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浅谈九华山佛教文化发展及其特色.doc

    • 资源ID:2918673       资源大小:27.50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浅谈九华山佛教文化发展及其特色.doc

    浅谈九华山佛教文化发展及其特色时间:2011-07-19 20:29来源:收集整理 作者:汪春才 点击: 464 次九华山佛教文化是皖江地域文化一座高峰                                  浅谈九华山佛教文化发展及其特色从历史上看,中原文化逐渐南移和吴楚文化不断北进,从地域上看,沿海(海外)文化沿江(长江)、河(黄河)不断西进,内陆(内地)文化正是在南北、东西文化碰撞和融合中形成。处在特殊地域环境中的安徽省沿江地区,应包括江西沿江地区,正处在中华民族南北、东西文化的交汇点上。各种文化在这里互相交织、碰撞。同时,沿江地区也是中华民族南北、东西文化交流纽带和桥梁。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在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等方面不断的融合、吸收、发展的过程中,使沿江地域文化既具有中原文化(主流)的特点,又有吴楚文化的烙印;既具有沿海(海外)文化开放性和先进性的特色,又有内陆文化的稳定性和传承性的特点。因为,沿江文化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和适应性,所以能兼容并蓄。她的稳定性和传承性又使沿江地域保留了许多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古老的徽州文化如果没有沿江地域文化的呵护和遮拦,就不可能形成并保存得如此完好。江淮古文化,如桐城派文化如果没有沿江地域文化,不可能走向全国,形成中华民族清代文化的主流派;徽商和徽剧经徽州古道和长江水系,借助沿江走廊(江河)出芜湖、广德、池州而风靡全国。至今沿江还留有许多徽商后裔所居住的城镇。沿江地域文化在人们的交往中,在沿江地域的开发中不断吸取、接纳、丰富和发展中形成了自身文化特色。就我们今天所说的九华山佛教文化已不是原始佛教文化的含义了,而是自佛教传到九华山的一千多年来,九华山佛教文化在接纳、吸收儒家文化、道家文化、海外文化和世俗文化而形成的今天所谓“九华山佛教文化”。我们可以从池州九华山佛教文化的发展、演绎形成的过程,清楚地看到沿江地域文化的特点。从这一视角出发,九华山佛教文化是沿江地域的一个典型缩影,更是一座高峰。九华山位于安徽省池州市东南境,北俯长江,南望黄山,东临太平湖,西接贵池。风景区面积120平方公里。九华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既是善男信女朝拜的圣地,又是中外游客观光的胜地。她以独特的佛教文化称著于世。现存9座名刹被列为全国重点保护寺院;有30座古刹被列为省级重点保护寺院;历代保存下来的宗教文物(大小佛像6300多尊,各类文物2000多种)和精美的工艺品,真正是一座佛教文化的历史博物馆。在全国众多佛山、名寺之中,九华山佛教文化又具有自身的特色。真人真事化道应化。在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中,其他三山都是菩萨示现,惟有新罗大觉,在九华山神格化为地藏王菩萨金地藏。所供奉的神像十分特别。其他三座名山所供奉的本山道场的菩萨像,都是根据佛经中描绘的菩萨本来相塑造的,唯独九华山根据真人金乔觉的形象来塑像的。其旁立者是在九华山出家的闵氏父子:道明、闵让和塑像,为佛教之独创。金陵琐事剩录载:西域三僧,在该国能望见大明四山之气:“九华山铁气,普陀山铜气,峨眉山银气,五台山金气。”虽是神话之说,从明代起,九华便居中国四大佛山之列,并以“大九华”之称而闻名海内外。九华山钟灵毓秀,集佛教文化和人文景观于一体。我们从池州九华山佛教文化的发展、演绎的过程,看到沿江地域文化的特点。