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陶瓷职业技术学院】雕塑艺术设计专业建设方案.doc
-
资源ID:2919876
资源大小:573KB
全文页数:5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德化陶瓷职业技术学院】雕塑艺术设计专业建设方案.doc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专业建设方案雕塑艺术设计德化陶瓷职业技术学院二一一年十一月二十九日目录项目组成员1-1一、专业建设背景与基础2-5(一)建设背景2-2(二)建设基础2-4二、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5-6(一)培养目标与规格5-5(二)职业面向与证书5-5(三)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要求6-6三、专业建设内容7-15(一)专业建设目标7-7(二)建设任务7-15表1: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计划表10-10四、改革举措16-18五、进度计划及预期绩效19-22表2:专业建设进度及检测目标一览表19-22六、预期效益23-23七、经费预算24-25表3:专业建设资金投入预算表24-24附件:专业建设设备购置清单25-25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德化陶瓷职业技术学院雕塑艺术设计专业建设方案项目组成员项目负责人:李联益项目副组长:张南章(副教授,学院陶瓷艺术系主任)张玉柱(副教授,学院教务处教务科科长)赖荣伟(副教授,学院陶瓷艺术系副主任)项目组成员:许庆裕、周金田、赖双安、张丽芬、江增龙、王海生、黄颖颖、李 根、庄虹虹、黄永星苏清河(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杨剑民(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苏献忠(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林建胜(高级工艺美术师、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德化聚玉陶瓷厂厂长)许瑞峰(高级工艺美术师、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郑国明(高级技师、德化精华陶瓷有限公司总经理)曾映雪(高级工艺美术师、福建冠福现代家用股份有限公司设计部经理)一、建设背景与基础(一)建设背景中国瓷都德化,这是一座只有31万人口却有着千年陶瓷文明历史的山城,是我国外销瓷重要产区之一。在这片热土上培育出以明朝瓷塑大师何朝宗为代表的一大批陶瓷名师,千年薪火相传造就了今日瓷都一派繁荣新景象;目前,德化陶瓷企业已达2000多家,2008年规模以上陶瓷产值63.8亿元,是德化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为了陶瓷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本世纪之初,德化县委县政府提出了举全县之力办“陶瓷学院”的壮举,得到全社会的大力支持,通过几年的筹办,2005年5月省政府批准正式建院,2006年获国家教育部备案,2009年12月顺利通过了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的评估验收。陶瓷学院的办学宗旨就是为陶瓷产业提供技术人才和智力保障,如何完成这一神圣使命,学院党委提出以服务陶瓷产业为主导的办学思想,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企业创立“教授工作室”就是学院为了贯彻执行这一办学思想,在新时期研究和探索职业技术教育服务企业、共育人才的一项新举措。(二)建设基础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以服务企业为立足点,搭建校企合作交流平台,促进产学研成果转化及培训双师结构教师,通过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实现学生就业零距离的目的,获得学院、企业支持与高度认同。1建立稳定的校企合作交流平台。(1)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发展道路。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它体现了高职教育的本质和特点,是高职教育主动适应社会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2)积极探索“以服务求支持,产学研育人才”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据校企共建的要求,通过协商各自按优势投入设备、资金、场地、人员进行合作。初步形成了以师资服务为先导,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体的专业教学与产学研为一体的高职教育特色,得到了学院、企业和学生的充分肯定。(3)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是高职教育成功的基础,了解企业需求,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高等职业院校的目标,通过在企业建立“教授工作室”,实时了解企业动态、人才需求,为企业提供产品研发、智力支持、技术人员培训等一系列举措,达到稳定校企合作交流平台的目的。2服务区域产业,促进产学研结合及科研成果转化。