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第9章 变更地籍调查与测量.ppt.ppt

    • 资源ID:2896028       资源大小:143.50KB        全文页数:32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9章 变更地籍调查与测量.ppt.ppt

    第九章 变更地籍调查与测量,9.1 概述9.2 变更界址测量9.3 界址的恢复与鉴定,变更地籍调查与测量是指在完成初始地籍调查与测量之后,为适应日常地籍工作的需要,为保持地籍资料的现势性而进行的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状况的调查。通过变更地籍调查与测量,可以使地籍资料保持现势性,逐步完善地籍内容。,9.1 概述,一、变更地籍调查与测量的作用与特点 初始地籍建立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地被更细致地划分,建筑物越来越多,用途发生不断地变化,以房地产为主题的经济活动,如房地产的继承、转让、抵押等,更加频繁,因此,要求地籍管理者必须及时做出反应,对地籍信息进行变更,以维持社会秩序和保障经济活动正常运作。,1、变更地籍调查与测量的作用(1)保持地籍资料的现势性。(2)可使实地界址点位逐步得到认真的检查、补置、更正。(3)使地籍资料中的文字部分,逐步得到核实、更正、补充。(4)逐步消除初始地籍中可能存在的差错。(5)使地籍测量成果的质量逐步提高。,2、变更地籍调查与测量的特点 与初始地籍调查与测量的地理基础、内容、技术方法和原则是一样的,但又有下列特点:(1)目标分散,发生频繁,调查范围小。(2)政策性强,精度要求高。(3)变更同步,手续连续。进行了变更测量后,与本宗地有关的表、卡、册、证、图均需进行变更。(4)任务紧急。使用者提出变更申请后,需立即进行变更调查与测量,才能满足使用者的要求。变更地籍调查与测量是地籍管理的一项日常性工作,变更地籍调查与测量,通常由同一个外业组一次性完成。,二、地籍变更的内容 地籍变更的内容主要是宗地信息的变更,包括更改宗地边界信息的变更和不更改宗地边界信息的变更。1、更改边界宗地信息的变更情况(1)征用集体土地。(2)城市改造拆迁。(3)划拨、出让、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包括宗地分割转让和整宗土地转让。(4)土地权属界址调整、土地整理后的宗地重划。(5)宗地的边界因冲积作用或泛滥而发生的变化等。(6)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宗地分割和合并。,2、不更改边界宗地信息的变更情况(1)转移、抵押、继承、交换、收回土地使用权。(2)违法宗地经处理后的变更。(3)宗地内地物、地貌的改变等。如新建建筑物、拆迁建筑物、改变建筑物的用途及房屋的翻新、加层、扩建、修缮。(4)精确测量界址点的坐标和宗地的面积。这通常是为了转让、抵押等土地经济活动的需要。(5)土地权利人名称、宗地位置名称、土地利用类别、土地等级等的变更。(6)宗地所属行政管理区的区划变动,即县市区、街道、街坊、乡镇等边界和名称的变动。(7)宗地编号和房地产登记册上编号的改变。,三、地籍变更申请 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间接来自于社会的申请,二是来自于国土管理部门的日常业务申请。间接来自于社会的地籍变更申请是指土地管理部门接到房地产权利人提出的申请或法院提出的申请后,根据申请报告由国土管理部门的业务科室向地籍变更业务部门提出地籍变更申请。土地管理部门的业务科室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产生新的地籍信息,例如监察大队、地政部门、征地部门等,这些业务科室应向地籍变更业务主管部门提出地籍变更申请。,地籍变更的资料通常由变更清单、变更证明书和测量文件组成。一般说来,如变更登记的内容不涉及界址的变更,并且该宗地原有地籍几何资料是用解析法测量的,则经地籍管理部门负责人同意后,只变更地籍的属性信息,不进行变更地籍测量,而沿用原有几何数据。四、变更地籍调查与测量的准备 变更地籍调查与测量的技术、方法与初始地籍调查与测量相同。变更地籍测量前必须充分检核有关宗地资料和界址点点位,并利用当时已有的高精度仪器,实测变更后宗地界址点坐标。所以,进行变更地籍调查与测量之前应准备下述主要资料:,(1)变更土地登记或房地产登记申请书;(2)原有地籍图和宗地图的复制件;(3)本宗地及邻宗地的原有地籍调查表的复制件(包括宗地草图);(4)有关界址点坐标;(5)必要的变更数据的准备,如宗地分割时测设元素的计算;(6)变更地籍调查表;(7)本宗地附近测量控制点成果,如坐标、点的标记或点位说明、控制点网图;(8)变更地籍调查通知书。