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彝族音乐的社会功能.doc
艺术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论文题目:浅谈彝族音乐的社会功能指导教师: 专 业:音乐学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班 级:音乐本科 评定等级: 浅谈彝族音乐的社会功能【摘要】彝族民间音乐在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是重要的内容之一。它具有集体性、宗教性、文化性、民俗性、综合性等特点。音乐充分表现出民族特色和地区的文化传统、生活习俗以及劳动人民的精神面貌,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地方特色。它丰富的记载着这个古老民族的生活习俗,并对彝族文化的发展及传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是其劳动与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关键词】彝族 ;音乐 ;文化 ;传承;彝族是一个有着灿烂文化、历史悠久、能歌善舞的古老民族,民间歌舞和音乐艺术极为丰富。无论是婚嫁办丧、逢年过节还是劳动间隙,都要用歌声与舞蹈来抒发情感。因为地域的不同他们的音乐风格也有很大的差别,使彝族音乐具有种类纷繁、风格各异、姿态万千的特点。(1)彝族文化得以很好的传承下来除了一些文物、文字和媒介的作用外,彝族音乐、舞蹈、器乐是彝族文化传统得以传承和保存的重要途径。一、传播文化的载体在古代就有职业歌官和半职业音乐人员,当时他们有专门的称呼叫做“布摩、毕摩或摩师”,在各种祭祀活动中他们都是以唱诵经文的形式进行的。毕摩博古通今、能言善唱,懂得彝族的文字、彝族的各种礼仪。法国人类学家欧仁博班曾说:“仪式是人类文化真正的纪念碑”。诞生、成年、结婚、丧葬和各种节日庆典,每一种仪式都包含着彝族人民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重要的社会意义,在各种仪式中毕摩是不可缺少的人物,他们用本民族的语言进行演唱,内容包括天文、地理、民间文学、人伦、哲学等。彝族的祭祖大典,是彝族原始宗教礼仪中最重要的典礼,在典礼中请毕摩为其诵经,超度其灵魂升天成为氏族的祖先神灵,并最终成为氏族保护神的重大转换仪式。该仪式将彝族的宗教礼仪、民俗风情、文化娱乐活动融为一体,系统全面地反映彝族的社会生活,是彝族社会群体生活中最为重大的典礼之一(1)。这也就是彝族的“毕摩文化”,它是彝族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我国著名的言语学家、彝学专家马学良曾指出,“毕摩身系一族之本位文化”。彝族先祖独特的文化创造流经岁月的洗礼传承至今,其中毕摩的作用是无可厚非的。在各种仪式大典中毕摩唱诵经文同时也向人们讲述历史、传播文化、文化教育等知识,毕摩是彝族文化遗产的重要传播者之一,他们在彝族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展中有着巨大的贡献。毕摩的诵经音乐把彝族人民的民族风俗、英雄故事、神话传说、人文历史体现得淋漓尽致, 这种诵经音乐对彝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在古代没有专门记录音乐与舞蹈的器材,人们为了能够把音乐活动的场景记录下来只能靠画家的画笔来完成,因此出现了不少栩栩如生的音乐舞蹈图画,通过这些图画从侧面形象的反映了音乐舞蹈生活,从画面之中也可反映出当时的社会背景。例如史诗壁画梅葛是叙述彝族人民生活的叙事史诗,分为六个小部分,即开创世、造人、造物、婚嫁、文字创造及传承和各种节日。每一个画面都生动的描画出勤劳勇敢的彝族人民敢于造天造地造万物的精神风貌,除此之外细致传神的场景描画,体现出彝族人民丰富多彩、能歌善舞、热情好客的民族风俗习惯。绘在巍宝山文昌宫龙厅桥桥墩上的壁画松下打歌图描绘了30多个欢喜若狂的彝族同胞在一棵枝干繁茂、崎岖妙美的松树下,不分男女老少绕着熊熊火焰围成圈、舞起大刀随着芦笙笛子的音乐载歌载舞,欢畅淋漓的生动场面。这些 壁画记载着彝族人民源远流长的文化历史和人民的生活习俗,与悠久的巍宝山歌有密切的关系,是研究彝族歌舞及彝族服饰的宝贵文物。现存的音乐舞蹈画有很多,像双奴吹唢呐、凯旋颂组画、演奏等,每一幅画都生动形象地向人们展示出与彝族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画面。 彝族人民对自己本民族的器乐有着深厚的感情,有句谚语这么说:“口弦会说话,月琴会唱歌”、“铜鼓一向,脚板就痒” (2)。