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窦娥冤》与《哈姆雷特》悲剧创作之比较研究.doc

    • 资源ID:2917921       资源大小:60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窦娥冤》与《哈姆雷特》悲剧创作之比较研究.doc

    目 录摘 要1关键词10 前言21 悲剧创作环境因素的比较21.1以平民社会为背景窦娥冤21.2以宫廷生活为背景哈姆雷特32 悲剧创作情节因素的比较32.1 悲剧的起因32.1.1窦娥冤的悲剧社会冲突32.1.2哈姆雷特的悲剧人性冲突42.2悲剧的发展52.2.1窦娥冤的悲剧“密针线”演绎52.2.2哈姆雷特的悲剧必然性演绎52.3悲剧的结局62.3.1窦娥冤团圆之趣62.3.2哈姆雷特一悲到底63悲剧创作人物因素的比较7 3.1主要人物的比较73.1.1窦娥卑微善良坚韧73.1.2哈姆雷特高大优柔寡断93.2一般人物的比较113.2.1蔡婆婆自私贪婪113.2.2克劳狄斯卑劣机智114 结语12参考文献13致谢14窦娥冤与哈姆雷特悲剧创作之比较研究摘 要: 窦娥冤和哈姆雷特分别是中国和西方著名的古典悲剧,虽有相似之处,但由于中西方文化传统等的差异,两者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环境方面,窦娥是一位在中国伦理道德的桎梏下缺乏独立意识的没有地位的被压迫的弱者女性形象,而哈姆雷特则是一位独立意识强但又忧郁的宫廷贵族王子。在情节上,窦娥冤在悲剧达到高潮之后又有一折戏的叙述,出现大团圆结局,而哈姆雷特则表现为“一悲到底”,由于悲剧人物死亡而达到高潮,剧情戛然而止,悲剧结束。在人物方面,由于社会地位不同,产生的悲剧形象也不相同。本文主要通过悲剧创作的环境、情节、人物选择等角度,对中西方两位戏剧天才的顶峰之作-关汉卿的窦娥冤和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作比较,来探讨中西方古典悲剧创作的差异。关键词: 窦娥冤;哈姆雷特;悲剧创作A Comparative Study on Tragedy Creation between Snow in the Summer and Hamlet Abstract: Both Snow in the Summer and Hamlet are respectively famous Chinese and Western classical tragedies. In spite of the existing of there is a distinc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works, due to the cultural and traditional differences. In terms of the backgrounds. Dou E is a weak feminine image who lacks the independent consciousness under depression. While Hamlet is a melancholy aristocrat prince who has strong independent consciousness. About the plot, Snow in the Summer has another narrative pack after the tragic climax, and it appears big happy ending. While Hamlet doesnt die until the structure comes to a climax, and it concludes the tragedy at once. From the aspect of tragic characters, background and the selection of plots etc,this thesis focuses on the comparison study on the two ploys created by the two drama geniusGuan H and Shakespeare.Keywords: Snow in the Summer; Hamlet; Tragedy creation0 前言悲剧作为戏剧艺术的主要类型之一,历来被誉为艺术的“最高阶段”,戏剧中的桂冠,具有崇高的艺术地位。