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蒙古族舞蹈与内蒙古“三少”民族舞蹈比较(可编辑).doc

    • 资源ID:2922061       资源大小:54.50KB        全文页数:4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蒙古族舞蹈与内蒙古“三少”民族舞蹈比较(可编辑).doc

    蒙古族舞蹈与内蒙古“三少”民族舞蹈比较 内蒙古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蒙古族舞蹈与内蒙古“三少”民族舞蹈比较姓名:何佳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艺术学指导教师:赵林平20100515内蒙古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蒙古族舞蹈与内蒙古“三少”民族舞蹈比较研究摘要本文以蒙古族舞蹈与内蒙古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舞蹈简称“三少”民族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蒙古族与“三少”等民族的舞蹈生态、舞蹈类型、舞蹈作品三个方面对其动作、形态、动律、风格特征进行研究比较其特性、价值,揭示蒙古族舞蹈与内蒙古“三少”民族舞蹈如何受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影响而形成其独特的内涵和表现特性,并深入分析蒙古族舞蹈与“三少民族舞蹈的动作、形态、动律、风格,探究其形成的原因。本文共为三章第一章对蒙古族与“三少”民族的舞蹈生态进行研究,通过对独特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中形成的民族性格、审美风格、民族精神三个方面的研究,分析不同的环境因子在舞蹈中产生的差异。第二章对蒙古族与“三少民族的舞蹈类型进行分析,并从中提取动作语汇与形态、动律特征进行比较,探究相互间的相同与异同,并找出其原因。第三章通过对蒙古族与“三少民族具代表性舞蹈作品的分析,比较他们风格特征的差异及缘由。关键词:蒙古族舞蹈,鄂伦春舞蹈,鄂温克舞蹈,达斡尔舞蹈,比较研究内蒙古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 , . ., ,., , , .,., , ,内蒙古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引言一、选题依据与背景一依据在世界历史上,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差异,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文化形态。同样,我国在历史的演进过程中也形成了不同的民族文化和区域文化。我们国家有个民族,各民族都有自己不同的文化特质。舞蹈是一种文化现象,各民族的民间舞蹈作为舞蹈的类型之一,也具有自己不同的舞蹈艺术特质。它不同程度地积淀着本民族的民族心理、审美情趣、风俗习惯等文化现象;而且对于本民族的形成、迁徙、居住、环境、经济基础、社会结构等各个方面都有所反映。各民族、各地区的民间舞蹈文化不但具有“独创性,又具有“共同性。蒙古族与内蒙古“三少民族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都是以勇猛彪悍而著称的北方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这些北方少数民族人民用自己的勤劳与智慧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民族舞蹈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模式。同属于北方少数民族的蒙古民族与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民族由于一衣带水毗邻而居,在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等方面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再加上往来甚密,因此在互相的交融与影响下蒙古族与“三少”民族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的舞蹈艺术从动作到风格都有着相似之处,但他们又具有自己的艺术特质。正如斯大林所说:“每一个民族无论其大小,都有它自己本质上的特点,都有只属于该民族而为其他民族所没有的特性,这些特点便是每个民族对世界文化共同宝库的贡献,补充了它,丰富了他。二背景笔者从小生活在内蒙古自治区,虽然不是蒙古族,但却深受蒙古族文化的影响和熏陶。而且自幼就进入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舞蹈系学习舞蹈,中专期间主要学习了蒙古族舞蹈,进入大学继续对蒙古族舞蹈进行深入学习的同时还接触到了“三少民族舞蹈,而且在大学期间多次以蒙古舞参加比赛,在年我的导师赵林平教授以鄂温克族为题材,从生活和民间舞中提取素材为我编创的鄂温克小鹿参加全国“桃李杯”舞蹈比赛获得了优异的成绩。