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第一讲 新课程基本情况.ppt

    • 资源ID:2903188       资源大小:428KB        全文页数:96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一讲 新课程基本情况.ppt

    新课程教学指导(英语),郭宝仙 博士 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系,本课程的基本情况介绍,我国1999年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课程,指的是这次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课程,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八次大的课程改革。,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从2001年开始实施,目前已经进行了十多年。英语课程改革的一个主要目的是倡导和落实新的外语教育理念。,本课程的基本情况介绍,课程目标:了解新一轮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的基本情况了解英语课程标准对英语教学的基本要求能够根据新课程要求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本课程的基本情况介绍,主要内容:英语新课程及其对教师的期待新课程背景下英语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和方法任务型语言教学设计英语课堂教学课例观摩与讨论新课程背景下英语教学应注意的问题,本课程的基本情况介绍,课程考核:1.出勤 20%2.作业:两次作业,合计 80%,英语新课程及其对教师的期待,内容提纲,一、为何进行英语课程改革?二、英语课程改革10多年来的成果三、高中英语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 四、新课程对教师的期待五、新课程实施中的主要问题,一、为何进行英语课程改革?,1、英语成为国际通用语 统计表明,使用英语的交流中,74%是在英语为非母语者之间发生的,而不是英语为非母语的人与英语本族语人交流 英语不再被认为是英美等“本族语”国家的特有语言,而是日益成为被不同国家和民族使用以表述不同文化的“世界英语”(World Englishes),一、为何进行英语课程改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未来世界公民必须掌握三种语言:母语、英语和另外一门外语,否则将影响你的生存。,一、为何进行英语课程改革?,2、国际国内基础教育改革(1)许多国家进行大范围的基础教育改革。美国“面向21世纪的外语学习标准”,将美国外语教育归纳为五个目标,美国外语教育的五个目标(“5C”):运用外语交际(Communication);获取知识,体验多元文化(Cultures);贯联其他学科,获取信息(Connections);比较、洞察语言与文化特征(Comparison);参加国内外多元社区(Communities)。,一、为何进行英语课程改革?,(2)我国社会发展对学生英语素质更高、更多样化的要求:以高中为例:升学的要求;就业的要求;适应多元文化等的要求,一、为何进行英语课程改革?,我国中学中英语教学的现状成绩与问题 英语教学的成绩 高中英语课程得到了普及 与1985年的全国英语教学测试调查相比,平均分有了一定的提高 学生的听说能力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非重点中学英语成绩的提高尤其显著。,问题:各阶段衔接问题:缺乏整体规划,尤其是小学开设英语的问题及各阶段的衔接,问题:课程设计缺乏灵活性:统一的课程设置、沉重的课业负担、单调的校园生活、千校一面的校园,这是不少学校的现状。几乎所有的学校和所有的学生都基本按照一种课本,一个进度,一个目标,一个要求开展教学,与全国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形成矛盾。,教学目标:过于强调语言知识的教学、忽视了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情感需求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关注不够 学习方式:过多地采用接受式学习方式,不利于学生优化学习方式(表现:课堂教学时间的分配),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的评价,忽视对语言能力的评价;过于强调评价的甄别作用,而忽视评价的其他功能,特别是对教学的促进作用。,二、英语课程改革10多年来的成果,英语新课程的指导文件三个版本的国家英语课程标准:2001年发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 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教育部,2001),涵盖了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阶段的内容。2003年发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只涉及高中阶段的内容。2011年发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修订稿),这个版本只包括小学和初中阶段的内容。,二、英语课程改革10多年来的成果,1.明确了外语(英语)课程目标2.新课程确定了“一条龙”的课程设计与实施3.新的课程目标体系带来教学方式的变革4.