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浅析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doc

    • 资源ID:2919447       资源大小:51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浅析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doc

    目 录一 张爱玲小说的女性形象- 1 -(一)金锁记的曹七巧- 1 -(二)沉香屑第一炉雪中的葛薇龙- 3 -(三)倾城之恋里的白流苏- 4 -(四)十八春里的顾曼贞- 4 -二 张爱玲小说所塑造的女性形象分析- 6 -(一)心里变态型- 6 -(二)交际花类型- 7 -(三)甘为囚鸟型- 7 -(四)懦弱女型- 8 -三 小说中女性悲剧形成的原因- 8 -(一)特殊的时代- 8 -(二)个人的性格原因- 9 -(三)女性的社会地位- 9 -四、结语- 10 -注释:- 12 -参考文献:- 12 -后 记(致谢)- 12 -浅析张爱玲小说女性人物的形象 (姚青青)内容摘要:张爱玲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坛的重要作家,她的小说大都以沪港洋场为背景,内容多为旧式家庭发生的琐琐碎碎的婚恋小故事。张爱玲以“参差对照的手法”,塑造一个又一个的女性典型人物形象,她们或甘做欲望的奴隶,或在自我意识觉醒的驱动下进行反抗和挣扎,或为身份的模糊而尴尬着;张爱玲透过笔下的这些女性人物形象,深刻揭示了现代女性的生存现状和困境。这些女性人物形象也为中国现代文学增加了亮色。关键词: 女性 欲望 悲剧 意识 人性 美国文学史家夏志清先生曾评价说:“对于一个研究现代中国文学的人来说,张爱玲该是今日中国最优秀最重要的作家。仅以短篇小说而论,她的成就堪与英美现代女文豪如曼殊菲儿、泡特、韦尔蒂、麦克勒斯之流相比,有些地方,她恐怕还要高明一筹。”张爱玲的小说善于用古典的故事外壳,通俗的故事形式表现现代人的主题。她站在女性的独特立场,以大量的笔墨对现代女性的自我意识、生存价值、生存现状、出路等给予了高度的关注。 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形象是纷繁驳杂的,但是却又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具有很多的相同和相似的,因为她们似乎生来就是为了最终走向一段悲剧。在她的作品中,主要刻画的是旧上海的都市女人,她们都是古老与繁华不太协调的糅合,她们的命运一般以悲剧收场。对张爱玲的小说作品进行考察,我们能够发现,“欲的自由”和“生的苦闷”是她自己作品的主旋律,描写的是“香港”和大上海“十里洋场”社会的现代文明和封建文化交织渐变的文化背景下的普通女性。 一 张爱玲小说的女性形象 (一)金锁记的曹七巧 曹七巧出身麻油店家庭,在婚姻讲究门当户对的时代,在传统的“士农工商”等级观念里,曹七巧这样的出身,纵然其有倾国倾城的惊艳美貌,也难以与“士”为主体的官宦之家联姻,何况,曹七巧只是个相貌平凡的异常普通的女性。曹七巧嫁进姜公馆时,姜家虽然已经没落,但不管怎么说也是大族,出身麻油店的曹七巧要想嫁入姜家,仍存在悬殊的等级差距。要不是姜家二少爷是个害骨痨的废人,她是连姨奶奶也不够资格做的。 曹七巧能进姜家能做二爷的正头奶奶,原因都在于二爷是个废人,才能高攀成就了这段姻缘。曹七巧嫁入姜家,全是她的兄长曹大年一手包办的封建婚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长兄如父”。在那样的时代,曹七巧是没有选择余地的。