因此,笔者对蒙古族舞蹈与“三少民族舞蹈已产生异常深厚的专业情感。在进入研究生学习的专业是艺术学,研究方向是北方少数民族艺术。因此在长期的学习研究过程中对同为北方少数民族的蒙古族与“三少”民族舞蹈的异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蒙古族舞蹈是我国民族舞蹈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近年来蒙古舞在全国掀起了热潮,许内蒙古大学硕上学位论文多蒙古舞作品在全国的舞台上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如草原酒歌、塔林毕斯贵、顶碗舞、盛装舞等一大批优秀的作品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热爱。“三少”民族也是我国个民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舞蹈艺术也是多姿多彩的,被人熟知的贾作光老师编创的鄂温克舞蹈彩虹曾在国内外引起了轰动。由于三少民族与蒙古族都同属于北方少数民族,他们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宗教信仰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在舞蹈语汇上也有许多相似之处,因而造成许多人界线上的模糊。因此,笔者对它进行较为深入的比较分析。但由于“三少”民族舞蹈的资料非常的匮乏因此在研究过程中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二、选题的目的与意义一目的以蒙古族舞蹈与“三少民族舞蹈为研究对象,通过资料考证、教学实践相结合尝试运用比较的研究方法,从民俗学、生态学、舞蹈学的角度,在前人相关文献资料及研究成果基础上,力图能够从不同的侧面和视角探究其动作、形态、动律、风格特征和文化内涵的异同。客观真实的反映蒙古族与“三少民族舞蹈的特异性,为蒙古族舞蹈与“三少民族舞蹈能够更好的传承、发展和传播,发挥基础性作用,弥补这一领域的不足。为丰富少数民族舞蹈理论,传承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尽绵薄之力。另外,面对当今现代化的高速发展,生存在森林草原深处的民族也都渐渐的走出了原本生存的环境,一些文化也日益淡化;民间舞蹈艺术是紧紧依附于人的“活态传承”,随着人的生存而生存,现在随着那些民间的老艺人们渐渐老去而消亡;再加上面对目前遭遇的盲目现代舞化倾向,蒙古民族舞蹈与“三少民族舞蹈正在逐渐失去它原生形态的味道。面临着巨大的冲击,为了能使蒙古族与“三少”民族舞蹈学科继往开来,发扬光大,就必须为她提供更加充实,更加填密的,更加准确也更加完善的理论支撑、实践导向与发展动力。学史以明志,温故为知新,比较以定位,研究图发展。尤其是“三少”民族舞蹈理论研究匮乏,而且没有建立科学系统的教材体系,为“三少”民族舞蹈的传承与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困难。虽然我深知自己才疏学浅,能力有限,但是仍想尽绵薄之力。二意义本文对蒙古族与“三少民族舞蹈教材的建构提供了基本素材。能够丰富我国少数民族舞蹈理论的研究。我国拥有个民族,每一个民族都有独具宣鍪直查兰堡主堂篁堡壅特色的舞蹈艺术。以往关于蒙古舞与“三少民族舞蹈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的研究比较少,对同是北方游牧民族的蒙古舞与“三少民族舞蹈的异同的研究更是匮乏。笔者希望通过对蒙古族舞蹈与“三少”民族舞蹈比较的研究能够丰富我国少数民族舞蹈理论的研究。“三少”民族均属于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以往关于三少民族舞蹈的研究也比较匮乏,在全球的背景下,在现代文化艺术呈多样化发展的当代社会,传统民族民间艺术面临流失。对于三少民族的研究无疑有利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在当今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好形势下,对蒙古族与“三少民族舞蹈进行研究比较,更具有学术研究的意义和价值。三、研究现状一理论方面王景志主编的中华舞蹈志?内蒙古卷主要对蒙古族与“三少民族舞蹈作了文字性的记录与描述,并对其跳法作了简单的说明。斯琴塔日哈主编的蒙古族舞蹈基本训练教程,一书主要对经过提炼、加工、整理、组织过的蒙古族舞蹈教材,进行细致、系统、完整的记录和描述。仅把“三少民族舞蹈放入之中进行介绍,简单将“三少民族舞蹈具有代表性动作的来源及形态进行了描述。栾延琴编著的呼伦贝尔民族民间舞蹈主要收集整理了呼伦贝尔个民族的余种民间舞蹈,这里包括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三个少数民族。将这些少数民族舞蹈的产生和这个民族的生活环境、生产方式、宗教信仰、生活习俗联系起来进行了理论上的一些探索和研究。斯琴塔日哈编辑的斯琴塔日哈蒙古舞文集是结合近几年来的教学经验,将年曾出版过的蒙古族舞蹈基本训练教程加以修改精炼完善,进一步丰富蒙古族舞蹈语汇。王景志编著的中国蒙古族舞蹈艺术论一书对蒙古族舞蹈作了系统的理论梳理,记录与描述了各个地区各个时期的蒙古族舞蹈类型。