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音乐与戏剧2.doc

    • 资源ID:2918472       资源大小:992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音乐与戏剧2.doc

    第十一课 音乐与戏剧(二)教学目的一、中国新歌剧自20世纪20年代至今7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产生了许多有广泛社会影响的剧目。通过听赏本课选编的四首创作于歌剧发展不同时期的具有代表性的新歌剧的代表性唱段,使学生初步领略音乐与戏剧相结合的艺术魅力及中国新歌剧剧源于民族传统文化,借鉴吸收欧洲艺术手段,表现中国社会生活的独特风貌。二、我国的歌剧艺术是以欧洲“歌剧音乐”为借鉴手段来表现中国独特的社会生活风貌的。因此,以听赏教材所选唱段为契机,让学生对欧洲歌剧音乐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特征作一初步了解,可帮助他们对照理解所选唱段的艺术表现。教学重点:听赏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红梅赞、洪湖水,浪打浪教学难点:理解音乐在歌剧中的作用教材分析:一、欧洲“歌剧音乐(Opera music)”简介歌剧音乐是欧洲17世纪以来一种社会影响较大的音乐与戏剧相结合的综合艺术体裁。欧洲18、19世纪的歌剧音乐一般包含有序曲及幕间曲、咏叹调及其他抒情性独唱、合唱及重唱等。合唱(Chorus)常用于歌剧中的群众场面。咏叹调(Aria)为歌剧主角的独唱,相当于戏剧中的独白,它的任务是表现歌剧中主要人物各自的特性,描绘他们的“肖像”。咏叹调是歌剧中最精彩的音乐,它有完整的结构形式和情感层次,可以拿出来单独演唱。在表现各个主角同一场合中的不同性格、情绪以及相互的对白等,一般用重唱较为适宜,可用来表现各人物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二、选听唱段介绍1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1)歌剧情节简介这个唱段选自歌剧小二黑结婚。作于1952年。由中央戏剧学院歌剧系根据赵树理同名小说集体改编,田川、杨兰春执笔,马可等作曲。1953年1月初演于北京。剧情介绍:1942年,山西某抗日根据地的刘家峻山村里,民兵队长小二黑与同村姑娘于小芹相爱,却遭到双方父母的反对。二黑的父亲二孔明私下给二黑收了个童养媳;小芹的母亲三仙姑由于贪图财礼,逼小芹嫁给吃喝嫖赌的吴广荣。一天夜里,二黑和小芹正在商议终身大事时,却被早已垂涎小芹的地痞金旺等捆住,借机陷害。幸得区长及时赶来逮捕了一向欺压百姓的金旺,当众教育了二孔明和三仙姑,并批准了小二黑和于小芹结婚。(2)音乐风格简介音乐汲取了山西民歌和“三梆”(山西、河南、河北梆子)、评剧的音乐素材并予以创新发展,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同时也具有鲜明的时代感,较好地刻画了人物性格,推动了戏剧矛盾的发展。(3)选听唱段赏析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系于小芹在第一场出场时在村外河边唱的,是对民兵队长小二黑一片痴情的内心独白。全曲可划分三段,从不同侧面刻画出女主人公的形象和内心发展阶段。第一段旋律明朗、舒展,栩栩如生地刻画出于小芹那纯朴可爱的形象;中段从”你去开会的那一天”开始,回忆小二黑去公社开会领奖、乡亲们热情相送的情景,唱出了她对二黑纯真、炽热的情意。第三段,作者以巧妙的构思,借小芹之口淋漓尽致地描绘了小二黑练就的过人本领及英勇机智地组织抗击侵略者的光辉形象,热情讴歌了这位抗日战争时期的优秀青年。