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论文朱自清《新诗杂话》研究.doc
朱自清新诗杂话研究 朱自清新诗杂话研究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朱自清新诗杂话研究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朱自清新诗杂话研究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艾布·拉姆斯认为每一件艺术产品总要涉及四个要点,第一个要素是作品,即艺术产品本身。第二个共同要素是生产者,即艺术家。第i个要素是由人物和行动、思想和情感、物质和事件或者超越感觉的本质所构成,常常用自然来表示,或换用一个更广的中性词一世界。最后一个要素是欣赏者,即听众、观众、读者。作品是为他们而写,或至少会引起他们的关注。c11据此,可知新诗杂话的内在结构性:1936年的新诗的进步是整本书的前序;后序是1944年结集成书时的序言;解诗是从欣赏者一读者的角度对新诗做的阐释;诗与感觉、诗与哲理、诗与幽默是从作家角度对新诗做的解读;抗战与诗、诗与建国、爱国诗、北平诗一(北望集)序、诗的趋势是诗歌对世界的关注;译诗、真诗、朗读与诗、诗的形式、诗韵是对新诗建构技巧的研究。新诗的进步是整本书的前序代表了朱自清诗学观念的转变。困顿于象征诗派的晦涩与难懂,朱白清对象征诗派的整体评价并不是很高。不到一年朱自清白我否定了1936前对象征诗派的评价。他把瑞恰慈等新批评派的诗学观念融会到自己的诗学观中,作为诗学观念的转折点,把新诗的进步编排为首篇,以此作为逻辑出发点。前序之后为解诗,所谓解诗,是以理解作品为前提,只有理解才能够在更深层次上探讨诗歌本体的审美特征和发展趋势。朱自清提倡的解诗是从读者接受的角度对新诗进行最基本的解读,只有在弄懂诗意的前提下批评者才能探讨诗歌其他的内容,解诗放在整部诗话之首也正是这个原因。紧随其后的诗与感觉、诗与哲理、诗与幽默是从作家的角度对新诗解读。艺术贵在独创,诗人要创作出独特的诗篇必须要用有独特的禀赋、气质和天性之类的特殊的潜能,它是诗人成才的必要的前提性,诗人本人的个性气质、人格精神、艺术追求、审美情趣、艺术才能等精神因素影响着诗歌的创作。要寻得未发现的诗第一步得靠敏锐的感觉,诗人的触角得穿透熟悉的表面向未经人到的底里去。那儿有的是新鲜的东西。口I依靠着诗人敏锐的感觉,诗人能够发现寻常人不能感受到的新鲜体验。通过对生活材料的积累,在情感酝酿的过程中诗人把诗情物化为诗歌。透过隐喻,经过语词的重组,使读者在沉思中领略诗歌耐人寻味的理。抗战与诗、诗与建国、爱国诗、北平诗一(北望集)序是诗歌对世界的关注。诗人从象牙塔中走到了十字街头,配合抗战的需要,朝普及的方向走。诗在于创造性地复制有可能的现实,折射世界的影子。二十世纪初的中国文学首先是人的发现的文学,因此爱国诗在整个新诗发展中并不占据主流地位,到抗战爆发后,中华民族处在生死存亡的关键口时,爱国爱民族诗才真正地兴盛起来。诗人在描摹世界的同时努力地借诗把自我的情感诉诸整个外部世界。译诗、真诗、朗读与诗、诗的形式、诗韵可归为朱自清对新诗建构技巧的研究。诗歌的语言、语音、形式、韵律都是结构的组成成分,在复杂多变的逻辑结构中诗人借诗歌恢复读者的感觉和记忆,了解复杂难制的世界。译诗关注的是语言符号的转换以及诗歌意境在译诗过程中的重新诠释。诗歌最终的走向是个无解的难题。在读诗的时候,读者给文字以充分的想象中的声音和实体,在文字被理智注意之前,声音已经发生了密切的运动。诗韵在诗歌中频繁的被运用,造成了情感的强调和意义的集中,在新诗发展过程中韵律和形式是诗人创作关注的焦点。朱自清说本书里虽然每篇可以自成一单元,但就全书而论,也不是系统的著作。但从上可知新诗杂话并非杂乱无章,篇章间仍存着结构性。以前序后序始,逐步评论诗歌。陆琴,苏州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div class=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