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共产党宣言》与现代欧洲虚无主义.doc

    • 资源ID:2918426       资源大小:45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共产党宣言》与现代欧洲虚无主义.doc

    共产党宣言与现代欧洲虚无主义摘要: 共产党宣言已发表163 年了,重读这部精要简短的影响世界的著名宣言,仍然能启发当代人的思想和智慧。本文试图从共产党宣言对现代社会内在运行机制的揭示出发,梳理自从资本来到世间,人类的精神处境所日益遭受的虚无主义的内在根源。同时,指出要想领会尼采的“上帝死了”和海德格尔的“人的无家可归状态”等现代哲学大师的思想、领会欧洲虚无主义产生的内在根源和现实基础,必须要以领会共产党宣言为我们揭示的时代境况为背景。关键词: 共产党宣言现代社会; 虚无主义; 尼采; 海德格尔马克思、尼采和海德格尔都是举世公认的我们这个时代的思想家。三者均从不同的立场思考了我们这个时代的本质:马克思将我们的时代描述为资本展开并取得统治地位、而最后因其自身无法克服的内在矛盾又走向灭亡的时代; 尼采用“上帝死了”宣告我们这个时代是一个最高价值崩溃的时代; 而海德格尔从“遗忘存在”的形而上学历史中揭示了我们这个时代“人的无家可归状态”。然而,三者之间的联系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马克思和尼采生前所处的时代虽有重合,但是两者从未有过思想上的交流与启发 1,海德格尔是马克思和尼采身后的思想家,海德格尔与马克思也是向来疏远的,除了几处评论之外,也没有太多的涉及; 相比于海德格尔与马克思的疏远,尼采则是海德格尔思想中的一个中心点,海德格尔将尼采思想定位为形而上学的终结与柏拉图之形而上学的起点遥相呼应 2。在此,我们无意祥加讨论三者之间的思想关联。重读共产党宣言这部精要简短的影响世界的著名宣言,仍然启发着当代人的思想和智慧,启发之余,也为我们在处身其中的这个时代背景下,深思马克思、尼采和海德格尔之间思想关联的时代根源提供了很好的契机。本文试图从共产党宣言对现代社会内在运行机制的揭示出发,梳理自从资本来到世间,人类的精神处境所日益遭受的虚无主义的内在根源。同时,指出要想领会尼采的“上帝死了”和海德格尔的“人的无家可归状态”等现代哲学大师的思想,必须要领会共产党宣言的精神。简言之,马克思事先领会和揭示的现代社会的本质,正是构成理解尼采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1 年第3 期和海德格尔的时代背景和基础。下面,我们将先从共产党宣言入手,分析其中蕴涵的对现代社会境况的揭示; 然后,简要考察尼采和海德格尔如何通过自己的思想途径追究当今时代所遭受虚无主义侵袭的本质来历; 最后,再在思想与时代的关系中,解说共产党宣言对现代欧洲虚无主义的时代根源的洞悉。一、共产党宣言所揭示的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共产党宣言发表于1848 年,此时革命风暴正席卷欧洲。时过25 年之后,马克思和恩格斯联合为宣言的德文版写了一篇简短的序言,在序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总结了宣言在25 年的历史风雨中那些是经历史的检验是正确的,那些又是过时的东西,最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将宣言定位为一部没有权利加以修改的“历史文件” 3 。时过163 年( 至2011 年) ,世界面貌发生了更加深刻的变化,人类历史经历20 世纪两次惨烈的世界大战,社会主义的实践从十月革命中点燃,又在苏东巨变中跌入低谷,面对这个尚未展开的21 世纪的人类历史,我们如何理解这部“历史文件”呢? 在1997 年 ,宣言发表150 周年之际,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专门撰文指出宣言“ 是一部自法国大革命中人权宣言的诞生以来,迄今影响最大的单篇政治文献 ” 4,并一再提醒人们:宣言对处于21 世纪前夜的世界仍有许多发言权。那么,宣言对于当今时代最主要的发言权是什么呢我们重读宣言,可以得出许多有价值的结论,但是其中的一个时代价值,就在于它描述了我们这个时代的基本的特征,这些特征是自19 世纪以来一直影响世界进程的主导因素。在此,我们可以将其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揭示现代社会的不休止的变动性; 二、言说了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逐渐疏离; 三、分析了社会不停息的变动性和人的关系的疏远的根源即资本扩张,及其所造成的新的世界面貌。