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doc】丁福保与近代中日医学交流.doc

    • 资源ID:2914711       资源大小:55KB        全文页数:2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oc】丁福保与近代中日医学交流.doc

    丁福保与近代中日医学交流中国科技史料第25卷第4期(2004年):3l5329ChinaHistoricalMaterialsofScienceandTechnologyVo1.25No.4(2004)丁福保与近代中日医学交流牛亚华(西北大学数学与科学史研究中心,陕西西安710069)冯立舁(清华大学科技史暨古文献研究所,北京,100084)摘要:丁福保(18741952年)是20世纪前期中日医学交流史上的一位代表性人物.在进一步发掘史料的基础上考察了他在中日医学交流方面的工作:详细介绍了丁福保1909年赴日考察近代医学和进行医学交流的情况;对丁氏翻译日文医学着作的工作进行了全面的论述.通过对丁氏医学译着的种类,数量,质量和传播情况的分析,着重探讨了他在引进近代西医学和日本学者用实验方法研究中医药的成果方面所起的作用和贡献.关键词:丁福保;中日医学交流;日文医学着作;翻译中图分类号:N092:R_1)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0798(2004)04,031515在近代中日医学交流史上,丁福保是一位十分突出的人物.他编译了大量的日本近代医书,全面,系统地引进了日式西医知识与体系,对西方医药学在中国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尽管丁氏在中日医学交流方面的工作很早就受到医史专家的关注(1,252254页),但是以往的有关介绍或者十分简略,或者偏重于其在中日传统医学交流方面的工作.下面根据有关史料对丁福保在中日医学交往和引进日本近代西医学方面的事迹和贡献作较全面的介绍.考察日本近代医学丁福保(18741952年),字仲祜,号梅轩,别号畴隐居士,又号济阳破衲,江苏无锡人,幼年入私塾就读,1888年入江阴南菁书院,1895年毕业,次年考取秀才.1897年再入南菁书院,随着名数学家华蘅芳,华世芳兄弟学习数学.1898年经华蘅芳推荐,担任无锡埃实学收稿日期:2004-06-22;修回日期:2004.11.07作者简介:牛亚华(196l),女,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人,副编审,西北大学教学与科技史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访问学者;冯立异(1962),山西浑源人,博士,清华大学科技史暨古文献研究所研究员,内蒙古师范大学双聘教授.基金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中日历史研究中心课题(编号:OO中日17号)316中国科技史料25卷堂算学教习.丁福保自幼体弱,任教习后又患肺病,华蘅芳介绍表弟赵元益为其诊治.1901年,丁福保辞去埃实学堂算学教习的职务,前往上海养病,并潜心于医学,师从赵元益.其时正当西医传入中国并日益兴盛,赵氏为当时名医,曾译述过西方近代医学着作,可谓博通中西医学.这使他对中西医学都有较深的了解.丁福保认为通过日译医书学习西医,更易奏效,遂于同年考入盛宣怀在上海虹口创设的东文学堂,学习日语及医学,成绩名列前茅.当时担任教习的是日本学者藤田丰八.在东文学堂,丁福保较系统的学习了日语知识,课余曾编日本文典译释等书,这为他日后编译日文医书打下良好的基础.1900年,丁福保刊行西医通俗读物卫生学问答,这是他译介西医学书籍的开始.1903年,应张之洞之聘,丁福保任京师大学堂译学馆算学兼生理学教习.1904年,中国医学会成立,他任副会长.丁在该会发行的医上多次撰文介绍解剖学,生理学等西医知识.丁福保还翻译了日本学者斋田功太郎撰的高等小学生理卫生教科书.该书在1904年由文明书局出版,1905年便再版,说明很受欢迎.