这个唱段开始的曲调愉快、舒展,后来转到对二黑的思念时,感情涌起波澜,音乐速度随之加快,旋律跳动,把小芹细致入微的内心感情表达得维妙维肖。2洪湖水,浪打浪(1)戏剧情节简介选自歌剧洪湖赤卫队。张敬安、欧阳谦叔曲,朱本和、张敬安、欧阳谦叔、杨会召、梅少山编剧。1959年由湖北省实验歌剧团首演于武汉。剧情:1930年,湖北沔阳县委为配合红军行动,暂时把赤卫队撤离彭家墩。当地白极会头子彭霸天乘机卷土重来进行报复。赤卫队在党支书韩英及队长刘闯的率领下,继续袭击敌人。彭霸天大为惊恐,派出密探寻找赤卫队。刘闯中计,枪打密探,暴露目标。韩英立即掩护队伍撤退,自己却与分队长王金标被捕。后王金标叛变,韩英坚贞不屈。敌人逼她母亲劝降,但韩英母女相互激励,宁死不屈。敌人又把叛徒王金标放回,命他把游击队诱入伏击圈。韩英在彭霸天副官(地下党员)掩护下脱险,及时赶回赤卫队,枪毙了叛徒,配合大部队作战,消灭了彭霸天。(2)音乐风格简介音乐主要从湖北天沔花鼓戏和天门、沔阳(洪湖原属该县)、潜江一带的民间素材中,汲取最富生命力的乐汇而创作,不仅有强烈的时代感和浓郁的乡土气息,而且有鲜明的性格化音乐形象。(3)选听唱段赏析洪湖水,浪打浪这个唱段是这部歌剧中唯一的一首抒情歌曲。选自歌剧的第三场”搜湖”。剧情发展是这样的:清晨,迎着冉冉升起的红日,脚踏洪湖万顷碧波,韩英与秋菊一起划船到芦苇深处去找战友。情不自禁地唱出“洪湖水,浪打浪”借以抒发赞美故乡,憧憬未来的情怀。这首歌先由韩英独唱,而后是韩英与秋菊的二重唱。这首歌富有浓郁的湖北地方风格。它的原始素材是湖北民歌襄河谣,原民歌是四个乐句的乐段结构,经过曲作者精心构思,变化、发展、引申,谱成了这首变化再现的三段体结构的歌曲。歌曲的第一段A是起、承、转、合的四句体单乐段。第四乐句(合句)采用戏曲拖腔的手法将乐句扩充为三小节,这样既突破了乐段的方整性,又增强了乐段的收束感。歌曲的第二段B是对比段,由三个乐句构成,属于非常规乐段。B与A的对比是多方面的,包括节拍、演唱形式、节奏、句式等。结尾句中使用了第一段的拖腔,在变化中求得了统一。歌曲的第三段A是第一段的变化再现,前两个乐句的旋律仍是完全再现,真正的变化再现是第三、第四个乐句,这里不仅旋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而且还伴有乐句结构的扩展:由于歌词的内容和句式的变化,以及情感表达的需要,第三乐句扩展为3小节;第四乐句扩展为6小节。最后结束句的拖腔仍然回到A段的音调上,体现出了再现的意义。也表达了歌中主人公对革命必胜的信念。值得特别提出的是:这首歌二、三段的二重唱设计的非常别致,是我国民族歌剧中少有的精品唱段。这里的对比复调与模仿复调运用自如,两个声部不仅互为补充、水乳交融,而且具有各自的独立性,演唱起来颇有情趣。歌剧洪湖赤卫队剧情简介洪湖赤卫队是我国一部优秀的民族歌剧。湖北省实验歌剧团1959年首演于武汉。由洪湖赤卫队创作组编剧,张敬安、欧阳谦叔作曲。本剧取材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洪湖地区的革命斗争史实。描写以乡党支部书记韩英、赤卫队长刘闯为代表的洪湖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与以彭霸天为代表的国民党反动势力进行英勇顽强斗争的故事。全剧共分六场:第一场撤退第二场劫枪第三场搜湖第四场越狱第五场找党第六场胜利。3红梅赞、绣红旗(1)戏剧情节简介选自歌剧江姐。羊鸣、姜春阳、金砂曲。中国人民解放军空政歌剧团根据小说红岩改编,阎肃编剧。1964年由该团首演于北京。剧情:全国解放前夕,中共地下党员江雪琴(江姐)带着中共四川省委交付的重要任务,离别重庆,奔赴川北。途中惊悉丈夫华莹山游击队政委彭松涛同志牺牲的噩耗。在与华莹山游击队司令员双枪老太婆取得联系后,抑制巨大的悲痛,投入对敌斗争。由于叛徒甫志高的出卖,江姐不幸被捕,关押于渣滓洞集中营。面对敌人的种种酷刑,她大义凛然,严词痛斥敌人。