下面,我们回到宣言的文本,考察马克思恩格斯在163 年前是何如揭示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的。1、社会无休止的变动现在社会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境况? 这是宣言所分析的一个主题。在宣言中马克思以清晰的笔触为我们描述了现代社会的不断变动性的特征:“资产阶级除非使生产工具,从而使生产关系,从而使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革命化,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反之,原封不动地保持旧的生产方式,却是过去的一切工业阶级生存的首要条件。生产的不断变革,一切社会关系不停的动荡,永远的不安定和变动,这是资产阶级时代不同于过去一切时代的地方。一切固定的古老的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素被尊崇的观念和见解都被消除了,一切新形成的关系等不到固定下来就陈旧了。一切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人们终于不得不用冷静的眼光来看他们的生活地位、他们的相互关系” 5 。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较为集中的表述现代社会的特征,这里主要包含着这样几层涵义; 一,自资产阶级社会开辟以来,社会的核心特征就是不停息的变动,生产工具的不停的改进,生产的不停的变革,一切社会关系不停的动荡,人们的现实生活永远的不安定和变动,这些诸社会境况变革反映出现代社会的流动性的特征; 二、与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的急剧变化相适应的是人的思想和观念也相应的发生的变化,原来的一切被视为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流动的、不停息变动的社会运行机制摧毁了一切固定、传统、神圣的思想观念和价值标准; 在此情势下,一切稳固的价值信念必然变得不确定了,一切可靠的价值准则都被动摇了,任何想找到一个坚实的价值立足点的希望,在资本挟裹一切骚动力量面前,都无情地被击碎了 6; 三、中世纪的稳固的封建等级制度,和以上帝为核心所建立的一切社会机制、思想观念相续被瓦解、一切神圣性事物被消解、被祛魅; 交往不发达的一切社会形态都被普遍的交往所代替,人们之间的生活地位和相互关系也脱离原有的稳固性而处于不停息的变动中。这是宣言为我们所描述的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即不停息的变动性或无休止的流动性。一个接一个世界资本强国崛起又衰落; 一次又一次接连不断的科技革命、产业革命、社会革命、政治革命乃至生活革命持续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改变着社会生活的面貌; 沧海桑田,世易势移,现代社会的不停变动不正是近代以来我们处身其中的这个社会的基本态势吗? 现在“发展”、“创新”、“与时俱进”等时代价值不正是表明我们所处时代的流动性吗? 由此而言,宣言在163 年前就描述了我们至今仍处身其中的这个现代社会的流动性和无休止的变动性的特征。2、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疏远在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不仅描述了现代社会的“无休止”的变动性的特征,而且为我们描述了在变动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境况,这种境况就是人与人传统的依附关系的消解,人与人的关系转换为人与人之间以物为纽带的关系:“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它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首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它把宗教的虔诚、骑士的热忱、小市民的伤感这些感情的神圣激发,淹没在利己主义打算的冰水之中。它把人的尊严变成了交换价值,用一种没有良心的自由代替了无数特许的和自力挣得的自由。资产阶级抹去了一切向来受人尊崇和令人敬畏的职业的灵光。它把医生、律师、教士、诗人和学者变成了它出钱招雇的雇佣劳动者” 7。在这里,马克思不仅为我们揭示了人与人之间一切依附关系的解体,而且也揭示了近代兴起的自由主义为首的诸观念之根源,这一根源就是近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确立中自由雇佣劳动关系的确立,人之地位不再是以一切封建的、宗法的、血缘的关系来规定,而是由其占有“物”或增殖资本来规定。