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如何写好叙事散文.doc

    • 资源ID:2922355       资源大小:44.50KB        全文页数:2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如何写好叙事散文.doc

    如何写好叙事散文要写好叙事散文,我认为必须强化这样的三个关键词:叙事、真情、细节。一叙事在艺术专业考试中,叙事散文的写作手法和我们平时写的随笔式抒情散文或者议论性散文有着截然不同的要求。叙事散文是以写人记事为主 .要写好叙事散文,我认为必须强化这样的三个关键词:叙事、真情、细节。一叙事 在艺术专业考试中,叙事散文的写作手法和我们平时写的随笔式抒情散文或者议论性散文有着截然不同的要求。叙事散文是以写人记事为主的,通过叙述一个事件或者塑造一个人物表达个人的情感体验,而抒情散文则偏重情感的直接抒发,基本上不需要事件或者人物为依托或者是载体。           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抒情散文的语言:母爱就是一生相伴的盈盈笑语,母爱就是漂泊天涯的缕缕思念,母爱就是儿女病榻前的关切焦灼,母爱就是儿女成长的殷殷期盼。      起了母亲,志向消沉就会化为意气风发;想起了母亲,虚度年华就会化为豪情万丈;想起了母亲,羁旅漂泊的游子就会萌发起回家的心愿;想起了母亲,彷徨无依的心灵就找到了栖息的家园。      时光如水,年华易逝,似水流年淡去我们多少回忆,却始终不改我们对母亲的绵绵思念。莺归燕去,春去秋来,容颜渐老,白发似雪。儿女在一天天长大,母亲却在一天天衰老。当儿女望见高堂之上的白发亲娘,他们都会投入母亲怀抱,热泪涟涟! 这是三段文字是从一篇歌颂母爱的抒情性散文上摘抄下来的,文笔优美流畅,称得上是情真意切的美文。但是在专业考试所要求的叙事散文中,这样的文字却是绝不能出现的。因为抒情散文表达情感的方式太直白,而缺少含蓄之美。叙事散文应该是通篇都在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但是读者对这情感的体悟却是从文章的字里行间里感知到的。下面让我们来欣赏一下胡适先生写的叙事散文我的母亲一文中的片断: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便吓住了,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眠醒时才教训我。犯的事大,她等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有一个初秋的傍晚,我吃了晚饭,在门口玩,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背心,这时侯我母亲的妹子玉英姨母在我家住,她怕我冷了,拿了一件小衫出来叫我穿上。我不肯穿,她说:“穿上吧,凉了。”我随口回答:“娘(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我刚说了这一句,一抬头,看见母亲从家里走出,我赶快把小衫穿上。但她已听见这句轻薄的话了。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的责罚了一顿。她说:“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她气的坐着发抖,也不许我上床去睡。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  这段文字向我们呈现了一位爱子无痕,润物无声的母亲形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敬意和绵绵无尽的怀念。我们能够通过对这篇文章的阅读而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以至于产生共鸣,从而想到我们自己的母亲,在一种感动中升华对母爱的理解,使其成为天地间一股永恒的浩然眷恋。但是,我们却没有从这质朴的文字里看到诸如“感激、怀念”等等看似直白讨巧但相对稚嫩简单的形容词。作者的那些感人的挚情都蕴涵在不加修饰的叙述性语言里,而这正是叙事散文的要求。叙事散文往往因为其表达的情感的含蓄和克制,而显示出其与众不同的韵味。至少有一点是勿庸置疑的,就是在叙事散文中,那些隐藏于文字后面的情与思,越厚重越真挚,就越能打动读者,越能呈现出验和事实的力量。著名作家毛姆说过:“要把散文写好,有赖于好的教养。散文和诗不同,原是一种文雅的艺术。