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音乐论文审美人类学视角下的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doc

    • 资源ID:2916466       资源大小:18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音乐论文审美人类学视角下的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doc

    审美人类学视角下的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 【 标 题】审美人类学视角下的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英文标题】Seeing The Nanning International Folk Song Festival from The Viewpoint ofAesthetic AnthropologyGE Ming-fu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Guilin 541004,China【标题注释】本文为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审美人类学系列研究”阶段性成果。【 作 者】格明福【作者简介】格明福,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2000级研究生。广西桂林,邮编:541004。【内容提要】在对原生态民歌和后现代民歌做出比较的基础上,从审美人类学角度,即运用人类学的实证方法从审美需要、审美能力、审美交流、审美意识形态等方面对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做出阐释。由此得出,在当代社会,民歌面临一个发展的新契机,我们应该根据社会的现代需要在保存其人民性、民族性的基础上着重凸现民歌的现代美。【英文摘要】Based on the comparison of original folk songs with modern ones,andstarting from the viewpoint of aesthetic anthropology,the article talksabout the Nanning International Folk Song Festival,concluding that folksongs face a new opportunity to develop.【关 键 词】民歌节/审美人类学/审美需要/审美能力/审美交流/审美意识形态/Folk SongFestival/aesthetic anthropology【 正 文】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887(2003)01-0048审美人类学是一门新的学科,它倾向于把美学和文化人类学结合起来,找出美学研究的新方向。该学科用人类学的方法和概念系统来研究和阐释美学问题和审美现象,即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不同种族、民族在审美习惯、审美制度、审美传统方面的区别与联系,这一理论倾向既是现实要求,也是学理上的需要,可能解决困扰学术界的美学危机问题。本文试从这一角度审视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以期做出有益的阐释。民歌,又叫民间歌曲,是一种古老的文化形式,植根于民间,植根于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在美学上,民歌以任性而发和准确地复制文化传统的特殊基因为特征。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社会处于转型期,随着传播手段的现代化以及文化关系、审美关系的诸多变化,民歌本身也随之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民歌的现代发展问题成为音乐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引起了大量的争议,如民族性的怎样成为世界性的?民歌的现代唱法是否会改变其文化基因?具有民族个性的美与现代的美是否相融,怎样把握其美学意义?等等。1而广西南宁市连续举办(1999、2000、2001年每年11月份)的三届国际民歌艺术节更是给人以强烈震撼,加深了人们对以上问题的争议与思考。在我看来,要弄清楚这些问题,首先必须清楚把握原生态民歌(传统民歌)的本质以及其与后现代语境下民歌的区别。一、原生态民歌与后现代语境下的民歌一般认为,原生态民歌具有自发性、民间性、口传口授性的特点,是一种纯民间的艺术形式。它产生于人民群众的劳动、斗争、生活、娱乐之中,真实反映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所以历来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是人民群众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之一。这种民歌多为集体创作,民歌手人人都可以加工润色,而其口头即兴创作方式有很大的灵活性,不受定稿限制,众多歌手的创造,体现为民歌中集体智慧的融合,而且这种融合几近天衣无缝。这些特征使民歌的旋律呈现一种大众化色彩,并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民歌最重要的特征,即民歌之为民歌的关键所在。根据古典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显示,我国民歌大约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历史论文)。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民歌选集,但是很遗憾,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诗经中只记载了歌词,而没有留下旋律,而后者对于民歌非常关键。