当时丁福保还编写了数种数学教科书.他在京师大学堂执教2年有半,1905年暑假,辞去译学馆教职,回到上海.之后他与友人共同组织译书公会,至1907年末,已出版由日文翻译的西医着作多种.1908年春,他任上海自新医院监院,同年秋开始为人治病.1909年6月,赴南京参加两江总督端方举办之"南洋医科考试",获最优等内科医士证书.同年,奉端方和盛宣怀之命赴日本考察医学及医疗机构.据丁福保本人的记述,当时"应两江总督端制军医科考试,得最优等行医证书,旋奉端制军檄,特派为考察日本医学专员.又奉盛宫殿保檄,特派为调查日本东京养育院,冈山孤儿院专员."(6,162页)丁福保赴日考察的事项很多.端方派给他的任务是"凡日本之各科医学及明治初年改革医学之阶级与日人所用录用之中药,以及一切医学堂,医院之规则课程,均应一一调查".盛宣怀刚刚在苏州集资捐建了养育院,并了解到"东京养育院,冈山孤儿院规模条理最为精美完备",希望能够借鉴日本的经验.获悉丁氏将"赴东考察医学",盛遂又特派他"至东京养育院,冈山孤儿院,并应前往查明,绘图立说,明晰禀复,是为至要."此外盛氏也拟在上海试办医学堂,医院,要他搜集相关信息并购买有关医药的图书资料.丁福保于宣统元年(1909年)五月二十日乘山口丸号轮船从上海出发,二十七Et到达横滨.一同赴Et考察的还有与他同时参加医科考试并获优等医士证书的俞伯铭.丁福保在Et本的朋友陶念钧,薛剑峰和杨高百前往码头迎接.安排妥当后,他们前往中国驻Et公使馆,递交了两位大臣分别签署的二份给公使的公函及盛宣怀致胡公使的信.信中对丁福保多有赞赏,称他"中西兼贯,算术医学,尤其专长,着述各书,风行海内,其施治确有见地,迥非空言学理者可比",希望胡公使为丁氏的访问提供方便和帮助.此后两,三天参观了千叶医学专门校等处.东京养育院是此次重点考察的机构之一.六月一Et一早,丁福保等便到了位于小石川品大冢过町十八番地的养育院,一位叫杉山基的干事员在院长室接待了他们.在丁福丁福保:<畴隐居士学术史,上海诂林精舍出版社,1949年,第167168页.该书为丁氏自印本.以下介绍丁福保赴日考察医学的有关内容主要据该书第十章"往游日本记",引文如不加注明均出自该章(167189页).4期牛亚华等:丁福保与近代中日医学交流317保递交了中国公使的介绍信并说明了来意后,杉山基详细介绍了该院的沿革和基本情况:"本院创于明治五年,敷地一万三千六百九坪,建屋三千八百十六坪,今院中之财产,于明治四十一年调查有三十万七千余金,皆系宫廷内之赐赏与慈善会之寄附,笃志者之赠遗,以及各经费之余等是也.至现在收容人数,有客民三百一人,行旅病人七百七人,弃儿四百五人,遗儿百四人,迷儿四十九人,感化生百十七人.其老者,发病者,身无所依不能自活者,行旅之人而罹疾病者,概属于客民行旅病人等之类,皆收于本院.其它弃儿,遗儿,迷儿须待人乳哺或当入校者,乃收入于巢鸭分院.至于患肺痨病及一切慢性传染病之不能治愈者,则别设一区而收养之.如有死亡者,则以院费埋葬之.倘年在八岁至十六岁,以无父兄与他族之教养,致有恶化之虞,经警察署长或区长之介绍,直收入于井之头学校.又有同此年岁,虽有父兄亲族而不能矫正其恶习者,其父兄亲族自愿送至本院,亦收入此校.此校之毕业生,现有在帝国大学为极有名誉之人者.其感化力,不可谓不至矣."然后,丁氏一行参观了整个养育院,先到药剂室,接着去诊病室,之后到了镜检室.在那里,适遇医长在研究细菌,让他们在显微镜下观察"癞病,百斯笃,肺结核各种细菌",因此停留了较长的时间.他们又参观了各病室,男女健康工作室,了解了收治病人以及收容客民工作的情况,被告知收容人员的手工制品所得之利益,一半作为养育院经费,一半归个人所有.他们还参观了食堂,浴室,药汤场,洗面场,被服库,避病室,癞病患者浴室,尸室,洗濯场,消毒所,家庭教室.总的印象是,各种设施和规章"莫不井然备具,使一切无告之穷民,皆有所托足,其立法可谓善矣."最后他们回到院长室,询问了养育院经费开支,人员编制和管理情况.杉山基一一回答了询问,并用电话与该院的巢鸭分院取得了联系,介绍丁氏前往分院参观.分院位于东京府巢鸭九百八十番地,系宏文书院旧址,实际上为一座孤儿院.参观完分院,日已西落,丁氏告别管理人员返回寓所,之后赴驻日公使胡馨吾招待宴.