有人说过,好的散文应该像斯文人的谈吐。”我想,“教养”、“文雅”和“斯文人的谈吐”,一定是要有深厚的人生经验作为支撑的,它必定暗含着对生活和存在的独特发现,同时,它也一定是一种艺术的创造,否则就不会是“文雅的艺术”了二真情叙事散文写作本身就应该是一件富有一定情感因素的事情,有了内心真实情感的投入,才会得到读者真诚的回应。人生如酒自斟酌,文章似茶随调和。一篇好散文的成功之处,就是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叙事散文虽有它自己独特的一些规定和范畴,但只要是发自内心的文字,谁不为之感动呢?在这里涉及到了一个选材的问题,我认为叙事散文的素材应该来源于我们熟悉的生活,人物和事件都应该是曾经使你产生过心灵震颤或者让你记忆深刻的,你可以在行文的时候有具体细节上的修饰和加工,但不能失去生活的本来面目。国学大师余光中先生在散文的知性与感性一文中说:“在一切文体之中,散文是最亲切、最平实、最透明的言谈,不像诗可以破空而来,绝尘而去,也不像小说可以戴上人物的假面具,事件的隐身衣。散文家理当维持与读者对话的形态,所以其人品尽在文中,伪装不得。”我们很多同学在写叙事散文的时候,用情很不老实,不是一味拔高,歌功颂德,就是情绪低落,盲目的贬低。其实这是叙事散文行文的大忌。前苏联剧作家维罗佐夫谈自己写作的经验,他这样说:“按照自己心灵的吩咐”。我的理解是叙事散文应该注重个人内心情感的真实抒发和自然流露。我在采访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系主任张先的时候,他也提出了同样的观点:“许多人认为情感是可以编造出来的,是可以拿来随便煽情的,我觉得这是一个原则性的错误。情不是一个技巧,情也不是一个手段,情是你的一个生活内容。因为你在生活中就应该是一个有丰富的情感的人,情不是拿来伤感的,也不是拿来哗众取宠的,情是人的一种本质状态。很难想象一个对他的父母没有任何情感的人会成为一个优秀的艺术家,也很难想象一个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的人能成为一个优秀艺术家。有些考生抱怨自己的阅历少,写不出那些波澜起伏,缠绵悱恻的叙事散文。我觉得那不是真正的原因,本质的原因是你对生活的观察不够。我们的好多学生,都有这么一个误解,就是人要产生感情,要表达自己的一些内心的情感,非得以一个比较大的事为依托不行。其实不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是很平淡很简单的,现实中没有那么多的生死离别。其实情感并不必须要很大的事件来刺激,很细微的一些小事也能表现出你丰富的情感。有很多的考生在考卷里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不是奶奶死了就是爷爷死了,有时严重到一个考场四十多个人,几十个考生的家人去世,这是很可笑也是很可悲的事情。父母在家生活得很好,你为了考试不惜把父母写死了,你这样不尊重自己的家人,老师会怎么想呢。这实在不应该是考生再犯的低级错误”。我想张先老师的话对我们应该怎样在叙事散文中运用自己的感情有着很重要的启示。通过对一个事件的描述,来抒发自己内心最真挚的情感,永远是叙事散文写作中最重要的要求和任务。三细节细节是事物的细部特征,在叙事散文写作中尤其要注重细节描写。因为细节不但是你形象思维(这是影视工作者必备的素质)的一个展现,而且往往会成为文章中的一个亮点,对刻画人物形象和塑造人物性格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细节包含很多种,像人物的动作刻画,人物的神态刻画,个性化语言的刻画,当时环境的刻画,人物内在心理的描摹等等,不一而足。在这里我重点说一下人物的动作刻画。在叙事散文中,对人物的动作描写有一个通用的要求,就是要通过人物的动作表现人物的心理。这里就涉及到了细节的典型性的话题。其实人物的举手投足都是细节,但并不是这些举手投足的动作都能让我们印象深刻。真正打动人心的细节是具有典型性的,但又是常常被人们所忽略的,比如有一篇散文写一个经济条件不允而被迫辍学的女孩子,全班同学为了这个女生送行,吃饭的时候,作者描写了这个女生夹豆腐的细节,她怎么努力都无法把豆腐夹进嘴里。这就是一个生活中常常被忽略的地方,作者把她夹豆腐的神态和对生活无能为力的赶上描写得淋漓尽致,感人至深。细节是刻画人物的有力武器,通过细节刻画人物,才能让人物鲜活有力,性格清晰可见。