为蒙古族舞蹈的理论研究做出了很大贡献。. “鲁日格勒舞于年被列为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二实践方面、教学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舞蹈系出版,斯琴塔日哈、赵林平主编的蒙古族舞蹈精品教程。教程分为三个部分,基础训练、传统舞蹈、民俗民间舞蹈包括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舞内蒙古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蹈,对蒙古族舞蹈元素进行了系统地梳理与编辑,对“三少民族舞蹈元素也进行了基本的梳理。迄今为止,“三少”民族舞蹈只有内蒙古艺术学院和呼伦贝尔市艺术学校等几所艺术院校,在进行实地采风后,将原生态舞蹈稍加艺术加工和提炼后,以综合表演性组合形式搬进课堂进行教学。蒙古族舞蹈教材相对比较完善、丰富,除了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出版的蒙古族舞蹈精品教程外北京舞蹈学院出版的中国民间舞教材与教法中蒙古舞作为一个民族板块,将动作元素进行了组合编排。中央民族大学舞蹈系也在进行蒙古族舞蹈教材的编撰。、舞台蒙古族舞蹈久负盛名,近年来更是受到了国内外广泛的关注与认可。“三少民族舞蹈也有了一些好的发展,受到人们的关注。如由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舞蹈系编创表演的蒙古族群舞草原酒歌、塔林毕斯贵在全国“荷花杯舞蹈大赛和全国“桃李杯舞蹈大赛中获得大奖,独舞伊茹乐、格日乐分别在全国“桃李杯”舞蹈大赛上获得大奖。内蒙古军区文工团编创表演的蒙古族群舞盛装、顶碗舞在全国一“荷花杯舞蹈大赛,电视舞蹈大赛中获得大奖。中央民族大学舞蹈系编创表演的蒙古族群舞东归英雄在电视舞蹈大赛中获得大奖。“三少”民族舞蹈相对蒙古族舞蹈来说比较匮乏,舞蹈家贾作光创作的鄂温克舞蹈彩虹在国庆周年献礼演出中获创作一等奖和演出奖,年代还创作过鄂伦春舞,深受好评;内蒙古歌舞团世纪年代编排了达斡尔舞蹈哈库麦舞、布谷鸟;莫旗自年成立以来分别创作了达斡尔舞蹈戏水姑娘、鲁日格勒、欢腾的山村、采集等作品,受到国内的好评。还有由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舞蹈系创作表演的鄂温克独舞鄂温克小鹿在全国“桃李杯舞蹈比赛中获得奖项。通过内蒙古举办的舞蹈比赛也呈现出了一些好的“三少”民族的舞蹈作品。四、研究方法本文尝试运用综合的研究方法,在前人相关文献资料及研究成果基础上,通过到呼伦贝尔盟艺术学校实地参观考察,从哲学发展的视角出发对蒙古族舞蹈与“三少民族舞蹈进行比较研究,即从历史学、民俗学、舞蹈学、生态学的角度对该课题进行研究。本文在借鉴以内蒙古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上研究方法的同时,也采用了经验总结法。此外,还借鉴比较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文献资料法等。比较研究:从不同视角比较分析蒙古族舞蹈与“三少民族舞蹈的相关理论和实践,从中获取可供借鉴的经验。个案研究:研究分析典型的舞蹈作品个案,通过个体考察整体,寻求规律性的认识。文献资料法:在前人相关文献资料及研究成果基础上,力图能够从不同的侧面和视角进行详细的分析与比较。经验总结研究:对蒙古族舞蹈与“三少”民族舞蹈教学中的经验和认识进行提炼和概括,形成相应的理性认识。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为了弥补文献调查的不足,笔者在假期里,前往呼伦贝尔艺术学校进行参观考察。内蒙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舞蹈生态蒙古族舞蹈生态蒙古族舞蹈生态是以蒙古族舞蹈作为核心,将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当作影响舞蹈的生态环境,宏观、深入、多维地研究它们对舞蹈的交互作用与依存规律。这是舞蹈生态学的基本任务。任何民族艺术的产生都是其特定的自然环境中被创作出来的,而且无一不是其特定社会环境中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诸要素的历史积淀。因此,内蒙古特有的自然环境为蒙古族舞蹈艺术的发生发展提供了前提和条件,而特定的社会环境则也起着较为重要的影响。同时自然环境也是社会环境的基础,而社会环境又是自然环境的发展。因此我们要对蒙古族舞蹈生态进行研究,不免要对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中形成的各个“生态因子进行研究。也就是说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影响与制约着舞蹈生态中的“生态因子,如审美意识、民族性格、民族精神等。一民族性格民族性格,“是覆盖全民族并在民族成员身上反复显现的一种共同的心理素质或人格综合体。?是民族文化积淀、民族个性的显示器,甚至成为民族识别的鲜明标志。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便自然而然的塑造了不同的民族性格。