窦娥冤是元杂剧家关汉卿的代表作,哈姆雷特是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的代表作。两者都是戏剧的体裁,且都是抗争题材,更有意义的是两者都代表了中西方文学的一个高峰。在这样的前提下,窦娥冤与哈姆雷特的可比性凸显出来。因为各处于中西两个不同的文化体系之下,它们的戏剧文本呈现出很大的差异,但排除相似之处。很多研究者对两者做了多方面深入的研究,以悲剧形象和悲剧精神为研究对象,但在某些方面任然存在空白。所以,本文研究的是两作品在悲剧创作上的差异。本文主要是从悲剧的环境、情节、人物作为切入点运用内容分析法、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等方法对中西方悲剧创作进行阐释,尝试更近距离地感受中西方悲剧的细微独特之处,并且在此基础上揭示中西方悲剧创作的异同。1 悲剧创作环境因素的比较是什么原因使窦娥冤与哈姆雷特两出悲剧呈现出不同的悲剧创作?是由于不同的社会环境导致了不同的悲剧创作。但是两作品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混乱,人们的苦闷与不满,追求和理想,让观众既看到善人的不幸和痛苦,更能看到当时社会环境的黑暗。1.1以平民社会为背景窦娥冤窦娥冤是关汉卿的代表作,也是我国古代悲剧的代表作。此作品深刻地反映了元代社会现实的一个著名的悲剧。 十三世纪中叶,由于农业生产受到掠夺战争的破坏和城市经济的畸形发展,高利贷盛行。窦天章借蔡婆婆二十两银子,一年后本利四十两,无力偿还,被迫拿女儿去抵债,就反映出当时高利贷剥削的残酷性。加上元王朝又是我国历史上政治压迫最残酷、吏治最黑暗的时期。窦娥进入了公堂,便受到官吏的严刑逼供。糊涂的官吏,听信流氓的诬告,只凭口供定案,而且一审定案,不再复勘,说明当时的法律是十分野蛮、不合理的。窦娥的无辜受戮,更是当时吏治黑暗、冤狱遍地的概括。悲剧窦娥冤揭示元代社会的黑暗,但是窦娥那股惊天动地的如虹怨气,使这个默默无闻的童养媳妇,化作一颗光芒四射的彗星,划破那笼罩苍穹的黑夜,给人们带来一线光明,给作品现实主义的躯干洒上一层瑰丽的浪漫色彩。在关汉卿笔下,窦娥冤中女主人公的悲剧命运,是最具有震撼力和典型意义的。可见在窦娥由一个平民阶级善良的弱女子,一步步发展为以生命控诉封建社会的壮烈的女性。真实感人,成为不朽的舞台形象。1.2以宫廷生活为背景哈姆雷特哈姆雷特取材于12世纪的丹麦史,是中世纪的封建社会,而故事发生在丹麦。该剧以中世纪丹麦宫廷为背景,通过哈姆雷特为父复仇的故事,真实描绘了文艺复兴晚期英国和欧洲社会的真实面貌,表现了作者对文艺复兴运动的深刻反思以及对人的命运与前途的深切关注。但是,哈姆雷特写于17世纪初。当时英国社会现实的状况,我们不应忽略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就是哈姆雷特始终是取材于丹麦的神话传说,而且这个有着永恒艺术价值的故事所发生的地点也是在丹麦的一个小城镇的皇家城堡里。艾尔西诺、克隆堡、传说中的丹麦王子,类似这样边缘的问题正是新历史主义批评家要讨论和考察的问题。既然故事是关于丹麦的传说,那么我们就不应局限于英国的历史事实上,而要重新考察莎士比亚成功上演的当时丹麦社会的历史场景,考察莎士比亚如何让观众们相信他所描述的丹麦的历史画卷。所以,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不但表现了英国的社会历史,而且还表现了当时丹麦的社会历史状况。总之,中西悲剧创作的差异可以追溯到不同的社会环境。正是不同的社会环境,使得它们呈现不同的悲剧创作。2 悲剧创作情节因素的比较中国的悲剧主要表现在与邪恶势力的斗争,而西方的悲剧主要是对自身的邪恶的一种扬起。中西方的悲剧在起因,发展,结果上存在不同。所以,本文主要从以下三点进行分析中西方悲剧的情节创作:第一,悲剧的起因;第二,悲剧的发展;第三,悲剧的结果。2.1 悲剧的起因社会与人是相辅相成的,社会构成人,人组成社会。所以,悲剧的起因就是人性与社会的冲突,但中国悲剧的起因主要是社会冲突,西方悲剧的起因主要是人性的冲突。2.1.1窦娥冤的悲剧社会冲突中国古代人民长期生活在农耕社会,整个社会深深地烙下了鲜明的封建文化,而且受伦理道德严重。但是这种伦理道德早已扎根于人民大众的心理,窦娥冤的作者关汉卿便是生活在这种氛围之中,这一时代的作者习惯于用丑恶和美好来认识评价当时的生活现状,用理性的态度来对待人生,用伦理道德来检验生活,所以中国作者笔下的人物必定是善与恶的。窦娥冤就表现了正义的力量战胜邪恶势力。在道德上,窦娥这个人物是相当完美的,没有任何瑕疵,唯一的不足就是对任何事情太坚韧,但是这些,对于悲剧的形成有力无弊。也就是说,窦娥冤的情节不是表现在悲剧人物内心冲突中,而是外部冲突,即正义与邪恶势力之间。