为此,曹七巧的婚姻,名为嫁,实则为卖,是她的兄长曹大年为了金钱,而不惜牺牲自己亲妹妹一生的幸福,把她“嫁”给了姜家。从七巧那双脚踏入姜家的大门开始,就注定了这是一个悲剧的开始。由于曹七巧出身贫寒,再加上她那张口无遮拦的像剃刀片一样四面割着人的嘴,在阴森森的姜公馆,她遇到了空前的挑战。在姜家,上至姜家老太太,下至丫头老妈子,几乎人人都不拿正眼看她,极尽冷嘲热讽之能事。七巧虽出身在麻油店这样贫寒卑微的家庭里,但她也有着常人的自尊和追求人生幸福的强烈愿望。但在姜家,她得到了什么呢?七巧虽然做了正头的二奶奶,但在姜公馆,她却得不到像大奶奶玳珍、三奶奶兰仙那样的地位和尊重。在夫妻生活方面,她与姜家二爷有夫妻之名,而无夫妻之实。“连我也不知道这孩子是怎么生出来的!越想越不明白。”1嫁给姜家二爷这样一个坐起来像三岁孩童似的废人,作为一个身体健康的年轻的女性,七巧的所承受的压抑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为此,她经常通过语言的方式有意无意地发泄自己的压抑,并喜欢上了风流倜傥的姜季泽。风流的姜季泽虽然放荡不羁,但忌惮于曹七巧“嘴这样敞,脾气这样躁”,他只能限于“心里动了一动”,调调情,捏捏七巧的小脚。几年后,姜季泽主动找到了曹七巧,但“七巧心里便疑惑他是来借钱的”,为此“加意防备着”。七巧揭穿了季泽找上门来的用意,盛怒之下的她于是将季泽赶跑了。连那“沐浴在光辉里,细细的音乐,细细的喜悦”也烟消云散了。 曹七巧什么也没有了,她只有“卖掉她的一生换来的几个钱”,她需要金钱,在她看来黄金是“最靠得住”的。饱受精神压抑和肉体压抑的七巧一步步走向了深渊。只要提到钱或跟金钱相关的事,她就加意防备着,小心提防着。七巧对于金钱几乎到了神经质敏感的地步,长安在学校丢了一条被褥,七巧便大骂“天生的败家精,拿你娘的钱不当钱。你娘的钱是容易得来的?将来你出嫁,你看我有什么陪送给你!给也是白给!”为此,长安以“一个苍凉的手势”告别了校园。熬“出头后”的七巧,凭借手中掌握的金钱,俨然像关起门来的慈禧太后。长期的压抑,造就了七巧疯狂的变态人格,她自己不幸福,为此也不愿意看见别人幸福,包括自己的儿女。女儿长安的婚事,她从中作梗,最终把长安变成了第二个曹七巧,对于儿子长白,她更是变态地占有着,因为妒忌长白与芝寿有正常的夫妻性生活,便想出种种法子加以干涉。让长白彻夜为她上烟抽鸦片,当着芝寿的亲妈谈论他们的闺阁私生活“轶事”,最后逼死了芝寿。“三十年来她戴着黄金的枷。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杀了几个人,没死的也送了半条命。”2作为欲望的奴隶者的七巧,她是冷血的,可悲的,同时也是可怜的。 (二)沉香屑第一炉雪中的葛薇龙 葛薇龙出身于没落的官宦之家, 因“上海传说要有战事”才“一家大小避香港来”。薇龙之所以没有打算跟着她的父母回上海,是因为她想在香港完成她的学业,她不想因为回家转学堂要吃一年亏。家里经济拮据,眼看在香港支撑不下去才准备回上海去,怎么办呢?她一个女孩子能想什么办法,在香港没有朋友,自己又没有挣钱的本领,要留在香港完成学业,她只能投奔她的姑妈梁太太。 梁太太的名声,薇龙是知道的,她早在她的父亲的口中点点滴滴地知道一些,但她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只要我行得正,立得正,不怕她不以礼相待。外头说闲话,尽他们说去,我念我的书。将来遇到真正喜欢我的人,自然会明白的,决不会相信那些无聊的流言。”此时的薇龙,不乏现代女性的某些特征。但入住梁太太家不久,虚荣的薇龙便在她姑妈的物质诱惑下渐渐失去自我,成了小有名气的交际花,不断以青春和美貌来为姑妈弄人,以至于将自己的男友卢兆麟也“奉送”给了姑妈。 在浮浪子弟乔琪的爱情攻势下,薇龙爱上了乔琪,“她明明知道乔琪不过是一个极普通的浪子,没有什么可怕,可怕的是他引起的她不可理喻的蛮暴的热情。”