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西体中用与中西合璧——试论二胡曲《豫北叙事曲》的音乐创作.doc

    • 资源ID:2916252       资源大小:234.50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西体中用与中西合璧——试论二胡曲《豫北叙事曲》的音乐创作.doc

    西体中用与中西合璧试论二胡曲豫北叙事曲的音乐创作【内容提要】:豫北叙事曲是作者刘文金先生创作的一首二胡独奏曲,与三门峡畅想曲一起被誉为杰出的姊妹篇。1993年豫北叙事曲更被评为“二十世纪华人音乐之经典”。本文旨在通过对全曲的曲式和创作手法进行分析,探讨“西体中用、中西合璧” 的中西音乐文化交流。使中国的音乐创作获得了明显的突破性发展。【关键词】:二胡 变奏 句句双 穗子 华彩 再现三部曲式 中西合璧刘文金,当代著名的民族音乐家和指挥家之一。唐山人,祖籍河南安阳,自幼喜爱民间音乐和学习中西器乐,1961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民族作曲专业。豫北叙事曲是作者在学校就读期间创作的二胡曲,通过两个主题的对比发展,对豫北人民在解放前后生活的巨大变化的描述,表现了人民对新生活的喜爱之情。解放前由于豫北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处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常年遭受洪水的侵袭,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加之抗日战争的爆发,社会动荡不安,生活得不到保证,使得该地区人民更是倍受煎熬,痛苦难言。因此全曲在开始就充满了悲凉的气氛,是对豫北人民苦难生活回忆的描述;第二部分描写了解放初期,人民获得新生活的欢腾喜悦的景象;第三、四部分写出了豫北人民对美好未来的憧憬,阔步奔向新生活的信心。河南地方戏曲音乐改编的豫北叙事曲的两个主题以深沉委婉的抒情性和酣畅浓烈的河南地方戏曲音乐素材为核心,其朴实深切、充满乡土气息的格调和宽阔的感情变化,生动地叙述了豫北地区人民对解放前后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的深切感受。全曲由引子、四个段落和结尾构成,为带再现的三部曲式。“以西方哲学三段论为基础的再现三部曲式,是西方音乐中非常重要的曲式类型,”作者把这一曲式结构理论及其音乐表现手段,与中国民族音乐创作手法进行了有力的结合,大大丰富了中国民族音乐,使之更加适应现代人的欣赏趣味。引子:开始的伴奏音乐是由主题音调派生,带有宣泄性的引子,情绪激动,仿佛将人民带入了灾难深重、不堪回首的岁月。紧接着音乐平静下来,进入了第一部分。第一部分(一)它以叙事性的音调倾诉了人们对解放前苦难生活的回忆,为再现三段体ABA结构,见分析图表1:图表1:(一)结构小节数1-10小节1118小节19-27小节28-43小节4459小节乐句aba1ba2b1a3b2a4b3乐句小节6444458888调性e角a商e角a商d角e角a商d徴a羽a商转d宫乐段(A+A1)(118小节):从第3小节开始由a b两个乐句构成,见谱例1谱例1:其中a乐句是主题音乐的核心音调,是一个竖轴对称形式,后两个小节为前两节音调的反向进行;b乐句中是a乐句的下行移位,从C调转入G调落入a商音,表现了一种悲伤的情绪,把人们拉入了对过去苦难生活的回忆之中,接着为这一主题(1118小节)进行加花变奏。在这里音域拓宽、力度加强,同样也是以C转G调落a商音结束,是人民忧伤心情的描述,进一步表现了过去悲惨凄凉的生活。随后引入B乐段。 B乐段(1927小节)这一部分在二胡弓法由里弦转入外弦,音色较之明亮些,与前面的里弦弓法表现人民极度悲伤的情绪相比稍有缓和,并且出现了偏音转调,如上句4小节是变宫落入d角,下句5 小节是变徴作宫落入e羽,但感情基调仍以灰色主题为主。乐段的再现(A2+A3)(2859小节),用了变奏引申的手法并进行扩充。这段为主题音调的派生变体,显现了连绵起伏、衍展不断的旋法特征:a b乐句分别由原来的4小节扩充为8小节,这里结构拉长,节奏加快并增强了音乐的色彩性对比,表现了一种悲切婉转之情。随后音乐呈阶梯式进行,(A2至A3处)情绪转入动荡不安,充满激情,感情基调由原来的灰色主题转为绿色、红色主题,象征人民欲摆脱羁绊的痛苦,开始向往解放后自由的生活。随后音乐以它宽广、激越的气势进入热烈欢腾、明快开朗的意境之中,在结束处音乐形式呈开放式,出现了转调D宫音,从而引出第二大段欢腾雀跃的劳动场景。第二部分 (二)分析图式见图表2图表2:(二)结构连接句句双穗子手法连接小节数118小节1949小节49124小节125146小节乐句两小节过渡de连接1乐句小节1926小节2728小节2936小节3744小节4548小节4980小节81124小节这里引用了河南的民间音乐材料(小节):引入三个新的乐句c d e极其变奏构成。C乐句:d乐句: e乐句: 以上三句均采用民间创作手法句句双的形式,从而增添了乐曲的民间色彩。