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从《悲惨世界》看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doc
目 录摘要1关键词1Abstract1Keywords1前言2一、维护人的尊严,追求博爱的理想是雨果人道主义思想产生的原因2二、社会的进步是“善”对“恶”的胜利4三、每个人都是受害者,这是雨果人道主义思想的又一表现7四、爱憎分明,是雨果人道主义思想的另一表现8总结 10注释 11参考文献 12致谢 13从悲惨世界看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摘要:在雨果数量众多的文学作品中,悲惨世界的写作时间最长(1845-1862),篇幅最长,主题最为深刻,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最为完美,也最能代表雨果的思想艺术风格。他在悲惨世界中倾注了他的人道主义同情,这种同情无处不在,无处不有,渗透弥漫在整个悲惨世界里,使人有一种浩博之感。关键词:悲惨世界 雨果 人道主义Abstract: In Gugo quantity numerous literary works, "Les Miserables" the writing time is longest (1845-1862), the length is longest, the subject is most profound, the realism and the romanticism union is most perfect, also most can represent Gugo thought artistic style. He has poured into his humanitarianism sympathy in "Les Miserables", this kind sympathizes ubiquitous, there is no place does not have, the seepage fills the air in entire "Les Miserables", enables the human to have feeling of the one kind of Zibo.Keyword: Les Miserables,Gugo,Humanitarianism前 言1885年5月22日,法国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家,法国的语言大师,普天之下人类感情的大师维克多· 雨果与世长辞了。整个法兰西以他们特有的民族狂欢气派哀悼了这位大师。一百多年来,这位伟人的名声早已越过了法兰西的六边形国境,弥漫到世界每一个角落,被每个不同民族的人们所崇拜。作为法国也是世界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不朽当然因为他许多杰出作品和其中艺术的纯美。然而,更为重要的却是“在这些可归之为形式的背后支撑他们的灵魂:作家对生活、人生、人的热爱,亦即他著名的人道主义”。“人道主义”对雨果而言是一个不可越过的语词。他不仅在作品中呼吁,也在生活中努力践行,以至于他甚至成了人道主义的代名词。他的小说具有博大的内容,精深的思想,流畅的语言具有永久的生命力,尤其是贯注于他小说中的人道主义思想更是震撼着千百万读者的心灵。他那为了维护每个人的尊严而富有人情味的人道主义思想,他那善恶分明而爱憎分明的人道主义思想,他那关注同情每一个人的人道主义思想,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人类精神财富的源泉之一。而在雨果数量众多的文学作品中,悲惨世界的写作时间最长(1845-1862),篇幅最长,主题最为深刻,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最为完美,也最能代表雨果的思想艺术风格。