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
-
资源ID:2895887
资源大小:86.50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
八一中学2014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15分,每小题3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箕踞(qí) 逮捕(dài) 酒馔(zuàn) 间不容发(jin)B. 迤逦(y) 瘙痒(so) 朝暾(tn) 亟来问讯 (jí)C. 垝垣(wéi) 庇祐(bì) 睨视(nì) 力能扛鼎(kán)D. 弄堂(lòn) 央浼(mi) 喧阗(tián) 椎心泣血(chuí)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嗤笑 搠倒 白内瘴 张惶失措B. 滔天 诛连 泊来品 相形见绌C. 撮合 赉发 金刚钻 名门旺族D. 痉挛 驽马 节骨眼 姗姗来迟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先生 ,在笔写的讲稿之外,随时引证许多作品,大部分他都能背诵得出。有时候,他背诵到酣畅处, 记不起下文,他便用手指敲打他的秃头,敲几下之后,记忆力便又 ,成本大套地背诵下去了。A. 博古通今 忽然 恢复 B. 博闻强识 忽然 畅通C. 博古通今 突然 畅通 D. 博闻强识 突然 恢复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曾为中国足球扬眉吐气的铿锵玫瑰队目前已沦落为世界二流乃至三流的球队, 这让非常酷爱足球的人大失所望。B湖南某地公务员工资信息的意外公开,引发了对公务员工资的热议。舆论认为,应通过消除灰色收入,来消解公众对此的误解。C. 刘良欢认为,既然相关部门已经针对打车软件带来的不公采取了措施,同理,该部门也应为打车软件带来的不诚信提供纠纷解决。D去年入冬以来,少数目无法纪的人,任意偷窃、哄抢电线电缆厂大量物资,损失在百万元以上,目前警方已经立案侦查。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从文化学和民俗学的角度看,一个民族的情感与精神是要以一系列特定的方式作为载体的。这种方式就是民俗。 , , 。 , 。 。从这个意义上说,民俗是固定的,严格的,不能随心所欲地删改与添加。 虽然在民俗的传衍中也会发生变异否则,很难成为民俗的内容 是共同遵循的文化规范与仪式民俗不是政令法律 但这种变异一定要经过长时间的接受过程而最终被共同认可 但它是经过一代代认同、接受和传承下来的ABCD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英国媒体称,根据一项针对地球深处地下物质的研究,地球上的生命或许源自深深的地下而非地表。英国每日邮报12月9日报道指出,研究人员已经发现了在地下深达五千米处生活和繁殖的微生物,这为35亿年前地球上生命源自何处的问题提供了线索。这项研究表明,这些微生物可能已经在与地表隔绝的情况下生活了几十亿年。但更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这些与世隔绝的生命形态分布在不同大陆,但都创造出了拥有相似基因的个体。研究人员发现,生活在北美和欧洲地下深处岩石缝隙中的微生物,与普林斯顿大学一个团队从约翰内斯堡地区一处矿井通道内地下深处岩石缝隙中获取的样本高度相似。其DNA序列也与在北美洲西北部海域和日本东北部海域岩石海床上发现的微生物相似。这表明,这些微生物是由一个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而这个祖先就生活在地球生命起源的时代。报道指出,这一最新发现不同于以往的理论,即生命并非诞生于地表湖泊和海洋的“原生汤”中,而是诞生于地下岩石含水的微小缝隙内。该理论认为,35.5亿至38亿年前,生命诞生于池塘或海洋中,起因是空气中的化学物质在某种形式能量的作用下生成氨基酸,而氨基酸可以构成蛋白质,然后再进化成地球上第一批生物种类。然而,这种假设存在一个问题,例如,当初地球表面存在强烈的紫外线辐射,它可以迅速摧毁暴露在阳光下的复杂生物分子。科学家说,这些微生物有可能被用于医疗目的,因为他们发现这些微生物可以承受120摄氏度的高温和比地面高出50倍的大气压。