赛卢医和张驴父子,和腐败的桃杌太守代表了邪恶势力,压榨和欺凌处于社会底层的平民百姓,但是最终罪有应得,正义战胜了邪恶。总之,中国的悲剧人物的悲剧是社会的冲突引起的,所以中西方悲剧就出现了不同的面貌。2.1.2哈姆雷特的悲剧人性冲突人性的冲突是西方悲剧的产生原因,即爱与恨,果断与优柔等可以构成人与人之间的外部矛盾,也是人物内心冲突的原因。哈姆雷特这一悲剧是以描写人及人的自然本性为核心的,在戏剧情节的叙述上,他重在表现人与哈姆雷特、人以及人自身的理智、信念与情感、欲望之间的冲突。而理智与情感,信念与欲望必然呈现为人的内在冲突和外在冲突的两种矛盾,而外在冲突根本上又起因于内在精神与心理因素的差异性,并且,外在冲突最终也是为内在冲突服务的。哈姆雷特这一人物形象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就是他的悲剧性,而这种悲剧性可以说是依赖于他心理世界的丰富性得以建构的。他的内心冲突是随着为父复仇的戏剧情节逐渐展开并且升化,而复仇的外在冲突又逐渐让位于他的内在冲突,而揭示出他的优柔寡断的悲剧性格特征。哈姆雷特追随理想却又对现实的丑恶感到失望甚至悲观;他深爱着奥菲利亚和母亲乔特鲁德,但又怨恨她们的“脆弱”;他向往人性的善却又深信人自身的恶;他想重整乾坤却又因人性之恶的深重而感到不发自拔;他觉得人生无意义又对死后世界充满恐惧哈姆雷特的内心世界历来为人称道。哈姆雷特在剧中的多次独白,表达了他对社会与人生、生与死、爱与恨多方面的思考;这些独白既有效地刻画了人物的性格,也推动了剧情的发展。哈姆雷特极度丰富的内心世界,形成了他的优柔寡断的性格,才构成了悲剧。并对读者的形成了巨大的影响力,而这就是被我们称之为悲剧给人心灵的震撼和净化。之所以,关汉卿的悲剧成因由社会客观因素占主导地位,莎士比亚的悲剧成因则是人自身的弱点的主观因素所造成,是因为中西悲剧情节创作的差异是由不同的原因引起的。正是有不同的原因,使得它们呈现不同的悲剧创作。2.2悲剧的发展 窦娥冤和哈姆雷特分别为中国和西方的古典悲剧,作为古典悲剧的创作原则之一就是具有结构形式的完整和矛盾冲突的集中。在戏剧的结构上,这种原则相应的体现为“矛盾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情节线索,而窦娥冤和哈姆雷特在这种模式下都是古典悲剧的典范。但具体将二者进行细致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关汉卿和莎士比亚在这种模式的处理中都表现了一种细微的差异。2.2.1窦娥冤的悲剧“密针线”演绎 在关汉卿的窦娥冤中无论冲突的对象怎么变化,窦娥始终在完成抗嫁这一完整的行动,这一点完全符合李渔提出的“密针线”这一原则并进行演绎。窦娥出身于书香门第,直接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父亲窦天章更是对窦家“五世无再婚之女”而引以自豪。她遵从父命,成为别人家的童养媳;夫死后遭到张驴儿的纠缠,她恪守“一女不侍二夫”的道德信条,反对蔡婆婆的决定;为了救婆婆,她主动承担罪责,强烈的孝悌观念支撑着她走向刑场;为了不让蔡婆伤心绕道而行,以及死前还对蔡婆婆的安慰,这些情节的描写都突出窦娥对于伦理道德观念的顺从。但是她也有反抗,她反对蔡婆婆的决定;反对私休,把希望寄托在官僚上;最后希望破灭,她才指责上天。所以可以看出,窦娥的抗嫁行动完全符合“密针线”原则,不是随便出现,而是为后文做铺垫,或者照应前文。即每一件事情和每一个人物都有一定的因果关系。2.2.2哈姆雷特的悲剧必然性演绎哈姆雷特进行复仇是一个相对完整的行动,这一行动完全符合亚里士多德提出的情节必然性原则。哈姆雷特这一戏剧以“幕”作为基本组织单位,采用板块接进式的结构,一幕一景,将剧情的发展切割成若干几个,让戏剧矛盾在若干个板块中作网状交织,以板块的组织来完成全剧,来快速推进剧情的发展。因此在情节的布局上,要求做到高度浓缩,将悲剧主人公哈姆雷特由幸福到苦难的变化发展过程,高度压缩成有限的几个板块,呈现出从喜到悲的突然性和强烈感,即“喜悲大悲”。可以看出哈姆雷特,所谓的“完整的行动”就是哈姆雷特的复仇。主题思想仅仅是单纯的为父复仇,而莎士比亚在此结构增添了三个人物,将一条复仇扩展成三条,并相互交错,主线仍然是王子为父报仇,是事情发展的必然。综上所述,窦娥冤的情节线索:矛盾发生发展高潮;而哈姆莱特剧是这样的一种情节线索:矛盾发生发展高潮结局。而且,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窦娥冤和哈姆雷特,关汉卿和莎士比亚都在情节流线中插入了一个相似的因素,就是“鬼魂”的出现。