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三德》與《黄帝四經》對比研究札記(一).doc

    • 资源ID:2920145       资源大小:17.50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三德》與《黄帝四經》對比研究札記(一).doc

    三德與黄帝四經對比研究札記(一)文章来源 毕业论文网 初讀三德,便興奮難已。因為三德和黄帝四經有很多相像的地方。1973年出土的馬王堆帛書乙本巻前古佚書(雖然有不同意見,但學界習慣稱其為黄帝四經、也有學者稱之為黄帝書)為我們提供了研究黄老思想的極為珍貴的,想不到僅僅過了三十年,又有新的類似的材料問世,而且時代更早,怎能不讓人興奮異常呢。下面,筆者主要從用詞、用韻的角度簡單地歸納一下兩者的相似之處,内容上深入具體的探討有待今後。為閲讀方便,無論三德還是黄帝四經,對其中凡能確定的通假字、異體字,不再標注原文,一律使用寛體。 一、用詞之相似 、“天、地、民(人)” 簡云:“天共時,地共材,民共力,明王無思,是謂三德。”李零先生擧大戴禮記·四代“有天德,有地德,有人德,此謂三德。”以相對照。黄帝四經中雖然没有“三德”這種表達方式,但如下所示,“天、地、民(人)”共擧的現象極為普遍。 天地有恒常,萬民有恒事。經法·道法天地之恒常,四時、晦明、生殺、柔剛。萬民之恒事,男農、女工。經法·道法在黄帝四經中,“天地”往往屬于同一級別,有時用“天”一個字也能代表“天地”,而上的統治者往往是參“天地人”三者之“聖人”。或者統治者代表“人”與“天地”相参。王天下者之道,有天焉、有人焉、有地焉。三者參用之,而有天下矣。經法·六分主上者執六分以生殺,以賞伐,以必伐。天下太平,正以明德,參之於天地、而兼覆載而无私也,故王天下。經法·六分參於天地,合於民心,文武並立,命之曰上同。經法·四度日月星辰之期,四時之度,動靜之位,外内之處,天之稽也。高下不蔽其形,美惡不匿其情,地之稽也。君臣不失其位,士不失其處,任能毋過其所長,去私而立公,人之稽也。經法·四度人主者,。不天天則失其神,不重地則失其根。不順四時之度而民疾。經法·論始於文而卒於武,天地之道也。四時有度,天地之理也。日月星辰有數,天地之紀也。三時成功,一時刑殺,天地之道也。一立一廢,一生一殺,四時代正,終而復始,人事之理也,逆順是守。功溢於天,故有死刑。功不及天,退而无名。功合於天,名乃大成。人事之理也。經法·亡論吾受命於天,定位於地,成名於人。十六經·立命吾畏天愛地親民。吾畏天愛地親民。十六經·立命觀天於上,視地於下,而稽之男女。十六經·果童兵不刑天,兵不可動。不法地,兵不可措。不人,兵不可成。十六經·兵容行非恒者,天禁之。爽事,地禁之。失令者,君禁之。三者既脩,國家幾矣。十六經·三禁聖人擧事也,合於天地,順於民,祥於鬼神,使民同利,萬夫賴之,所謂義也。十六經·前道故王者不以幸治國,治國固有前道,上知天時,下知地利,中知人事。十六經·前道天惡高,地惡廣,人惡苛。高而不已,天闕之。廣而不已,地將絶之。苛而不已,人將殺之。十六經·行守天制寒暑,地制高下,人制取予。稱當然,並不是因為黄帝四經多見“天、地、人”,三德就只和黄帝四經類似,大戴禮記·四代除上引“三德”外,還有“公曰:所謂民與天地相參者,何謂也?子曰:天道以視,地道以履,人道以稽。廢一曰失統,恐不長饗國。”這里也見“天、地、人”,而且出現了和黄帝四經相似的“相參”之説。虞戴德等篇中也多次出現“天、地、人”並列現象。但筆者認為,三德“天”與“時”結合,“地”與“材”結合,“民”與“力”結合,黄帝四經中相似的表述比較多,而且,三德的主題有些類似十六經·三禁所云“行非恒者,天禁之。