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开题报告《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文本与电影的比较.doc

    • 资源ID:2920987       资源大小:25.50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开题报告《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文本与电影的比较.doc

    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书题目名称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文本与电影的比较学生姓名 学号 20064021030 学 院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专业年级 2006级汉语言(文学)师范 指导教师 职称 教 授 填写时间 2010.2 选题的依据: 1)本选题的理论、实际意义 2)综合国内外有关本选题的研究动态和自己的见解新时期以来,随着思想解放大潮的蓬勃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和深入发展,随着西方文化和哲学思潮的涌入,女性文学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而女性形象作为女性文学的一部分也被更多的研究者所关注。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在1922年创作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一部影响广泛的作品,其中对女性情感的叙述细腻生动,非常有特色,其笔下的陌生女人的“我的一生属于你”的爱情观更值得探究。2004年,中国年轻导演徐静蕾将这部小说改编成同名电影,搬上银幕,在不改动原著内容的基础上,加入了自己作为二十一世纪新时代女性对爱情的理解:“我爱你,与你无关”。两种不同的爱情观里,女性的地位和姿态也不同,通过对比分析,可进一步探讨新时代女性在爱情中主体意识的上升。同时,对本选题的写作和研究也是对我大学四年专业知识学习的一个总结和升华,有利于我更好地解读经典和进行比较文学研究。本选题研究论文有:谢琼、袁克秀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文本及据此改编的电影作品,2006年;张淑娅我爱你,与谁有关?女性视角下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2006年;陈智慧电视剧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女性主义解读,2008年;戴红稳从性别视角探析“陌生女人”的悲剧原因,2006年;侯学标我爱你,但与你无关解读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爱情观,2008年;陈佑松颠覆的叙事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电影与小说比较,2006年;等等。研究论文大多是从单一的人物层面进行比较,认为从小说到电影,女性仍然处于一种被遮蔽、丧失主体的境地。而本文则是从人物层面和创作者层面入手,将徐静蕾导演的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与茨威格的小说原作进行比较,从中发现女性的主体意识不论是在人物的层面还是创作者的层面都呈现上升状态,这也是本文的独特之处。二、研究内容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在1922年创作的一篇优秀短篇小说,2004年,中国年轻导演徐静蕾将其拍成电影搬上银幕。一位是男性作家,一位是女性导演,一个是小说文本,一个是电影文本,一个发生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奥地利维也纳,一个发生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北平。两位不同性别的创作者,两种不同的叙事方式,两种不同的社会背景,使得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两个不同的文本具有很大的可比性,本文将透过这些差异解读小说和电影传达出的两种不同的爱情观。茨威格站在男性立场,在小说中表现了一种偏执的爱情观:“我的一生属于你”。徐静蕾站在女性立场,在影片中阐释了一种前卫的爱情观:“我爱你,与你无关”。从小说到电影,女性在爱情中的主体意识上升。 三、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一)比较法:充分对比茨威格的小说文本和徐静蕾的电影文本,指出二者的差异性。其中有创作的差异和爱情观的差异,(二)分析法:通过分析创作上的差异性和爱情观的差异,得出电影中女性主体意识上升的结论。四、进程安排和采取的主要措施第一步,通读茨威格的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和看徐静蕾的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第二步,收集相关的研究资料和批评理论,了解研究状况。第三步,进行文章的写作2010年3月前写出第一稿4月前写出第二稿5月前完成第三稿并定稿5月15日前完成答辩五、主要参考文献(不少于10篇)1影视作品: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导演: 徐静蕾,发行: 中恺文化。2茨威格一个陌生女子的来信,李政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3魏国英女性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4谢琼、袁克秀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文本及据此改编的电影作品,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外语版),2006年第6期。5西蒙娜.德.波伏娃 第二性,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2月第1版。 6瓦西列夫情爱论,赵永幕、范国恩、陈行慧译, 三联书店,1984年10月第1版。6赵社娜新时期女性爱情观的演变,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1期。8祖嘉合女性主体意识及其发展中的矛盾,社会科学论坛,1999年第5-6期。9王晓丹中国近代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及发展,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10世界名人论爱情,柳柏杨等编,农村读物出版社,1987年4月第1版六、指导教师意见茨威格的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一部影响广泛的作品,其中对女性情感的叙述细腻生动,非常有特色,值得探究。论文选题“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文本与电影的比较”,符合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目标,能体现本专业的综合训练要求,作者对文本有较细致的感受,也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前期准备,同意开题。但中心论点还有待准确概括,研究的目标需进一步明确,关键术语的含义要进一步廓清,要反复阅读文本。 指导教师签名:杨玉珍 2009年 12月20 日七、指导小组意见本选题拟对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小说和电影进行比较,审视其中的女性主体意识,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能体现专业综合训练要求,并有一定的前期准备与思考。同意开题。负责人签名:盛竞凌 2010 年 1月 4 日

    注意事项

    本文(开题报告《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文本与电影的比较.doc)为本站会员(仙人指路1688)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