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的情结——毛泽东诗词中“山”的意象解读.doc
山的情结毛泽东诗词中“山”的意象解读2004年第6期(总第88期)贵州民族学院(哲学社会科学版)Jouma1ofGuizhouUniversityforEthnicMinorities(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No.6Dec.2004山的情结毛泽东诗词中”山”的意象解读周吉本(宜宾学院中文系,四川宜宾644007)摘要:”山”是毛泽东诗词中复现最多的意象之一,成为毛诗中一道独特的诗学景观.本文从文化符号,象征意象和人格画像三个层面分析,试图透视这种诗学意象所蕴含的文化底蕴,诗学意义和诗人的情怀.关键词:山;意象;文化;象征中图分类号:I20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644(2004)06008703在毛泽东的感觉世界和审美视野中,山具有特别的意味.综观其诗词,”山”被诗人频频地抒写和传唱,成为毛泽东诗词中出现最多的意象.在现已公开发表的五十余首诗词中,其中直接写山的就达三十五首,如:”井冈山”,”龟蛇”,”武夷山”,”不周山”,”白云山”,”关山”,”娄山关”,”五岭”,”乌蒙”,”岷山”,“六盘山”,”会昌山”,”陇山”,”昆仑”,”钟山”,”巫山”,”莫干山”,”五云山”,”庐山”,”九嶷山”等,皆为写实的山.写意的山有高山峻岭,悬崖险峰,群山连绵:如写山之高的有”离天三尺三”;写山之阔的有“万山红遍”,”苍山如海”;写山之险的有”刺破青山锷未残”;写山之力的有”倒海翻江卷巨澜”,”天欲堕,赖以拄其问”.在五律?看山仅八句中竟有四座山人诗,等等.由此,毛泽东诗词中形成一种浓厚的”山”的情愫.文化的符号毛泽东爱山,崇山,写山与他独特的人生经历和传奇的革命生涯和山结缘密切相关:从韶山到井冈山,从乌蒙磅礴到钟山风雨,从无限风光的庐山又重上井冈,山,几乎浓缩了毛泽东一生的足迹,是毛泽东人生,也是中国现代革命史的一种现实反映.但是,毛泽东诗词中”山”的真实含义显然不是指一种自然的物象或回忆的表象,而是它具有的内在的文化意味.”山”原本是一种自然的地理现象,它的性状高耸,巍峨,磅礴.在空问上拔地凌云,与天比收稿日期:20040316作者简介:周吉本(1956一),男,宜宾学院中文系副教授.肩;在时间上横亘久远,千古不变.由是,在人们视野和观念中,山就淡出了它作为一种纯自然的存在,而更多具有了观念的意味.在世界许多民族的传统文化中都有崇拜”山”的习俗,将山作为至高至尊的神灵加以崇拜:奥林匹斯山对于希腊民族,富士山对于日本民族,西奈山对于犹太民族,冈底斯山对于藏民族,昆仑山,泰山对于华夏民族都具有神圣崇高之意.华夏民族自古有崇山,爱山的传统.在古老的宗教里,山象征着天梯,是神巫降陟的通道.山海经中有大量有关山为神之所居的记载.西山经载,“天山有神焉”,天山即昆仑山,亦作轩辕丘,是中央天帝黄帝的居所.海内经十八”肇山,有名日柏高,柏高上下于此至于天”则明确指出山具有沟通人神的作用,是巫觋通神的重要手段之一.泰山的高拔与神圣,在古代有”五岳独尊”之称,成为历代帝王封禅祭祀的重要场所.”封”即在岱顶聚土筑圆台祭天帝,增泰山之高以表功归于天;”禅”即在岱下小山丘积土筑方坛祭地神,增大地之厚以报福广恩厚之义.据史记封禅书载,秦汉以前即有封禅祭祀活动,沿至秦汉,封禅遂成大典,至唐宋仪礼臻于完备.自宋真宗封禅之后,帝-1fl将封禅改变为祭祀.不仅如此,中国传统的宗教文化也与”山”有着不解之缘.作为外来的佛教和本土的道教尽管教义迥异,但不约而同的都将寺庙和道观修建在山之中或山之巅,使得山林成为宗教的圣地,在古代有”天下名山僧占多”之说,于是,山具有了神圣,神秘,崇高,清净之意.深贵州民族学院2004.6文学?语言学研究周吉本:山的情结毛泽东诗词中”山”的意象解读山古刹,宗教名山成为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一道亮丽景观.中国古代的文人墨客也有归隐山林,忘情山水的传统,以此陶冶性情,修身养性,即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而毛泽东生于斯长于斯的地域文化古代的湘楚文化也有崇拜山的传统,将山高与圣贤的德高联系在一起.舜晚年的活动范围大部分在舜皇山和九嶷山之间的潇湘流域,后又崩葬于九嶷山,史记载:”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所以,九嶷山成为湘楚文化的神圣之地,藏精之所.明代郭崇嗣在诗作九嶷山中,有”群峰滴翠藏仙洞,万水迎风锁舜碑.湘女尚传斑竹泪,瑶娃多唱大堤词”.为此,也有了毛泽东”九嶷山上自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的诗句.由上可见,在古人观念中,”山”已经成为”人化的自然”,它主要不是作为一种自然现象,自然景观而存在,而是成为民族的一种观念符号,积淀了厚重的文化内涵,被赋予了民族精神和观念的意义.