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雨散文创作浅论.doc
余秋雨散文创作浅论Yu Qiuyu's prose creates the simple theoryLixiaoge 李小兰(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03春汉语言文学本科·渭南电大分校) 摘要: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文坛出现了持续九年的散文热,可以说九十年代是文学的散文年代,其间新人倍出,新作迭加。在众多作家中,余秋雨以他创新的题材,厚重的文化内涵及独特的散文写法脱颖而出,引起了广大读者和文化知识界的极大关注。文学界也形成了批评和赞扬两大派别,双方各执一词,难有定论。现在,余秋雨已辍笔散文创作,我们可以冷静下来,从他的散文创作的道路中,探究一下其创作给中国散文界带来了那些变化和启示。关键词:余秋雨、散文、文化内涵、创新The summary : In the 1990s of last century, the prose that the Chinese literary world lasted nine years was hot, we can say that the 1990s were the prose times of literature, rookie during that time time appeared, the new works are added repeatly. Among numerous writers, Yu Qiuyu is with the subject matter that he innovates, deep and serious cultural intension and unique prose literary style show one's talent, have aroused great concern from the masses of readers and culture intellectual circles . The literary circles forms and criticizes and praises two major groups too, both sides stick to one's own version, it is difficult to have final conclusions. Now, Yu Qiuyu has already stopped in the middle of writing or painting the prose is created, we can cool down , among road that prose create of him , probe into it is it bring change and enlightenment those to Chinese prose circle to createThe keyword : Yu Qiuyu , prose , culture intension , innovation余秋雨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颇受争议的散文作家,他的作品引起了广泛的社会的关注和争议。从文化苦旅到山居笔记从文明的碎片到霜冷长河,他以深沉的理念,把历史感悟、文化关怀及自然之美统合在一体,形成了余秋雨所特有的散文风格,他的散文创作,把文化思考和艺术审美紧密结合,在写作方法、写作特点以及谋篇布局上,开一代新风;同时,他以独特的视角和构思,为我们勾勒出人类文化磅礴壮伟、坚韧延绵、脆弱细腻的不同面貌,引起了文坛的震荡。笔者通过大量阅读余秋雨的散文原著,体味到他散文创作的以下几个特征,今天不揣浅陋,聊为陈述,恳请方家指正。一、以“故事+诗话语言+文化哲理”为标志的秋雨体散文模式余秋雨散文突破了散文创作的旧樊篱,为散文创新开辟了道路,拓展了领域。创立了以“故事+诗话语言+文化哲理”为标志的秋雨体散文模式。古人言:“文岂有常体?但以有体为常”。正因为文常有体,人们便分门别类把文章划分成各种体裁。