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明威的死亡哲学.doc
海明威的死亡哲学摘要:海明威的一生与死亡密切相关。出生入死的经历不仅给他带来创伤,也给他以启示。由于对死亡有着本真的体验和深层的感悟,海明威的小说总是围绕着“死亡”这个主题。他把死亡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小说的形式加以反映,使作品的内涵具有哲理的深度。本文从海明威其充满传奇色彩的生平入手,以他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为依据,来论证他的死亡哲学,试图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认识海明威及其作品。关键词:海明威, 死亡,精神活动,The Death Philosophy of HemingwayAbstract:The whole life of Hemingway is related to death. The experience of adventure not only brings so much damage to Hemingways life, but also brings him so much precious inspiration. Because his experience of automatic returning to life essence when he was in trouble and his deep gnosis, he regarded death as research object, and deduce his death philosophy by the form of novel. From the analyses and discussions,we can see Hemingways tragic works dont mean death only,but also means that people can see hope,light and newborn through death. The paper try to specialize in Hemingways works in a new aspect.Key Words: Hemingway, Death, Death Philosophy海明威的死亡哲学引言:死亡哲学作为哲学的一个部分,是要对人类死亡现象和死亡事实进行总体的、全方位的、形而上的考察,也就是说,它是以理论思维形式表现出来的关于死亡的形而上学说。 颜翔林死亡美学,学林出版社,1998年版,第12页海明威的小说不仅反映了他的死亡观,而且体现了他的死亡哲学,因为海明威在小说中所涉及的已不是零星的死亡现象。死亡主题成为他作品的核心,是他要阐述的中心问题。海明威想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作品向世人展示他所思考的死亡问题,并且他已不单单是对这一问题有点自己的看法和认识而已,而是要作总体上、全方位、形而上的理性思考。他的主要人物必然以失败而且大部分以死亡告终,但这些人物,在失败或死亡之中,往往设法保存了一些什么东西,他们知道他们所采取的态度本身就是一种胜利。即使实际上失败了,他们确是维持着他们本身的一种理想。该怎样的一种做人原则?有了怎样的原则,混乱的人生至少有一部分才会有意义?这个“原则”也是指他的死亡哲学的原则。凭借他的“原则”海明威较系统地阐述了他对死亡的认识,表现了死亡的必然性与偶然性、死亡的终极性与非终极性、人生的有限性与无限性、死亡的必然性与人生的自由、生死的排拒与融会等有关死亡的形而上学问题。这些做法使得他对死亡问题的看法具有了哲学深度。一、死亡哲学的概论死亡是一个牵涉到认了文化许多领域的大问题。老子讲“出生入死”;庄子“以生为丧,以死为反”,强调“死生皆有所一体”,并认为死是自然向人宣布的无可逃遁的“天刑”;荀子讲“死,人之终也”;韩非讲“生尽之谓死”;王充讲“死者,生之效”;张载讲“死者,气之游散也”;程颢讲“死之事即生是也,更无别理”;王守仁讲“死生即事变,只在人情里”;杨简讲“生死无二谓之一”;熊伯龙讲“人老而血气自衰,自然之道也”;冯友兰讲“死虽是人生的否定,而有死却又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又讲“死而后已,死了即已”。鉴于此,哲学史上又进而出现了关于死亡的“有学问的无知”:苏格拉底宣布,关于死亡本性,“我不自命知之”;萨特也宣布,死亡是一种“双面的雅努斯(Janus)”。然而,尽管古今中外哲学家对死亡这个谜,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但他们对于死亡的哲学意义,对于死亡问题在哲学中的重要地位却很少有分歧。