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伊拉克烟气脱硫技术方案.doc

    • 资源ID:2914186       资源大小:702KB        全文页数:3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伊拉克烟气脱硫技术方案.doc

    伊拉克AL-Shemal项目4×350MW机组烟气脱硫工程技术方案浙江大学能源工程设计研究院2013年12月 目 录第一章 总论11.1 工程概述11.2 设计参数11.3 烟气排放浓度保证值21.4 主要设计原则2第二章 石灰石-石膏脱硫技术32.1 石灰石-石膏法脱硫技术特点32.2 脱硫效果分析3第三章 工艺方案介绍43.1 工艺概述43.2 烟气系统43.3 SO2吸收系统43.4 石灰石浆液制备和供应系统83.5 石膏脱水系统93.6 浆液排放系统103.7 工艺水及冷却水系统103.8 废水系统11第四章 公用系统124.1 脱硫电气系统124.2 脱硫仪控系统174.3建筑结构部分19第五章 供货范围及内容245.1 设计界区245.2 设计及供货内容245.3 主要设备清单25第六章 原材料消耗和运行费用估算306.1 原材料消耗量306.2 烟气净化系统年运行费用分析306.3 经济分析30第七章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31第一章 总论1.1 工程概述本项目对伊拉克AL-Shemal项目 4×350MW机组实施烟气脱硫,建议采用炉后石灰石(石灰)石膏湿法脱硫工艺。根据业主提供的数据,并从工艺技术、安全运行、排放指标、经济指标等各方面进行了细致的论证以后,提出了以下技术方案,供厂方及环保主管部门决策参考。本方案采用一炉一塔的原则,利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技术对尾部烟气进行脱硫处理,共建设4个吸收塔,满足4台炉100%负荷下的烟气量。本方案设计范围包括:1、烟气系统、SO2吸收系统、石灰石浆液制备及供应系统、脱水系统、排放系统、工艺水系统、压缩空气系统、废水系统、电气系统、仪控系统、土建等系统设计;2、本方案设计的系统中重要设备的参数选型;3、FGD区域场地布置。1.2 设计参数1.2.1锅炉参数暂无1.2.2烟气设计参数序号名称单位数值备注1每台炉FGD入口烟气质量流量Kg/sec4121942每台炉FGD入口烟气体积流量(湿)Am3/min304033每台炉FGD入口烟气体积流量(干)Am3/min272864FGD入口烟气温度1655烟气含氧量(干)%2.696粉尘浓度(干态,3%O2)mg/Nm3307FGD入口SOX放浓度(干态,3%O2) ppmv(干态,3%O2)24108FGD入口SO3浓度(无燃料添加剂,干态,3%O2)ppmv689FGD入口SO3浓度(带燃料添加剂,干态,3%O2)ppmv431.3 烟气排放浓度保证值在水、电、压缩空气和石灰石(CaCO3)供应量和品质达到设计要求,同时锅炉烟气排放质量符合烟气处理系统装置设计参数情况下,烟气通过本方案湿法脱硫处理后,排放要求如下:序号项目单位要求值1SO2脱除效率922SO2排放浓度(干态,3%O2)ppm2001.4 主要设计原则Ø 符合当地电力建设的方针政策,贯彻安全、可靠、经济、适用、符合伊拉克国情的原则,促进电力环保的发展。Ø 推荐的烟气脱硫工艺应是技术成熟、先进、经济合理、有工业化业绩的工艺系统。Ø 脱硫工程的系统设计应充分和主体工程系统相结合,以进一步提高全厂综合自动化水平,为全厂减员增效创造条件。Ø 脱硫工艺应尽可能节约能源和水资源。第二章 石灰石-石膏脱硫技术2.1 石灰石-石膏法脱硫技术特点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具有以下技术特点:1)脱硫效率高,对未来日趋严格的环保要求更有优势。脱硫后的烟气中二氧化硫大部分被脱除,效率可达92%以上,且烟气含尘量也会降低。2)技术较成熟,运行可靠性较高。