最后在重庆解放前夕,慷慨高歌,英勇就义。(2)音乐风格简介以四川民歌的基础为主,广泛地吸取了川剧、越剧、四川清音、京剧等诸多地方剧种的音乐语言加以创作,既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和清醇的乡土气息,又可表现强烈的戏剧性或优美流畅的歌唱性段落,深入地、多层次地刻画了英雄人物的性格特征。(3)选听唱段简介红梅赞是歌剧江姐的主题歌,这首歌在全剧中多次出现,为江姐的音乐基调做了全面的概括,是贯穿全剧的音乐主题,江姐的唱腔大都由此发展而来。作者在谈到红梅赞的创作时,曾说道这是学习毛主席诗词咏梅所得到的启示和教益,才写出了这首红梅赞。作者以梅花不畏严寒风雪,傲然怒放的坚贞性格,比拟江姐坚强不屈的革命气节。紧紧抓住”赞”字作为全曲的基本格调,这首歌的歌词寓意深刻,曲调辽阔、清新,情感真挚、内在,表达了主人公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这首歌为七声徵调式。歌曲的素材主要借鉴了四川“扬琴”和江南“滩簧”的音调。歌曲中多处使用八度、七度的跳进音程,使得旋律开阔而有气势。构成江姐音乐的一大特点。歌曲的曲式结构是二段曲体,A、B两段的结构相同,都是由四个乐句构成的乐段,前三个乐句都是两小节,两个乐段的最后一句都扩充为三小节。A段主要是对红梅性格的具体描绘,B段是对红梅品格的赞美。绣红旗是歌剧第七场中的一首女声齐唱。被关在渣滓洞集中营牢房里的江姐、孙明霞和其他几位难友,从男牢房同志那里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心情万分激动。尽管行刑队已经准备对江姐下毒手,她仍镇定自若地撕开被面取出烈士留下的红旗,与难友们一道绣一面新中国的五星红旗。曲调朴实优美,深情而又乐观,表现了江姐视死如归的革命英雄主义和憧憬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念。4紫藤花(1)戏剧情节简介选自歌剧伤逝,剧本据鲁迅同名小说改编。王泉、韩伟编剧,施光南作曲。中国歌剧舞剧院1981年秋首演于北京。歌剧主人公子君和涓生是一对“五四”时期的知识青年,为了追求自由美满的爱情生活,冲破旧礼教的樊篱而勇敢地结为伉俪。但爱情与幸福并不能超然于社会之外而孤立存在。自身的软弱使子君和涓生无法摆脱旧势力的重压和生活的贫困,无所附丽的爱情最终导致了悲剧性的结局子君饮恨而亡,涓生带着心灵的创伤去探索新的人生。(2)音乐风格简介歌剧音乐借鉴了西洋歌剧的表现形式,广泛运用咏叹调、宣叙调、对唱、重唱、合唱伴唱等丰富多样的声乐体裁。在演唱形式上,吸收了我国二、三十年代艺术歌曲的某些特点,富于民谣色彩和时代气息。在我国歌剧史上,伤逝是第一部抒情心理歌剧,它在音乐戏剧结构、人物设置的独特、心理描写的深刻以及对人声表现力的开拓等方面,均有创新的意义。(3)选听唱段简介作为主题贯穿全剧的紫藤花首先出现在歌剧第一场夏。采用男、女二重唱、合唱伴唱的形式。音乐深情而纯真,以甜美、明朗、富有朝气的旋律抒发了子君与涓生对美好爱情的向往。教学注意事项:一、本课的主要宗旨是让学生在听赏所选中国歌剧唱段的过程中了解音乐与戏剧相结合的艺术魅力。鉴于此,建议教师在听赏之前能向学生简介歌剧的戏剧情节及所选唱段的表现内容,使学生能把所听音乐与具体的艺术形象相结合。二、在向学生介绍欧洲的“歌剧音乐”之后,建议教师能引导学生分析每个唱段的演唱形式(独唱、重唱、齐唱等)及艺术表现。三、为“课后练习与思考”作准备,建议教师用相当时间在课上指导学生学唱绣红旗。附本课选曲全谱教学程序:一、组织教学,揭示新课二、介绍有关歌剧知识,知道音乐在歌剧中的作用三、通过课件听赏作品四、课堂教学小结课外音乐活动:学生练唱扎红头绳

    注意事项

    本文(音乐与戏剧2.doc)为本站会员(laozhun)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