他在悲惨世界中倾注了他的人道主义同情,这种同情无处不在,无处不有,渗透弥漫在整个悲惨世界里,使人有一种浩博之感。一、维护人的尊严,追求博爱的理想是雨果人道主义思想产生的原因雨果出生于1802年。他一生生活的法国时代,是一个浪漫的时代:波旁王朝复辟了,黑暗的路易十八死了,更黑暗的查理十世上台了几乎又进入了一个教皇时代。从保皇变为共和,自由的空气并没有持续多久,七月革命又将果实还给了银行资本家。为反对七月王朝统治,法国工人从1831年斗争到1848年。为反对拿破仑第二帝国的统治,法国工人又从1861年斗争到了1871年。浪漫的时代,雨果也不无浪漫的气质,他不是写了大量的浪漫主义的诗、戏剧和小说吗?但是,在浪漫的背后,雨果在思考另一个问题人道主义的力量。雨果从小就是一个有“爱人之心”的人,所以在轰轰烈烈变革的年代,他注意观察的是这些东西。在他记事的那年,他随母亲去了西班牙,回国的途中,他看到的是一幅幅令人发指的景象:一座座断头台,一个个马上要受绞刑的人;一个个十字架上钉着的人的肢体。残酷的肉刑,在幼年雨果的心中种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往后他对死刑这一问题怀有一种病态的反感。雨果真诚的希望能为废除死刑尽一份力量,他认为死刑与其说有用,不如说残酷。一个死囚的末日是他具有人道主义思想的第一部小说,为了写这部小说,他极认真的查阅文献资料,去外地考察,了解到了一些苦役犯服役的情景。作品以强有力的想象教育人要有怜悯之心。从1831年七月革命到1848年法国大革命,政权的混乱,经济的崩溃,王室的争权,给法国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这使雨果大为失望,因为他将希望寄托于共和国。但他要求的是和平,而路易要做的是战争;他要求的是自由,而查理倾向于专制;他要求的是富裕,而金融者给人民的只是贫困;他要求的是光明,而七月王朝给他的只是阴谋;他要求的是平等,而所有的政权都无法消灭不平等。因此通过体验各种生活,他开始只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开始到郊外去,到贫民窟去,亲眼看一看什么是贫困,并开始下决心把这些看得到东西写出来。于是有些题材,象不公正的判刑,囚徒的赎罪,贫困的景象等,以及一些素材如关于苦役犯监狱的,关于迪涅城主教未奥利斯大人的,关于一个可怜的妓女衣领里被粗汉塞进雪团的故事等,开始在作家手中积累。加上在长期的流亡生活中,以及在1848年大革命前后,雨果见到了足以多的贫困、灾难以及不自由的事实,不禁使雨果抱着对人类灾难的极大同情、抱着对人类的爱,发出了长长的叹息。终于,现世的一幕幕,引发了他思想的翰海。苦役犯比埃尔·莫兰刑满释放后,家家客店都因为他的黄色通行证而闭门不纳。伟大的雨果进入了深沉的思考。于是他在悲惨世界序言中写上了这样的话:“只要因法律和习俗所造成的社会压迫还存在一天,在文明鼎盛时期人为地把人间变成地狱,并且使人类与生俱来的命运遭受不可避免的灾祸;只有本世纪的三个问题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赢弱还得不到解决;只要在某些地区还可能发生社会的毒害,换句话说同时也是从更广的意义来说,只要这世界上还有愚昧和困苦,那末,和本书同一性质的作品都不会是无用的。”悲惨世界(人民文学出版社)作者自序。 由此,这部自1828年开始构思,1845年开始动笔的巨著,终于在1862年付梓了,创作过程历时近半个世纪之久。作品精心塑造了挣扎于黑暗年代、社会底层、悲惨世界里的各类人物形象,如在逃的苦役犯冉阿让,失业女工芳汀,孤女珂赛特,流浪儿伽弗洛什和老植物学家马百夫等,寄寓着作家对人民苦难生活和不幸命运的关切和同情,形象地表达了作家对社会的强权统治,法律不公,贫富不均等社会现实的不满与反抗,也正是在这些方面,表现了雨果维护人的尊严,追求博爱理想的博大、崇高的人道主义思想。这种思想尤其在卞福如、冉阿让等人的身上表现的更为突出。作为主教卞福如深深懂得他的职责是帮助穷人和病人,他认为人活在世界上不是为自己的生命,而是来保护世人的灵魂的。