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金属和金属材料(可编辑) .doc
2013年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金属和金属材料1.(2013.福州市)下列关于铁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铁部分锈蚀后没有回收价值B.铁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C.铁生锈,产生的铁锈能阻止铁继续被锈蚀 D.铁生锈是铁在有氧气和水等物质存在的条件下,发生复杂化学反应的过程2.(2013.泸州市)下列家庭小实验中,铁钉被腐蚀速度最慢的是( )B3.(2013.泰安市)下列防锈措施合理的是 ( ) A.经常用水冲洗自行车链条B.在铁制暖气片上刷“银粉” C.用“钢丝球”打磨铝锅表面 D.用过的菜刀及时用盐水清洗4.在金属表面覆盖保护膜是普遍采用的金属防锈措施之一。下列自行车的防锈措施中,不属于覆盖保护膜的是 ( ) A.擦拭保持洁净与干燥 B.链条上油 C.轮圈镀铬D.车架喷漆5.(2013.株洲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钉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B.钢铁是钢和铁熔合在一起制得的具有金属特性的合金C.铜粉在空气中加热后固体质量会增加,因此这个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D.处理金属废弃物的方法是填埋法6.(2013.黄石市)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铁钉在潮湿空气中易生锈 B.常温下金属均为固态 C.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D.合金的许多性能和组成它们的纯金属不同7.(2013.陕西省)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细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 B. 蜡烛逐渐熄灭C. 铝片上有划痕 D. 冷却后粗铜丝b端略上升8.(2013.乐山市)下列有关化学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铁丝浸没在水中比暴露在潮湿的空气中更容易生锈 B.凡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C.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可燃物只要达到着火点就能燃烧9.(2013.南宁市)目前,南宁市正在进行地铁建设,修建地铁广泛使用金属材料,下列不属于合金的是( ) A.锰钢B.生铁C.硬铝 D.合成材料10.(2013.宜宾市)下列有关事实不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的是 A.不能用金属铜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B.银的导电性强于铜 C.镁和铝与稀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 D.铜能将银从硝酸银溶液中置换出来11.(2013.广州市)下列关于铁制品的使用合理的是 () A.铁铜加入硫酸铜溶液和石灰水配制农药 B.菜刀用湿布包起来防止生锈 C.不锈钢可用于制作外科手术刀D.用铁锅长期翠芳姜醋12.(2013.苏州市)下列物质不属于合金的是 ( ) A.青铜 B.铝C.钢 D.生铁13.(2013.大连市)下列关于金属利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用铝制高压电线B.用钨制灯丝 C.用纯铁制机床底座 D.用铝粉制防锈漆14.(2013.苏州市)下列有关金属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常温下所有金属都是银白色的固体 B.在空气中灼烧铜丝,其表面会变黑 C.铜、银等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D.埋在潮湿、疏松、透气的酸性土壤中的铸铁管容易被腐蚀15.(2013.苏州市)为了验证铁、铜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差异,如右图所示取2支试管分别进行有关实验,若要观察到现象的显著差异,所用液体合理的是() A.蒸馏水 B.稀盐酸 C.酒精水溶液 D.硫酸钠溶液 16.(2013.日照市)镁是一种化学性质活泼的金属,在空气中常温下就能被缓慢氧化。下列有关镁条燃烧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前,应先用砂纸打磨镁条至表面出现银白色 B.实验时,应使用石棉网 C.实验时,应用坩埚钳夹持镁条,在酒精灯上点燃 D.镁条在空气中缓慢燃烧,发出耀眼的黄光,有大量蓝紫烟生成17.(2013.河南省)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将锌粒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锌粒表面有紫红色物质析出,还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的“异常”现象。