人们能够理解和描述这些现象,是得益于通过深碳观测计划对微生物学和地球化学数据的汇总与整合。6下列不属于“地球上的生命或许源自深深的地下”的依据的一项是( )A研究人员发现,生活在北美和欧洲地下深处岩石缝隙中的微生物,可能已经在与地表隔绝的情况下生活了几十亿年。B在欧洲地下深处岩石缝隙中的微生物和日本东北部海域岩石海床上发现的微生物的DNA序列相似。C由一个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的彼此相似的微生物可以散布到相距遥远的南非、北美和日本。D在地下深达五千米处生活和繁殖的那些生命形态通过氢与甲烷获取能量,这些化学燃料可以通过高温高压下的某些种类的岩石获得。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微生物是由一个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而这个祖先就生活在地球生命起源的时代。B施伦特博士认为人们不能够理解为什么在相隔1.6万公里的不同地点,竟然生活着几乎完全一样的微生物。C生命诞生于地下岩石含水的微小缝隙内的理论存在一个问题,例如,当初地球表面存在强烈的紫外线辐射,它可以迅速摧毁暴露在阳光下的复杂生物分子。D通过深碳观测计划对微生物学和地球化学数据的汇总与整合,有利于人们理解和描述某些微生物的特殊现象。8从全文看,下列表述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生命形态不仅可以依靠太阳光为生,而且可以通过氢与甲烷获取能量。B、在地下深处极度高温高压的坚硬岩石缝隙中,在相隔1万多公里的不同地点,生活着几乎完全一样的微生物,这种情景对人的想象力是一种考验。C35亿年前,生命诞生于池塘或海洋中,因为在某种形式能量的作用下,空气中的化学物质能够生成氨基酸,而氨基酸可以构成蛋白质,然后再进化成地球上第一批生物种类。D诞生于地下岩石含水的微小缝隙内的微生物可以承受120摄氏度的高温和比地面高出50倍的大气压,因此,这些微生物可能在医疗方面有利用的前景。 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1题。金山寺医僧浙右某孝廉约伴入都会试,舟至姑苏,孝廉病矣。同伴唤舆送至名医叶天士家诊治。叶诊之良久,曰:“君疾系感冒风寒,一药即愈。第将何往?”孝廉以赴礼闱对。叶曰:“先生休矣,此去舍舟登陆,必患消渴症,无药可救,寿不过一月耳。脉象已现,速归,后事尚及料理也。”遂开方与之,谕门徒登诸医案。孝廉回舟,惶然泣下,辞伴欲归。同伴曰:“此医家吓人生财之道也。况叶不过时医,决非神仙,何必介意。”次日,孝廉服药果愈。同伴益怂恿之,遂北上,然心甚戚戚。舟抵江口,风逆不得渡,同人约游金山寺。山门前有医僧牌,孝廉访禅室,僧为诊视曰:“居士将何之?”以应试对。僧蹙额曰:“恐来不及矣。此去登陆,消渴即发,寿不过月,奈何远行耶?”孝廉泣下曰:“诚如叶天士言矣。”僧曰:“天士云何?”孝廉曰:“无药可救。”僧曰:“谬哉,药如不能救病,圣贤何必留此一道?”孝廉觉其语有因,跽而请救。僧援之曰:“君登陆时,王家营所有者秋梨也。以后车满载,渴即以梨代茶,饥则蒸梨作膳。约至都食过百斤,即无恙焉。得云无药可救,误人性命耶。”孝廉再拜而退。行抵清河,舍舟登车,果渴病大作矣。如僧言,饮食必以梨,至都平服如故。入闱不售,感僧活命恩,回至金山,以二十金及都中方物为谢。僧收物而却其金曰:“居士过苏城时,再见叶君,令其诊视。如云无疾,即以前言质之。彼如问治疗之人,即以老僧告之,胜于厚惠也。”孝廉如言往见天士,复使诊视。曰:“君无疾何治?”孝廉以前言质之,天士命徒查案,相符,曰:“异哉,君其遇仙乎?”孝廉曰:“是佛,非仙。”以老僧言告之。天士曰:“我知之矣。先生请行,我将停业以请益。”遂摘牌散徒,更姓名,衣佣保服,轻舟往投老僧,求役门墙,以习医术。一日,有舁一垂毙之人至,其腹如孕,来人曰:“是人腹痛数年,而今更甚。”僧诊讫,命天士复诊,开方首用白信三分。僧笑曰:“妙哉,汝所以不及我者,谨慎太过。此方须用砒霜一钱,起死回生,永除痰根矣。”天士骇然曰:“此人患虫蛊,以信三分,死其虫足矣。多则人何能堪?”僧曰:“汝既知虫,不知虫之大小乎?此虫已长二十寸余矣,试以三分,不过暂困,后必复作。再投以信,避而不受,则无药可救矣。用一钱,俾虫毙,随矢出,永绝后患,不更妙耶?”天士惑甚。僧立命侍者出白丸纳病人口中,以汤下之,谓来人曰:“速舁回寓,晚必遗矢出虫,俾吾徒观之。”