另外需要注意的问题是,细节一般采取白描的手法,鲁迅在谈到白描时这样说:“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这种手法在鲁迅的文章里有着极为有力的应用,例如在故乡中描绘杨二嫂的形貌时,鲁迅这样写道:“凸颧骨,薄嘴唇,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洗脚伶仃的圆规。”简单的几笔勾画就把杨二嫂尖酸刻薄的形象塑造的淋漓尽致。再如刻画杨二嫂时还有这样一个动作描写“她一面忿忿的回转身,一面絮絮地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幅手套塞在裤腰,出去了。”片言只语,将杨二嫂的自私,贪小便宜的性格刻画的神形兼备。这就是细节描写的魅力。这里的细节描写,已经不再是客观地对某一场景或特征的叙述,而是作者内心情感的外在体现了。细节如雕塑,面无表情的塑像虽然威严但生硬。要是在塑像上雕出这人微微翘起的嘴角,这个雕塑马上便生动活泼起来。好的细节描写,往往可以打动考官并会留下深刻印象。但是细节一定要运用有度,并不是越多越好,整篇文章都是细节,便成了流水账,不但没有妙用,反而显得累赘。一篇文章中有两三个细节就已足矣。  总结:我在“新航点编导、戏文、管理培训班”讲课的时候,很多同学都对叙事散文的写作不屑一顾,他们认为这是小儿科的东西。不就是用朴素的语言记叙一件事么,这对一个高中生还有什么难度?遇到同学们对叙事散文的这种轻蔑的情绪,我往往抱以无奈而会心的一笑。因为在高中时代初学叙事散文写作的时候,我对这种文体有着和他们同样的蔑视态度。这么多年过去了,当我重读诸如朱自清的背影,胡适的我的母亲等经典叙事散文的时候,我深深明白了“散文易学而难工”(王国维:人间词话)的道理。那种质朴的文字背后所保留的对人生的巨大感叹,绝不是一个阅历浅薄的轻狂少年所能体悟和驾驭的。当然,这也不怪那些有着如此情绪的学生,因为社会上文人急功近利的浮躁风气,已经给这种蔑视散文写作的态度做了恶的温床。因着散文是亲切、平实和透明的文体,话语的姿态放得很低,结果那些轻飘的感悟、流水帐般的记述、枯燥的公文写作、陈旧的风物描写、堆砌的历史资料,都被算作是散文了。慢慢的,散文就丧失了文字上的神圣感,就连平常的说话,记下来恐怕也得算一篇口语散文。莫里哀的喜剧暴发户中,就有一个商人叫儒尔丹的,他听说自己的一句话“尼哥,给我把拖鞋和睡帽拿来”就是散文时,不禁得意地喊道:“天哪,我说散文说了四十年,自己还一直都不知道!”所以,只要和文学沾边的人,很少有人会承认自己是不会写散文的,但承认自己不会写诗的人则不在少数。在多数人眼中,散文实在是太容易写了。可是,他们哪能领悟到散文的真谛啊!同学们,我们可不能像他们一样浅浮啊,我们应该从散文大师的平实淡雅的文风里,看到凝结在其文字背后的情感。不仅如此,我们还要学会用同样的方式,在自己的文字里,展现个人情感的力量。布莱克有一句著名的诗:“在一粒沙子里看见宇宙,/在一朵野花里看见天堂,/把永恒放进一个钟点,/把无限握在手掌。”“一粒沙子”是轻的,但“宇宙”是重的;“一朵野花”是轻的,但“天堂”是重的;“手掌”是轻的,但“无限”是重的。叙事散文的写作也是如此,它的话语方式可以是轻的,但它的精神母题则必须是重的,它的里面应该隐藏着一些可供回味的心灵秘密。下面的这几篇叙事散文都是“新航点编导、戏文、管理培训班”学员的习作,其中优劣杂陈,不一而足。把这些初学者的习作选登在这里,仅仅是因着这些文章都有一个相通之处,就是单纯的文字背后都蕴含着他们个人浓郁的情感和人生体验。对于初学者来说,怎么写一篇叙事散文已经不太重要,重要的是要在文章中写出自己真实感受到的东西。为了使广大的读者对这几篇文章的突出之处和瑕疵之处有着更为清醒的认识,从而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我对陈怡安小街这篇习作作了细致的点评,另外对其余的文章也做了相应的简评,希望大家能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对叙事散文的写作方法有着进一步的学习和认识。命题叙事散文习作的要求:第一,从个人感受出发,完成一篇以人物为中心的叙事性散文。第二,要有真情实感,不得虚构。第三,字数在1500字到2500之间。第四,从小街和灯两个题目中选其一进行写作。小街陈怡安 我仍记得奶奶站在小街上的样子。开文照应题目,点明写作的对象。奶奶在小街上生活了一辈子,她对小街熟悉得像自己的孩子。小时候,我住在奶奶家,小街就在奶奶家门前,如果天气好,那里通常会充满打牌的吵闹声,小孩子的嬉闹声,偶尔还会有拉着货物的赶马人经过。童年的我喜欢每天跟着村里的一帮孩子瞎晃悠,常常是早晨见着影子出去,晚上不见得回来,可奶奶总是每晚必在小街头喊我回家,不见到我,她便不回。有很多次我玩累了,在草垛里睡着了,醒来回家时,奶奶仍站在小街头等我。见到我,她不骂也不打,只是拍拍我的头,牵着我的手说:“怎么还不回家?