晚宴来宾共8人,除丁氏2人外,还有"罗君叔蕴(罗振玉),范君伯仁,来考察农学者;章君雪飘,王君铭远,来考察工学者;谢君石钦,孙君澍南,来考察财政者."宴席上,他们讨论了汉字的简化和字母化等问题,席散后又参观了公使馆豪华大书房及藏书楼.第二天,丁福保又偕俞伯铭前往本乡富士町,访问了与盛宣怀相识的医学博士青山胤通.丁氏递交了公使介绍书及盛宣怀的信后,双方在友好的气氛中进行了交谈.丁福保就其关心的汉药研究和传染病医治问题请教了青山博士:"余因问:现在贵国研究西医既取法于德国,未识亦尝研究汉药否?博士云:今帝国大学亦有此种学说,但研究之汉药,皆散见于各报,实无专门之书也.又问:肺结核病,贵国近有新发明之治法否?博士云:此病全在卫生上注意,并无新法可治.又问:虎列拉,百斯笃等病,有特效之新法否?博士亦云无有也."在谈话结束后,青山博士给丁福保写了介绍信,介绍他们去东京帝大的医科大学访问3l8中国科技史料25卷在医科大学向事务所递交了介绍信,有干事员将他们引至病理学教室,与医学博士二村领次郎教授相见.二村教授毕业于德国医科大学,归国后在此就职.在二村陪同下,他们参观了标本室,在那里见到玻璃橱中陈列有各种骨学标本,包括"日本成人全身骨骼百五十余具,小儿骨骼四十余具,暇夷种人头骨及全身骨骼百六十余具,还有德国,印度虾夷种人头骨及全身骨骼百五十余具.别有敷置于各处之头骨百余具,骨盘三十余具,每具悬一牌以表其名".二村教授告诉他们:"标本室之骨骼,此为最多,不仅供试验医学之用,即人种问题亦可藉资参考耳."他们观察了各种胎儿及初生儿标本,胎生学模型,解剖学模型,比较解剖学标本,蜡制人体模型,韧带学标本,内脏标本,五官标本,脉管学标本,神经学标本和局部解剖学标本等医学研究与教学用标本及模型.丁福保认为,其种类之丰富,"可谓博大宏富,令人叹观止矣."此外还见到各种病理标本,如循环器官病理标本,呼吸器官病理标本,消化器官病理标本,泌尿器官病理标本,肿疡标本,脑脊髓病理标本各一,二百种,均分门别类,贮于瓶中,以供观察参考.他们又到了尸体室,此室放置初死未经解剖之尸体.他们见到室中有闭锁着的尸柜三具,其旁有各种应用药物及自来水管等,尸体需首先进行消毒,然后才能解剖.二村教授告诉他们:"二柜已贮酒精,浸尸身于其中,今日下午一时解剖."他们还入显微镜实验室参观,见桌上陈列有以备动物试验用的玻璃瓶装药物及各种小动物.二村称,"现因酷暑,不能实验多尸,故显微镜与各器械皆藏于他所焉."下午1点钟,丁福保二人准时到达病理解剖室,现场观看了尸体解剖的全过程.丁氏对当时的场面和医生对两具尸体实施解剖的过程有详细的描述:"下午一时,至病理解剖室.室甚广,旁列阶级,层叠而上,阶前隔以木屏,高约三尺许,系解剖时任学生等凭倚参观者.屋顶铺以玻璃,以透光线.下有二尺余高,六尺余长之平案二张.中间为洗涤水槽,通以自来水管.其一案之上已有男尸一具,年约五十余,系鼻咽头肿疡病.少顷,又舁一女尸至,别置于一案上,年约十五六,系水肿病.室内先有医士数人,共观病时诊断书,书皆德文.旋见二医士各执小刀,先剖男尸,即于胸前割一正中线,然后用箝箝开肋骨,将心,肺,肝,胃,横隔膜,大小肠,肾脏,睾丸等,悉数取出.各医士互相观察,均执笔记述甚详.亦有各带玻璃瓶,割取脏腑小片,以便携归研究者.其后解剖女尸,其次第亦与男尸相同,惟所见心脏,其大几加三倍,肾脏之中,碎如蜂窝,组织内蓄水甚多,腹中蓄水亦不少.解剖迄,将尸装入木箱,闻即舁往火葬场焚化云."丁福保还参观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认真考察了解剖室,x射线室,外科及内科诊察室以及镜检室,了解了医院工作的各个环节.六月十二日,丁福保等访问了位于赤阪区青山南町五丁目的青山病院和帝国脑病院,副院长田泽秀田郎接待了他们.青山病院为医学博士斋藤纪一创立的私立医院,帝国脑病院则是斋藤负责创建的公立医院,两院院长均由斋藤博士担任.青山病院为专收容精神病患者的精神病医院,脑病院为脑病,神经系病,脊髓病等患者的专科医院.青山病院和帝国脑病院所在,空气清新,树木繁茂,景色宜人,环境幽静,实为精神病和脑病患者疗养之最佳地.当时两院收容患者共300余人,工作人员也在300人以上,医员,药剂师,会计,事务员,看护人等,各司其职,院内秩序井然.