推测该气体可能是( )A.氢气B.二氧化硫C.二氧化碳D.一氧化碳18.(2013.荆州市) 金属防锈既可以节约资源,又能美化环境。下列钢铁制品经过如下处理后,防锈效果最差的是() A. 经常在表面涂油的大型钢制机械 B. 涂上防锈漆后的“辽宁”号航母舰体外壳 C. 擦洗干净后长期存放在室外的大型铁制农机具 D. 经过“烤蓝”,在表面形成致密氧化膜的钢制枪管19.(2013.盐城市)下列有关钢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生铁和钢都属于铁合金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Fe2O3 C.在钢管表面镀锌可以防止锈蚀 D.炼铁的主要原料有铁矿石、焦炭、石灰石20.(2013.佛山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常温下金属都是固体 B.钠比铝抗腐蚀能力强 C.青铜、生铁、焊锡均属合金 D.木炭和ZnO在高温条件下不能反应 21.(2013.佛山市)分别向a、b两支试管中加入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的铁片,再向a中加入植物油,均塞上橡皮塞,U型玻璃管内为红墨水(开始时两端液面水平),如下图所示,放置一段时间后,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植物油用于隔绝氧气和水B.两支试管中的铁片均被腐蚀C.U型玻璃管两端的液面变为右低左高D.U型玻璃管两端的液面变为左低右高 22.(2013.青岛市)控制变量法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利用下图所示实验不能实现的探究目的是 ( ) A.甲中对比可探究铁的锈蚀与植物油是否有关 B.甲中对比可探究铁的锈蚀与水是否有关 C.乙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达到一定温度 D.乙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与氧气接触23.(2013.上海市)用稀硫酸除铁锈的原理是 ( )D24.(2013.荆门市)把A、B、C三种金属片分别加入稀硫酸中,A、B表面有气泡产生,C无变化;把A加入B的硫酸盐溶液中,A表面析出B。则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B>A>CB.A>B>CC.C>B>AD.A>C>B 25.(2013.黄石市)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如果将甲、乙、丙分别投入到CuSO4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甲、丙表面出现红色物质,乙没有明显现象;再将大小相同的甲、丙分别放到相同的盐酸中,甲、丙均产生气泡,但甲产生气泡的速度明显快于丙,则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A.甲丙乙B.丙乙甲 C.甲乙丙 D.丙甲乙26.(2013.日照市)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将甲投入丙的硫酸盐溶液中,有丙析出。将乙、丙两种金属分别投入硫酸铜溶液中,丙的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乙的表面没有明显变化。则甲、乙、丙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A.甲>乙>丙 B.甲>丙>乙C.丙>乙>甲 D.丙>甲>乙27.(2013?长沙)金属M与AgNO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2AgNO3M(NO3)2+2Ag.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M的金属活动性比Ag强B. 金属M可能是铜 C. 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D. 该反应前后M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28.(2013.株洲市)用实验比较铜、锌、银的金属活动性,最好的方法是选用下列试剂中的( )A.ZnSO4溶液 B.NaOH溶液 C.稀硫酸D.CuSO4溶液29.(2013.昆明市)某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Ag、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其中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组合是()A.B. C. D. 30.(2013.潍坊市)有X、Y、Z三种金属,只有Z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如果把Y加入X的硝酸盐溶液中,Y表面有X析出。据此判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 A.X>Y>Z B.X>Y>Z C.Y>X>Z D.Z>Y>X31.