饭都凉了。”通常我不回答,只是睡意朦胧地向她身上一靠,我知道奶奶会把我背回家。点评:这一段写得很温馨,笔触较轻,但字里行间却饱含情感。建议:如果在这里把奶奶喊“我”回家时的声音再细致的描述一下会更好。你想,一个苍老而悠长的声音在小小的村落里回荡,那该有着怎样温情的趣味!后来,我回城里上学,奶奶送我,那天风很大,沙粒吹在人脸上,磨得脸生疼,奶奶花白的头发在风中被吹散,也许是沙迷了眼睛,眼泪涂满皱纹遍布的脸。奶奶握着我的手,一直不停地嘱咐“不要太任性”“好生学习”这类的话,也许是年纪小,我只是望着奶奶泪水的脸。点评:这一段所叙述的场景充满着镜头感和感人肺腑的情绪,方寸之间,真情尽现!建议:在这段文字中,句与句之间的顺承还有些细微的梗塞。在叙事散文中文字的生动流畅非常重要。这虽然是散文语言的细微之处,但却往往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文字功底。文字的起承转合是阅卷老师重点关注的点,所以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另外,要注意情感的凝结。如果我们对这一段文字做些细致的改动,大家看是不是会更好呢?如下:后来,我要回城里上学,就不能再待在奶奶身边了。记得我回城的那天,奶奶执意要送我。外面的风很大,沙粒吹在人脸上,磨得脸生疼,奶奶花白的头发在风中被吹散开来。也许是因为沙粒迷了她眼睛,奶奶的眼泪涂满皱纹遍布的脸。奶奶握着我的手,一直不停地嘱咐“不要太任性”“好生学习”之类的话,也许是由于年纪小小的缘故,我根本体会不到奶奶对我的不舍,我只是望着奶奶泪水纵横的脸,焦急的盼着接我回城的车快些来。现在想想自己那时的无知,真让人心伤!从此,我很少再回奶奶家,我已很少再想奶奶过得如何,甚至已记不得她站在小街头等我的样子了。当然,小街的影子也随着课业的加重而变得模糊起来。在偶尔回家探望奶奶的时候,我发现小街变得日益肮脏、破旧了。街上的童声混着喧闹声虽然依旧在飘荡着,可我对小街却有了一种陌生的感觉。(这一段文字的写作非常内敛含蓄,奶奶和小街就在这种淡雅的叙述中同一化了。在表达着一种沧桑的心境,情感的变化总是的会无一例外的击中读者的心,这是叙事散文百试不爽的写作经验。)去年,奶奶病倒了,再也不能站起来,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当我听着电话里二姑的叙述时,心里突然酸得想哭,因为我突然想起在黯淡的晚霞里等我回家的奶奶,风中送我上车的奶奶,夜里起来帮我盖被的奶奶我再也忍不住,丢下手中的书,乘车回到了小街。奶奶躺在床上,头发零乱地散在枕头上,整日的昏睡使她的脸变得暗黄而无光泽。我握住她布满皱纹和老茧的手,柔软,却无力,往昔那双有力的手掌已经不见了。她一直望着我不说话,眼球浑浊透着无奈。我什么也没说,只是望着她点头,看着她勉强挤出的一个笑。中午,我喂她吃饭,将鱼肉去刺和着米一口一口地喂,我看着她费力地嚼着,脸上的肌肉不自然地抽动,每当往下咽,总是用力显出努力的样子。吃了几口,她摇摇头,我放下碗,给她擦嘴角时,我看到她的眼里盈满了泪水。我转过身当作没看见,鼻子却酸得令人抽搐。这一段细节描写是整篇文章中的华彩,白描手法运用的很娴熟,情感的掌握也非常有分寸。作者没有用大量形容的笔墨,也不去渲染它,用极朴实的文字,却生动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并且让人读后有身临其境之感,以至于产生强烈的共鸣,身不由己的为之动容。大家看,一段好的细节描写会为整篇文章增添多少情感的张力。待到她睡着,我一个人出门坐在小街上,阳光白得刺眼,街上已少有人迹,我望着整条短短的街,几十年的时光,奶奶就这样面对着它走过来。这条街就像她,从新修成的那天起,风霜雨雪便如影随行的紧紧跟随,时间的积淀使它变得陈旧,甚至落满灰尘,可是每个曾经满心欢喜经过它的人,却依然会满心欢喜地记住它并感激它。这段文字是作者情感的沉淀和提炼,片言只语便使整篇文章的主题有了一次理性的提升。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在写这段话之前已经做了大量的情感铺垫,所以这种情感的凝结并不使人感到突兀。它不同于很多同学那种高姿态的虚浮地总结生活,像:“生活公平吗?生活给与每个人的机会是均等的,只看你怎样的看待自己,如何寻找应该属于自己的真正位置。”这样总结生活的方式与本文中情感提炼的手段是截然不同的,在叙事散文的考试中,这种的高姿态往往会适得其反,引起阅卷老师的反感。回屋后,我望着奶奶依旧沉睡的脸,我想起她没事坐在小街上做针线活的样子,眼睛眯着,手头麻利地穿针引线,不时得会同经过小街的熟人打招呼,那时的她梳着黑亮的发髻,身上的青布衫洗得干干净净,而眼前的她却凌乱不堪。