他们参观了诊察室,电气治疗室,病理研4期牛亚华等:丁福保与近代中日医学交流319究室,监督室,医局,病房,浴室,盥洗室,运动场等不同场所和设施.他认真了解医院工作的各个环节,连运动器械,饮水设备,电器设备,避雷防火设施,乃至盥洗室,厕所,都成为考察的对象.他们调查的结果是,"青山病院对于精神病患者之设备,尚可谓其不完全乎哉!"而"帝国脑病院确为医学上之模范的建筑,非他种之病院所可比."当天,丁福保等还参观了胃肠病院,长与称吉院长接待了他们.长与称吉博士早年留学欧洲,专治胃肠学,回国后创立该病院及消化学会.在这里丁氏观察了医院诊治病人的情况,还见到了各种胃癌标本.回国后,丁氏将长与博士的着作译成中文出版,即胃肠养生法.六月十三日,为获取医学信息,丁福保至上野公园帝国图书馆,广泛收集各种医学资料,还特别搜集了中医和日本汉医的资料.六月十四日,他访问了世界着名的细菌学与传染病学家北里柴三郎主持的传染病研究所.该所创建于明治25年(1892年),初在芝区爱宕町,后于明治38年迁白金台町.丁福保前往参观时,正值北里柴三郎赴德国访问未回,所以由事务员接待.该所有研究人员30余人,研究的项目包括"豫防法及治法与豫防消毒,治疗材料之检查,血清与细菌学品之制造,痘苗之制造等."该所是在世界上第二个建立的传染病研究所,在细菌学,免疫学和传染病方面保持着世界领先水平.北里柴三郎是破伤风血清疗法的发明者和鼠疫杆菌的发现者之一,而痢疾杆菌则是志贺洁在1897年于该所首次发现的.丁福保参观了该所的各个部门与主要设施,包括标本室,培养基制造室,控血室,机关室,讲习室,冷藏室,消毒室,医务室,病房,食堂等,看到了一些先进的仪器,设备,了解到许多最新的研究成果.在标本室,他见到玻璃瓶中有酒渍黄蛇,绿蛇数种.事务员称:"此为饭匙蛇,性甚毒,人被咬者,无药可救.后经北里柴三郎取蛇身中一种毒质,射人人身,可保无恙."他见到各种血清,如破伤风血清,赤痢血清,虎列拉血清,饭匙蛇血清,连锁状球菌血清等,也见到了"丹毒治疗液,肠窒扶斯豫防液,虎列拉豫防液等"新药物.在这里丁福保还得到了志贺洁所着传染病论一书,见书中论赤痢颇详,回国后译成赤痢新论(图1).此后几天,丁福保购置了大量医学图书资料.六月十九日他们离开东京乘车前往神户.六月二十一日又乘汽车赴此次考察的最后一处目的地冈山,对冈山的孤儿院作了详细调查.当天参观,考查工作完成后,他给盛宣怀写信汇报考察结果.该信主要内容如下:"日前肃上一书,述东京养育院大略,想已入览矣.昨早自东京乘汽车,凡一日夜而达冈山,约行一千三百余里.冈山有孤儿院三处.日冈山孤儿院,日菩萨会孤儿院,日备作惠济会(会内有感化院,有育儿院,有保护院).其规模虽不及东京养育院,而其建筑之朴素,颇可取法.其修理之细图11910年版赤痢新论)320中国科技史料25卷密,办事之认真,教诲者对于被教者,循循然和蔼可亲,如父兄之对于子弟,皆不亚于东京也.以上三处之详细章程,俟回国后呈上,以备选择.又日本图书馆,其规则颇详密,故于调查医学,养育院之外,亦尝留意及之,其馆章拟缓日译呈."六月二十四日丁福保抵长崎,结束了他在日本的访问活动,下午4时乘船返上海.访日期间,丁福保不辞辛苦,紧张工作,在众多朋友的热情帮助下,圆满完成了考察任务.对此,他本人深有感触地说:"余之调查医院,养育院,孤儿院,图书馆,或奔驰数十里至千叶,或奔驰数百里而赴冈山,或朝入上野,暮出日比谷,溽暑逼人,流汗湿衣,而同行为余翻译者,未有倦色也.此外如购买药品,书籍以及种种杂物,凡千余金.暴烈日中者约二周,同行者又尽力为之."对于被访机构的日本学者和工作人员的热情接待和热心帮助,丁氏更为感慨.他为此在畴隐居士学术史中特设"往游日本记"一章,并以如下一段文字作为结语:"参观帝国医科大学时,有导余入解剖标本室者,指示此为某某脏,某某骨,某月之胎,某月之婴孩,历一二时而不厌.余疑导观者为干事员,后出名片视之,则医学博士二村领次郎君也.后有导余入病理标本室者,指示孰为卒中之脑,孰为结核之肺,孰为肿大或缩小之肝脾,孰为窒扶斯之肠,孰为肥大或有瓣膜病之心脏,亦历二小时而不厌.又入外科室,病理解剖室,内外科病室等,导观者之勤恳,皆与二村博士无少异.如是者凡二日,犹未能毕事也.参观传染病研究所,各种细菌之标本,传染病之豫防液及血清,无不备具.凡消毒冷藏室,镜检室,接种试验动物室等,不下数十处,导观者皆一一为余指示说明,历四小时而不倦.