这一因素的安排一方面有着情节发展的需要,但另一方面,它也同样形成了窦娥冤和哈姆雷特相同结构。2.3悲剧的结局关于悲剧的结局,关汉卿和莎士比亚则采用了不同的手法。窦娥冤结局是冤案得以昭雪,恶人得到惩罚,设置大团圆式结局,既是为了迎合中国普通百姓的口味和接受能力,也是为了宣扬一种善恶皆有报应的正统儒家思想,符合当权者的要求。哈姆雷特的悲剧结局,全以英雄人物的死亡为结束。哈姆雷特王子死了,而挪威王子率领大军到来,恢复了国家的秩序。这是因为那时的文艺复兴先驱者认为,悲剧必须有灾难性的结局,主人公的死亡就是最大的灾难。而且还要他们死得其所,虽然他们离开了人间,但是让人民看到了希望的火种。2.3.1窦娥冤团圆之趣窦娥冤是中国式的传统悲剧,在结局上,体现了中华民族特色。善良的窦娥受害过程让我们看到她的善良和坚韧,她所发下的三桩誓愿让我们看到了她坚定而又无奈的反抗,最后冤屈被平反让我们获得了心理上的安慰。第三折窦娥“蒙冤赴刑场,悲天怨地入黄泉”是以死亡掀起了悲剧的高潮。窦娥的死亡使剧情达到高潮,但作者又安排鬼魂出现,剧情发生转折,最终冤屈得以昭雪。这一部分给整个悲剧添了一个光明的尾巴,是中国式的悲剧安排,它的符合了中国人的审美欣赏心理。中国的悲剧是以“大团圆”的结局最为普遍存在,它已成为中国戏曲中普遍的审美现象。中国悲剧结局中的乐观主义精神深受传统的中国文化影响,儒家学说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早已根深蒂固,它是一种力量,也肯定愉快的平凡的人生,具有积极乐观的性质,宣扬儒家的思想。由此,对悲剧中主人公的死,就不是把它当作可怕与不幸的事,而是想象成为一种希望、一种新生。出现窦娥灵魂显灵,父亲窦天章为她报仇的“大团圆”的结局。2.3.2哈姆雷特一悲到底哈姆雷特是西方悲剧中的典型,表现为“一悲到底”,更突出悲剧气氛的前后一致性。戏剧开头鬼魂的出现就笼罩了一层深深的悲剧气氛,哈姆雷特的性格随着整个剧情的发展越来越鲜明,直到乔特鲁德、雷欧提斯、克劳狄斯、哈姆雷特的相继死亡,悲剧达到高潮,而且因为这种“毁灭性”悲剧的出现使剧情突然结束。在西方悲剧中很少出现“再生”这一概念,主人公毁灭就是悲剧的结束,以这种彻底的毁灭给世人带来强烈的震撼,悲剧就是要“一悲到底”。 西方悲剧的结局的形成与西方文化有密切的关系,西方文化是一种“罪感文化”,它认为人类是上帝的背叛者,而被上帝逐出了乐园,因此人类一生都与命运作斗争。人类身上的这种“原罪感”始终存在于自我意识中,并且终身为赎罪而奋斗,目的是为了在死后能够回到上帝的怀抱。 所以,中国传统悲剧讲究结局“大团圆”,所谓先苦后甜,苦尽甘来,是冲突的和解。西方悲剧往往在悲剧主人公遭到悲惨遭遇的时候,以大悲结局。英雄人物用生命去斗争,突出冲突的白热化。3悲剧人物创作之比较中西悲剧在道德观念上都是追求一种认同感,中西悲剧的人物都寄托着都社会伦理,道德的力量,而且这些悲剧人物都要承担人生的不幸甚至死亡。中国悲剧人物一般具有弱小善良的平民社会的人物,而西方悲剧人物一般是英雄贵族式的人物。从大体上看,可以从以下两点分析:第一,主要人物的比较;第二,一般人物的比较。3.1主要人物的差异性主要人物社会地位并不是很随便的,它也有一定的原则,其中尊重悲剧人物社会地位就是原则之一。由于世界各国、各地区作者,其文化、风俗、价值观念等存在一定差异,使得他们对悲剧人物的社会地位也会有所不同。在中国是卑微的人物,而西方是高大的人物,所以社会地位与悲剧人物紧密相连。3.1.1窦娥卑微善良坚韧窦娥冤的主人公窦娥是一个贫穷秀才的女儿,她出生在书香门第,父亲是以“幼习儒业,饱有文章”的书生。窦娥家境贫寒,三岁丧母,幼小的年纪过早地遭受失恃之痛和穷困之苦,从小养成了孝顺的品格。父亲为了抵债,忍心将她出卖,让她成了债主蔡婆婆的童养媳,这加重了她幼小心灵的创伤。但她在蔡家平淡地度过了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到了十七岁,即婚后不久,丈夫因病去世,窦娥随即变为寡妇。世事的多变、接踵而来的苦难,不仅使窦娥磨炼出应付灾难的心理承受能力,同时,也使她对“恒定不变”的天理产生怀疑。然而,饱受折磨的窦娥万万没有想到,最后还落得被昏官无赖惨死的悲剧结果。窦娥短暂的一生,是一个底层妇女无力掌握命运、无力反抗现实的悲惨一生。主人公窦娥认为自己是苦命的,就必须今生服孝守节,好好的安分守己过自己的日子。但是当窦娥准备和蔡婆婆一起好好过日子时,接二连三的事情迎面扑来。窦娥的蔡婆婆以放债来收取“羊羔儿利”,无力偿还其债务的赛卢医起了杀蔡婆婆之心,蔡婆婆在危难之际意外地被张驴儿父子救出。可是,张氏父子不怀好意,乘机要将蔡氏婆媳占为己有。