薇龙和乔琪结婚后,“薇龙这个人就等于卖了给梁太太与乔琪乔,整天忙着,不是替乔琪弄钱,就是替梁太太弄人。”薇龙虽然和乔琪喜结连理,但她却完全丧失了自我的意识,她不是为她自己而活着,她只是梁太太勾引男人满足性欲的工具,只是乔琪挣钱的工具和发泄性欲的玩物,薇龙变成了一个出卖肉身、没有灵魂的交际花,她和她姑妈的关系,和丈夫乔琪的关系,愈来愈模糊和尴尬,连薇龙自己也承认,和妓女没什么分别。 (三)倾城之恋里的白流苏白流苏出身于没落的官宦世家,是一个泼出去又流回来“祸水”式的人物,离了七八年的婚,只因她的钱被她的哥哥盘来盘去盘光了,变得毫无利用价值成了累赘,她的兄嫂硬是要撵她去为前夫戴孝守寡,继承那些个遗产,以免拖累白公馆。眼看着青春被吸到朱红洒金的辉煌背景里去,流苏内无立锥地,外无希望绵延。流苏是个有较强自我意识的现代女性,当她遇上花花公子范柳原后,她清楚地意识到,她必须在这场婚恋中取得“胜利”,以摆脱她在白公馆的难堪境地,并换取后半生的保障和经济保障。为此,她不惜拿自己的青春作赌注。 “流苏低下头去,微笑道:您待我太好了。她迅速地盘算了一下,姓姜的那件事是无望了,以后即使有人替她做媒,也不过是和那姓姜的不相上下,也许还不如他。流苏的父亲是一个有名的赌徒,为了赌而倾家荡产,第一个领着他们往破落户的路上走。流苏的手没有沾过骨牌和骰子,然而她也是喜欢赌的,她决定用她的前途来下注。如果她输了,她声名扫地,没有资格做五个孩子的后母。如果赌赢了,她可以得到家人虎视眈耽的目的物范柳原,出净她胸中这一口气。”3流苏实在是一个厉害的人,有决断,有口才,柔弱的部分只是她的教养与阅历。白流苏的觉醒,使她对自己的生存困境进行了勇敢的反抗,将一场畸形婚姻中的被动者转变为主动者。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跟范柳原的婚姻。然而,这其中的艰辛又有谁能体会呢?流苏在与范柳原的较量中受尽了委屈。在这场较量中,流苏完全丧失了作为女性的自尊。如果不是爆发港战,流苏最好的结局也不过是作为范柳原长期的情妇。流苏费尽心机,终于赢得了一个受人尊敬羡慕的富翁太太的地位。收场是白流苏理想中的圆满,更多却是空荡荡的惆怅。对此,张爱玲说过:“香港之战影响范柳原,使他转向平实的生活,终于结了婚,但结婚并不使他变为圣人,完全放弃往日的生活习惯与作风。”流苏努力抓住了婚姻,在与现实的较量中她赢了,她赢得了物质生存的保障,却丢失了自我。她由此将沦为生存的精神空虚者。白流苏对生存困境的反抗表面上是胜利的,实质上却是从一个生存困境陷入另一个生存困境。 (四)十八春里的顾曼贞十八春中的顾曼桢,是一位经济独立,受过新式教育的现代职业女性,她有着较强的自我意识和追求个人幸福的精神。与虞姬和流苏相比,曼桢的反抗和挣扎无疑是更有力和更具时代特色的。 曼桢出身于普通市民阶层,家境贫寒,她的姐姐曾以做舞女来养活全家。姐姐顾曼璐的舞女特殊身份,给全家人造成了无形重压,对于直接受惠于这种特殊家庭收入的曼桢而言尤其沉重。这团阴影在曼桢心头久居不散。无论在工作时,还是在日常生活中,笼罩在这团阴影下的曼桢都非常敏感,自尊又自卑。小说几次写出她对于家庭身世的不愿触及,她素朴的装束,都映现了她内心深处的苦恼。 顾曼桢在与同事沈世钧的相处中,擦出了爱情的火花。正当他们准备订婚时,他们的婚事受到了各自家庭的其他成员的影响,加上他们之间的一些误会和世钧的懦弱,他们的婚姻之梦破灭了。曼桢和世钧之所以没能结合,最关键的原因在于以世钧家庭为代表的传统男权社会的压力和曼桢独立的女性自我意识。世钧父母对于曼桢身世的猜测、怀疑,甚至不信任,都表明了传统男权社会强加给女性的枷锁是十分沉重的。曼桢对此是十分不满的,她不愿为了要嫁给世钧而接受他提出的否认与她姐姐的关系。一来是因为她觉得姐姐为家庭付出了太多,她不能这样对待姐姐。二来是她想以平等的身份嫁给世钧,她更不愿意屈就。