(2013.鞍山市)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不锈钢是一种合金 B.活性炭能将硬水软化 C.塑料属于合成材料 D.铁制品表面刷漆能防锈32.(2013?扬州)下列有关金属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B. 车船表面涂油漆可防止生锈C. 废铜屑可全部溶解于过量稀盐酸D. 黄铜比纯铜的硬度大33.(2013.达州市)某不纯的铁5.6g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生成0.21g氢气,则铁中混有的金属可能是( ) A、Zn B、Cu C、Mg D、Ag34.(2013.青岛市)在托盘天平的两盘上各放一只质量相同的烧杯,在两只烧杯里分别加入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将天平调节至平衡。然后向左盘的烧杯中加入8.4g铁,反应物之间恰好完全反应。欲使天平恢复平衡,则可向右盘的烧杯中加入 () A.8.4g 铝B.8.4g氧化钙 C.8.4g 镁D.8.4g碳酸镁35.(2013.眉山市)某合金由两种金属元素组成,取该合金60g投入足量稀硫酸中,反应完全后,测得生成H23g,则合金的组成不可能是() A、Fe与Zn B、Mg与CuC、Na与AlD、Al与Fe36.(2013年德阳市)Wg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产生ag氢气,Wg锌与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产生bg氢气,则a与b的关系是( ) A. ab B.ab C.ab D.无法比较37.(2013.连云港)将金属X置于氯化铝溶液中,Y表面无固体析出;而将其置于硝酸银溶液中,会发生反应:X +2 AgNO3 XNO32 +2Ag 。由此可判断X、Al、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 () A.Al?Ag?X B.Ag?X?AlC.Al?X?AgD.X?Al?Ag38.(2013.烟台市)某金属加工厂生产过程中的废液含有少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为回收利用资源和防止污染,该厂向废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少量的稀盐酸,无沉淀产生,则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铜 B.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和铜,一定不含有铁 C.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一定没有硝酸银 D.滤液中一定含有有硝酸亚铁,可能含有硝酸银和硝酸铜39.(2013.鞍山市)有X、Y、Z三种金属,X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Y、Z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稀硫酸中,Y溶解并产生氢气,Z不反应。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至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 A.X Y Z B.X Z Y C.Y Z X D.Z Y X 40.(2013.泰安市)小明为探究金属与盐的反应,将一定质量的某种金属M的粉末放入AgNO3与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发现,溶液呈现无色,溶液底部有少量固体粉末;过滤后在滤渣和滤液中分别加入适量稀盐酸,滤渣中有无色气体产生,滤液中无沉淀产生。结合实际现象判断,小明得出的以下结论错误的是( ) A.滤液中一定没有银离子B.滤渣中一定含有金属单质M C.滤渣中一定含有单质铜 D.加入的金属M可能是单质铁 41.(2013.德州市)下面四种金属中,有一种金属能与其余三种金属的盐溶液反应,则该金属是 ( ) A.Ag B.Cu C.Al D.Zn42.(2013.湘潭市)有X、Y、Z三种金属,把它们投入稀盐酸中,只有Z表面有气泡冒出,把Y投入X的硝酸盐溶液中,Y表面有X析出,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 AX>Y>Z B. Y>X>ZC. Z>Y>X D.Z>X>Y43. (2013.孝感市)有甲、乙、丙、丁四种金属。只有甲在自然界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丁盐的水溶液不能用乙制的容器盛放,但可用丙制的容器盛放。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 A.甲乙丁丙 B.丙丁乙甲 C.丙乙丁甲 D.乙丁丙甲44.(2013.盐城市)金属R投入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镁条插入R的硫酸盐溶液中,有R析出,则R、Mg、Cu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 ()A.Mg>R>CuB.Cu>R>Mg C.R>Mg>CuD.Mg>Cu>R45.(2013.