新课程带来的评价理念的变化5.“一纲多本”的实施带来的教材体系的变革6.教材之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7.课改对国家考试制度改革的推动8.课改推动了英语教师的发展,1.明确了外语(英语)课程目标:,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整体发展的基础之上。,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语言技能,语言知识,国际视野祖国意识合作精神自信意志兴趣动机,交际策略资源策略调控策略认知策略,跨文化交际文化理解文化知识,话题功能语法词汇语音,写读说听,课 程 目 标,英语课程目标,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情感态度,文化意识,综 合 语 言 运 用 能 力,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文化意识有利于正确地理解语言,得体地使用语言;有效的学习策略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积极的情感态度有利于促进主动学习和持续发展。这五个方面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与发展。,课程目标强调了:英语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2.新课程确定了“一条龙”的课程设计与实施,九级-高中毕业优秀水平八级-高考要求的水平七级-高中毕业基本要求六级-五级-初中毕业基本要求四级-三级-二级-小学毕业要求一级-,课程标准分级设计,考虑到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经济和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情况,各地可根据师资条件、资源配置等情况,制定本地区的课程实施方案,确定小学开设英语的起始年级及小学和初中毕业时应达到的级别要求。特别是小学英语课程的开设,要充分考虑师资力量的配备和教学条件等因素。,词汇要求,级:24002500个单词和300400个习 惯用语或固定搭配八 级:3500个左右的单词和400500个习 惯用语或固定搭配九 级:4500个左右的单词和一定数量的习 惯用语或固定搭配,大学英语“一般要求”:4780个单词大学英语“较高要求”:6380个单词大学英语“更高要求”:7660个单词,3.新的课程目标体系带来教学方式的变革,1)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注,学生自主意识的加强 教学目标中包括情感态度目标(affective objectives)、学习策略目标(strategy objectives)等,案例,本单元是Go for it(下)Unit 5“What are you doing?”南昌市育新学校 万德莉 1.语言目标 1)短语和单词doing homework,watching TV,cleaning,eating dinner,reading a book,talking on the phone,apartment 2)句型结构 What are you doing?Im watching TV.Whats he/she doing?He/Shes reading.What are they doing?Theyre watching TV.3)语法The structure of the Present Progressive Tense The present participle,案例,2.语言技能 1)能用现在进行时的各种形式进行准确的描述和表达正在发生的动作。2)能掌握现在进行时态及一些表示具体动作的词组搭配,如:doing homework,watching TV,eating dinner 等。,案例,3、学习策略 能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和活动时能用现在进行时来准确地表达所发生或进行的动作。4、情感态度 乐于参加各种活动的积极情感,乐于合作,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5、文化意识 了解西方人是如何表达或描述正在进行的动作。,3.新的课程目标体系带来教学方式的变革,2)真实任务的引入,如surveys“任务型”语言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3)知识学习被融入语言实际运用的活动中,案例,人教版新目标英语8上 Unit 6 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Section A la 2c部分教学重点是形容词比较级的变化规律以及容词比较级的运用。如果设计不当,很可能成为枯燥乏味的语言知识操练课。陈老师在教该部分内容时,结合教材该单元首页呈现的三对双胞胎照片的情景,并联系报纸上看到北京举办第八届双胞胎文节的新闻,将Beijing Twins Culture Festival设置为整节课的情境主线,围绕该主线,设置多个情境,形成情境链。,情境一,北京双胞胎文化节邀请了两名主持人(李咏、潘长江),通过该情境并借助语篇情境呈现本课时重点生词,这些词大多为描述人物特点的词。情境二,假设许多名人也应邀参加这次双胞胎文化节,通过这个情境呈现多组名人参加活动时拍摄的照片,其中每个幻灯片设置成两个名人一组进行比较,并呈现运用形容词比较级描述这些照片的句子,让学生自主归纳出比较级的规则变化口诀。姚明、刘翔、曾志伟、刘亦菲、赵本山、刘欢等名人的照片都尽数出场。情境三,运用比较级进行名人PK,对形容词比较级进行操练与运用。情境四,将教材中提到的三对双胞胎假设成一个乐队组合,他们也应邀参加北京双胞胎文化节,请学生找出他们相同与不同之处。