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论文从英雄到非英雄:斯蒂芬形象的变化.doc
从英雄到非英雄:斯蒂芬形象的变化 从英雄到非英雄:斯蒂芬形象的变化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从英雄到非英雄:斯蒂芬形象的变化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从英雄到非英雄:斯蒂芬形象的变化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斯蒂芬·迪达勒斯是乔伊斯(James Joyce 18821941)作品中的一个重要人物。他不仅是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以下简称画像)一书的主人公,还是尤利西斯中踟蹰在都柏林街头,寻找精神之父的现代帖雷马科。乔伊斯用斯蒂芬这个人物穿针引线,把他的两部小说连为一体,使之在时间上获得某种连续性:也通过这个人物在地域上与都柏林若即若离的关系,思想上对宗教依托到厌弃的过程,揭示了都柏林乃至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瘫痪”这一乔伊斯作品的核心主题。既往的研究者对斯蒂芬形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画像上,对都柏林人和尤利西斯中的种种暗示和隐喻则较少涉及。本文试图把乔伊斯的三部小说看作一个整体,从纵向上来考察斯蒂芬这个人物形象的变化发展,以及这种发展所包含的乔伊斯本人的思想变化。1都柏林人:青年斯蒂芬反叛的隐喻都柏林人是乔伊斯早期的短篇小说集。这个集子编排的独特之处在于按人的成长过程排序,分为童年期、青春期、成年期和社会生活期。虽然都柏林人中没有具体的出现斯蒂芬这个人物。但如果把其童年期部分与画像中斯蒂芬的经历进行比较,不难发现都柏林人也同样纪录了在都柏林度过童年的斯蒂芬成长的印记,并为其后来的叛逆经历作了铺垫和暗示。都柏林人童年期的第一篇小说姐妹俩(“The Sisters”)描述了孩子们在得知神父去世后获得短暂解脱却又“顿悟”(epiphany)到自己深深地被瘫痪和死亡阴影所笼罩的处境。这是一篇充满象征意味的作品。圣杯破碎这个事件预示着宗教的死亡,而文中则特意点明“都是孩子们惹的祸”。对照画像中斯蒂芬的经历。不正说明了斯蒂芬正是那个打碎圣杯的孩子吗?再看画像的开头:一头奶牛(象征爱尔兰)1与一个小孩在路上相遇。奶牛巨大身躯的阴影遮蔽了孩子,与姐妹俩中小孩深感自己为死亡气息所压迫的感觉何其相似!斯蒂芬最后出走,不正是为了躲避这已经瘫痪的城市,这已经死去的宗教吗?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姐妹俩的寓意正是斯蒂芬走上流亡道路的前提。都柏林人童年期的最后一篇小说阿拉比(“Araby”)则为我们讲述了一个追求浪漫的小孩梦幻破灭的故事。小孩最终“精神顿悟”到自己苦苦追寻的美好集市只不过是个黑沉沉的地方:而庸俗的女售货员则仿佛是对小孩理想中的“曼根姐姐”的巨大嘲讽。小孩的“顿悟”消解了自己行为的浪漫色彩,把行为的结局归于庸俗虚荣心的玩弄。画像中的少年斯蒂芬在爱意萌动时,对自己钟爱的对象唯恐玷污,连吻都羞于为之,最终却情欲难耐,在妓女的怀抱中完成了他的爱情追求。对比这两个故事,都是由以浪漫纯洁始,庸俗无聊终。这说明在都柏林这个已经完全瘫痪的社会,任何所谓的浪漫纯洁都不免染上令人厌恶的庸俗。画像的故事好似阿拉比的扩写;斯蒂芬的形象仿佛就是那个小孩成年后的模样。这也从侧面说明了都柏林人中的小说,从不同的方面展示了青年斯蒂芬的各种行为,从各个角度暗示了像斯蒂芬这样不甘于现状的爱尔兰青年必然的选择。2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迪达勒斯的自由画像是一部追述人内心历程的成长小说,它深刻的“描述了青年艺术家斯蒂芬从婴儿朦胧时期到青年成熟时期的心理成长过程”。3这是一个现代意义上的人的成长。斯蒂芬从当初对宗教的腹诽到公然的反叛,走上自我放逐的流亡道路,展示了一个现代人的觉醒。有的研究者把斯蒂芬痛苦而漫长的心理历程分为5个阶段:无知堕落忏悔复活流亡;也有学者运用人物性格的二重组合原理来观察斯蒂芬的性格发展。4这些研究无疑在各方面为我们理解斯蒂芬这个人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但是,不应忘记,画像是一部自传色彩浓厚的小说,斯蒂芬在很大程度上是乔伊斯自己的写照。如果从乔伊斯本人的思想经历来看这个人物可能会得到新的启发。纵观斯蒂芬的成长过程不难看出:对自由的渴求是他心理发展的主线,而追求自由的情感需求与安于现状、获得名利(所谓“理智召唤”)的冲突是他在成长中的基本矛盾。小说多次叙述了这样的矛盾:如要不要告发多兰神父(第一章)等。全书的第四章是这种矛盾发展的高潮,也是斯蒂芬思想的一个重要转变。“此前的他虽然有过反叛,但还基本沿着家人和教会向他灌输的人生道路发展着。”