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冷战后军事战略调整的深层动因.ppt
美军冷战后军事战略调整的深层动因,美苏冷战,目,录,1,2,3,4,5,时代背景,美军冷战后军事的战略调整及其特点,美军军事战略调整的动因分析,冷战后美军进行的地区性军事行动,美军的战略思想,时代背景,1991年12月25日的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苏联最高苏维埃于次日通过决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长达69年的(前)苏联(1922年1991年)划上句号。苏联解体美苏争霸结束,世界格局发生重大改变,一超多强局面逐渐形成,美国重新调整战略布局,以获取霸主地位。,主要战略思想,一、遏制战略思想二、联盟战略思想三、威慑战略思想四、核战略思想,一、遏制战略思想,冷战期间,遏制战略思想成为美国国家战略的基本思想。冷战结束后遏制战略思想在美国国家安全政策中得到了延 续。中国和俄罗斯,尤其是日益强大起来的中国已经被美国视为新的潜在对手。为继续维护全球霸权,美国遏制战略的重心从欧洲转向太平洋地区。遏制战略思想是美国等西方强国国家安全战略中的基本思想之一,其实质是,以对美国全球霸权构成威胁的或可能构成的国家为目标,通过运用包括军事力量在内的全方位战略手段挤压对手的战略空间,缩小对手的“势力范围”、遏制对手的发展和崛起,从而实现独霸世界的目的。,二、联盟战略思想,美国的联盟战略是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和军事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美国参与国际事务、处理危机冲突、左右地区和世界局势、维护其地区和全球利益的重要手段。例如:冷战后美国同越南、日本、韩国、菲律宾等国家之间的军事联盟就对中国形成一个海上包围圈,其目的就是为了遏制中国的发展稳固其霸权地位。,三、威慑战略思想,威胁战略思想是战后大国军事战略的基本思想之一,是冷战思维的产物,是冷战时期美苏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冷战后威胁战略思想得到发展和成熟。经过几十年不断的研究和实践、变更和调整,已经成为美国战略思想的核心,并逐步发展成为完整的战略理论与政策体系。,四、核战略思想,自核武器诞生以来,有关核战略的思想层出不穷。这些思想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特殊的国际战略背景下影响着各有核国家核力量的建设与发展。冷战过后美国积极削减核弹数量,将核武器作为主要的威慑手段。,冷战后美军进行的地区性军事行动,伊拉克战争,2003年3月20日美国以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暗中支持恐怖分子为由,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单方面对伊拉克实施军事打击。实质上是借反恐时机,以伊拉克拒绝交出子虚乌有的生化武器为借口,趁机清除反美政权的一战争。,阿富汗战争,2001年阿富汗战争是以美国为首的联军在2001年10月7日起对基地组织和塔利班的一场战争,该战争是美国对九一一事件的报复,同时也标志著反恐战争的开始。联军官方指这场战争的目的是逮捕本拉登等基地组织成员并惩罚塔利班对恐怖分子支援。,冷战后的美国军事战略,一、冷战后美国军事战略的演变1地区防务战略 地区防务战略1993年老布什执政时期,美国提出“地区防务战略”,其基本原则是:针对不确定性威胁和各地区不同情况,发挥单边行动、多边协定和国际组织的作用。这一战略主要是针对地区挑战者的威胁,而不是与大国进行全球对抗。2灵活与选择参与战略1995年3月,克林顿执政时期,在吸取了美军介入索马里内战受挫的教训之后,美国提出“灵活与选择参与战略”。3营造、反应与准备战略这一战略由克林顿政府于1997年提出。“营造”,是指宣传、展示美国的军事实力,参与多国联合演习;“反应”,是指应对恐怖袭击以及地区战争等;“准备”,是指为今后的安全问题做好准备。