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以留学生为视角.doc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以留学生为视角第31卷第4期Vo1.31.No.4吉首大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ofJishouUniversity(SocialSciencesEdition)2O1O年7月Ju1.2010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以留学生为视角魏善玲(徐州师范大学编辑部,江苏徐州221009)摘要:从2o世纪初开始,马克思主义及其文艺理论被介绍到中国来大多是通过留日学生从日本转译而来的.十月革命之后,留学生成为在华宣传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坚力量.19271937年间,留学生掀起了译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热潮.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从西方横向移植过来的,这一特殊之处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与留学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早期传播;留学生中图分类号:IO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4074(2010)04一O121一O4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06JJD77001)作者简介:魏善玲(1974一),女,江苏沭阳人,硕士,徐州师范大学编辑部编辑.一,留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最早译介(1901-1919)在2O世纪初期,留日学生最早把马克思主义介绍到中国.1900年,中国留日学生主办的译书汇编杂志,刊登了日本学者有贺长雄着述的近世政治史的译文,提到了马克思和欧洲的社会主义学说.1除了译书汇编外,当时在国外留学生出版的刊物如新世纪,民报,浙江潮等十几种刊物几乎都介绍过马克思,恩格斯及他们的学说.1903年2月,留日学者马君武在社会主义与进化论比较一文中,介绍了马克思的学说:"马克司者,以唯物论解历史学之人也.马氏尝谓阶级竞争为历史之钥."(译书汇编第11期,1903年2月15日)同年,上海广智书局出版了留日学者赵必振翻译的日本学者福井准造的近世社会主义,该书涉及到马,恩有关文艺问题的论述,包括文艺的倾向性,阶级性等问题,是我国第一部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的译着.在辛亥革命前,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也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905年成立的同盟会,其主要成员大都介绍过西欧的社会主义思想.如朱执信(留日)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第2号发表的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一文,较为详细地记载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活*收稿日期:20100516动,并节译了共产党宣言的部分内容o2(P387)辛亥革命期间,社会主义几乎成了一种时代思潮.朱执信在社会主义大家马儿克之学说中,认为社会主义学说之所以能弥漫于全世界,主要应归功于马克思.(新世界第2期,1912年6月2日)从2O世纪初开始,马克思主义及其文艺理论被介绍到中国来大多是通过留日学生从日本转译而来的.但在十月革命之前,留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介绍是零散的,其影响范围也非常小.对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介绍更是微乎其微,甚至还可能包含许多曲解和误解.虽然马克思主义在传人初期还带有一定的自发性和盲目性,但它毕竟作为一种挽救民族危亡的革命真理被逐渐传播开来,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性.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一部分,在中国初露端倪,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二,留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初步传播(19171927)(一)译介马克思主义文艺论着.十月革命之后,留学生们在传播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方面起到了首当其冲的作用.十月革命的胜利产生了巨大的国际影响,世界各国人民尤其是正在进行革命的国家人民,都希望尽快地了解苏俄情况.应这种要求,最早翻译到中国来的苏俄的文艺论着,大都和介绍苏俄的文艺状况有关.1919年4月,留日学者李大钊,陈独秀主编的每周评论第16号,发表了共产党宣言第二章的最后几段译文,称"宣言"是"表示新时代的文书".同年5月,李大钊在新青年第6卷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文中有从日文转译的马克思的<经济学批评>序文,其中就包括艺术的观点,这可以看作是已知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观点在中国的最早介绍.李大钊主持的北京晨报副刊和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都开辟了"马克思研究"专栏.一些涉及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文论,如马克思的雇佣劳动与资本,考茨基的马克思的经济学说以及共产党宣言,都曾在专栏上以日文转译的形式介绍给国人.新青年在192O1921年间,载文35篇,其中有1O篇涉及到列宁的着作o3(P27)1920年,留日学者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全译本)出版,这不仅有助于人们学习包括文艺在内的社会意识形态学说,还能帮助人们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某些文艺现点.这一时期,对马克思主义文艺论着译介取得最突出的成果,是列宁的两篇文艺论着的发表.一篇是留法学者郑超麟(署名超麟)翻译的,列宁评论俄国伟大作家托尔斯泰的着名文章之一托尔斯泰和当代工人运动(民国日1925年2月13日),该文作为列宁文艺论着的第一篇中译文,有重要的意义.另一篇是留日学者冯乃超(署名一声)节译的论党的出版物与文学(中国青年第114期,1926年12月6日)列宁这篇具有纲领性的文艺论着较早地被译成中文,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成果.这个时期留学生翻译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论着还有范寿康译的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东方杂志18卷1期,1921年1月10日);鲁迅译的苏俄文艺政策(奔流1925年6月20日连载);陈望道译的近代俄罗斯文学底主潮(发表在1921年出版的小说月报第12卷俄国文学研究专栏).五四前后,由于马,恩的一些重要的文艺书信,涉及文艺问题较多的手稿还没有公开发表,他们的文艺理论在世界上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所以没有从翻译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文艺论着开始,而是直接或间接地译介苏俄的文艺论着.