彝族的民间器乐非常多,它不仅具有其它民族所没有的独特风格和特色, 并以其丰富的演奏形式在彝族音乐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主要乐器有马布、口弦、月琴、葫芦笙、胡惹、巴乌、唢呐、小闷笛、毕鲁、直笛、横笛、箫、三弦( 大中小) 、四弦等30余种。虽然有些乐器演奏出来的音律还不完善,但是它们能够把彝族人民的心声和生活的场景吹奏得活灵活现。如马布,用牛角制成并涂以彝族传统油漆,其音色宏大明亮,一般用于火把节、婚庆、礼仪、丰收等仪式中。月琴,又叫弦子,是彝族成年男子不可或缺之物,是跳舞时必备的伴奏乐器,同时也是成年男子用于向心上人表达爱恋的独特工具。它的音乐形色各异,姿态万千,音色明亮华丽,旋律丰富多彩,乐曲分布广泛、数量数不胜数。葫芦苼在史书记载更是不胜枚举,它是彝族传统乐器,可以演奏和音,是理想的伴奏、伴舞乐器。在其他民族中也被广泛使用,是一种极为古老的民族乐器,其曲调旋律节奏欢快,舞曲风格很浓。多用于“打跳”、“跳笙”等场合。因为传统文化的需要,彝族器乐在传承文化的同时自生也得到不断的创新与发展。音乐是感情的语言,是声音的艺术,音乐是一种社会文化,也是人们日常生活的调味剂,是培养美好品德的重要工具。彝族人民生活中的悲与乐、美与丑、暗或明等丰富的感情都通过音乐流露出来,同时被人们所感收,充分反映社会生活的客观现实世界,从而使日常生活中的彝族人们进一步认识了音乐的文化内涵,通过音乐可以多方位地了解和传承彝族文化以及风俗习惯。如果没有音乐,只用白话说、念,就不能够吸引人,如果没有音乐,彝族的风俗习惯、人文历史就不能很好的传承下来,如果没有音乐,彝族人民的生活就不像这般歌舞相融、多姿多彩,彝族人们的各种民俗活动及文化传统的传承离不开音乐作为载体。二、民俗的灵魂每逢节日或是酒宴、婚嫁、丧葬等仪式,彝族人民都用歌舞来进行庆祝。彝族民歌的歌词内容丰富,揭示了彝族社会生活的面貌,反映了人们的思想情感,赞扬了他们惩恶扬善的美德,表达了他们追求自由、创造幸福的思想,同时还保存了彝族简练、生动、形象的语言特征,在彝族民间文学创作中彝族民歌是不可缺少的源泉之一。 音乐不仅能够使人心情愉悦,而且能够叙述出一个民族的生活场景以及这个民族的人文历史、神话传说、英雄故事等。例如叙事歌,在彝族不同支系当中也有不同的名称,有的叫“先基”,有的叫“莫帕合”,还有的叫“阿嫫里惹”。每逢节日、婚嫁、丧葬或新房建成以及各种宴席时都会有专门的歌唱者进行演唱,有时还伴有舞蹈。它所包括的内容很多是展现彝族人民的风俗习惯、英雄历史故事,还有爱情故事等。这些音乐都记载了彝族人民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的礼仪、风俗,这些歌曲还叙述了彝族人民狩猎、农耕、战争、住所迁移和民族繁衍发展等。通过用叙事的形式把它传承下来。这些歌曲的曲调既短小精辟又简明扼要,音域不宽,旋律的变化小,装饰音也不多,但是它的歌词内容比较长,有的歌曲要唱上几天才能唱完,它的旋律、音调、节奏的变化主要是根据歌词的变化而变化的,歌词主要是用当地的方言进行演唱,吟诵性较强。例如阿诗玛、阿细的先基、逃到甜蜜的地方广泛流传于民间。在没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和教育条件下,叙事歌给后人对民族文化历史、各种生活生产知识以及风俗礼仪的了解和学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弥郭这首广泛流传于民间的叙事歌就叙述了彝族创世造物、民族历史以及各种仪式、祭祀活动的功能。叙事歌能够把彝族人民的各种生活场景及文化习俗传承下来,归根结底还是离不开音乐的作用,没有音乐叙事歌就失去了传承的社会功能。情歌在彝族民歌当中也是相当丰富的一种题裁,四川凉山彝族就赋予情歌独特的称谓,它的曲调、题材和内容都与其他种类的歌曲相互分别开来。歌词内容朴素自然、形象生动,在不同场合中歌词内容的数量也有所不同,有些曲子少量歌词就可以完整的表达完歌者的意愿,但有些曲子歌词内容繁多涉及面广,因此需要几天或者十多天才能把歌曲唱完。比如青年男女相约到野外对歌,歌曲的曲调就比较短小,而婚嫁时在青棚里唱的情歌歌词数量就比较长。彝族情歌多是在野外进行,特别是青年男女的情歌对唱在有的地方不能在家中或长辈面前演唱,必须到野外演唱。在家中演唱时只能低声进行,用音乐优美的旋律抒发自己对意中人的爱慕、思念和揣测期盼之情。除此之外,歌词表达出劳动、逗趣、讽刺、生活知识、思念、苦情、歌颂现实政策、歌颂党的领导,还有歌颂忠贞的爱情、圆满幸福的婚姻,以及反对父母的包办婚姻、抢婚、以及虐待妇女等等。通过这些内容来充分体现出彝族人民的民族特色,体现出音乐的重要作用,没有音乐就体现不出它的价值。彝族情歌的演唱方式多种多样,有独唱、对唱、齐唱,还有一呼百应、一唱众和的特点,彝族情歌在演唱时大多都是用本民族的方言进行演唱,也有采用汉语唱法的。