(陈松林“例谈初中英语课堂情境主线与情境链的创设”,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2年第1期),分析与讨论:该节课中,教师将报纸上看到的北京双胞胎文化节这一信息作为整节课的主情境,围绕该情境整合了教材中的图片和文本信息、网上下载的图片、学生对名人的兴趣等资源,各种资源相互联系,教学过程环环相扣,词汇和语法都在有意义的情境中呈现和运用,语言形式与意义得到有机统一,不仅教师易教,而且学生也易懂。,4.新课程带来的评价理念的变化,评价理念:注重评价对学生学习的激励和促进作用 评价什么: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 谁来评价:教师、同学、自我、家长 如何评价:测试和非测试的方式(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结合),例:广东省学生英语学习过程评价表(试行),广东省学生英语学习过程评价表(试行),(续),(续),广东省评价建议,广东省学生英语学习过程评价表(试行)关于终结性评价的规定:1)评价要有利于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有利于学生反思和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2)评价要以课程目标及相应级别的教学目标为依据,以考查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着重考查学生在经过一阶段学习后所具有的语言水平。,广东省评价建议,3)测试应包括听说考试和笔试等形式。听说考试在学期、学年考试和结业考试中所占比例应不少于15。笔试应尽量避免单纯考查语音、词汇或语法知识性试题,应增加具有语境、考查语言思维的应用型试题,注意主、客观试题的适当比率。,广东省评价建议,4)测试之后,根据目标要求,仔细分析、认真总结、及时反馈,引导学生学会分析自己的成绩、进步和不足,使他们进一步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明确努力方向。,广东省评价建议,5)在学期和学年总评时,应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业成绩以及他们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表现。除了给学生一定的学分之外,还要对学生进行定性评价。定性评价应充分肯定学生的成绩和进步,并用适当的方式提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学校和教师都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并按考试成绩公开排列名次。,广东省学生英语课堂表现评价表,学习档案袋(portfolio)1、英语学科的档案袋的内容2、档案袋的类型 成果型档案袋 过程型档案袋 评价型档案袋,广东省学生英语学习档案目录,随堂记录卡姓名_ 日期_主题_-我对这节课的看法是:-对于这节课,我喜欢的是:-我参与最多的时候是:-我参与最少的时候是:-我想要的一些变动是:,英语阅读习惯和阅读策略评价表,5.“一纲多本”的实施带来的教材体系的变革,1)教材编写思路的变革 话题功能结构任务课型2)教材知识体系的变革3)教材内容的变革4)活动设计的变革,案例,人教版高中英语第一册Unit 6 Good Manners的阅读课文“Table manners at a dinner party”是一篇介绍西方餐桌礼仪的说明文。本课的Pre-reading部分设计了四个情境:1.At a dinner party 2.Greeting your teacher 3.Receiving a birthday present 4.Paying a visit to a friends house要求学生通过小组沮活动写出在中国文化这几种情境中的礼仪。,6.教材之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网络资源 报刊 活动资源,如英语节等,7.课改对国家考试制度改革的推动,1)中考2)高考,8.课改推动了英语教师的发展,1)标准实施推动了教师理念的变化2)“国培计划”等教师发展活动推动了教师素质和业务水平的提高3)课标推动了校本教研,三、高中英语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1.重视共同基础,构建发展平台2.提供多样选择,适应个性需求3.优化学习方式,提高自主能力4.关注学生情感,提高人文素养5.完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发展,1.重视共同基础,构建发展平台,进一步发展学生基本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根据高中学生认知特点和学习发展需要,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评价:科学主义的教育观(能力、启智),2.提供多种选择,适应个性需求,在完成共同基础的前提下,高中英语课 程力求多样化,为每个学生提供自主选 择和自我发展的机会,使学生在选择中 提高规划人生和自主发展的能力,确立 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评价:人文主义的教育观,学生的“不同需求”:学生的差异智力或思维差异非智力因素差异 动机和态度 兴趣;意志;性格(内向、外向)学习方式;学习策略 努力程度 学习风格 有差异就有不同的需求,只有多样化才能满足需求,高中英语课程结构,课程结构,入口,选修,系列 II,系列 I,英 语 11 2学分英 语 10 2学分英 语 9 2学分英 语 8 2学分英 语 7 2学分英 语 6 2学分,欣 赏 类应 用 英 语 类语 言 知 识 与 技 能 类,关于选修课程的说明,选修课程分为两个系列。