同时,由于早期阶段受认识的限制,翻译出版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论着比较零散,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本着作评介的也比较少.这是五四时期留学生译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显着特点.(二)撰文宣传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五四前后,留学生也开始撰文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尤其重视对唯物史观的研究.有学者把李大钊1918年撰写的俄罗斯文学与革命,看作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影响中国现代文论的开篇之作.n李大钊主持的北京晨报在介绍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时特别指出:"马克思学说的构成分子,就是当时世上所流行的辩证论的思索法和唯物论的观察法."(晨报1919年7月18日)留日学者杨匏安在马克思主义一称科学社会主义一文中,除系统介绍科学】22社会主义的内容外,特别强调唯物史观对社会科学的方法论意义."自马克思的历史观既出,其于社会科学之意义,固在于指示社会生活的规则,此其所以为极有用之史学方法,又为空前的社会哲学欤!"Is五四时期虽然缺乏对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专门研究,但对唯物史观的研究,却为研究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具有一定的方法论意义.(三)李大钊等共产党员留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传播.李大钊不仅是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和革命家,也是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五四"前后,他在结合中国国情宣传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过程中发表的一系列论文都涉及到文艺问题.李大钊的文艺观是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在中国的最早体现,其文艺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文艺的上层建筑性质;2.文艺是现实生活的反映;3.提倡社会写实文学;4.提倡发展特殊的个性的艺术美."他的马列主义论述其正确和精湛的部分已为三十年来的革命实践所证明."【6毋庸置疑,李大钊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最重要的奠基人之一.这一时期陈独秀,李达,李求实,沈泽民,蒋光慈,郭沫若,成仿吾,应修人等留学生出身的共产党员对传播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方面也作出了重要贡献.对于陈独秀,有学者认为,他在文艺学方法论,文学的本质特征,文艺批评以及对中外遗产的继承等方面,都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看法o3(P4043).但也有学者指出:"在这个时期里,他没有传播过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但不否认"他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一种间接作用.这主要表现为他为后来的马克思主义传人中国推波助澜,创造了一个较适宜的传播环境."_7五四运动期间的李达还在日本留学,就在国内报刊连续发表什么叫社会主义等十几篇文章,翻译了唯物史观解说,马克思经济学说,社会问题总览等三部着作寄回国内发表.回国后,他主编共产党月刊,发表马克思还原,马克思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文章,比较全面地宣传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19231926年间,李求实,沈泽民,蒋光慈等通过新青年季刊,中国青年周刊,觉悟等报刊,发表了不少宣传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文章.比较重要的有:李求实的告研究文学的青年;沈泽民的文学与革命的文学,我们需要怎样的文艺;蒋光慈的无产阶级革命的文学,现代中国社会与革命文学等.早期共产党员留学生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结合当时中国文艺界存在的问题,对文艺的性质,文艺与革命,文艺与生活的关系等重大问题,作了一些阐述和说明,其影响是不可低估的.正是由于他们的宣传,才使马克思主义与新文学运动更加自觉地结合在一起,为在我国建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奠定了初步的基础.但留学生们在传播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比如,他们的文艺主张有的还不够成熟,而且过多地强调政治性,革命性,而相对忽视文艺自身的艺术性和审美功能,这与"五四"前后一切文化问题都带上政治色彩的时代背景有关.当时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被当作批判,摧毁旧文化的理论工具引进中国,"与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一样,是作为救国救民的一种武器而被引进的."但在当时那种救亡图存极为迫切的社会现实下,文艺活动被要求从属于社会政治,似乎又是无可厚非的.三,留学生传播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热潮(19271937)(一)形成热潮的原因.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早在五四时期就为国人所知,但只到1927年后,其文艺论着在我国翻译出版才出现热潮,究其原因,一是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有关.1920年代末,马克思主义思潮在中国占据主导地位,这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被国人接受准备了思想条件.而且从1928年起,马克思主义着作在我国的翻译出版出现了高潮,这也带动了马克思主义文艺论着的翻译出版.二是与革命文学内部的论争有关.1927年后,革命的文艺战士,尤其是创造社和太阳社的成员,开始在我国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这大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学习.为适应革命论争的需要,一大批留学生革命文艺家,文艺工作者,都花了相当的精力投入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研究中,使其形成了热潮.此外,由于当时日本对华侵略的加剧,大批留日学生归国,如留日的沈端先(即夏衍),冯乃超,李初梨,彭康,朱镜我,楼适夷,胡风,周扬等都在这一时期回国.由于他们在日期间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熏陶,所以一回国就加入左翼文学活动,翻译及撰写文章介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从而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坚力量,这也是留学生传播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形成热潮的原因之一.