(1)地方高校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就是如何解决好服务面向问题,地方高校在区域创新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引领和支撑作用,随着智力因素及科技成果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作用不断扩大,通过产学研紧密结合,将高校创造的科技和知识优势尽快转化为产业优势,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增长。(2)已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工学结合、学以致用。到企业工作现场实际实践操作,以职业技能需求细化分析为根据,以满足岗位技能的需求为目标,精心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仿真模拟教学平台和校企结合的教学环境,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互动教学和丰富多彩的实训教学相结合,调动学生主动积极性。(3)有一支专兼职教师队伍,初步建立了兼职教师资源库。本专业现有专任专业教师12名,兼职教师7名。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占67,“双师”素质教师占72。初步建立了兼职教师资源库,存储兼职教师的技术专长、技能绝活和企业兼职教师资源等信息。(4)积极开展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积极对企业员工开展培训与职业技能鉴定、社会劳动力培训以及为企业技术服务,我们的努力得到了社会认可。3获得“卓越技师教育培养计划”改革成果。(1)2011年6月,赖荣伟副教授获福建省第七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2)2011年7月,工艺雕塑设计教学团队荣获省级教学团队。(3)2011年7月,德化传统雕塑获得省级精品课程,本专业为院级精品专业,同时建成省级精品课2门、院级精品课程1门。(4)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取得一定成绩,黄建民、陈逢基等同学老来乐渡多件作品荣获第四届福建省陶瓷创新评比、第三届五洲杯产品设计大赛一、二、三等奖。近三年来,学生参加省级以上技能大赛,获省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9项。(5)王代丁、沈良辉等同学漂动、哭泣、气吞山河多件作品参加2011年10月28日第四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展出,深受广大群众好评。二、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一)培养目标与规格本专业将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为指导,汲取国内外先进职业教育理念,探索“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新体制和机制,坚持走自己特色的专业建设路子,适应市场经济和海峡西岸地区经济发展要求的,利用国际优质资源,结合福建冠福现代家用股份有限公司、福建佳美集团公司等大型陶瓷工艺雕塑企业地方产业背景,建立“学院课堂企业工作室”三途径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作品(原创设计)产品(开发制作)商品(国内外市场)”三递进的教学模式;组建一支来自于国内外工艺品雕塑企业、设计机构、专业院校的“高校名师高级工艺美术师公司经理”三结合的国际化教学团队;建立校企合作育人新机制,建成一支师德好、理论深、动手能力强富有生产一线经验的一流“双师”型教学团队;推动行业技术水平发展,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构建行业、企业和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人才评价机制。(二)职业面向与证书1职业面向。本专业毕业生可在陶瓷、树脂等企业及部门中,从事陶瓷、树脂样品的研发与设计等工作。可从事的工作岗位有:(1)陶瓷、树脂样品的图纸设计师;(2)陶瓷、树脂样品的研发与设计;(3)陶瓷、树脂工艺生产流程管理工作。2职业技能与资格证书。本教学计划根据教育部高职高专专业目录编制,既强调职业技能的培养,同时融入了陶瓷产品设计师岗位资格证书的要求,课证高度融合。在学期间,可以参加下列职业技能与职业岗位资格证书考试:(1)全国(或省级)计算机等级一级(或以上)证书;(2)陶瓷产品设计师或陶瓷装饰工岗位资格证书。(三)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要求1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遵纪守法,热爱雕塑设计和创作工作,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身心健康,达到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掌握雕塑学科基础理论和陶瓷工艺雕塑创作的专业知识,必要的陶瓷雕塑技术和陶瓷雕塑创作的知识。3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有较强的自学能力,一定的创新意识、具有解决本专业的能力和雕塑创作、产品开发、组织管理和营销能力。4毕业前能通过国家(省级)计算机水平一级考试,参加相关职业技能鉴定,取得陶瓷产品设计师职业资格证书。