窦娥坚意不从,张驴儿怀恨在心,趁蔡氏生病,暗中备下毒药,伺机害死蔡氏,逼窦娥改嫁;可是,阴差阳错,张驴儿的父亲误喝有毒的汤水,倒地身亡;张驴儿见状,当即心生歹念,嫁祸于窦娥,以“官休”相威胁,实则强行逼窦娥“私休”。窦娥一身清白,不怕与张驴儿对簿公堂,本以为官府能判个一清二楚;岂料贪官桃杌是非不分,偏听偏信,胡乱判案,屈斩窦娥,造成千古奇冤。窦娥是普通平凡而且卑微的小人物,对于生活质量没有很高的奢求,只想平淡而且简单的生活,无权无势,不可能与恶势力相抗争,但老天偏偏将各种灾难降临到窦娥的身上,对于这种接踵而来的磨难,她自身无厄住命运咽喉的力量,再加上官僚的腐败,迫使她默默承受。窦娥对于自己不幸的命运,她没有深思其原因,但认为是前世做的不够好,从而导致今生今世受苦,安慰自己要老老实实,伺候婆婆,和婆婆相依为命度过自己的一生,以便来世会好一点,度过自己的悲苦的一生。窦娥是善良的女子,蔡婆婆出门讨债,好久没有回来,于是她为婆婆担心。后来在审讯窦娥时,窦娥面对严刑拷打宁死不屈,但是昏官要对她的婆婆施刑逼供时,她怕婆婆挨打受罪,情愿认了死罪。窦娥赴刑场时怕她的婆婆看见了自己这副模样心里难受,不走前街而绕道走后街,可以看出窦娥的善良性格窦娥在自己性命不保的时候,还想着不让自己的婆婆生气,这样的思想也体现了她心里的亲人比自己的生命还要重要的善良的性格。窦娥性格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坚韧。正因为有坚韧的性格,窦娥才会在临死前发下三桩誓言以证明自己的冤屈;正因为有坚韧的性格,窦娥才会面对严刑拷打宁死不屈;正因为有坚韧的性格,窦娥才会断然拒绝张驴儿死缠烂打的追求。窦娥在受严刑拷打时尽管已经是受尽苦难,窦娥她仍然没有招供低头。窦娥在他临刑前发誓言的时候,也体现了其坚韧的性格,还有窦娥在楚州地方苦苦守侯三年等待沉冤昭雪,都可以看出她坚韧的品格。关汉卿把一个弱小卑微的小女子无法主宰自己命运的无赖与孤苦无助感强烈的表现出来。一个弱势群体中的女子,一个没有被社会赋予任何合法权利的人的生存,一个被社会伦理束缚的人,首先依靠的是当权者的同情,然而官僚是如此的腐败,他们不仅没有给窦娥任何帮助,反而成了帮凶。窦娥只能用自己的精神战胜自己的肉体,用自己的道德意志战胜自己的生命意识,她用自己的死亡震撼人类僵化了的心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她成了殉道者,她留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 “烈女”、“孝妇”形象。中国古典悲剧主人公的这种单调僵硬的类型化、脸谱化冲淡了丰富完满的个性, 将相当多的人物定格于某种伦理观念,诸如忠、孝、 义、勇、仁、奸、淫的框架之内,难以抽身,成了一种化身和象征。这种人物性格的单一化、淡薄的个体自主意识使得中国的悲剧主人公只求满足低层次上的生活需要,并不要求高层次上的精神满足;只能在低层次上就事论事地反对邪恶现象,并不能从高层次上对现存的总体进行本体的否定。而窦娥满腹心思地与婆婆相依为命,平安过活。当蔡婆婆劝其改嫁时,她却拒绝。就是死后,在阴间,她的要求也只是跟温饱有关的问题,在温饱的条件下,能过上符合当时伦理道德的生活,可以说是窦娥最大的理想。窦娥永远是无辜的受害者,让世人同情。中国的悲剧人物是善良、美好的形象,没有私心,却总是受苦受难,处于社会底层,得不到任何尊重。但是,善良和坚韧的性格,深刻揭露了当时政治的黑暗和官吏的草菅人命,表现了普通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总是接受命运的安排,在命运面前低眉顺眼了的他们通常在最后一刻选择最残忍的方式结束自己。3.1.2哈姆雷特高大优柔寡断比较而言, 西方悲剧要求悲剧主人公一般是英雄伟人贵族式的人物,而中国悲剧却要求悲剧角色一般具有弱小善良的特征。从而,中西方悲剧主人公身上体现社会地位上亦有很大的区别。西方悲剧不是帝王将相,就是英雄豪杰,他们生活在富丽堂皇的宫廷里,并且过着受人敬重的生活。哈姆雷特就是丹麦王子,年轻而英俊,有智有谋,受过优秀的高等教育,深受民众的爱戴,浑身充满着人文主义的理想。年轻的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在德国威登堡大学求学,他的父亲突然暴死,得到父王的噩耗后,他立即回国奔丧。其时,叔父克劳迪斯正要登上王位,母亲正匆匆要改嫁给新王。一连串不幸的消息使他痛苦不已,抑郁寡欢,厌世之情开始在他灵魂深处产生。正当新王与母后举行婚礼的狂欢之夜,父亲的鬼魂在城堡上空出现,向王子诉说自己的死亡真相,告诉他自己是被弟弟克劳迪斯谋杀而死的,克劳迪斯趁他午睡时,将毒草汁滴入他的耳中,毒死了他。父亲的鬼魂要王子为他报仇。哈姆雷特的社会地位,使他具有了强烈的个体自主意识。从而这推动了整个剧情的发展,悲剧的诞生。