一、九华山佛教文化是儒、释两家共同创立的文化九华山的佛教文化有别于其他地方的佛教文化。因为它在开发之初,有两位文化巨匠差不多同时到达九华山。一位是九华山佛教开山之祖新罗王子金乔觉(696-794),于唐开元末(约740年)到九华卓锡布道;一位是中国唐朝大诗人李太白(701-762)于唐天宝八年(749)上九华寻仙访友。两位大师虽未在九华聚首,但其心是相通的。金乔觉卓锡九华,以其严谨苦修的善果灵迹和渊博精深的佛学思想、教化邑人,备受崇敬。金氏汉学修养极高,注重自我修炼,诵华严经,奉“禅宗”义,兼采中国佛学各派之长,发释迦既灭、弥勒未生之前持大宏愿:“众生渡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时“地藏大愿”的感召力深入民间。地藏经教义遍布九华境内外。同时金氏也是一位诗僧。金唐诗录有其诗。如此秀灵的九华山,在唐之前,由于交通梗阻,游人罕至,竟被淹没无闻。虽有道教在此留有胜迹,亦有僧人来此驻足,但都未果。唐武宗发动的“灭佛”运动,史称“会昌法难”。佛教在中国本应衰落之时,而独九华山佛教则得到长足的发展,不能不归功于金地藏。在金氏卓锡九华,唐代大诗人李白也不期而上九华。诗人还在大江之上一见九华,就吟诵出:“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的诗句。上山后被九华奇丽所折服,他独具慧眼写下了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妙有二分气,灵山开九华”。改九子山为九华山,使荒漠无际、鲜为人知的九华山而传之四海,正如清周赟九华山志序云:“吾不解九十九莲峰,拔江天而濯云汉。必谪仙一见而后,天下始之有九华。”僧人金乔觉的眼里九华山是“人境”、“情境”。他在送童子下山诗中云:“空门寂寞汝思家,礼别云房下九华。好去不须频下泪,老僧相伴有烟霞。”金氏从719年入唐,在二十一年的时间里,他游历中华大地无数的名山,至今这些地方都留有胜迹,如何独选九华山而卓锡?九华山古号九子山,因山崖顶峰似乳,列峙九子峰,状如九子,回环向背,团聚嬉戏。金僧一见:九子恋母,坐听其崖,静听泉声,思情缕缕,人性复归。以小(九子崖)概大,佛为“人”而生,如是卓锡九华而定居。不能不说地藏的慧眼。在李太白的眼里九华山是“佛境”、“仙境”。他在地藏菩萨赞诗云:“本心苦虚空,清净无一物。梵荡淫怒痴,圆寂了见佛。”;“妙有二分气,灵山开九华。”因华为花,佛教为莲花为佛相,李白自身又号青莲居士。见其山状如莲花,以大概小,峰峰如莲,整个九华山似飘浮在云海中“出污泥而不染”的莲花,升入佛国仙域,飘飘渺渺,成仙得道。九华山的定名不能不说李白的慧眼。金僧以“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以“出世”而成佛。李白以“乃相与卷其丹书,匣其瑶瑟,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变,海县清一。事君之道成,荣亲之义毕,然后与陶朱、留候、浮五湖、戏沧洲,不足为难矣。”(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以“入世”而仙。后在采石揽月而去。金僧和李白,他们有对大自然优美的雅兴和向往,对幽丽清静的自然界产生超凡脱俗、净化心灵的特殊感受,他们清高自洁的心态,他们有对人生深刻的理解和执著的追求,是十分相似的。所以他们的心是相通的。九华山,自唐古新罗王子僧地藏“占”了,才成就了今天这座重要的国际化佛教道场;又因唐代诗仙李白“到”了才使九华山誉播天下。“山因诗而名传,佛依山而显灵”。所以讲九华山是儒释共同创立的佛教圣地。二、儒释共同发展了九华山佛教文化据史料记载,金乔觉卓锡九华七十五年,被认为地藏转世,因金僧是外籍僧人,又具有王子身份,千百年来,引得天下佛教信徒顶礼膜拜。各方信徒朝山进香、捐款建寺、修桥铺路,以积“善德”。历代名僧在此弘扬佛法和信士、香客的开发经营,形成了以佛教为特色的文化氛围,提高了九华山的知名度。随着历代高僧的修道,九华山佛教寺庙也在不断扩建。继化城开山寺后,寺庙从宋末的二十余座,增到清末的一百五十余座,僧众达三、四千人之多,形成了园寺、东崖寺、百岁宫、甘露寺四大丛林。