三、专业建设内容(一)专业建设目标建立并完善以本专业建设委员会为中心的校政企合作人才共育新机制,完善并推行“岗位技能导向,职业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基于“工作岗位+职业技能”的课程体系,按照省级精品课程建设的标准,建设4门专业优质核心课程、网络课程及教学资源库;引进高素质专任教师2名;通过多种途径培养1名专业带头人,聘请1名企业技术专家作为兼职专业带头人,形成双专业带头人;培养4名骨干教师,聘请4名企业优秀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兼职骨干教师,聘请10名企业生产一线的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保障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学时比例超过50%;加强教师双师素质的提高,使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92%;扩大社会培训,全面提高专业教师技术研发及服务能力;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建设一支适合专业建设的国家级教育教学团队;整合已有雕塑艺术设计实训基地的资源,扩建“产品设计工作室”、“树脂雕塑工作室”、“陶瓷雕塑工作室”等三个工作室,使学生在顶岗实习之前,完成每个工作室学习的专业课程任务,能较系统的学习和掌握培养方案中要求的能力和技能。(二)建设任务1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建立并完善以本专业建设委员会为中心的校政企合作人才共育新机制,完善并推行“岗位技能导向,职业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基于“工作岗位+职业技能”的课程体系,按照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标准,建设4门专业优质核心课程、网络课程及教学资源库,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效率,使毕业生获得中级职业资格证书率达到95%以上。(1)“本专业建设委员会为中心的校政企合作人才共育”新机制建设,成立“本专业校企合作办公室”,及其与企业协商建立人才共育机制的备忘录;学院与政府之间及学院与企业之间就新机制所定合约,新机制运行各项制度细则;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及教学评价委员会工作细则及成员组成名单,各委员会中的企业及行业委员参与教学过程及评价的记录。(2)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构建,企业岗位调研报告、岗位工作任务分析表,与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制订的雕塑艺术设计人才质量标准与评价体系;课程体系开发团队名单及进行课程体系开发的报告,校企共同制订的人才培养标准和课程体系,完成主干课程标准。(3)建设4门核心课程建设方案、课程标准、教案、课件及视频录像,使课程教学资源的网络化。(4)职业素质培养:做好学生兴趣小组的活动工作总结,努力开展雕塑艺术设计大赛获;开设专业知识讲座及“竞赛月”工作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省级及有影响力行业以上技能竞赛二等奖以上2项。(5)研制工学结合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专业顶层设计的思想,校企合作共同围绕“培养什么人才”、“由谁来培养人才”、“怎样培养人才”三个核心问题来设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通过对行业企业的实时调研与分析,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人才培养的类型、目标、规格和服务面向;设计人才培养的途径与方法;建立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和保障措施。人才培养方案结构由主体部分和支撑部分组成。主体部分包括: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学制与招生对象、课程设置、教学组织与管理、教学实施、考核与评价;支撑部分包括:专业调研、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设计、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教学制度与条件建设、课程标准。2精品课程与教学资源库建设(1)省级精品课程建设。完善课程体系,重点开发3个与企业核心岗位需求直接对接的专业核心业务能力模块,以工作任务为导向,开发与企业岗位能力衔接的课程内容;建设12门优质核心课程,以工学交替为手段,在教学过程中贯彻工学结合的教学思路,在已获得2门省级精品课程(“工艺雕塑”、“德化传统雕塑”)基础上,继续建设2门省级精品课程;34门院级精品课,充分发挥省级教学团队(2011年,本专业的“工艺雕塑设计教学团队”获评“福建省高校教学团队”)的带动和辐射作用。(2)建设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一个网络课程平台,主要内容包括:将专业课程教学的资源上网,将教学计划、考核方法、训练题库等放在网站上作为教学的共享资源。开发一个网上辅导答疑平台、一个在线成绩提交平台。(3)开发其它教学资源。围绕专业核心课程特别是4门专业核心课程,开发课程教案、习题集、学习案例、实训指南、教学参考资料、教学课件、专业图片、全程教学录像、试题库等;收录专业相关企业、行业标准和专业信息文献,形成较为完整的专业教学资源库。3师资队伍与教学团队建设校企合作建设一支具有国际视野和较强实践能力的教学团队。