系列I:在必修课程模块1-5的基础上顺序开设的课程,共有6个模块(即英语6-英语11),每个模块2个学分,每周4课时。学生完成模块英语6-8的学习,可以达到八级目标要求,完成模块英语9-11的学习可以达到九级目标要求。所有学校应保证开设模块6-8,积极创造条件尽快开设模块9-11。,关于选修课程的说明,系列II:任意选修课程。系列II中的选修课程不规定学生选修的门类和次序。各个学校应创造条件,现阶段可在每类课程中选择开设1-2门课程,并创造条件尽快开设更多的课程供学生选修。,语言知识与技能类:初级英语语法与修辞、英汉初级笔译、英语应用文写作、英语报刊阅读、英语演讲与辩论;语言应用类:文秘英语、科技英语、信息技术英语、初级旅游英语、初级经贸英语;欣赏类:英语文学欣赏入门、英语影视欣赏入门、英语戏剧与表演入门、英语歌曲欣赏。,选修课 系列 II,案例:浙江省高中新课改,2010年10月,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正式列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浙江省从2012年秋开始实施课改新方案,大幅度提高高中选修课比例。必修课学分从116分减至96分,选修课学分从28分增至48分。鼓励学校自主设置课程,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可申请提前毕业,浙江高中新课改的背景(中国教育报2013年11月6日),浙江省教育厅厅长刘希平讲述了浙江省下决心深化高中课改的背景:几年前,刘希平带领宁波、温州、金华等地的教育局长到芬兰考察基础教育改革,一次到当地一所只有20多名教师、200多名学生的中学考察。当得知这所学校每学期开设200多门课程时,刘希平和几名教育局长大为震惊。,浙江高中新课改的背景(中国教育报2013年11月6日),“人家一所如此小规模的中学竟然能开出这么多门课程,相比之下,我们中学开设的课程实在太少了,学生几乎没有选择课程的自由。”刘希平说,“那次考察回来后,我们下决心要在深化高中课程改革上下大功夫。”,浙江省高中新课改,选修课程分为四类:知识拓展、职业技能、兴趣特长、社会实践。学校可根据本校本地区实际,建设满足本校学生发展需要的选修课程。,浙江省高中新课改,目前,全省所有高中学校都开设了选修课,并实行了走班教学,不少学校还开始尝试必修课选课走班教学。各高中都开设近百门选修课,主要面向高一和高二学生建立浙江普通高中选修课网络课程平台(目前有707门课程,http:/,浙江省高中新课改,如:杭师大附中与杭师大开设近10门选修课:化学实验课、光的应用(物理类)、食品加工(生物类)、生态与人类文明、戏剧、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医药文化、化学与人类文化等。与一些职业高中开设了插画、调酒、中式面点、西餐制作等选修课程,总计有180多门课程。杭州学军中学开设了近80门选修课,比如英语听力、西方文化、领导力培训、摄影、陶艺、书法等,浙江省高中新课改,改革带来的最突出的变化:1.学生脸上的笑容多了,面对五花八门的选修课,学生们真的很兴奋;2.师生关系更融洽了,相互欣赏更多了,学生和教师身上的亮点都被激发了出来;3.校园更加充满活力,一到下午,各种选修课开起来后,校园到处可见师生活跃的身影。,“我们深信,这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改革,也是一场以追求人的成功与幸福为终极价值的教育改革。历史将证明,在浙江,今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学校的特色化发展、教育的多样化发展将不再是空洞的口号。”浙江省教育厅厅长 刘希平,3.优化学习方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要有利于学生优化英语学习方式,使他们通过观察、体验、探究等积极主动的学生方法,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要有利于学生学会运用多种媒体和信息资源,拓宽学习渠道,形成具有个性的学习方法和风格。评价:人文主义教育观,案例:语法知识的探究性学习限制性定语从句和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的用法特点,可采用以下步骤:1、认识与观察投影仪呈现的一下例句a.This is the person who came to see you the day before yesterday.b.The matter happened the time when I left home.c.Mr.White is the person to whom you should listen.d.The project,which lasted 5 years,cost 3 million dollars.e.Toms mother,who worked in this company,studied 4 years in England.f.Yesterday I met Rose,who seemed to be very happy.,学生观察的结果:以上句中都有定语从句,前三句子中没有逗号,后面三个句子中有逗号。2、分析与比较教师点拨:如果去掉上述句子中的定语从句,句子会发生什么变化。学生分析结果:如果去掉前三句的从句,句子失去了重要信息,如果去掉后三句子的从句,句子的意思仍然完整。3、总结与归纳4、练习和巩固,3.优化学习方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任务型语言教学(TBLT,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4.