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婴幼儿语言能力感知认知与社会适应性的发展规律及特点.ppt
杨燕,第二讲 婴幼儿语言能力感知认知及社会适应性的发展规律及特点,婴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规律及特点,婴儿语言的发展一、语言与言语语言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由语音、词汇、语法规则构成的符号系统,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言语是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实际活动过程(听、说、读、写)。言语是一种心理现象。言语是心理学研究的现象。,言语的种类1、外部言语(1)口头言语(听、说)对话和独白。(2)书面言语(读、写)2、自我中心言语 3、内部言语婴幼儿主要是口头言语。自我中心言语是人类语言由外部言语向内部言语转化的一种过渡形式,出现在各种活动中。自言自语在3岁左右达到高峰,8-9岁左右完全消失。内部言语是一种无声的、对自己讲的语言,它与抽象思维和有计划的行为有密切联系,一般5-6岁后开始产生。3岁以前的儿童还没有内部言语。,二、婴儿语言获得的基本理论 儿童的语言获得也称为语言发展,主要指儿童对母语的了解和获得的能力。儿童为什么能在短短的几年内掌握各种复杂而抽象的规则?他们是怎样学会语言的?是先天还是后天?是主动还是被动?由于学者们对这些问题的解释不同而形成了各种关于语言获得的理论。,(一)模仿说 美国心理学家阿尔波特提出,在20世纪20-50年代很流行,主要观点是儿童的语言主要是通过对成人语言的观察和模仿而获得的。如果在幼儿早期剥夺其社会交往的环境,幼儿就不可能学会说话。儿童在语言方面的模仿有四种方式:1、即时的、完全的模仿。2、即时的、不完全的模仿。3、延缓模仿。4、选择性模仿。创造性模仿,主要是对句式的模仿。,(二)转换生成说 20世纪5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提出,语言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儿童具有先天的掌握语言规则的能力,生活在任何社会环境下的正常儿童都能够成功地获得语言。他认为,尽管语言环境不同,但世界各民族幼儿获得语言,尤其是掌握句法结构的时间和顺序基本一致;尽管各民族的语言不同,但它们都有着共同的语言形式,即语法结构。据此,乔姆斯基假设,人脑有一个对语言材料进行加工的先天装置,叫做“语言获得装置”(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简称 LAD),儿童语言获得的过程就是由“LAD”实现的。由于有这种装置,儿童虽然只从周围环境中听到有限的句子,却能产生无限的句子,并在短短的几年中流利地运用语言。,这一理论的贡献在于从根本上改变了语言获得中幼儿被动模仿的看法,强调语言获得与生理成熟和大脑结构的关系,证明了语言获得也有一个关键期(212岁),错过了关键期,即使给以训练,也难以获得语言。但它毕竟只是一个假设,而且过分强调先天性,过分夸大LAD的作用,低估了环境和教育在言语获得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忽略了语言的社会性,这也是片面的。,(三)强化理论 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儿童是通过不断的强化学会语言的。在这一过程中,儿童对一个刺激作出正确的反应,就会得到成人的强化(口头赞许或物质上的满足),这就增加了在类似情景中作出正确反应的可能性,这个过程就是强化。如儿童在呀呀学语时会自发地、无目的地发出各种声音,一旦有些声音近似于成人说话的声音,父母便对这种声音进行强化,多次反复以后,儿童就会将这种声音与特定事物联系起来,儿童就这样学到了语言。这一理论充分肯定了语言教育和训练的作用。,(四)认知相互作用理论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语言能力是认知能力的一个方面,儿童的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一个动态建构的过程。个体的语言也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儿童语言的获得既要依赖于生理成熟,又必须有一定的认知基础。认知结构是语言发展的基础,语言结构随着认知结构的发展而发展。