我用手轻轻地把她散落的白发拢好,再一次认真地端详了一会儿她熟睡的脸,悄悄整理好背包,回到城里去了。这段话特别像电影中镜头的闪回,把回忆的温馨和现实的残酷进行了一次耐人寻味的对比,让感情的表达更丰满充沛。几个月后,奶奶不在了,听二姑说奶奶在弥留之际还神志不清地念叨着要到小街上等我回家。那一刻,我默默地站着,望着奶奶早已僵直的脸,压制着不让自己哭出声来。送殡的时候,我站在人群中,望着殡车渐渐走远,没哭也没喊,只是木着脸,坐在小街上,脑子里一直回想着夜色中奶奶喊我回家的模糊影子,还有风沙中奶奶凌乱的头发这段话的描写,因为其对情感的克制和内敛而显示出了巨大的张力。在叙事散文的写作中,把握情感运用的分寸是很重要的。其实,对于情感的克制我们可以参照一下现实生活。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情感总会有一个努力抑止的过程,而当情感经过抑制却实在难以抑制而表露出来的时候才是动人的。相反,如果一种激情是不用抑制就轻易发出的,那它也就是廉价的或幼稚的。因为只有儿童的情感才轻易地写在脸上。在古希腊拉奥孔将被毒蛇咬死的雕像群中,拉奥孔没有哭嚎,反而被处理为令人恐惧的笑。莱辛在分析其原因的时候指出,真正震撼人的不是痛苦到达顶点或超过顶点的哭嚎,而是到达顶点之前的感情表现。如果情感到了顶点也就成了强弩之末,不会比现在更有震撼力。莱辛的分析是情感表达的普遍原则,道理尽管简单,却在我们的行文中常常被忘却。小街依旧喧闹,可已物是人非。文章的最后一段可谓画蛇添足,实在没有太大的必要,反而让人读来有娇柔造作之感。如果在上一段就果断的搁笔的话,可能会给读者留下更多回味的空间。散文的结尾写作也是很重要的,“直而不露,说中含蓄”是其基本的法则,也就是要求我们要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总评:这篇习作的叙事较为完整丰满,情感把握也颇有分寸,细节描写得尤其到位,是一篇不错的叙事散文!在这里应该引起作者注意的是语言的流畅生动和语句之间的顺承(文中很多语句都经过笔者修改,只是怕显得繁复,未做标注而已),希望在以后的作品中有所改正!灯李鹤群通往姥姥家的小路每到夜晚就漆黑一片,可如今想来,那路上却总是洒满温馨的灯光。十岁那年,父母因去外地工作便将我送到姥姥家。我倔强地扭过头将父母惭愧的表情留在身后。可不知何时才能离开农村的恐惧,还是在心底泛滥开来。低矮的平房歪歪扭扭地围着个尘土飞扬的操场,木框的窗户上胶布爬一道道难看的曲线。我木然地走到老师指给的座位,坐下,拒绝与任何一个人的目光相遇。“喂,我叫黑子,你叫啥?你是从城里来的吧?”仿佛是刚从煤堆里爬出的孩子,浑身只有两个豆子似的眼睛闪着光,半挽的腿上溅满了泥点子,原本白色的衫子浸着汗渍,塞满黑泥的指甲倒和他的肤色相配。这个叫黑子的坐在我身边的男孩成了我的噩梦。他往我的书桌里扔蚂蚱,然后在我惊诧的叫喊中哈哈大笑,他偷偷解开我的头绳在手里挥舞着,看着我着色的表情洋洋得意。如果说这些我还可能忍受,可晚上放学回家绝对是种折磨。崎岖的山路,漆黑一片,夜晚的冷风吹得树叶“哗哗”地响,仿佛四周都是潜伏的妖魔鬼怪的眼,一声令下就会呼啦一下子涌出将我围住。每晚我都大叫着往回跑,到家门口才顾得擦干汗水和眼泪。不幸有一天我跌倒在一块大石头上,只能腿上裹着难看的纱布一瘸一拐地上学。黑子自然不会关心,但幸好他那天异常安静没有任何恶作剧。放学后,当我又忑忐地跑进夜幕时,忽然,前方出现了灯光,我顺着光束回头望,那光亮一下子灭了,留给我一片黑暗。我犹疑地刚转回头,灯光便亮了起来,刚好照清眼前的路。从前那些可怕的树影,此刻都醉在柔柔的灯光里,随着夜风微微点头,夜晚的寒冷似乎也让这橘红的灯光驱散了。不知哪跑来的小青蛙“咕咕”地跳上我的鞋尖,像是愣在光亮里,朝我瞪着大眼睛,然后“咕嘎”一声又一蹦一蹦跳开了。天上的星星好像也发现了地下的同伴,对着这亮光拼命眨眼。我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亮光也在前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我向左倾它就爬上左边的树,我向右晃它就铺满右边的草,直到姥姥家的大铁门出现在眼前,那亮光就像它忽然亮起一样,突然就灭了。回头,依旧是一片漆黑。从那一天起,我每晚都伴着这灯光直到家门,夜晚不再恐惧,心里也跟着快乐起来。黑子竟也再没捉弄我,反而和我成了哥们儿。他那黝黑的臂膀过河时成了我坚实的依靠,他用沾满泥巴的手捧给我刚捏的泥人儿;他灵巧地坐在树枝上往我的草帽里扔果子,他带我到草地去捉蚂蚱。阳光下他捏着“吱吱”直叫的绿色小虫,嘿嘿笑着露出雪白的牙。当火热的太阳也将我的皮肤镀上一层亮黑色时,爸妈来接我了。班里开了欢送会,气氛悲伤而温馨。