演唱时有传统歌词,也有即兴创编的歌词。在演唱过程当中多以清唱为主,有时也用葫芦苼、竹笛、月琴、三弦等器乐伴奏。歌词的句式有五言句式、六言句式、七言句式、自由句式、有的还运用上下句式。 情歌是彝族青年男女谈婚论嫁时必不可少的歌曲,优美的音乐充分表现出男女青年的炽热心灵及对爱情的呼唤,流露出他们内心的真实情感。同时反映出彝族人民的生活现状。嫁娶、丧葬礼俗中,音乐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不可缺少的。彝族的婚嫁礼俗是彝族传统文化与民俗特性的体现,是彝族古老的大型礼仪之一。每逢男婚女嫁时便载歌载舞至天明。在婚礼当中,每一个步骤都需要用歌声来表达其蕴含的意义。在浓浓的音乐氛围中表达出亲人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在婚礼当中音乐能够表达祝福、相互赞美、叙述英雄历史故事等等。歌曲旋律通常简而易懂、优美动听,歌词却随着歌者的思想而不断改变。在婚礼中加上这些动听的歌声和优美的舞蹈,无疑不是一场盛大的歌舞晚会。彝族民间音乐在这些礼俗之中被传承下来,同时他们的礼俗也在音乐作为载体的作用下世代流芳。丧葬也是受彝族人民重视的礼俗之一,在丧礼中人们用低声哭唱以表示对逝者的悼念,歌曲旋律与歌词有一些是传统的格式,但很大一部分是即兴创作,低沉的音乐叙述逝者的身平、遭遇及对逝者的怀念。歌者用沉重、低沉的声音演唱,歌唱时旋律比较慢,表达对逝者沉重的悼念,使人们的心情也这般沉重。这就是音乐的魅力之所在,没有音乐人们就不能把自己内心的情感表达出来。民俗的传承与发展都离不开音乐。酒宴、婚嫁、丧葬、祭祀仪式以及男女之间爱慕之情的表达因为有了音乐而流芳百世,并且只有音乐才能使其表现得活灵活现,把彝族的民族风俗习惯表现得淋漓尽致,没有音乐民俗就失去了它的风采。彝族民俗是在音乐作为媒介的作用下得以传承与发展。三、彝族人民的精神支柱音乐使彝族人民的生活成为了一个充满歌声的王国,讲述彝族英雄历史传说的叙事歌、描写青年男女爱慕之情的情歌、日常生活中的小调、山上劳作的山歌、生产劳动中的劳动歌、儿歌以及各种风俗民歌都与彝族人民的生活密不可分。有了音乐作为调味剂,就能够使人们感到轻松和快乐,可以减少精神压力、寂寞、枯燥感。音乐是彝族人民生活调精神的剂品、寄托思想感情的艺术品,具有感化人、塑造人、拯救人的作用。经历了数千年的繁衍和发展变化,彝族人民勤劳朴实的精神始终如一。在彝族各种仪式、风俗习惯以及生产劳动中产生了许多与其生活息息相关的民族民间歌曲。这类民歌调子种类繁多,内容丰富,旋律优美动听,曲调短小明快,节奏鲜明,很多是即兴编创的歌曲。曲调的旋律、歌词内容都体现着彝族人民的生活场景。人们在进行体力劳动时,随着劳动的节奏发出各种短小的声音,以减轻身体和精神上的负担,特别是在集体劳动时更有用歌唱的节奏来统一步伐和着力点的作用。如采茶、放牧、下种等。在优美动听的歌声中,人民愉快的劳动,欢乐的生活,展现出一副其乐融融的画面。德国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认为:“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谁能说透音乐的意义,便能超脱常人无以振拔的苦难。”音乐是彝族人民紧张、单调生活的调剂,使彝族人民在一种轻松、欢快的氛围中劳动、生活,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同时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给人听觉以愉悦,陶冶性情、净化人的灵魂,使人们的精神得到一种高度的享受。音乐能帮人们排除忧愁和悲伤,从痛苦中解脱,一支优美动听的旋律可以使烦恼、不快立刻烟消云散。所以音乐是彝族人民的精神粮食,是彝族文化的发扬和传承。无论婚嫁丧葬重大庆典、劳动生活都离不开音乐,音乐是他们生活的调剂品,音乐是他们的精神支柱。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为了能够赶上社会的脚步而努力、为了生存而努力,我国一些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已经被快速发展的经济所掩盖。彝族音乐是彝族文化传统的一个重要基石,它不仅给人以鼓舞、给人以力量、给人以欢乐,还可以增进人们的身心健康和文化的发展。时至今日,彝族音乐文化依然以其鲜活的生命力传承在广大彝族地区的乡土民间,其古老而独特的人文传统是独具生命情态的民族文化遗产,它不仅刻录着彝族人民在长期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和审美观念,也是彝族人民悠久历史的物证,同时还是文化延续和传承的重要载体。