该理论在一定程度上阐明了思维和语言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但过于强调认知发展是语言发展的基础,忽略了社会交往与儿童语言发展的关系,仍然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三、婴儿期语言发展的阶段,3岁前儿童语言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有秩序的、有规律的过程,是不断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婴儿语言的发展,主要指婴儿对母语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的发展。婴儿的语言发展受生理机制成熟和认知能力发展的相互制约,呈现出固有的发展顺序和阶段。婴儿语言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三阶段,1.语言准备阶段(0-1岁):又称前语言阶段。语言的准备包括语言的产生和理解两方面的准备。2.理解语言阶段(1-1.5岁):标志着婴幼儿开始进入正式学说话阶段。3.表达语言阶段(1.5-3岁):此阶段是婴幼儿语言发展的飞跃时期,又称为语言发展的突发期。,四、婴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年龄特点,(1)0-1岁:发声练习 此阶段属于语音敏感期,儿童感知语音的能力是他们获得语言的基础。从出生到1岁,儿童自第一声啼哭到咿咿呀呀做好说话的准备,经过了大量的发音练习。这个过程又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简单音节阶段(0-3个月)1.听觉较敏锐,对语音较敏感,能分辨语音和其它声音的区别。2.能发出一些简单的音节,主要以单音节为主。此阶段发音多为反射性发音,没有任何符号意义;以韵母为主a ai ei ei ou,声母很少h m。3.能用不同的哭声表达他们的需要,并对成人的逗弄和语言刺激作出相应动作反应,产生交际倾向。,第二阶段 连续音节阶段(4-8个月)1.经常发出连续的音节,6个月后,开始出现近似词的发音ba-ba ma-ma da-da。2.能辨别一些语调、语气和音色的变化,感知说话者的表情、态度,表明语言理解能力有所提高。3懂得简单的词、手势和命令,能辨别家人的称呼,会指认一些日常物体。(情境性理解)4.出现“小儿语”,会用语音吸引成人的注意。,第三阶段 学话萌芽阶段(9-12个月)1.开始真正理解成人的语言(9个月)婴儿对语言刺激作出恰当的反应,表现在两个方面:(1)能执行成人简单指令,并建立相应动作联系。如成人说“跟妈妈再见”,婴儿就会挥动小手;(2)一定的语音能和实体相联系,但缺少概括性。如说“灯”,婴儿会用手指卧室的灯,其它的灯则不用手去指。2.语言交际功能开始扩展,即能通过语音、动作、表情的结合进行交流(情境性表达)。3.约12个月时,孩子说出第一个有意义的单词,这是语言发生的标志。,(2)1-2岁 经历了近一年的言语准备,婴儿开始进入学习口语的全盛时期,又称为正式学说话阶段。1.以词代句,语言的情境性强,需要结合语言、手势、表情、体态来确定儿童说话的含义。2.语言理解能力胜于语言表达能力,出现短暂沉默期,甚至只用手势和行动示意,不开口说话。3.会给常见物体命名,但常出现用词不准现象。如:以声代物:“汪汪”指“狗狗”;词义泛化:一词多义,“毛毛”指所有带毛的东西;词义窄化:词义缩小,“车车”仅指自己的婴儿车;词义特化:因尿裤子时妈妈着急地说了糟糕,孩子在想解便时就说“糟糕”。4.重叠音较多,2岁是叠音词使用的高峰。5.喜欢提问,开始学会使用疑问句和否定句,开始出现“语言反抗”行为。,第二阶段 双词句阶段(15-2岁)积极说话阶段1.以双词句为主,会说3-5个字的简单句,最多不超过5-6个字的句子。2.喜欢开口说话,词汇量大增,主要是表达具体物品名称的词汇,以名词、动词、代词居多。3.,(3)2-3岁 2岁以后一直到入学前,是婴幼儿基本掌握口语阶段。他们在掌握语音、词汇、语法和口语表达方面都有明显的进步。1.基本上能理解成人的语言,语音逐渐规范,但发舌尖音(zh、ch、sh、r)和g、k、h、e等音有一定困难;2逐渐从以简单句为主过渡到以复合句为主,逐渐学会用3-6个单词组成的完整句子,疑问句逐渐增多;3.在手势的帮助下,会用语言描述简单的事情;4.开始使用人称代词(我、我的);5.开始学习倾听别人说话,来表述自己的意思;5.说话不流畅。,五、语言能力开发的方法,1.示范模仿法2.视、听、讲、做结合法3.游戏法4.表演法5.