正如曼桢所说:“我几时看不起他了,是你看不起人!我觉得我姐姐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地方,她没有错,是这个不合理的社会逼得她这样的。要说不道德,我不知道嫖客跟妓女谁更不道德!”4这是曼桢公然对以世钧的父亲为代表的男权社会的控诉和反抗。她的这种女性自我立场的坚定性使得她在寻找自我的归宿上更加艰辛。 曼桢的不幸并不在于她的女性自我意识过于高昂,而是在于她没有足够的勇气来挣脱传统的女性思维模式对她的控制。从而使她曾一度地失去了自我,向生活妥协,向责任低头。当然,是曼璐成功设置的圈套,毁灭了世钧和曼桢本为幸福的情缘,但最终决定曼桢生活之路的仍是她传统的女性思维方式。被祝鸿才强奸后,她感觉到自己已经没有勇气面对世钧,因为舍不得儿子,她又回到祝鸿才的家,过着一种不堪的生活。这种生活状态本不是曼桢所想要的,但她骨子里的母爱逼她走上了这条路。 显然,作为经济已独立的现代职业女性,曼桢可以放弃对男人的依赖,她可以自己养活自己,她也完全有能力逃离祝鸿才的恐怖世界,但她还是陷入其中。这是曼桢的无奈与悲哀,也是那个特定时代的职业女性所面临的一大难题。这些职业女性,注定要经过一翻挣扎,才能重新找回被遗忘的自我。值得庆幸的是,曼桢最终从祝鸿才的世界里脱离出来,她勇敢地与祝鸿才离婚,找回了自我的生存价值,拥有了自我的生活。曼桢的挣扎,淋漓尽致地展示了现代职业女性寻找自我归宿的艰辛历程。 二 张爱玲小说所塑造的女性形象分析纵观张爱玲的小说世界,我们不难发现,其女性形象无不在物质生存与寻找女性自我中苦苦挣扎着。从张爱玲早期创作的小说来看,女性形象的自我意识是明显占据着主导地位的。在张爱玲创作的后期,她冷静地审视和还原了现代职业女性的生存境况和自我意识,在物质生存与自我中找到了相融点,同时也透出女性寻找自我归宿的希望之光。 (一)心里变态型这一类型在张爱玲的作品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曹七巧就是一个典型的心里变态型的女性。弗洛伊德认为:性欲是人类一切成就的源泉,也是成功的源动力,艺术是性欲的升华,人类从事某个活动的目的,是为了缓和得不到满足的欲望。这虽然带有一种泛性主义倾向,但也不乏它的深刻性。可以说曹七巧许多举动都是她性欲得不到满足的一种折射。“当着姑娘们,一点忌讳也没有”大讳姜家的“内言不出,外言不入”的家规。虽说这与她从小生活在麻油店里没有受到良好的教养有关,其实也更是七巧借助言语对她苦闷的一种宣泄,她也只能从言语的放荡中来获得快感。搬到上海后,兰仙嫌人多房挤,七巧瞟了兰仙一眼,笑道:“三妹妹原来也嫌人多了,连我们都嫌人太多,像你们没满月的自然更嫌人多了!”5这几句话中就明显的暗示。听得玳珍都红了脸,而她却一点都不害臊,反而越说越来劲。可见七巧的内心里是渴望有正常人一样的私生活的,可是现实偏偏不让她如愿,因此她的言语就有意无意受了压抑的支配。有一次兰仙在场妨碍了七巧向季泽撒娇,七巧便“嘴里说笑着,心里发烦,一双手也不肯闲着,把兰仙揣着捏着,捶着打着,恨不得把她挤走了样才好。”特殊环境中的几个动作,曲折传递出七巧下意识里对兰仙的妒忌,渴望季泽的感情赋予。嫉妒者是奴隶,他在虚构的幻觉世界里生活,人的嫉妒的暴虐也蛰伏在令人恐惧的形式中。她以后彻夜探询儿子的私生活,“婆婆也不像个婆婆”,当着包括亲家母在内的众人的面,抖露媳妇芝寿的私生活秘密。这时的七巧正是通过对儿子媳妇的私生活的偷窥和对儿子媳妇正常的夫妻生活的反复搬弄来获得欲望的满足。她还横加干涉长安的婚嫁,使出一切奸诈泼辣的手段离间长安的恋情,白白毁了她女儿一生的幸福。这一系列反常行为似乎不可理喻,其实都是根源她不幸的婚姻及由此导致的变态性格。 (二)交际花类型 沉香屑-第一炉香中葛薇龙,本是破落家庭的小姐,因为想读书,被迫投靠一个给阔人做姨太太、以勾引男人为能事的姑妈,这是一个豪华奢侈而荒淫无耻的地方,梁太太整天忙着找男人,和丫头、婢女争风吃醋,她给薇龙出学费是为了把她作为招引男人的诱饵。