(二)传播概况.这一时期,留学生翻译出版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论着,及撰写的宣传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文章,其数量之多,范围之广,影响之大,都是空前的.笔者根据文化艺术出版社1982年出版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第一卷,及山东文艺出版社1990年出版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等资料不完全统计,留学生翻译马克思主义文艺论着有6O多(篇)部,其中,马,恩,列关于文艺的一些经典论着陆续被翻译到中国,如陆侃如(留法)译恩格斯的致哈克奈斯女士书(读书杂志1933年6月10日),鲁迅译恩格斯的恩格斯致敏娜?考茨基信摘(南腔北调集?关于翻译1933年8月),胡风(留日)译恩格斯的与敏娜?考茨基论倾向文学(译文771934年12月16日)和列宁的托尔斯泰象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译文771934年12月16日).另外还有大量的苏联马克思文艺理论家,如卢那察尔斯基,普列汉诺夫,高尔基等人的论文与论着也被翻译到中国来.其中,卢那察尔斯基的着作被翻译的最多,有7部.从翻译者的角度来看,这些留学生中以留L=I学者翻译的着作最多,其中又以鲁迅最为突出.可见,留日生仍是这一时期译介马克思主义文艺论着的中坚力量.这一时期留学生撰写文章宣传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也比较多,约有2O多篇.虽然这一时期留学生仍以翻译为传播的主要方式,但在结合本国实情所撰写的宣传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文章也有一定的实践意义.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文艺问题的论着相继被介绍到中国,并逐步与中国无产阶级文艺运动相结合,发挥了先进理论对革命运动的巨大能动作用.随着马克思主义文论原典在中国更为系统,全面的译介与阐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也在中国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人们对其接受也更加积极,自觉.可以说,在1927年前,中国人谈不上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有深入了解,而到了1930年代初,中国人才真正了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主要内容.无疑,这与大批留学生参与译介传播工作并形成一股热潮有重大关系.(三)鲁迅等左翼作家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传播.鲁迅是中国比较系统地译介苏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翻译家.自1929年6月起,鲁迅主持编印的一套马克思主义文艺论丛la续出版,其中鲁迅翻译的有普列汉诺夫的艺术论,卢那察尔斯基的艺术论,文艺与批评以及文艺政策.有学者指出,鲁迅翻译的艺术论等四部着作,"在中国第一次较为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俄国关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专着和十月革命后俄国文艺界论争情况.""鲁迅在译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时候,也有的放矢地联系当时中国文艺战线的实际,批评了革命文学倡导者的一些错误观点,从而为革命文艺运动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93除了翻译之外,鲁迅也撰写了一些宣传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文章,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鲁迅对文艺问题所发表的很多精辟见解,概括了他自己经过长期创作实践摸索到的宝贵经验,溶化了古今中外许多作家,艺术家,理论家的正确意见,既有丰富的革命内容,又时时闪露着对于艺术本身的真知灼见."l11930年代,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的诞生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从左联的成员构成来看,最初的盟员共5O余人,其中留学生出身的有鲁迅,冯乃超,夏衍,胡风,楼适夷,周扬,李初黎,郁达夫,朱镜我,谢冰莹,蒋光慈,李求实,戴望舒,萧三等近4O人,占左联成员的7O左右.可见,留学生在左联中占主导地位.左联成立后专门成立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会,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文艺论着的翻译出版工作.比如左翼作家创办了一批刊物,如萌芽月刊,文学月报,文艺研究,译文,质文等,这些刊物都很重视发表马克思主义文论的译文.左翼作家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论的译介,使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得到逐步普及,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左翼作家和进步文学青年的文艺理论水平.另一方面,1930年代的左翼文艺运动,正是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指导下才在斗争中胜利前进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左翼文艺运动的发展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左联"时期,除鲁迅外,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传播和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留学生当推周扬.周扬(19081989),1928年留学日本,回国后曾任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党团书记,主编左联机关刊物文学月报.从19331936年,周扬一直领导左联直至其解散.左联时期,他在与"自由人","第三种人"的文艺论战中,阐发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现实主义】23的基本理论,其中包括文学的阶级性,党性,真实性以及文学与政治的关系,文学的功用等一系列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核心问题.作为革命文艺运动的领导者,周扬在探索中国现代文艺发展的道路和方向的实践中,积极巩固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在中国现代文艺思想上的地位,为马克思文艺思想在中国的传播,确立并最终取得胜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四,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早期传播的特点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从西方横向移植过来的,这一特殊之处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的传播过程有其自身的特点.