来人唯唯,舁病人去。至夜果如所言挑一赤虫来长二尺余病人已苏饥而索食僧命以参苓作糜进之旬日痊可。天士心悦诚服,告以真姓名而求益。 (有删节)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将何往第:只是。B谕门徒登诸医案 登:记录,记载。C僧诊讫 讫: 完毕。D以汤下之汤:药汤。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即以老僧告之,胜于厚惠也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B君无疾何治 大王来何操C异哉,君其遇仙乎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D再投以信,避而不受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11文中画破浪线的部 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至夜/果如所言/挑一赤虫/来长二尺余/病人已苏/饥而索食/僧命以参苓作糜进之旬日/痊可B. 至夜/果如所言/挑一赤虫来/长二尺余/病人已苏/饥而索食/僧命以参苓作糜进之/旬日痊可 C. 至夜/果如所言/挑一赤虫/来长二尺余/病人已苏/饥而索食/僧命以参苓作糜进之/旬日痊可 D. 至夜/果如所言/挑一赤虫来/长二尺余/病人已苏/饥而索食/僧命以参苓作糜进之旬日/ 痊可 四、(28分)1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2分)(1)谬哉,药如不能救病,圣贤何必留此一道?(4分) (2)入闱不售,感僧活命恩,回至金山,以二十金及都中方物为谢。(4分) (3)速舁回寓,晚必遗矢出虫,俾吾徒观之。(4分) 【注】本诗是刘长卿寄居在余干(今属江西)旅舍时所作。(1)诗歌首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烘托出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 (2)全诗有一个明显的时间变化过程,请写出。(4分) 14古诗文填空。(8分)(1)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 。(归去来兮辞)(2)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蜀道难)(3)子曰:“不愤不启, 。 ,则不复也。”(论语)(4)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 , ;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阿房宫赋) 五、名著阅读题(6分)15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关羽旧时箭伤常在阴天发作。华佗认为应当切开臂膀刮掉渗入的毒药,病才能根除。关羽便伸出臂膀让华佗切开。华佗用刀刮骨,悉悉有声。左右掩面失色。关羽却饮酒食肉,谈笑弈棋,神色自若。华佗刮尽其毒,敷上药,以线缝之。关公大笑而起,华佗称赞说:“君侯真天神也!”(三国演义)B、大卫是个遗腹子,经常受继父毒打,被锁在楼上,只有佩葛蒂在夜半时分,偷偷前来送吃的,并安慰他,说他是她心目中最乖的宝贝,永远爱他。大卫说,从那时起,他对她产生了一种无法言喻的深情。(大卫·科波菲尔)C、觉新深爱着表妹梅,但父亲却以抓阄的方式为他选定李家小姐瑞珏,他像一个傀儡似的,又像一个宝贝被人珍爱着,订婚,结婚。觉慧则不同,在觉民鼓动下抗婚。(家)D、金陵十二钗指的是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贾巧姐、李纨、秦可卿。(红楼梦) 16.三国演义第55回中,岸上士兵大喊“赔了夫人又折兵”,请简述“赔了夫人”的相关情节。(3分) 六、(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车在旅途聂鑫森他车在旅途,但他永远是半途而废!每次我来看望车教授,他总是用这句话来作不变的序言,对他远在旅途、几年不归的儿子车千里作尖刻而痛惜的评价。我自个儿坐下来,说:先生,千里还是有志气的。他怪怪地笑起来。笑得我毛骨悚然。