现代散文,专指与小说、诗歌、戏剧文学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它短小精悍、题材广泛,形式自由、灵活,不需要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不要求语言的韵律性,以散得开,收得拢为能事,不论作者怎样写,总是紧扣题目,达到形散而神不散的境地。在写法上,描写、议论、叙述、抒情均可,还可以四者兼用。散文的特点,就在于其没有特别要求之处。无论任何作品,如果不属于除散文的几种类型,它就是散文了。因此,人人都可以写散文,全而真正优秀的散文,人们又倍加挑剔。一篇散文,从多个角度看,就会有多个看法,就可能有不足之处。所以,散文体裁的苛刻要求,使得中国文学界写散文的人多,成为名家的少。九十年代,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七、八十年代,人们还执着于物质利益的追求。进入九十年代以后,已经温饱的人们开始了对精神方面的追求,重视自我意识、自我表现成为时尚,久受压抑的自我得到了彻底的解放,人们更多关注的是自己的心灵。因此,呼唤自我,呼唤真情,抒发自身性灵的作品比比皆是,九十年代的散文热潮便由此而来。因为内容的相似,为数众多的作品都挤向了一个方向,散文越写越小,其内容上虽五花八门,但离不开身边琐事,表达方式上似乎眼花缭乱,却总以叙述见长,散文之魂似乎被滚滚的热潮所蒸发,所淹没。于是人们寻找着优秀散文,但翻拣出来的还是三、四十年代的作品。当代的散文,是以小日子、小情调、小思想、小笔触为基本特征的“小散文”,对于一个充满着阔大意象的中国文化而言,散文也许只充当了某种文化的点缀品的角色。致力于散文创作的作者们困于散文的琐细,盲目的左突右冲,力图找到一种风格来改变散文的命运,散文创作走到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持续了将近十年的散文热,也伴随着散文家们探索新大陆似的一系列对抗、斗争、探索和试验。在散文家苦苦求索,而没能改变散文面貌的情况下,余秋雨横空出世,他夹带着悠远的历史,博大的地理,以及苦楚行走的文人豪情,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新的散文模式,即体裁以“故事+诗话语言+文化哲理”为标志的秋雨体。余秋雨写出的系列作品,在散文界赢来一片喝彩之声,其文章境界之高,文笔之美,在散文界罕见,且令人荡气回肠。一般散文作家难以望其项背,当代散文家也大都难有其深刻内涵。这种风格的形成,要有多种因素的有机融合,这些因素是:一要博闻多学,对中国文化的熟悉不亚于对自己家中的物什,信手拈来,毫不费力;二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知识分子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悲壮的忧患意识,对历史有一种个人独特的思想和卓尔不群的识见;三是有清醒的、开放的(而不是盲目的、保守的)现代意识;四是在行文上不拘章法,天女散花,随物赋形,决不矫饰造情,以真诚、自然贯通文气。当代文坛通其一点乃至二、三点者并不少见,但能将这四点熔为一炉者鲜矣。因此,其作品获得好评,并非偶然,尤其是其代表作文化苦旅获得的称赞最高,它是学术性、文化性、思想性的文化大散文的代表,它的问世,冲击了当代散文文坛充斥的小家子气。公刘先生认为:“其品位之所以居高,不从众,有魅力,端赖于作者充沛、厚重、成熟的文化感。”“我个人的阅读感受是,它融文学、美学、哲学、史学,以及其他学科为一体,因而顶饥,解渴,且养人。”“这自然不是一朝一夕得以致之的,余氏带着属于自己,但又想着众生的脑袋,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出得去,回得来,进得去,出得来。体会这一点,即足以令人肃然起敬。”公刘先生所言极是,他说出了余秋雨散文的特点。不仅只有公刘先生这样评价,而且女散文家梅杰在病中读了余秋雨散文后,抱病写文章盛赞文化苦旅“是中国当代散文的一座山峰,山峰上盛开的鲜花、摇曳的绿树都是中国当代散文的魂魄!”可见,余秋雨的散文在散文陷入迷茫的适当时机,以崭新的姿态,为散文带来了新的辉煌。二、以道德与良知的独特视角重新审视中国文化历史经纬的文化苍桑感余秋雨散文从文化的角度切入,呼唤文化的良知,文人的良知。