,五、变更地籍要素的调查 在变更地籍调查中,应着重检查和核实以下内容:(1)检查变更原因是否与申请书上的一致。(2)检查本宗地及邻宗地指界人的身份。(3)全面复核原地籍调查表中的内容是否与实地情况一致,如:土地使用者名称、单位法人代表或户主姓名、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等;土地坐落、四邻宗地号或四邻使用者姓名;实际土地用途;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附着物的情况等。,以上各项内容若有不符的,必须在调查记事栏中记录清楚,遇到疑难或重大事件时,留待以后调查研究处理,有了处理结果再修改地籍资料。六、变更地籍资料的要求 变更地籍调查与测量后,必须对有关地籍资料作相应的变更。做到各种地籍资料之间有关内容一致。通过变更后,本宗地的图表、卡册、证之间,相邻宗地之间的边界描述及宗地四邻等内容不应产生矛盾。地籍资料的变更应遵循用精度高的资料取代精度低的资料、用现势性好的资料取代陈旧的资料这一原则。考虑到变更地籍资料的规范性和有序性,要求:,1、宗地号、界址点号的变更 在长时期的地籍管理过程中,一个宗地号对应着惟一的一个宗地。宗地合并、分割、边界调整时,宗地形状会改变,这时宗地必须赋以新号,旧宗地号将作为历史,不复再用。同理,旧界址点废弃后,该点在街坊内统一的编号作为历史,不复再用,新的界址点赋予新号。2、宗地草图的变更 宗地草图必须重新绘制。3、地籍调查表的变更 新的变更地籍调查表在现场调查时填写,并由有关人员签名盖章认可,用以替代旧的地籍调查表。,4、地籍图的变更 铅笔原图作为原始档案,不作改动,变更在二底图上进行。发生变更时,首先复制一份二底图,在复制件上标明变更情况作为历史档案保存备查,然后根据变更测量成果及新的宗地草图修改二底图的有关内容。5、宗地图的变更 按新的宗地草图或地籍图制作宗地图。当变更涉及邻宗地但不影响该邻宗地的权属、界址范围时,邻宗地的宗地图无须重新制作。,6、宗地面积的变更 通常变更测量时用解析法测量界址点的坐标,所以可以用解析坐标计算新的宗地面积。用新的精确度高的宗地面积取代旧的精度较低的面积值,由此而引起的街坊内宗地面积之和与街坊面积的不符合值可不作处理,统计也按新面积值进行。如果新旧面积精度相当,且差值在限值之内,则仍保留原面积。宗地合并时,合并后的宗地面积应与原宗地面积之和相等;宗地分割时,分割后的各宗地面积应与原宗地面积相等,闭合差按比例配赋;边界调整时,调整后的两宗地面积之和不变,闭合差按比例配赋。,7、界址点坐标的处理 如果原地籍资料中没有该点的坐标,则新测的坐标直接作为重要的地籍资料保存备用。如果旧坐标值精度较低,则用新坐标取代原有资料。如果新测坐标值与原坐标值的差数在限差之内,则保留原坐标值,新测资料归档保存。8、房屋的结构、层数、建筑面积等要素的变更 应重新制作房屋调查报告,在变更地籍调查表中填写最新调查数据。上述变更地籍调查与测量工作完成后,才可履行变更房地产变更手续,在土地登记卡或房地产登记卡中填写变更记事,然后换发土地证书或房地产证书。,9.2 变更界址测量,变更界址测量是为确定变更后的土地权属界址、宗地形状、面积及使用情况而进行的测绘工作。变更界址测量在变更权属调查基础上进行。变更界址测量包括更改界址和不更改界址两种测量。在工作程序上,可分两步进行,一是界址点、线的检查;二是进行变更测量。,一、更改界址的变更界址测量(一)原界址点有坐标1、界址点检查(1)这项工作主要是利用界址调查表中界址标志和宗地草图来进行。检查内容包括:界标是否完好,复量各勘丈值,检查它们与原勘丈值是否相符。按不同情况分别做如下处理:,如果界址点丢失,则应利用其坐标放样出它的原始位置,再用宗地草图上的勘丈值检查,然后取得有关指界人同意后埋设新界标。如果放样结果与原勘丈值检查结果不符,则应查明原因后处理。如果发生分歧,则不应急于做出结论,宜按“有争论界址”处理,即设立临时标志、丈量有关数据、记载各权利人的主张。如果各方对所记录的内容无异议,则签名盖章。,(2)若检查界址点与邻近界址点间或与邻近地物点间的距离与原记录不符,则应分析原因,按不同情况处理:如果原勘丈数据错误明显,则可以依法修改。如果检查值与原勘丈值的差数超限,经分析这是由于原勘丈值精度低造成的,则可用红线划去原数据,写上新数据;如果不超限,则保留原数据。如果分析结果是标石有所移动,则应使其复位。,2、变更测量(1)宗地分割及调整边界时,可按预先准备好的放样数据,测设新界址点的位置,设立界标;也可在有关方面同意的情况下,先设置界标,然后用解析法测量界标的坐标。