襄阳市)现有X、Y、Z三种金属,将X、Y分别放入稀硫酸溶液中,结果Y表面产生氢气,X无变化,另取X放入Z的盐溶液中,结果X表面有Z析出,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顺序是 ( ) A.X>Y>ZB.Y>Z>X C.X>Z>Y D.Y>X>Z46. 2013连云港将金属X置于氧化铝溶液中,X表面列固体析出;而将其置于硝酸银溶液中,会发生反应:X+2AgNO3XNO32+2Ag。由此可判断X、Al、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 A.Al>Ag>X B. Ag>X>Al C. Al>X>AgD. X>Al>Ag47.(2013.菏泽市)现有等质量的X、Y两种金属,分别放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已知X、Y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生成氢气的质量:X?Y B.相对原子质量:X?Y C.金属活动性:Y?X D.消耗硫酸的质量:X?Y48.(32013.庆阳市)电影黄金大劫案上映后,里面用“王水”(浓盐酸与浓硝酸的混合液)溶解黄金的情引起了广泛的热议。黄金溶解在“王水”中形成HAuCl4(四氯合金酸),没有氢气产生。根据以上信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王水”溶解黄金是化学变化;金比氢活泼;HAuCl4中,Au的化合价为+3价;可以将pH试纸伸入“王水”中测其酸碱度;“王水”可以用铁质容器盛装。 A. B. C. D. 49.(2013.庆阳市)小明发现月饼盒里的脱氧剂部分呈红褐色,查阅资料得知脱氧剂中含有铁粉和活性炭。他猜想这包脱氧剂中可能含有:Cu和C;Fe2O3和C;Fe3O4和C;Fe3O4、C和Fe;Fe2O3、C和Fe。其中猜想合理的是( ) A. B. C. D. 50.(2013.黄冈市)X、R表示两种金属,在溶液中发生反应:X+3RNO33R+X(NO3)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B.若X是Al,R是Ag,则反应后溶液质量减少 ?C.X可能是Fe,R可能是Cu?D.X的金属活动性比R强51.(2013?遂宁)已调平的托盘天平(高灵敏度)两边各放一个等质量的烧杯,向烧杯中倒入质量相等、质量分数也相等的足量的稀硫酸,然后在左边的烧杯中放入一定质量的铁粉,同时在右边的烧杯中放入等质量的锌粉,在反应过程中天平指针的偏转情况为( ) A. 先左后右B. 先右后左C. 不偏转D. 无法确定52.(2013.湘潭市)在托盘天平的两边各放一只烧杯,调节天平平衡,向两烧杯中分别注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足量),然后向右盘的烧杯中放入一定质量的Fe粉,同时向左盘的烧杯中放入与Fe粉等质量的Zn粉,反应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 A.天平最终仍然平衡 B.天平指针先偏向左盘,后偏向右盘 C.天平指针始终偏向右盘 D.天平指针先偏向右盘,后偏向左盘53.(2013.眉山市)下图是用回收废料来制取铜,同时制取FeSO4?7H2O的流程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操作、都是过滤 B.操作为蒸发结晶 C.固体B与稀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 + H2SO4 FeSO4 + H2 D.溶液A与F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SO4 + 2Fe 3Cu + Fe2SO4354.(2013?滨州)下列现象和事实,可用金属活动性作合理解释的是( )金属镁在空气中比铝更容易燃烧,说明镁比铝的活动性强金属铝比金属锌更耐腐蚀,说明锌比铝活动性强用硫酸铜、石灰水配置农药波尔多液时,不能用铁制容器尽管金属的种类很多,但在自然界中,仅有少数金属(银、铂、金)以单质形式存在.A. B. C. D. 55.(2013.广州市)下列事实不能证明甲的金属活动性比乙强的是( ) A.自然界中甲元素只以化合物形式存在,乙元素有单质形式存在 B.甲能与盐酸反应而乙不能 C.甲能从乙的盐溶液中置换出乙 D.化合物中甲元素显+2价而乙元素显+3价56.(2013.河北省)把等质量的X、Y、Z、M四种金属分别加入到同体积、同浓度的足量稀盐酸中。再把X加入到Z NO32溶液中,M加入到YNO3溶液中。反应关系如图2所示。据此判断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A.Z>X>M>YB.X>Z>M>Y C.X>Z>Y>M D.Y>M>Z>X57.(2013.绍兴市)进行如图实验,加热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有红色物质出现,说明氢气具有 A.还原性 B.可燃性 C.氧化性 D.助燃性 58.(2013.南宁市)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金属材料。(1)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空气和_直接接触。(2)根据铁生锈的条件,自行车支架采取的防锈措施是_。(3)某同学为了验证镁、铁、铜的活动性顺序,他选择了打磨过的铁丝,你认为他还需要先的另外两种溶液是_溶液和_溶液。