我国先秦最杰出的哲学家之一老子曾经宣布:“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老子·德经四十二章),把培养正确的死亡意识视为哲学教育的主旨;西方古代哲学家柏拉图曾经给哲学下了一个流传千古的定义:“哲学是死亡的练习”(“the practice or rehearsal of death”);现代大哲学家叔本华又进而把死亡看作是“哲学灵感的守护神”,断言“如果没有死亡的问题,人们便几乎不会进行哲学思考了”。 这样,在我们面前就出现了若干种类不同的死亡之谜。首先是“死亡是什么”这样一个谜。其次是为什么人们,也就是上述哲学家,会对死亡给出如此众多内容迥然相异甚至正相反对的谜底这样一个关于死亡之谜的谜的问题。最后是为什么死亡问题竟能在哲学中占有如此显要的地位这样一个问题。显然,这里提出的问题不那么简单,因为这不仅关涉到对死亡的哲学思考问题,而且还关涉到对死亡的哲学思考的再思考问题。倘若要深层次地理解和尝试着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就不仅需要了解死亡的哲学意义,还需要进一步了解死亡哲学的意义。也就是说,在这里我们已经触及到了对死亡哲学概念的界定或对死亡哲学意涵的揭示这样一个我们打算在概论里首先致力回答的问题。1.1死亡哲学的基本定义死亡哲学概念的意蕴极其丰富,包含着许多不同的层面,可以从最抽象的意义上把它定义为:死亡哲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属于哲学这门科学,它关涉的是对死亡的哲学思考。这就是说,死亡哲学虽然以死亡为研究对象,但却有其独特的研究领域或范围;它关涉的只是对死亡的哲学思考,和其他一切以死亡为研究对象的具体科学或精神科学有着本质的区别。1.2死亡哲学的历史发展死亡哲学的发展是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死亡哲学的历史发展不仅是一个人死亡意识不断飞跃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人死亡意识不断地由量变进展到质变的过程,因而在总体上是质变和量变、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古希腊罗马奴隶制时代的死亡哲学既是古希腊罗马奴隶制社会的产物,也是西方人从原始社会就开始了的对死的问题艰苦思考、上下求索的必然结果。同样,中世纪封建社会的死亡哲学,既是中世纪封建社会的产物,也是古希腊罗马死亡哲学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众所周知,古希腊罗马时代的死亡哲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其哲学重心经历了一个由自然哲学到道德哲学再到宗教哲学的逻辑演进过程,既然如此,从古希腊罗马时代的死亡哲学过渡到中世纪封建社会的宗教神学化的死亡哲学,也就顺理成章了。如上所述,中世纪封建社会的死亡哲学的基本逻辑程式是“若不能死,就不能生”,然而我们在古罗马时期的哲学家塞涅卡那里不是就听到了“只有在死的条件下我们才能够生”的告诫吗?恩格斯曾经很有理由地把塞涅卡称作“基督宗教教义”的“叔父”。至于从中世纪封建社会的死亡哲学到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死亡哲学,其间更明显地有文艺复兴时期的死亡哲学以为桥梁。如果没有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死亡哲学对中世纪死亡哲学的旗帜鲜明的批判,没有他们面对基督宗教教会淫威发出的阵阵呐喊“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人文主义之父彼脱拉克语),没有他们历经三个世纪之久的艰苦卓绝的理论准备,一个视人的今世生存为第一要事、对于神的存在和死亡生活于不顾的近代死亡哲学的产生显然是不可能的。从近代死亡哲学到现代死亡哲学其间之有一理论过渡,也是显而易见的。这就是从康德到费尔巴哈的德国古典死亡哲学,尤其是作为德国古典死亡哲学最后环节的费尔巴哈的死亡哲学。因为正是费尔巴哈明快地提出了“神是人的本质的异化”的观点,打出了“从人本学观点论不死”的旗帜,不仅对近代人对中世纪宗教神学世界观的清算作了理论总结,把西方近代人反对中世纪神学世界观的斗争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时又为西方现代人直面死亡,尤其为西方现代人本主义的死亡观作了必要的铺垫。1.3死亡哲学的基本层面一是死亡或死亡哲学的人生观或价值观意义的一面,一是它的世界观的或本体论的意义的一面。