爽事,地禁之。失令者,君禁之。三者既脩,國家幾矣。”較多論述的是“天、地、人”三方面的禁忌。這一点,筆者將在其他論文中展開。 、“天” 在黄帝四經中,“天”是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如前所述,因為“天地”往往在同一級別上,所以有時會“天地”連用,代表的是恒常的、不變的準則規範。而不是有意志、有作為的人格神、主宰神。有時它可以轉變成為一個形容詞,表示“客觀的、絶対的、不可違抗的”。i三德中的“天”也有類似的特徴,雖然 “天” 有時代表的是狹義的“天時”,如“知天足以順時”(簡17)、“順天之時”(簡18),但大部分與“天”相關之表述,則用其廣義,即“天”是恒常不變之規範體系的象徴或代名詞。如“順天之常”(簡)、“是謂天常”(簡)。黄帝四經則有“天地有恒常”(經法·道法)。“不失其常者,天之一也”(經法·論)。“不循天常,不節民力,周遷而无功”(經法·論約)。“夫天有恒幹,地有恒常”(十六經·行守,果童篇也有類似表述)。三德多見“皇天”,如“皇天將興/止之”(簡)、“皇天之所惡”(簡)、“皇天之所棄”(簡19),黄帝四經中則有“黄帝曰,請問天下猶有一乎。力黑曰,然,昔者皇天使鳳下道一言而止。三德中還有“天惡如忻”(簡1)、“天神”(簡)、“天乃降災”(簡)、“天乃降異”(簡)、“天命”(簡)、“天禮”( 簡、簡12)、“天之所敗”(簡13)、“天災”(簡14)、“天饑”(簡15)、“仰天事君”(簡15)、“敬天之五/攵”(簡17)、“天無不從天從之天從之天從之”(簡18)。大量使用“天”字同樣是黄帝四經的特徴,其中可見“天道”、“天德”、“天極”、“天當”、“天功”、“天理”、“天度”、 “天常”、“天成”、“天殃”、“天誅”、“天刑”、“天毀”、“天之稽”、“天之期”、“天之性”、“天之命”、“天地之道”、“天地之理”、 “天地之紀”、“得天”、“失天”、“順天”、“逆天”、“天佑”等等。雖然有些用詞不完全相同,但所要表達的意境非常相近,均要求人類必須以天地的運行體系為模範與準則,才能得到“天”的祐護,不然將受到“天”之懲罰。如三德“天乃降災”、“天乃降異”、“天災”之用意和經法的“天殃”、“天誅”、“天刑”、“天毀”接近,國次篇説“過極失當,天將降殃。”六分篇説“主暴臣亂,命曰大荒。外戎内戎,天將降殃。”四度篇説“因天時,伐天毀,謂之武。”又説“順爲經紀,禁伐當罪,必中天理。倍約則窘,達刑則傷。倍逆合當,爲若有事,雖无成功,亦无天殃。”亡論篇説“凡犯禁絶理,天誅必至。”又説“興兵失理,所伐不當,天降二殃。”論約篇説“養死伐生,命曰逆成。不有人戮,必有天刑。”另外,經法之四度篇説“動靜不時,謂之逆,逆則失天失天則饑。”論篇説“不天天則失其神”,亡論篇説“逆節不成,是謂得天。逆節果成,天將不盈其命而重其刑。”論約篇説“功溢於天,故有死刑。功不及天,退而无名。功合於天,名乃大成。”名理篇説“事若不成,是謂得天。其事若果成,身必无名。重逆,守道是行,國危有殃。兩逆相攻,交相爲殃,國皆危亡。”十六經・姓爭説“順天者昌,逆天者亡。”也表達出所有的行動必須與“天”相合、以“天”為準則的意思。三德的“天饑”和經法·四度篇“失本則損,失職則侵,失天則饑,失人則疾”中“失天則饑”可以聯系起来。 “天禮”一詞,黄帝四經雖無,但“外内有辨、男女有別,是謂天禮”(簡)表明外内、男女之別是不可變更、不可抗拒

    注意事项

    本文(《三德》與《黄帝四經》對比研究札記(一).doc)为本站会员(laozhun)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