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的发展历史长、运行经验多,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装置投运率可达92%以上。3)吸收剂价廉易得、脱硫副产物便于综合利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的脱硫副产物为二水石膏,可用于生产建材产品和水泥缓冲剂。脱硫副产物综合利用,可以增加电厂效益、减低运行成本。2.2 脱硫效果分析本方案是采用一炉一塔的原则,在每台炉后各设置一套湿法脱硫装置,处理后烟气满足如下要求:1) SO2排放浓度:200ppm。第三章 工艺方案介绍3.1 工艺概述本工程湿法脱硫工艺系统由以下几个主要系统组成:烟气系统、SO2吸收系统、石灰石浆液制备和供应系统、石膏脱水系统、排放系统、工艺水系统、废水系统等。烟气自业主引风机出口烟道引出,引入吸收塔脱硫除尘,净烟气从塔顶引出接至烟囱入口。石灰石浆液制备和供应系统采用石灰石块(粒径小于20mm)作为吸收剂原料,制成浓度2530的成品石灰石浆液供吸收塔使用。石灰石块用斗式提升机送至石灰石仓内贮存,石灰石仓内的物料由称重皮带机输送到湿式球磨机内磨制,石灰石浆液用泵输送到水力旋流器经分离后,大尺寸物料再循环,溢流物料储存于石灰石浆液箱中,然后经石灰石浆液泵送至吸收塔。吸收塔的石膏浆液到达一定浓度后用石膏排出泵送至脱硫综合楼的石膏旋流站,经一、二级脱水,可得到含水率不大于10的石膏。石膏储存在石膏库中,通过铲车装载至运输车上运出厂外。3.2 烟气系统烟气自业主引风机出口烟道引出,引入吸收塔脱硫,脱硫后的净烟气从塔顶引出进入烟囱。吸收塔入口至烟囱部分烟道需采用防腐处理,防腐具体方法是:吸收塔入口干湿界面处烟道内衬合金钢防腐,净烟道采用低温玻璃鳞片防腐。考虑到吸收塔实际运行期间,可能出现喷淋浆液沉积在吸收塔入口烟道的情况,设计吸收塔入口烟道倾斜向塔内布置,以防止浆液的沉积。3.3 SO2吸收系统本工程采用一炉一塔方案。吸收塔系统是整个FGD的核心部分。SO2、SO3、HF和HCl将在吸收塔内被脱除,石膏也将在吸收塔内结晶和生成。吸收塔系统主要设备包括吸收塔、吸收塔再循环泵、氧化风机和石膏排出泵等。本方案设计考虑到满负荷运行下较高的入口SO2浓度要求。低负荷运行时可停运1-2台循环泵以适应当前工况。原烟气经烟道导入吸收塔后,在由四层喷淋层组成的吸收段与经喷淋雾化的浆液在整个吸收塔截面均匀地接触,并充分传质,烟气中的SO2、SO3、HF和HCl等酸性气体被有效地吸收,并且烟气中的飞灰也得到有效的洗涤,与此同时烟气温度也降到饱和。离开吸收段的烟气再连续流经两层锯齿形除雾器而除去所含浆液水滴。穿过两级除雾器后,经洗涤和净化的烟气流出吸收塔。而SO2在吸收区被吸收后,在吸收塔底部的储液区(吸收塔浆池)与吸收剂进行氧化和中和反应,并最终形成石膏浆液。吸收塔浆池内达到浓度要求的石膏浆液由石膏排出泵打到石膏脱水系统进行脱水。在吸收塔内发生的主要反应过程如下:SO2 + CaCO3 CaSO3 + CO2SO3 + CaCO3 CaSO4 + CO2上述反应在吸收塔内通过许多中间反应来完成。石灰石在溶液中形成钙离子。CaCO3(s) CaCO3(aq)CaCO3(aq) + H2O Ca2+ + HCO3 + OH在吸收塔内的气/液界面形成SO3负离子。SO2(g) SO2(aq)SO2(aq) + H2O H2SO3 HSO3 + H+HSO3 H+ + SO32-在强制氧化环境中产生了主要的析出物石膏。SO3 + 1/2 O2 SO42-Ca2+ + SO42- + 2 H2O CaSO4·2H2O吸收塔不仅除去烟气中含有的SO2,同时还可以除去氯化氢和氟化氢。碳酸钙将以如下方式中和这些酸性烟气:2 HCl + CaCO3 CaCl2 + H2O + CO22 HF + CaCO3 CaF2 + H2O + CO2 吸收塔配有4台吸收塔再循环泵,各自对应吸收塔的四组喷淋层。喷淋层上部的除雾器设有在线自动化冲洗系统,水源从除雾器冲洗水泵母管接出来。吸收塔浆液和喷淋到吸收塔中的除雾器冲洗水收集在吸收塔浆液池内。通过吸收塔浆池中的侧入式搅拌器搅拌,使浆液池中的固体颗粒保持悬浮状态。