首先,应当看到,死亡哲学具有人生观或价值观的意义,是人生哲学或生命哲学的深化或延展。其所以如此,倒不只是因为只有具有死亡意识的人才有可能获得人生的整体观念和有限观念,会自觉地克服世人难免的“明日复明日”的惰性观念,有一种鲁迅式的万事“要赶快做”的“想头”,从而“双倍地享受”和利用自己的有限人生,把自己的人生安排得使其“紧张热烈”更重要的还在于死亡问题是一个同人生意义或价值紧密相关的问题,死亡哲学的内涵固然非常丰富,且见仁见智,但无论如何,死亡的意义或价值问题都是它的一个基本的或轴心的问题。所谓死亡的意义或价值问题,说透了就是一个赋予有限人生以永恒(或无限)的意义或价值问题,因而归根到底是一个人生的意义或价值问题,孔子把“休”和“息”严格区别开来,极力推崇“杀身成仁”与“死而不休”,老子讲“死而不亡”,声言“死而不亡者寿”;赫拉克利特讲“有死的是不死的”;亚里士多德讲“我们应该尽力使我们自己不朽”;等等。这些哲学家的用语虽然各异,但所涉及的却无一不是人生价值观,说到死亡哲学具有人生观或价值观的意义,是人生哲学的深化和延展,其道理虽然深沉却并不艰涩。认识到死亡哲学具有人生观或价值观的意义层面固然重要,但倘若只局限到这一面,则对死亡哲学的认识依然是片面和肤浅的。死亡哲学还具有世界观的或本体论意义的另一个层面,在一定意义上说,这是一个更为深邃又更为基本的层面。因为如此,人们对死亡的人生观或价值观的意义就不能有深层次的哲学的把握,死亡哲学充其量只能是人生哲学充其量只能是人生哲学的一个下属学科,而不能成为哲学的一个独立分支了。死亡哲学具有世界观的和本体意义,说到底是因为对死亡问题的哲学思考是达到哲学。本体认识的重要工具,捷径或契机。而对哲学本体的认识,即是以理论思维形式表现出来的对世界总体认识,亦即赫拉克利特和黑格尔所强调的“一切皆一”的认识。死亡意识的哲学功能,最重要的也正在于它是超越对事物的个体认识,到达对事物的普遍认识;达到王五生灭流转,“一切皆一”认识的一条捷径,是到达哲学意识的充分条件。这是古今中外许多大哲人重视死亡问题,重视死亡哲学的最重要得根由。 从死亡哲学概念的内在结构看,死亡哲学的人生观或价值观的意义层面同它的世界观或本体论的意义层面是即相互区别又相互贯通的。如果说前一个层面表达的是死亡哲学的表层涵义的话,后一个层面表达的则是它的深层涵义。但是在具体的死亡哲学形态里,这两个层面又是相互渗透,相互贯通的。例如,它们在赫拉克利特的哲学里是通过“死亡时间此在存在”的逻辑程式,有机地交织在一起的。 吴兴勇论死生,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7页二、海明威死亡哲学探究的三个阶段与其早期的死亡意识通常认为,海明威的文学创作与其传奇的一生紧密相连。根据其童年经历、一战经历和随后的一系列战争经历(尤其是西班牙内战和二战经历),海明威的生死探究可以相应地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海明威认为“他永远不会死”;第二阶段界定为“死亡与人类”;第三阶段为“人类与死亡”。 第一阶段,海明威对死亡充满了孩童般的天真无邪,他认为“他永远不会死”。这种想法在他的生死初探印第安营地(Indian Camp)中生动地表现出来。第二阶段,海明威对死亡的看法可以概括为“死亡与人类”。他认为死亡不可战胜,面对死亡,人类软弱无力。这一阶段,海明威经历了战争(或者说海明威经历了死亡),无论身体上还是心灵上,都布满了创伤。他褪去了孩提时的天真和对生活的幻想。他勇敢地面对战争和死亡,但却感到孤立无援。他认为,人类能够勇敢地面对死亡,但却无法战胜死亡。这种观点深刻地体现在永别了,武器(A Farewell To Arms)中。在生死探究的最后一个阶段,海明威的看法能够提炼为“人类与死亡”。 贝克迷惘者的一生海明威传,林基海译,湖南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海明威坚信,人类处于优势地位。尽管人类无法征服死亡,但却可以从精神上战胜死亡,实现人生价值。此时,海明威对生死表现出超然的态度和达观的境界。他坚持,每个人都应该勇敢地直视死亡,克服对死亡的恐惧,以最大限度地实现生命与存在的价值。这就是死亡的壮美与尊严。这样,人类战胜了死亡,成为死亡的主人,实现了人生价值。从“死亡与人类”到“人类与死亡”的变化代表了海明威对生死观点的转变。这一转变,在丧钟为谁而鸣(For Whom the Bell Tolls)中清晰可见。再者,海明威的文学作品经常使用象征主义的艺术表现手法来展现其“冰山原则”的写作风格,进而加强对生死的探究与思索,合璧天成。其实,海明威死亡意识并不是一个新鲜奇特的话题,文学创作更是如此,且不谈近当代文学发展的历史,古希腊人就曾以神话故事中的西绪福斯向山坡上推巨石来表现人类自身对大自然驾驭的困惑,这位因受惩罚而不得不向山坡上推巨石的人并未觉察自己的行为是徒劳的,相反,它的整个悲惨死亡意义正是从这里惟妙惟肖地表现了出来。