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中国民族民俗教案.doc

    • 资源ID:2920221       资源大小:55.50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国民族民俗教案.doc

    第一章  概论一、民族民俗(一)   什么是民族狭义是指人们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广义是指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们共同体。(二)   什么是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俗是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世代传承、相沿习成的生活模式,它是一个社会群体在语言、行为和心理上的集体习惯。民俗的内容包括:物质生产民俗、物质生活民俗、社会组织民俗、岁时节日民俗、人生仪礼、民间信仰、民间科学技术、民间口头文学、民间语言、民间艺术、民间二、中国民族民俗概论(一)   中国民族的族称和人口我国是世界上少数民族最多的国家之一。目前全国已识别出的少数民族有55个。其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有1300多万人。人口最少的是赫哲族,只有1400多人。分布最广的是回族,散布全国各地。少数民族最多的省(区)是云南省,那里居住着25个民族,其中白、傣、哈尼、佤、僳僳、纳西、拉祜、景颇、布朗、阿昌、普米、怒、独龙、崩龙、基诺族,是云南独有的。只有极少数分散在其他省。我国目前有5个省级的少数民族自治区,面积最大的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1646800平方公里。我国现在共有31个自治州,其中最南端的自治州是广东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首府在保亭县通什镇。(二)   中国民族的分布状况汉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也是世界人口最多的民族。汉族除外,全国还有五十五个少数民族,共同生活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团结的、统一的国家。我国少数民族虽然人口少,但分布地区很广,居住的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百分之五十到六十。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西藏、广西、宁夏和黑龙江、吉林、辽宁、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贵州、广东、湖南、河北、湖北、福建、台湾等省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一般特点是:一、地域广大,人口稀少。许多少数民族住在山区、高原、牧区和森林地区。二、物产资源丰富。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三、大都位于我国的边疆,属于国防要冲。由于历史上多次的民族迁徙屯田,移民戍边,朝代更迭等原因,而引起的人口变动,使我国的民族分布形成了各民族又杂居又聚居互相交错居住的状况。有些少数民族既有一块或几块聚居区,又散居在全国各地。大约有一千多万人口散居在全国各省、市的大小乡镇和乡村。各少数民族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方面,不仅相互影响,而且都和汉族有着密切的联系。(三)   中国民族的语言文字五十五个少数民族中,回族、满族同汉族使用汉语。其余五十三个民族使用本民族的语言。解放前,只有二十一个少数民族有自己的文字(包括通用汉文的回、满、畲三个民族)。文字体系有比较原始的象形表意文字、音节文字、字母文字。字母形式有:藏文字母,回鹘文字母,傣文字母,阿拉伯、拉丁、斯拉夫字母等七种。有的民族使用几种文字,如,傣族使用四种文字,蒙古族使用两种文字。    第二章   汉族及其主要传统节日一、概况1、名称中国56个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汉族是原称为“华夏”的中原居民,后同其他民族逐渐同化、融合,汉代开始,称为汉族。2、语言文字汉语属汉藏语系汉语族,有七大方言。