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虽安忘战必危.doc
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摘要:天下虽安,国无防不立,中国必须加强军队建设,不恋战,但也决不可以忘战,忘战必危中国。从当今国际环境看,我国在看似和平的环境中稳定发展,但所面临的挑战是越来越严峻,在当今国际坏境中,美国依然是世界霸主,强权政治充斥整个世界,作为一个主权独立的中国必须要有自己的利器来进行自我防御,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缺一不可,必须齐头并进依靠军事力量来保护。因此,我们的军队要加强建设,加强军队训练,随时准备投入到战争。 关键字:中国国防建设,国际战略格局 正文:早在战国时期古人就创有“居安思危”一词,就是要告诫后人:天下虽安 忘战必危的道理.我国大儒孟子也曾在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中提出论述,“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国恒亡,然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这也是告诫我们必须要有忧患意识,方可保家卫国,这就好比守业要比创业更为艰难要不断的发展,不断的自我完善,要不断的增加自己的忧患意识,否则则会将辛苦打下的江山易主,转手他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如果没有忧患意识,尽图享乐声色犬马,江山与拱手送人无异。正因为李世民有此观,才造就了极盛一时的“大唐盛世”。而历史上君逼民反也不在少数,像陈胜吴广,天地会,白莲教,太平天国,还有似荆柯一般的死士,都是因民怨甚重,像杜甫有诗云“朱门酒肉臭,门有冻死骨”,都是因为统治阶级的贪图享乐 在当今社会,更有不胜枚举的国家由于忘战而导致了危险 就那我们中国来说,在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时时刻刻都在告诉我们忘战必危,而如今又面临着钓鱼岛的主权之争 中国!我们不会忘记日本给我们带来的伤痛,只有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我们只有变强才可以抵御外敌,只有居安思危的意识才可以在突如其来的战争面前有最充足的准备,以赢得胜利!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相对和平时期的延长,一些人的忧患意识正在淡化,有的甚至认为国防和军队建设已不像过去那么重要了。只知道“无工不富、无农不稳,无商不活”,而不知道“无军不安”。著名军事理论家约米尼在战争艺术中指出:一个政府,无论用什么借口,如不重视国家军事的发展,则从后世眼光中看,他们绝对算是民族的罪人。古典经济学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亚当·斯密也说过:国防比富裕更重要。如果我们缺乏应有的国防意识,甚至“刀枪入库,马放南山”,那就可能吞食“忘战必危”的苦果。中国目前面临的国际尤其是周边安全环境非常复杂:“台独”势力日益猖獗。日本政府至今不肯认真反思历史,反倒积极插手台湾问题,挑衅我钓鱼岛主权。印度多年来力图威慑巴基斯坦,甚至扬言遏制中国,称霸南亚,控制印度洋。东南亚一些国家与我国围绕南海主权存在争端,有关海上领土和近海大陆架、海洋经济专属区划分等问题日趋紧迫和表面化,有的问题还呈国际化趋势。美国则在政治上、军事上、经济上频频向我施压。落后就要挨打,弱小就会受辱。这是从中国近百年的历史中得出的深刻教训。孙子兵法中说:“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现阶段,我国经济虽然比较活跃了,但国家物质实力仍然有限,军队建设的物质保障难以在短期内赶上发达国家,这就更需要通过以爱国主义、民族精神、自觉奉献和革命英雄主义思想为基本内容的国防教育,提高全民族的国防意识,把功夫下在战前,不能等敌人的炮声来“教育”人民。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常备不懈。仗可一日不打,兵不可一日不练,国不可一时无防,切实做到有备无患。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领导下,国防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逐步建立起了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国防体系。军队是国防力量的主体。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已由过去单一军种发展成诸军兵种合成、具有一定现代化水平开始向信息化迈进的强大军队。有陆军、海军、空军、第二炮兵。经过60多年的建设,我国已形成了以常备军为骨干、后备军力量为基础,二者互为补充、协调发展的国防力量统一体,同时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国防动员体制,能够迅速将国防潜力化为军事实力。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保障和促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增加国防投入,保障和促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是协调国防安全与经济发展关系的一个基本要求。为此,应当从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视角,正确认识和把握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第一,两个建设相统一。当今世界,一个国家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既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又要有强大的国防实力,二者之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江泽民同志指出,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和建立强大的国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两大战略任务,从根本上说,这两大战略任务是统一的。一方面,经济是国防的物质技术基础,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为国防现代化提供必要的物质技术基础;另一方面,国防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国防建设是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的基本保证。如果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这两大战略任务出现失衡,必然危及到国家经济社会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第二,两个进程应同步。国家战略是一个整体,经济发展战略与国家安全战略之间的协调运行,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客观要求。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作为国家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与国家经济建设协调发展。面对我军发展现实水平与打赢信息化战争的不相适应,面对祖国完全统一的神圣使命,面对改革开放条件下国家战略利益的拓展,应该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 随着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在军事上的广泛应用,不仅对军队的武器装备作战理论,编制体制产生巨大的影响,而且对军事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构成战争基本要素的人,武器装备及人与武器的组合方式,都与科学技术密切相关。高技术战争,实质上是高科技的较量与对抗。作为战争主体的人,谁掌握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并把其科学有效地运用于战场上,谁就可以获得战场上的主动与优势。我们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必须加强国防教育的培训,坚实贯彻我们的爱国主义思想,灌输国防知识,培养国防观念,提高保卫国家和建设祖国的意识,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