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任何一位对现实社会,对美好生活充满责任感和参与感的作家,当他发现美好的主观愿望与丑陋的客观现实格格不入的时候,他所怀有的那种创作思想,必然会蒙上一层悲剧的色彩,至少海明威的创作便是如此。不过,这里所讨论的海明威小说创作的悲惨的死亡意识,尽管或多或少传承了历史的足迹,但起码具有一种不同时代的不同内涵。 张国申死亡与升华析海明威小说悲剧思想,安徽农业大学外语系,安徽,合肥,230036海明威的死亡意识可以说在20世纪20年代就已经初步形成,在这一时期的小说作品中,充满了厮杀、鲜血和死亡,这反映了死亡在海明威的内心世界所留下的阴影。海明威认为死亡是人们无法逃避、无法超越的最大也是最可怕的真实。它具有一种巨大的莫名其妙的神秘力量,它在瞬间剥夺了人们的一切权利,撕碎了人们的一切主观想象和盲目乐观。死亡是一种永恒,而爱情、友谊、人生,只不过是一堆“粪土”。总之,他告诫人们不要陶醉于人为的其乐融融的大团圆梦幻里,因为死亡正像躲在灌木丛中死盯着猎物的猎狗。随时随地会毫无理由地不分是非不问青红皂白突袭式地吞噬着活蹦乱跳的鲜活生命。他在午后之死(Death in the Afternoon)中说:“一切故事,讲到相当长度,都是以死结束的;谁要不让你听到那里,他就算不上一个真正讲故事的人”。在永别了,武器中,“The world breaks every one and afterward many are strong at the broken places. But those that will not break it kills. It kills the very good and the very gentle and the very brave impartially. If you are none of these you can be sure it will kill you too but there will be no special hurry.”。并在遗作中海流中的岛屿(Islands in the Stream)中,主人公托马斯·赫德森(Thomas Hudson)在经受过多次的打击之后,对死亡极端厌恶: “Going away can be final; walking out the door can be final; any form of real betrayal can be final.Death is what is really final”但厌恶却丝毫没有让他失去生活的勇气,准则英雄再次显现。著名的比利时象征主义戏剧家、散文家梅特林克认为:“惧怕死亡,便不敢思索死亡;养成思索死亡的习惯,便不再惧怕死亡。” 梅特林克沙漏-外国哲理散文选,田智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24页海明威也曾惧怕过死亡,但他并没有停止自己对死亡的思索,发表于20世纪30年代的著名的短篇小说乞力马扎罗的雪(The Snow of Kilimanjaro)、弗朗两斯·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The Short Happy Life of Francis Macomber)等,发表于40年代的代表作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还有1952年出版的中篇小说老人与海(The Old Man and the Sea)(该小说曾获得1953年的普利策奖,而且也促成他获得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在这些作品中。海明威始终没有放弃他对死亡的真切观察和敏感体验。他对死亡的认知有了进一步的升华和超越,他渐渐认识到:生与死是永远联系在一起的,有生就有死,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描绘出人生的完整轨迹,更好地探索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对死亡心存恐惧是正常的心理现象,它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人们对生命的热爱。他把死亡理解为人的一种最突出的可能性。他不是在弥留之际才感受到死亡,而是在人生很早的阶段就深刻地意识到死亡,进而从对死亡的大彻大悟中反跳回来,重塑一个本真的人格,以死的前景作为自我实现的鞭策。尽管他的一生充满着常人无法想象的痛楚与灾难,但他始终表现出对命运不屈的抗争精神和对生命的热爱。他曾不懈地拼搏过、追求过,为世人留下了丰厚的精神财富,他创造了生活,也充分地享受了生活,他的人生是富有价值的人生。在饱受高血压、精神抑郁症等多种疾病折磨的晚年。