诗人作为民族的一员和代言人,必然深受民族习俗,观念的习染,当他”落地伊始,社群的习俗便开始塑造他的经验和行为,到咿呀学语时,他已是所属文化的造物.而到他长大成人并能参加该文化的活动时,社群的习惯便已是他的习惯,社群的信仰便是他的信仰,社群的戒律亦已是他的戒律.”_lj因此,毛泽东笔下的“山”承继着传统的文脉,乃是民族文化符号的一种复现,而不是一种孤立偶然的现象或纯客观的物的存在.象征的意象艾略特认为以艺术形式表达内在情志的惟一途径是找到一种”客观的相关连事物”,将思想情感还原于感觉.在诗歌创作中,诗人们每每都有自己独创的意象以传达主观情志,如李商隐笔下的”锦瑟”,李贺笔下的”天马”,郭沫若笔下的”天狗”,闻一多的“死水”,余光中的”夸父”,艾略特的”荒原”等,毛泽东则以”山”的意象来表征内心情怀.这种将某种特定的感性形象来传达”不可言之理,不可述之事”_2j的叫象征.黑格尔对象征下定义说:”象征一般是直接呈现于感性观照的一种现成的外在事物,对这种外在事物并不直接就它本身来看,而是就它所暗示的一种较广泛普遍的意义来看.因此,我们在象征里应该分出两个因素,第一是意义,其次是这意义的表现.”从黑格尔定义可见,象征的内涵由三个要素构成:一是传达的内蕴或意义.二是意义的表现.这种意义的表现是一种”感性形式”,或一种艺术形象,毛诗中的“山”就是这种感性形象群:有”离天三尺三”的高山,贵州民族学院2004?6有”无限风光”的险峰,有如海的苍山,也有磅礴的乌蒙.但是,这种形象”并不直接就它本身来看,而是就它所暗示的一种较广泛普遍的意义来看”.也就是说,”象”所显现的本身是一回事,”意”的所指是另一回事.如中国传统艺术的”梅兰”“菊”“竹”形象的真正意义,显然不是指那种植物学意义上的物象,而是指它表征另一种意义:君子的精神风范与人格.毛泽东笔下的”山”显然也不是指由地壳运动而隆起的地理现象,而是它表征的巨人的胸襟和万丈豪情.在这里,”形象”实际已经变成某种情志的载体,是内在精神性情的外在化,感性化.三是,象征的意义与感性的形式之间应当是”类固则召,气同则合,声比则应.”l4j即:心物同构,情景相通.诗人复杂多样的主观情志只有找到”知觉的对应物”才能得以淋漓地抒写和传达;气象万千,多姿多彩的感性形式所蕴含的”力的图式”只有与诗人独特的性情相匹配,才能表情达意,成为精神,情志的象征意象:”是以献岁发春,悦豫之情畅;滔滔孟夏,郁陶之心凝;天高气清,阴沉之志远;霰雪无垠,矜肃之虑深.”_5心与物相匹配,春生,夏长,秋凋,冬残,不同的物候景色对应并表征不同的心境和情志.黑格尔也说:”在艺术里,我们所理解的符号(即象征之象)就不应该这样与意义漠不相关,因为艺术的要义一般就在于意义与形象的联系和密切的吻合.”oj在”山”的意象中,毛泽东的宏阔心胸和高远志向与山的基本性状:高大,磅礴,坚韧,阳刚,具有了心物同构,情景相生,两者问产生了”通约”,并通过“山”的性状得到了感性显现.一方面,传统的观念习俗赋予了山以特定的文化底蕴:神圣,庄严,崇高;另一方面,大山形象又习养了人们,包括诗人在内的,对山的高耸入云,磅礴伟岸,凌驾于众生万物的真切感受及由然而生的敬仰与崇拜.因此,毛泽东从山中找到了自己内在情志与外在感性形式的契合点,找到了表达意志与情怀的恰当的抒写方式.阿米尔说:“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种心情.”j毛泽东爱山,其实就是对神圣,崇高,宏大事物的崇尚和追求;毛泽东写山,原本就是传达他心比天高的壮志与豪情.因为,只有山一般的宏阔和博大才能承载作为巨人的胸襟与情怀,只有山一样的立地顶天才能与作为能扭转乾坤的伟人性格相匹配.山,承载了毛泽东独特的性格与情志,山,更是汇聚了这种独特的性格与情志并以审美的形式传达出来.人格的画像“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这是毛泽东在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中对”山”与”志”关系的注解.在毛泽东的人生中,不论是重上井冈山,还是描写井文学?语言学研究周吉本:山的情结毛泽东诗词中”山”的意象解读冈山,不论他用行为语言登高,还是用符号语言画高,审美的感受,将壮志凌云的内心诉求和巨大热忱冲动都源自他的万丈豪情和凌云之志.作为深受传统文以诗化的意象加以显现,”山”,特别是那些”横空出化熏染的诗人,与古代的墨客骚人一样,毛泽东志存世”的高山雄峰,作为现实的,感性化的,超拔于大地高远,抱负宏大.追求由”家”到”国”的提升和跨越.生灵和万物之上的”至高”,就成为毛泽东这种情志,但是,与古代文人不同的是,毛泽东作为政治巨人,其意愿最契合的”客观的相关连事物”.”山”成了毛泽社会的诉求和人生的抱负非同凡响.大凡古代文人东笔下挥之不去的情结.毛泽东爱山,写山,但其中的远大志向,莫过于能幸逢圣贤明君”伯乐识马”,被更偏爱,崇拜高山雄峰.从写实角度看,尽管毛泽东赏识和重用,傍依,效忠于君王,辅助其左右,以达成并未亲历作为”世界屋脊”高度的磅礴,齐天的山脉,“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从大诗人屈原,诗圣杜甫到如喜玛拉雅,昆仑,喀喇昆仑,冈底斯,唐古拉等.