作为曾是车教授的硕士生,以及他现在的同事,我对他充满了同情和景仰。妻子早丧,把儿子车千里抚养成人,至今犹是一个鳏夫。于寂寞中,做着极为枯寂的学问,在柳宗元的研究上,他是独领风骚的。我的来访,一是想慰藉他儿子远离不归的孤清,二 是想得到他于学问上的教诲。但我发现我的到来,却成为他从此述说他儿子的一个契机,而且话语惊人地相似。在这个特定的时间里,他很少谈学问,这一点使我很尴尬。在许多日子后,我习惯了这种谈话,并为此而激动不已。他车在旅途,但他永远是半途而废,分明是一种对人生的警示。在一段日子没听到这句话时,我会渴望听到这句话,因为这句话落到我心上的时刻,所有的神经末梢都会发出一种轰响。甚至,我觉得这句话,是车教授对他自己说的。他的所有关于对儿子的表述,已经剥离开儿子这个本体,我想我的猜测是有道理的。车教授怪怪地笑罢,用手拍拍一叠线装书,夕光中飘袅出淡淡的尘烟,有一种久远的气味在书房里弥漫开来。我问他是否吃过了饭,身体是否舒服,柳文拾微这本专著写到哪个章节了?车教授置若罔闻,他干咳了一声,说:从小千里就心浮气躁,没有耐心把一件事做完,他总是半途而废!我三十岁才得子,他妈妈体弱多病,有一个“千里”已经很满足了。三岁时他在院子里和一些小伙伴玩泥巴,是那种胶性很重的泥巴,叫白胶泥。他做一辆坦克,什么都做好了,只等装上履带就成了。他装了几次没装好,就狠狠地把坦克摔碎了。再把泥巴团起来,做一把小手枪,做到扳机那地方,没兴趣了,又把泥巴揉成一团。我站在旁边看着,我对他说:你什么也做不成,你总是半途而废。他瞅着我,梗着脖子说:就要!就要!我走过去,第一次给了他两个耳光。到小学时,给他买了一辆小自行车,是两个轮子的。院子前面有个小坡,他骑着车往坡上冲,快到坡顶时,他慌忙刹了车,推着往上走,再倒转车头,骑上去溜坡下来。再往上冲,再刹车,再推车到坡顶。他一次也没有冲上去过,坡很平缓,就不知道他为什么会冲不上去。有一次我问他你怎么冲不上去?他说:我觉得你老在望着我,我就没勇气了。我说:你就当我不在这个世界上了。他说:可你在。说完,竟莫名其妙地哭了起来。以后,读初中、高中,很平庸。我希望他能考上大学,到底没考上。几代人都是大学生,就他是个高中生!只好进厂当工人,学的是钳工,技术上也拔个尖吧,没有,混日子!车教授连连叹气。天色渐渐地暗了下来。我想去开灯。就这样吧。别开灯。我感觉到车教授的眼里渐渐地盈满了泪水,他不想让我看到那两汪泪水。我说:三年前,千里发誓要壮我中华魂,骑自行车周游全国,一直就没回过家,报纸上时有报道,这也是一个事业。车教授又怪怪地笑了。到二十五岁一事无成,忽然想起了千里走单骑。他是想做个样子给我看,他是有耐性有毅力的。他想回击我对他 的失望,是一种示威。他选择的起点是在这个校园里,身上挂着绶带,车头上插着一面红旗,像演戏。拍电视、发表演说。那天,我就坐在书房里,我知道我的儿子在想什么。我的学生对我说:你的儿子了不起。我说:他车在旅途,但他永远是半途而废。我说:不,车先生,他车在旅途,并没有半途而废!黑暗中车教授的声音变得非常苍老而遥远:只有我知道他,他是我的儿子。隔些日子,他会打一次电话来,问我身体怎么样,说很对不起,不能侍 奉晨昏,说他此刻正在某处,相距遥遥。有些电话从声音的清晰度上,我判断他就在这座城市的某个地方,因为长途电话的声音没有这么亮。他很想见我,同时又怕他的回家导致我更大的失望和鄙夷,他不能变成事实上的半途而废,他要营造一种车在旅途的气氛。按常例,我应告辞了。但这个初夏的夜晚,我脑子里灵光一闪,突然有了深谈下去的欲望,比如,是什么导致了千里的总是半途而废? (节选自经典小说)17.小说开头一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分) 18车教授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4分) 19.小说题为“车在旅途”,但主要内容是围绕车教授的儿子车千里远在旅途、几年不归展开的。如果以“儿在旅途”为题,你认为是否合适?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6分) 20. 下列对这篇小说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 )A.听到“我”说“千里还是有志气的”时,车教授发出令“我”毛骨悚然的怪笑。这是对儿子不屑一顾的嘲笑与恨铁不成钢的苦笑。B.车教授以儿子三岁时摔坏泥巴坦克、小学时没勇气骑车冲上坡顶、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为例,说明他儿子做事总是半途而废。