在既不能“以最好的方式活下去充分享受生活”,又不能死得太窝囊,更不愿苟延残喘地维持生命的境遇下,在反复思考了人生是否值得继续活下去这个哲学的基本问题后,海明威终于做出了一个坦荡而又达观的选择(“与其等到希望破灭,拖着病残的身躯痛苦呻吟死去,不如血气方刚,怀有雄心壮志,高高兴兴在烈火中焚化。” Kart Singer ,Hemingway: Life and Death of A Giant Los Angeles: Holloway House Publishing Company,1961,P976 在自己的寓所里用那支他所钟爱的双筒猎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他用自己特异的行动给自己的一生划上了一个勇敢的句号。他要向喜爱自己的公众证明:死亡并不能征服他,它只是借了海明威的力量才达到了目的。他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仍在用自己的文学研究意志力量同死亡意识抗争。“面临死亡,也应该勇敢地死去。”海明威的小说结局总是干净利落,他生命之舞的终结也不容拖泥带水。三、海明威死亡情结与哲学的形成欧内斯特·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1899-1961),这位在生活上有着独特经历、在艺术上有着独特风格的作家,特别喜欢在自己的作品中反复加以表现、渲染死亡这一现当代西方文学的传统主题。一种独特的死亡意识贯穿了海明威的整个创作。渗透了他所有的作品。这种死亡意识之于海明威,就如同靡菲斯特之于浮士德一样,形影不离,相伴终生。即是说,死亡作为一种不能第二次经历的生命终极性体验,像阴魂不散的魔鬼一样始终纠缠着海明威。而他也终其一生地用自己的作品对死亡这一“缠绕着人的一生的极其深切的人生问题” 何显明,余芹 飘向天国的驼铃-死亡学精华,上海文化出版社1990年版,第3页进行既有生理的、心理的分析,又有伦理的哲理的思考。“仔细研究海明威的全部著作,几乎可以编撰一部死亡学的详尽注解”。死亡意识所以说是海明威人生哲学的核心部分,他对死亡有着切身体认和大胆面对。并且长期的成长生活背景也是其拥有了一种死亡情结。 童年的海明威没有受到创伤,他学习成绩优秀,体育运动全面发展。参加辩论团,在校乐队拉大提琴。担任校报编辑,在文学杂志上发表作品等。可以说,那时的海明威是当时快乐、健康的美国精神文明的一种浓缩和体现,但随之而来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打碎了这美好的一切。1918年,海明威赴欧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他进入意大利境内的交战区为救护队开汽车时被炮弹炸伤在医院治疗20多个月。仅从腿上就取出237块弹片。结果造成他严重的失眠和内心深处长久的恐惧。1936年,西班牙内战爆发。他以记者身份奔赴前线目睹了西班牙内战中的生生死死。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又以记者身份奔赴于各个战场在前线的一次事故中,他头部受重伤,伤口共缝了57针。其间,又因飞机失事造成严重脑震荡。1949年,他被猎枪的枪塞子打伤了眼睛。1954年,他去非洲狩猎,遭遇飞机坠毁却幸免于难。海明威屡遭劫难,虽说大难不死。但死亡的阴影始终笼罩在他的心头。可见,传奇般的经历和独特而又复杂的遭遇,加深了海明威对生命内涵的理解。后来的重病丰富了他对死亡的想象,形成了他对死亡有着神经质般的敏感和宗教式的神秘情结。海明威的小说作品所表现的主题主要来源于他的实际生活,鸟语花香、浪漫情怀在他的作品中虽然也有表现,但他着笔最多的却是残酷的、充满暴力的世界。他不粉饰现实,也不回避现实世界的残酷,他表现并渴望人们去了解真实、万千世界残酷而美丽的生活。在海明威看来,要想深入观察和研究暴力及死亡,非战争莫属。的确,人类的历史,基本上就是一部战争史;战争是人类死亡的最大元凶之一。战争就是这样一台巨大的榨汁机:它把人从漏斗里填进去,那头就分离出血水和骨肉渣来。要开动战争这台机器,就必须以人的生命为燃料。海明威对战争的这种血淋淋的残酷性有着切身的体验,所以他曾在第二次美国作家大会上所作的发言作家和战争中说过“当一个人到前线来寻求真实时,他是可能不幸找到死亡的” 叶廷芳主编外国名家随笔金库(上)百花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359页。他把自己笔下的主人公放置到最具典型性的险恶环境中,以帮助他深入地体验和理解人类的困境,感悟生与死的意义。被冠以“迷惘的一代”(The Lost Generation)的海明威这一代人由于生活在战争的阴影之下,加之旧有的价值观念抛弃了他们,人类所创造的科学技术正被空前规模地用来毁灭自己,这种冷冰冰的现实使海明威已经意识到现代人正面临着一个难以把握的混乱世界和同样难以把握的自我。