每套吸收系统还包括由3台(2运1备)氧化风机组成的氧化空气系统,提供把脱硫反应中生成的亚硫酸钙(CaSO3.1/2H2O)氧化为 硫酸钙(CaSO4.2H2O)所需的氧化空气。氧化风机送出的氧化空气经喷水增湿后通过氧化管网被送入吸收塔浆池。空气被均匀分布在浆池横断面上,从而使得空气和浆液得以充分混合,实现高氧化率。吸收塔浆液的pH值大小是浆池内石灰石反应活性和钙硫摩尔比的综合反映,是由吸收塔中新制备的石灰石浆液的增加量决定。加入吸收塔的新制备石灰石浆液量的大小取决于预计的锅炉负荷、SO2含量以及实际的吸收塔浆液的pH值。吸收塔浆液的pH值由两个在线pH值探头进行测量。吸收塔设有溢流管,为吸收塔提供液位保护。吸收塔的主要技术参数如下:吸收塔进口烟气量:1017040Nm3/h(干标)直径:12m高度:32.9m (1) 吸收塔搅拌器在吸收塔收集池的下部径向布置了侧入式搅拌器,其作用是使浆液成悬浮物状态并使其进行扩散,即将固体维持在悬浮状态下,同时均匀分布氧化空气。搅拌器的型式为侧入式,轴的密封形式为机械密封。设置人工冲洗设施。每座吸收塔配置4台搅拌器。(2) 喷淋层及喷嘴喷淋系统能使浆液在吸收塔内均匀分布,流经每个喷淋层的流量相等。对喷嘴进行优化布置,以使吸收塔断面上几乎完全均匀地进行喷淋。吸收塔喷淋系统采用四层喷淋层,每层喷淋层由一根母管、若干支管和规则分布在支管上的喷嘴组成,分别对应1台吸收塔再循环泵。各部分材料选择如下:喷淋系统管道:FRP喷嘴:SiC(碳化硅),特别耐磨,且抗化学腐蚀性极佳。喷淋层实物图 喷淋中(3) 除雾器 除雾器用来在吸收塔所有运行状态下收集夹带的水滴,由安装在下部的一级除雾器和安装在上部的二级除雾器组成。彼此平行的除雾器为波状外形挡板,烟气流经除雾器时,液滴由于惯性作用留在挡板上,从而起到除雾的作用。由于被滞留的液滴也含有固态物,主要是石膏,因此就有在挡板上结垢的危险,所以设置了定期运行的清洗设备,包括除雾器冲洗母管及喷嘴系统。冲洗介质是工艺水,工艺水还用于调节吸收塔中的液位。除雾器形式:屋脊式除雾器各部分材料选择如下:除雾器:聚丙烯管道: PP管喷嘴:PP除雾器实物图(4) 浆液循环泵每座吸收塔均配有4台再循环泵,各自对应吸收塔的四组喷淋层。再循环系统的设计要求是使喷淋层的布置达到所要求的喷淋浆液覆盖率,使吸收浆液与烟气充分接触,从而保证在适当的液气比下可靠地达到所要求的脱硫效率。吸收塔再循环泵采用离心泵.(5) 氧化风机强制氧化系统为吸收塔提供氧化空气,把脱硫反应中生成的亚硫酸钙(CaSO3.1/2H2O)氧化为硫酸钙(CaSO4.2H2O)。每套吸收塔系统均包括三台氧化风机(2运1备),氧化风机送出的氧化空气经喷水增湿后通过氧化管网被送入吸收塔浆池。空气被均匀分布在浆池横断面上,从而使得空气和浆液得以充分混合,实现高氧化率。(6) 石膏排出泵每套吸收塔系统均设2台石膏排出泵,1运1备。石膏排出泵连续运转,当吸收塔浆液的浓度达到高设定值时,石膏排出泵将浆液排至石膏旋流站。3.4 石灰石浆液制备和供应系统本脱硫工程共设置两套石灰石浆液制备和供应系统,每套系统供应量按2台锅炉BMCR工况下石灰石耗量的150%设计。脱硫剂为外购石灰石块,粒径要求20mm以下。石灰石块用斗式提升机送至石灰石仓内贮存,粉仓上部为钢结构,出口为钢制锥斗,并配有仓顶袋式收尘器和斗提机。设计条件下,每个石灰石仓有效容量为2套FGD系统3天所需的石灰石用量。每套石灰石仓配有1个出料口,并设有1套150%容量的下料及磨制系统,包括1只电动插板阀、1台电子皮带秤、1台湿式球磨机、1个浆液再循环箱、2个石灰浆液再循环泵和1台石灰石旋流器等。石灰石仓内的物料由称重皮带机输送到湿式球磨机内磨制,石灰石浆液用泵输送到水力旋流器经分离后,大尺寸物料再循环,溢流物料储存于石灰石浆液箱中,与来自工艺水系统的工艺水或滤液水混合配置成2530%含固量的石灰石浆液。石灰石浆液箱的容量按2套FGD系统100%工况下4小时的耗量设计。石灰石浆液箱备有1只顶入式搅拌器。石灰石浆液通过石灰石浆液泵送入吸收塔内,作为脱硫吸收剂。石灰石浆液泵一运一备。石灰石浆液流量根据FGD运行负荷通过吸收塔底部的塔池内的pH值来自动控制。每套石灰石浆液制备和供应系统包括的设备有:1座石灰石仓(包括斗提机、仓顶除尘器、电动插板阀、电子皮带秤),1台湿式球磨机、1座浆液再循环箱(包括搅拌器)、2台石灰浆液再循环泵、1台石灰石旋流器、1座石灰石浆液箱(包括搅拌器),2台石灰石浆液泵等。 