马克思恩格斯在163 年前描述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是结合传统的中世纪的社会关系的解体和新的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兴起的时代转换而言的,但是,从此之后所确立的人与人之间的摆脱各种束缚的自由的单子式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就是西方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原则,所以在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描述了现代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起源也揭示其实质。不仅如此,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也深入分析了社会的无休止的变动性和人与人关系逐渐疏远的社会根源,即资本的运行。3、资本原则为主的社会运行机制社会的不停的变动,人与人之间关系逐渐的以物为中介的基本原因在于社会的运行机制是以资本的原则为中心,也就是社会的基本形态从属于资本。宣言为我们描述了现代社会的起源,描述了资本是如何运行起来的,它摧毁了一切封建的或行会的工业经营方式; 由蒸汽和机器引起的工业生产的革命瓦解了传统的手工作坊和工场手工业,以先进的机器大工业代替之; 工业、商业、航海业、交通运输业随着世界市场的开辟迅速的发展起来,起源于西欧的资本主义具有着扩张的本性,“其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 8,它使世界都卷入资本主义的文明之中,使乡村从属于城市,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是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是东方从属于西方。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以哲人与诗人笔触为我们描述资本原则确立过程中瓦解一切旧关系、摧毁一切旧体制,建立新的生产方式,开辟新的世界舞台,引发世界面貌的彻底变革的一副动感的世界变迁画卷。这里主导一切变革的基本因素就是资本的因素,也就是社会运行中逐步确立的资本原则,资本的原则就是不断地要求自身的增殖、自身的扩张,所以“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 9,资本要想获取高额利润,实现增殖,就得使生产效率提高,使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就要求生产工具的不停的革新,不断改进生产工艺和管理效率,不休止地变动生产组织形式,使社会处于不停地为资本扩张服务的变动性和流动性中,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技术革命、产业革命、社会革命、生活革命;这种资本增殖和扩张不是在一个地域发生的,而是要求在世界范围内实现,所以,资本开辟了世界市场,创造了新的世界关系和世界格局,是世界变成了一个全球化的世界,由此,也就使流动性的现代社会原则引向世界各地,使世界各地、各民族如果不想灭亡的话,就须融入资本的运行机制中,抛弃本民族传统稳固的生产方式和行为方式,而主动或被动地卷入流动性的现代社会体制中。由此而言,现代社会的流行性,世界范围内不休止的变革,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资本为原则的现代社会运行机制。我们深入研读宣言会发现,马克思恩格斯对现代社会的描述的总体立足点是对资本为核心的生产关系的揭示,资本的原则是现代社会的首要原则,它内在的包含两个的方面:其一,作为积累的死劳动的资本的本性是要求资本增殖; 其二,以自由为特征的雇佣劳动关系是社会关系的基础。由此而言,资本的增殖强制和摆脱一切束缚的自由雇佣劳动关系是社会无休止变动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疏远的根本原因。结合1848 年至今163 年世界历史,我们不难感受到共产党宣言对现代社会所具有的时代意义,宣言对现代社会运行机制的揭示和分析是宣言留给世人的一笔尚未过时的宝贵财富。我们在充分把握宣言的基础上理解现当代诸多思潮就会有一个清晰的时代背景,诸多现代思想在宣言的照亮下,为我们展现出一幅更加明快的时代内容。下面,我们将突出地以尼采和海德格尔为例考察现代欧洲思想中重要的虚无主义,依此说明宣言对这一思潮的内在根源的富有远见的揭示。