他从不伤害一个人,甚至是损害了他的人,正是因为他把人作为真正的人来看待。既然是人,就有人的尊严,他要维护这种尊严,而不是伤害它,并借此来拯救人的灵魂。他拯救了一个人的灵魂,这个人以后改名为马德兰,当了蒙特猗市的市长。作为蒙特猗市市长的冉阿让,他的人道主义精神,首先表现在尊重人权,为被社会凌辱、遗弃的穷人主持公道,争取做人应有的权利等方面,表现出一种崇高的精神和道德之美。当他看到失业女工芳汀含冤被警长沙威拘捕并判罚时,执意将她释放,并向沙威指出,根据实情抓住诬陷芳汀的绅士才是公正的。当沙威提醒他,芳汀将唾沫吐在他脸上,是无视市长先生,是侮辱法律时,他向沙威严厉指出,最高的法律是良心。冉阿让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在他窘迫和失去理智的时候,他既感受到过穷人连猪狗都不如的冷酷,也感受到过灵魂被拯救了时的温暖。此时,他既然有为被屈辱者争取权利的机会,有救人于危难之时的几乎,当然就不能放过。雨果作品之所以贯穿着浓厚的人道主义思想,也正是由于作者对于当时社会不公平的认识,对于受迫害者的尊严的维护,对于平等社会的美好理想和憧憬,这一切构成了他的人道主义思想产生的原因。二、社会的进步是“善”对“恶”的胜利,这是雨果人道主义思想的表现之一在悲惨世界中,善与恶的形象格外突出,雨果用善刻画恶,用恶渲染善,就这样够建了个个真实鲜明的善恶对立。其中记叙到“芳汀”与“珂赛特”母女爱上了善恶对立的两个大学生,芳汀爱的是公子哥,珂赛特爱的是对爱情忠贞的中下阶层阶级的贫困的读书人。而抚养珂赛特的旅馆老板夫妇,也跟主角冉阿让形成善恶对立。旅馆老板夫妇爱自己女儿而虐待珂赛特,未料十多年后,他们的女儿暗恋大学生,大学生爱的却是珂赛特,导致女儿为大学生牺牲自己的性命。情节十分的动荡,而且书中主角与配角所构造的整个人物结构复杂,变化大,初读往往会感觉到一头雾水,无从进行思考,只能跟着情节发展看个大概的内容。 冉阿让、沙威、大学生、旅馆老板女儿这一系列角色人物所开展的善恶碰撞,展现了一幕幕高潮迭起的情节剧,最后老板女儿为大学生牺牲自己的性命不但成为了整个剧情的高潮,也成为了整个艺术表现的载体。而让读者在大喜后感受到悲的痛苦,也让读者看到了浪漫主义爱情的美好,和小人物的尖酸刻薄。 悲惨世界中的女主角芳汀惨遭大学生始乱终弃,留下一个女孩给她抚养。社会对未婚母亲的鄙视,使得她根本无法养活孩子,芳汀只好把孩子托给只见一次面的旅馆老板夫妇,离开女儿去工厂工作养孩子。芳汀心想旅馆老板夫妇,会善待自己和他们同龄女儿一般大的孩子。然而这对夫妇不但苦待芳汀的女儿,还欺骗芳汀向其索钱。芳汀努力多时,无可奈何的卖了自己的头发、卖了自己的牙齿,但最终还是下海为娼。芳汀又穷又病,但由于自己善良的性情,疼爱原本不该有的女儿便不断应付旅馆老板夫妇的索钱。由于社会对未婚母亲的鄙视,造成恶性循环的,芳汀更穷更病。直到死,芳汀也难理解冉阿让。 这样动荡的情节体现了这邦小人物的悲惨,也是悲惨世界的意义所在,反映当时社会的弱肉强食,社会制度的不健全和对悲惨小人物的压榨。 雨果通过对孩子的受难的描写和记叙,表现出了最让人感动和为之悲伤的人间疾苦。也通过对孩子受苦难的记叙,极力的刻画了善恶人性的不同。德拉第夫妇是恶的代表。他们欺骗芳汀,欺凌珂赛特,后来穷困潦倒,又抛弃了自己的三个儿子,只留下两个女儿。德拉第与恶人为伍,招摇撞骗为生,他也让两个女儿到处骗钱。这部小说刻画人物的邪恶正是体现社会中存在的邪恶。 悲惨世界中的冉阿让生活情况也充满了动荡和戏剧性,他是本部作品中与德拉第夫妇完全对立的善的形象。冉阿让放弃市长的社会地位,为了解救被冤枉成自己的人做证,再为了对芳汀的承诺,从狱中逃跑去救珂赛特。在抚育珂赛特方面,冉阿让为成全珂赛特未来没有任何污点的婚姻生活,决心牺牲自己离开珂赛特出走;又不让马斯洛知道自己是他的救命恩人,这些都刻画出善良的人品,也表现了小人物出生的地层社会地位人民的朴实与善良,从而反衬了社会的黑暗和资产阶级的贪婪与邪恶。雨果将世界看成是“善”与“恶”的角逐场,认为人道的历史是“善”不断战胜“恶”的过程。悲惨世界中“善”的化身是卞福如主教。尽管他在作品中占的篇幅不多,可他的一言一行所产生的影响和显示出来的力量是不可低估的。