相诗仙李白,这一文化习性尚无例外.毛泽东的抱负反,他所涉足的多半是南国的青山秀峰,如白云山,莫“心比天高”,追求的是”欲与天公试比高”的巅峰目干山,五云山,庐山,井冈山等.在两万五千里长征翻标.从青年,中年,到老年毛泽东,不论是”处江湖之越的许多大山中,如乌蒙山,岷山,六盘山等,从地理远”,或是”居庙堂之高”的毛泽东,这种勃勃雄心,凌上看,还基本属于中国地形西高东低基本走势的第二云壮志始终贯一.早在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就已经雄台阶,尚未达到第三台阶海拔高度.但是,并不妨碍心勃发,豪情满怀:”鲲鹏击浪从兹始”,”艟艨巨舰直毛泽东总是将自己笔下的山写得与天比肩,高耸人东指”,(七古?送纵宇一郎东行)准备振翅高飞,云:”白云山头云欲立”(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大有作为.”风华正茂”的毛泽东伫立橘子洲头,面剿),”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对”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十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江山多娇的画卷,六字令三首其一,其三)”九嶷山上白云飞”(七律发出了”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沁园春?长沙)?答友人),”高路入云端”(水调歌头?重上井冈的惊世之问.个中流露的那种指点江山,主宰乾坤的山),”五云山上五云飞”.(七律?五云山)在出勃勃雄心溢于言表.在沁园春?雪中,那种舍我笔不凡的”横空出世莽昆仑”(念奴娇?昆仑)名句其谁的心志袒露得更为直白:”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中,不但写出了昆仑雄峰拔地突起,昂首天际的高度,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而且写出了其伟岸壮阔的气象和宏大磅礴的力量.射大雕”.毛泽东笑傲古今,蔑视群雄,历数中国古代由是,诗人的”心高”与地理的”山高”,社会的高度与在文治武功上功名显赫,叱咤历史风云的人物,数落海拔的高度产生”通约”,山高,山形就成了毛泽东雄其文治武功不能两全的缺失.建国后,”居庙堂之心大志的表征,成了毛泽东性格的画像.毛泽东写高”的毛泽东并未因其年龄,地位的变化而弱化其意山,表现的是心胸大志,毛泽东崇山,传达的是对人生志.在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中,老年毛泽东豪颠峰目标的强烈诉求.气依旧,壮心不已:”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既是自己此时心声的表达,又是对自我一生追求的概括.参考文献:在”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中,那种志在千1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M?北京:三联书店,1988?5-昙,.:堡斐.:量_兰;二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追求,从”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到”数风流人物还4菖A一一看今朝”,再到”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从青5刘勰.文心雕龙M.物色1年到老年,贯穿始终不变的是:毛泽东对那种至高至6黑格尔.美学.第二卷M-IIs;:商务印书馆,1981.10.宏的人生巅峰目标的强烈执着.7朱光潜_诗论M.毛泽东要将自己作为政治家高远的理想转化为责任编辑:薛豹Interpretingthe.nountainImagesinMaoZedongSPoetryZHOUJi.benAbstract:OnetypeofimagesfoundmostfrequentlyinthepoemsofMaoZedongareimagesofmountains,whichformquiteaspectacularpoeticscene.Onthelevelsofculturalreflection,symbolism,andselfpor?trayal,thispaperrevealstheimpliedculturalandpoeticsignificanceoftheimages,andtheinnerfeelingsofthepoet.Keywords:mountains,culture,symbolism州民族学院2004.6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