该团队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等专任教师和行业企业专家、设计师、项目经理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组成。3年内,通过开展项目合作、出国交流、进修培训等方式,培养专业带头人2名,其中聘请兼职专业带头人1名;通过到企业挂职锻炼、交流访问等方式培养骨干教师4名;继续聘请企业的设计师、项目经理等高级技师和能工巧匠,使专兼教师比例达到1:1.2。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时比例达到50%。通过“一师一徒一技艺”等手段,打造一支专业素质高、实践能力强、能融入企业一线的精于教学、长于设计的专兼结合教学团队,专任教师中双师素质达到92%,高级职称比例达到46%,按照省级标准要求建设教学团队1个。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计划见表1。表1:雕塑艺术设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计划表建设指标师资队伍现状师资队伍建设目标指标增量人数(专任教师)12131高级职称人数及比例4/33.3%6/46.2%2/12.9%“双师”素质教师人数及比例9/75%12/92.3%2/15.3%兼职教师数7103兼职教师课时比20%50%30%(1)专业带头人培养提升科研服务能力。建设期内培养专业带头人2名,其中校内1名,校外1名。培养目标是必须具有国际视野能及时捕捉专业前沿技术、熟悉工艺品雕塑行业最新发展动态、学术水平较高、基础理论扎实,还能统筹兼顾、互为融通,并有战略目光,把握本专业改革方向,从而带动整个师资队伍和专业建设的发展,使本专业改革和建设在全省高职院校同类专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和具有示范作用。(2)青年教师培养强化课程建设能力。建设期内培养骨干教师4名。骨干教师的培养着重于课程开发和社会服务能力。力求打造一支专业视野宽广,基础理论扎实,学术水平较高,在实践教学、社会服务方面有较强能力的骨干教师队伍。其培养目标是熟悉陶瓷工艺品雕塑设计行业发展方向,熟悉职业教育规律,能参与专业改革和课程建设,并依据企业岗位群需求,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改革教学方式,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实践能力强,进而成为专业改革、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建设和横向服务等方面的骨干力量。(3)青年教师培养夯实社会实践能力。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和实行学院制订的相关政策,实行和完善积极有效的培养、考核、激励相结合的长效机制,通过下厂实践锻炼,拜师学艺等途径,提高专业技能和实践教学能力。(4)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吸纳优秀的行业、企业专技人员和能工巧匠进入兼职教师队伍,通过“柔性流动,弹性教学”的方式,建立一支专业强、技能精、素质高的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目前本专业拥有兼职教师7名,计划在三年内继续聘请3名行业一线技术人员充实兼职教师队伍,主要承担实践技能、毕业设计和顶岗实践等课程的教学与指导工作。使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程学时比例达到50%以上。4实践教学条件建设(1)校内实训基地建立雕塑艺术设计一体化实训室,即建设电脑图纸设计、造型设计、雕塑成型、模具翻制、坯体制作、陶瓷烧成于一体的实践性设施,进行设计、制作工序训练,实现陶瓷生产模拟训练。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校企共建陶瓷产品研发中心,提高实训效果。(2)校内建设新型工作室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校企合作。推进教产研结合、校企一体化办学,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企业对职业教育的引领作用,落实学生实习、教师实践、实训基地共建和企业员工培训、技术改造升级等合作项目。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广泛开展委托培养、定向培养、订单培养。建立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目标制定、课程设置、办学质量评估制度,建立健全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常态化。主要改革措施如下:专业工作室。建立新型专业工作室,促进校内专业课程与行业需要的实训教学改革。在完成2011级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对2012级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重新修订,使之能在2012年进行专业课程的实验教学改革。模块工作室。传统工作室是以教师个人或数人组成一个工作团队,引入科研项目后带领部分学生进行项目的完成。有松散学习的特征,不利学生在整个培养过程中的有效学习,只能根据教师团队拿到的项目进行实践锻炼。模块工作室是以专业培养方向划分建立的新型工作室,具有明显分工培养人才掌握每一个工作岗位的功能,各模块工作室建立固定和较为集中的实训教学和工作场所,应用于产、学、研、做一体化教学。A在工艺品设计模块建立“产品设计工作室”。