他乐善好施,敌视法律,崇尚道德。是他,使冉阿让走上了弃恶从善的道路。他收留的冉阿让偷走了他的银具,他发觉后不动声色,警察逮捕了冉阿让,将其带到他面前,要求他的处罚,他却将银具送给冉阿让,并对警察说,有罪的不是犯罪的人,而是制造黑暗的人。是他使冉阿让以德报怨,释放了沙威。一直想要置他于死地的沙威,被起义者捉住了,待要处决时,冉阿让以其与起义者之间的特殊关系借机释放了沙威。他想到自己曾是有罪的人,却被卞福如主教释放过,别人原谅了自己,自己为什么不能原谅别人呢?是卞福如以人的尊严,人应该重视其自身的价值感染了冉阿让,冉阿让又以其感化了沙威。由此,所有“善”对“恶”的胜利都基于人的尊严,道德感化这一点。作家通过这些动人故事的叙述,意在说明这样一个道理,“善”的道德,最终必定感化“恶”的行为,使之弃恶从善,重新做人。就卞福如、冉阿让、沙威三者来讲,卞福如,冉阿让是“善”的代表,沙威是“恶”的化身,冉阿让感化了沙威,说明“善”战胜了“恶”。就沙威本身来讲,一生代表了钻营、残酷的“恶”,但最后,他自身“善”的一面还是得胜了,所以他放过了冉阿让,进而跳进了塞纳河,他得到了良心法律的制裁,他死了,但他的灵魂从善了。可以说,雨果的这种思想是一以贯之的,从巴黎圣母院到悲惨世界再到九三年都表现了这种思想。那么,是什么力量能够使恶行变为善举呢?是道德的感化力量。他在莎士比亚中写道:“请把伊索到莫里哀的所有才子,从柏拉图到牛顿的所有智者和从亚里斯多德的伏尔泰的所有学者都倾倒出来吧,这样你便能医治好时弊,一劳永逸的缔造出人类精神的健康。”转引自法安德烈·莫洛亚雨果传。 他把感化的功效简直看得神乎其神,以至于在作品中一再出现一些极富夸张的描写,这并不难理解“善”最终是在心灵上战胜了“恶”的。这里,就牵涉到雨果对法律的态度。冉阿让等人的悲惨遭遇都是由社会造成的,这一点雨果是深信不疑的。而造成冉阿让悲惨遭遇的,雨果认为正是现行的法律。他认为现行法律都是保护有钱人,压制贫穷人的法律。冉阿让只是因为不能忍受饥饿去偷了一些面包,就被残酷的法律判了许多年苦役。那么法律到底在冉阿让身上起作用了没有呢?没有。冉阿让不合理的关押了十九年,法律的制裁没有去掉他犯罪的念头,反而激发了他报复的意念。而被他偷了银具的主教的一个轻微的仁慈行为却感化了他。过去使他受苦的那种不公平的处罚早已使他决心为恶,现在他觉得那种决心动摇了。由此也可以看出雨果所张扬的“善”是什么,“恶”是什么,是道德最终战胜了法律。结合雨果的生平,同时也牵涉到他对革命的看法。由于他的一生经历了伟大的1848年大革命和巴黎革命,通过历史他了解了1793年革命,因而在悲惨世界中他描写了1848年的这场革命。作者对这场革命进行了大肆渲染,这是因为他承认暴力是仇恨,是可以理解的。但最终还是与他的人道主义思想有着冲突的,因此雨果认为它不能最终解决社会问题,是自相残杀和野蛮的行径,因而也不能从根本上消灭“恶”,如果从他的巴黎圣母院到悲惨世界再到九三年的这一过程进行一下分析,就会发现在革命和人道这一矛盾关系上,雨果越来越倾向于人道了。也就是说,他的人道主义思想越来越趋于成熟了。巴黎圣母院中起义者最后毕竟冲进了圣母院,悲惨世界中的起义者们也够悲壮的了,而在九三年中革命者与反革命者的内心中,时刻都好像隐藏着一种对本阶级背叛的矛盾心情,事实证明,这种心情最后兑了现,以至于他得出了“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还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九三年(人民文学出版社)397页。 的著名论断。姑且,我们不论它正确的程度如何,我们只是又一次发现了雨果所张扬的“善”是什么,“恶”是什么,是道德最终战胜了革命。总之,是“善”最终战胜了“恶”,在雨果看来这是人道发展的历史。三、每个人都是受害者,这是雨果人道主义思想的又一表现雨果一生把“博爱”、“善良”、“仁慈”视为拯救人类的“药方”,这是与他对整个世界的看法有关的。他认为社会对人类制造了种种束缚,驱使着每个人去为之效命,因而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是受害者,要改造社会,就要挽救全人类。