强烈的个体主体自主意识推动西方悲剧主人公追求较高层次的境界或是维护自己心目中和谐的伦理理想。哈姆雷特起先是个乐观的王子,对世界和人类的美好希望,对朋友和下属的平和仁爱,对事物的敏感和寻思。他父亲没死的时候,一切事物在他眼里都是那么的美好。可是父亲的突然去世和母亲的迅速再嫁,而且嫁给一个杀父仇人,他心目中的人伦理想破灭了。作为一个快乐王子最终成了忧郁的复仇王子。他该如何行事?他犹豫,动摇并驻足于无尽头的思考,此时似乎表现得意志薄弱,但是他的地位不允许他这样犹豫下去。哈姆雷特本性是坚强的,他那辛辣的讽刺,刹那间的忿怒,他和父母谈话时的狂暴的语言,他对叔父的傲慢、鄙视、和毫不隐讳的憎恨,使得这一切都证明了他的王子地位。哈姆雷特最后知道了永远活在犹豫怀疑之中是不可能的,“生存还是毁灭”必须择其一。是苟活在这混乱象监狱一样的世上,还是挺身反抗人世无涯的苦难。他犹豫过,徘徊过,但最后他用自己的行动、自己的生命来祭奠了他所钟爱的美妙理想。在莎士比亚那个时代,如果把平民百姓、卑微的小人物作为悲剧的主人公,似乎很难激起人们的敬畏和崇拜。莎士比亚认为悲剧总是跟官僚贵族有关,当悲剧来临时,不管是贵族还是平民百姓,悲剧给他们带来的结果都是遭难或者死亡。但社会地位不同在受难时,所经历的过程是不一样的,而且带给人们的影响也是不同的。一个身处地位很高的人被推下后形成的落差比一个小人物要强烈多,更能引起人们的思考。西方悲剧与中国悲剧人物在面临灾难时,形成的性格是不同的,不管是否成功都竭力反抗。西方悲剧透出一种优柔寡断,他们不是忍气吞声接受苦难,而是极力反抗乃至丧失生命。哈姆雷特在面临两难选择时,或者面对与自己主观愿望背道而驰的阻碍时,面对不可逃避的灾难和痛苦时,他所表现出来的勇气、意志,都是震撼观众的。即便在斗争中的过失,都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影响。哈姆雷特头上顶着“王子”的荣耀的光环,在执行复仇计划中表现出犹豫与迟疑。有时,他还表现出了畏缩。他有好几次机会可以杀掉克劳狄斯,但是他都让这些机会溜走。然而,他为自己这样的行为找了很多的借口以寻求自我安慰。如,哈姆雷特去他母亲的寝宫的时候,看到国王正在祷告,他本该可以拔出剑当场将他杀死,可是他放弃了。他为什么不那样做呢?这着让人不可理解。也正如我们都知道的那样,在哈姆雷特从鬼魂口中得知他的叔叔有可能是凶手之后,他和他的朋友故意导演了一场戏剧,这个戏剧的内容就是描写国王被杀害的过程的,来证实鬼魂的说法。在戏剧演完之后,从现任国王的表情反映来看,就可以看出国王是真正的凶手。所以他犹豫不应该是缺乏证据,而是他已经得到他所想要的答案。可是他却推辞,安慰自己,国王当时正在祷告,如果他杀死了他,那么他会把国王杀死,所以他要等更残忍的机会来杀死国王。从表面上看,我们认为哈姆雷特太善良、太宽厚了,但这一切都是由他优柔寡断性格本身所决定的。综上所述,中西悲剧角色在社会地位上显示出不同的特色。西方的悲剧角色是高大的人物,有着清醒的存在意识,一种面对痛苦和厄运的充满逆进精神的生命激情。这正是中国古典悲剧精神的局限所在。中国的古典悲剧角色往往表现为较弱的个体自主意识,绝对化,使的中国的悲剧精神缺少一种张力,一种蓬勃向上的生命力,而表现为委婉含蓄,隐而不露的民族特色。窦娥冤与哈姆雷特在文学体裁是相同的,但是我们从其人物性格进行比较,充分体现出了中西方不同时期两种不同人物的悲剧性格,但是也看到了悲剧的结果是对自由和美好理想的追求,虽然毁灭了,虽然不幸,但是他们追求的自由永恒却激发了人们对美好理想的追求。 3.2一般人物的差异性由于中西方传统文化不同,导致中西方悲剧中一般人物也不同。与西方悲剧人物不同,中国一般是自私贪婪的蔡婆婆形象,西方一般是卑劣机智的克劳狄斯形象,这都跟悲剧发展存在很大的联系。3.2.1自私贪婪蔡婆婆人一生下来,善良就附着人的出生而诞生。然而,随着社会各方面环境因素的影响,善良这一本性或多或少受到影响。蔡婆婆与普通人一样,本性善良,但是蔡婆婆是一个家庭富裕、跑里跑外、收贷放贷、精明能干的高利贷商人,所以蔡婆婆是一个自私贪婪的人物。在情欲的支配下,蔡婆婆竟然接受了张驴儿父亲的婚事。七情六欲,人之常情。因而年过半百的蔡婆婆找个老伴共度晚年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是,蔡婆婆仅仅一段时间就喜欢上了张父,并且答应了婚事。在其对话中,让我们感到情深意长,意切动人,真是互相理解,互相体贴,相敬如宾,简直就是老夫妻之间的温馨情话。可以说,蔡婆婆是十分乐意与张父一起。然而,蔡婆婆却为了自己与张父的婚事,在张驴儿的强烈要求下,竟然生出劝窦娥嫁给张驴儿的念头。为了达到自己的幸福生活,这样的行为未免太自私。从文中,我们知道蔡婆婆与窦娥一起生活了十几年,且蔡婆婆把窦娥当作女儿看待。