练习法,促进语言的发展,你能做些什么?,积极、耐心的关心孩子,与孩子平等对话强化孩子的牙牙学语和早期词汇鼓励孩子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需要和兴趣等每天坚持为孩子朗读故事和图书坚持开展有效亲子沟通,做到三“T”:“talking”、“telling”、“time”(讨论、告诉、时间不小于1个小时)多采用开放式的回应,积极主动地应答孩子,Your Topic Goes Here,引导婴儿发音(语言准备期、模仿婴儿声音、多与婴儿聊天)帮助婴儿理解语言(动作回应、看图说话、感受实物)用正确的方法训练语言(看图讲故事、我问你答)练习日常用语练习儿歌阅读练习(方法:安排合适的时间、选择合适的教材、培养婴儿的阅读兴趣),看图讲故事,五、影响婴儿语言发展的因素影响儿童语言发展的因素既有主观的因素,即儿童自身发展水平和状态,也有客观因素,即儿童的生活环境及获得的教育训练等。(一)语言发展的生理基础拥有健康发育的大脑和健全的听音、发音器官,这是儿童语言发展的物质前提。实验表明,大脑语言中枢发生病变或受损的患者,可引发失语症等语言障碍;许多天生双耳失聪或发音器官不健全的聋哑儿童是很难掌握口头语言的。,(二)认知发展水平儿童认知能力包括感知能力、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等,它们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幼儿对语言的学习和掌握。(三)学习语言的动机(兴趣、需要),(四)语言环境首先是婴儿周围的成人,特别是教师和父母,应具有良好的语言素养,为婴儿提供良好的的语言示范;其次,要为婴儿创设一个宽松自由的语言环境,如丰富的图书、录音、录象设备,让婴儿方便地进行听说读写;第三,为婴儿提供充分的语言练习机会,包括教师和成人经常与婴儿进行交谈,并为婴儿创造与同伴交往的机会、与陌生人交往的机会等;第四,丰富的生活内容及活动,如参观、散步、谈心、阅读、看电视、游戏、劳动等活动都是婴儿说话的源泉。,(五)个性品质差异一般来说,个性外向、自信、善于交际的婴儿对周围人的言行比较注意,常常会自觉不自觉地加以模仿,敢于在各种场合表现自己,因此他们能争取到更多语言学习和表现的机会。而个性内向,胆小怕羞的婴儿往往缺乏语言学习的欲望,也就失去了许多语言学习和表现的机会。(六)成人对语言学习的指导儿童语言的发生、发展,虽然依靠其正常的生理机制和自身主动的自然习得,但如果在自然习得的基础上,加强成人对语言学习的指导,可以有效地促进婴儿语言的发展。,六、婴儿语言发展中值得注意的问题(参考学习)(一)说话晚说话晚是儿童语言发展中值得重视的情况之一,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1、遗传:大脑机制或功能发育缺陷。2、后天大脑损伤3、环境因素缺乏必要的语言环境混乱的早期语言环境(参见实践活动,问题情境2)缺乏必要的语言指导成人过于理解,出现“包办”。性别。性别荷尔蒙分泌量不同,女孩比男孩成熟快些,所以在早期词汇量增加上有优势。,(二)口吃1、生理原因有人认为口吃与遗传,大脑两半球优劣或某种脑功能障碍有关,与语言神经末稍缺陷有关。2、心理因素这是引起小儿口吃的主要原因,口吃是一种精神不健康不稳定的表现,大多数儿童受惊,被严厉训斥,惩罚,嘲笑,环境突然改变,或父母死亡,离异,家庭不和睦等情况引起焦虑恐慌的结果。3、语言神经功能障碍,即与发育对语言的理解,甚至读书,写字有密切关系的神经系统发生障碍。4、疾病,脑外的感染,头受伤,以及一些传染病如百日咳,麻疹,猩红热后也易发生口吃。5、模仿和暗示,儿童时期正是学习和掌握时候,此期的心理特点是模仿性强和易受暗示,由于好奇顽皮去模仿口吃患者的语言,因而患口吃。,儿童在2-4岁时出现口吃的是暂时的,随年龄增长逐渐停止,若在学龄初期,还有口吃现象,则要治疗,首先要消除社会因素,在孩子周围的同学老师不要过分注意患儿的语言缺陷,不要模仿,不要讥笑,否则会加重患儿口吃的症状,多关怀孩子,消除患儿紧张情绪,对矫正口吃有很大的关系.,(三)发音障碍发育性发音障碍是指儿童的发音能力明显低于同龄儿童的正常水平,发音器官检查无结构损害,听力正常,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变化,智力正常。该症主要表现为发音的延迟与异常,发音的发展速度低于相应年龄水平,说话吐词不清或发音错误。最容易发错的音有z、c、s、zh、ch、sh等。发音障碍儿童因为说话吐词不清而被人取笑,常常伴有一些情绪与行为的变化,变得退缩、孤僻、不愿与人交往。上学以后可能伴有学习困难。发病原因仍不清楚,目前有两种假说,一种认为可能是由于神经系统发育迟滞引起,导致发音器官的运动部分功能失调,遗传可能对这种发育迟滞有影响。另外一种则认为是环境因素所致,因为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儿童经常与发音不清的人接触时可形成发音异常。,(四)缄默症缄默症是指言语器官无器质性病变,智力发育也无障碍,但表现沉默不语的儿童(即没有言语障碍,但不说话的儿童)。缄默症有很多种,儿童多为选择性缄默症(elective mutism),其表现为智力发育正常,韦氏儿童智力测验智商在70或70以上。