并留下了大批珍贵的佛教文化遗产,使九华山呈现出多层次、多风格的佛教文化色彩。“人籍山之钟秀,山籍人以传奇。”自大诗人李白三上九华,文人学者慕名来山,络绎不绝。他们用妙笔,多角度地体察山情,描绘风光,为九华胜景、传奇添彩,为九华山川增辉生色。唐代著名文学家刘禹锡游九华时,惊叹“奇峰一见惊魂魄”,“自是造化一尤物”,九华山歌;宋代文学家王安石赞誉它“楚越千万山,雄奇此山兼。”(和平甫舟中望九华山)后一发而不可收拾,历代文人在此吟诗作画,留下作数千篇珍贵的诗文书画,成为我国文艺殿堂珍贵财富,他们中有许多人钟情于九华,流连驻足,建起了许许多多的书堂、书院,隐居在九华山中。有史记载的遗址二十多处。如李白书堂、唐隐士费冠卿的费拾遗书堂、杜荀鹤书堂、腾子京书堂、王守仁的阳明书院等。名人书堂遍九华,十万丛林满九华,构成了九华山独特的名胜景观,积淀着丰厚的儒释文化底蕴。正是这丰厚的文化,影响九华山及周边地区的文化教育事业。仅贵池、青阳两处小邑,明清两朝科举中进士者达二百人以上。九华山不仅佛学深厚,儒家士子文化也丰富多彩。所以讲,儒释两家共同发展了九华山佛教文化。三、僧侣同乡民、香客共同创造了九华山佛教文化九华山佛教文化不仅为儒、释两家所创立,更是众僧同山民、香客共同创造的文化。1、沿江经济开放与佛教禅农思想是开发沿江地域经济原因,也是创造沿江(九华)地域文化的源头。佛教在中国发展的过程,到唐代,禅宗成为佛教的主流。这同禅宗的久远流传与教义及修行办法简易分不开。禅宗的简易体观在“见性成佛”、“顿悟成佛”的主张上。众生是否成佛,关键在自性的迷悟,就是把心外的佛变成内心的佛。把佛变为举目常见的平常人,而“顿悟”无需阶梯层次,并不要求离开现实生活。在日常劳动生活中都可以顿悟成佛。唐“安史之乱”后,百姓为避战乱,逐渐南迁,沿江肥沃的河谷平原和丘陵正等待着人们去开发、去利用。金僧和李白到九华所处的时期正是沿江开放的真正意义的早期。一方面需要百姓的艰苦创业,同时百姓又需要精神支持,而此时九华山僧众;“畲田采,薪自给”,坚持“农禅兼修”,主张“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参禅打坐,自食其力。农禅之风符合百姓的意愿。第二方面,皖江地域(池州)地处南北战略要冲,历史上为争夺池州(九华山)发生过大规模的战争。据史记载:南宋初,宋金对峙,刘世光、岳飞曾三次收复池州。元末,朱元璋同陈友谅大军在此征战达七年之后,先后四次血洗池州;清中叶太平军同清军反复征战池州,使皖南池宁二府,十室九空。沿江地域水旱灾害频繁,据史记载:自宋(1137年)以来到1993年,共851年中,区域内共出现大的水旱灾害80次。平均约10年一次。所以唐初开元二十八年(740)池州户口统计仅1900户,人口87967人。加上历代官府的掠夺和剥削,沿江地域的贫穷和苦难又是最重的。一时无力战胜灾害,贫苦百姓对佛教寄予希望,祈祷地藏赐福,从而使九华山佛教得以昌盛。九华山佛教的兴起,促进了商业、运输业的发展,使九华山及周边地区石城(贵池)、蓉城(青阳)、广阳(太平)、陵阳(青阳)成为重要商埠。同时刺激着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开创了旅游业的先河。如在唐代,九华茶叶和天竺竹筷已畅销南洋;宋时,已有“天台云雾”、“九华龙眼”等名茶及精美的工艺竹编和折扇(绢扇)问世,并远销川、陕、江、浙。据九华山志载:山民和众僧在香客和信徒的经济支持下,先后开辟了九华山至徽州、池州、宣州的五条上九华的古道(石板大道,宽1.5米)。这五条古道达徽、池、宣三府十县,共计里数百公里,直通长江。发达的水陆交通,促进了人员的交往和商品交流。给九华山经济的发展,为沿江地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佛教寺院和儒学的书堂才得以发展。2、九华山庙会是礼佛同地方戏剧及贸易活动相结合的民间娱乐文化的产物九华山是地藏王菩萨道场,各种形式的佛事活动,年年岁岁,绵延不绝。无数虔诚的佛教信徒,从四面八方汇集佛山。其中农历七月三十日为地藏王菩萨圣诞日,传说金乔觉也是这天成的道。