他们迷惘得不知所措,但他们也在迷惘中书写着自己迷惘的历史。海明威在小说中淋漓尽致地展现了现代人被战争重创的扭曲形象以及他们对死亡对世界的抨击。在作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太阳照样升起(1926年)中。海明威借描写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旅居巴黎的英美青年消极颓废的生活,透视了一代人精神世界所发生的深刻变化,揭示了战争给这代青年所带来的幻灭感,以及由此而生的玩世不恭的人生态度。作者给这类悲惨青年所作的治疗方案是:“假如一切都失败了,假如社会束缚力失去了它的效力,求胜心也就失去,一切哲学就成为无意义的了。只有动作还存在不包括任何目的的动作,而是为动作本身的那种不用思想、不考虑、就能的肉体上的动作。”这一精神世界,其实也正是海明威本人性格特征及心路历程的真实写照。在乞力马扎罗的雪中,海明威通过描述因耽于享乐而堕落并由此磨蚀了自己艺术才华的作家哈里在弥留之际时的一系列心理活动,成功地向读者展示了死亡的主题:并昭示出了一种死亡的意义:像其他爱国青年一样,哈里曾志愿参战,奔赴意奥前线,为国浴血奋战过;他曾经是个正直的青年。有过美好的理想和爱情:他也曾颇有写作才华,但最终却因迷恋金钱追求享受而过上了自甘堕落的放荡生活。并因此放弃了自己的写作才能。但海明威没有把笔墨停留在对哈里堕落的描写上。他写了哈里的堕落。也写了哈里的企图自新。小说开始时,哈里来到了非洲,为的就是要从头开始:他曾想这样他就能重新训练。这样或许他就能够把他心灵上的脂肪去掉,像一个拳击手。为了消耗体内的脂肪,到山里去干活和训练一样。但是,一切已为时过晚,在狩猎中,一根荆棘刺破了哈里的膝盖,由于没有得到及时处理。伤口已感染并转为坏疽。死亡已触手可及,指时可待。死亡成了哈里最终的也是必然的命运归宿。在海明成的眼里,世界本来就是一个险象丛生,没有出路也没有希望的森林,而死神躲在每一棵树后觊觎着,随时都有可能轻而易举地夺去你的生命。死亡不管你是否愿意或者多么恐惧和无奈,终将如期降临到每一个人的身上。作为生命、希望和一切的终结。死亡具有压倒一切的意义。 张海菊,孙海瑞浅谈<乞力马扎罗的雪>中死亡的含义九江学院,时代文学,2011在永别了,武器(1929年)这部富有强烈的反战情绪的长篇小说中,海明威是把战争对人类的直接摧残、毁灭以及人们对战争的反叛心理赤裸裸地表现了出来。海明威以他独特的艺术风格。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言简意赅,揭露了战争的罪恶,谴责了它对人类最美好的感情、理想、幸福以及生命的戕害。小说主人公亨利中尉在一战期间,因为“使命感”而志愿来到意大利战场,几经生死的残酷考验后,他开始意识到战争的罪恶本质,最后终于勇敢地“逃避”了战争,永远告别武器。成了战争的叛逆者。亨利内心的忧郁来自于他对死亡的恐惧。他曾经历过两次死亡的恐怖:第一次战地负伤,他真真切切地体验到了死亡的威胁:血淋淋的尸体、疼痛难忍的手术、伤员的嚎叫呻吟、战地医院的危险和不堪入目的混乱。第二次是在军事大撤退中,他感到死的荒唐,他差一点被同盟军枪决。由此,他开始觉醒,认识到死于盟军和死于敌手是同样可悲而无价值的。第一次死亡的恐怖对他来说形成了一种威胁生命的心理动力,但第二次恐怖却造成了他精神支柱的大崩溃,这动摇了他一贯坚守的人生信念,这种威胁其实远比面对生命的死亡更大更可怕。亨利从死亡的威胁中惊醒过来,在残酷的现实中寻觅出路,萌发出强烈的反抗意识。实际上,这种反叛也就是海明威在经历了血与火的教训后的清醒,他在通过亨利的内心独自犀利地讽刺道:“我每逢听到神圣、光荣、牺牲等字眼和徒劳这一说法。总觉得局促不安。 但是到了现在,我观察了好久。可没看到什么神圣的事,而那种所渭光荣的事,并没有什么光荣,而所谓牺牲,那就像芝加哥的屠场,只不过这里屠宰好的肉,不是装进罐头,而是掩埋到罢了。” 海明威永别了,武器,林疑今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年版,第203页众所周知,海明威曾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意大利战场前线被炮弹击伤,后荣膺意大利政府颁发的军功奖章、银质奖章和勇敢奖章,尽管有如此的荣耀,但战争给海明威带来的心灵创伤却难以愈合。他患上了无可救药的战争后遗症。战场上看到的残忍的厮杀和恐怖的死亡久久地纠缠着他,使他无法安宁。他对一切都失去了兴趣,不想读书,不想工作,心灰意懒,他曾一度在渔猎和观看拳击、斗牛等活动中沉迷。至于后来,海明威为什么又要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有人认为,一方面是出于正义感,另一方面却是出于他冒险的冲动。他的献身精神很大程度上是出于要克服他自己自一战以来形成的“忧郁症”,即为了摆脱自己怕死的心理。