起病多在37岁,女性多见,多是敏感、羞怯性格。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亦无其它精神或身体障碍。,婴幼儿感知认知的发展规律及特点,一、儿童感知觉的发展,感觉知觉儿童基本感觉能力的发展儿童知觉能力的发展感知觉在儿童发展中的意义,感 觉,感觉:是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是感觉器官对感觉刺激的觉察,即反应性。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从感觉开始的,它是最简单的认识形式。例如当菠萝作用于我们的感觉器官时,我们通过视觉可以反映它的颜色;通过味觉可以反映它的酸甜味;通过嗅觉可以反映它的清香气味,同时,通过触觉可以反映它的粗糙的凸起。人类是通过对客观事物的各种感觉认识到事物的各种属性 包括: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肤觉(触觉、痛觉、温觉等)、动觉、平衡觉等。,知觉,知觉:外界刺激作用于感官时人脑对外界的整体的看法和理解,它为我们对外界的感觉信息进行组织和解释。在 认知科学中也可看作一组程序,包括获取感官信息、理解信息、筛选信息、组织信息。当我们行走在林荫道上,不仅看到各种颜色,听到各种声音,闻到各种气味,而且认识到这是美丽的街心花园,那是汽车在行驶,人群川流不息,即在我们头脑中产生了花园、汽车、人群的整体形象。这就是知觉。,知觉,知觉是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过程。外部世界的大量刺激冲击我们的感官,我们倾向于有选择地输入信息,把感觉信息整合、组织起来,形成稳定、清晰的完整映像。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少意识到孤立的感觉,我们的头脑总是不断地对感觉信息加以组织的,形成对事物的整体知觉。,3.儿童基本感觉能力的发展,(1)听觉胎儿的听觉反应:6个月以上的胎儿对突然的声响能够做出动作反应:如翻身、踢腿。母亲的心跳对新生儿具有安抚作用。新生儿喜欢乐音而不是噪音,喜欢人的声音,偏爱母亲的声音。,3.儿童基本感觉能力的发展,在3个月时能感受不同方位发出的声音,并把头或者眼睛转向声源。78个月的儿童乐于合着音乐的节拍而舞动双臂和身躯;对成人安详、愉快、柔和的语调报以欢愉的表情,而对生硬、呆板、严厉的声音表示烦躁、不安、甚至大哭。儿童听觉能力在1213岁以前一直在增长,主要发展对低频声音的反应敏锐度;成年后听觉能力缓慢降低,到了老年期,高频部分听力丧失较多。,促使儿童听觉发育的方法,1)多听优美的经典名曲:如莫扎特的音乐(莫扎特效应),经典曲目:土耳其进行曲 第21号钢琴协奏曲 小夜曲小星星协奏曲,促使儿童听觉发育的方法,2)听音瓶准备3个矿泉水瓶(易拉罐),一个是空的,什么也不装;一个装约1/3的黄豆(沙子);一个装约1/3的水。对于小月龄的婴儿,可以边摇边告诉他这是水摇动的声音;对于大一点的儿童,可以让在其背后摇动,让他猜摇的是什么?,促使儿童听觉发育的方法,2)听音瓶蒙台梭利教具中的音筒也是这个道理。但是,此教具更深一层次的应用,是让孩子能够根据声音配对。,促使儿童听觉发育的方法,3)动物的声音引导孩子观察聆听不同动物的叫声;录制或者网上下载这些动物的声音;播放声音,让孩子猜是哪种动物的声音。,促使儿童听觉发育的方法,4)引导孩子观察聆听自然界的声音小鸟声、蟋蟀声、流水声、风声、雨声、打雷声等等。,促使儿童听觉发育的方法,5)引导孩子观察聆听物体的声音 不同物体的碰撞声、敲击声、拍打声等。家中的器具都可以,比如勺子碰撞塑料杯、玻璃杯、钢杯的声音;炒菜用的铲子碰撞锅的声音等等。,促使儿童听觉发育的方法,6)什么乐器在唱歌准备一些奥尔夫乐器,在黑暗处或者给宝宝蒙上眼睛,敲打这些乐器,发出声音,让宝宝猜是哪种乐器的声音。,促使儿童听觉发育的方法,7)摸黑游戏天黑时在封闭的房间,或者白天时给宝宝蒙上眼睛,然后家长在家中不同的位置呼唤他,或者用摇铃发出声音,让孩子仅凭听觉去寻找声音。注意:游戏的安全性。,促使儿童听觉发育的方法,8)猜猜这是谁的声音。把宝宝熟悉的亲人的声音录制下来,放给宝宝听,然后问他,这是谁的声音。,促使儿童听觉发育的方法,9)听音寻物把宝宝的一个玩具藏在房间的某个角落里,让宝宝寻找。家长用一种乐器(钢琴、吉他、电子琴等)提醒宝宝玩具的位置。具体做法是:当宝宝离该玩具藏的位置越来越近时,家长在乐器上弹奏节奏快而音高的声音,当宝宝离玩具越来越远时,家长在乐器上弹奏节奏慢而音低的声音。宝宝根据乐器的提示,找到玩具。,促使儿童听觉发育的方法,10)用身体感受声音的大小、高低和快慢(布奇音乐屋)随机设计一些动作反映声音的大小,比如,家长轻轻敲一下木琴,发出小小的声音,那么孩子就蹲下来,身体变得小小的,或者用手轻拍小鼓,也发出小小的声音。