在变更界址调查表(包括宗地草图)中注明做出修改。(2)合并宗地及边界调整时,要销毁不再需要的界标,并在原界址调查表(包括宗地草图)复制件中,用红笔划去有关点或线。,(二)原界址点没有坐标1、检查界址点(1)界址点丢失的处理。利用原栓距及相邻界址点间距、界址标示,在实地恢复界址点位,设立新界标。(2)检查勘丈值与原勘丈值不符时的处理。分析判明原因,然后针对不同情况,如原勘丈值明显有错、原勘丈值精度低、标石有所移动等给予相应的处理(参见上述)。也可先实测全部界址点坐标,然后进行界址变更。,2、变更测量(1)宗地分割或边界调整时,可按预先准备好的放样数据,测设界址点的位置后,埋设标志,也可在有关方面同意的前提下先埋设界标,再测量界址点的坐标。(2)宗地合并及边界调整时,要销毁不再需要的界标,并在界址资料中做出相应的修改。(3)用解析法测量本宗地所有界址点的坐标,并以此为基础,更新本宗地所有的界址资料,包括界址调查表(含宗地草图)界址点资料、界址图、宗地面积以及宗地图。,二、不更改界址的变更界址测量1、界址点的检查 包括界址点位检查及用原勘丈值检查界址标志是否移动。具体内容同“更改界址的变更界址测量”。2、变更测量 一般是用当时已有的高精度的仪器,实测宗地界址点坐标。具体内容除没有分割、边界调整及合并宗地时设置新界址点及销毁不再需要界址点的工作外,其他与“更改界址的变更地籍测量”基本相同。,9.3 界址的恢复与鉴定,一、界址的恢复 在界址点位置上埋设了界标后,应对界标细心加以保护。界标可能因人为的或自然的因素发生位移或遭到破坏,为保护地产拥有者或使用者的合法权益,须及时地对界标的位置进行恢复。在某一地区进行地籍测量之后,表示界址点位置的资料和数据一般有:界址点坐标、宗地草图上界址点的点之记、地籍图、宗地图等。,对一个界址点,以上数据可能都存在,也可能只存在某一种数据。可根据实地界址点位移或破坏情况和已有的界址点数据及所要求的界址点放样精度、已有的仪器设备来选择不同的界址点放样方法。,恢复界址点的放样方法一般有直角坐标法、极坐标法、角度交会法、距离交会法。这几种方法其实也是测定界址点的方法,因此测定界址点位置和界址点放样是互逆的两个过程。不管用哪种方法,都可归纳为两种已知数据的放样,即已知长度直线的放样和已知角度的放样。,1、已知长度直线的放样 已知长度是指界址点与周围各类点间的距离:(1)界址点与界址点间的距离;(2)界址点与周围相邻明显地物点间的距离;(3)界址点与邻近控制点间的距离。这些已知长度可以通过坐标反算得到,也可以从宗地草图或宗地图上得到,均为水平距离。,2、已知角度的放样 已知角度通常都是水平角。在界址点放样工作中,如用极坐标法或角度交会法放样,才要计算出已知角度,此时已知角度一般是指界址点和控制点连线与控制点和定向点之间连线的夹角。设界址点坐标(Xp,Yp),放样测站点(XA,YA),定向点(XB,YB),则,此时放样角度为=APAB。把经纬仪架设在测站上,瞄准定向方向并使经纬仪读数置零,然后顺时针转动经纬仪的读数等于,移动目标,使经纬仪十字丝中心与目标重合即可。,二、界址的鉴定 依据地籍资料(原地籍图或界址点坐标成果)于实地鉴定土地界址是否正确的测量作业,称为界址鉴定(简称鉴界)。界址鉴定工作通常是在实地界址存在问题,或者双方有争议时进行。问题界址点如有坐标成果,且临近还有控制点(三角点或导线点)时,则可参照坐标放样的方法予以测设鉴定。如无坐标成果,能在现场附近找到其他的明显界址点,应以其暂代控制点,据以鉴定。,否则,需要新施测控制点,测绘附近的地籍现状图,再参照原有地籍图、与邻近地物或界址点的相关位置、面积大小等加以综合判定。重新测绘附近的地籍图时,最好能选择与旧图等大的比例尺并用聚脂薄膜测图,这样可以直接套合在旧图上加以对比审查。,正常的鉴定测量作业程序如下:1、准备工作(1)调用地籍原图、表、册。(2)精确量出原图图廓长度,与理论值比较是否相符,否则应计算其伸缩率,以作为边长、面积改正的依据。(3)复制鉴定附近的宗地界线。原图上如有控制点或明确界址点(愈多愈好),尤其要特别小心的转绘。(4)精确量定复制部分界线长度,并注记于复制图相应各边上。,2、实地施测(1)依据复制图上的控制点或明确的界址点位,并判定图与实地相符正确无误后,如点位距被鉴定的界址处很近且鉴定范围很小,即在该点安置仪器测量。(2)如所找到的控制点(或明确界址点)距现场太远或鉴定范围较大,应在等级控制点间按正规作业方法补测导线,以适应鉴界测量的需要。(3)用光电测设法、支距法或其他点位测设方法,将要鉴定的界址点的复制图上位置测设于实地,并用鉴界测量结果计算面积,核对无误后,报请土地主管部门审核备案。,

    注意事项

    本文(第9章 变更地籍调查与测量.ppt.ppt)为本站会员(laozhun)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