蒙古族具有顽强坚韧、豁达豪放、深沉含蓄等民族性格,这与蒙古族特有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是分不开的。蒙古族生活的大草原,气候十分的恶劣,夏天要忍耐炎热的酷暑,冬天要经受暴风雪的肆虐。无论是在春夏还是在秋冬,无论是在山区还是在草原,风沙常常会从天而降。那些祖祖辈辈生活在草原上的蒙古族人,与这样艰苦、恶劣的自然环境抗争,必然磨砺出一种顽强、坚韧的性格,能在任何困难情况下都不畏艰险。正如远之先生的生命之境中写到“环境创造生命,环境养育生命,环境改变生命,环境决定生命;湿地易生芦苇,干燥易产荆棘,高梁一儒、宫承波著.民族审美心理学,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内蒙古大学出版社,年,内蒙古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寒可毁万类。百尺高树,下有沃土,穷山恶水,畸类迭出。因此,观察生命世界品类,亦可反知生命环境之优劣。一方水土一方生命,人类亦然。”蒙古族艰苦残酷的自然环境造就了蒙古族顽强坚韧的民族性格。再纵观蒙古族的历史,“逐水草而迁徙”以放牧狩猎为生、在马背上四处征战,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生存,怎能不形成顽强坚韧的民族性格因此,顽强坚韧的性格是蒙古族独特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中的产物,也成为蒙古族民族性格的象征。有人说;“比城市宽广的是乡村,比乡村宽广的是草原,比草原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宽广的是天空。是的,湛蓝的天空、无际的草原,是生活在草原上的蒙古族无时无刻不依赖着、寄托着全部情感的精神支柱,在这一宽阔无比如大地母亲般的胸怀滋润下,牧人们的心灵会自然而然地被这一辽阔地域所净化所升华。草原的辽阔让人的心胸自然而然会变的宽广豁达起来,也让人心灵可以自由的驰骋。是草原的辽阔造就了豁达豪放的蒙古族,他们的胸襟也会像草原一样能包容万物。形成了蒙古民族处变不惊,去留随意豁达豪放的民族性格。生活在广袤草原上的蒙古族,由于生存空间十分广阔,人烟稀少,再加上生产生活方式的需要,居住也比较分散。茫茫草原,经常是方圆几十里见不到一个蒙古包,他们以蓝天为帐,以绿草为毡,以苍狼雄鹰为友,这种悠闲而恬静的生活为蒙古族平添了寂寞与孤独。每天面对的着空旷苍茫的草原,使空间散置的蒙古族在与大自然零距离的贴近中,逐渐形成了蒙古族深沉含蓄的民族性格。民族性格是通过民族文化与民族艺术的特点表现出来的,不能离开民族文化与民族艺术而在。同时受草原游牧文化熏陶的蒙古族,在其舞蹈的创作、表演中也必然自始至终都要受到顽强坚韧、豁达豪放、深沉含蓄等民族性格的影响和规范,并由此获得稳定性、独特性等特点。如蒙古族舞蹈中女子端庄的体态,男性稳健的步伐等都是对蒙古族民族性格的展现。二审美风格任何一个民族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与这个民族的审美风格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由作为审美主体的民族成员辐射渗透到舞蹈审美实践活动的各个方面,形成独具特色的审美风格。在蒙古族独特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豪放刚劲、自然朴野等审美风格,这是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独特的审美风格,是受蒙古族民族性格影响下的审美心理的共同特征。远之.生命之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年月,圆王志敏.电影语言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年月内蒙古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内蒙古特有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是蒙古族人们生息于此的依托,也造就了蒙古族特有的群体性审美意识。首先,在内蒙古特定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世代生活在这里的蒙古人无论身体和心理都受到了相应的影响,尤其那些对于外在世界感受敏锐的艺术家们尤为突出,形成了独特的自觉或非自觉的审美意识。如蒙古族舞蹈中表现苍茫、辽阔、悠远与苍?等意境的屡屡射入,模拟草原、骏马、牛羊等动作语汇的不断重复,塑造英雄、勇士等舞蹈形象地不断加深己成为蒙古族舞蹈的典型符号,形成了蒙古族独特的审美风格。说到自然环境对审美风格的影响传承与超越当代民族艺术之路一书中指出:“从地域文化发生学的角度审视,在漫长的历史生活中,人与自然息息相通,因而不同地域便自然而然形成不同的地域文化;而每一种地域文化往往又必然形成与地理环境相适应的和谐的群体性文化审美心理,从而也便在艺术传统中留下了自己特有的密码,并进入种族的有机体的集体无意识层。这样,某一地域文化的民族心理特征、艺术遗产、美学精神等、呼应着特定的地理环境,对于每一时代的艺术家与审美接受群体的文化审美心理结构产生着共塑作用,在此方面,由于地理位置、经济状况、生活习俗、民族语言等原因,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艺术体现得尤为突出。