二、尼采与海德格尔对现代社会状况的揭示作为现代思想家,尼采和海德格尔都深入地思及我们这个时代的基本境况。但和马克思有所区别的是,两者思考的路径和得出的论断在形式是与马克思迥然不同的。尼采将现代社会命名为“上帝死了”的时代; 海德格尔将我们的时代描画为“遗忘存在”的最极端的一个时代既人处身于“无家可归状态”的时代。不管是尼采的上帝之死,还是海德格尔的人的无家可归状态,两者一个共同的主旨都在揭示现代人所遭受的虚无主义的命运。下面,我们先考察尼采,后论及海德格尔对现代社会状况的揭示。1、尼采的“上帝之死”所揭示的现代社会的特征尼采作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思想家,其透析现代社会之本质的方式在于揭示了超感性世界的崩塌,用他那句众所周知的话表示即我们处身于“上帝死去”了的时代。在这个时代,我们再也没有以往作为最高价值信仰的世界了,原来西方世界的精神支柱和信仰的核心上帝已被杀死,那么是谁实施了对上帝的谋杀呢? 尼采震耳发馈的向世人宣告:“是我们把他杀了! 是你们和我杀的! 咱们大伙儿全是凶手( 谋杀者) ”10。参与这次杀死上帝行动的就是每一个处身现代的欧洲人自己。上帝之死、传统最高价值的废罢、超感性世界的崩塌,由此,欧洲人遭遇的命运便是虚无主义11的侵袭,这是尼采对欧洲人面临的时代境况所做的基本判断。然而,尼采真正的思想是不限于“上帝之死”这一命题,而是一个思想体系,它的开端是上帝之死,它的中间是从上帝之死产生的虚无主义,而它的终端则是对虚无主义的自我克服,权力意志的永恒回归12。三者之中枢是虚无主义,上帝之死是虚无主义的原因,强力意志是虚无主义的自我克服和尼采哲学的拯救之路,而虚无主义则是我们时代当下所面临的现实处境。关于尼采用上帝之死或虚无主义所表示的时代特征,其要义是个紧密联系的整体:其一,上帝之死所意指的不仅是以上帝为中心基督教信仰的衰落,更重要是的指一切超感性世界的崩塌,一切神圣的东西、一切崇高而富有意义的事物都烟消云散,人之安身立命的传统再也不起主导作用,欧洲人迎来的是“所有来客中最可怕的客人”13即虚无主义全方位袭入现代人的生活世界中; 其二,虚无主义不仅是指超感性世界的瓦解,“价值的废罢”,“目标的缺失”也是虚无主义带给欧洲人最本己的命运,这一命运的思想史根源在于自古希腊以来的柏拉图主义传统,这一传统确立了对理性范畴和最高的“一”的信仰,上帝之死所造成的虚无主义则是理性形而上学的最终结果和必然归宿; 其三,尼采批判整个柏拉图主义传统压制和诽谤人的生命,他彻底与传统理性形而上学决裂,希望把人从干瘪的被宰制中解放出来,恢复人的存在地位和生命力量,所以尼采崇尚富有强力的“超人”,将“权力意志”14规定为摆脱所有彼岸世界束缚的面向人自身的“求意志的意志”,人之生命的“求意志的意志”意求自身,且永世轮回。尼采的整个运思与欧洲思想传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将现代社会的形成理解为“最高价值之贬罢过程”,将虚无主义揭示为我们自己时代的历史。正如海德格尔非常深刻的评价的那样:“尼采本人以形而上学的方式解说了西方历史的进程,并且把这种进程解说为虚无主义的兴起和展开。对尼采的形而上学的深入思考成了一种对现代人的处境和位置的沉思,而现代人的命运却还是很少就其真理方面被经验到的”15。这种很少被人经验到的人类虚无主义的命运,尼采至少经验到了,而且尼采以此为我们揭示和描述了现代社会基本境况。但是这种揭示主要是思想层面的或者说是文化层面的,其言说的主要是思想中的时代境况。下面,我们再看一下海德格尔对现代社会状况的理解。2、海德格尔的“人的无家可归状态”所揭示的时代状况尼采是海德格尔十分关注的一位思想家,而且专门开设过尼采的研究课程,出版的两卷本的讲稿尼采亦达厚厚的一千多页,可见海德格尔对尼采思想的高度重视。但是,在海德格尔看来,尼采所揭示的“上帝之死”的时代境况已经切中了现代社会的本质,可是,尼采以“最高价值之贬罢”来把握虚无主义则仍然保持在西方形而上学的轨道和区域中,这是尼采对西方形而上学作了一种臻于终点的思考16,而尼采的“求意志的意志”的权力意志潜在包涵着柏拉图主义的“最高价值”的重新设定,尼采思想作为柏拉图主义最为激烈的一次颠覆和翻转,仍然从属于西方形而上学传统,所以,海德格尔将尼采思想规定为形而上学的完成,将尼采规定为最后一位形而上学家。与尼采将现代社会理解为“最高价值之贬罢”的虚无主义的来临不同,海德格尔将我们时代理解为“遗忘存在”的最极端形态即现代人处身于“无家可归状态”的时代。海德格尔与尼采不同之处在于海德格尔将“新时代的人的无家可归状态”17置于存在史的角度加于考察,而传统形而上学( 包括尼采都是在存在者的意义上把握存在,存在都被理解为存在者。在这一“遗忘存在”的形而上学历史中,一切理论前的、概念前的、反思前的原初的存在关系都被遮蔽和葬送了。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中诸多引起误解的词汇例如:畏、怕、烦、操心等等都是试图消解传统形而上学,重思“存在的意义”18,恢复存在的原初关联。