家长重重地敲一下木琴,孩子就站起来,把手举得高高的,身体变得大大的。,促使儿童听觉发育的方法,随机设计一些动作反映声音的高低,比如,家长在乐器上弹奏高音,孩子摸摸头;家长弹奏中音,孩子摸摸自己的肚子;家长弹奏低音,孩子摸摸脚。或者家长弹奏高音,孩子学开飞机状;家长弹奏低音,孩子在地上爬,学开火车。随机设计一些动作反映声音的快慢,比如,对于小月龄的孩子,听到节奏快的音乐,家长抱着他跑得快些;听到节奏慢的音乐,家长抱着他走得慢慢的。对于会走路的孩子,让他自己用身体表现音乐的高低快慢。,促使儿童听觉发育的方法,11)妈妈充满爱意的语言非常关键。妈妈在抚育孩子的同时,经常说些充满爱意的、温柔的语言,不仅促进听觉的发育,更促进孩子情商的发展。,3.儿童基本感觉能力的发展,(2)视觉宝宝刚出生时,对光线就会有反应,但眼睛发育并不完全,视觉结构、视神经尚未成熟,视力只有成人的1/30。他能追着眼前的物体看,但视野只有45度左右,视力也只有成人的1/30。而且只能追视水平方向和眼前1838公分的人或物。新生儿偏爱注视较复杂的形状和曲线,以及鲜明的对比色。,3.儿童基本感觉能力的发展,孩子满月后,已具有注视与两眼固视能力,会注视抱他的人,不过无法持续太久,眼球容易失去协调。三个月后宝宝的视野已经可达180度,也可看到自己的手,也能够感觉到“自己”的存在。此时,大多数婴儿的视觉可以平稳地“跟随”运动的物体,也能将视线固定在某物体上。46个月的宝宝视网膜已有很好的发育,能由近看远,再由远看近,4个月时开始建立立体感。这一时期的宝宝会以视线寻找声音来源,或追踪移动的物体,例如妈妈在房间内走动,婴儿的眼睛也会跟着转动;此时婴儿己经能够转动身体,会伸手去捉眼睛看到的东西,如在婴儿床上方挂着的小吊饰等。这个时候的视力约为0.1。,3.儿童基本感觉能力的发展,6个月以后,两眼可以对准焦点,孩子会调整自己的姿势,以便能够看清楚想要看的东西。8个月大时,对于眼前突然消失的东西,会出现寻物的反应,特别喜欢用视线来追踪眼前的物体,眼、手的协调也较为顺利。此时,宝宝的视力保持在0.10.2之间。13岁孩子的视力发育标准约能达到0.10.6之间。一般2岁时为0.4,已经可以判别事物的远近,且视线跟得上快速移动的东西,并看得清楚。3岁时为0.6,视觉较为敏锐,喜欢观察,会借由眼睛来引导手去接触新事物,眼手协调更灵活,立体视觉的建立已接近完成。从4岁起,婴幼儿的视力已得到充分发育。,3.儿童基本感觉能力的发展,(2)视觉色彩视觉的发育3个月时能够区别灰色和彩色4个月时开始对颜色有分化反应。48个月时表现出喜欢亮度大的颜色,而不喜欢暗色;喜欢光波较长的“温暖色”(红、橙、黄),而不喜欢光波较短的“冷淡色”(蓝、紫)。研究表明,23岁儿童最容易掌握红、黄两色,其次才是绿色和蓝色。也有研究指出:3岁儿童能够正确辨别红、黄、蓝、绿4种基本颜色;4岁开始发展细微区别各种色调的明度和饱和度的能力,并能把各种基本颜色和它的名称巩固地联系起来。有的研究则表明,34岁已能初步辨认红、橙、黄绿、天蓝、蓝、紫等 7种颜色。,促使儿童视觉发育的方法,1)给新生儿光感刺激为了让孩子可以适应不同的亮光,平时照顾孩子的时候,你可以:经常变换孩子活动的地点,像是:从亮的房间到暗的房间、从室内到户外等。让孩子房间的光线随着日夜变化,像是一到了晚上,房间内就开灯。故意改变亮度,当孩子房间的光线微弱或是黑暗的时候,反复开关电灯或手电筒。并且每次开或关都暂停数分钟,来训练孩子瞳孔对光线强弱的反应。注意:避免光线直射孩子的眼睛,比如照相时的闪光灯。,促使儿童视觉发育的方法,2)给新生儿图像视觉刺激父母的黑白照片复杂的几何图形事物的轮廓图,促使儿童视觉发育的方法,3)视觉追踪清醒状态下,孩子仰卧在床上,家长拿着红色绒线球距离小儿15厘米左右,慢慢抖动,使毛线球进入婴儿视线,然后慢慢左右移动,引导孩子跟着红球转动。训练婴儿追视红线球时,如果视线中断,家长应稍停片刻,再重新拿着红色绒线球,等待婴儿视线再次注视毛线球后,慢慢从中间移向左边或移向右边。母亲用自己的脸引起婴儿的注视,妈妈把脸慢慢地移向左,再慢慢地移向右,引导婴儿用眼睛追随着看母亲脸的方向,并逐渐引导婴儿仰起脸向上方追视。追视训练注意事项:每次追视训练时间不能过长,一般12分钟左右,否则容易引起孩子视觉疲劳;新生儿眼睛和追视的玩具的距离为1520厘米。,促使儿童视觉发育的方法,4)找光源清醒状态下,孩子仰卧在床上或者被家长抱在怀里,家长拿着手电筒在黑暗屋子的墙壁上随机投射光点,让孩子用视觉捕捉这些光点。或者在晴朗的天气里,在户外带孩子玩找影子的游戏。,促使儿童视觉发育的方法,5)图片与实物配对目标:孩子会从一堆东西当中,找出两个一模一样。给孩子看一张图片,他会从一堆东西当中,找出和图片里一样的东西。孩子会从一堆图片当中,找出两张相同的图片。顺序:物物配对物图配对图图配对,促使儿童视觉发育的方法,6)从背景图像里找主体目标:孩子会从一幅图画中,指出你所说的人或物。