蒙古族的审美风格既不同于汉族“含而不露”的审美风格,也不同于维吾尔族热情洒脱的审美风格, “蒙古族的审美感觉和艺术的本质,在于人与自然自由完美的统一性。这是蒙古族审美风格和审美思想的独特本质特征”。蒙古族尊重自然,崇尚自然,强调人与自然共生共存,把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行为到信仰,上升到文化精髓的宝贵高度。一切自然物皆为审美对象,他们赋予自然以人的感情,用敬畏的心态虚构超现实的自然力量。以蒙古族舞蹈的审美风格来看,在草原民族这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中,自然赋予舞蹈题材与灵感,舞蹈赋予自然以灵魂和感情。于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就是蒙古族独特的审美风格之一。蒙古族生存的自然环境是非常恶劣,生活十分艰苦,为了抵御自然界的严酷和艰辛,他们培养出了极强的与自然搏斗的能力。而且早期的社会环境也动荡不安,常年征战,再加上蒙古族游牧狩猎的生产方式,为了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赢得生存的权利,他们不得不锤炼出顽强、坚韧的性格,自觉或非自觉的形成了崇尚阳刚的审美意识,形成豪放刚劲的审美风格。如蒙古族有许多模拟飞禽走兽的舞蹈,迅猛的海青、矫健的骏马、凶猛的狼,还有许多模拟战争场面、歌颂英雄的舞蹈作品,如勇士顿踏、 东归英雄等都具有原始勃发力的特宋生贵: 传承与超越当代民族艺术之路,北京,人民出版社,年,中国戏曲研究院编: 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年,.内蒙古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征。蒙古族具有自然朴野的审美风格,这与原始初民的自然天蕴是分不开的,朴野就是质朴不矫饰。受草原自然环境的濡染,使草原民族的审美风格往往带有草原自然朴野的特点。生活在草原上的蒙古族人总是模拟、歌颂草原自然环境中的一切事物,充满了自然质朴的审美情感。尤其在蒙古族舞蹈中,动作与情感的形象、真实、不造作,更是充满了蒙古族特有的自然朴野的审美风格。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豪放刚劲、自然朴野等审美风格是蒙古族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经过历史的积淀、岁月的雕琢,而形成的特有的民族审美意识所决定的,已成为蒙古族遗留下的独特的民族密码。蒙古族舞蹈作为蒙古族审美风格的载体,伴随着蒙古族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形成发展而成为了蒙古族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审美内容。三民族精神在早期生产力低下的历史时空中,特别是由于游牧业生产的不稳定性,蒙古族的生存环境十分恶略,为了扩大自己的生存范围长期征战。在这样艰苦恶劣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中,历经了漫长岁月的时光雕琢而形成的民族精神,是蒙古族的生活方式、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的精神浓缩,是蒙古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种内在灵魂,一种共同的价值取向,一种推动力、向心力、凝聚力。它渗透在蒙古族的民族艺术之中,内化于民族成员个人的自觉信念、理想和追求,转化为民族舞蹈中的情感和意识,使本民族舞蹈形成一种特定的心理定势和动作习惯。如英雄主义、尊重生命等民族精神已成为蒙古族舞蹈的精魂。英雄主义的民族精神是蒙古族独特的生活生产方式与长期征战中形成的。首先,蒙古族恶劣的自然环境与以游牧为主的生产方式要求蒙古人具有高超的生存技能才得以生存,驯养和牧放牲畜、猎杀野兽、长距离的迁徙,这一切都要求蒙古人胆识过人、个性勇敢、意志坚强。其次,蒙古族在长期征战中、民族生死存亡的斗争中一向以勇武彪悍著称于世。在这样条件艰苦的自然环境与长期征战的社会环境中,只有英雄才能保卫氏族、畜群、家人和牧场,不受自然灾害的摧毁和外族的侵犯,只有英雄才能在艰难险阻面前,不断的战胜困难、矛盾与冲突,求得生存发展。因此,英雄主义的民族精神己成为蒙古民族的精魂,在英雄主义民族精神的鼓舞下,他们纵横驰骋,叱咤风云,震撼世界。英雄主义的民族精神也是蒙古族舞蹈的灵魂所在,从嘎达梅林到东归兄弟歌颂与赞美英雄的舞蹈作品数不胜数,蒙古族的舞蹈已深深的烙上了英雄主义民族精神的烙印。蒙古族自古就生息于以草原森林为主的自然环境中,以游牧、狩猎为生。畜逐水草而动,内蒙古大学硕学位论文人随牲畜而居,四季迁徙,车马为家,皮毛当衣,肉奶为食就是蒙古民族生产和生活的真实写照,在这样长期迁徙不稳定的社会环境中生存,再加上长期的争战,生命变得异常脆弱,因此蒙古族人尊重一切生命。在蒙古族的生命哲学里,任何生命都值得尊重和珍爱,不论是人,抑或是小动物,甚至是一棵植物,都值得去关爱和呵护,甚至于对狼?他们的敌人,他们也有着一种天然的仁爱之心。更何况是生命的孕育者?