现代汉语以北方方言为基础,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6000年左右的历史,由甲骨文、金文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方块字,共有四万个字以上,通用的有七千字左右,现为国际通用语文之一。3、宗教汉族没有产生全民族必须信仰的宗教,部分人信仰佛教、天主教、基督教等。4、饮食食俗汉族以粮食作物为主食,以各种动物食品、蔬菜作为副食的基本饮食结构。 主食以米食和面食是汉族主食的两大类型,南方和北方种植稻类地区,以米食为主,种植小麦地区则以面食为主,此外,各地的其他粮食作物,例如玉米、高梁、谷类、薯类作物作为杂粮也都成为不同地区主食的组成部分。二、主要传统节日(一)春节1、春节来源中国农历年的岁首称为春节。是中国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象征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据记载,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千多年的历史,它是由虞舜兴起的。公元前两千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算是正月初一。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二)        清明节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三)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四)   中秋节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它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全国众多民族中的传统文化节日。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目标要求: 1.了解民风、民俗的形成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文化传统有密切的关系。2.了解我国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几个主要的传统节日的习俗、传说故事等资料,体会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3知道家乡的民风、民俗在人们生活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的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4珍视祖国的传统文化。5.提高学生自主探索研究、搜集信息的能力,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素养。教学时间:1课时课前准备:教师准备相关课件资料。教师指导学生组织成立“探究小组”,分析研究自己家乡的文化活动习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分组分别就节庆、饮食和建筑、婚丧、寿诞等习俗做调查、搜集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前两堂课我们参观了“民风、民俗大观园”,了解了不少民风、民俗。我们给民风、民俗分成了五大类。(教师板书)2师:今天,我们要一起来探讨民风、民俗与我们当地的自然环境、文化传统之间的密切关系,了解民风、民俗在人们生活中发挥着的重要作用。(教师板书:民风、民俗与我们的生活)  二、探究节庆习俗。      同学们已经回家搜集了很多相关的资料,下面我们就分小组来汇报你们搜集到的资料。首先,我们有请节庆习俗小组上来汇报材料。(学生就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节日汇报搜集到的资料,在课间上展示。)师:听说你们还带了很多跟这些节庆有关的吃的东西?(学生展示松糕、粽子、汤圆、月饼等)教师小结:谢谢同学们的汇报,让我们知道了这么多有关家乡的节庆习俗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日子里更加重视这些民风民俗,让它们发扬光大。 三、探究服饰习俗。师:我们中国有56个民族,各个民族有自己的服饰特色,下面有请服饰习俗小组上台展示。(学生课件展示图片并描述。)师:我们中华民族还有很多的少数民族,希望同学们课后继续寻找相关资料,增长见识。 