先从在实物背景中找主体,比如找出桌子上的勺子,然后再从图画中找。,促使儿童视觉发育的方法,7)分类给孩子一堆物品,让孩子按照某种属性进行分类,比如:按照颜色、大小、形状、能吃的和不能吃的。,促使儿童视觉发育的方法,8)只看到部分,就能猜到整个东西 目标:当你把东西的一部分遮住的时候,孩子可以认得出来是什么东西。如果是平面图片当中的物体被遮住一部分,孩子可以认得出来是什么东西。,促使儿童视觉发育的方法,9)找相同或者找不同 让孩子在几幅画中找出两幅相同的画,或者在两幅画中找不同之处。,促使儿童视觉发育的方法,10)促进孩子颜色认知的方法在孩子学说话前,多用语言跟宝宝描述他周围的事物,促进孩子视觉和语言的发育。在这个过程中,经常提及事物的色彩,孩子将在无意识中学会分辨颜色。,3.儿童基本感觉能力的发展,(3)肤觉肤觉包括触觉、温度觉和痛觉。这三种感觉对维持个体的生命具有直接的生物学意义。皮肤是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新生儿触觉已很发达,身体不同部位受刺激就会作出不同反应。其中对触觉刺激最为敏感胸部位有嘴唇、手掌、脚掌、前额和眼睑。如用刺激物接触嘴唇时就会产生觅食反射和吸吮反射,抓新生儿的脚掌时就会引起巴宾斯基反射。新生儿对皮肤刺激的敏感性已与成人相差无几。在胎内,胎儿生活的环境温度相对说来是恒定的,对温度反应迟钝。生前两个月身体内长出一层脂肪层,以帮助胎儿出生后调节体温。不少早产儿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缺乏这层保护层,无法适应体外环境温度的变异。新生儿体温比成人高,对冷热已相当敏感。新生儿对痛觉刺激的感受性早有表现,但与其他感受能力相比,对痛觉刺激的反应能力要差些。肤觉的感受性有性别差异,女孩较敏感。这在新生儿那里与在成人那里都是如此。,促使儿童肤觉发育的方法,1)抚触婴儿皮肤的刺激国内外专家多年的研究和临床实践证明,给婴儿进行系统的抚触,有利于婴儿的生长发育,增强免疫力,增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减少婴儿哭闹,增加睡眠;同时,抚触可以增强婴儿与父母的交流,帮助婴儿获得安全感,发展对父母的信任感。心理学研究发现,有过婴幼儿期抚触经历的人在成长中较少出现攻击性行为,喜爱助人、合群。,促使儿童肤觉发育的方法,2)鼓励孩子用口和手探索世界孩子的生命早期是使用口腔触觉是孩子来探索世界。从孩子无意识的抓握到有意识的使用手,手的触觉在探索世界过程中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在孩子用口和手进行探索的时候,家长一定要帮助孩子认识世界。比如,告诉孩子软硬、温凉、光滑粗糙、疼痛等。,促使儿童肤觉发育的方法,3)让孩子感受不同质地的衣物在婴幼儿阶段,孩子用的小毯子、孩子的毛绒玩具以及衣服,如果选用不同质地(毛料、丝绸、棉料等),将会在一定程度刺激孩子的皮肤感觉。,促使儿童肤觉发育的方法,4)袋中寻宝把触觉不同的物品,如核桃、乒乓球、钢勺、线团、方块积木、火龙果等放在一个不透明的袋子里,说出一种物品的名称,让宝宝把手探入袋中摸索,通过触摸,找出相应的物品。,促使儿童肤觉发育的方法,4)摸球把大、中、小三个质地相同的球放在一个不透明的袋子里,让宝宝根据要求摸出相应的球。目的是训练孩子通过触觉辨别物体大小属性的能力。,促使儿童肤觉发育的方法,5)摸水温把热、温、凉三盆水放在桌面上,让宝宝进行触摸,告诉他热、温、凉的感觉。然后,说出一种感觉,比如凉水,让孩子通过触摸找出来。,促使儿童肤觉发育的方法,6)砂字母,3.儿童基本感觉能力的发展,(4)嗅觉嗅觉感受器位于鼻腔顶端一个很小的部位。不少实验研究证明,新生儿已能区分好几种气味。如有个研究把婴儿放在一个记录活动水平的稳定性测量器上。腹部围有测量呼吸随呼吸描记器,然后用棉花签蘸上有气味的物质放在婴儿鼻下10分钟。新生儿闻到一种气味,呼吸就会加快,动作也会增多。该研究表明新生儿已能分辨四种气味。还有一些研究告诉我们,新生儿对气味的空间定位也相当敏感,他们回避令人不愉快的气味的次数要多于朝向这种气味的次数。另外有个研究表明,出生才1周的婴儿已能辨别母亲的气味和其它人的气味。实验者把两个喂奶母亲用过的胸垫分开放在婴儿头的上方,结果发现婴儿转过头来注视他们母亲用过的胸垫的次数多于陌生母亲用过的胸垫。这就是说,在出生后短短的几天内,婴儿已会认识自己母亲的气味。灵敏的嗅觉有其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它可以保护婴儿免受有害物质的伤害。同时早期发达的嗅觉还可以指导儿童了解周围的人和东西。嗅觉的发展相当稳定。一个人在6岁-94岁之间嗅觉保持了相送高的一致性。很少有嗅觉下降的证据。,促使儿童嗅觉发育的方法,事先准备各种味道的食物(如:牛奶、香蕉、苹果、面包、臭豆腐、薯条)和物品(如;香皂、皮件、臭袜子、香水),然后用玩游戏的方式,把孩子的眼睛用手帕或是眼罩蒙起来,再拿香、臭差异比较大的东西(像是苹果和臭豆腐)让他闻闻看,并且让孩子回答,哪一个是香的?