3.5 石膏脱水系统石膏脱水系统由四套石膏旋流站、四套真空皮带脱水机系统和两座滤液水池系统等组成。石膏浆液经石膏排出泵打入石膏旋流站进行第一级脱水。系统配备四套石膏旋流器,每套出力为单台机组BMCR工况运行时150%的石膏产量。石膏旋流站配备N+1个旋流子(N运1备)及将浆液分配到各个旋流子的隔离阀组成。石膏旋流站的底流浓缩液(悬浮物固体重量含量约为4060%)依靠重力自流至真空皮带脱水机进行第二级脱水。系统配备四套真空皮带脱水机用于石膏脱水,每套出力为单台机组BMCR工况运行时150%的石膏产量。石膏旋流站的溢流自流到废水旋流器给料箱,一部分通过废水旋流站给料泵送到废水旋流站,其余部分溢流到滤液池。废水旋流站溢流到滤液池,底流进入废水池。由废水泵送至废水处理系统。滤液水池中的滤液可用于石灰石浆液的制备,或打回吸收塔重复利用;在吸收塔检修或系统停运时候将滤液水打至事故浆液箱。经过脱水后的石膏饼含水量不大于10%( wt),真空皮带脱水机脱水后的石膏经卸料管落入石膏库内,卸至石膏库中的石膏用铲车装车运出。石膏脱水皮带机运行模拟图(1) 石膏旋流站本系统设四套石膏旋流站。石膏旋流站的主要性能参数:给料含固量:1517%溢流含固量:5%底流含固量:50%(2) 真空皮带脱水机及辅助设备为保证脱水性能,脱水机上的石膏层厚度为一定值,皮带转速可以通过变频驱动电机进行调速,过滤层通过石膏饼冲洗水及真空泵的真空进行冲洗和脱水,滤下的水流收集到滤液水池。为了保证副产品的质量,采用石膏饼冲洗水来冲洗石膏饼,从而降低石膏副产品中的Cl-和其他盐分的含量。真空皮带脱水机还配有真空系统、石膏饼冲洗系统和滤布冲洗系统等辅助系统。(3)石膏库本工程石膏库位于综合楼底层,应贮存量为4台锅炉100%BMCR工况下不小于2天的石膏产量计。3.6 浆液排放系统本工程共四套浆液排放系统,每套系统各设有1座吸收塔区域地坑及1台地坑泵。共设1座事故浆液箱及事故浆液返回泵为四套脱硫系统公用。浆液排空系统按功能划分,可以分为事故排放和正常疏排。当吸收塔需要排空检修时,塔内的浆液主要由石膏排出泵排至事故浆液箱。当液位降至泵的入口水平时,浆液依靠重力作用自吸收塔排放孔流入塔区地坑,再由地坑泵打入事故浆液箱。事故浆液返回泵的作用是将储存的浆液打回吸收塔。正常运行时吸收塔区、石膏脱水区的浆液箱及浆液管冲洗水自流至区域坑池,再由泵打回吸收塔系统重复利用。3.7 工艺水及冷却水系统本工程共一套工艺水系统,满足四套FGD系统用水量,由1只工艺水箱、3台工艺水泵(2运1备)、3台除雾冲洗水泵(2运1备)组成,。工艺水系统的主要用户有:石灰石浆液制备用水FGD系统浆液泵、管道停运时的冲洗水氧化空气增湿水真空泵密封水及石膏饼冲洗水除雾器冲洗水由除雾冲洗水泵提供另外脱硫区域内氧化风机等设备需要冷却水,这部分水由工艺水系统提供(如工艺水质不符合要求,则有厂区另接一路水源至设备附近供给),其回水进入脱硫工艺水系统。3.8 废水系统废水处理系统按4×1000MW机组产生的废水水量为4×4m3 /h,废水系统出力按照正常的125%出力考虑,则设计处理水量为20m3/h进行设计处理。第四章 公用系统4.1 脱硫电气系统脱硫电气系统工作范围包括:供配电系统、电气控制与保护、照明、检修系统、防雷接地系统、电缆及其敷设和电缆构筑物、电气设备布置等。4.1.1遵循的标准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 DL5000电力工程制图标准 DL502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DL400火力发电厂厂用电设计技术规定 DL/T 5153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 DL/T5136发电厂、变电所电缆选择与敷设设计规程 SDJ26火力发电厂和变电所照明设计技术规定 DLGJ56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 DL/T620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621电测量及电能计量装置设计技术规程 