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客家民间丧葬礼俗及吹打音乐考察报告 【论文】3390.doc
论文:赣南客家民间丧葬礼俗及吹打音乐考察报告 论文网本文作者(赖剑明 李启福),请您在阅读本文时尊重作者版权。摘 要:本文以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水西镇石圃村丧葬仪式及吹打乐为个案展示丧葬仪式及其吹打乐的运用,丧仪礼俗与仪式音乐的依存关系。为进一步研究赣南客家及其吹打乐提供实例。关键词:赣南客家丧葬仪式礼俗音乐引言:本文从客家赣州的地理历史环境与宗教信仰背景以及卢姓宗族的人脉光环为出发点,记述了赣南客家地区赣州市章贡区水西镇石圃村卢屋的一次丧葬仪式及其吹打乐的具体运用,并以其为个案展示客家地区城郊农村丧葬仪式中信仰、仪式、吹打乐及其互动。丧仪礼俗与仪式音乐的依存和互动关系。为进一步研究赣南客家仪式及其音乐提供实例。一、宗教信仰背景道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在传承道家哲学思想的基础而发展起来的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其思想集中反映了中国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特色,道教在客家地区源远流长,根深蒂固,客家人的民俗活动与其息息相关。据赣州府志载:“葛洪,字稚川,丹阳句容人,究览典籍,好神仙导引之法,尝过平固(兴国古称平固),见山水灵秀,结庐其地,凿池洗药,留诗曰阴洞冷冷,风佩清清,仙居永劫,花木长荣。”洗药池在兴国县,今西门外治平观即其地。(1709)晋太康元年,县城西门外建治平观。尧山堂外记云:“葛洪尝炼丹于此。前有丹井,后有洗药池。”(兴国县志706)可见赣南丧葬礼仪主要信仰道教仪规。丧葬礼的操办,请道士们起香火做法事,已经成为客家人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相互渗透、相得益彰。二、丧葬仪式场域仪式场域为:厅正中设法坛,法坛香烛台上立一排神像,正中为“救苦天尊”,左边依次为:张真人(张道陵)、葛真人(葛洪)、许真人(许逊)、地方神祖师公公等四神位;右边依次为天、地、水三官人、观世音菩萨等四神位。道士备有法器摇铃、界尺、铜钵供道士作法备用等。还有乐队中的打击乐,除身兼多职的乐队指挥一般都是道士,还得唱念经忏。故打击乐手既属于乐队组合也属于道士组合。众神像前摆一香案,身穿道袍的道士在法坛前作法;厅左前方设灵位,灵牌(经道士介绍:道家用纸牌,儒家用木牌),灵牌上方还贴有本次道场需念的各种经忏名:水忏(上中下三卷)、罗妙经、血湖大忏(上中下三卷)、血盆妙经等经的经忏目单;右侧吹打乐队(左侧也有小锣等),指挥执金(大锣)敲鼓。乐器有唢呐、海笛(小唢呐)鼓、板、梆、小锣等21件,吹打乐队所使用的乐器很隆重。通过征得主家同意,我们也到“礼生”处随上一份礼,如约来到卢屋仪式现场感受了两天一夜的“修因还山道场”闹台、贡表、开灵、念经忏、冥路、化钱、入殓、出殡、落葬等一系列仪式过程。 三、仪式过程与仪式音乐2004年11月6日(农历9月24日),上午12:26分,仪式正式开始:(一)开坛,也叫启坛(12:2612:59)鞭炮炸响后由二支系着白布的大号呜呜、鼓点锣声,俗称“打闹台”,一段较长的“纯锣鼓”,始则鼓点虽紧不凑,锣声虽张不扬,不温不火地锣鼓持续了19分,然后奏曲牌三下三、大武队等。(二)上表(13:0013:22)是道士向上天神仙贡表奏折文书,道士是与神明“通话”在道士们的唱念中烧(捎)给天上的神仙和祖宗,请他们也来道场帮助超度亡魂。使亡魂能顺利升入天堂。吹打乐队奏小乐:朝天子、赞子、天神尾子、三清赞茶立、酒立、送神、大过场作结。(三)开灵(13:2413:45)道士向设在大厅左前方的灵位做一段功夫,儿孙披麻戴孝,儿或孙手举“引魂竹”,竹枝上粘有纸条书:东宫太乙真人;故祖妣卢母廖氏老孺人托化生方;吹打乐奏降神、超度三经南、降神、朝藏(奏此曲时)、浪淘沙等曲。(四)念经忏(中饭后14:3015:15)开经后道士跪拜着唱,开经赞意味着超度亡灵开始, “水忏”分上中下三卷,“血糊大忏”分上中下三卷,如果是男性则用太乙慈夫东宫救苦宝忏,1. 水忏太上慈悲道场灭罪水忏(上卷),乐奏天神尾子(每经或忏前均用)、三卷灵魂、叹亡魂、化钱唢呐南极宫中开火炼。2. 水忏(中卷)对往生事赎罪,唢呐奏天神尾子、赞子、化钱唢呐、赞子、四妣腔。3. 水忏(下卷)追蔫事,唢呐奏天神尾子、五方童子。4. 罗妙经闻经事,小乐奏曲化钱唢呐、四妣腔。5. 血糊大忏冥府硖石血糊圣忏(上卷)文凭事,大乐奏天神尾子、四妣腔、化钱唢呐、南极宫中开火炼。有人来拜即吹拜将台。6. 血糊大忏(中卷)瑶池事,乐奏化钱唢呐、南极宫中开火炼。7. 血糊大忏(下卷)生方事,乐奏曲天神尾子、上金桥、南极宫中开火炼。8.血盆妙经太上三元三品三官大帝目连救母血盆经,如亡者是男性则为太上三元三品三官大帝妙经,小乐海笛奏送经赞接天神尾子、浪淘沙、南极宫中开火炼。(五)暖灵(16:1517:05)合家子孙(直系)戴孝排二列纵队,儿或孙举“引魂竹”走在前面,每人手执三支香绕棺四圈(先反时针,后顺时针)拜和鞠躬,由一道士领队并唱十月怀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