母亲,早期在常年征战的社会环境中,男人们在外征战、厮杀,而女性承担起了一切重担,他们饱受风霜雪雨的生存艰难。她们的牺牲精神,带着浓厚的生命意识。“如果离开了女性,蒙古男性的粗犷就没有了根。草原的辽阔、男人的闯荡最终还是要回到女性守望的家中。这就是蒙古历史上一直存在的现实。因此,无论是对动物的关爱与呵护,还是对母亲的崇尚,都隐含着对生命的尊重。尊重生命的民族精神已渗透在了蒙古族的舞蹈中,内化为蒙古舞蹈中最真挚、最深刻的情感。如独舞文钦赤那、舞剧额吉等,都是通过刻画形象,来述说对生命的尊重与崇敬。蒙古族的舞蹈,含有对民族精神的认同,无论是歌颂英雄还是赞美生命,都是蒙古族潜在的凝聚力。通过对蒙古族舞蹈生态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对蒙古族舞蹈生态中的诸多“生态因子如民族性格、审美风格、民族精神等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制约,当然这些“生态因子”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他们是置于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系统中。这些“生态因子”对蒙古族舞蹈的各个方面都有着决定性的意义,影响着蒙古族舞蹈的不同层面,或内容、或形式、或动作、或体态、或风格、或韵律。二.内蒙古“三少民族舞蹈生态内蒙古“三少民族是指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由于三个民族的自治旗都在内蒙古自治区暨呼伦贝尔盟内,从历史到现实,他们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都是相同相似的,民族之间相互影响和借鉴使他们有着内在的联系,所以长期以来都习惯地把这三个民族联系在一起统称为“三少民族。也因此,以三个民族舞蹈作为核心,将他们共同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当作影响舞蹈的生态环境,不仅研究它们对舞蹈的交互作用与依存规律,并且研究它们在各自民族舞蹈中形成的差异。众所周知,任何一个民族都离不开滋养它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土地上生息着许多民族,除了蒙古族还包括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等,还有许多其它马冀: 成吉思汗评传,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年,塑鍪鱼奎堂堡主兰垡笙兰的民族。这些民族从民族性格、审美风格到民族精神等,都离不开它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而受独特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影响的民族性格、审美风格、民族精神等生态因子也塑造了本民族舞蹈的特异性。一民族性格由于“三少”民族受独特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影响具有乐观坚毅、倔强耿直的民族性格,并渗透、贯穿于“三少民族的文化精神,是有别于其它民族的民族性格特征,被视为“三少民族性格的具体体现。“三少民族世代生息于北方大草原、大森林里,寒冷的气候条件和森林草原的自然环境中种种未知的危险,给生息在这里的“三少民族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漫长的狩猎生活中,“三少民族直在原始森林里过着风餐露宿、随时迁徙、跋山涉水的生活。如果没有乐观坚毅的民族性格“三少”民族怎么在这样复杂的自然环境中存活也就是说复杂严酷的自然环境炼就了“三少民族成员的体魄和意志,也造就了“三少民族吃苦耐劳、顽强不屈、坚忍不拔、果断刚毅、乐观向上、勇敢无畏的性格,也就是坚毅乐观的民族性格。大小兴安岭连绵秀逸,漫山遍野的原始森林遮天蔽日,河流众多,在这里栖息着许多动物,“三少民族与这样天然纯净的自然环境朝夕相处,不需要阿谀奉承,不需要阳奉阴违,他们形成了直来直去,不绕弯子的性格,他们心里想什么就说什么,不会陷害别人,极其讨厌虚伪。另外,“三少民族的社会环境相对比较封闭,与外界的人际交往和接触并不频繁,因此他们并没有学会过多的掩饰和婉转,他们喜怒哀乐溢于言表、表达情感十分直接,这样倔强耿直的性格逐渐也成为了“三少”民族共同的性格。“鄂伦春族居住在大兴安岭的深山密林中。鄂温克族大部分居住在大兴安岭西部呼伦贝尔草原的中南部。达斡尔族居住在嫩江两岸,北依兴安岭,山区、平原和牧场自然形态分布均衡。由于达斡尔族生活的自然环境依山傍水、山水相接,形成了达斡尔女性相对于鄂温克族与鄂伦春族女性比较温柔内在的民族性格。鄂伦春族与鄂温克族大多都生活在大草原和森山密林中,因此相对于达斡尔族而言形成了比较爽朗外向的民族性格。生存在草原于森山密林中的鄂温克族与鄂伦春族的舞蹈动作矫健有力富有棱角,舞风刚健质朴。而依山傍水的达斡尔族的舞蹈动作比较柔美,舞风抒情优美。纪兰蔚: 舞种?舞种形态变异?舞蹈生态环境,中央民族学院学报,年,第四期内蒙古人学硕士学位论文二审美风格“三少民族长期自由地、独立地生息在大小兴安岭原始森林的自然环境中,并且由于交通闭塞,经济文化相对落后,民族部落时代的遗存较多,处于较为原始较为封闭社会环境。