四、探究饮食习俗。下面先请同学们自学教科书第36-37页,讨论为什么不同的地域会出产不同的农作物。 教师(出示“农作物生产、饮食概况”)(2)教师出示并练习“连一连”。师:下面有请饮食习俗小组汇报课前搜集到的各地域的饮食习俗特色。学生展示搜集到的饮食。(包子、饺子等)(4)学生自学教科书第38页,然后交流吃饺子和过春节的关系。 (5)教师小结:不同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文化生活背景孕育出了不同的饮食习俗。 五、探究寿诞习俗。1、导入:同学们家里年龄最大的长辈有多少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质量越来越重视,以及医学水平的迅速发展,老年人也越来越长寿。古人50岁就开始做寿,一般十年做一次寿。而我们现在基本是70到80岁才开始做寿。那做寿有什么习俗?小孩子出生满月以及周岁又有些什么习俗呢?下面有情寿诞习俗小组为我们汇报。2、学生汇报:(1)满月;(2)周岁(3)寿辰。并展示图片。3、师小结:真没有想到寿诞还有这么多的讲究。下面有请婚丧习俗小组为我们汇报自己搜集到的材料。 六、探究婚丧习俗。1、婚庆。2、丧葬。3、师总结:虽然现在对于婚庆和丧葬我们这一代还是大操大办,而且还遵循着很多的传统习俗,但是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们文化平的提高,这些习俗会越来越简化。我们也要宣传不要过分铺张浪费和迷信。下面我们有请陈玉博等同学为我们带来的节目。4、快板表演。 七、探究建筑习俗。1、导入。师:刚才听了饮食习俗小组的介绍,使我们大开眼界,我们中国地大物博,各地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文化生活异彩纷呈、姿态万千的民居习俗。2、学生先自学教科书第39-41页。3、下面请建筑习俗小组汇报建筑习俗: 江南民居。 蒙古包。 湘西吊脚楼。 陕北窑洞。 福建土楼。 北京四合院。3.探究服饰习俗。4教师小结:建筑习俗小组的介绍让我们不仅欣赏到了各种民居的特色,更加了解了不同建筑形成的特定含义。 六、作业。课后继续去查阅资料吧,你们可以登陆网站“国家文化网”“中国民俗网”。还可以看看有关书籍。(课件) 七、教师总结,情感升华。在人类为了生存与发展,与自然环境、社会人文环境相互适应、彼此作用的过程中,民风、民俗应运而生。民风习俗首先起源于人类物质的、精神的、社会的、心理的活动,以满足生存的需要,与此同时,民风、民俗又反过来制约着我们的生活,影响我们的衣食住行和喜怒哀乐。民风、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情感的载体,是中国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永远是民族文化的源头和根基。民风、民俗对群体的每一个人释放出的是一种特有的向心力与凝聚力,这是因为民俗文化具有那种统一群体行为与思想的潜移默化、约定俗成的无形力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了灿烂的文化,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处处绽放着不同的文化之花。第三章 藏族  藏族节日文化是中华民族争奇斗艳的民俗文化中的一朵耀目之花,它是以文化活动、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和文化氛围为主要表现,以民族心理、伦理道德、精神气质、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为深层底蕴。它是藏族民俗文化、古代文化、宗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藏族节日的起源和性质是多样化的,虽然大部分和藏族人民崇信的佛教有关,但从藏族节日文化中还可以追寻藏汉文化历史文化的概貌,还可以追寻藏汉文化交流的历史线索。这些生动活泼的节日表明:中华民族文化是由五十六个兄弟民族文化所构成的既多样而又具有统一特质的伟大文化。因此,藏族节日文化是藏族社会历史的一面镜子,又是一幅恢宏壮观的藏族风俗画卷。藏历新年  藏历年的确定,是与藏历的使用有密切的关系的,藏历年的正式使用,是在九百五十多年前,即农历丁卯年(公元1027年)开始的。从此,藏历的用法便沿袭下来。  藏族人民从藏历十二月份就作过年准备,这时家家户户开始在盆中浸泡青稞种子,到了除夕晚上,各家在佛像前摆好各种食品,为了使节日期间有充足、丰富的食品,在这天晚上,全家人还忙碌到深夜。