培养学生掌握工艺品图纸设计的能力,使之能从事工艺品雕塑企业产品研发的图纸设计岗位,主要课程photoshop、illustrator、3dmax、工艺品图纸设计。B在树脂工艺雕塑模块建立“树脂雕塑工作室”。培养学生掌握树脂工艺品雕塑与制作的能力,使之能从事树脂工艺企业产品研发的样品制作岗位,主要课程艺用解剖学、雕塑基础、树脂工艺雕塑、树脂模具翻制。C在传统工艺瓷塑模块建立“陶瓷雕塑工作室”。培养学生掌握陶瓷工艺品雕塑与制作的能力,使之能从事传统工艺瓷塑、陶瓷工艺雕塑企业产品研发的样品制作岗位,主要课程德化工艺捏塑技法、德化传统雕塑、陶瓷模具翻制。每位学生进入专业核心课程学习时,依照模块课程安排的时间开始进入“模块工作室”学习。顶岗实习之前,完成每个工作室学习的专业课程任务,能较系统的学习和掌握培养方案中要求的能力和技能。(3)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与福建冠福现代家用股份有限公司、福建佳美集团公司等大型工艺雕塑企业签订订单合作、就业意向培养等协议,由企业提供产品设计、雕塑成型、产品生产等岗位供学生选择,进行工学结合模式的顶岗实习,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水平;本着互利互惠的原则,新建校外实训基地5家,使校外实训基地总数达到9家;在“项目+工作室+企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统领下,建设好校外实训基地,使其发挥重要作用。5建立校企合作共建校外实训基地的长效机制(1)继续深化校企合作,不断开辟新的合作形式和渠道,与企业建立更为完善的产学关系,校企共建校外实训基地,以企业管理为主,并设立校外实训指导小组,与学院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双方各自责任和义务,明确学生实习的主要内容和行为规范。企业也可组织技术管理人员到教授工作室参加技术培训,企业及教学单位根据协议派技术专家、能工巧匠承担实践教学课程;按企业岗位要求制定考核标准等。(2)制定建设目标和规划。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目标和规划要体现双方的根本意愿。就企业而言是“人才定制培养”;就学院而言是“以就业为导向”,强化教育服务功能。企业和学院进行深度融合,制订落实校外顶岗实习教学标准和规范、实训与实习的校企评议制度等文件。以落实长效稳定的管理机制、激励机制和监控机制,确保校外实训基地教学质量。6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建设在学院统一部署下,对2010届和2011届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通过收集毕业半年后的毕业生相关数据对学院教学质量作客观评价,对人才培养质量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办法等方面制订相应调控方案及实施办法,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本专业将建立并健全规范有序、可操作性强的立体化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包括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的组织机构、过程监控、评价和反馈等子系统。(1)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组织机构系统。由学院搭建,与企业共同组成,院、系、企三位一体对教学过程实施全程监控,及时反馈信息,逐步完善动态调控机制,构建责权利相结合的监控体系。以课堂教学、实训教学和顶岗实习三个阶段为操作环节。(2)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过程监控系统。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过程监控系统,将量化、细化后的就业水平和行业企业满意度作为衡量人才培养的核心指标,突出职业素质和实践技能的评价。学院不再以一张试卷来考核学生的能力,而是让企业一线人员(设计师、部门主管、项目经理等)项目业主、教师、学生等多方人员共同参与过程的考核,以实际操作水平和工作实践能力来考核学生的能力,最终体现考核的客观性与真实性。(3)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评价系统。改革学生学业评价系统。结合本专业课程设置,把课程整合为岗位平台课、岗位课、岗位选修课、岗位实训课四大板块,知识考试和操作过程考试相结合,注重能力测评,并努力与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考试接轨;设计类课程以能力鉴定为本,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考试考核采用项目式设计的形式进行。引入企业满意度学业评价体系。将就业水平和企业满意度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指标,在参加企业生产实习工作中,由企业实施对学生的考评。举办院级职业技能竞赛,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大赛,以赛促学,以赛促评。让企业、社会参与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尤其是职业素质的培养和评价,及时发现不足,并调整人才培养内容、模式和方法,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立教师下企业及教授工作室实践评价体系。专任教师必须保证两个月参与企业生产实践的锻炼时间,依托企业完成或参与至少一项样品设计项目的设计任务,同时制定相应的表彰和奖励制度,激励专任教师参与企业生产实践。