因此,每年在这天前后,僧侣都要举行一次隆重的大型佛事活动,称作“地藏王法会”,俗称“九华山庙会”。地藏庙会,一般从农历七月三十日至八月初六,历时七天。法会由德高望重的高僧主持,庙会期间的佛事活动形式多样:诵经、守塔、拜佛等。民间九华山周边地区组织“百子会(团)”进行朝山进香活动,俗称“朝九华”。圆满那天,寺庙设斋供众,广结善缘。地藏庙会不仅有礼佛各式活动是僧众的节日,同时也是民间的娱乐活动,庙会期间,整个九华山城披红挂彩,人群如潮,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有舞龙灯、狮子灯、变魔术、耍杂技、说鼓书、唱曲艺、武术表演、青阳腔、黄梅戏和古老的傩戏、傩舞演出,热闹非凡。可以讲:是僧侣共娱的狂欢节。九华山庙会也是九华地区重要的物质交流活动场所。九华山是重要的物资集散地。早在宋明时期,九华山就有山民经商,主要为朝山香客服务,形成了以化城寺为中心的商业网点和街市。九华山地区的土特产在这里集中,茶叶、蚕茧、工艺竹编、黄精等中草药及竹木柴炭从这里流向各地,经长江水系远销南洋、江浙一带。各地的货物,京广百货;苏杭丝绸;生活日用品又源源不断涌向九华山及周边地区。客商在朝山的同时,进行贸易活动。形成了池口、童埠、梅龙、木镇、庙前、广阳等商业中心。正是僧侣、山民、香客在进行礼佛的同时进行娱乐活动和贸易活动,是九华山庙会长久不衰的重要原因。也是这三者的结合,创造了九华山佛教文化的民俗情,所以有人讲:五台山可以称着为皇家佛山(历代皇帝朝佛),那么九华山就是劳动人民佛山。3、佛俗和民俗的结合创造了沿江(九华山)地域的风俗人情九华山及周边地区,自古民风淳良,人民崇文信佛,乐善好施。这使我们深深感到,九华山及周边地区是由于受到佛教文化的影响所致。佛教文化是山民的世俗风情在保留各自风貌的同时,又有共同的文化特征。九华山寺庙的建筑风格在四大佛山中独树一帜。它以简朴为宗旨。因受自然地域和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寺庙同皖江民居式样完全一致,比徽派民居要矮一些。这种建筑,多采取青灰色的砖墙瓦顶,梁、枋、门窗多采用本色木面,显得雅致。这种寺庙建筑符合亦禅亦农的寺院生活,更易在日常劳动生活中拜佛和从事农事活动,也有利于僧众同山民的交往。也显现佛教普渡众生,无隐可言。这种寺庙或置于山巅,或深入山坳,或隐入竹海,或临涧而造,是真正意义上的“深山藏古寺”。采用宜隐不宜露的艺术处理手法,结合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因地制宜,从而创造出各具特色的九华山寺庙园林。也具有皖南地域“车到山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民居村落的特色。九华山的佛教音乐伴随着佛事活动而进行。其表现形式分吟唱与器乐两类,其大多为吟唱。吟唱又分为唱给佛听的“法事音乐”和唱给俗人的“民间曲调”两种。唱给佛听的“法事音乐”,古朴、庄严、幽雅、静谧等特点这里就不细说。唱给俗人听的“民间曲调”用于弘法、劝善、度己,所唱典牌音乐色彩、风格、情趣以及唱颂形式均各有不同,民间色彩浓郁,带有一定的民俗性。许多曲调和民间及戏曲音乐“徽池雅调”(南戏、青阳腔、傩乐、徽剧)风格相似。九华山大型佛事均请附近民间乐手参加,据查,所吹奏过的曲目大开门、一支梅、哭皇天、小放牛、柳青娘等,均系九华山(池州)民间乐曲。可见其佛教音乐同民间曲调同出一源,相互融合,推动了佛乐的发展,也发展民乐自身。千百年来,散在九华山及周边地区的民间歌谣十分丰富。其民间歌谣既有佛学的理念又有山民的习俗,经流传和发展已经家喻户晓,已经同人们的生活习俗密不可分。如九天仙女采茶来:“家居九华高山巅,白云送我进茶园,茶伴兰花岩上长,歌随清风吹满天”。如酒色财气歌:“酒是穿肠毒药,色是刮骨钢刀。财是下山猛虎,气是惹祸根苗。”都充满禅意。九华山许多民俗中浸透着佛礼。九华山百姓为尊重佛教徒“禁养家禽家畜”习俗。尤其不得养猪,但一户可靠一只公鸡,每个寺庙也准养一只公鸡,意思是公鸡报晓,“净土”有声,兴旺发达。这一习俗延续至今。为尊重佛教,九华山山民吃荤有暗号,不让和尚知道。如“猪肉”称“柴禾子”,“鱼”称“摆尾子”,“鸡蛋”称“萝卜”,“鸡”称“食稻子”,“鸭”称“飘水子”,“鹅”称“高颈子”,“猪油”称“棉絮”等。