参观长与博士胃肠病院,凡肠病上外科手术取出之标本,及种种之新式器具,病人每日之食单,无不一一罗列而详说之.参观青山脑病院,顺天堂医院等,导观者之亲切,皆与二村博士相伯仲.会客处则以此二处为最,其华丽,几与吾国公使馆相埒.参观东京养育院及巢鸭分院,导观者之热心,又过于医院.问答四小时之久,尚无丝毫之倦容也.余木强不解酬应之事,故详记之,以志余愧."丁氏的考察活动,在当时引起了医学界和媒体的广泛关注,产生了很大的反响.医学卫生报在当年五月出版的第10期以"江督派员考察日本医学"为题对其进行了专门报道:"四月十八日,无锡丁君福保,俞鼎勋,奉江督札开,略谓为札派事,照得世界文明愈进,医学之发明愈精,所有户口之增殖,种族之强盛,人民生命之健康,皆惟医学是赖.查有无锡丁生福保,俞生鼎勋,于中西医学,极有研究,堪特派为官派考察日本医学专员.凡日本之各科医学,及明治初年改革医学之阶级,与日人所用录用之中药,以及一切医学堂,医院之规则课程,均应一一调查,为吾国振兴医学之助.除咨行外,合行札派.札到该生等即便遵照办理云.当隋大业四年,日本遣唐僧惠斋,惠光及医师福因,惠日等,留学我国习医术,至唐武德六年,始归国,前后十六年.此事在日本书记,言之甚详,为日本留学外邦习医术之始.千年以来,日人承用皇汉医术,未尝或改.乾隆间始有荷兰医之输入,降及明治,乃竞尚独逸医学,而汉方医之势力,直持续至明治二十四,五年,改革不可谓不难.今江督特派员调查一切,意欲以日本医学改革之成绩,为吾国欲行医学改4期牛亚华等:丁福保与近代中日医学交流321革之模范,意甚盛也.盖日本医学之历史,与吾国最相近云."丁福保考察归国后,申报以"考察日本医学专员回沪"为题及时进行了报道:"南洋考取最优等医师丁福保,优等医士俞鼎勋,奉前江督端午帅,派赴日本,为考察医学专员.昨已回沪.闻此次在日本,考察极为详细.着有日记一册,内有帝国医科大学,青山脑病院,胃肠病院,顺天堂医院,传染病研究所等各种章程.凡各种医学堂办法及建筑法,言之甚详,足为吾国取法.又闻购买医学书至七,八百元之多,为医界从来未有之盛举,未始非吾国医学改良之起点也."此次考察,使丁福保亲眼目睹了日本医学改革的成果,了解了日本医学与医疗技术发展的情况.回国后,他撰写了日本医学记(图2),对当时日本医学教育与医疗机构的情况作了专门介绍.这次考察对他触动很大,他进一步认识到改良中国医学必需借鉴日本的经验,"假道日本较欧美为便".他认为中国古代医学在生理解剖,诊断,药物等方面,受阴阳五行学说的干扰,"谬种流传,以迄今日,不能生人而适以杀人".这种看法显然过于偏激,但确是他主张全面引进和借鉴西方近代医学成果的主要动因.丁福保行医时,积极采用近代西方医学的诊断方法,运用理化检查,以及x光,显微镜等器械,以确诊病因,对症下药.他先后在上海创办医院,疗养院,并设医学书局,翻译,刊行医书.1910年,他创办了中西医,并设中西医学研究会,有数百人入会,以研究,交流中西医学,振兴我国医学为宗旨.编译,出版日文西医书也成为他一生长期从事的工作,通过这种方式,向我国医界介绍了系统的西医知识,对西医学在我国传播做出了重大贡献.2译述日本医学着作图2日本医学记书影丁福保先后从日文翻译或编译医书近百种,又自撰,编辑医书多种,后汇总为丁氏医学丛书,由他自办的医学书局出版.其中除中医着作约占十分之一外,其所译述的日本西医书籍范围广泛而且系统,既包括解剖,生理,卫生学,病理学,诊断学及免疫学等西医基础理论方面的着作,也涉及内,外,妇,儿等临床各科,还有药物学及处方学医学卫生报,己酉年(1909年)五月第10期.申报,己酉年(1909年)六月二十八日.322中国科技史料25卷等着作.这些西医书籍内容较之以前翻译的西医书籍在知识的广度和系统性方面均前进了一大步.在畴隐居士学术史中,丁氏说他40岁时已翻译出了日文医书达68种,并列出了书名(6,163166页).