农历初一,为藏历新年的第一天,他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各家派人到河边背回新年的第一桶水吉祥水,从初二开始,亲朋好友彼此走访,拜年祝贺,此活动持续三五天,藏历新年期间,在广场或空旷的草地上,大家围成圈儿跳锅庄舞、弦子舞,在六弦琴、钹、锣等乐器的伴奏下,手拉手、人挨人地踏地为节、欢歌而和,孩子们则燃放鞭炮,整个地区沉浸在欢乐、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之中。  宗教节日   牛王会:调牛节是藏族民众对牛在农业生产中重要地位的认识,他们在日常劳动中培养出对牛的浓烈情感,从而出现了大量的牛文化现象,他们视牛为神,以牛为献祭神灵的最佳牺牲,于是牛王会也就出现了。牛王会从农历八月十五日开始,一般延续十多天,有时甚至历时一个月之久。人数常达千人以上。在牛王会期间,人们请黑叭(巫师)念经、吹牦牛角、宰杀数十头牦牛或上百只羊,狂欢滥饮,无比热闹。由于牛王会耗资巨大,所以近百年来这种大规模的牛王会仅举行过一次。参加牛王会的成员都具有共同的血缘关系,它还属于祖先崇拜的文化节日之列。    传昭大法会:是西藏最大的宗教节日。届时拉萨哲蚌寺、色拉寺、甘丹寺三大寺的僧人都集中在拉萨大昭寺。此法会是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于1409年在拉萨举行的祈祷大会而延续下来的,并举行格西学位考试,西藏其他地方的佛教信仰者也前来朝佛。此后,规模不断地扩大和丰富,使祈愿大会成一个固定的宗教节日,还十分盛行,其规模不亚于刚创立之时,一直到今天。酥油花灯节  藏历元月十五日,(2000年2月19日)也是传昭大法会的最后一天,是藏族人民规模宏大、绚丽缤纷的酥油花灯节。白天,人们到各寺朝佛祈祷;夜晚,拉萨八廓街举行酥油花灯会,满街搭起各种花架,上面摆满有五颜六色的各种神仙、人物鸟兽和花木形象,还有木偶表演。花灯点燃之后,宛若群星降落,闪闪烁烁,一片辉煌。西藏各地方官员、群众也赶 来看花灯。夜间,郊区农人进行载歌载舞,对歌比赛,有时延还续几天才能结束,这是拉萨最快活的节日。萨噶达瓦节              藏历四月十五日(2000年6月16日),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诞辰、成道及圆寂的日子。也是藏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藏历四月是佛日,因此,用藏语就称之为“萨噶达瓦”。每年的藏历这一天,藏族男女身着节日盛装,按照他们的传统习俗,成群结队地汇集在雄伟的布达拉宫背后的龙王谭举行这圣大的节日,经过长期发展,萨噶达瓦节逐渐演变成为藏族人民春夏游园和预祝农牧业生产丰收的群众性节日。在节日期间,人们有的搭起色彩斑斓的帐篷,有的摆上青稞酒,酥油茶,全家欢歌笑语,小憩于湖边。接着,藏族青年们围成圆圈,踏地顿节,欢歌而和。现拉萨市 藏戏团及其他文艺团体也来进行文艺演出,为节日助兴。沐浴节  藏历的七月上旬(2000年9月),是藏族人民具有一种传统的节日,在西藏至少有七八百年的历史。在这时,藏族人民按佛教说法,青藏高原的水具有八大优点,即一甘、二凉、三软、四轻、五清、六不臭,七饮不损喉,八喝不伤腹。因此七月份被人们称为沐浴的最佳时间。藏族沐浴节要进行五六天,节日期间,无论城镇还是乡村,农村还是牧区,人们携带帐篷和酥油茶、青稞酒、糌粑等食品,纷纷来到拉萨河畔、雅鲁藏布江边,来到青藏高原千江万湖旁争相下水,尽情在水中嬉戏,游泳。沐浴节是藏族人民民间文化的杰作,它跨越时间长,流播地域广,直到今天还充满着勃勃生机和活力,还吸收了大量的娱乐文化,从而使当今的沐浴节,演变成一个集宗教、娱乐、健身、社会教于一体的综合性社会节日。雪顿节  雪顿节是西藏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雪顿”的意思就是酸奶,雪顿节在十七世纪以前是一种纯宗教的节日活动,按藏传佛教格鲁的规定,每年的藏历六月为禁期,全藏大小寺院的僧尼不准外出,以免踏伤小虫,到藏历七月一日解禁的日子,他们纷纷下山,这时农牧民要拿出准备好的酸奶敬献。这就是雪顿节的由来。  节日期间,藏族人民三五成群,男女老少相携,背着各色包袱,手提青稞酒桶,有的还搭起帐篷,地上铺上卡垫、地毯,摆上青稞、菜肴等节日食品涌入罗布林卡内,近年来,自治区各机关单位还将大型的文艺活动,学术研讨,经贸交流会安排在雪顿节期间,使场面更加热闹非凡。   赛马节   赛马是是藏族民众十分喜爱的一项活动,它不仅是农牧闲暇之余集合、交流农牧业生产经验的场所,而且是藏族人民精神的展示。在所有民间传承流播的藏族节日中,几乎都少不了赛马活动。赛马不仅以母题形式在节日中显现,更为重要的是,建立在对马浓郁信仰之上的藏族人民,就形成了这样一个民族传统的“赛马节”,并且此项活动有着您久的历史。“望果”节  “望果”节是藏族人民一年一 度祝农业丰收的节日。