DL/T513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GB50217火力发电厂厂内通信设计技术规定 DL/T5041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火力发电厂、变电所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定 DL/T504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爆炸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500584.1.2设计原则设计并提供一套完整的脱硫系统区域内的电气系统和电气设备。电气系统和电气设备的设计主要基于如下的考虑:运行和检修人员的安全以及设备的安全。可操作性和可靠性。易于运行和检修。相同(或相同等级)的设备和部件的互换性;系统内所有元件应恰当地配合。比如绝缘水平、开断能力、短路电流耐受能力、继电保护和机械强度等。环境条件保护,如对腐蚀性气体和(或)蒸汽、机械震动、振动和水等的防护。4.1.3脱硫岛电气系统接线脱硫低压变压器电源均引接自电厂对应机组的厂用6kV 段。脱硫岛区域内设置脱硫岛380/220V 配电装置,脱硫岛低压380/220V 采用PC(动力中心)、MCC(电动机控制中心)两级供电方式。脱硫岛区域分别设置机组脱硫PC 段、公用MCC 段。脱硫岛设置单元机组脱硫PC I、II、III 段,每台机组脱硫系统PC 段均采用单母线接线方式,每个PC 段设脱硫工作变压器,其电源分别从对应机组的厂用6kV 工作段引接,脱硫PC 段采用明备用方式,脱硫区域设置单独的脱硫备用变和脱硫备用段,脱硫备用变电源引自主厂6kV IV 段。脱硫备用段为每台机组脱硫PC 段提供备用电源,每段脱硫PC 段工作进线与备用进线之间采用备用电源自投方式。脱硫综合楼就地设置380V 公用MCC段, MCC 段采用单母线不分段接线方式,MCC 两回电源进线采用手动切换。由PC 段至MCC 的电源馈线开关设闭锁。脱硫岛范围内用电设备电压等级及中性点接地方式采用与主厂一致。I 类电动机和75kW 及以上的II、III 类电动机回路、MCC 电源回路以及热控电源、UPS、直流系统电源等重要负荷均由PC 段供电,其余负荷原则上由就近的MCC 供电。4.1.4脱硫岛电气设备选择与布置低压脱硫变压器采用干式变压器,脱硫380V 动力中心、电动机控制中心选用MNS 型抽屉式低压开关柜。由脱硫备用段到脱硫工作段备用电源采用密集母线桥连接。本脱硫工程6kV 电缆与主厂房一致。脱硫岛内所有电动起吊设施均采用H 型节能安全滑触线供电。脱硫变压器及PC 段开关柜布置在脱硫综合楼,脱硫变与低压柜并排布置,低压柜采用双排面对面布置。脱硫岛公用MCC 段布置在脱硫岛综合楼。直流电源成套装置采用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蓄电池组屏与直流屏并排布置安装,低压配电柜、直流及UPS 装置集中布置在脱硫岛综合楼内。4.1.5 直流电源系统及交流不间断电源系统(UPS)4.1.5.1 直流电源系统根据火力发电厂、变电所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定DL/T 5044-2004 的有关规定,本期脱硫工程设置1 套220V 直流电源成套装置,为控制、测量、继电保护、自动装置等控制负荷以及交流不停电电源等动力负荷提供直流电源。直流电源系统采用直流电源成套装置,不单设蓄电池室,电池屏与充电屏并排布置,蓄电池容量为200Ah,布置于综合楼内。直流系统采用单母线接线方式,蓄电池采用浮充电运行方式,不设端电池。4.1.5.2 交流不间断电源系统(UPS)脱硫岛区域设置一套交流不停电电源(UPS)装置。向热工控制仪表、脱硫DCS 系统及火灾自动报警装置供电。UPS 容量暂定为15kVA,输出为交流220V,50Hz,不接地系统,可连续向重要负荷提供电源。布置于脱硫综合楼直流UPS 间内。正常情况下,由交流电源经整流器,逆变器供电;交流电源失电后,由蓄电池组经逆变器供电。