不管是柏拉图的“理念”、笛卡儿的“我思”、黑格尔的“绝对知识”、还是尼采的“权力意志”,都是眄顾存在自身的原初关联,在存在者的立场思考存在,由此,“存在的遗忘”就构成了整个形而上学传统的主线和中枢。海德格尔从“遗忘存在”来思的新时代人的无家可归的状态实基于存在者之离弃存在。“无家可归状态是忘在的标志。由于忘在,存在的真理总未被深思。忘在间接地表现为人总是只考察与处理存在者”19。例如,现代的诸种知性科学都是在存在者的立场上展开其自身,科学和技术不断进步以及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都是以设定存在者为前提,都是“只过问存在者”20,只是与存在者打交道,“无”和存在之原初关联都被其否定掉并且当作虚无的东西牺牲掉了。欧洲近代以来,存在者的形而上学立场是一切社会变革的思想基础。世界的不停的变动、技术日益增强的对人类的统治、上帝的离去、诸神的逃遁、地球的毁灭、人类的大众化、人被连根拔起的无根状态等等现时代的一系列状况都是因为“存在的遗忘”达到了极端形态的结果。由此,海德格尔将德国唯心主义的破产理解为“时代已经开始丧失其强大的生命力”21的标志,当今时代的无根状态的现代性处境不过是黑格尔的形而上学之精神被合乎逻辑地时代化、社会化罢了。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海德格尔把握现时代人的无家可归状态是以他的存在史的考察为依据,存在的遗忘是现代社会之诸境况的思想根源。在此,我们可以看出,海德格尔在思想上把握的现时代状况要比尼采深入和深刻,思想根源的挖掘直接针对整个西方形而上学史。然而,不管是尼采的现代虚无主义揭示,还是海德格尔由“忘在”引出的“人的新时代无家可归状态”阐发,两者都是在思想的层面把握我们这个时代的本质特征,而没有分析这些思想所赖以产生的现实社会条件,他们的思想应当在充分理解这个时代的社会状况的基础上才能得到切实的理解,而为我们提供这个视野的就是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三、共产党宣言对现代欧洲虚无主义之时代根源的揭示“每个原理都有其出现的世纪”22。为什么某一原理出现在这个世纪而不是另一个世纪? “这就需要我们研究在每个世纪中,人们的需求、生产力、生产方式以及生产中使用的原料是怎样的; 最后,由这一切生存条件所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探讨这一切问题就是研究每个世纪中人们的现实的、世俗的历史”23。这是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精要表述的关于思想和时代的关系24。如果我们在此追问:尼采和海德格尔所揭示的现代欧洲虚无主义的时代根源是什么呢? 无论是尼采对“上帝之死”的揭示,还是海德格尔对“遗忘存在”的分析,都是停留在思想的层面,而没有为我们揭示其思想立足其上的“现实的、世俗的历史”。共产党宣言恰恰为此问题的解答准备了正确的答案。我们在上面对宣言的考察中,已经解说了宣言对现代社会的基本状况的分析。马克思恩格斯将现代社会的特征描述为三个方面:社会无休止的变动以物为中介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逐渐疏离; 以资本原则为主导的社会运行机制。其中,资本为中心的社会生产关系的确立是决定另两个时代特征的根本原因。资本即“积累起来的死劳动”( 用政治经济学家的通俗语言说就是“可以使钱能生钱的钱”) ,需要不停自我增殖,需要不断要求社会各个领域的变革才能生存下去; 同时,资本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自由交换和普遍交往相适应,而且与资本相对立的劳动也需要摆脱一切束缚和限制转化为可以自由交换的雇佣劳动。由此而言,以资本增殖为原则的社会现实条件的分析构成了共产党宣言的一个主题。而尼采和海德格尔所分析的欧洲人所遭受的虚无主义即“最高价值的贬罢”和“新时代的人的无家可归状态”,正是产生于共产党宣言所分析的现实社会条件的基础之上。上帝之死,超感性世界的崩塌都在于近代以来理性主义的祛魅的结果。近代理性主义确立的是人的主体地位,笛卡儿的“我思”,康德的“人为自然立法”,黑格尔的“绝对自由”和“绝对精神”等等都是为了确立人的世界主体地位。这一主体地位的确立,其时代背景就资本的运作,资本运作要求人对自然的统治,而近代理性主义不过是表达了在资本原则的推动下,人类对自然和世界的开发和改造。过去神圣事物的黯然褪色、传统神灵的被亵渎、最高价值瓦解是与近代主体形而上学的统治地位相关,而近代主体形而上学则与资本增殖、人类对世界的改造紧密相连,其社会生活条件就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社会生活领域全面展开。资本所发动的革命使一切都变动起来,一切事物、价值和意义都从属其资本自身的增殖。