“望”藏语意思是田地、土地,“果”意为转圈,“望果”是译音,音为绕地头转圈,“转庄稼地”的节日。  “望果”节广泛流行于西藏农区。雅鲁藏布江中游和拉萨河两岸的农村,非常盛行过“望果”节,其他地方也有,但节日称呼有所区别,拉孜、定日一带,称为“雅吉”,即舒服的夏日;工布巴拉雪山周围是半农半牧区,称为“ 帮桑”,即吉祥草地,时间差不多,都在庄稼黄熟,准备开镰之前举行。解放前,藏族是在 “鸟王”大雁南飞的季节到来之前过望果节。望果节是藏族重要的文化现象,关于它的来历、仪式、地或性特色多姿多彩。  每年这天,藏族人民都身穿节日盛装,有的打着彩旗,有的抬着青稞、麦穗扎成的丰收塔,丰收塔上系着洁白的“哈达”,举着标语,有的敲锣打鼓,唱着歌曲和藏戏,有的抬着毛主席像,绕地头转圈,绕圈后,人们携带帐篷,青稞酒,一边说古道今,一边狂欢畅饮,有的还举办传统的赛马、射箭、赛牦牛、骑马拾哈达和歌舞、藏戏比赛。商业部门也组织物资交流,供应民族特需商品和日用百货,收购土特产品。望果节过后,开始了紧张的秋收播种。第四章 蒙古族蒙古族有自己的传统服饰,即右开斜襟、高领、长袖、肥大、镶边,下摆不开叉的长袍。平时多常穿布料衣服,年节或喜庆日,一般都穿织锦镶边的绸缎衣服。他们喜欢用对比度强烈的、鲜艳夺目的红、绿、蓝等颜色。无论男女,均喜欢扎鲜艳的腰带,也是上身重要的装饰物。男子通常在腰带两边佩挂蒙古刀,挂火镰和鼻烟壶褡裢。不分男女都爱穿高筒皮靴,牧区喜欢穿香牛皮靴和高腰马靴。农业区平时虽已不穿靴子,但在年节穿靴帮和靴腰上绣有各种花纹图案的、布面大绒靴的习惯保留下来。  蒙古族妇女的传统穿着打扮,虽然各地都穿袍服,但是,过去由于居住地区和从事的生产不同,也就使不同地区的服装式样有了差异。如科尔沁、喀喇沁地区妇女的服装,受满族服装影响较大,多穿宽大直筒到脚面的长袍,两侧开叉,袖口和领口多用各色套花贴边,穿着时不扎腰带,脚穿绣花鞋。锡林郭勒、呼伦贝尔一带的妇女们,身穿肥大、窄袖、镶边、不开叉的袍子,重红绿浓颜色,穿着时扎腰带,足登皮靴,以适应乘马放牧的生活需要。布里亚特妇女则穿束腰裙式起肩长袍,上身罩紧身坎肩,偏爱蓝、黑、古铜等对比不太强的颜色,显得朴素典雅。当然,作为结婚标志服,穿坎肩的不单是布里亚特妇女,其他地方的妇女也穿坎肩,只是款式有长短而已。因此,人们很容易从服饰上识别出婚嫁与否。 作为显示自己民族气质、个性和特征的民族服装蒙古袍,其传承性仍很强,即使在城市和农村牧区,每逢喜庆大典,蒙古族人民大多喜欢穿民族服装,以增添节日的气氛。也有很多人在参加重要的社交活动时,也要作为礼服穿上民族服装。 蒙古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创造了许多具有民族风格的花纹图案。其中有以五畜和花鸟为内容的动植物图案,以山、水、云、火为内容的自然风景图案,以吉祥如意为内容的乌力吉(吉祥)图案等。这些富有草原生活气息的民间图案,其表现手法千姿百态,美不胜收。 蒙古民族服饰的很多部位均有各种图案装饰。例如帽子、耳套、长袍、坎肩、摔跤衣、赛马服、靴、鞋、烟荷包、鼻烟壶褡裢、碗袋、针线包等,都有一定格式的图案装饰。  从图案的不同缝纫工艺方面,可分为驱针图案、缉针图案、盘针图案、绣花图案、贴花图案、抠花图案、编结图案等。从图案的不同风格方面,可分为哈南图案、阿鲁哈图案、云纹图案、犄纹图案、乌力吉(吉祥)图案、花鸟图案、龙凤图案、山水图案、蝴蝶图案、字形图案、团花图案等。   在服饰面料上描绘图案时要分三个步骤进行。第一步是把薄纸蒙在底样上,用铅笔把图案如实地描下来;第二步是根据服饰裁片所处位置的对称需要,在已描好的纸样图案的正面和反面用白粉浆重描一遍,然后把它反扣在服饰裁片所描绘的位置上;第三步是在从纸样上扣下来的不十分清楚的白粉图案上,用白粉浆重描一遍。除此之外,还有誊写法和锥孔擦研法。无论用何种描绘方法,都要注意整洁,以免影响工艺质量。   蒙古族服饰华丽、美观、别具一格。首饰、长袍、腰带、靴子、是蒙古服饰的四个主要部分。 首饰,是蒙古族妇女逢年过节,喜庆宴会,访亲探友时的装饰,多以玛瑙、珍珠、宝石、金银等材料制成。袍子,是牧民男女老幼都喜欢的衣服。这种袍子长而宽大,钮扣在右侧,领子较高,领口袖口、衣边,常用花边镶饰。男袍多为蓝棕色;女袍多为绿、红、紫色。夏季穿单夹袍;冬季穿羊皮挂黑袍。腰带,是穿蒙古袍必配之物。其颜色与袍子的颜色相协调,牧民四季离不开靴。因为它既可挡风御寒,又结实耐用。  第五章 回族 (一)回族集市的民俗市,也叫集。在我国古代有“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的记载。这种原始集体贸易的习俗,对回族也有直接的影响。我国回民聚集的地方集市贸易都比较繁荣,直到今天,我国回民对集市有不同的称法,有的叫“赶集”,有的叫“跟集”,还有的叫“逛集”等。回族地区的集都有期,有单日集和双日集,也有单双日交叉的,在西北一般有“一、四、七”、“二、五、八”、“三、六、九”。