“其中C乐句的音乐素材源于河南新县民歌小调八段锦”的音乐素材:接着(小节):作者将丰富的民间音乐旋法特征应用其中这里分为两个层次:一层次(小节):为穗子一二层次(小节):为穗子二“作者自然贯通地使用了丰富的民间音乐旋法特点:如吹打乐中穗子手法的反复使用以及民间锣鼓的节奏音型应用,既热情又亲切,恰到好处地描述了人民锣鼓喧天庆祝解放的情景” 在这里笔者将具体的阐述该曲“穗子”手法的使用说明:“穗子”是一种在民间吹打乐中常见的手法,用来表达一种欢腾、热烈的场景,它由垛句、紧句和散句构成。这一部分中作者大量使用“穗子”手法,就是想表现这种解放后人民欢愉的心情。穗子:采取了保持弓的弓法,使音乐更具跳跃性,表现了人民欢乐的心情。垛句:紧句:出现了力度上的由弱变强的过程,使音乐显得格外生动。散句:进行拉开,具有紧打慢唱的戏曲唱腔风格,音乐素材充满了戏剧性,整体风格变的非常饱满有力,情绪激昂。作者在乐曲中两次使用穗子手法,更增添了这种欢快的气氛,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二次的穗子手法使用中,出现了明显的强弱对比,作品由弱拍进入,情绪更加欢快,感情基调更加明快;特别值得称赞的是豫剧的音乐素材也被作者加入其中: 作者用揉弦、滑音等手法,奏出了戏曲唱腔的韵味,即表现出作者浓厚的家乡情怀、浓郁的地方色彩以及娴熟的演奏技巧。同时在这一乐段中作者两次采用戏曲板腔体音型与拖腔在不同音区的移位、力度的幅度拓宽以及形成的导音推进,把欢快的气氛推向高潮。然后在一个钢琴间奏后,进入散板的第三部分华彩乐段。第三部分(三)为华彩乐段:作者借鉴西方作曲技巧,在高潮之后引出炫技性器乐高难度技法的华彩乐段。自由的华彩乐段使人们回忆过去,回归宁静。音乐的开始以散板进入,由慢渐快,并被自由的伸展压缩,民族创作手法和西洋作曲技术在这里被交替的使用,充分的体现了中西音乐文化的“西体中用与中西合璧”。如穗子手法应用于华彩之中:这一乐句是采用前一乐段的C乐句的材料,二胡的演奏技巧被充分发挥,如第4小节中拨弦的使用;第12小节抖弓的应用,从而进一步展示了乐曲的乐思。第四部分(四)是第一部分的再现,其中去掉了B的结构部分只是在A的结构部分也就是主题进行变奏,见图表3图表3:再现A(四)乐段A4A5A6A7小节数18节916小节1739小节4047小节乐句a5b5a6b5a7b6a材料乐句小节444484+108再现了主题A乐段,速度、力度、节奏和调式等方面运用变形手法,把原来深沉委婉的主题音乐转化为一种明朗、豪爽、气势宏伟的情绪。表现了解放后人民欢欣鼓舞胜利前进的步伐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与无限向往。此乐段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A4A5):音乐在流畅的伴奏音型下,二胡奏出了优美动人的歌唱性旋律,音乐材料由第一段音乐派生而来,旋律平稳,富于亲切感,是人民对新时代新生活的讴歌。二部分(A6A7):同样也是第一段音乐的变奏引申,如明显的b乐句。见谱例:进一步引申了前面的b乐句为的结构。这一部分同上一部分相比节奏更加欢快,力度增强,情绪激昂,抒发了人民对美好生活前程的坚定信念和无限向往;在技法方面作者使用长弓拉宽,使音乐变的更加宽广,并在结束处转入下属调(第五小节处),再次将乐曲推向了高潮。结尾部分结尾:结束音停留在徵音上,表现了欢快的气氛,大气而辉煌,从而完美的结束了整首作品结语:综合以上分析,豫北叙事曲的成功是多方面的,笔者归纳如下几点: 一、从内容上来看,作者不但描写了豫北地区人民的生活状况,更将自己的感情投入其中,把自己对家乡的热爱在作品中充分的体现出来,融情于作品之中。二、从演奏方面来看,作者充分发挥了二胡的演奏技巧和表现力,在二胡各音区里外弦音色对比的选择,以及二胡弓法的应用方面都下了一定的工夫,特别是二胡与钢琴的完美结合更为作品锦上添花。三、从音乐材料上来看,作者广泛采用我国的民间音乐素材(穗子)以及戏曲音乐(拖腔)的创作手法,使音乐不断展开,不断丰富。四、从结构上来看,全曲采用西方的复三部曲式,使得作品在调式调性以及各段安排上更加严谨,新颖,这也是继刘天华之后又一位采用此体裁的作曲家,由此可见作者扎实的创作功底。以上种种充分体现了我国民族音乐对西方音乐技术的学习和借鉴,及中西合璧。参考文献:1 李吉提:中国音乐结构分析概论M,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2袁静芳:民族器乐(修订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第2版。3孙继南:中外名曲欣赏M,山东教育出版社,1982年8月版。4张慧元:全国二胡业余考级作品集诠释M,航空工业出版社,1996年9月版。5乔建中:一件乐器和一个世纪二胡艺术百年观J,音乐研究(季刊)2003年3月第1期。6缪玉麟:二胡艺术中的三颗明珠论刘文金的二胡创作及其启示J,艺术研究2003年3月第1期。

    注意事项

    本文(西体中用与中西合璧——试论二胡曲《豫北叙事曲》的音乐创作.doc)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