高山、矿藏、森林、羊群、人等等存在物都是在资本的视野中获得其地位,都是资本的要素,在存在者的立场上可以互换的、互置的。一切事物都从属于资本的原则,大自然具有的神性消失了,变为资本增殖的材料; 神圣的职业光环在雇佣劳动面前失去一切光辉; 传统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都被逐步消解了。“上帝之死”与“人的无家可归”描述的不过是建立在资本展开以来人类的基本处境。面对这种状况,海德格尔将其称为“人被连根拔起”、人类家园的荒芜与失却,并从存在论的角度追溯其思想史的历史渊源,这一渊源就是“遗忘存在”,而“人之无家可归”正是“遗忘存在”的当代极端形态。资本扩张和增殖的存在论基础就是人设定外界对象,把其作为存在者来控制、改造,并为资本服务; 一切都转化为可以为技术所控制和定造的东西。而现代欧洲之虚无主义,在海德格尔看来则是建立在存在者基础上之哲学的必然结论,而资本时代是存在者层面上扩张的极致,也是存在者基础上的形而上学走向终结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中,形而上学终结于人的现实社会中,并转化为人的生活世界的原则。由此而言,马克思所揭示的现代社会的现实生活条件正是尼采和海德格尔之思想展开的时代舞台,而共产党宣言对现时代起源的精彩分析正事先深入地揭示了欧洲虚无主义的时代根源。所以,理解尼采和海德格尔的思想需要事先领会马克思所分析的现代社会基本状况。正如萨特所说的那样:马克思的思想是与其处于相同时代的“任何特殊思想的土壤和任何文化的前景”,只要它“表达的历史时代未被超越,它就不会被超越”25。注释:1尼采与马克思的关系是学界争论的一个焦点,据研究两者思想关联的洛维特认为:尼采与马克思生前互不相识,对彼此的思想也都“从未研究过”,且“尼采的文化批判与马克思的资本主义批判的历史联系不太明显”,但是,其共同之处在于两者都“以市民阶级基督教世界的衰落为同样的基本分析的主题”( 参见洛维特从黑格尔到尼采,北京三联书店, 2006 年版,第236 页) 。2关于海德格尔对尼采的研究比较集中的是其1961 年出版的两卷本尼采,此书包含海德格尔1936 年至1940 年在弗莱堡大学所做讲座的讲稿和1940 年至1946 年间所作的若干篇论文( 参见海德格尔尼采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 2002 年版)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人民出版社1972 年版,第229 页。4埃里克·霍布斯鲍姆: 史学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年版,第323 页。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人民出版社1972 年版,第254 页。6关于由宣言事先揭示的现代社会的无休止变动性的特征的当代阐释有许多著作,例如伯曼的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 现代性体验,商务印书馆2003 年版; 鲍曼的流动的现代性,上海三联书店2002 年版。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人民出版社1972 年版,第253 页。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人民出版社1972 年版,第255 页。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人民出版社1972 年版,第252 页。10尼采: 快乐的科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年版,第208 209 页。11尼采看来,“虚无主义共同构成了西方历史的本质,因为它共同决定了各种形而上学基本立场及其关系的法则”( 海德格尔: 尼采( 下卷) ,商务印书馆2004 版,第728 页) 。尼采将虚无主义分为消极的虚无主义和积极的虚无主义: 对消极的虚无主义来说“根本就没有真理”,“与之相反,积极的虚无主义却着手根据使一切获得可规定性和规定性的东西来规定真理及其本质。积极的虚无主义把真理认作强力意志的一个形态,认作一种具有特定等级的价值”。( 海德格尔: 尼采( 下卷) ,商务印书馆2004 版,第730 731 页) 。尼采又将这种可以设定全新价值的虚无主义称为“古典的虚无主义”和“绽出的虚无主义”。12洛维特: 从黑格尔到尼采,三联书店2006 年版,第261 页。13海德格尔选集( 下卷) ,上海三联书店1996 年版,第771 页。14尼采: 权力意志,商务印书馆1991 年版,第504 页。15海德格尔选集( 下卷) ,上海三联书店1996 年版,第764 页。16海德格尔: 尼采( 下卷) ,商务印书馆2004 版,第693 页。