(4)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信息反馈系统。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信息反馈系统,有利于及时、准确地获得来自教学一线、行业企业、学生及第三方评价等多方的评价结果,有助于优化课程体系,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提升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水平。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信息反馈系统的目的就是要收集信息、了解在教学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重点解决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中存在的隐性问题,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为师生构建质量信息平台,促进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7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以本专业为龙头,整合行业、企业和各专业的人才、技术、设备和项目资源,组建陶瓷工艺雕塑创意设计人才培训中心,将其建成一个具有实践教学、技术培训功能的产学研服务实体。该中心服务于厦、漳、泉等城市工艺品雕塑企业提供设计研发、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等服务。(1)社会培训与职业技能鉴定。面向工艺品雕塑行业、企业,通过教授工作室共建行业人才培训基地,对企业员工开展技能培训与鉴定服务,多方合作,共同制定培训计划与标准,充分发挥专业群的优势,大力开展面向陶瓷产品设计师或陶瓷装饰工岗位资格考试证书中、高级职业技能培训。建设职业技能鉴定资源库,其中包含教学课件、教学资料、教学素材、实训项目、网络课程。做到信息完备、前瞻性强,加大向行业企业服务辐射面,为职业技能考试考生提供在线测试与评价。(2)对外技术服务。积极参与项目开发,提供技术服务。依托“教授工作室”与各实训工作室,开展样品研发和创新设计服务,每年承接有一定规模的研发设计项目5个以上,依托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主动长期为社会和企业提供技能培训与技能鉴定,为企业解决生产技术难题,两年内,采取“走出去、迎进来”的方式为社会提供各类培训200人次以上;与企业合作解决生产技术、生产工艺难题2项以上。(3)对外交流与辐射带动。加大国际交流力度,引进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每年安排12名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赴国外院校进行访问。与韩、日等设计教育发达国家的知名设计院校在专业改革、课程建设、对外服务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交流学习活动,学习国际设计教育先进理念,建立学术交流、设计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广泛合作;扩大与兄弟院校的合作与交流,鼓励教师互访,实现信息和资源共享。辐射省内兄弟院校相关专业,充分发挥示范作用,利用本专业的师资、实训设施条件和教学资源库等资源优势,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大对区域内兄弟院校同类专业的辐射带动作用。每年与区域内兄弟院校学院互聘教师2人,每年接纳兄弟院校的教师2名到本专业学习、访问,并选派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到兄弟院校进行专业互访,进行技术指导,提供竞技平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积极拓展对口服务,与对口院校展开专业改革与课程建设交流,通过交流与培训将先进的办学理念、专业建设经验、教学方法和科(教)研成果推广到其他地区,为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整体质量的提升做出应有的贡献。积极主动为中职院校工艺品设计及相关专业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制定出谋划策;为相关院校的师生鉴定职业技能,进一步开展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工作。四、改革举措(一)为认真贯彻国务院提出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精神,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要求,福建省教育厅以及德化县地方政府对学院给予了大力支持,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措施,为学院提升高等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能力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二)学院专门成立了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领导小组,由主持学院工作的党委副书记担任组长,分管教学的副院长任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专业带头人、专任教师、行业专家组成工作小组,全面负责项目的规划、决策、实施、管理和监督等工作。