但当学校希望他担任神职这一事件却引发了斯蒂芬强烈的精神冲突,最终在大海边获得“精神顿悟”。小说这样写道:“他那奇怪的名字似乎是给他一个预言预示他生来注定要走向的归宿。”古希腊能工巧匠迪达勒斯制成翅膀飞出迷宫的故事使斯蒂芬领悟到自己追求的是灵魂的自由,而且这种自由能够通过艺术获得。至此,斯蒂芬先前的心理障碍已开始被他的意识觉醒所取代,呈现出从消极走向积极、从困惑走向成熟的转变。乔伊斯本人的经历同小说中的斯蒂芬有相似之处,为了追求个人的自由,灵魂上的独立,他们都选择了自我放逐的道路。乔伊斯在这部小说中主要思考的是个人在社会中的自由问题,而且在他的心中这种自由应该是一种绝对的自由。一种非道德,非责任的自由。家庭、朋友、宗教等都是这种自由的障碍,应该统统的与之决裂,而要达到这种抛弃一切的境界只能选择自我放逐。能够自觉流亡的人,就像斯蒂芬一样,被乔伊斯目为英雄(画像的初稿即名斯蒂芬英雄)。然而,这一“英雄”的产生却不是靠公开的与社会抗争,而是采取一种“沉默、流亡、狡黠”的方式,为这种追求自由的“英雄”抹上了“非英雄”的色彩,这似乎有悖乔伊斯的原意。但继续深入探究下去就会发现,乔伊斯在小说标题中强调了艺术家这一称谓,并不是随意为之的,用迪达勒斯这个古希腊雕刻艺术家做斯蒂芬的姓也不是信手拈来的。在乔伊斯眼中艺术无所不能,“语言可以实现一切”。斯蒂芬与别人的不同之处即在于他是一个艺术家。他飞出了这个社会,完全可以用自己的艺术之锤建造一个新的、属于自己的艺术世界,而在这个世界里,斯蒂芬是完全自由的。这种行为又超越了为争取个人自由而进行的公开或不公开的反抗(包括斗争与流亡),达到一种更高的境界。因为,它本来就在创造自由。乔伊斯在画像中所写的斯蒂芬正是这样一个追求自由并走上创造自由道路的英雄,而不单纯是一个反叛者的形象。3尤利西斯:迪达勒斯蜡制翅膀的熔化1904年6月16日,斯蒂芬重新踟蹰在都柏林街头。这时的斯蒂芬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信心百倍去创造自己天地的青年艺术家了。一方面他为了能保住自己的独立灵魂而拒绝了母亲临终要他下跪祈祷的要求,另一方面却又为自己的行为感到深深的内疚和自责。舍弃家庭而追求自由弄得他心灰意懒,而宗教此时也不可能在他心中燃起激情。他迫切地要找一个精神上的寄托。最终,在醉意朦胧中,他遇 上了布鲁姆斯蒂芬懦弱、庸俗的精神上的父亲。这个现代的帖雷马科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找到的却不是当年的奥德修斯。斯蒂芬如同神话中的迪达勒斯的儿子一样,蜡制的翅膀最终熔化,又坠入了都柏林这个瘫痪中心,慢慢死去。他结束了流亡的生活,生命中的亮色也就消失了。斯蒂芬悲剧性的命运为所有想在这已经死去的世界争取、创造自由的人奏响了一曲悲歌。我认为,乔伊斯安排斯蒂芬重回都柏林不仅是为了保持画像和尤利西斯两部小说时序上的一致性,更反映了乔伊斯本人深刻的思想危机。如前文所述,乔伊斯认为一个真正的艺术家无所不能,能够飞出迷宫,创造新的自由。而艺术家斯蒂芬重回都柏林则标志着这种思想的动摇,整个人类社会已经瘫 从英雄到非英雄:斯蒂芬形象的变化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从英雄到非英雄:斯蒂芬形象的变化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从英雄到非英雄:斯蒂芬形象的变化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痪了,无论流亡到哪里最终还是不能摆脱死亡阴影的笼罩,还是会坠入瘫痪的泥潭。只有来一个新的轮回,让整个的人类社会“苏醒”,才能彻底拯救人类。这一思想在乔伊斯的最后著作芬尼根守灵夜(Finnegans Wake)中有更加明确的体现,而在尤利西斯中则更多的表现为绝望。尤利西斯中的斯蒂芬就是这样一个在绝望中苦苦挣扎的形象。他的名,斯蒂芬,在这部小说中超过充满希望的迪达勒斯(他的姓)起到了更大的象征作用。斯蒂芬是基督教中第一个殉教者的名字,5但在这一切已经死亡的时代。他当年的殉教也就变得无足轻重。对比现代的艺术家斯蒂芬,他流亡的每一个地方都是一片死沉,显得他当年的逃离是多么的无聊:他所苦苦寻找的精神之父又是一个庸俗懦弱的人,这又是多么强烈的反讽!至此,斯蒂芬的形象完成了第二次转变:从一个曾经的英雄转成了一个内心空虚的“非英雄”。这是个“时代的错误”,斯蒂芬是这个瘫痪时代的牺牲品。乔伊斯用这个人物传神的写出了现代人苦苦追寻却毫无希望的尴尬处境。斯蒂芬这个人物在他最后一部小说中没有出现,他的历史使命在尤利西斯中已经完成:证明了在这个时代追求个人自由努力的徒劳。综上所述,斯蒂芬这个形象经历了从英雄到非英雄的转变。都柏林人对他的叛逆给出了前提和必要的理由;画像让他的英雄形象逐步完成;尤利西斯又重新把他抛回庸庸众生之中。这其中的每一次转变都渗透着乔伊斯对这个社会,对整个人类世界的不懈思考。斯蒂芬也在这种意义上成为乔伊斯自己思想历程的写照,成为研究乔伊斯作品和思想的焦点人物。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