在该书中,丁氏除了书名外未给出其它信息,下面根据我们所见国内一些主要图书馆与研究机构所藏丁氏译书及相关的目录补入搜集到的原作者(译者)名,出版年代等信息或简要说明,按丁氏的次序将这68种医书全部列出(表1):表1丁福保本人所列编译自日本的68种医书序号书名册日文着译者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备注据日译本重译.1德国医学丛书3寺尾国平译上海文明书局19091938年3版1908年再版,2医学指南(又续编)1上海文明书局1911年增订5版3新医学六种1上海医学书局19111918年再版丁氏参加两江总督举南洋医科考试问题办的医学考试试卷答41上海文明书局1909答案(附一夕话)案,仿日本之医术开业试验问题答案集5公民医学必读1上海文明书局19091933年再版日文原书为日本慈惠医学专门学校的讲6新撰解剖学讲义4森田奇次编译上海文明书局1912义,内容主要译自德国医学教科书.1938年3版5幅,说明语译成了中7人体生理图日本文即接待过丁福保的二8组织学总论1二村领次郎着上海文明书局1913村领次郎9新撰病理学讲义3田中佐吉着上海文明书局191019I8再版10病理学一夕谈1上海文明书局190911诊断学大成2桥本节斋着上海文明书局190912临证指南413诊断学一夕谈1上海文明书局191014初等诊断学教科书1上海文明书局190915诊断学实地练习法1系左近着上海文明书局19091913年再版16(增订)药物学纲要1铃木幸太郎着上海文明书局1908后有增订版普通药物学教科书172系左近着上海文明书局1908(正续)18药物学一夕谈1上海文明书局190819新万国药方2恩田重信撰上海文明书局19091914年再版20汉译临床医典1井筒八百珠着上海文明书局19134期牛亚华等:丁福保与近代中日医学交流323续表1序号书名册日文着译者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备注1927年再版.21近世内科全书2桥本节斋着上海医学书局1934年5版丁福保编.晋陵下工22临床内分泌病学1横森贤治郎着上海医学书局译.1933年再版23实用医学2上海医学书局霍乱新论疟疾新论241上海文明书局1909合编25赤痢实验谭1上海文明书局19101917年再版26喉痧新论1上海文明书局1910预防传染病之大研271上海文明书局1911究1911年再版,28传染病之警告1上海医学书局1914年3版肺病最经济之疗养291法30近世肺病新疗法131新撰虚痨讲义1上海医学书局1926年再版32肺痨病学一夕谈1上海医学书局19101914年3版33痨虫战争记1上海医学书局19121916年再版34肺痨病之天然疗法1有结核菌彩色显微镜35肺痨病救护法1上海文明书局1911下图.1912年再版竹中成宪,36肺痨病预防法1医学世界社1908文明书局1908年再版寺尾国平着37现代精神病学2倍氏神经系病学,马381氏精神病学合编井筒八百珠39皮肤病学1上海医学书局19121926,1940年再版着袁氏颈病及胸病施401氏喉头病学合编1911年前出版,41人体寄生虫病编1小西俊三编上海文明书局1938年3版42外科学一夕谈1桂秀马上海医学书局19111927年再版商务印书43近世妇人科全书3望月宽一着上海19061933年再版馆1920,1930,1940年再44竹氏产婆学1竹中成宪着文明书局1908版45胎生学1丁氏医院19131929年再版46妊娠生理篇1今渊恒寿着文明书局1910与华文祺合译324中国科技史料25卷续表1序号书名册日文着译者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备注分娩生理篇产褥生与华文祺合译.1918,47l今渊恒寿着上海文明书局l910理篇合编1930年再版48妊妇诊察法1今渊恒寿着上海文明书局1911年前出版49子之有无法l田村化三郎着上海文明书局l9061916年4版虹桥疗养50结婚与优生学1上海1940年再版院5l结婚与卫生l52看护学1上海文明书局19091933年再版1910年前出版,53西洋按摩术l上海医学书局1928年再版国医补习科讲义(医文明书局该书正编汇集了25l908位日本医学博士的新54学补习科讲义正续2上海医学书局编)学说文明书局55家庭新本草l上海l9091929年再版医学书局文明书局,56化学实验新本草1上海19O91934年第30版医学书局小泉荣次郎晋陵下工译,丁福保57新本草纲目2编,日文原名和汉药考校.1933年再版商务印书58中药浅说l上海1933年再版馆日文原名临床汉方59汉法医典l野津猛男着上海医学书局l9l6医