“生活在大兴安岭密林深处的鄂伦春、鄂温克,直至新中国成立初期尚处在原始公社末期阶段,过着以狩猎为主要经济来源的生活。另外,在“以旗统人,以旗统兵一管理模式下,致使当时“三少民族的居民特别是达斡尔族妇女,一直处于较为封闭的社会环境之中。而与此同时,在历史渊源,通婚及狩猎经济等社会历史文化环境的影响下,出现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相似的审美风格,具有浓郁的原始色彩和森林气息与带有森林狩猎文化特征的审美风格。因此独特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形成了“三少民族古朴粗犷、刚健有力等审美风格。“三少民族生活的大小兴安岭,地处偏远,甚至在某些阶段几乎是与外界隔绝的。大小兴安岭的原始森林成了“三少民族的摇篮,也是“三少民族赖以生存的栖息地。他们在森林中产生,在森林中生存,森林提供给他们需要的资源,森林养育他们所狩猎的动物。他们长期生息于这样的自然环境中,在较为原始较为封闭的社会环境中生活,形成了“三少”民族最初的审美风格?古朴粗犷。“三少民族的舞蹈艺术具有突出的天然韵味,其舞蹈创作来源于大森林,舞蹈作品反映的是自然景物,体现出古朴粗犷的审美风格。生活在原始深山老林中的“三少民族,他们在禀承大自然恩赐的同时,也饱受着自然的一切不利因素的煎熬。自然灾害,无时无刻不在威胁着他们。与野兽的争斗是生存的必然。因此,在同自然的长期相抗中,也造就了“三少”民族刚健有力的审美风格。如鄂温克的“爱达哈喜楞”舞、鄂伦春的“阿玛仁舞、达斡尔的“哈库麦舞无论从动作还是舞风,都渗透着刚健有力的审美风格。三民族精神“三少民族生活在地处偏远的大小兴安岭,人烟稀少,甚至在某些历史阶段几乎与外界隔绝。因此他们长期处于较为原始的社会环境中过着以游猎、游牧传统生产方式为生的日子。近些年来“三少”民族才逐步走出了较为原始的社会环境,“甚至在年代鄂伦春族仍处于原始社会末期,保留着父系氏族组织,氏族制度和与之相应的生活习俗一直保留了下来。王景志:中国蒙古族舞蹈艺术论,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年月,内蒙古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因此,长期较为原始的社会环境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民族精神,如无私的民族精神、兽性主义的民族精神等。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济形态直接影响到了意识形态的发展。“三少民族世代生活在茫茫的大兴安岭森林中,他们的生产力比较落后,在解放前一直固守着原始的生产方式,猎人的猎物都是平分的,老人和小孩总会分得多一些。因为没有私有制的困扰,人性中自私自利的劣根性没有显露,所以“三少民族有种无私的民族精神。“兽性主义的民族精神是指意志顽强,善斗不屈,体魄强健,力抗自然;信核本能,不依他为活;天性率真,不饰伪自文?。文明的进化导致生命韧性与力度的丧失,这是社会进步过程中的一种缺失。“三少”民族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是生活在较为原始的社会环境中过着以狩猎为生的日子,游猎、游牧的传统生产方式使他们逐渐的形成了“兽性主义的民族精神。虽然兽性总被人冠以不文明的帽子,但现代文明的高度理性化和模式化,让人们逐渐丧失了一种原始的生命力。而“三少民族这种“兽性主义的民族精神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们生命的坚强和韧度。这些都是“三少民族在特定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中积淀形成的民族性格、审美风格、民族精神,虽然这些积淀形成的民族性格、审美风格、民族精神显得原始和落后,但对于“三少”民族来说却是实用和智慧的,对于“三少民族舞蹈艺术的动作语汇、风格特征来说更是有着决定性的意义。生活在山林河谷中的“三少民族,由于山林的封闭,一度而过着幽静而从容的狩猎生活,处于与外界隔绝的相对独立的环境中。即使是同一民族,居住地域也非常分散,互相间往来较少。随着时代的进步, “三少民族逐渐的走出了较为原始较为封闭的生存环境,除了保留了过去在大兴安岭的丛山峻岭之中传统的狩猎和驯鹿文化,又融入到蒙古族游牧文化。今日生活在呼伦贝尔的“三少”民族,已经深受蒙古族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因此蒙古族与“三少民族在文化的相互碰撞、相互交叉、相互交融、相互影响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民族性格、审美风格、民族精神等各个生态因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始终存在着既有个性,又有共性的特征。并形成了和而不同的艺术形态、多元一体的文化结构。而舞蹈生态中的各个生态因子又制约与影响着本民族舞蹈中的形态、动作、动律、风格张慧平:鄂伦春族传统生态意识研究,北京林业大学博士论文,年月谭湘竹:对故土的追寻与守望?论乌热尔图小说的写作意识与文学内涵,吉林大学硕士论文,年月内蒙古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等特征,由此也形成了本民族的舞蹈中形态、动作、动律、风格等特征的相同与异同。