纵观余秋雨的作品,无不与文化有关联,余秋雨本人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他说“自己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我每到一个地方,总有一种沉重的历史气压罩住我的全身。”余秋雨的自我表白,正表明了他对文化的极度关注,因为这种关注,余秋雨才会以近乎严肃与执拗的学者态度,以浓得化不开的思乡情结,以对知识分子命运的切肤关注,为广大读者勾勒了一幅幅深刻而独特的文化意境,弘扬了一种久违了的崇高文化精神和文化至上的人文理想追求。其中心,是不断以道德与良知的独特视角重新审视中国文化历史的经纬,道出许多人没有想过或是智者不敢言说的思想真言。按照余秋雨自己说的话是:“我是真心实意的在游山玩水,又情不自禁的感悟到了它们各自的文化蕴涵。”这一点在他所写的大部分关照人文山水的散文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在道士塔中,余秋雨写了敦煌石窟的历史罪人王道士为获取钱财而大肆向外国冒险家盗卖敦煌文物的可耻行径后,他对一个民族坚守不了自己的文化财产的悲剧进行了深刻反思。对朝廷官场保护不了文物,官员们不断私自鲸吞文物,加速失散文物等不合理现象进行了有力的抨击。最后他发出了这样掷地有声的喟叹:“偌大一个中国,竟存不下几卷经文!”这正是余秋雨的可贵之处,他并不掩盖中国文化历史的疮疤,透过这些中国文化历史的一个个创伤,我们可以体会余秋雨为中国文化的厥失而痛心疾首,为中国文化研究的湮灭而捶胸顿足,他意在通过这些作品提示着这一代的文化人,中国文化历史不能再重新上演这悲壮的一幕。 作为文人中一员的余秋雨,也对文人进行了深刻剖析,他并不掩盖中国文人,尤其是现代文人身上文化良知的逐渐消减。他以自己历史知识的积淀,以三省文人之身的深刻自剖,以生花妙笔,审视中国民族文化传承,思考中国历代文人命运,追寻历史遗梦,以夸父逐日的精神,力图使沉迷于小情调的文人,在文学殿堂迷失方向的文人,闯进文学圣殿乱发呓语的文人,以醍醐灌顶的猛醒,其用心之良苦,为现代文人中少见。这也是余秋雨痛定思痛后的反思。做为当年文革期间上海文艺组石一歌的一般成员,余秋雨是不愿面对自己原来的面貌的,但那一段不可磨灭的历史一直萦绕在他心头,挥之不去。他的不能向人言说的苦楚,使得他无处逃避。这些精神的折磨,让他对中国文人的良知倍加关注,他以历史上文人良知的广泛内涵来向天下文人昭示自己的清白和无奈。一个王朝的背影中,他写出了历史上文人良知之魂,在明亡之后,“开始大多数汉族知识分子都是抗清复明,甚至在赳赳武夫们纷纷掉头转向之后,一群柔弱的文人还宁死不折。文人中也有一群著名的变节者,但他们往往也承受着深刻的心理矛盾和精神痛苦。我想这便是文化的力量。一切军事争逐都是浮面的,而事情到了要摇撼某个文化生态系统的时候才会真正变得严重起来。”“当时江南好几次重大的抗清事件,都起之于削发之争”。“这中间,最能把事情与整个文化系统联系起来的是文化人,最懂得文明和野蛮的差别,并把鞑虏与野蛮连在一起的也是文化人。”不少文人在老百姓停止了抗争后还在坚持,如“著名大学者刘宗周住在杭州,自清兵进杭州后便绝食,二十天后死亡。”著名大学者黄宗羲,顾炎武组织武装抗清复明等等。这些学者们铮铮铁骨所体现出的正是文人的气节,文人的良知,这是与中国古代文人忠贞不渝、大义在先的气节一脉相承的,与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相得益彰的,与徐悲鸿的“无傲气不可无傲骨”是互相辉映的。风雨天一阁中,余秋雨揭开了自己的宏旨“范钦的选择碰撞到了我近年来特别关心的一个命题:基于健全的人格的文化良知,或者倒过来,基于文化良知的健全人格,没有这种东西,他就不可能如此矢志不移,轻常人之所重,重常人之所轻。”这种健全的文化人格是余秋雨在对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文人进行反思后所得出的答案。针对中国现代文人队伍急剧膨胀,而文人精神却急速跌落的现实,他委婉地指出中国文人文化良知、文人良知的失落,提出当代文人应每日三省,以带动人文精神的重新回升。这些都使得他的散文让人读后不禁情思涤荡、感慨万千。三、独特的散文写作风格和艺术表现方法余秋雨的散文了运用了多种手法,每种手法虽其独创常,但经其组合,却形成了一种新的写作范式和艺术审美空间。简言之,有以下几种方式。(一)主题先行,解读文化,借游历山水名胜为文化把脉寻根。文学创作是意为气先,还是气为意先,是个因人而异的问题,有人是有了情感倾泻的欲望,引发了创作的冲动,也有人是想通过创作倾吐心中的“块垒”,阐述思想或疑惑。