1构建课程体系,深化教学内容改革。成立雕塑艺术设计建设指导委员会,在对企业实时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结合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意见,确定本专业人才培养具体目标。2完善并推行“岗位技能导向,职业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基于“工作岗位+职业技能”的课程体系,按照省级精品课程建设的标准,建设4门专业优质核心课程、网络课程及教学资源库。3建设一支“双师”结构合理、专兼比例1:1.2以上的教师团队。引进高素质专任教师2名;通过多种途径培养专业带头人;培养骨干教师,聘请企业生产一线的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保障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学时比例超过50%;加强教师双师素质的提高,使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92%。4继续深化校企合作,不断开辟新的合作形式和渠道,与企业建立更为完善的产学关系,校企共建校外实训基地,以企业管理为主,并设立校外实训指导小组,与学院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双方各自责任和义务,明确学生实习的主要内容和行为规范。5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整合已有雕塑艺术设计实训基地的资源,扩建“产品设计工作室”、“树脂雕塑工作室”、“陶瓷雕塑工作室”等三个工作室,使学生在顶岗实习之前,完成每个工作室学习的专业课程任务,能较系统的学习和掌握培养方案中要求的能力和技能。6强化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与福建冠福现代家用股份有限公司、福建佳美集团公司等大型工艺雕塑企业签订合作协议,由企业提供产品设计、雕塑成型、产品生产等岗位供学生选择,进行工学结合模式的顶岗实习,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水平。7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积极参与样品开发,提供技术服务。依托“教授工作室”与各实训工作室,开展样品研发和创新设计服务,每年承接有一定规模的研发设计项目5个以上,依托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主动长期为社会和企业提供技能培训与技能鉴定,为企业解决生产技术难题,两年内,采取“走出去、迎进来”的方式为社会提供各类培训200人次以上;与企业合作解决生产技术、生产工艺难题2项以上。8为满足培养学生高技能的要求,增强实践教学能力,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仅有专业理论教学和部分实践能力是不够的,还必须具有较强实践教学的能力,这既是高技能英才培养工作对教师的能力要求,也是高职院校教师必备的素质。对于青年教师专业应用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是“教授工作室”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了能使他们能成为一名合格的高职教师,“教授工作室”提供了一个实践锻炼与学习的良好平台。目前,已有部分本系教师如李根、黄永星等8名青年教师通过在“教授工作室”的锻炼和加强技能操作的实践,已被其它陶瓷企业聘为兼职设计骨干人员,为德化陶瓷产业和提高专业实践教学水平,发挥聪明才智,同时使双师素质达92%。(三)资金保障:本建设项目计划投入经费531万元,其中申请中央财政支持200万元,德化县财政投入配套资金159万元,学院自筹172万元。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执行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制度,规范管理、统一规划、单独核算、专款专用。强化激励机制,加强过程控制,定期进行项目建设情况和资金使用情况自检,掌握目标完成情况,接受纪检、监察和审计部门的监管,提高建设经费的使用效率,及时发现和解决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项目整体效益和建设目标的实现。五、进度计划及预期绩效项目建设进度与监测指标见表2。表2:雕塑艺术设计专业建设进度及检测目标一览表专业名称雕塑艺术设计建设负责人张南章项目2012年10月(预期目标与验收要点)2013年10月(预期目标与验收要点)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预期绩效建立并完善以本专业建设委员会为中心的校政企合作人才共育新机制,完善并推行“岗位技能导向,职业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基于“工作岗位+职业技能”的课程体系,按照省级精品课程建设的标准,建设5门专业优质核心课程、网络课程及教学资源库,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效率,使毕业生获得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率达到60%以上。1“校政企合作人才共育”新机制建设验收要点:成立“本专业校企合作办公室”,与企业协商建立人才共育机制的备忘录。学院与政府之间及学院与企业之间就新机制所定合约,新机制运行各项制度细则。