薇龙明明知道环境不好,但她想:“只要我行得正立得正,不怕她不以礼相待,外头人说闲话,尽他们说去,我念我的书。”然而那些美丽的衣服、漂亮的青年、晚宴、茶会、音乐会、牌局等等,对她太有吸引力了,三个月功夫,“她对于这里的生活已经上了瘾了。”她变了,她的生活准则一次次打折扣,她既经不起物质享受的诱惑,又无力抵抗自身的“不可理喻的蛮暴的热情”终于成为第二个梁太太:自愿的妓女。她有过追求新生活的念头,但就象她姑妈说的,“要想回到原来的环境里,只怕是回不去了”。她先是斩钉截铁地宣称要回去,买了船票,收拾了东西,可是临到走时生了一场病,她又怀疑生这场病“也许一半是自愿的;也许她下意识地不肯回去,有心挨延着”薇龙还是留下来了,留在那个她明知可怕的“鬼气森森的世界”里,对于她,未来是“无边的荒凉、无边的恐怖”她的畏缩不安的心只有在眼前的琐碎物质享乐中深深地埋没,她所有的挣扎,最后剩下的是对姑妈说的一句话“你让我慢慢学呀!”葛薇龙由一个单纯、自信、希望保持自己人格完整的少女到幻想的贬值、自信的破灭终至人格的丧失,这一过程是对她 先前所抱有的“出淤泥而不染”的幻想的有力嘲讽。薇龙的悲剧来自于她自身的弱点,她无法抗拒物质的诱惑,一步步走向堕落,体现了人的意志力量的脆弱无力,她无法战胜自身的弱点,对于物质的诱惑和情欲的主宰,人的意志努力总是归于失败。而这正是导致悲剧的原因。 (三)甘为囚鸟型 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虽然受过西洋教育,在骨子里面仍是浓厚的封建意识,逃脱不 了“嫁汉嫁汉,穿衣吃饭”的旧式婚姻模式,把寻找经济靠山作为择爱的目的和标准,资产阶级的金钱观、价值观与封建婚姻观竟然奇特地吻合了。她与浪荡公子范柳原邂逅而坠入爱河。范柳原是一个饱经世故、狡猾凶残的婚姻场上的赌棍,他只是想寻找情妇偷欢,而不愿承担丈夫的责任,而白流苏则是觊觎他的金银财富要永远嫁给他,二人同床异梦。在金钱和色相的等价交换之中,白流苏牺牲了“淑女”身份和青春投入了范柳原的怀抱。物质生活的迫切需要使她无暇顾及到心灵。她的目的只是为了经济上的安全和心灵上的安稳。 (四)懦弱女型半生缘中的顾曼桢是一个典型的柔弱的女子,她性格中的懦弱就决定了她的悲剧命运。在故事的前因后果中,充满了那么多难料而又合情合理的人生偶然,无论是剧中人还是旁观者都始料不及。在生活中,有些东西,比如爱情;一旦错过了,就不再。她与沈世钧如此相爱,原本排除万难在一起的。在她姐姐嫁人后,她承担起家庭重担,就觉得自己不应该拖累世钧。此时,已心生退意。再加上沈家对她的偏见,让世钧夹在中间,不知如何面对。后来,被祝鸿才强奸,让她觉得配不上世钧。种种误会,让他们越走越远。一次误会的决定:嫁给祝鸿才,更是让她悔恨终生。即使,最后她终于下定决心,选择离婚,自己带着儿子过。但年华已逝,爱情早已在岁月中褪色。多年后,与心爱的人相遇,心中有再多的相思,也是回不到过去了。 三 小说中女性悲剧形成的原因 (一)特殊的时代 张爱玲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特殊的时代,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在这种特殊年代中,让她笔下的女性不断做出让人惊叹的选择。比如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挺身走险,把自己押入一场爱情的赌局。张爱玲玲笔下的这些人物为了不断膨胀的物欲,可以出卖肉体,出卖灵魂,甚至出卖幸福,她们对物质的需要已达到一种异化的物欲,不幸的是,时代并没给她们大贵的命运,她们得到更多的是一个悲惨的结局。物欲横流最终吞没了她们,使她们走向了人生的不归路。