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论文痴的境界.doc
痴的境界 痴的境界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痴的境界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痴的境界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胭脂扣是香港著名女作家李碧华的代表作。叙述了如花和十二少之间一段令人唏嘘的爱情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痴情女子如何为了爱情而勇于牺牲敢于死亡,同时也使我们惊心于她为了抓住爱情又如何地工于心计、不择手段。小说是以如花到一家报馆寻人开场的,此时的如花已是一个从阴间来到人世的女鬼,她要寻的人是前世相恋的富家子弟十二少,当时如花是青楼的当红名妓。照如花的叙述。她和十二少为殉情一起吞食鸦片。然后自己成为阴间一鬼。可是却不见十二少跟来,苦等无果,于是回到人间寻找十二少踪迹,期限是七天。而代价是来生减少七年的寿命。以结束生命的方式来达到与心上人在一起,虽然决绝,可结果毕竟可期;而为获得七天的行程。到茫茫人海中去把握一个莫须有,她竟又以自减七年的寿命作为代价。就这样,作者一开始就在一种诡异的氛围中完成了如花形象的初步塑造,并在读者心中为如花刻上了痴情的碑文。虽然已是破釜沉舟,然而能否找到十二少,如花并没有把握,所以她必须努力。于是,她在一个卦摊前停下,为自己求个指引,虽是迷信。却正见其心切。当测字先生说她要找的人还在人世时,她便奉为信念,甚至“比一般教友信奉上帝还要虔诚”,不容谁有怀疑。真是痴得可爱。痴得精诚。对于报馆的袁永定,她则采取缠的手法,让他帮助自己来找人,而且颇用心机。当袁永定知道她的“鬼”身份,想要推脱时,她便蛮横地死缠,“你已经知道这样多了,不拣你拣谁?”,使他不能推卸责任;而当袁永定答应让她来自己家里暂住一宿时。她又细心问他“你家,方便吗?你是否已有妻子?”足见其善解人意。不愿给对方添麻烦。这样才能博得好感。让其愿意为自己帮忙,又见其为痴所系霸道和细腻。要人帮忙,如花不免要将自己的故事全盘叙述给袁永定以及他的女友楚娟听。在叙述的过程中。讲到十二少为了她竟然离家出走。她“脸上一片光辉”;当说到两人住到一起,十二少没有经济来源时,阿楚直率问到“十二少靠吃软饭为生?”时。如花不堪受辱,反击道“他没有靠我养。他有骨气。不高兴这样。”如此敏感,如此维护,都只是因为一个痴字。到后来。十二少因为学戏而不能红起来,心情欠佳,竟“以冷酷的面孔相向,甚至借题吵骂”。如花“都甘心承受”,不免使人想问世间情为何物。就在如花叙述故事的过程中,她的痴情形象也在最初定性的底蕴上渐渐地丰满、生动起来。及至十二少“心灰意冷,深染烟霞癖”借以消愁解忧,如花无从劝止,于是“自己也陪着抽上一两口。”如花的无奈和解意,又为其形象多了一份渲染和雕琢。虽然,二人希望鸦片永远也抽不完,然而鸦片的麻醉毕竟有时,待到从中清醒,二人又为此痛哭失声。既然人生没有希望其实是爱情没有存活的土壤,索性一死了之,于是二人吞鸦片殉情,并约定暗号“三八七七”,以求来生能够相认。为了一个情字,宁愿与心爱的人一同赴死。并且还寄希望于来生能够相识相恋。再续前缘。痴情若此。又怎一个情字了得。如花的形象,借着凄美的演绎而渐至完满。然而,随着寻人过程地推进,永定和阿楚从旧报纸中竟发现一个天大的阴谋:如花所说的殉情,原来竟是一场谋杀。于是如花不得不吐露实情:十二少因为与如花在一起混得不人不鬼,于是听从了家人的劝告,准备做回从前的富家阔少。而这对于如花,不啻于天塌地陷。苦苦追寻,用心经营的爱情眼看要灰飞烟灭。于是,她决定要将这个男人“据为己有!”于是,“在分手的那晚,我在酒中落了四十粒安眠药,细细拌匀”而在半夕欢娱后,如花当着十二少的面吞下鸦片。并且“分了一份给他,不等任何回话,以肃穆的神情来交代后事:如果,你也有一点真心”如果,你也有一点真心。这句话是很有杀伤力的。它将十二少逼到无路可退的地步。想想看,一个痴情女子以死相许,一个大男人如果还有“一点真心”,又该何以为报呢?如花的精神绑架果然见效,十二少拿起了鸦片。如花知道自己终身有托。于是放心而又痛苦地死去时。“脸上一笑牵连”。痴情到此地步,不惜使用谋杀的手段。不惜实施精神绑架。不惜以死相示,就这样作者在纤弱、柔情的如花身上。注入了狠辣、下流的元素。从而使得如花的痴情形象更有质感,也更富感染的张力。只是如花虽然用尽心思,十二少却没有吞下他拿起的鸦片。安眠药的发作竟然也没有要了他的命,他经过抢救活了过来。至此,如花已知十二少的薄情寡意,她应该死了心,赶紧上路,因为她七天的行程将尽。然而,在临走之际。他们竟又鬼使神差地得到了十二少的确切消息。对于一个薄情之人,对于一个自己以死都没有感动得了的人,如花要不要见他一面呢?对于这个问题,“如花十分严肃而决断地说:我决定多留一天!”为这一天,如花要付出怎样的代价呢?“在转生时,我可能投不到好人家,也许,来生我只好过着差不多的生涯。”为了见一个辜负了自己、贪生怕死的男人,如花竟然肯于将自己的来生也搭进去,我们不能不感叹如花的痴情之深。也因而不能不原谅她的狠辣、甚至她的阴谋,因为她都是为了一个情字。到此,如花的形象在经历了前面的跌宕后,终于达致纯然的圆熟,不仅骨肉丰满,而且灵动生姿,感人至深。最后。他们在邵氏的片场。找到一堆没有姓名的群众演员,十二少应是混迹其中的,如花也应该是认出了曾经的十二少,但作者并没有明白地写出,只写到“她没有作声,眼睛拼命在人堆中穿梭。根本不想回答。一会儿便不见了她。”而且再也没有出现,她终于走了,绝望地,也许又燃起了新的希望,因为十二少已是风中残烛,很快就会撒手人寰,来生还可纠缠。如花终于走了,绝望地。又隐隐地依偎着一线希望地。走了。这最后的一笔,为如花的形象涂上最后一抹颜色,淡淡地,又深深地,印在了读者的心中。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