山民同僧众共同欢庆春节,当地乡民有过“荤年”、“素年”的区别。“荤年”提前过,自腊月三十日至初三过“素年”,又称“斋年”。三十年夜至初一,家家户户和众寺庙均吃“长生面”。象征延年益寿。九华山为地藏王菩萨道场,僧俗都奉地藏为“神灵”,素有拜地藏的习俗。除了寺庙每天上殿做功课之外,九华街居民每月初一、十五用素菜为地藏菩萨供斋、上香。每年正月初一,百姓先到肉身宝殿向地藏拜年之后,再相互拜年;正月里舞龙灯要先朝地藏,再走村串户。村民若有婚丧之事,还要到地藏菩萨面前“许愿”和“超度”。九华山受佛教影响,每年还有“三元济残”习俗。九华山僧俗两家均有对残疾人有慈悲救济的习惯。每年有三天(夏历正月初一、七月十五、十月十五)集中救济残疾人,称为“三元”节。每逢这三天,寺院和大姓公堂请残疾人或孤寡老人集中会餐,每人还分得一份钱、粮、衣物。还要举行赈孤宗教仪式。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九华山都有自己的规范。如百姓嫁女,还必需到寺庙或在庙会上以香火钱买一和尚特制的童男彩色泥塑,藏于新人卧室床边墙上,以求童男转世。九华山的佛教寺院的大厨均能做一手好“素宴”,其原料多为各类蔬菜、豆腐、香菇、木耳及素油。其造型又如同“荤宴”,看上去,满桌鸡鸭兔肉,龙肝凤胆。这互相矛盾的宴席,正是九华礼佛同民俗结合创造的饮食文化的最高成就。既具有讽刺韵味,又具有融合之真情。凡此等等。九华山佛教文化,同世俗文化融为一体,互为表里,深刻地影响着皖江地域的风俗人情,使其充满着神味。九华山继五台、峨眉、普陀之后,在皖江地域突显,并跻身中国四大佛山之列。论名气,九华山不及湖北梅县东山的“五祖寺”(唐咸享年间由禅宗五祖弘忍创立,故名),论建寺年代不及江西九江庐山东林寺(东晋大元十一年公元386年名僧慧远在此建寺,是我国佛教净土宗发源地)。论声望不及天柱山的“三祖寺”(禅宗三祖僧璨禅卓锡之所,声扬大江两岸)。论地理环境不及江苏扬州的大明寺(建于南朝刘宋年间,地处大运河北河口,又是唐高僧鉴真和尚居住和讲学之地)。但这些名山、名寺其名不及九华。究其原因,九华山佛教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地域文化特色所致。地域特色。九华山特殊的地理位置,处在皖江地域文化圈内。在长江和黄山山脉之间,佛教兴盛时,出长江而声名远播;佛教衰落时,退居黄山可避其难。而地处沿江的佛寺,易受自然灾害的侵袭、战争的破坏。处于大都会的名寺,易受皇权(政治)左右,可备受恩宠,也极易毁寺,所以沿江名山名寺均未能坚持始终,只能昙花一现。佛儒结合的特色。九华山佛教文化同儒教(实为教育)文化结合,既发展了自己又充实了儒家文化。如果没有儒家教育文化,并人才辈出,佛教文化也不能显露锋芒,名僧和名儒也不能“晏坐东崖”而扬名中华。佛儒虽道不同,但其理是相通的。这一点,其他名山虽有,但远不及九华。佛教文化和世俗文化结合的特色。佛教和世俗文化的结合,相互依存、当政治风浪冲击佛教,如“灭佛”行为,因得到百姓的理解和呵护,佛教文化仍然在九华得以保留,免遭毁灭。佛教文化同商品(经济)文化相结合的特色。九华山较早形成了街市,在进行朝山敬佛的同时进行商品贸易和物质交流。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也为僧俗解决了生活资料需求。佛教文化和世俗风情结合的特色。佛事活动是僧侣和百姓的节日。在经济落后,无文化活动的九华山,佛教的礼佛,如“水陆法令”、“庙会”等无异于一次文艺表演,使百姓得以休息。佛教徒的“六戒”,不会同百姓争利、争色,为百姓所接受。百姓又从佛教教义中懂得了生死相依的道理,对生充满希望,对死不再恐惧。所以一千多年来,九华山佛教文化在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而源远流长,成为皖江地域文化的一座高峰。

    注意事项

    本文(浅谈九华山佛教文化发展及其特色.doc)为本站会员(仙人指路1688)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