四、海明威死亡哲学在其作品中的体现那么,海明威是如何表述他的死亡哲学的呢?西方哲学讲“一个人没有死的意志就没有生的意志”,海明威笔下的人物就是面临死亡心不惊的“硬汉子”,具有无畏的死亡意志和顽强的生的意志。由于死与生是对立统一、密不可分的,海明威的死亡哲学名为淡死,实则苍生,明显地具有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意义。 董衡海明威评传,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55页海明威认为,人的本质是追求毕生的意志。可是,由于生命是一种永不满足的挣扎和冲动,因此,生命的形式足多种多样的“痛苦”。不管大自然做了什么,不管命运如何安排,不管人们的社会角色怎样,构成人生本质的痛苦总是摆脱不了的。这些“痛苦”促使生命最终要导向“死亡”。而“死亡”作为海明威所有作品的共同主题,“死亡”隐含了海明威小说创作中的悲剧意识,“死亡”真实地反映了资本主义时代的精神危机,“死亡”恐怖地说明了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造成的重大悲剧。 金虹海明威的悲剧意识与死亡情结,沈阳大学公共外语教学部,辽宁,沈阳,110044在永别了,武器中,他写了个生动的事例:“我有一次野营,加块木头在火上,木头上全是蚂蚁。木头一烧起来,蚂蚁成群地拥向前,起先往中央着火的地方跑,随即掉头向木头的尾端奔跑。蚂蚁在木头尾端叠得高高的,就掉到火里边去了。有一些逃了出来,身体烧得又焦又扁,乱奔乱跑,不晓得要跑到什么地方去。但是大多数还是朝火里奔跑,接着又往尾端奔走,拥在那还没着火的尾端上,到末了还不是全部跌在火中。我记得当时想着,这就是世界的末日,我大有机会做个救世主,从火中抽出木头,丢到一个蚂蚁可以逃命的地方。但是我并没做什么,必是把锡杯子里的水倒在木头上,因为那杯子我要拿来盛威士忌,然后再掺水。那杯水浇在燃烧的木头上,大概只是叫蚂蚁蒸死吧”。这个事例说明,死亡是生命的本质属性,它或早或晚是要到来的。海明威对此的态度是:“说实话,我一点也不在乎;人只能死一回;咱们都欠上帝一条命;不管怎么样,反正今年死了的明年就不会再死”。 贝克海明威传下册,796页海明威极赞赏莎士比亚的这句话,在弗郎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中,借用威尔逊之口引述了这几句,并评价说:“他说出了支撑他生命的看法。”只有明白了人是注定要死的,才能正视死亡,而不是消极回避。海明威正是因为看到了生命的有限性,才会有生活的紧迫感,才会格外珍惜并尽量利用自己的生命。他说:“一定要找出新方法来为我们寻求在这个世界上的生存空间。” 德玮,曾瑚译战地钟声后记,地质出版社1982年版,第646页“让你的精神受到新思想的鼓舞,过一种充实的精神生活吧。”他所说的“充实的精神生活” 永别了,武器,林疑今译,上海译文出版社,第326页就是他所创造的“打不垮”的“硬汉子”精神。这种精神内蕴含着一个生机盎然、奋发进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就是积极筹划有限的人生,使它更加紧张、热烈、深刻、充实····打不败的人(The Undefeated)中曼努埃尔被牛弄成重伤后,仍奋力把牛杀死,临死前也不失“优雅风度”。在异乡(In Another Country)中的少校以“准则英雄”式的风度默默地承受新婚爱妻病逝、自己身为剑术家却残了手臂的悲剧。老人与海中的桑提亚哥在83天未捕到鱼的逆境中勇敢地面对厄运,终于捕获了一条大马林鱼,并为保护既得成果单枪匹马地与追踪而来的成群鲨鱼搏斗,几次遇险而生。这些按照海明威死亡哲学理沦刻画出来的人物已不再是自己命运的奴隶,而是要努力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他们的人生也不再意味着忍耐、受苦、消极无为,而是被自己筹划得生气勃勃、轰轰烈烈、奋发有为。值得一提的是老人与海中的桑提亚哥,他足海明威笔下的“硬汉子”精神的集中表现。在博大、深邃、神秘的大海上,老渔夫独自一人,死亡的阴影时刻笼罩着他,每前进一步都是在与死亡搏斗。这本身就反映了人类存在的困境和荒谬性。凭借着毅力和勇气,桑提亚哥战胜了死亡,维护了人类的尊严,给悲剧性的命运增添了闪光的生存价值。海明威从哲学的角度,把桑提亚哥置于人生的大背景上,直接对人的命运,人类的生存意义进行独特的表现,得出了“人不足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但就是打不败他”这句富有哲理的名言。海明威认为:人在自然界、在命运面前始终足无能为力的,和它们做斗争徒劳无益,改变不了人的悲剧性的命运。但问题在于怎样面对人的这种境遇。他提出:人的肉体可以被消灭,但不能从精冲上披打败,要在“重压下”努力保持“优雅风度”(Grace under pressure)。