到期叫“逢集”,过期叫“破集”。大集全天,小集到中午即散。一般回族群众都喜欢赶早集,有的路远的还赶五更。集都有固定的经营区域,并在大区域内根据交易的物品,分成若干市。如山东、河南、青海、甘肃、宁夏、新疆等地的集市,都有不同的小市,即今天所称的专业市场,如牲畜市、皮毛市、发菜市、木材市、蔬菜市、粮食市、农副产品市、药材市、百货市等等。有的地方每一个市又分成许多小市,如“牛羊肉市”、“鱼市”、“豆市”等等。集市上的交易,也有好几种,历史上回民一般都是按数量和质量,采取以物换物的等价交易,也有用银两和粮食为支付手段进行交易的,现在大都用货币交易物品。在交易中,有饮食、牛羊肉零售等小摊小贩直接进行交易的,有牛、羊、马、骆驼、皮毛、发菜、木材以及大宗货物批发的,有通过“经纪人”交易的。交易中有直接用语言讨价还价的,有通过隐语行话与手势讨价还价的。回民在谈皮毛、牲畜、发菜生意时,采用“掏麻雀”的交易方式。如在西北回民聚居的皮毛市场上,随处可见回族生意人将羊皮搭在胳膊上来回走动。、凡是要买羊皮的可上前讨价还价:即卖者把羊皮抱在怀里,把手藏在羊皮底下,先用手势开价,买者把手伸到羊皮底下,去摸卖者手里开出的价格,自己再开出还的价。交易牲畜和其他货物时,买卖双方将袖口对准袖口,一方用手势开价,另一方还价。这种手势还价表示的具体数字是:伸拇指表示一;伸无名指与小指表示二;伸小指、无名指与中指表示三;伸小指、无名指、中指与食指表示四;五指全伸表示五;伸小指与拇指表示六;拇指、食指与中指捏在一起表示七;伸拇指与食指表示八;伸出食指作钩状表示九;出一拳表示十。例如讨价还价时,买者首先在袖口内伸出五指。,接着再伸出拇指与食指,表示要价五十八元。据回族老人讲,这种“掏麻雀”的交易方式,简单保密,两个人的事由两个人来交易,不希望更多人插嘴插手,以免抬价或压价。如果交易不成,双方用眼神表示,心照不宣,另寻他人,正如回族谚语讲的“买卖不成仁义在”。这种方式互不争执和伤害感情,表现了回族人民文明的经商交易习俗。(二)回族店铺、摊点的民俗店铺、摊点即坐商,具有固定的地点,相对固定的商品,每天固定经营的时间。根据经营规模大小,习惯称大一点的为店,小的为铺,再小型的叫摊点。店包括旅馆、饭店、车马店以及规模较大的贸易货栈等;铺主要指小门市部,包括小百货铺、杂货铺、小茶馆、饭馆、油盐醋铺、肉铺等,主要经营生活用品和日用品;摊点,主要经营各种干鲜果品、生产资料、各种面食和小吃摊点等。为了占市场、争顾客,回民的店铺产生了许多商业习俗。首先以质量取胜,以清洁卫生和薄利多销吸引顾客,以热情好客博得顾客的欢喜。如回民的饮食业店铺,勤打扫店内卫生,给人以清洁卫生的感觉,且态度热情,价格合理。为了保持信誉和宣传本店铺,回民的店铺都具有回族和伊斯兰特点的店名招幌。如历史上回民开设的金店、古玩店有“天宝斋”、“宜生斋”、“迪华斋”、“荣宝斋”、“峻古斋”、“半占斋”、“古善记”等字号;经营香料、医药的有“金绣川”、“生生堂”、“大明”等字号;经营绸缎的有“恒源帽号”、“乾大帽号”、“义顺祥号”等字号;经营饮食业的,在字号后还加以“清真”二字,如“东来顺清真涮羊肉馆”、“黄鹤楼清真饭馆”、“颐和园清真饭庄”、“清雅斋清真饭庄”、“二桂香茶清真油茶”、“清真丁记饭铺”、“清真马记甜食铺”、“清真王记烧饼店”等字号。另外,凡回族的饮食摊点、饭馆、茶馆等都喜欢挂清真牌和蓝色布条。清真回回牌有大有小,有木牌,有玻璃框,大的牌子一般长约0.5米,宽约0.3米;小的长约15厘米,宽5厘米。所有的牌子上都写着四个醒目的大字“清真回回”,正中画一把回族平时洗手洗脚和小净用的“汤瓶壶”或清真寺,同时还配画着香炉瓶,有的在汤瓶壶周围配画着盖碗盅子。汤瓶壶的上面,还画一顶小白帽。牌子的上端、下端和汤瓶壶上还书写阿拉伯文,其意思是说,这里是穆斯林的食品。东北等一些地方的回民还在牌子上写着“西域回回”字样。有的在“清真回回”牌下面挂两个蓝色布条,有的除了挂牌外,在门前房檐上还挂两个蓝色布条。为什么回民在店前牌子上画汤瓶壶,写“清真回回”,为什么挂蓝色布条呢?这里面还有许多讲究。据说,原来回回随蒙古人东迁时,不是一下子就来的,而是前后陆续来的。一些走在前面的回回住在沿途有人家的地方,他们惦记后来的人,给后面的人准备吃喝,又怕后面的人不知道哪一家是回回,就把汤瓶壶放在窗台上,后面的人一看就知道。后来汤瓶放下一个,被人偷走一个。他们就想了一个办法,在木板上画一个汤瓶,并写上阿拉伯宇,后面人一看就明白。久而久之,大家都认为这个办法好。卖东西,开饭馆,为了表示自己是回民,就在门牌上画把汤瓶。在店里也准备一些汤瓶,凡是前来吃饭喝茶的人,饭前先用汤瓶洗手。回民在房前屋檐下挂两条蓝色布条意义是这样的,伊斯兰教喜欢绿色和蓝色,因为蓝色表示真诚,回民用蓝色布条主要是表示清真,所以连饭馆的门帘也是蓝色的。另外,回民挂“二道”布条,据说也是有来历的。相传在唐朝回纥兵平叛英勇出色,屡立新功,唐王就让回纥人留居内地镇戍,但考虑到回回的安全,皇帝和娘娘下了两道御旨悬挂在回回家门前,这两条布条就代表两道御旨,表示回民之家不可侵犯。