的 AMR Research 副总裁 Mike Burkett 讲,大多数 PLM 应用程序提供以下五项功能:数据管理、协助产品设计、供应链管理、市场趋势追踪以及整体产品投资组合管理。 Parametric Technology Corp. (PTC) 是一家位于马萨诸塞尼德姆的 PLM 解决方案提供商,该公司的解决方案营销副总裁 Tom Shoemaker 说,尽管这些不是新的应用程序,但 PLM 将它们整合到了一个通用架构中。而且,PLM 解决方案比数据库管理应用程序更加简单易用;某些数据库管理应用程序非常复杂,用户必须达到数据库专家的水平才能检索信息。Dassault Systemes 是一家位于马萨诸塞 Westford 的 PLM 解决方案开发商,该公司的技术营销经理 Lance Murphy 说,PLM 软件“简化了数据管理”。 因此,PLM 能够大大缩短产品问世时间。PLM 应用程序开发商 Agile Software Co. 发现,一般说来,消费品公司通过实施 PLM 解决方案可以缩短约 30% 的产品投放周期。Murphy 补充说,对于一些需要大量重复设计的技术产品来说,可以缩短高达 60% 的产品开发周期。() 显然,缩短新产品的面世时间可以降低产品开发成本,更可提高收益。因为公司借此可以更加有效的跟随市场导向及时推出新产品,而不至于落伍。 PLM 的应用 Karsten Manufacturing Co. 位于菲尼克斯,以其 Ping 牌高尔夫装备而闻名。该公司于 2000 年成功推出了 3 号铁杆和 TiSL 木杆。即便如此,公司管理层仍担心新产品的面世速度不够快,主管/工程业务经理 Dan Shoenhair 说,“如果不能在常规基础上有所突破,我们就面临着破产。” 但在 Karsten 提升公司每年推出的新产品数量之前,管理层需要缩短产品从构思到面世的时间。当时,公司工程师的能力受到传统计算机辅助设计 (CAD) 系统的限制,导致产品设计的变更环节在设计流程中往往滞后,从而降低了开发速度。 为了扭转这种局面,Karsten 的管理层采取了几个步骤,包括实施 PLM 软件和转向精益制造流程。PTC 的 PLM 应用程序用于管理设计和制造信息。如果设计师修改了工程图纸,通过 PLM 系统访问该文档的所有员工均可看到最新版本。而且由于是以电子方式提供信息,因此更新和访问功能均得以改进。 Karsten 的 PLM 系统在 2001 年经过测试,当时的情况不得不让一名经验不足的工程师来监管 i3+ 楔形的开发。借助 PLM 应用程序,这名新手和他的同事在五天的时间里便模拟出四种新的楔形。以前这需要大约两个月时间。 Karsten 公司不断加快产品引入的步伐。2001 年,该公司有两条新的产品线面世。到 2006 年该数字一跃至 15,占年收入的 85%。推出新产品从概念到商业应用所需的时间从 2001 年的 24 个月缩短为 2006 年的 9 个月。此外,2001 年到 2006 年间,工程师的人数从 65 增至 67,仅略有上升。 由于 Karsten 同时引入了几项操作改革,因此很难确切指出哪些成果可以归功于 PLM。但是,通过帮助管理产品信息和促进员工间的合作,PLM 对 Karsten 的运营改进居功至伟,Shoenhair 说。 AMR Research 的 Burkett 说,迄今为止,采用 PLM 的公司大多是拥有逾 1,000 名用户的跨国大型企业。实际上,PLM 首先是在汽车制造业和重工业中投入使用。这些行业的公司必须管理各产品相关的大量数据,同时查看是否所有部门都在使用最新版的产品信息。 现在应用程序正向食品、饮料、大众消费品以及服装等行业延伸。PTC 的 Shoemaker 提出,尽管这些行业的流程和产品不如设计商业飞机那么复杂,但仍然非常繁琐。“各个行业虽有所不同,但面临的问题都是一样的:繁重的压力与眼花缭乱的配置。而您需要从鱼目混杂的来源中寻找原料。” 因此,公司规模不再是决定公司能否通过 PLM 解决方案获益的主要因素。其他几个因素也开始起作用,位于加利福尼亚圣何塞的 Agile 公司行业战略部门副总裁 Sarvesh Jagannivas 说道。这些因素包括所生产产品及制造流程本身的复杂性、产品的多样性以及产品生命周期的持续时间。流程越复杂,产品线便越发呈现多样性及多量性,产品从设计到换代的时间就越短,而 PLM 应用程序所提供的收益也就越多。在这样的环境下,手动管理信息和流程是行不通的,Jagannivas 说。 PLM 解决方案在产品设计及制造涉及多个地点时特别有用。例如,设计和制造各种老虎机和视频播放器的 Bally Technologies 公司,其设计部门遍布美国、印度、法国、英国及其他国家和地区。“我们需要保持前沿位置。”Guna Rajendran 说,他是信息技术部门的一位 PLM 项目经理,其公司位于拉斯维加斯。“这需要项目参与者展开密切合作,无论他们之间是否存在时差。” 尽管自 2005 年 Rajendran 加入 Bally 以来,公司已在使用 PLM 系统,但员工们并未加以充分利用。产品信息在多个本地系统中传播,很难确定最新数据在哪里。通过实施 Agile 的 PLM 应用程序,Bally 员工缩短了新产品的设计和面世时间。这对小型项目尤为适用,例如修改老虎机,使其可以接受不同货币。