当逆变器故障时,可经静态开关切换至旁路电源供电,切换时间不大于5ms,UPS 负载率不大于60%,UPS 供电时间不小于30min。4.1.6 电气控制与保护脱硫岛电气系统纳入脱硫岛DCS 控制,不设常规控制屏。纳入脱硫岛DCS 监控的电气设备包括:低压脱硫变、380V 脱硫PC 段工作进线及备用进线开关、脱硫PC 段至脱硫MCC 段馈线开关、母线PT、直流系统、UPS 等。电气系统与脱硫岛DCS 采用硬接线方式连接,所有6kV 开关以及脱硫PC 段空气断路器的控制电压采用DC220V,其余控制电压采用AC220V。脱硫岛控制室不设电气系统的常规音响及光字牌,所有开关状态信号、电气事故信号及预告信号均送入脱硫岛DCS,所有电气报警及电气元件状态信号均在LCD 屏上显示,电气量送入脱硫DCS 实现数据自动采集、定期打印制表、实时调阅、显示电气主接线、亊故自动记录及故障追忆等功能。低压电动机的保护按火力发电厂厂用电设计技术规定DL/T5153-2002 配置。测量按照电力装置的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GB/T50063-2008 配置,在开关柜上装设表计,并依据规程要求增加相应的模拟量变送输出。脱硫电气系统不设同期,所有电源进线切换均采用先断后合操作方式以防止不同电源并列运行。控制接线应有硬接线闭锁。4.1.7 脱硫岛照明及检修系统脱硫岛各主要场所的照明方式、灯具选型及照度要求应满足火力发电厂和变电站照明设计技术规定要求。脱硫岛区域设置交流正常照明系统和应急照明系统。应急照明系统采用自带蓄电池的应急灯具。检修电源网络电压为AC380/220V,FGD装置平台上设置电压为12V 的低压插座箱。4.1.8 脱硫岛电缆选择与敷设6kV 动力电缆采用铜芯、交联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难燃性铠装电缆,电缆最小热稳定截面为95mm2。低压动力电缆选用交联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缆,部分变频器回路动力电缆采用屏蔽型,绝缘水平均为1kV。控制电缆采用铜芯,绝缘水平为450V/750V。计算机用电缆及部分控制电缆采用屏蔽电缆。控制电缆一般选用ZR-KVV、ZR-KVVP2 型电缆;去控制系统电缆开关量选用ZR-KVVP2型,模拟量选用ZR-DJYJPVP 型电缆。电缆敷设时部分电缆需利用原有电缆通道及设施(隧道、电缆沟、桥架等),本期脱硫岛因场地受限,不考虑设电缆沟,全部采用架空桥架敷设方式,从桥架引出至设备采用穿热镀锌水煤气钢管埋地敷设。电缆敷设设施及所有配电屏、柜的电缆孔洞均按要求进行防火封堵。施工时破坏的防火封堵设施在施工完毕后必须进行恢复。4.1.9 脱硫岛过电压保护与接地根据电力设备过电压保护设计技术规程设置过电压保护措施。6kV 开关柜内分别装设氧化锌避雷器作为操作过电压保护设备。本工程脱硫设施均处于烟囱避雷针保护范围内,不再单独设置防直击雷保护装置。本工程采用联合接地型式,所有电气设备共设1 个总接地网,要求总接地电阻1,不满足要求时加打人工接地极。电源入户处做重复接地,建筑内做等总等电位联结。脱硫区接地网与烟囱集中接地装置无法满足地中间距要求,脱硫区接地网与烟囱集中接地装置及原主厂区接地网连接在一起,每台机组至少有两处连接点。厂房内电气设备按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及其它相关规范的要求可靠接地。4.1.10 脱硫岛通信脱硫岛内电话系统设置行政管理电话和生产调度电话,其交换机利用电厂程控交换机,脱硫岛设通信配线箱,引自主厂通信系统程控交换机。4.1.11 脱硫岛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脱硫岛区域内设置一套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区域报警控制器就近接入厂区现有火灾报警控制系统。