因此当“似睡非睡”的七巧回忆起“十八九岁姑娘的时候喜欢她的有如果她挑中了他们当中的一个,往后日子久了,生了孩子,男人多少对她有点真心”时,这些只能和着她脸上的两滴泪珠,永远地埋进了她的坟墓;霓喜在一次又一次被抛弃后,最终也成为一点人气也没有的“外头人”;香港的沦陷虽成全了白流苏的“爱情”,但她心中的悲凉却是怎么也抹不去的。半生缘中的曼桢和世钧是张爱玲小说唯一的一对有真情的情侣,但最后还是阴差阳错的分开了。终是没有逃脱张爱玲小说中灰暗、虚无的氛围。 (二)个人的性格原因 生活环境对人性格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不是出身于下流社会,就是已衰败的贵族,即使属于中产家庭,生活也是相当拮据。所以对金钱的渴望和对物质的享受成为她们与生俱来的天性。曹七巧出身于贫寒,小商贩精明的性格自然在她身上有所表现,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她嫁给了名门望族,甘愿去伺候一个残废的男人。低贱的出身与生活的环境,形成她自卑而又不甘的心理,一味地对金钱的追求成为她想把握自己命运的唯一途径。嫁到姜家目的就是为了钱,这个目的她达到了,但她毕竟出身于低贱,不可能有淑女风范,泼辣、刁钻、善于调情的生活习性都是市井生活在她身上种下的痕迹,这也是情欲在她心中嚣张的原因。这种“欲求不满”使她从一个曾有青春回忆的姑娘变成了一个阴险、凶狠、残酷的近乎精神分裂的姜老太太,情欲就是这样折磨着她。“三十年来,她戴着黄金的枷锁,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杀了几个人,没死的也送了半条命”。张爱玲执着于人性的探索,人性的真实,人性的畸形、扭曲、变态也尽收眼底,她小说中展现的都是人类性格中的劣性,自私、虚伪、贪婪、软弱就是她所塑造的人物的特性。尤其是女性,有人说女人生来就是弱者,但弱者背后好似有无穷的力量,这种力量不是自我拯救而是毁灭。女人大多数的嫉妒心里很严重。古希腊戏剧中的美狄亚正是因为嫉妒,疯狂到杀死自己的孩子。不能说张爱玲受到希腊戏剧的影响,但嫉妒确实是她笔下女性悲剧结局的原因之一。最可悲的是这种嫉妒通常连她们自己也没有意识到,长时间的积累就变成了杀人的工具。七巧因为自己的情欲得不到满足,就嫉妒别人的和睦的婚姻,甚至无法容忍儿女的婚姻。儿女的幸福在她的眼里成了对她的恶毒的嘲笑。承受不了怎么办?她诱使儿女吸毒,通过这种残酷的方式来锁住女儿;她还通过逼新婚的儿子供出床上之事,折磨死儿媳妇。在情欲的折磨下,她不仅毁了自己的生命,还拉上子女作为自己的殉葬品。当她向30岁的女儿长安最佳的求婚者-暗示长安有烟瘾的时候,我们不仅不寒而栗,一个极不正常的人丑陋的站在我们面前。 (三)女性的社会地位在中国几千年男为尊传统的压抑下,中国女性自身带有很深固的奴性,尽管五四以来一直提倡妇女解放,但仍摆脱不了对男性的依附心理。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也是由于这种依附观,从而陷入悲剧的人生中去。受五四影响,女性也开始到社会上读书、工作,甚至留学深造,但只是在形式上的改变,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根深蒂固的道德观念女人最终应当靠男人生活,失去独立的人格,心甘情愿地成为男人的奴隶、附庸、玩偶,从而沦为悲剧的化身。“女人一辈子讲的是男人,念的是男人,怨的是男人,永远永远。”因为男人就是她们心中的主心骨,一旦垮了,一切都没有了。男性是构成女性世界的另一半甚至全部,男人是女性命运的支配者,更是施虐者。更不幸的是她们所依靠的男人,不是自私薄情的伪绅士,就是颓废窝囊的纨绔子弟,再或者是巧言令色的花花公子,对于他们来说,女人完全没有独立的人格,只不过是他们的一件衣裳而已。