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及教学评价委员会工作细则及成员组成名单。验收要点: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会议记录。教学评价委员会提交的人才培养评价报告。各委员会中的企业及行业委员参与教学过程及评价的记录。“校政企”合作人才共育机制运行阶段总结。2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构建验收要点:企业岗位调研报告、岗位工作任务分析表,与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制订的雕塑艺术设计人才质量标准与评价体系。课程体系开发团队名单及进行课程体系开发的报告,校企共同制订的人才培养标准和课程体系。完成主干课程标准。验收要点: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总结报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总结报告。专业人才培养标准的实施总结。人才培养效果分析报告。3课程建设验收要点:3门核心课程建设方案、课程标准、教案、课件及视频录像,课程教学资源的网络化。课程实施记录。验收要点:核心课程教学效果分析。课程改进方案。核心课程建设总结。4教学资源建设验收要点:3门课程的课程标准。2门课程的多媒体课件,2门课程教学资源的网络化。验收要点:4门课程的课程标准。5门课程的多媒体课件,3门课程教学资源的网络化。编写实训教材1部。5职业素质培养验收要点:学生兴趣小组的活动工作总结。雕塑艺术设计大赛获奖学生作品。专业知识讲座2次。获省级或有影响力行业以上技能竞赛二等奖以上1项。验收要点:学生兴趣小组活动总结。雕塑艺术设计大赛获奖学生作品。专业知识讲座2次。获省级及有影响力行业以上技能竞赛二等奖以上2项。师资队伍建设预期目标引进高素质(具有博士学位或副高职称或具有丰富工作经验企业专家)专任教师3名;通过多种途径培养1名专业带头人,聘请1名企业技术专家作为兼职专业带头人,形成双专业带头人;培养4名骨干教师,聘请4名企业优秀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兼职骨干教师,聘请10名企业生产一线的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保障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学时比例超过50%;加强教师双师素质的提高,使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92%;扩大社会培训及周边院校师资培训,全面提高专业教师技术研发及服务能力;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建设一支适合专业建设的省级教学团队。1专任教师引进验收要点:1名新教师聘用。验收要点:2名新教师聘用。2专业带头人引进或培养验收要点:培养1名专业带头人,聘请1名企业技术专家作为兼职专业带头人,专业带头人参加高职理论学习、学术交流、研讨会的汇报交流资料。专业带头人带领本专业发展的工作总结与分析。专业带头人各主持1项科研课题,帮带2名骨干教师的工作总结验收要点:专业带头人对本专业中、长期发展的战略计划;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的举措与阶段性成果。1名省级专业带头人。专业带头人主持1项重点专业建设研究课题的立项与结题。3骨干教师培养验收要点:2名骨干教师及2名企业兼职骨干教师的年度培养计划。骨干教师各自承担和参与教育研究或教学改革、行业企业横向项目开发的成果1项。骨干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为良好以上。主持1门核心课程或特色教材的建设。验收要点:2名骨干教师及2名企业兼职骨干教师年度培养计划。骨干教师承担和参与教育研究或教学改革、行业企业横向项目开发的成果1项。骨干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为良好以上。主持1门核心课程或特色教材的建设。4双师素质教师培训验收要点:3名教师参加培训、下厂锻炼或进修;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90%。验收要点:3名教师参加培训、下厂锻炼或进修;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92%。5兼职教师聘请验收要点:聘请企业能工巧匠5名作为兼职教师。兼职教师业绩考核及小结。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学时比例超过40%。验收要点:聘请企业能工巧匠5名作为兼职教师。兼职教师业绩考核及小结。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学时比例超过50%。6社会服务能力建设验收要点:样品研发设计成果2项。技术研发的成果2项。社会培训200人次以上。培养“卓越技师”20人次以上。验收要点:工艺品雕塑研发的2项专利。社会培训200人次以上。技术服务到款30万以上。培养“卓越技师”30人次以上。实践教学条件建设预期目标整合已有雕塑艺术设计实训基地的资源,扩建成可完成快速成型、原型制作的集教学、生产仿真、开放性教学实践等功能的雕塑艺术设计实训基地;建成2个“校中厂”实训基地。1雕塑艺术设计实训基地建设验收要点:购置新电脑、设计软件及配套教学设备,完成结构设计与仿真实训室。新增2个实训项目的实训大纲和实训指导书。购置多功能炼泥机一台。职业技能鉴定考证>50人次。验收要点:购置新电脑、设计软件及配套教学设备,完成雕塑实训室的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