据现在一些开饭馆的回族老人讲,他们挂这布条的意思是,这些是回回饭馆,要尊重回回的风俗习惯,不能在此喝酒等。回族店铺的字号、匾牌以及蓝布条子等,是回族经商民俗的独特标志,世代传承不衰。(三)回族行商民俗行商主要指经营小本生意的货郎和卖大饼的、卖糖瓜的、卖香油的、收旧货的、卖水果的、卖土特产及农产品的。现代又发展到卖小百货、电子表及工业用品、工艺品等。他们或担上货担,或拎上提包、竹筐走街串巷,上山下乡,边走边吆喝。这种交易形式,因送货上门,方便顾客,销售较快。第六章 哈萨克族关于哈萨克族的起源和早期历史,比较普遍的看法是:哈萨克族与塞种人、乌孙、大月氏、康居、奄蔡、匈奴、悦般、突厥、葛逻禄、易萨、回鹘、哈剌契丹、克烈、乃蛮、钦察以及蒙古人等等,有着历史渊源关系,亦即哈萨克是我国古代西北以突厥部落为主体的、融合很多其它游牧部落组成的民族;这些也可从现代哈萨克族尚保留的许多部落名称中得到证实,如哈萨克族至今仍保留着乌孙、康里、卡尔鲁克、克烈、乃蛮、钦察、弘吉刺等部落名称,其足以说明哈萨克族是源远流长的古老民族。早在汉朝时期,乌孙人就在伊犁河流域建立了乌孙国。张骞出使西域曾到达乌孙国,汉朝和乌孙国通好,汉公主细君和解忧相继嫁给乌孙王,所以伊犁的哈萨克族有称汉族是他们的“舅舅”一说。我国历史典籍中称哈萨克为: “阂萨”、“曷萨”、“阿萨”、“可萨”等。据民间传说,哈萨克为“ 白天鹅”之意。在突厥语中KAZAK一词为刀剑锋利之意;隋炀帝时,西突厥部族首领泥撅处罗可汗跟随隋炀帝东征高丽有功,被封为“曷萨那可汗”,意为锋利可汗,由此也可以推测或者引申为“锋利”、“勇健”之意。关于哈萨克族名称的来历有一个美丽动人的民间传说:在古代,有一位深受人们拥戴的首领名叫卡勒恰哈德尔,因战争身负重伤,独行在烈日炎炎的戈壁上,正当饥渴难忍时,天上飞来一只白色雌天鹅,她给了首领几滴口涎,首领的伤病好像完全消失。顷刻间,这只白天鹅变成了一位美丽的少女,于是两人结为夫妇。婚后生下一个男孩,取名哈萨克,意即“白天鹅”。后来,哈萨克长大后生下三个儿子,长子名别克阿尔斯,次子名阿克阿尔斯,三子名江阿尔斯。他们的后裔分别为哈萨克族的大、中、小玉兹(玉兹, 相当于地域性的部落联盟);由于三个玉兹都是“哈萨克”的后裔,所以大、中、小玉兹的人们便以“哈萨克”为自己的民族名称。我国共约130万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新疆的伊犁州、木垒县、巴里坤县,少数分布在昌吉、博州等地,另外在甘肃、青海也有少量分布。新疆哈萨克族约120多万人,人口数在新疆各民族中列第三位,主要分布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约100万人。哈萨克氏族部落及家庭:哈萨克族由于长期处于游牧状态,形成了游牧宗法封建制社会形态。在这种封建制度下,封建主占有生产资料和不完全占有生产者,同时又保留着以父系家长制血缘关系为纽带的部落氏族制度,由可汗、苏丹、部落头人、宗教上层、大小牧主组成封建统治阶级,占有大量的牲畜、草场和生产工具,享有各种封建特权,对广大牧民进行残酷剥削。在游牧封建宗法社会中,哈萨克族极其看重部落关系,各氏族、各部落都有各自的系谱、印记和口号。作为哈萨克人牢记自己的氏族关系、部落印记、部落口号和先祖数代以上的姓名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有的人可以记住十多代以上祖先的名字。这些系谱提供了各氏族、部落起源与发展的历史线索,也是同一氏族、部落成员之间相互认同、履行职责、维护自身及部落权利的重要依据。哈萨克族家庭实行父系家长制,传统上实行一夫一妻制,但允许一夫多妻,实行“艾明格尔”婚姻制度(即寡妇内嫁兄弟)和幼子继承财产制(幼子继承父母最后部分遗产)。哈萨克族不允许近亲结婚,同部落的结婚必须相隔七代以上,民间还有相隔七条河才可结婚的说法。习惯上儿子的第一个孩子要送回父母身边作父母的“亲生子”,彼此遵从父子称谓,本来的父子辈成为平辈,以兄弟姐妹相称。哈萨克语言文化:哈萨克语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克普恰克语支,保留了丰富的古代突厥语词汇,融合了其他部落语言而形成了现代哈萨克语。20世纪初,哈萨克族对察合台文进行了改革,形成了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现代哈萨克文,习惯上被称为哈萨克老文字,并沿用至今。哈萨克语共有九个元音,二十四个辅音音位。哈萨克语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代会期间使用的五种语言之一。 哈萨克人在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中铸就了正直、淳朴、勇敢、团结互助的民族个性,并创造了丰富的民族文化,但由于传统的游牧生产方式,保存下来的书面文学作品数量不多。