哪一个是臭的?如果孩子没有办法正确分辨,就把眼罩拿下,先一一教他认识各种味道,再依照上述的方法,替换各种食物和物品,让孩子练习分辨哪些是臭的?哪些是香的?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和孩子玩“闻味道猜食物”的游戏:例如,先用眼罩或手帕,把孩子的眼睛蒙起来,让他闻各种气味的食物(如:苹果、香蕉、爆玉米花、薯条、汉堡、炸鸡、臭豆腐等),再让他回答看看闻到的是哪一种食物?如果答对了就赞美、鼓励他,或是直接把他喜欢的食物给他当奖赏。平日要多鼓励孩子去闻闻各种不同的气味,增加他嗅觉的灵敏度。例如,散步或逛街的时候,可以引导他闻一闻空气中的气味,猜猜看前面可能有什么店?面包店?医院?还是花店?或是,在吃午餐之前,先让孩子把眼睛闭起来,闻闻看,猜猜看今天吃的是什么菜?或者带孩子去超市或者菜市场,闻闻各种水果和蔬菜的气味。或者带孩子到厨房,闻闻醋、酱油、花生油、芝麻油、橄榄油、料酒等的气味。,蒙台梭利教具嗅觉筒,3.儿童基本感觉能力的发展,(5)味觉早在1932年,詹森(Jensen,K)就利用吸吮反应的变化研究新生儿的味觉。发现他们对水、葡萄糖和各种盐溶液的吸吮反应跟对牛奶的反应并不相同,而且,他们的吸吮还会随盐溶液浓度的变化而变化,近来有些心理学家进一步确定新生儿还能区分不同浓度的糖溶液,他们为了尝尝甜的味道甚至还放慢吸吮的频率。婴儿在出生最初几天就存在味觉的性别差异,女婴比男婴更喜欢甜味。,促使儿童味觉发育的方法,1)尝味游戏1准备酸甜苦辣等不同味道的食物,用棉签蘸取一点给宝宝尝,并告诉他这是什么味道。然后,说出一种味道,让孩子挨个品尝,并找出相应味道的食物。注意:对于较小的孩子,味道不要过于刺激;品尝两种味道之间,要用清水漱口。,促使儿童味觉发育的方法,2)尝味游戏2准备4个相同的杯子,一个杯子里是白糖水,一个是白醋水,一个是盐水,一个杯子里是白开水。用棉签或者小勺蘸取一点,让孩子品尝,告诉孩子这是什么味道。然后说出一种味道,让孩子通过品尝找出来。,促使儿童味觉发育的方法,3)尝味游戏3准备几种不同的水果(蔬菜),让孩子挨个品尝,然后告诉他这是什么水果的味道。注意:孩子入口的卫生,孩子最初的智力来源于感觉。因此,在孩子早期教育中,应该注重“听看摸闻尝”的感觉刺激方法。,4.儿童知觉能力的发展,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知觉方位知觉时间知觉,(1)形状知觉,是对物体的轮廓及各部分的组合关系的知觉。实验表明,3岁儿童基本上能根据范样找出相同的几何图形。试验表明,当视觉、触觉相结合时,幼儿对几何图形感知的效果较好。在幼儿辨别几何图形的任务中,如果只让幼儿依靠手摸,没有让他看,即排除了视觉的参与,错误率也较高;而让幼儿既看又摸,即视觉和触觉都参与,那么以后儿童不用看,只用手去摸索,幼儿也能较容易完成任务。例如,蒙台梭利教育使用的时候,强调孩子的触摸。,(2)大小知觉,2岁半至3岁的孩子已经能够按照语言的指示去拿大皮球和小皮球,3岁之后,判断大小的精确度有所提高。45岁幼儿在辨别积木大小时,要用手逐块地去摸积木的边缘,或把积木叠在一起去比较。而67岁幼儿,由于经验的作用,单凭视觉就能指出一堆积木中大小相同的。,(3)深度知觉,深度知觉是距离知觉的一种,是对同一物体的凹凸程度或不同物体的近远程度的知觉。视崖实验,视崖实验,实验时,让婴儿的母亲先后站在装置的深、浅两侧招唤婴儿,观察婴儿是否拒绝从有深度错觉的悬崖一边爬向母亲,借以研究婴儿的深度知觉的发生。实验证明,出生六个月左右(甚至更早些)的婴儿,尽管母亲向他(她)招手呼唤,诱导其爬向母亲,但均被拒绝。这说明他们已经具有了深度知觉的能力。动物实验表明,凡是一出生就会行走的动物,生后不久就能看出深度而躲避悬崖;而生后尚需经过一定时间才会行走的动物,则和人类的婴儿一样,要到会爬一段时间以后,才能看出深度而躲避悬崖。,(4)方位知觉,婴幼儿方位知觉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对上下、前后、左右方位的辨别。据研究,2、3岁的儿童能够辨别上下;4岁的儿童开始能辨别前后;5岁开始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7岁后才能以他人为中心辨别左右,以及两个物体之间的左右方位。在游戏活动中,小班的王老师对小朋友们说,“举起右手”,小朋友们不知所措。然后王老师说,“举起拿勺子那只手。”小朋友都做到了,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5)时间知觉,时间本身没有直观形象,所以我们无法直接感知时间,而只能通过一些中介。成人与儿童借助的中介是不同的,成人用表、日历,而儿童掌握这些工具则需要经历一段时间。