同学们一一送上准备的礼物、眼泪和祝福。忽然,一盏灯笼映入眼帘。它圆鼓鼓的身子绽开的是一个开心的笑脸,点上了两个黑豆似的眼睛,顺着提线便找到了个已经发白的小手柄。黑子!黑子的脸出现在灯笼上方露着雪白的牙。“灯笼给你,不会再怕黑了吧?”在我眼泪马上要决堤的一刻,黑子决然地转身,犹豫片刻便大步走开,他举起手在头顶挥了挥不再有片语。城里的夜晚霓虹满天,不再有漆黑的山路。可七彩的喧嚣难掩孤独的心,所以,我还是需要灯笼的温暖。简评:灯这个题目本身有一个核心道具,那就是灯。有经验的人一定会感到这个题目很有利于散文的构思。因为灯是一件很利于进行视觉造型的道具,灯光也能营造出很浪漫的色彩。很多文学大家都在灯上做文章。灯有很多种类,像路灯,车灯,手电灯,小油灯,灯笼。不同的灯在不同的情景里,会出现不同的故事。其实灯这个道具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通过这个道揭示出人物性格以他的内心活动。本文中这一段写得非常有情趣,也很温馨。不但灯的造型感被很好的体现出来,而且虽然作者只字未提自己和“黑子”这时候的心境,但是字里行间却盈满着淡淡的温情,对人物这时的心境也有着较为充分的描摹,流露出了情感的力量。这篇文章还有一个优点便是文字非常的朴实流畅,而又极有用心,读来有一气呵成之感。像“仿佛是刚从煤堆里爬出的孩子,浑身只有两个豆子似的眼睛闪着光,半挽的腿上溅满了泥点子,原本白色的衫子浸着汗渍,塞满黑泥的指甲倒和他的肤色相配。”这样熟稔的细节描写更可谓神来之笔了。本文已经是一篇较为成熟的叙事散文了,唯一的缺点便是篇幅有些短小,与题目对字数的要求有些出入。小街倪哲姥姥家门前是一条小街,街道很窄,只能过去一辆卡车。在我的记忆中,姥姥总是坐在家门口,凝望着这条小街上匆匆的过客出神,仿佛平静的小街上正演绎着一幕幕精彩的戏剧。1941年冬天,日军偷袭珍珠港,发动了太平洋战争。过年那天,才10岁的姥姥身上穿着一件红棉袄,独自坐在门前的一只小板凳上玩耍。给太姥爷拜年的人从小街上的各个门口走出来,看见姥姥时,每个人脸上都带着怜爱的表情,在进门前掐一下她的小红脸蛋,姥姥对每一个陌生人的手指都报以乖巧的微笑。突然,人群鸦雀无声,都悄悄地钻回了各自的家门,把窗户轻轻地关上了。小街上只剩下几辆日军的卡车,卡车上的一个管子在发出嘶嘶的声音。这时,一只大手将姥姥抱起,进了院子,下了地窖。地窖里一片漆黑,并且静的有些凝固,只有街上的嘶嘶声和日本人的说话声隐隐传来。    那天夜里,姥姥的双亲都去世了。太姥爷在弥留之际握着姥姥的手,双眼紧紧盯着姥姥,一滴眼泪从他的眼眶中流出,姥姥傻傻地看着太姥爷,一双小手伸过去擦掉太姥爷眼中的泪水,在棉裤上抹了抹,对他说:“爹,别睡了,我要糖。”姥姥被送到一个远房亲戚那里,那家人给姥姥用泥做的碗,睡没有炕席的炕,给姥姥才10个月的小弟弟吃没煮熟的米汤。四年后,日本人走了,姥姥的小弟弟夭折了,姥姥逃婚回到了那条小街上,在那里,认识了姥爷。姥姥的婚礼是在那条小街上举行的,那天没有一个人前来祝贺。姥爷穿着一身肥大的棉衣,一只手拉着姥姥的手,一只手掐着烟袋锅子,在小街上得意的漫步着,不时还撩开盖头的角偷看姥姥。当他们走到家门口的时候,姥爷一把把姥姥抱了起来,踹开光秃秃的门板,进了里屋。姥姥那天穿着一身红棉袄。第二年,西藏和平解放了,姥姥抱着她刚夭折的大儿子在小街上哭了。1960年,三年自然灾害,小街上有很多饥饿的灵魂,姥姥生下了她的第四个孩子,我妈妈。姥姥在生下我妈妈的第七天,就站了起来。她扶着窗台,粗壮的腿微微颤动。旁边,姥爷正在烧火做饭。屋里,妈妈在哭。姥爷说:“咱家就剩半袋粮食了。”说完,折断了一根树枝,想填进灶坑里,却被还没烧着的柴火给挡住了。姥爷用那根木棍胡乱搅着灶坑里的柴火,不慎又被一块烧着的木头烫着了眉毛。姥爷把手里的木棍一摔,双手叉腰站了起来,头侧向一边,一副恼羞成怒的样子。屋里的妈妈也不哭了,大声地吸着鼻涕。姥姥看看生闷气的姥爷,什么话也没说。她紧了紧腰间的红腰带,推开门出去了。姥姥打开仓房的破木门,里面只有几小袋分开装着的粮食,她伸手拿了一袋,搂着,用脚关上仓房的门,打了个趔趄,差点没摔倒。她抱着那袋粮食,向大门走去,忽然停住了,眼睛眨了几下,猛地回头发现姥爷正抱着两袋粮食向她走来,姥姥转过去默默地走到大门口,放下粮食,把大门推开,大门发出“吱呀”的声音。第二天,小街上姥姥家的门板上出现了两个红色的大大的“福”字。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那年妈妈十八岁,在上中专。10月份的一天,小街上响着收音机的声音,大舅在微笑着听着收音机,姥姥在一旁一边搓苞米,一边眯着眼睛看着大舅,被阳光晒得紫黑的脸庞就像一张被揉皱的金纸,布满了皱纹。不一会儿,大舅睡着了,姥姥趴在一旁的大酱缸旁,手里拿着搓剩一半的苞米,幸福地看着大舅,不一会也睡着了。