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立足现实志存高远——江泽民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现实意.doc
-
资源ID:2921919
资源大小:14.50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浅析立足现实志存高远——江泽民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现实意.doc
浅析立足现实,志存高远江泽民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现实意文章来源 毕业论文网 论文关键词:江泽民;人的全面发展;现实意义 论文摘要: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关于人类发展的伟大理想。这一理想的实现过程是一个现实的历史过程。江泽民关于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针对当代中国现状提出的具体纲领。这一纲领的提出,对我们朝着共产主义理想迈进,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理想与现实的辩证统一 马克思认为,要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类要从最初人的依赖型社会,经过物的依赖型社会,才能走向个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社会。这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的发展程度与他所处的社会发展程度是密切相关的。马克思研究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强调现实性,即在某一特定历史条件下研究人的全面发展。其基本点包括: 首先,人的发展是与生产发展相一致的。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考察人的发展应当以人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为出发点。人的发展既和他们生产什么相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相一致,因而必须“从人们现有的社会关系,从那些使人们成为现在这种样子的周围生活条件来观察人们”,即人的发展与社会的现实状况息息相关。 其次,分工和私有制的发展导致了人发展的片面化。社会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但分工和私有制把人从对自然和对人的依赖关系中解放出来的同时,又把人推入了对物的依赖关系之中。分工的发展最终使物质劳动与精神劳动相分离,从而导致了劳动与享受脱节、生产与消费脱节。这些矛盾使人片面化为经济动物而丧失了均衡发展的可能性。人的全面发展因此而被扭曲了。 再次,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历史前提和现实基础。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发展,一方面使人的社会关系和能力,通过物的社会关系和能力来实现和确认。这就要求人必须全面发展,以适应这种普遍的变革。另一方面,商品经济客观上驱动了人们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也就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但人的这种发展表现为人的全面发展的可能性与雇佣劳动关系的矛盾性、大工业生产基础上人的“类”能力的全面性和个体片面性发展的矛盾性。 第四,共产主义使人的全面发展得以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极大提高,全面消除了各种异化关系,消除了人和自然的对立,从而真正实现了人的解放,实现了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个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到了外部世界对个人才能的实际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为个人本身所驾驭的时候,才不再是理想、职责等等,这也正是共产主义者所向往的。” 由此可见,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而逐步实现的现实历史过程。 二、江泽民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 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在描述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时,用的是“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而江泽民所提出的“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无论从字面上,还是从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上看,都与马克思的全面发展思想有着阶段性的差别。江泽民关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论述,是在“我们是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统一论者”这一前提下提出的。他说:“共产主义社会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共产主义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