婴幼儿是借助于某种生活经验(生活作息制度,有规律的生活事件等)和环境信息(天黑了是晚上,太阳升起来是早上)反映时间。大约56岁,儿童开始有意识地借助于计时工具或者反映时间流程的媒介认识时间。,幼儿认知能力的训练方法及标准,观察能力:识别大小。选择大小差别显著的同类物品来练习,如大苹果与小苹果,大皮球与小皮球等。识别形状。教小儿识别简单的几何形状,如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等,可用实物形状来描述,如圆皮球、三角板、方积木等。识别颜色。从基本的颜色红、黄、蓝、绿进行识别。告诉孩子气球是红色的、毛衣是黄色的、叶子是绿色的。,幼儿认知能力的训练方法及标准,记忆力的训练:实物记忆练习。让小儿根据记忆寻找所需要的玩具,如先让小儿看一个小球,然后把它收起来再让孩子在其他的玩具中找这种小球。强化记忆练习。父母可以选择一些形象直观,与小儿本人关系较为密切的东西和他感兴趣的事物来训练他的记忆。可教小儿自己的名字、身体的主要部位,间隔一段时间,情景再重复。,幼儿认知能力的训练方法及标准,动作能力的训练:继续训练小儿独立行走的能力和行走的稳定性,以促进运动的协调性和躯体的平衡能力。可和小儿一起拖拉玩具车,教小儿拉着小车向前走、侧着走、倒退走等。准备一个较大的皮球,成人将球滚到小孩子脚边,教他抬脚踢球。发展小儿走、蹲、弯腰动作。将玩具散放在各处,要求小儿收捡玩具交给成人或放在固定的地方。训练小儿手的灵活性和准确性。如教小儿学习画画、搭积木、用塑料绳将有孔玩具串起来、取物装物。,幼儿认知能力的训练方法及标准,言语能力的训练:利用各种机会丰富孩子的语言词汇,并简单说明物体的用途与关系,扩大小儿的认识范围,促进语言的理解与表达。给小儿看图片、幼儿书籍、带小儿到外面玩,教小儿认识物体的名称,对着图片或实物,询问小儿图片或实物的名称及用途“这是什么?”、“干什么用的?”引导小儿回答,小儿回答正确时亲亲他,以示鼓励。此时,小儿已开始喜欢听大人讲故事了,父母给孩子讲故事时,开始要讲得慢而简短,发音清晰,富于表情,可根据故事的情节伴以动作,来增加小儿的注意力和兴趣。孩子爱听讲过的故事,成人可多重复几次,还可将小儿目睹或经历的事情,编成故事。,5.感知觉在儿童发展中的意义,感知觉是认识的开端,是获得知识的源泉。人类大量的信息都是借助于感知获得的。是人类一起认识活动的开端,是一切高级心理活动的基础。感觉通道出现障碍,人类获取信息就会受阻。儿童从感觉得到表象,产生间接的认识,从中领悟到自己 的行动与效果的一些因果关系。感知能力发展得越充分,记忆储存的知识经验就越丰富,思维和想象发展的空间和潜力也就越大。感知是一切心理现象的基础,也是个体与环境保持平衡的保障。感觉训练:儿童智力发展的唯一途径,特殊儿童的感知发展常常具有一定的缺陷,智障儿童:他们感官的感受性普遍较差;感知速度慢,范围窄,容量较小;感知分化较弱,主动选择性差;感知恒常性,整体性差,感知水平和质量 都低于健全儿童;在感知动作协调方面也比健全儿童差;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发展较落后。自闭症儿童,他们对感官刺激的反应或是过敏或是冷漠。具体表现有:在视觉方面:害怕与人目光接触,却过分留意窗帘、灯、手电筒及其光线 转移等;听觉方面:对别人的话充耳不闻,却喜欢自己制造声音,如拍 桌子、晃椅子,有的对耳语或某些其他声音过分敏感;触觉方面:对痛 觉、寒冷、烫凉等表现,或者敏感或极迟钝,有些还会出现严重自伤,如 咬手指(甚至咬破)、吃手指等;嗅觉方面:特别注意物体的气味,不 断去嗅东西,吃饭时还会先闻后舔,最后吞吃;动觉方面:喜欢无意义 地走动,转手或不停地拍手等;感知现实能力差。,这些感知觉障碍严重地阻碍着特殊儿童的发展,因此,通过感知觉训练提高特殊儿童的感知能力,在特殊儿童训练中占有重要地位。因为儿童感知能力的发展与认知能力的发展密切相关,只有发展了特殊儿童的感知能力才能为其认知能力的发展提供前提条件,而认知能力的发展又为特殊儿童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Your Topic Goes Here,婴儿的社会行为、人格培养是使婴儿适应社会环境和具备社会交往能力的关键。它主要包括婴儿生活自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保持良好的情绪等方面的内容,是婴儿个性和潜能达到充分发展。,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1、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独立睡眠、自己入睡、按时入睡、按时上床、做好入睡准备、纠正睡眠姿势、按时起床)2、培养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