作为“现代人”的我们要在学习中不断完善和传承人类的文化遗产,加强彝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宣传活动,增强全社会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使其在快速发展的经济中不断创新与发展。注释:(1)摘自中国各民族宗教与神话大词典农冠品 潘其旭 主编 学苑出版社出版 1990年10月第一版655656页)(2)摘自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2004年第1版第162页参考文献:1冯光钰 、袁炳昌主编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史,京华出版社,2007年9月第一版2桑德诺瓦著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中央民族出版社,2004年3月第一版3农冠品 潘其旭 主编中国各民族宗教与神话大词典,学苑出版社出版 ,1990年10月第一版4方国瑜彝族史稿,四川民族出版社,1984年第一版5马学良彝族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一版6曾令士、杨放、胡家勋彝族音乐史,中国大百科出版社 1989年Light about the music of the social function Li xiang( Yuxi teachers' college arts college level 08 music 1 trip ,student no.2008111114 ) Abstract:The folk music is one of the importance parts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Yi people. The folk music is collective, religious, cultural, conventional, and all-round. The folk song not only shows the ethnic group characteristics, but also shows the regional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of Yi people. Its also represents the custom and the state of main of the working class. This kind of folk song has specific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strong regional features. The folk music has record the custom of Yi people. And it also plays a positive role in the heritage of Yi culture. The folk song is a primary part of Yi people working and daily life .Key words: Yi people, music, cultural, heritage.致 谢 至此本科学位论文完成之际,首先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李庆荣老师。在整个过程中李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在论文题目制定时,他首先肯定了我的题目大方向,同时又帮我具体分析,最后拟定了彝族音乐的社会功能这个具体目标,让我在写作时有了具体方向。在论文提纲制定时,我的思路不是很清晰,经过老师的指导,让我有了清晰地写作思路。在完成初稿后,老师认真查看了我的文章,指出了我存在的很多问题。李老师从一开始的论文方向的选定,到最后的整篇论文的完成,都非常耐心的对我进行指导,告诉我应该注意的细节问题,细心的给我指出错误。李老师诲人不倦的工作作风,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严肃认真的治学风格给我留下深刻的影响,值得我永远学习。在此,谨向导师李庆荣老师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签名: 李翔 2012年3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