在以男性权力为标志的社会里,男人本身只把女人作为可以随意摆弄的物品,当作一种附庸。女人对自己的处境和表现只能无能为力甚至无动于衷,好似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再反抗也是徒劳。即使有过反抗也一样悲剧收尾。白流苏勇敢的脱离婚姻的桎梏,为了生存还是又一次走进婚姻的围城。曹七巧不依赖于男人,把黄金作为她最大的寄托,为了财产泯灭了自己的情欲,转过头来又以封杀别人和儿女的情欲来作为自己情欲的补偿。从这也可以看出女性的悲剧最根本的原因是经济上不独立,在没有钱的基础上只有依靠男性而生存。女性与男性永无休止的“斗争”是她们的生存哲学。这种“斗争”只是女性生存的迫切需求。所以,张爱玲笔下的女性意识便是一种迫切的生存意识。在曼桢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国第一批职业女性的影子,也看到了其中的心酸和无奈。就是在现代,社会虽然给了女性自强自立的条件,但仍会从内心不自觉的依靠于男性的女性,或许几千年的传统思想已经留下了太深的烙印,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抹去的。由此可见,张爱玲笔下的女性悲剧命运的成因不是个人的,也深深烙上了时代的印记,是特殊时代造成的。 四、结语 从金锁记中曹七巧的身上,从第一炉香中葛微龙,我们可以看到欲望对人的诱惑和奴役,曹七巧、葛微龙会成为欲望的奴隶,一方面固然是人类对欲望的本能需求所致,另一方面,则在于这些女性无法在那样的时代凭借自身的能力实现经济独立和强大的男权社会的压迫,还在于女性的自我生存意识没有被唤醒,一直处于蒙昧、馄饨的状态,她们无法为自己寻找自己的出路。 在张爱玲后期塑造的女性人物曼桢身上,鲜明地看到了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坚强的抗争。她们的挣扎、抗争,相对那个以男权为中心的社会而言,相对那根深蒂固的伦理纲常和道德文化而言,都是微弱无力的。作家通过书写这些女性的挣扎,揭示了现代女性渴望平等、自由、独立的精神追求,肯定了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对生存现状抗争、挣扎的重要意义。 张爱玲塑造的少数的健康完人形象,虽然是少数,但这些人物,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和光明。 纵观张爱玲的小说,我们不难发现,张爱玲小说笔下的这些女性人物,虽然身世遭遇各异,个性经历迥然,但她们大都有个共同点:要么在物质生存世界中苦苦挣扎,要么在情欲世界中苦苦挣扎,要么在精神世界中苦苦挣扎。透过这些以“苍凉”为基调的有着悲剧色彩的故事,我们可以洞察出作家对于现代女性生存现状的思考,作家在揭示封建家庭和金钱枷锁压迫女性身体和灵魂的同时,也以悲剧精神揭示了一种属于社会,属于时代,属于整个人类的深刻悲哀。她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几乎都是悲剧人物。苍凉而复苍白,安命而又怨命的女性悲运,在张爱玲的笔下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艺术呈示,并且总以纤毫必露的显微效果,把女性异化的真相展示了出来,给人以“凉入骨髓”般的审美感受。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在外表上,她们各具不同时代所赋予的色彩,间或也有受过西洋教育的知识女性。但骨子里,却都惊人一致地拥有一颗女奴的灵魂。这些女性,大都是生长于旧家庭,生活于行将破灭或已经破落的书香门第。