以后的各个朝代所记录的民歌也是如此。春秋时期,楚国的民歌比较繁荣,战国后期,诗人屈原和其他楚国诗人,对楚国民歌进行了搜集整理,称之为楚辞。汉武帝时,设立了专门音乐管理机构“乐府”,主要从事民间歌曲的搜集整理工作,流传至今的如“汉乐府诗”。汉魏六朝的民歌,继承了前人的优良传统。唐代民歌也相当繁荣,唐玄宗时,设置了“教坊”,广泛搜集整理民歌。宋词的出现,元曲的发展,也与民歌有密切的联系。明清时代,民歌亦有所发展,反映的内容也更加丰富。可以说,各朝各代都为民歌发展做出了自己一定的贡献。当然,民歌这一艺术形式的发展和繁荣有其一定的社会和文化背景,就如古希腊神话的发展和繁荣需要古希腊当时的社会和文化背景。在经济落后、交通不便、文化不发达的条件下,演唱民歌是当时人民群众生活、娱乐的一种重要形式。即是说,民歌的繁荣和发展符合当时人民审美和交流的需要。与此相联系的是传统的民歌节,它在形式和功能上相对单纯,意识形态色彩相对较淡。和现代民歌节相比,它并不运用或者说无法运用一些现代高科技(科技论文),没有也不可能受到现代流行音乐的影响;在功能上则更多是人民群众之间的交流和娱乐,没有太多的功利色彩,与经济活动的联系不是很密切。进入21世纪以后,社会进入了文化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传统形式的民歌当然是文化人类学理论研究的范本,但是它已经不再完全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现代社会里,人的审美需要、审美能力、审美交流、审美意识形态等所处的审美关系都已发生变化,主流意识形态对待民歌的态度也不同于以前。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达,本雅明所预言的文化艺术机械复制的时代高度发展,各种文艺形式如戏剧、电影、广播、电视、录像、录音等得到大量的普及,这使人们的娱乐形式大大增加,演唱民歌随之大量减少。在这种语境下,民歌适应时代的发展,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首先,民歌的外延有所扩大。我们现在习惯于把按传统民歌的旋律填上新词的民歌称作“新民歌”(这颇类似于中国古代根据词牌名某种旋律的代称填词)。新填词的民歌,其改变幅度各有不同,小的可能只是改变几个音或节奏,大的可以扩充结构,适当改变其旋律。新民歌有些仍然沿用原名,有的则根据新内容改变其名称,后者如东方红就是根据山西传统民歌骑白马改编而成,雪山放金光则是根据藏族传统民歌弦子改编而成等等。南宁国际民歌节中演唱的民歌就多为新民歌,与人民当代的生活联系在一起,如开幕式上的广西好、梦壮乡等就是专门为民歌节而创作的,青秀山歌台的“广西山歌擂台赛”上演唱的民歌甚至与党的“三个代表”、反恐怖斗争、宣传计划生育政策联系在一起。由于表现新的内容和思想感情的需要,旋律也随之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显而易见,“新”只是相对而言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广泛流传之后,新民歌会重新成为传统民歌。如开幕式的主题歌大地飞歌,现在已经是广泛流传,颇似传统民歌。正是这样,每一个时期的人民都会对民歌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不同之处在于,现代人的个性意识极为强烈,“新民歌”创作中的变化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大,数量都要多。与此相联系,在这个强调个性、消解中心和崇高的时代,人民群众集体创作的可能性逐渐减小。建国以来,有很多的作曲家从民歌中吸取养料来丰富自己的创作,最重要的是对传统民歌的吸收,只要旋律仍是民间的,亦可称之为新民歌。这种情况在今天尤为突出,只是由于其运用了许多现代高科技辅助手段,如配乐、灯光、音响等,容易使人把它与流行歌曲混淆,如台湾著名偶像派歌星周华健的成名曲之一花心,就是根据日本一首讲生命的民谣改编而成,基调由原来的悲观改为乐观,但是不知情的欣赏者一般视之为一首流行歌曲。在西方,现代主义音乐取材于民间音乐也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如匈牙利现代派作曲家罗斯托克的作品就大量使用了民间音乐的素材,过分偏执的倾向于十二音系。南宁国际民歌节上演唱的民歌亦多属个人创作类型的民歌,如其主题曲大地飞歌,以及走进西藏等。在当今语境下,由于演唱民歌的减少,仅由口传口授保存民歌已经不现实。机械复制时代应以机械复制方法保存民歌,民歌集成是抢救、保存和继承民歌遗产的极为重要的方法。它通过曲谱、歌词、录音、相片、文字等各种形式的综合,把各民族各类优秀民歌以及相关资料加以保存,再通过出版、发行,广为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我国民歌的盛况。民歌节是保存和发展民歌的有效手段之一。同时,在当代这种语境下,人类各科知识相互交叉渗透,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之间的知识共享成为必然,任何学科都不可能单线发展。这在南宁国际民歌节的复杂表现形式中已有鲜明的反映。民歌这一民间艺术形式兼融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各个侧面,可以为文学、民俗学、社会学、哲学、人类学等诸多学科提供理论资源,深化这些学科的发展。时代的发展决定了民歌的传播与发展必将与自然科学联系在一起。而南宁国际民歌节则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民歌与各种高科技(舞台、灯光、音响等)以及各种音乐种类(流行音乐、美声唱法)的大融合。虽然这里涉及到“明星效应”等复杂因素,但民歌本身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更多内容: 1 2 3

    注意事项

    本文(音乐论文审美人类学视角下的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doc)为本站会员(laozhun)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