等他们醒来时,姥爷正在一口一口地喝着白酒,通红的眼睛在四处扫射,嘴里面吐着白沫:“王八操的,我孩儿他妈干半年活才他妈挣个收音机,你他妈就给偷了!”说完,就躺在地上,酒盅扔到一边,往脸上倒洒。姥姥站起身来,屁股后面还沾了几粒苞米粒,走过去一把抢过姥爷的酒瓶,扔出了墙外。姥姥回头瞥了一眼酱缸上空空的盖子和正在哭泣的大舅,一句话也没说。小街上,姥姥揣着那架收音机从邻居家走出来,眼睛里含着泪水。那天晚上,在姥姥回来之前,姥爷脑溢血,走了。姥姥看着姥爷,没有一声哭音,转身把收音机放在酱缸上,搬了一把板凳,坐在了大门口,一动不动地看着小街上的水塘里星星的倒影。1973年,中国申奥失败。我五岁,第一次和妈妈一起去看姥姥。姥姥开了一间小卖铺。整天开着大门,坐在门口的小板凳上,一边抚摸着我的头,一边笑着给我讲她的故事。十三年过去了,姥姥被老舅接到了大连安度晚年,小街上姥姥的房子卖了。卖给了一对年轻的夫妇,他们有一个小女孩。那年冬天我运河那条小街时,她正坐在一个小板凳上,顽皮地对我笑呢!简评:本文写的非常有新意,让人读来意味深长,通过姥姥的一生折射出了小街几十年的沧桑变化,闪烁着构建事件的能力和才华。但是文章的叙事有些小说化,特别是前半部分,倒像在描述一个传奇。另外,叙事散文是必须要用第一人称写作的,“我”可以是事件的亲历者,也可以是事件的旁观者,但最好不要是事件的转述者。遗憾的是,在这篇文章里作者充当了转述者的身份。还有,有些段落的跳跃性太大,造成语句之间承接过度跳跃,如。是非常有镜头感的一段,可见作者的形象思维很好,但也存有语义表达的不明确的弊病。都有些与现实生活脱节,“屋里的妈妈也不哭了,大声地吸着鼻涕”这不应该是一个只有七天的婴孩应该做的事情吧?“姥姥搬了一把板凳,坐在了大门口,一动不动地看着小街上的水塘里星星的倒影。”小街上有水塘,这似乎也是一个奇观,不大合常理。小街王博语这条街很脏乱,柏油路面不是很明显了,上面全是泥巴和碎玻璃。墙角长满了杂草,散发出泥土的气息。草丛里藏着各种小虫子,有的很吓人。小街两头都是老居民区,居民楼屹立了数十年,说不定亲历过抗日战争。小街的确很狭小,一天难得有一辆车通过。那年夏天,我家搬到这里,在我眼中这里一切都很陌生。有一阵子我不大敢出门。那时我还没上学,成天缩在家里玩我那一堆玩具,偶尔看看窗外。我知道街对面一楼杂货店老板有一个年龄跟我一样大的儿子,他相貌异常瘦小,所以大家都称其为小猴。跟他混熟之前,我总是一个人蹲在街角,看蚂蚱,玩石子,但多数情况下是拿小石子打蚂蚁。我每天杀掉的蚂蚁少则七八,多则数十。现在想想我当时实在太残忍了。有一次,小猴看见我蹲在墙角落里打蚂蚁,立刻跑过来和我交流打蚂蚁的心得。我当时展示出了极强的交际天赋,不到半个小时,我们就嘻嘻哈哈地成为哥们儿了。说来也巧,过了不久,我们楼二层又搬一个与我俩同岁的孩子。他的名字特别不好记,至今我还是回忆不起来,于是我们便根据他的形体特征直呼其为“胖子”,胖子长得白白胖胖,可能是人胖舌头也胖,胖子说话大舌头,“了、来、老、拉”分不清楚。为此他烦恼不已。我们三个同龄孩子聚到一块,就变戏法式地玩。那年暑假我们迷恋上一种游戏,我们郑重其是地称之为“巡逻”。所谓“巡逻”就是几个孩子拿着气弹枪到处疯跑。那时我们都玩得很兴奋。因为我有一把国外亲戚为我带回来的玩具长枪,所以我自然便成为了孩子们中间最牛的一个。小猴子不甘示弱,把他从工地偷来的安全帽扣在脑袋上,活像国民党的逃兵。胖子把他父亲的香烟偷来,还用零花钱买了几罐啤酒。我们常跑到小街上大人看不见的角落里,点上一堆篝火,拿来录音机放迈克尔杰克逊的歌。一群人有说有笑,有时还把别的街区的大孩子带到我们这儿来,抽我们的烟,喝我们的啤酒,吃我们的牛肉干。我们天黑就出来,到睡觉的时候就回去,下雨也不中断。当时我刚上小学,就这样接触了烟酒,过着越战美国大兵的生活,特别有野战排的感觉。我的人生观大约就是那时开始形成的。可惜后来我升入了重点的初中,灵气慢慢被消磨掉了。小学三年级那年夏天,足球火了。小街就成了我们比赛的专用场地。我们在小街头不断地过人,射门,以为我们就是日后的马拉多纳。那年夏天阳光特别强烈。我常常踢球踢到虚脱为止。那时,我一般会用手拄着膝盖,低着头,注视着自己的影子。汗水流进我的眼里,嘴里,最后滴到地上,摔得粉碎。过了那个夏天,我已经黑得像个非洲人了。2001年我考上了我们区的重点高中,然后,我们家也要搬到新学校附近。从那时起,我就与这条小街和这些伙伴们分开了。当时,我只感到很兴奋,因为即将住进新家。他们几个也没来送我。我在中学迷迷糊糊地混日子,逐渐把他们淡忘。后来,甚至连他们的相貌都记不得了。我们家也把那房子租出去了。小街被整修一新:铺上了新的柏油路面,墙角再也没有草了,也没有虫子了。小街上的小孩也越来越少了。我后来听说胖子搬出去了,从此杳无音讯。