她们坦然地,无所困惑地接受现代文明的馈赠,或做职业女性,交际花;或跳舞,谈西式恋爱,但在她们身上,总一样弥漫着一种阴暗的气息,整个心态和生存状态都充满了鬼魅之气,她们仍是为男性世界所苦恼、抽泣,她们“一辈子讲的是男人,念的是男人,怨的是男人” 。依赖男人成为她们表达自立的方式,自尊成为自卑外化的表征。刚刚过去不久的火热时代留给她们的,仅仅是生活形式上的变革。她们的意识仍被男性世界所支配和控制,仍旧只属于生活在阴暗中的女奴。她们全被一只巨手遏制着,这只巨手来自代代相传的封建传统意识,来自女性世代因袭的女性生来是男性附庸的意识,她们演绎的正是个体生命在时代的变化中为追求自身的存在价值时由于传统重负的因袭及对世界的茫然做出自己的人生选择时的悲剧。这些人生所演绎的,也只是“一个美丽而苍凉的手势”。 注释: 1张爱玲倾城之恋金锁记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34页2张爱玲倾城之恋金锁记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222页3张爱玲倾城之恋金锁记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304页4张爱玲张爱玲文集十八春安徽文艺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342页参考文献: 1夏志清:中国现代文学史,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宋家宏:走进荒凉张爱玲的精神家园,花城出版社2000年版; 3陈子善:说不尽的张爱玲,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 4张爱玲:张爱玲全集,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5傅雷:论张爱玲的小说,上海万象,3卷11期(1944年5月);6回望张爱玲:华丽影沉,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版; 7李雪英: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人物浅析,大众科学2007年15期;后 记(致谢)时间如梭,转眼毕业在即。回想大学生活,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感慨之情。感谢母校给我们提供的良好的学习环境,使我们能够在此专心学习,陶冶情操。谨向我们的论文指导老师致以最真挚的谢意!本文的写作直接得益于他的悉心指点,从论文的选题到体系的安排,无不凝聚着他的心血。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师恩重于山,师恩难报。我只有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以契而不舍的精神,努力做出一点成绩,以博师恩一笑。另外,我必须感谢我的父母。养育之恩,无以为报。作为他们的孩子,我秉承了他们的朴实,坚韧的性格。也因此使我有足够的信心和能力战胜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也因为他们的日夜辛劳,我才有机会如愿以偿完成我的大学学业,取得进一步发展的机会。最后,我必须感谢我的朋友们,正是由于他们在电脑技术上的无私指导,我才得以顺利完成改论文。

    注意事项

    本文(浅析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doc)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