4.1.12电负荷计算书(四台机组)序号设 备 名 称额定功率(Kw)运行方式换算系数按BMCR实际功率合计(Kw)安装连续间断备用台台台台1吸收塔循环泵电动机A400440.8513602吸收塔循环泵电动机B450440.8515303吸收塔循环泵电动机C500440.8517004吸收塔循环泵电动机D500440.8517005氧化风机25012840.714006吸收塔石膏排出泵758440.72107吸收塔搅拌器3016160.73368石灰石浆液泵224220.730.89斗提机22220.28.810皮带称重给料机2.2220.52.211仓顶除尘器3220.5312湿式球磨机900220.7126013高压油泵4220.75.614高压油泵2.2220.73.0815再循环箱搅拌器3220.5316浆液再循环泵304220.74217石灰石浆液搅拌器22220.52218旋流器给料泵556420.715419缓冲箱搅拌器30220.53020真空皮带脱水机15440.74221真空泵250440.770022滤布冲洗水泵114220.715.423滤液池搅拌器15220.72124滤液池排浆泵554220.77725废水旋流器给料泵34220.74.226废水池搅拌器2.2220.52.227废水泵32110.72.128吸收塔集水坑搅拌器1.1440.73.0829吸收塔集水坑泵11440.530.830事故浆液池搅拌器110110.55531事故浆液泵22110.51132除雾器冲洗泵303210.855133工业水泵753210.85127.534循环泵电动葫芦4440035氧化风机电动葫芦4440036增压风机葫芦11440037脱水机电动葫芦3220038照明电源20110.71439检修电源40110040UPS电源60110.74241DCS电源柜15110.710.542热控电源柜5.5110.73.8543事故照明5110044入口CEMS电源5.5110.73.8545出口CEMS电源5.5110.73.8546合计110214.2 脱硫仪控系统脱硫控制系统采用成熟、可靠、完善的控制方案,实现系统主要的工艺参数、设备状态的监控,可在少量操作人员的操作下安全、稳定的运行。从而提高效率,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当系统发生异常或事故时,通过保护、联锁或人工干预,使系统能在安全工况下运行或停机。仪表和控制设备具有较高的可用性、可靠性、可控性和可维修性,所有部件能在规定的条件下安全的运行。自动化系统的投入率达到100,可利用率不低于99.9,保护系统投入率达到100。所供的控制和监测设备将有良好的性能以便于整个装置安全无故障运行和监视。4.2.1遵循的标准火力发电厂初步设计文件内容深度规定 DL/T5427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 DL5000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设计技术规定DL/T5175发电厂、变电所电缆选择与敷设设计技术规程SDJ26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规范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篇 DL/T5190.5火力发电厂分散控制系统在线验收测试规程>> DL/T659火力发电厂顺序控制系统在线验收测试规程>> DL/T658火力发电厂模拟量控制系统在线验收测试规程>> DL/T657过程检测和控制系统用文字代号和图形符号>> HG/T20505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设计规范>> GB50058自动化仪表选型规定>> HG/T20507仪表供电设计规定>> HG/T205094.2.2 控制方式及控制室4.2.2.1 本工程烟气脱硫(FGD)拟采用集中控制方式。其控制范围包括:烟气系统、二氧化硫吸收系统、吸收剂供应系统、脱水系统、工艺水系统等。4.2.2.2 FGD 控制室及电子设备间位于综合楼,主控制室、电子设备间均布置在此处。控制室内布置分散控制系统操作员站、打印机等;电子设备间内布置分散控制系统机柜、电源柜、工程师工作站等。