凭着这一点,人就是一条“硬汉子”。通过这些人物,海明威的死亡哲学的重要性也显现出来了:它不是做出一些结论,而是努力创造出一种精神意境。所以他所创造的“准则英雄”在死亡面前所表现出来的“重压下的优雅风度”,被人们尊称为“生命英雄”。为什么海明威的死亡哲学能给人类以增添信心的生命动力?这不仅仅是因为人只有具有死亡意识,才可能获得对人生的整体观念和有效观念,使生活具有紧迫感而克服惰性;更重要的是在于死亡哲学的一个中心问题死亡的意义和价值问题其实质是一个赋予有限的人生以永恒或无限的意义和价值的问题,因而归根到底是一个人生的意义和价值问题,是生命哲学或称人生哲学的深化、延续和扩展。 董衡巽编选海明威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25页五、海明威死亡哲学的内在含义 在海明威笔下,世界就是大战场,充满了你争我夺和相互厮杀。充满了血与火,充满了残酷与罪恶,充满了痛苦与死亡。而人的生命在这个世界里显得非常脆弱、非常渺小。充满着失败的磨砺和死亡的痛苦。然而,如果把海明威的死亡哲学仅仅凝固在这一点上,我们就没有完全理解他的死亡哲学的内在含义。一方面,海明威因为意识到死亡的不可抗拒而由此产生的强烈恐惧是一种非常健全的人类情感。这种恐惧的情感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就是虚无的人格。以海明威为代表的“迷惘的一代”生活在战争的阴影之下,原有的价值观抛弃了他们。人类创造的科学技术被空前规模地用来毁灭自己。这一切不能不使他们感到困惑。他们意识到现代人正面临着一个难以把握的混乱世界和同样难以把握的自我。通过对世界荒诞与非理性的洞察,他淋漓尽致地展现了现代人被战争重创之后的扭曲形象,以及他们对死亡、对世界的认识。他以冷静的悲剧意识表现了被逐出家园一代青年的精神空虚。而这种空虚本身就具有某种程度的反抗性。但是,迷惘、空虚并非纯然是一种颓废和消极,而是一种价值取向向另一种价值取向迈进的一个必然过程。是新的价值取向产生的开端。正是从迷惘开始,海明威踏上了寻求生命意义的新的征程。 伍建华海明威的死亡意识论,外国文学研究1998年第一期另一方面,对死亡的恐惧也是对生命的热爱。他清醒地意识到,人作为生命个体的存在终有一天要被死亡所终结。认识到了这一点,人们才会百倍地珍惜和热爱生命过程中的每一瞬间。生命的断然毁灭以其不可重复性而获得了一种深刻的悲剧意义。因此,海明威对人生的思考已经升华到如何面对人类的总的生存困境。他笔下的人物在直面人生的必然结局之后,开始寻求克服共同性的悲哀,寻求最大限度地实现生命价值的生存方式。寻求对付死亡的良方。 祝伟宏浅析海明威的死亡哲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人文学院,时代文学,2010其实海明威把他的死亡主题,写成了一种理想,一种英雄主义。正如库尔特·辛格所说:“海明威是一个行动的巨人,一开头就是有行动,没有空谈;直到最后,也还是只有行动,没有空谈。”海明威是畅游于文学之海的一条无拘无束的鱼。当重病和伤痛无情地限制了思维的自由,使他无法写作时,这无疑是剥夺了他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这对于一个敢于蔑视一切,从不向命运低头的硬汉子来说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对于一个真正的作家而言。写作就是他的生命。海明威说:“一个人除了工作以外,生命是不值分文的。”一贯奉行“活着,则应勇敢地活下去”的海明威,当他无法继续被视为生命一样的写作时,他便找不到在这种绝望中活下去的理由。最后,他以特殊的勇气和方式,毁灭自己,走向死亡。在海明威看来,自杀是维护人的尊严的残酷手段,是一种拧为玉碎,不为瓦全。走向理想人格实现的另一种意义上的生存方式。他说过:“我父亲是自杀的。我年轻的时候还以为他是个懦夫。但是后来我也学会了正视死亡。死自有一种美,一种安静,一种不会使我惧怕的变形”。加谬在西西弗斯的神话中说。“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自杀。判断人生是值得还是不值得活下去等于是回答哲学上的基本问题”海明威式的死亡是生命的结束,同时也是对生命价值的肯定。六、海明威死亡哲学的积极意义综上所述,海明威的死亡哲学的主旨是在对死亡的不可避免性和不可抗拒性的充分认定的基础上,以一种畅然的态度去迎接死亡,并在与死亡抗衡的过程中产生征服感与满足感,以减轻、忘却死亡带来的痛苦,这无疑凸现了生活的本质特征,因而它的产生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首先,他的死亡哲学不只是谈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