下面本文通过舞蹈类型与舞蹈作品更系统的分析蒙古族与“三少”民族舞蹈中的形态、动作、动律、风格等方面的同异,并进行比较,通过比较相互映衬和凸显不同民族舞蹈的特异性。内蒙古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舞蹈类型及其形态、动作、动律特征比较分析天高地阔的内蒙古草原,作为酿造草原文明的自然依托,哺育着能歌善舞的蒙古民族。蒙古民族长期伴随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创造出了许多富有浓郁民族特色和地域风情的舞蹈艺术。蒙古族舞蹈艺术,作为我国北方游牧民族舞蹈文化集大成者,是草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深厚的历史传统和独具风情的审美特征。由于它是在本民族独特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基础上产生,又是在长期的群众自娱性舞蹈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受丰富的民族文化传统的滋养,同时受到本民族特有的审美风格、民族性格、民族精神及表达感情的特殊方式影响制约的,因此具有非常浓郁的、独特的民族风情。将草原上的生活都浓缩成了舞蹈动作、形态与动律中。一.蒙古族舞蹈类型及其形态、动作、动律特征一模拟性舞蹈类型蒙古族舞蹈中模拟性舞蹈类型是较为早期就产生的舞蹈类型。由于早期人们对于自然界各种现象不能把握与对各种野兽没有抵抗能力,对之产生恐惧,因此形成了蒙古族万物有灵的观念,使他们对其产生敬畏与祈求的心理。因此蒙古族舞蹈中产生了大量的模拟动物的舞蹈,如对骏马的模拟、对雄鹰的模拟等等许多。这些舞蹈的产生与原始图腾崇拜、动物崇拜与祖先崇拜有着密切的关系。还有就是在漫长的劳动和生活实践中,产生许多由模拟生活环境、生活习惯、生产方式而形成的舞蹈类型,这些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舞蹈类型,深受全国各族人民的喜爱而流传国内外。这种舞蹈类型典型、形象地再现了蒙古族人的生活形态。、模拟动物类舞蹈蒙古民族的舞蹈文化与他们的狩猎、游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蒙古族祖先原始的舞蹈形态在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凿刻的阴山岩画、乌兰察布岩画中,有着生动真实的表现。早期,由于人们受动物崇拜、图腾崇拜与祖先崇拜的的影响,产生许多模拟各类飞禽走兽的舞蹈,一直流传至现在。如现在蒙古族舞蹈中常常能够见到的狼舞、鹿舞、马舞、雁舞、海青舞等,都与早期由动物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产生的舞蹈有着密切的关系。内蒙古大学坝士学位论文狼舞:蒙古族的狼图腾崇拜,既是源于有关祖先的传说,同时也折射出蒙古族的民族精神。在蒙古草原上,生存着大量的狼,对生活在草原上的原始居民来说,狼是草原上的万物之主,是力量的象征。因为狼面对强者毫不畏惧,从不退缩,有着坚韧的毅力和昂扬的斗志,狼那种不屈不挠的勇猛习性与团结凝聚的团队精神对蒙古先民产生了不可抗拒的精神魅力。狼性对蒙古族剽悍、勇猛民族性格的形成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另外,狼是可怕的野兽,能给人带来严重的伤害。因此对狼产生了恐惧和敬畏的心理,这就是狼图腾崇拜的萌生根由。由此也就产生了模拟狼的舞蹈。近几年,出现了大量的模拟狼的舞蹈作品,如狼图腾、蓝色游吟、文钦赤那等模拟狼的优秀作品。这些舞蹈通过对狼典型动作、形态、动律的模拟来展示蒙古族剽悍勇猛、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鹿舞:鹿,柔顺而善于奔驰,和美而具有神力,古代人自然对其产生祟拜之情,此点史书不乏记载。据蒙古秘史记载“天命所生的苍狼与白鹿同渡腾吉思水来到斡难河源的不尔罕山前,产生了巴塔赤罕。”所以“苍狼白鹿这一对蒙古先民曾经起过巨大凝聚力的图腾神话,弥足珍贵。蒙古舞蹈中的鹿舞是模拟鹿的典型形象提取鹿的典型动作,主要就是表现鹿在跳跃时的可爱模样,以手来表现鹿的角。白海青舞、鹰舞、雁舞:蒙古族舞蹈中有许多模拟白海青、鹰与雁舞蹈类型,蒙古人的概念中,鹰是桀骜不驯、锐利勇猛的象征,所以视鹰为蒙古族的图腾。一般白海青舞与鹰舞是由男子表演的,由于鹰是猛禽猎鸟,它有着高超的飞翔技术、凶猛的擒拿本领。在残酷的自然环境面前,蒙古人幻想着能够有鹰一样的本领。因此这类舞蹈模拟鹰的形态,突显男性的刚强、坚毅的民族性格,以粗犷、骠悍的动作来展现蒙古族男子如鹰一样勇猛。白海青舞迅猛的动作则记载这蒙古族的英雄精神。雁舞一般是由女子表演的,主要模拟雁在空中翱翔时的姿态,用肢体模仿低飞、展翅、戏水等,来展现女子柔美的舞姿,表达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蒙古族舞蹈中的“柔臂、“曲臂、“抖手等许多动作就是模拟雁在飞翔时翅膀

    注意事项

    本文(蒙古族舞蹈与内蒙古“三少”民族舞蹈比较(可编辑).doc)为本站会员(仙人指路1688)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