电子设备间下将设有电缆夹层。4.2.3 自动化水平4.2.3.1 根据脱硫系统的工艺特点及规模,具体控制方案为两套脱硫及公用系统采用一套DCS控制。4.2.3.2 为保证DCS 的可靠性,将对数据高速公路、主要处理器、运行人员操作站、电源系统等采用冗于设置,在DCS 操作台上配置了重要设备的硬接线操作按钮,以保证主设备在紧急情况下安全快速停机。DCS 还配置4台DCS操作员站、1台工程师站和2 台打印机。4.2.3.3 分散控制系统主要完成以下功能:(1)数据采集与处理、报警、显示、打印、定时制表及数据存储和检索 (DAS)。 模拟量调节 (MCS)。(2)顺序控制和逻辑控制 (SCS)。(3)联锁保护系统 。4.2.3.4 整套FGD 系统将达到如下的控制水平:(1)在FGD 控制室内实现FGD 的启动、停止、正常运行的监视和操作。(2)在FGD 启停、正常运行、或异常工况出现的过程中,自动对各参数进行检测、数据处理、定时制表、参数越限时的自动报警和打印。(3)根据运行人员在CRT 操作员站发出的命令,自动完成各局部工艺系统的顺序启停。(4)当FGD 发生异常、或故障时,能通过联锁保护自动切除有关设备及系统;同时进行事故记录,并对异常参数或状态进行事故追忆。(5)当锅炉MFT 动作时,联锁打开相应锅炉的调试挡板门,并联锁关闭相应进口挡板门和出口烟气挡板,自动停运FGD 装置。4.2.3.5 为使脱硫系统与单元机组能够统一协调地运行,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和安全性,锅炉的某些运行状态信息将送到FGD,用于脱硫控制系统的自动联锁和监视;同时FGD 重要设备的运行状态及主要参数送至DCS,用于单元机组运行人员和电厂管理人员对脱硫系统运行工况的监视。FGD 将预留与信息管理系统系统(MIS)通讯接口。4.2.3.6 单元机组将装设一套烟气连续排放监测系统(CEM),可实时检测FGD 入口和出口处的SO2 浓度,FGD 出口处的NOx 浓度、粉尘含量等参数;测量值除在就地分析仪上显示外,还可通过烟气连续排放监测系统(CEM)的通讯接口送至FGD 分散控制系统进行显示和记录,当参数异常时,通过CRT 进行报警并自动打印记录,及时为运行人员提供信息和操作指导。FGD 将对烟气SO2 浓度信号等进行闭环控制。4.3建筑结构部分4.3.1 设计依据4.3.1.1 本工程详勘资料由业主提供;4.3.1.2 工艺专业提供的脱硫设备初步设计资料。4.3.1.3 国家颁布的现行有关规程、规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3-20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191-201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建筑地基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DL5000-2000火力发电厂土建结构设计技术规定DL5002-2010火力发电厂地基处理技术规定DL5024-93火力发电厂建筑装修设计标准DL/T5029-2012火力发电厂建筑设计规程DL/T5094-2012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2006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2008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96火力发电厂烟气脱硫设计技术规程DL/T 5196-20044.3.2 厂址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4.3.2.1 厂址地理位置伊拉克4.3

    注意事项

    本文(伊拉克烟气脱硫技术方案.doc)为本站会员(仙人指路1688)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