哈萨克族民间故事和传说很丰富,包括神话、爱情故事、动物故事、生活故事等。诗歌包括民间长诗、英雄史诗、爱情长诗、传奇长诗等。这些文学作品对哈萨克族民族发展史、民族关系史和宗教演变史的研究都有很重要的价值。哈萨克族涌现了许许多多杰出的学者、文学家和艺术家,有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名人的哈萨克诗人阿拜?库南巴依、有著名诗人艾赛提?纳依曼、女阿肯额勒斯江、以及新源县土生土长的近代诗人唐加勒克等。阿肯弹唱:“阿肯弹唱”是哈萨克族的一种民间对唱形式,是哈萨克民间文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迄今至少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骏马和诗歌,被誉为哈萨克人的两支翅膀。哈萨克族通过世世代代的口传心授,“阿肯”弹唱,即兴赋诗的熏陶,使哈萨克族被誉为“诗歌民族”,而且也造就了哈萨克人能言会道、出口成章的本领,不仅男女老幼人人爱唱、会唱,而且还有“职业性”的民间歌手阿肯。“阿肯”是哈萨克族的骄傲,是“诗歌民族”的杰出代表。“阿肯”凭一只冬不拉和嘹亮的歌喉,即兴随口编唱歌曲,技艺娴熟的“阿肯”既是智者的化身,又是文学巨匠,因此深受人民爱戴和尊敬。他们是民间艺术的保存者、传播者和创作者。阿肯弹唱分为三种形式:第一种,即兴赋诗弹唱。当众吟唱,出口成章。第二种,弹唱叙事长诗。通常只能由少数专门从事长诗演唱的高级“阿肯”担任。第三种,对唱。又可分为三种形式:群众性对唱,苏列对唱和吐列对唱,阿肯对唱。随着时代的发展,一大批知识丰富的哈萨克青年加入了“阿肯”的队伍,“阿肯”弹唱的表现形式更趣丰富多彩,由过去民间自发的个人行为,变成了由政府组织的群众娱乐活动。每逢阿肯弹唱会,远近的人们身着盛装,骑着骏马,弹着冬不拉载歌载舞来到鲜花盛开的的草原上,各路“阿肯”登台献艺,观众喝彩助威,经常是通宵达旦一连数日。阿肯弹唱会期间还举行叼羊、姑娘追、赛马、摔跤等各种民间竞技比赛,成为哈萨克民族文化博览会。哈萨克音乐和舞蹈:音乐:哈萨克族是酷爱音乐的民族,民间器乐曲数量大,质量高,内容丰富,音乐旋律古朴雄浑,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这些乐曲含蓄与奔放、缠绵与粗犷并存,融东、西方民族音乐于一体,是哈萨克族精神世界的真实反映。这些优美动听的民间器乐曲,象草原盛开的鲜花,葱郁芬芳,沁人心肺,激荡着哈萨克人生活的激情。美丽的姑娘见过千万、玛依拉是哈萨克民歌中的著名歌曲,在全世界流传。舞蹈:哈萨克舞蹈动律性强,表现风格粗犷剽悍、刚健有力、轻快矫捷,草原上游牧、狩猎及日常生活在舞蹈中都有充分展示,充满浓烈的草原生活气息。“挤奶舞”、“剪毛舞”、“擀毡舞”、“天鹅舞”、“走马舞”、“小骆驼舞”、“割草舞”和“鹰舞”等优美舞姿,富有极强的想象力和表现力,使人仿佛身临其境,哈萨克舞蹈是中华舞蹈艺术海洋中的一颗明珠。乐器: 哈萨克族的民间乐器,可分弹奏乐器、拉奏乐器、吹奏乐器和打击乐器四种。弹奏乐器:主要有冬不拉、谢勒铁尔、萨孜、节特根和皮克利等,是哈萨克的主体乐器类。冬不拉是哈萨克民间最流行的传统乐器。哈萨克民间工艺 :哈萨克族有自己独特的民族工艺制品,主要有刺绣、雕刻等工艺品,其中不少手工制品做工精细,技艺精湛。 刺绣:哈萨克妇女大都自幼学习刺绣,掌握挑花、刺花、补花、嵌花、锻花、贴边花等各种刺绣技术,能用丝线和金线在各种绒料、绸缎上刺绣,图案多以花草纹、羊角纹、人字纹等组成,多用对比色,色彩大方、鲜艳,表现风格不落俗套,具有浓重的草原气息,反映了哈萨克族朴实的审美观。哈萨克族毡房内的挂壁、花毡、幔帐都是刺绣艺术品,使人赏心悦目,仿佛置身于艺术殿堂。木制工艺品:用质地坚硬的木材雕刻成各种工艺品,如木碗、木勺、冬不拉及各种动物造型等。金银珠宝工艺品:哈萨克人喜欢有用金银珠宝加工制作各种首饰和日用装饰品,造形美观,精巧玲珑。马鞍:哈萨克人对马鞍特别重视,马鞍上布满了线条优美、色彩艳丽的装饰图案,其形制及装饰特点可分为三类:木制雕刻漆画鞍、木制包皮铆钉鞍、木制包皮烤花鞍。马褡子:马褡子用自制的毛线手工编织而成,厚重结实,经磨耐用。上面用不同的色线编织着各种各样的图案,朴素大方,结构严谨,丝条均匀。哈萨克族服装服饰:由于哈萨克传统的游牧生活方式,也使其服饰打上了浓重的游牧民族特有的烙印。哈萨克族的传统服饰材料取之于牲畜和野生动物的毛皮,无论男女都喜欢在内外衣的领口、袖口、胸口、裤角绣上图案花纹。男子喜

    注意事项

    本文(中国民族民俗教案.doc)为本站会员(仙人指路1688)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