余秋雨的写作目标很明确,是意在气先。他在创作文化苦旅时,先有一个蒙眬的主旨:对中国古老文明的观照、触摸、感悟和反思。他要在历史转型的时刻,带着当代人的愁虑,走向春秋战国,走向魏晋,走向汉唐,走向苏东坡,走向十万进士。一句话,他要勾通古今中外,他要吞吐万里河山,他要梳理中国文化的脉络,甚至要重建废墟上的文明。如果说在文化苦旅中还不十分明显,还保留了一些真挚朴实的情感,平易近人的作风,而到山居笔记中,主题先行更明确更突出了,解读文化的味道更重了。余在自传中说,“我借东北的流放者来讨论中国文化的生存灾难;(流放者的土地)借苏东坡的遭遇来讨论社会灾难与群体生命的关糸(苏东坡突围);借岳麓书院来讨论文化应该如何来救助愚昧的灾难(千年庭院)。他后来写千年一叹和行者无疆更直言不讳,考察人类各大文明的遗址,比较中华文明与古代其它文明的异同。对于欧亚文明的考察,使他得出了关于中华文明之所以千年不衰的诸多感想。余秋雨的散文表面是山水游记,实质是文化寻根。山水只是背景,只是表象。他要从山水中寻找生命的真蒂和文化的根源。他的文章如其说是写出来的,不如说是走出来的,诚如他在千年一叹自序中说的,“与笔端相比,我更看重脚步;与文章相比,我更关注生命;与精细相比,我更倾情粗糙。”山水文化在中国有着优秀的传统,从屈原到司马迁,从谢灵运到苏东坡,许多好文章都是作者亲身游历有感而发,也历来为读者喜爱。余秋雨继承了这一优良传统,在余秋雨笔下,莫高窟的神秘,月牙泉的阴美,阳关的粗放,三峡的秀丽,洞庭湖的开阔,庐山的诗情画意,不仅是优美的自然风光,也是文章的不可缺少的背景。余的写景有的是实写,有的是虚写,虚实结合,使读者真切地感受到了他笔下名胜古迹的那种种美丽、震撼与神奇。他不是简单的将风景介绍给读者,而是融入了他的思考,他以独特的眼光,考察风俗人情,感受山水名胜和古迹中的文化遗韵,让读者随作者一起感受和发现,共同体味个中滋味。(二)、演绎历史、拷问人生,借助历史文化名人抒发感叹、进行反思。中国山水文化是文人鼓吹出来的,文人大多官场不得意,于是游走山水,将一腔济世为民的豪情和一已的喜怒哀乐都泼洒在山水上,景以人名,人以景传,山水名人于是融为了历史上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代代传承,余秋雨深得其中真蒂,他在苦旅中,与一个个历史名人进行了剖心置腹的交谈,进行了人生真蒂的探讨。在阳关雪中,他与王维一起咏叹“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在柳候祠里,他抚摸柳宗元塑像,歌咏柳州八记。在都江堰傍,他惊叹工程的雄伟,仰视李冰父子的神庙。在岳阳楼上,他与范仲淹一道观赏八百里洞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苏东坡突围里,他对这位大师近乎顶礼膜拜,为他的被小人攻击、损毁愤怒不已,为中国人不懂得爱惜自己的大情由而伤心感叹。在哀希腊里,他与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苏格拉底、希罗多德、柏拉图一起漫步在爱琴海边,探讨人类文明的起源。在印度塔克西拉的国际佛学院,他拜会了一千多年前的老乡法显和玄奘。总之,余秋雨在古今中外的历史里任意游走,随心所欲地对历史进行演绎,而且处处有名人相伴,使得他可以不断 借助历史文化名人抒发感叹、进行反思。余秋雨的散文有着丰厚的文史底蕴,来源于认真筛选的历史文化名人和精心裁剪的史料及名人诗文。一条条精心裁剪的史料和一段段中外名人的诗文,支撑着文章的骨架,引导读者进入古今中外的历史画廊,帝王将相的文功武治,文人骚客的诗词文章,清朝流人的人生苦难,十万进士的科考历程,使读者开眼界,长见识,让沉寂在二十五史的人物故事、历史流变轻松地走进了普通读者的心灵,在一个王朝的背影里,看似写承德避暑山庄,实质在探讨清王朝由康熙、乾隆盛世到清末衰败的历史,引用的史料不光是明实录,清史稿,还有皇家档案,在叙说清初的文字狱中,不经意地引用了李顒、黄宗羲、顾炎武、吕留良等一串文化人,使读者对仕人由反抗异族入侵到皈依新王朝了新的认识。在三峡中,作者引用了余光中咏叹李白的诗,舒婷神女峰的诗,与三峡风光相互映衬,大放光彩。在道士塔中,他引用了一位青年诗人写给火烧圆明园的额尔金勋爵的诗,表达了当代中国人对那段屈辱历史的愤怒和反思。(三)、议论夹抒情的叙述模式和华丽典雅绘声绘色的的语言。在散文中运用议论和抒情的的手法很正常,也很必要。