这是雨果人道主义思想中“博爱”的一面。悲惨世界中的冉阿让、芳汀母女是受害者,沙威、德纳第也是受害者。冉阿让就因为曾服过苦役而被警察跟踪了一生,最后,尽管沙威投河了,他还是过着隐姓埋名的生活。他被主教感化后,一心想做些好事,造福于人类,但残酷的社会一次次将他的事业和理想毁灭。贫穷、饥饿使芳汀成为苦工,又从苦工沦为娼妓。珂赛特从小纯洁善良,但也吃尽了难以理解的苦头,他们都受了残酷的法律以及人情冷淡的害。那么沙威和德纳第受了什么害呢?一个受了权力欲的害,一个受了金钱欲的害。是高高在上的权力驱使沙威钻营,残酷的失去了人性。是被视为万能的金钱驱使德纳第投机、诈骗失去了人性。有人认为,沙威不是受害者,正是他代表着权力和法律处处加害于人,他是一架国家的害人机器,统治阶级的有力爪牙,至于他最后跳河那是他咎由自取。这一切固然是事实,但如果我们从雨果写悲惨世界的本意来看,从雨果一生所抱态度来看,恐怕这种看法不合实际。雨果认为,这个社会悲惨,悲惨在于每一个人。雨果的这种思想早在巴黎圣母院,迟在九三年中都有所反映。爱斯梅拉达因为漂亮、善良、纯洁、好歌善舞而倍受凌辱。圣母院的副主教克洛德由于受教义的影响而不能得到正常的爱情,因而他步步紧逼所“爱”的对象爱斯梅拉达,以宗教的名义置她于死地。他害死了爱斯梅拉达,岂不知自己也受了害,受了宗教的害。九三年中雨果换了个角度来表达这一思想,他将革命者西穆而登、郭文和反革命者朗德纳克都安排在一场悲剧中。他们都受了革命、法律、习俗的害。雨果说明每个人都是受害者,立意在于揭示当时社会的各种制度都是不合理的,甚至革命也有其不合理因素,它们都毁灭了人性,摧残了人的尊严,因而每个人都受了社会的害。这与雨果对世界的看法有关,也是雨果写悲惨世界的原因所在。雨果认为作家所要肩负起的崇高社会职责便是通过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同社会不合理、不公平的现象作斗争,对人们进行理想的道德观念的宣传与教育。作品让人看到当时社会确实是一个悲惨世界。四、爱憎分明,是雨果人道主义思想的另一表现雨果在作品中尽管表现出的是每个人都是受害者,但他对于“善”的受害者和“恶”的受害者所抱的态度是不一样的。他对于“善”的受害者所抱的态度更多的是怜悯和悲叹,而对“恶”的受害者所抱的态度则只是人道主义的同情。雨果爱什么,憎什么,在作品里表现得还是很突出的。前面已陈述过维护人的尊严,追求博爱的理想是雨果人道主义思想产生的原因,而这里我要说,爱是雨果人道主义思想产生的原动力。前面我说过他从小就有爱人之心,而这里我要说,从他对阿黛尔产生爱慕之情以后,他就更用爱的眼光去看一切,他就更用宽广的襟怀去原谅一切。“如果你追求的手被握在别人手中,看到你钟爱的心在别人心上跳动,而你从来就没有因此而感到发狂;如果淫志百出的牛尔兹乌烟瘴气,既讨美人的便宜,也讨鲜花的便宜,而你从来就没有露出愤怒的目光。”正是这样宽阔的胸怀,使他原谅了一切,甚至自己的心上人也由别人去爱。“如果你没有在万籁俱寂的时分,她脸色红润,忘乎所以,已睡得深沉,你因为伤心过度而哭得像个孩子,千百遍呼唤她的名字,直喊到天明,以为就会来到,只要你呼叫不停,还诅咒你的母亲,只想着一死了之;如果你从来感到一个女人的眼睛,能在你心灵之中点燃另一个心灵即使为她轧死车轮下也不可悲”正是爱的这样深沉,无限地去怜悯苦难与悲惨,无限地去同情罪恶与残酷。抱着这一爱心,他观察社会,接近贫民窟。看到的是“人民在挨饿,人民在挨冻”,“困苦迫使他们根据性别的不同去犯罪去堕落”。抱着这一爱心他去搞创作,去反映现实,得出的是“有罪的不是犯罪的人,而是那制造黑暗的人。”悲惨世界(人民文学出版社)18页。 这句话,不但适合于冉阿让,也可适用于沙威。一个是爱怜,一个是原谅。但这并不是说雨果将善恶混淆,不分好坏,没有爱憎了。相反,他的作品给读者的反应是有强烈的爱和强烈的恨。只是雨果将所爱的和所憎的最后都做了人道主义的处理,使人读后又感到深深地惋惜。实际上,这也正是雨果所要求的效果。他不是宣传感化的力量吗?有什么力量能比使恶人痛改前非弃恶从善更有说服力呢?