按道理,蔡婆婆应该好好为窦娥着想的,尊重窦娥的意愿。可是,由于在她的需求,竟然表现出如此的自私与贪婪,将个人的幸福建立在窦娥的痛苦之上。在当时一个黑暗的社会里,作为一个有钱人家,官场的黑暗蔡婆婆应该知道的。如果蔡婆婆愿意花一笔钱财去笼络太守的话,或许窦娥就不会被判死刑。在接受审讯时,作为案件的主要当事人的蔡婆婆,不为窦娥据理力争呢?特别是张父死后,却为自己开脱,让人感到她于事无关,置身度外,乐得清闲。而等到窦娥遭到几次毒打后,窦娥为保护蔡婆婆而招供被判斩刑,这才使得蔡婆婆才哭了。所以,这都说明蔡婆婆的自私与贪婪。3.2.2卑劣机智克劳狄斯克劳狄斯作为一个君王,他在杀害自己的兄长之后成功继任丹麦的新国王,他使用的手段极其卑劣无耻,是违背了伦理道德的。但他是一个在卑劣人品中充满着理性、机智、修养和内才的国王,这是他能够胜任的良好条件。在所有大臣心中,克劳狄斯有着良好的语言和低调的姿态,他的关心和替人着想的程度上完全可以理解成为虚伪,但是至少对于前朝的功臣他有着平等的尊重,这也是在丹麦历经一个巨大的宫廷变故大臣却依然衷心的神奇力量。作为哈姆雷特的叔父,他是全戏剧的一个支撑点,既要将哈姆雷特斩草除根,还要隐瞒自己的罪行,更要让所有舆论有利于自己。他是一个极端的利己主义者,更是一个擅长于周旋谋事大局的人。在他周密精致的布局中,哈姆雷特是孤立的、弱小的,而更是由于父亲的死和母亲的改嫁,不但让哈姆雷特的身心归属感信任感慢慢减少,更让他开始摒弃任何人对他的好,当真相一步一步浮出水面之时,也让他离众人越来越远。在戏剧中,克劳狄斯对哈姆雷特的态度是一直变化发展的,在他认为哈姆雷特不知真相之前,他对于哈姆莱特依然是以说服为主,并不希望将他除掉,他歌颂哈姆雷特的聪明过人,不但这样,他还做了各种努力,包括向波洛涅斯询问,及时了解哈姆雷特的心理变化,或是派遣罗森格兰兹和吉尔登斯吞探求秘密。而当哈姆雷特用伶人表演将克劳狄斯的秘密昭告天下的时候,无疑,他就成了国王不得不除掉的对象。而国王一来借放逐真杀害、二来煽风点火,再者让雷欧提斯同哈姆雷特比剑、赐饮毒酒,剑上涂剧毒等隐晦的手段,终于借他人之手将哈姆雷特置于死。可是,王子仇恨的火焰依然烧到了国王的头上,最后的巅峰时刻,哈姆莱特用毒剑刺杀了他,也完成了整个王族的悲剧。4 结语窦娥冤是我国元代杂剧的巅峰之作,哈姆雷特是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巅峰之作。两部剧作的确有相同之处,亦有许多不同之处。我们在两部剧作的对比中深刻感到:要创造出辉煌的戏剧作品,必须有对现实进行高度的艺术概括能力,能把大社会浓缩在小舞台上。要创造出辉煌的戏剧作品,必须很好地组织戏剧情节,巧妙设计矛盾冲突,使作品充满戏剧性。综上所述,我们认为窦娥冤和哈姆雷特的确是当时世界戏剧的巅峰之作,是可以放到世界大悲剧中的作品;但我们也要从的戏剧中受到启示,对文学作品要作全面客观的认识,在肯定成就和地位的同时,大胆指出其存在的不足,这对我们全面认识文学作品,并在新形势下如何发展我们文学作品,创造出宏伟的文学作品,都将会有很深刻的意义。参考文献1 陈家桢. 窦娥悲剧成因新论J. 求索, 2001(2).2 何辉斌. 西方悲剧的中国式批判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3 莎士比亚, 朱生豪译. 哈姆雷特M.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4 王富仁. 悲剧意识与悲剧精神J. 江苏社会科学, 2001, (1).5 姚一苇. 元杂剧中之悲剧观初探A. 天津: 天津出版社, 1988.6 朱光潜. 悲剧心理学A. 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 1987.7 Clayton Hamilton. The Theory of the TheatreM. New York: Henry Holt and Company, 1910.8 Maclindoll.T.Shakespeares Tragic CosmosM.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9 Nicoll. Allardyce.The Theory of DramaM. London: George G.Harrap & Company LTD.,193110 Poole. Adrian.Tragedy:Shakespeare and the Greek ExampleM. New York: Basil Blackwell Inc., 1987.11 Willian Archer. Play-MakingM. New York: Dodd, Mead&Company, 1926.