典.1929再版文明书局60中西医方之会通l上海l9lO1929年再版医学书局6l医界之铁椎l和田启十郎着上海医学书局l9ll1917年再版文明书局,62西药实验谭1上海l91O1929年再版医学书局文明书局,晋陵下工译,丁福保63汉药实验谭l上海l9lO医学书局校.1929年再版上编为内科学史,下64西洋医学史l上海医学书局l914编为外科学史丁福保,徐云编译.65身之肥瘦法l田村化三郎着上海医学书局l91O1917年3版66普通医学新智识l上海文明书局l9091913年再版67病原细菌学2佐佐木秀一着上海医学书局l91468历代医学书目提要1上海文明书局191O4期牛亚华等:丁福保与近代中日医学交流325对于上述着作,丁福保自称为"借径日文译成医学六十八种".实际上,在1911年再版的肺痨病学一夕谈后所附的丁氏医学丛书提要列出的已出版着作中,由丁福保本人编译的着作就达75种之多,其中不少在上述目录中没有列出,现开列如下(表2):表2丁福保自己没有列出的编译自日本的医学书序号书名日文着译者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备注安藤重次郎1内科学纲要上海文明书局1906着井上善次郎,富永通,三2医学纲要上海医学世界社1908轮德警等着作的汇编医学世界社,3内科全书河内龙若着上海1908文明书局4实验却病法上海文明书局1908高桥本吉,山5丁译生理卫生教科书上海文明书局1909内繁雄合编6育儿谈足立宽着上海文明书局19087新撰急性传染病讲义上海文明书局19101911年前出版.华文8生殖谭杜边国光着上海文明书局祺,丁福保合译新脉学一席谈,发热之原9上海文明书局1911年前出版理合编上编为中国旧法,下编10脚气之原因及治法上海文明书局1910为西洋治法11花柳病疗法上海文明书局190912神经衰弱之大研究上海文明书局191013实验卫生学讲本山田谦次着上海文明书局190914脑髓与生殖之大研究上海文明书局190915皮肤病学美容法山田弘伦着上海文明书局19111929年6版16学校健康之保护上海译书公会191117食物新本草上海文明书局1911年前出版18家庭侍疾法上海文明书局1911年前出版长与称吉原19胃肠养生法上海文明书局1911年前出版着宫本叔,桥本20新伤寒论节斋,寺尾国上海文明书局1911年前出版皿1911年前出版,193021新纂儿科学伊藤龟治郎上海文明书局年再版1911年前出版.徐云,22免疫学一夕谈上海文明书局丁福保合译326中国科技史料续表2序号书名日文着译者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备注1911年前出版.徐云,23近世法医学田中幸占原着上海文明书局丁福保合译24瘰疠之原因及治法三轮德宽撷上海文明书局1911年前出版25增订十六版卫生学问答日本l90826药学大成系左近上海医学书局27赤痢新论志贺洁原本上海文明书局l910华文祺,丁福保合译赤木勘三郎28中外医通上海文明书局1909原名和汉制剂篇原着熊代彦太郎29近世催眠术上海文明书局l9ll丁福保,华文祺合译原着30产科学初步伊庭秀荣着上海文明书局1911年前出版丁氏后来还有其它一些医书,如梅毒六.六疗法,新六.六疗法等.加上前面提到的高等小学生理卫生教科书,丁氏译自日文的医学着作在100种以上.尽管其中有数种为丁氏自撰或编辑,还有个别几种目前还难以确定是否为丁氏翻译,使丁氏译书的准确数量尚难以确定,但考虑到丁氏医书中有不少是数种合为一编,如丁氏虽称"精神病学三种",但数字统计上却取为2种,即把倍氏神经系病学,马氏精神病学合编视为一种,德国医学丛书也被视为一种医书,按实际统计应为15种,还有新医学六种,无论如何,丁译医书都接近百种.丁氏的挚友陆炳琬就称"仲祜译印医书几及百种"】.丁氏所译医书,不少是出自名家之手.最有代表性的是德国医学丛书三编,原着都是德国当时着名医学家的权威着作.又如,丁氏所译新万国药方是一部反映西方和日本药学最新成就的药学着作,原着是日本医生恩田重信新撰处方一万集.此前在中国出版的最有影响的西药学着作是1890年由美华书馆出版的万国药方,译者为美国传教医师洪士提反(s.A.Hunter).该书译成于1886年,因此到20世纪初许多内容已经显得陈旧.