关注学生情感,提高人文素养,使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提高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发展与人沟通和合作的能力,增进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全面提高人文素养。评价:社会理想主义的教育观,5.完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不断发展,要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 合的方式,着重评价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 能力以及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情感、态 度和价值观;价体系要有助于学生监控、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要有助于 学生增强英语学习的信心。,四、新课程对教师的期待,教师教学出发点的变化教师角色的变化教师需要的新技能教师需要的新的工作方式,教师教学出发点的变化,知识知识、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结果过程计划、教材学生的需要和兴趣统一规格教育差异性教育,教师角色的变化,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课程的消费者新课程的创造者(教师即课程)学生的管理者、分数的评判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实践者实践的研究者,教师需要的新技能,课程开发的能力对课程的整合能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的能力,课程开发的能力,过去,中小学课程统一内容、统一考试、统一教材、教参、统一标准,教师过分依赖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影响了创造性的发挥。,课程开发的能力,新课程使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支配的因素增多了。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弹性加大,教材、教参为教师留有的余地加大新课程要求课程适应本地、本校学生需要,开发校本课程、创造性使用教材需要课程开发能力,对课程的整合能力,新课程强调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教师对教科书的依赖程度将越来越低。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采用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开发、整合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教师需要的新的工作方式,教师之间更加紧密地合作教师要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教师要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师之间更加紧密地合作,新课程的综合化特征,需要教师与更多的人、在更大的空间、用更加平等的方式从事工作,教师之间将更加紧密地合作。新课程增强了教育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将引发教师集体行为的变化,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师的专业分工。,要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1、新课程呼唤综合型教师:课程目标的多元化新课程内容量的增加学习方式的变革2、教师知识结构完善:单一的学科知识综合知识结构,教师要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师成长的规律:经验+反思=成长(G.J.Posner)新理念的内化、教学行为的改变需要不断反思实践反思,五、新课程实施中的主要问题,课程改革推进中区域不均衡 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间的不平衡 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差异课程资源方面短缺 教育经费、适合的视听资源等,五、新课程实施中的主要问题,教师对课程改革的不适应 新课标使教师面对许多新的课题和任务,这不仅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而且他们在心理上也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教师的专业素养有待提高:选修课的开设 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对新课程理念已经耳熟能详,但在实践中存在形式化、表面化现象,五、新课程实施中的主要问题,课程评价在实践中遭遇困境 考试制度的瓶颈:高考的体制和内容还没有能够完全按照高中课标所提出的“综台语言的运用能力”的要求来彻底改革。选修课程与高考之间的关系不够明晰,层次繁多的选修模块课程并没有真正体现出选修的性质,课程的整体设计不够 对学生多元评价的形式化,Thank you!,

    注意事项

    本文(第一讲 新课程基本情况.ppt)为本站会员(仙人指路1688)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