致 谢时光匆匆如流水,转眼便是大学毕业时节,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离校日期已日趋临近,毕业论文的的完成也随之进入了尾声。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一直都离不开老师、同学、朋友给我热情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 本论文是在湖南工学院外语系老师亲切关怀与细心指导下完成的。从论文的选题到最终完成,指导老师始终都给予了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并且在耐心指导论文之余,指导老师们仍不忘拓展我们的文化视野,让我们感受到了文学的美妙与乐趣。在老师们的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个学者的严谨和务实,这些都让我们获益菲浅,并且将终生受用无穷。毕竟“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希望借此机会向指导老师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此外,本文最终得以顺利完成,也与学校其他老师的帮助分不开的,虽然他们没有直接参与我的论文指导,但在开题时也给我提供了不少的意见,提出了一系列可行性的建议,在此向他们表示深深的感谢! 毕业论文答辩开场白尊敬的主持人、评委老师:早上好,我是09春行政管理本科的学生xxx。我的毕业论文题目是论我国城市公共物品及其供给,指导老师是xxx老师。我的论文从确定题目、拟定提纲到完成初稿、二稿、三稿到最后的定稿,得到了x老师的精心指导,使我很快掌握了论文的写作方法,并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论文的写作。不论今天答辩的结果如何,我都会由衷的感谢指导老师的辛勤劳动,感谢各位评委老师的批评指正。首先,我想谈谈这个毕业论文设计的目的及意义。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突飞猛进,国家之间的经济界限渐趋模糊,但却使国家次级的经济形式城市经济的重要性日渐突出起来,城市之间的竞争正成为国家之间竞争的重要依托。世界各国(地区)政府都正积极致力于培育和提高城市竞争力,而城市公共物品的供给则是推动城市竞争力提高的重要因素,城市公共物品的供给理所当然地受到了各国(地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城市化不仅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一个支撑点,也是增进国民福利的重要手段,若处理不当则会成为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障碍。未来10几年,中国城市化将进入从40%发展到70%的国际公认的加速发展时期。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实现城市公共物品有效地供给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成为我们当前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为此,研究我国城市公共物品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于是最终将论文题目定为论我国城市公共物品及其供给。其次,说说文章的具体结构。论文阐述了城市公共物品的定义及特点,分析了我国城市公共物品供给不足的现状及城市公共物品供给方式,着重探讨目前提高我国城市公共物品供给的方法:树立“公共财政”观念,转变政府职能 ;加快投资融资体制的改革,加大对城市公共物品的投资 ;改进政府对公共物品生产的管制方法 ;发挥市场与社会的力量,形成供给主体多元化格局等。只有切实做好对城市公共物品的供给,才能使公共物品满足城市公众的需要,更有效地为社会和民众服务。唯有如此,和谐社会的建设才会事半功倍。我想谈谈这篇论文存在的不足:限于各种条件的制约,使得本论

    注意事项

    本文(《窦娥冤》与《哈姆雷特》悲剧创作之比较研究.doc)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