小猴进了职高,读了没几天就回家去了,现在是无业游民。简评:这篇学生习作让我想起了姜文导演的阳光灿烂的日子,童年的不羁和青春的喧嚣在时间的流逝里显得如此伤感。所表达的物是人非的沧桑总让人心有余悸,这种淡淡的伤感往往能引发读者对于往事无限的追忆。文章的语言非常质朴、随意,但却非常的流畅生动。像“那时,我一般会用手拄着膝盖,低着头,注视着自己的影子。汗水流进我的眼里,嘴里,最后滴到地上,摔得粉碎。过了那个夏天,我已经黑得像个非洲人了。”所描写的状态非常具有立体感,是对生活瞬间的客观记录。这情景仿佛就在我们眼前,使人顿生亲切之感。文章中也有一些细微的瑕疵,像这一段落的叙述有些混乱,前半部分讲“巡逻”一事,以及“因为我有一把国外亲戚为我带回来的玩具长枪,所以我自然便成为了孩子们中间最牛的一个。”但后面却没有更为详尽的交代,而是跳跃成了“我们常跑到小街上大人看不见的角落里,点上一堆篝火,拿来录音机放迈克尔杰克逊的歌。”这使的叙述有些断裂。小街张临栎外婆的老房子临着一条小街。房子在太平巷的巷口,从她房门下几步石梯就是那条凄清的小街。外婆的房子有独立的院落,宽大的木门,门前高高的槛上总是被她一遍又一遍地漆上红漆,看上去是簇新的。那条临着的小街上来往的行人总是很少,有时候一个生人都不能见到,只有零星的几家铺子惨淡地经营着生计,却如同脱水的鱼一般垂死挣扎。这是几年前的时候。临着小街住的人也还多,关系也算处得和谐,到了夏天夜晚的时候,小街边也还是能热闹起来,老人和小孩都在各个巷口纳凉。这是一天中惟一有生气的时候,这样的巷子和小街,在那个地面如同山一样起伏不断的城市的旧城区比比皆是。那时外婆的身体也还算硬朗。我的年纪尚小,和母亲常去探望她。每次她都表现得甚为欢喜,拿出收藏多时舍不得吃的鸡蛋和糖果给我。小时候我的嗜好古怪,挑食严重,最不喜欢的便是蛋和甜食。脾气又固执得厉害,每次都推回去,摇头不愿吃。而此时外婆总是自嘲地说:“外婆的东西都是便宜的,我的孙子都嫌弃了不肯吃。”我当时听不懂也听不进去这样的话,只是这样来来回回几次过去后,若我再推辞,母亲便偷偷掐我的耳朵。记得我小时候是很怕她的,耳朵被掐出血痕也不敢吱声,只好把鸡蛋和糖果都吃进肚里去。所以有一段时间我是很排斥去外婆那里的,只是拗不过母亲,总是哭哭啼啼地被拖着过去。这两年外婆的身子骨渐渐地不如人意起来。先是在前些年已经被抑制住了的哮喘又频频复发。后来又被确诊染上肺气肿。长年用补品堆积起来的身子也终于垮了下来。我因为功课的原因,已经很久不去看她了。那日母亲又独自过河探望她。却又打电话回家说是忘了带药,让我赶紧送过去,又说她想我想得厉害。外婆的身影只用一秒钟就在我的脑海里出现了,她穿着一件白底蓝花的长袖衬衣坐在巷口晒太阳,向左右张望着在等待我们的到来,可却是面目模糊,我已经记不清她的眉眼了。在我看来,她变得既陌生,又熟悉。当我再次踏上那条小街时,它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了。到处都是断壁残垣,景状如同被烈火洗浴后的圆明圆一般惨烈。因为要加强城区建设,政府决定拆毁一部分老房子,重建新的商业中心。那条小街和周围包括太平巷在内的所有古巷都在拆除范围内。没被拆除的房子也不清静,古旧的墙面被刷上血红的“拆”字。铺子也都关闭得差不多了,只有一家钟表店和一家食店敞开着门洞。我推开外婆住处的门,跨过已经被磨擦出木头原色的门褴,立刻听到了一连串咳嗽,紧接着又是一阵急促地呼吸。一只野猫在房顶转了一圈,又跑跳着向别处去了。我提着药走进屋子,外婆斜靠在床上,母亲坐在床沿拉着她的手与她轻声说话,母亲絮絮叨叨地说着,外婆双目微闭,像是在认真地听着,又像是完全地听不见。我把药放在柜里搁好,走向床边。母亲受惊似地回过头,又侧过去拍打外婆的双肩,说:“孩子来了。”外婆轻轻地张开眼睛,又笑了,可看上去她脸上的皱纹变得更深了。她伸出手来拉着我坐下,紧捏着我的衣角说:“你看看,外婆这个样子,怎么还好得了。”说着说着声音哽咽起来。捏着我衣角的手抓得更紧,浑浊的眼睛里闪着泪光,我知道她的右眼是盲的。可她说话时望着门外,更像一个双目失明感到绝望的盲人。她突然间像有说不完的话似的。对我讲起了她年轻时的日子。她衰老的嗓音在空气压抑的房间里听起来却满是喜悦。后来,她疲惫地睡了去。我和母亲走出外婆的房门,在太平巷口看见一群浑身还淌着汗的民工走过小街,这群陌生人准备要去拆毁下一堵顽固的老房子了。这篇叙事散文的习作已经写得很成熟了,文字古雅质朴,显示出较为深厚的文学底蕴。情感拿捏的张弛有度,颇有分寸。整篇文章里飘浮着淡淡的忧伤,这忧伤的原因一是为了外婆的渐渐老去,作者感到自己的无能为力,因为我们

    注意事项

    本文(如何写好叙事散文.doc)为本站会员(laozhun)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