4先发制人的反恐战略“911”事件后,美国政府的目光由远东转向中亚和中东的穆斯林5奥巴马政府的军事战略奥巴马政府吸取了小布什政府在战略和战争问题上的教训,调整了咄咄逼人的进攻性战略。,美军冷战后军事战略的特点,一、灵活反应思想在美国军事战略各领域中的泛化 冷战末期,美国提出“横向升级”战略;冷战后,“海湾战争”及“911”事件的进一步刺激,使得灵活反应思想渗入到美国军事战略的方方面面,这主要体现在其作战思想、编制体制、技术装备以及军事与非军力量的结合等四个不同的层面,二、美国军事干预的全球性泛化 美国军事干预的全球性泛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美国海外战争的全球性泛化,二是美国军事部署的全球性泛化,一、灵活反应思想在美国军事战略各领域中的泛化,1作战思想方面 远距离兵力投送理论、联合作战理论、全维(全谱)作战理论、信息战理论是冷战后美军陆军作战指导思想的四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相互联系,互为补充。2编制体制方面 美国军事转型已经被法制化和日常化3技术装备方面 美国广泛地开发各种高技术和新概念武器装备。,二、美国军事干预的全球性泛化,1美国海外战争的全球性泛化(1)海湾战争(沙漠盾牌、沙漠风暴、沙漠军刀)(2)索马里维和(恢复希望行动)(3)“沙漠之狐行动”(4)科索沃战争(联盟力量行动)(5)阿富汗战争(持久自由行动)(6)伊拉克战争(自由伊拉克行动),2美国军事部署的全球性泛化 美军的全球性部署,包括大力推进北约东扩,使俄罗斯失去了千余公里的安全纵深;调整在亚太的军事部署,并于近年重返亚太;将过去一直是军事行动禁地的本土纳入战区,本土安全取代海外安全占据首要位置,成立“国土安全部”和“北方战区司令部”;军事力量大举进入中亚,与一些国家建立了同盟或准同盟关系,获得了永久性的基地;海湾战争后,大举进入位于穆斯林世界心脏地区的中东阿拉伯半岛,并获得在许多国家的永久驻军权;近年,借南海危机重返东南亚,加强了对关键性海上通道的控制;以反恐之机进入非洲之角,正拟将已成立的美军非洲司令部迁往非洲。,美军军事战略调整的动因分析,一、是缺钱被迫“瘦身”以确保美军“全球超强”。自美国2001年发动“全球反恐战争”以来,美国的国防预算从3040亿美元猛增到2008年的6160亿美元。为了保持美军的“超强优势”,面对赤字和债务“双高”局面,美国不得不进行大规模的财政预算削减,而巨额军费预算必然位居削减名单的前列。,二、是在当今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美国难以承担同时打赢两场战争的沉重负担。冷战结束后,与美国不可一世的全球战略相呼应,五角大楼提出了所谓同时打赢两场战争的军事战略,三、是面对新兴国家的高速发展压力,美国需要保持全球领导地位。近年来,战线过长、能力不足,称霸全球野心太大、资源有限等矛盾,始终是制约美国国防战略与军事战略的重要因素。金融危机、经济衰退,再加上伊拉克和阿富汗两场战争让美国的综合国力伤筋动骨,面对诸多挑战确实是“捉襟见肘”。为此美国通过军事战略调整主动地加强预防性态势,其目标还是增强美国的军事威慑力,五、是面对中国这一快速发展的新兴大国,美国需要遏制中国以平衡地区力量。,美国政府出台对亚太地区的新军事战略是旨在遏制中国崛起的“改进版”亚洲安全战略,将促使美国在亚洲缔结新的军事合作伙伴网络。,四、是针对亚太地区充满活力的快速发展,美国需要提高主导和掌控亚太事务的能力。在过去几年间,东亚地区是一派安定、和平与繁荣景象,以10+1、10+3为标志的地区经济合作大大促进了地区各国的经济关系、安全关系和政治关系的改善。而美国忙于“反恐战争”无暇顾及亚洲之际,亚洲地区出现一些令美国无法接受的现象。如经济上失去了很多市场和机会;外交上有被新兴大国赶超的危险;此外美日、美韩同盟都出现了松动的迹象。特别是自从美国2009年开始高调“重返亚洲”之后,各种危及地区安全的事件接踵而来,地区动荡此起彼伏。,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