新万国药方统核病名580种之多,共计10714种,"包罗繁富,有奥必搜,论述严谨,是药方中的空前之作"¨引.它的翻译出版,满足了中国医界的迫切需要.再如赤痢新论,其作者志贺洁本人就是痢疾杆菌的发现者,该书无疑具有权威性.丁氏所译日本西医书籍,包括不少当时中国急需引进的流行病防治方面的着作.如在丁氏医学丛书中有多部专门阐述肺结核病的专着,对于当时中国众多肺结核患者的预防,诊治和救护起了很好的知识普及和实践指导作用.丁福保所译医书中,不少译着比较及时地介绍了20世纪初期西医的最新成果.如免疫学一夕谈中论及的血清免疫,就是当时的医学最新成果.1909年德国医学家欧利希与日本医学家秦佐八郎合作研制成治疗梅毒(螺旋体病)的有效药物606,开创了化学疗法.丁福保在此后不久就将这种新发明介绍给中国医界梅毒六.六疗法,使中国医界能够及时了解世界医学的这一最新发展.丁福保对日本学者用近代医学和实验科学方法研究中医药的成果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其所译医书中有数种主要是研究中医药的,如化学实验新本草,汉药实验谭,新4期牛亚华等:丁福保与近代中日医学交流327本草纲目,中药浅说,食物新本草等.以化学实验新本草为例,该书全部收录中国药品,对其化学成分的介绍均有实验依据.每一种药品都先列出中国的学说,然后是日本和欧美的研究成果.这样做的目的是便于中西汇通.丁氏译书也包含中西医结合的着作.对于中医,丁氏虽曾有过激批评,但后来的态度还是比较客观,公正的.他翻译的医界之铁椎(图3)是日本医生和田启十郎着的一部为汉方医学辩护的着作.该书通过列举实例说明汉医具有的长处,同时指出了当时西医的短处和不足.日本在明治维新后通过行政命令的手段废止了汉医,敢于出来论汉医之长,评西医之短的医生十分罕见.尽管丁氏对和田许多观点并不认同,但认为其中也不乏灼见,所以翻译出来向中国学者介绍.丁氏所译日本西医书籍,既有高等医药院校的教科书和学术专着,也有普及性着作,而且他还自撰有多种医药卫生方面的科普书籍.丁氏所译医书中,有些没有注明原作者.其中一些是当时日本流行的读物或医院发给患者的手册,如肺痨病救护法就是日本爱知病院给患者的治疗指南¨.还有一些则是日本多种医书的汇编.如医学纲要封面只注"丁福保译",但内文中注出:"肺痨病新说"一节为"日本医学博士井上善次郎原本,丁福保达旨""产后之摄生"系"绪方正清原本,丁福保达旨"传染病,皮肤病,内外科,霉菌,预防消毒等六类从富永通及川村舜治所译书内译出;内科急救法据三轮德宽原本翻译.再如,国医补习科讲义(正续编)署"丁福保编",实则其正编汇集了25位日本医学博士的新学说,其目次为:生理卫生学概论,北里博士说传染病,长与博士论胃之摄生法,土肥博士论淋病与家庭,井上博士述眼科卫生谈,中川氏述病人注意之要点,结核之预防,吴秀三博士论神经之摄生,远山博士论家庭与霉菌,木下博士论产时之创伤传染,井上博士论便秘,伊庭博士论妇人之妊孕力,伊庭博士论不孕症,绪方博士论分娩时之摄生,中川氏述花柳病,井上博士续眼科卫生谈,宫本叔博士论黑死病,竹中博士论黑死病预防法,吴秀三博士论胡凭病与歇私的里之关系,三轮博士论小儿病之注意,弘田长博士论小儿之卫生,井上博士再续眼科卫生谈,中川氏述日本医学界之现象,井上博士肠胃谭,冈田博士论耳之摄生,木村博士肝脏谭,绪方博士论乳儿之卫生,濑川博士论小儿身体上之监视,远山博士论消毒法大意,石原久学士论口内卫生之注意,绪方博士论妊娠中之养生,冈村博士论皮肤之卫生,桐渊博士论妇人及小儿之眼之卫生,三轮博士创伤谭,卫生丛谭,大泽博士论身心之养生,大泽博士生殖谭,三岛博士家庭学校之卫生,筒井博士梅毒与家庭之关图3丁福保译医界之铁椎书影328中国科技史料系,中川氏妇人之卫生杂话,消化之卫生杂话.丁氏自撰的医药学书籍,绝大多数参考或取材自日文医药着作,其中不少属于编译性质.他的中药浅说便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例.丁氏在序例中称:"吾国本草,

    注意事项

    本文(【doc】丁福保与近代中日医学交流.doc)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