C.车千里决定“千里走单骑”时,将起点选择在校园里,其实质就是演戏,目的是做个样子给父亲看看,向父亲示威。D.这篇小说借“我”与车教授的对话展开情节,在对话中交代故事的来龙去脉,揭示人物的性格特点及作品主题。E.这篇小说的结尾写车千里给父亲打电话,并且就在本市的某个地方,暗示他此次骑车周游全国已经半途而废。 七、(15分)21.语言综合运用。百年来,孔子或被美化为神,或被丑化为鬼,塑造了中华民族心灵的孔子却也遭受着最为巨大的误解。随着时代的发展,萦绕在孔子身上的一些迷雾被廓清,孔子回归到正常的人的地位上。结合先秦诸子选读,刻画你心中的孔子。要求:以描写为主,杂以抒情、议论。 运用对比和排比的修辞手法。 内容要联系课本先秦诸子选读。 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准确、生动。 不少于200字。 八、(50分)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小明课余时间去学钢琴,能弹几首肖邦的曲子,就不再继续学了;他对武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可是学了几招,就满足了;他觉得画水墨画很神奇,买了几本画书,几张宣纸,学起了水墨画,但也没坚持几个月,只留下几张花鸟鱼虫画。妈妈批评小明:“你看你尽瞎忙,一事无成,你的同学有的钢琴拿了大奖,有的武术上了电视,有的水墨作品参展了,你什么也没有。”妈妈的批评对吗?你在这方面有什么体验或看法,请写一篇文章。要求:(1)写议论文。(2)题目自拟。(3)不少于700字。(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高三语文答案13(1)首联描绘了一副秋天的西风落叶图,烘托了诗人情怀的凄清冷寂,隐隐透露出一种郁郁的离情相思。(2)时间上由看得见枫叶稀的日暮时分,写到夜色渐浓,城门关闭,进而写到明月初上,直到夜阑人静,坐听闺中思妇捣寒衣的砧声,时间上有递进。14(1)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2)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3)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猿猱欲度愁攀援 (4)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5)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15 C16.周瑜以吴侯招女婿为名,骗刘备到东吴,顺势扣下刘备换荆州;(1分)诸葛亮识破美人计,将计就计;(1分)吴侯之妹帮助丈夫刘备离开东吴回到荆州。(1分) 17照应标题,并设置悬念,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在文中反复出现,成为贯穿全文的线索;点名车教授对儿子的评价,引出下文对父子关系的叙述,并引人深思。18作为一个学者,他甘于寂寞,专心治学,卓有成就;作为一个父亲,他关爱儿子,但对儿子期望过高,且性格比较固执,以致教育方法简单粗暴,损伤了儿子的自信与自尊,也造成父子之间的隔阂。19观点一:以“儿在旅途”为题不合适。理由:“车”在文中一语双关,既以姓氏来指代车千里,又指他骑自行车周游全国的事实,体现出作者巧妙的构思;小说中多次写到车千里 骑车,以“车在旅途”为题可使前后文照应更加紧密;以“车在旅途”为题,可借“车”喻人,突出人生如骑车、不能半途而废的哲理。观点二:以“儿在旅途”为题合适。理由:标题直接揭示父子关系,更加明白醒目,也更符合小说内容;以“儿在旅途”为题,能衬托出车教授的孤清、寂寞的现实处境,并能引发人们对其处境的思考;“儿在旅途”,父亲担忧,以此为题,有助于表现车教授对儿子的思念与关爱,以致因爱极生恨,恨铁不成钢,从而凸显小说主题。20 CE【解析】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C项,“实质就是演戏”“向父亲示威”的说法不准确,这是车教授对儿子一种有成见的判断;E项,“并且就在本市的一个地方”只是车教授的一种推测,“已经半途而废”的说法过于武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