17海德格尔选集( 上卷) ,上海三联书店1996 年版,第383 页。18海德格尔: 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 年版,第6 页。19海德格尔选集( 上卷) ,上海三联书店1996 年版,第382 页。20海德格尔选集( 上卷) ,上海三联书店1996 年版,第138 页。21海德格尔: 形而上学导论,商务印书馆1996 年版,第46 页。2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 卷) ,人民出版社1958 年版,第148 页。2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 卷) ,人民出版社1958 年版,第149 页。24马克思恩格斯瓦解了一切思想的独立性和意识的纯粹性,将意识归为意识到的存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一切关于现代的思想、观念都应当在现实生活条件的基础上才能理解,正如宣言中所说的: “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这难道需要经过深思才能了解吗?”(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人民出版社1972 年版,第270 页) ; “当古代世界走向灭亡的时候,古代的各种宗教就被基督教战胜了。当基督教思想在十八世纪被启蒙思想击败的时候,封建社会正在同当时革命的资产阶级进行殊死的斗争。信仰自由和宗教自由的思想,不过表明自由竞争在信仰的领域里占统治地位罢了”(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人民出版社1972 年版,第271 页) ; “思想的历史除了证明精神生产随着物质生产的改造而改造,还证明了什么呢? 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人民出版社1972 年版,第270 页) 。这些都是马克思恩格斯对思想与时代关系的揭示。25萨特: 辨证理性批判( 上卷) ,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 年版,第10 页。参考文献: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 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2埃里克·霍布斯鲍姆 史学家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3尼采 快乐的科学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4洛维特 从黑格尔到尼采M 北京:三联书店, 20065海德格尔选集( 下卷) 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19966尼采 权力意志M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17海德格尔 尼采( 下卷) 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8海德格尔选集( 上卷) 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19969海德格尔 存在与时间M 北京:三联书店, 199910海德格尔 形而上学导论M 北京:商务印书馆,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 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2萨特 辨证理性批判( 上卷) M 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813Karl Marx and Frederick Engels Selected works in one volumeMNew York:International publishers, 196814Maetin Heidegger Basic writingsM, 197715Maetin Heidegger Introduction to metaphysicsM, 200016Maetin Heidegger Nietzsche M London:Routledge , 1981关键字: 共产党宣言 现代社会 虚无主义 尼采 海德格尔

    注意事项

    本文(《共产党宣言》与现代欧洲虚无主义.doc)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