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资源的自主型学习模式探讨——《外国音乐欣赏》网络课程的学与教.doc
-
资源ID:2916880
资源大小:24.50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基于资源的自主型学习模式探讨——《外国音乐欣赏》网络课程的学与教.doc
基于资源的自主型学习模式探讨外国音乐欣赏网络课程的学与教论著选摘 【摘 要】 在网络学习环境下,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是一个突出的特征。基于网络的学习环境不再是教师讲解的辅助工具,而是变为帮助学生探索、发现、学习的认知工具。教学活动也应该围绕如何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组织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来展开。本文以外国音乐欣赏网络课程为例,探讨了基于资源的自主型学习模式,为传统的音乐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关键词】学习资源;自主学习;网络教育;音乐欣赏 一、引 言 目前,在普通高校非专业性音乐教育课程的教学中,学生音乐素质个体差异较大,而且在有限的师资和学时安排中,仅仅依靠传统的授课方式,难以完成学科系统的知识传授和教学任务。面临当前音乐教育与教学改革的重大课题改变当前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模式,使抽象的音乐作品与学生的形象思维更好地结合,使音乐的普及、音乐欣赏能力的提高、音乐艺术的传播更加完美,迫切需要采用新的教育技术。 网络教育正向我们走来,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的应用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不仅带来了横跨时空的全新的教学方式,而且促进了教学观念、教学过程、教学模式等的深刻变革,也为传统的音乐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在外国音乐欣赏网络课程中,教师构建基于资源的学习环境,学生利用网络作为学习的工具,开展基于资源的自主学习活动,使得传统音乐欣赏的教学模式有了重大变革。 二、构建基于资源的学习环境,确定外 国音乐欣赏网络课程的系统结构 基于资源的学习环境不再是教师讲解的辅助工具,而是变为帮助学生探索、发现、学习的认知工具。INTERNET为基于资源的学习环境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例如大量有关古典音乐欣赏的网站,有丰富的古典音乐信息资料,对拓宽学生知识面以及深入学习很有帮助。但这类信息资源广而分散,归类方法多样,缺乏直接面向大学生非专业音乐欣赏层次的较为系统的知识内容,大多不符合课程教学的需要,不能直接采用。因此我们在外国音乐欣赏网络课程设计时,围绕如伺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组织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主要从“教学策略制订”、“学习资源组织”两方面对网络课程的系统结构进行了设计。 1结合音乐欣赏学习的特点以及音乐欣赏教学原则,制订教学策略 (1)强调以听觉为主要途径的学习方式; (2)创设情境,把听觉与视觉相结合,使听觉形象转化为更直接的视觉形象,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 (3)用超文本,资源库等方式,提供与音乐相关的知识,强调音乐欣赏教育与音乐史以及相关文化知识的学习相结合; (4)音乐欣赏教育与音乐基础知识的学习相结合; (5)提供进一步学习的资源和相关支持,拓宽知识面,提供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途径; (6)主要通过网上论坛的形式,培养学生个性化思维和表达能力。 2。学习资源的组织一构建音乐教学资源库 在网上进行学习,强调以学为中心,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还要设计大量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资源,促进学生的自主思维以及学习的参与度。 (1)根据教材和教学大纲确定课程主体教学内容 根据教育部建设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要求,广东省高教厅“九五规划”重点教材普通高校音乐教程的教学内容,覆盖了欧洲音乐史中 5901820年问包括古代、巴洛克、古典主义及 18001900年间包括浪漫主义、欧洲歌剧与民族乐派,共四章十节,五十二首代表作品欣赏和相关曲式及音乐风格流派介绍。 (2)收集大量的音乐教学网络课程资源,提供学生自主学习资源 在外国音乐欣赏网络课程中,我们主要构建了以下几类资源: ·REAL在线音乐库 ·MIDI音乐库 ·音乐家资料库 ·乐器资料库 ·图片资料库 ·音乐网络链接 ·音乐教程作品库 目前资源库容量为15.6G;,提供了713首RA乐曲,并储备有1318首MP3乐曲、2354个图像、 6741首MIDI乐曲。 3学习资源的表现方式 在学习资源的表现上,我们强调表现艺术教育的特点,突出人文学科具有的人性、思想性和艺术感染力,以符合音乐学科“听”这一最大特点,将音乐教学中必备的音、像、图、文多媒体教学资源整合在互联网络这个载体上,使其具备视、听、赏,析多感官为一体的功能。最终形成外国音乐欣赏网络课程系统结构,如图2所示: 4提供各种工具和手段支持基于资潭的自主学习活动 包括用户授权、注册、帐号管理、跟踪记录用户行为数据,并以此为依据进行分析和统计等等,在此我们不作重点讨论。 三、开展基于资源的自主学习 资源库与网络课程经过两个学期的实验班(每班30名学生)课程教学后,于2001年3月和9月正式面向学生开课,两期学生分别为170、150名。课程为完全的网络教学实验课程,选课学生必须具备进入校园网络的个人多媒体计算机(不含Mo- dem用户)。教师开课及期中、期末考试前各面授一次,其余时间按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在网络发布课程。教师只是学习计划的组织者和课程学习的指导者,学生自主地安排时间进行学习并参加每周由教师主持的网络讨论。成绩按平时参加讨论的次数、发言水平、考试短文以及听辨得分综合计算。经过一年半的教学实践和不断改进,记载教学互动信息 5千余条,教学网站接受课程与非课程访问4万3千余次,已初步形成外国音乐欣赏网络课程基于资源的自主型学习模式,我们将它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 1教师发布课程信息,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课程简介、选修条件、要求、有关本课程的重要信息等等,让学生在选修这门课程之前,对此 课程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2)大致的教学计划安排,使学习者大致了解课程教学的基本结构,作心理预期准备。 