就此类项目而言,平均面世时间从三到四个月缩短至六到八个星期。 “PLM 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在整个公司内传播信息,”Rajendran 说,“需要信息的任何人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最新信息。” 将 PLM 放在适当的地位 但是,在您享受到 PLM 系统的好处之前,您可能需要将各种传统系统的信息转换到 PLM 应用程序中。对于大公司而言,这可是企业级的实施,Rajendran 说。“如果计划不周全,就可能导致疏忽。” 大多数公司开始都是输入或导入那些当前对公司的运营最重要的信息,Dassault Systemes 的 Murphy 说。此后,他们可能会转换历史信息。不过,如果这些信息只是用于存档目的而不用于当前运营的话,许多公司可能会将其放在 PLM 应用程序之外。 可批量导入,具体取决于数据的存在格式。通常,可在常规应用程序(如 Microsoft Word)中使用信息时,则可实现批量导入。类似地,通常也可将 PLM 应用程序与企业资源规划 (ERP) 系统整合,然后直接转换 ERP 数据,Murphy 说。另一方面,如果数据不是标准格式(比如说,包括产品图纸上手写的注释),则必须手工输入。 大多数 PLM 解决方案可通过应用服务提供商 (ASP) 或购买获得。某些公司还提供 PLM 的模块化版本。这正是位于旧金山的 Freeborders 采取的方法,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的零售业务总经理 Debbie Baldini 说。Freeborders 的模块套件包括一个在线演示图板应用程序(不同部门的员工可以使用它来共享设计理念)以及一个管理物料采购的应用程序。虽然应用程序是模块化的,它们却可通过一个公共信息库进行工作。大多数 PLM 实施需要几个月到几年的时间,尽管也听说过有些小公司在几周内就能启动并运行,Murphy 说。除非 PLM 系统极其复杂,否则通常无需再购买其他硬件,他补充道。 PLM 应用程序所需的投入与实施所需的时间均可能存在很大的差异。xLM Solutions(一家位于底特律的软件咨询公司)的总裁 Marc Young 列举了下列假设数据:比方说,一家中型公司需要购买 20 个许可;15 个分配给经常整天待在系统上的特定工程师,而其余则在那些不需要专用许可的用户(如采购代理)之间共用。每个许可需要大约 3,000 美元。公司预计在实施过程中还需花费 50,000-60,000 美元的咨询服务费用。这样总投入需要 110,000-120,000 美元。更大型的实施则可能需要几十万到几百万美元不等。 Shoemaker 说,PTC 的 PDMLink on Demand 每位用户每月花费约 125 美元。还需要约 12,500 美元的启动费用。 不是万灵丹 PLM 并非所有产品生命周期问题的万能解决方法。虽然其名称为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 应用程序实际上却致力于产品的设计与开发阶段,而不是整个生命周期,Patrick Ogawa 说。他是 Infosys Technologies Ltd.(一家位于加利福尼亚弗里蒙特的咨询公司)零售与消费者包装食品部副总裁助理。“PLM 的范围从产品设计开始,到该物品进入商店为止。”因此,如果客户需要一个与预想所不同的产品,PLM 系统是无法单独完成的。 此外,大多数 PLM 应用程序无法很好地处理精益生产操作,Karsten 的 Shoenhair 说。“它们对单个任务比对流程更感兴趣。”例如,PLM 应用程序不会指出发生任务瓶颈的位置。 尽管如此,许多已实施 PLM 解决方案的公司仍在大力提倡它。Bally 的 Rajendran 说:“PLM 是一种有效的工具,通过它可以全面地了解产品,而产品是公司命脉所在。” 实现 PLM 成功的六步 为确保您的产品生命周期管理解决方案的顺利实施,请谨记以下建议: 鉴别业务问题以及产生原因,AMR Research 的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副总裁 Mike Burkett 说道。 确定 PLM 将如何解决这些问题,PLM 解决方案开发商 Dassault Systemes 的技术营销经理 Lance Murphy 说。这样便可目标明确地完成项目。 赢得高层管理人员对 PLM 的支持。游戏制造商 Bally Technologies 的 PLM 项目经理 Guna Rajendran 说,“这能推动项目向正确的方向发展。”来自 IT 部门的支持也非常重要,因为您将需要他们协助实施。 建立一个由所有各方组成的委员会,软件咨询公司 xLM Solutions 的总裁 Marc Young 说。该团队应该包括产品开发和信息系统方面的专家,并且他们要有能力分析各种可能性并做出决策。 接受 PLM 所带来的改变,Young 说。例如,许多公司有一套精心设计的方法来编号部件。由于 PLM 允许您将部件与其属性相关联,这种编号系统可能将不再需要。 