悲惨世界中表现出的对冉阿让、芳汀、珂赛特等的爱,和由此上溯到巴黎圣母院中表现出的对爱斯梅拉达、伽西莫多等的爱,以及由此顺延到九三年中表现出的对西穆而登、郭文等的爱,是显而易见的,是雨果那颗爱心的正面反映,这里就不赘述了。尽管雨果让沙威,让克洛德,让朗德纳克等最后都得到了较好的结局。但是巴黎圣母院中克洛德那虚伪、冷酷、不择手段的迫害狂象,悲惨世界中沙威那钻营、残酷、无恶不作的鹰犬象,九三年中朗德纳克那伪善、冷漠、涂炭百姓的疯狂象,无一不引起人们的憎恨。而惟独雨果不憎恨吗?不是!是他有一个宽阔的胸怀,故而他原谅了他们。同时也是为了宣传他那法律不能消除犯罪,暴力不能解决社会问题,只有用“博爱、善良、仁慈、宽恕”才能感化人,才能消除犯罪,才能解决社会问题的主张。总 结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理论要求在看待任何事物都用辩证的思想去认识。我们现在读雨果的悲惨世界也不能忘记这一点。作为人道主义者,雨果在作品中一直强调尊重人权,维护人的尊严,追求博爱的理想,并通过他作品是的人物做了一番努力,不管他的收获如何,这种精神本身无可厚非。雨果的创作犹如一面镜子,它不仅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而且还显露出美好的未来。它给人们带来了生活的勇气和信念,并启迪人们去探索生活的意义,懂得人生的价值,做一个能为他人做出牺牲的人,道德高尚的人。这对于人情淡薄、人道丧尽的资本主义社会本身就是一个极好地反衬和无声的批判。这是值得肯定的方面。从另一方面看,雨果在作品中将他的道德感化的力量表现得实在太高了,使得革命在它面前认了输,法律在它面前也显得那样低级卑劣。由于人道的力量,他让主人公冉阿让带上一种超乎常人的力量,而显得有失常情。这是他的不足之处。话说回来,既然雨果承认了道德感化的不可能,他本身就是一种伟大。雨果,正是以他博大宏伟的思想,高超的构思,娴熟的技巧,诗化的语言以及他永闪光辉的人道主义思想,成为法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一颗珍珠,他的名字,正如高尔基所说:“作为一个讲坛和诗人,他象暴风一样轰响在世界上,唤醒人心灵中一切美好的事物他教导一切人爱生活、美、真理和法兰西。”注 释 悲惨世界(人民文学出版社)作者自序。 转引自法安德烈·莫洛亚雨果传。 九三年(人民文学出版社)397页。 悲惨世界(人民文学出版社)18页。参考文献1法维克多·雨果著悲惨世界人民文学出版社。2法安德烈·莫洛亚著雨果传人民文学出版社。3周扬翰 主编欧洲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4朱维之 赵澧主编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致 谢在论文完成之际,我要特别感谢我的指导老师郑尚泽老师的热情关怀和悉心指导。在我撰写论文的过程中,郑老师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无论是在论文的选题、构思和资料的收集方面,还是在论文的研究方法以及成文定稿方面,我都得到了郑老师悉心细致的教诲和无私的帮助,特别是他广博的学识、深厚的学术素养、严谨的治学精神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使我终生受益,在此表示真诚地感谢和深深的谢意。 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也得到了许多同学的宝贵建议,同时还得到了今年假期实习时我的指导老师的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致以诚挚的谢意,感谢所有关心、支持、帮助过我的良师益友。 最后,向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对本文进行评审并提出宝贵意见的各位专家和老师表示衷心地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