许多散文大师都有妙用议论和抒情的佳作,画龙点睛,升华主题。像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背影,杨朔的荔枝蜜,秦牧的土地,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而余秋雨散文中的叙述很独特,叙述中夹着议论,议论中又不泛抒情,知性与感性揉和在一起,且篇幅很大,在议论中渗入强烈的感情色彩,成了余氐散文的重要特点。在道士塔中,叙述了王道士将珍贵的敦煌文物廉价地卖给外国传教士后,作者感叹不已,“完全可以把愤怒的洪水向他倾泻,但是他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最大的倾泻也只是对牛弹琴,换得一个漠然的表情。.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在流放者的土地里,他赞叹苦难中的友谊,“我敢断言,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中,最珍贵、最感人的友谊必定产生在朔北和南荒的流放地,产生在那些蓬头垢面的文士们中间。其它那些著名的友谊佳话,外部雕饰太多了。”;在苏东坡突围里,他用诗化的语言倾泻对大师的同情及对小人的憎恶,“小人牵着大师,大师牵着历史。小人顺手把缰绳重重一抖,于是大师和有中国特色成了罪恶的化身。一部中国文化史,有很长时间一直把诸多文化大师押在被告席上,而法官和原告,大多是一群挤眉弄眼的小人。”有人嘲笑这段文字太矫情,做作。我认为是余真实的情感和思想。他父亲在文革中被整十年,叔叔在文革中因喜爱红楼梦被批判而自杀。自己也受到小人的告密被审查,他在多处文字中对小人痛加批驳,由自己的经历联想到苏东坡的人生磨难而发感叹,甚至有些夸张,但这是他内心世界真实的想法。至于比喻是否形象准确,是否为读者接受,那是另一回事。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1余秋雨的许多评论富有哲理,而且有语不惊人誓不休的雕饰,“理性的启蒙,良知的传递,文明的呼吁,能在多大程度上阻止这类恐怕的灾难”,表达了对纳粹行为及思想的警醒,也包括对中国文革中的狂枉与愚昧的反思。(落伍的疯狂)“人生在世,可以没有功业,却不可以没有友情。以友情助功业则功业成,以功业找友情则友情亡。”(关于友情)肯定人的情感是生存立命的基础。语言是文章的载体,最能体现作者的文学功底,表现作者的文风和个性。余秋雨的散文语言总体表现为华丽典雅、重视色彩、讲究韵律、善用修辞等特点。描写月牙泉,“它是这样的清澈和宁谧,它是这样的纤廋和婉约。”形容都江堰,“它的水流不像万里长城那样突兀在外,而是细细浸润,节节延伸,延伸的距离并不比长城短。”不长的文字中使用了清澈、宁谧、纤廋、婉约、突兀、浸润等带有浓厚文言色彩的词语,典雅华丽。讲究韵律,注意节奏,余是研究文学艺术理论的,深知节奏的抑扬顿挫、会增加文章的美感,读来朗朗上口,如夜雨诗话、三峡等文章读起来有一种韵律感,有些像散文诗。余在修辞运用上更是得心应手,比喻、夸张、拟人、借代、排比、设问、反问等无处不在,极大地增加了文章的感染力。总之,用散文解读历史,品说文化,诠释经典使余秋雨散文创作获得了巨大成功。把余秋雨的散文称大文化散文,虽然没有学理的支持,但也形象。题材宏大,几乎无所不包,而且最终归结在文化上,与中国一些著名作家的散文比,余秋雨的散文真的称得上是文化散文;视野宏大、结构宏大,古今中外,洋洋洒洒,尉为大观。亦真的称得上是大散文。突破了传统散文的框架,颠覆了周作人林语堂的“休闲模式”,“杨朔的说教模式”等,又形成了新的大文化散文模式,体现出秋雨体散文的独有特色,因此可以肯定,余秋雨是当代散文史具有特殊贡献的散文大家。参考文献:1余秋雨:余秋雨的历史散文M,河南:河南文艺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2余秋雨:文化苦旅,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1年4月第2版。3余秋雨:霜冷长河,作家出版社出版,2000年1月第1版。4余秋雨:千年一叹,作家出版社出版,2002年10月第2版。5余秋雨:山居笔记,文汇出版社出版,2000年1月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