Angel Mehta:在您曾工作过的所有公司中,在塑造您成为一个 CEO 方面,您认为影响最大的是哪家公司? Jay Fulcher:我认为有三家:Management Science America (MSA)、SAP 以及 PeopleSoft。在当时,也许 MSA 是最好的软件营销公司,而我最开始从事的工作是软件销售,这使得我得以从客户的角度了解业务。之后 Klaus Besier 和 Hasso Plattner 雇佣我去 SAP 工作,从而开始了我在 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的美妙成长经历。然后由于 Red Pepper 的收购,我进入了 PeopleSoft 公司,它当时是一个纯人力资源公司,但正在向 ERP 公司转型。因此我有了机会去帮助这个团队成长为一个快速发展的大公司。直到 2001 年我离开 PeopleSoft 之前,我在该公司曾担任过多项职务。在一段有趣的时期内,就是在两个不同的主要增长阶段时,我赚了很多钱,因为股票几乎增长到了原来的 10 倍。 Angel Mehta:当时 PeopleSoft 所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呢? Jay Fulcher:第一个大的挑战是 PeopleSoft 如何成长为一个几十亿美元的企业,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第二个主要的挑战则是如何努力地改造将解决方案引入市场的方式。就是此时,PeopleSoft 公司做出了一个我认为在当时需要很大勇气的决定,就是尝试着将其应用程序比其它公司更快地引入网络,尤其是比 SAP 和 Oracle 更快。这引起了极坏的名声。也是一个“赌公司存亡”的决定。它确实具有挑战性,因为当时的我缺少经验,只有非常有限的管理大型组织的经验。而在那个时期的计划中,我必须担任起公司业务中非常非常大的一个部分的领导角色。 Angel Mehta:您认为哪一点对于您迎接在 Agile 所面临的挑战有着明显的帮助,帮助又有多少?在您管理 Agile 的过去几年中,遇到过哪些具有转折意义的事情? Jay Fulcher:你说的对,在过去的几年中 Agile 发生了许多事情。在过去的三年半时间里,公司的规模已变为原来的两倍多了。显然,规模对于一个公司来说非常重要,尤其是在当今这样的环境中应付作为一个上市公司的各项挑战时。说到有转折意义的或者关键性的事件,我们所做的收购一直以来都是相当重要的。通过五、六次的收购,我们无疑提高了我们的利润空间,最近已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我们已向某些新的垂直市场发展,如医疗设备、生命科学,以及新近发展的大众消费品。如果愿意,则每次向一个新市场方向的发展都会是一个小小的转折点。公司必须进行彻底的改造,以从早期的只专注一、两个觉得保险的行业转向应对新市场的需求。这是一个大的飞跃。 Angel Mehta:之前您已讲述了一些在软件行业中很有趣的成长经历,那么从内心深处讲,您现在还能记得的,最近一次 Agile 业务上的问题令您感到吃惊是什么时候? Jay Fulcher:首先让我想到的是管理与符合问题。我们现在是一个中小型上市公司。有着各种各样的有时会让我们感到吃惊的符合性问题。我想其它公司也有着同样的问题。即使那些规模比我们大、上市时间比我们长的公司,也会遇到许多这方面的问题,这没什么可吃惊的。但是,就我们的核心业务而言,我们非常了解我们所从事的行业,并且很善于预见事态的发展: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始终”而不是仅在要赢得生意时才关注客户的意见。这一点是我们的长项。 Angel Mehta:你们有没有曾经与 i2 Technologies 形成竞争状态?他们是最早开发供应链市场的公司之一。 Jay Fulcher:还没有。 Angel Mehta:那么,挑战是与 SAP 和 Oracle 那样的大公司之间的残酷竞争?你们又是如何在这场竞争中赢得他们的呢? Jay Fulcher:我们获胜的主要原因是:我们有着相当好的客户基础,而他们通过使用我们的软件而收获了极好的效果。我们的指导性能力比竞争对手更有优势且更具说服力,无论是具有 ERP 解决方案的 SAP 还是 CAD 解决方案(如 PTC、Dassault 或 UGS)。首要的,我们向与客户提供的优良产品以及对产品销售进行跟踪记录,是我们与众不同的关键之所在。我们还拥有着从实际应用到理论基础的大量行业领域专业知识,因此我们比竞争对手更加了解我们所从事的行业。 Angel Mehta:我始终很好奇,在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时,您是如何处理由此产生的士气问题的。您在公司内部是如何处理的? Jay Fulcher:通过提醒每个人:市场竞争会使人变得更加聪明,它也会使所有公司变得更好。SAP 是一个很好的公司,并因此迫使我们进入了竞争的另一个境界。也因为这样,我们现在可提供出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