2教师发布教学内容 (1)教师将制作好的教学内容传到服务器; (2)按课程教学大纲和计划定期在网上发布“本周课程”; (3)设定评价指标,目的有两方面:一方面用于学生自我评价;另一方面符合高校非专业性音乐教育学习者程度不均衡的特点,部分学生从小学习乐器,有的还具有一定的演奏水平,但大部分学生则几乎不识谱缺乏音乐欣赏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学生可以根据教师不同教学目标A、B、C的提示,建立自己的学习切人点,达到针对高校学生音乐素质个体差异的因材施教。 3学生自主学习 (1)学生可以按照课程计划安排自由掌握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 用学生自己的话来说,“这不仅是一门音乐课,这还是一门培养我们自觉意识的课程。没有监督,没有点名,有的只是我们的自觉、自主与自励。这样的学习是我以前所从未经历过的,它给我们以最大限度的自由,让我在心情最为适合的时候去进行对课程的学习,在随心所欲的同时也不忘还有作业的压力”。 (2)学生可以根据不同教学目标提示,确定自己所能达到的学习层次。 (3)音乐素质个体差异允许学生不必按照课程计划按部就班学习。 (4)学生要学会上网找资料课程将音乐内容分成很小的小块,即20秒左右的谱例,就听这20秒的音乐是很难有感觉的,但是在课程提供的相关资源库中查找,如在课程的编年、人物和资源库方面找出同作者或同时代的音乐来听,这也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4教师组织网上论坛 音乐所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感性上的享受,在感性的享受背后,许许多多音乐大师严谨的考究和刻苦的实践,是需要很理性地分析音乐、解剖音乐,去找寻音乐魅力的所在。而在以往的音乐欣赏课堂教学中,由于时间所限,难以听完完整的一首乐曲,更别说进行课堂讨论了,讨论也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充分的思考,容易浮于表面层次,感性成分居多,很难进行非常理性的思考。 (1)交流讨论的学习方式,不但培养了学生个性化的思维能力,而且提高了对学生阅读思考的要求,学生必须学会在教师所提供的网络氛围里多感官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2)在音乐欣赏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即双向多重交流。不仅个体与音乐交流,个体与个体在特定音乐环境中也可以形成群体交流,学生与教师、同学之间通过交流讨论,个体对音乐的感受也得到了进一步深化。 (3)教师自身对音乐的感受,自身的音乐修养水平,对引导学生听懂音乐也起到很好的作用。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2 (4)通过参加讨论,充分体现了自主学习中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 有的学生这样写道:“看到网上的发言时,知道了自己的差距,学习松懈下来时,能感到同学的努力,老师教课、研究的勤奋。真不愿停下,不能停下,也不敢停下” 在这里,教师还将相关的讨论分门别类,既方便学生查找答案,也减轻了教师答疑的工作量。 5网上作业及评价 作业与考试是教学质量评估的十分重要的因素,也是传统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在本门课程的学习中,作业主要是以学生参与讨论的次数与发言水平来衡量。教师对学生提交的作业即讨论文章及时反馈并给出评语;对有独到见解的文章还特设精品区,让大家分享交流;针对学习者个体音乐素质差异较大的情况,教师还可以通过email对不同学习者的具体情况,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辅导意见和学习建议。 6网上考试 本门课程期末考试为听辨题,教师在规定时间内发布试题,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答卷并通过 email,方式传回给教师,教师结合学生平时作业及考试情况给出综合评价。整门网络课程的教学与考核、考试系统实现了ACCESS数据库管理,教学进程从报名确认至成绩公布全部进入网络运行,尤其是网络考试系统的设立,确保了120个用户的同时段调用及考试情况的记录。 四、结 论 在这种基于资源的自主学习模式中,网络仅是一个外在的形式,丰富的学习资源才是学习过程的中心环节,包括教师对资源的组织、开发、建设,学生对资源的探索、研究,如图3所示。 1网络课程中的资源包括两大方面:一是课程的主体教学内容,二是丰富的学习资源 在网络课程设计过程中应注意设计大量多样 (多种媒体表现)、涵盖不同知识点的资源,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促进学生自主思维的深度和广度。2资源的组织要具有完整的知识结构,能反映一定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策略,充分体现教与学的个性化有位教育大师曾这样说过:大学之大,非大厦之大,乃大师之大也。同样,在一个完全网络化的学习环境下,教师的作用并没有淡化,教师主要通过构建丰富的学习资源、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精心组织学习进程,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从课堂授课转变为教学课件制作、提供学习资源、网上答疑,网上布置批阅作业、网上组织学生的自主学习等。学生通过网上自主学习、参与讨论、浏览相关课外资源等一系列的自主学习活动,可使不同的学习者在相应的学习条件下以不同的进度进行学习。学习者的学习必须是在教师引导下的自主学习,才能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桑新民技术教育一人的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1999,(3) 2张情伟信息素养与信息素养教育J电化教育研究,2001,(2) 3余胜泉网上教学、学习与课程设计OD/OL;http:/ wwwereedu。cn,教育技术通讯 4汪琼用INRENET构建基于资源的学习环境ODOLhttp:/wwwetceducn,教育技术通汛5Internet上有关教育资源ODOLhttp:/16611118.8yuaneh,htm等。 6音乐教学资源库OD/OLhttp:music.jnu.educn文章选自电化教育研究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