首先,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的传播是同留学生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近代以来,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步伐日益加快,大批先进的知识分子为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而纷纷走出国门,向西方学习,因此,留学成为救亡图存的重要途径.清末民初,由于路近,费省,文同等原因,大批留学生群趋日本.而当时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日本传播要比中国早,因此一大批留日学生在日本就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及其文艺理论.归国后,他们成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转道日本传人中国的主要桥梁和中介."2O世纪初至3O年代中期,马克思主义学说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主要是从日本传人中国,其翻译传播者多为中国留日学生和流亡日本的中国民主主义革命者,日本是2O世纪初期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的主要渠道."l1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又给中国人民指出了新的希望,因而在五四运动前后,中国以不同的形式向俄国输送留学生,这使得2O世纪3O年代大批懂得俄文,了解俄国历史的归国留学生,把马克思主义文艺作品由俄文译本翻译成中文的形式输入中国,并且在中国得到运用和进一步发展.由此可见,留学生因救国而留学,进而以其特殊的留学条件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传入中国.其次,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传人中国的途径,决定了它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具有间接性特点.在2O世纪上半期,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主要是通过日本和苏俄这两个国家传人中国的,而这一时期留学生主要留学这两个国家,因而对这两个国家的语言及历史都比较熟悉.留学生中许多人懂得几种语言,接触不同译本的马克思主义文献的机会也相对较多,因而在传播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因而可以说,传播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主要是留学生.但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以二次转译的形式传人中国,语言和地理位置的间接性势必会使马克思主义经典原创文本的含义产生某种程度的扭曲变形.由此可见,时代使命和自身的优势决定了他们必须而且能够充当"盗火者"的角色,担负起传播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桥梁与中介作用.作为早期的主要传播媒介,留学生们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和发展起到了铺路架桥的作用,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由于他们自身的这种中介作用,再加上历史的原因,使得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具有间接性的特点.此外,还有许多经验教训值得我们今人去认真总结和反思,只有这样才能使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更好地指导当今的文艺发展.参考文献:1秀麟,武岩.我国最早介绍马克思主义的译着小考J.求索,1983(1).2复旦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史F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5.F3李衍柱.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F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0.4彭松乔."汉话胡说"近百年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反思J.社会科学战线,2005(1).5林代昭,潘国华.马克思主义在甲国: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3.6陈毅.纪念李大钊同志殉难三十周年N.人民日报,19570428.7温立三.关于陈独秀传播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问题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5(3).8胡秉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传播的命运及其启示J.社科纵横,1997(6).9黎舟.鲁迅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译介J.福建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3).1O吉世."左联"对传播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贡献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0(1).11季水河.百年反思:2O世纪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发展与问题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1).(责任编辑:粟世来)MarxistLiteraryTheoryintheEarlyDisseminationofChina-FtomthePerspectiveofReturnedStudentsWEIShan-ling(XuzhouNormalUniversity;JournalEditorialBoard,Xuzhou,Jiangshu221009,China)Abstract:Fromthebeginningofthe20thcentury,MarxistliterarytheorywasintroducedtoChinamostlythroughthetranslationofreturnedstudentscomefromJapan.Aftertheoctoberrevolution,returnedstudentshasplayedanimportantroleinMarxist1iterarytheoryintoChina.In19271937.returnedstudentshavetranslatedandwrittenthearticlesofMarxistliterarytheory.ahighimpactareunprecedented.MarxistliterarytheoryistransplantedfromtheWest,MarxistliterarytheoryspreadinginChinaandreturnedoverseasstudentshaveagreatrelationship.Keywords:Marxistliterarytheory;earlydissemination;ReturnedStudents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