请根据选定的试剂写出上述实验中发生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1)水 (2)烤蓝 (3)硫酸镁 硫酸铜 Fe + CuSO4 FeSO4 + Cu59.(2013.陕西省)(5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已走进千家万户。制造汽车要用到含铜、铁、铝等成分的多种金属材料。(1)在汽车电路中,经常用铜作导线,这是利用了铜的 性。(2)车体多用钢材制造。其表面喷漆不仅美观,而且可有效防止与接触而生锈。(3)工业上用CO还原赤铁矿冶炼金属铁的化学方程式为 。(4)在实验室中探究铝、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除铝、铜外,还需要用到的试剂是 。(填一种即可) 1导电 (2)氧气和水 (3)3CO+ Fe2O3 2 Fe +3CO2?(4)稀盐酸(或稀硫酸或硫酸铜溶液等)60.(2013.大连市)钢铁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1)铁制品在一定条件下能生锈,疏松的铁锈不能阻碍里层的铁继续与 反应,因此铁制品可以进一步锈蚀。防止自行车链条生锈的合理措施是 。用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为 。(2)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 。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制品的目的之一是。水、氧气;涂油;Fe2O3+6HCl2FeCl3+3H2O Fe2O3+3CO高温2Fe+3CO2 节约有限的金属资源61.(2013.北京市)(6分)铜是人类最早利用的金属之一。 (1)下列铜制品中,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 (填字母序号)。 A.铜质奖牌B.铜导线C.铜火锅 (2)“湿法炼铜”的原理是硫酸铜溶液与铁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利用废旧电池铜帽(含 Cu、Zn)制取海绵铜(Cu),并得到硫酸锌溶液,主要流程如下(反应条件已略去): 已知:过程中分离操作的名称是 。 过程中有气体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AE 中含铜、锌两种元素的物质有 (填字母序号)。 (1)C (2)Fe + CuSO4 FeSO4 + Cu(3)过滤 Zn + H2SO4 ZnSO4 + H2 AC62.(2013.河南省)(4分)某化学小组用一定量AgNO3和AlNO33的混合溶液进行了右图实验,已知溶液甲呈蓝色。 (1)向固体乙上滴加盐酸时(填“有”或“没有”)气泡产生。 (2)溶液甲中一定含有哪些溶质?(写化学式) (3)请写出该实验过程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没有 2Al NO3 3、Zn NO32、CuNO3 23Cu + 2 AgNO3 Cu NO3 2 + 2 AgZn +2AgNO3 ZnNO32 +2Ag或 Zn + CuNO32 ZnNO32 +Cu63.(2013.大连市)(5分)取铜、锌混合粉末,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后,加入稀硫酸至固体恰好溶解,再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1)滤渣中一定有;滤液中溶质一定有。 (2)设计实验方案,探究滤渣成分和与滤渣成分对应的滤液中溶质成分,写出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及结论。铜;硫酸锌向滤渣中加盐酸若有气泡,滤渣为铜和铁,则滤液为硫酸锌和硫酸亚铁;若滤渣中加盐酸无气泡,滤渣为铜,再向滤液中加铁片,有红色固体出现,滤液为硫酸锌和硫酸亚铁、硫酸铜;没有红色固体出现,滤液为硫酸锌和硫酸亚铁。64.(2013.绍兴市) 学习了金属的化学性质后,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将足量镁条加入到氯化铁溶液中,观察到镁条表面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有黑色固体粉末生成。 【提出问题】产生气体是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猜想一:可能是氯气;猜想二:可能是氢气;猜想三:可能是二氧化碳。 【交流讨论】大家思考后,一致认为猜想三不合理,其理由是_。 【实验与结论】实验步骤现象结论先用试管收集该气体,再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_猜想一不成立用尖嘴导管将气体导出并引燃,同时在上方放一块干冷的玻璃片该气体能燃烧,且玻璃片上有_出现猜想二成立【继续探究】用pH试纸测得氯化铁溶液pH约为2,说明氯化铁溶液中含有较多的_离子。 反应物中不含碳元素,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带火星的木条没有复燃 水雾 氢65.(2013.咸宁市)金属及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铜可以拉成铜丝,这是利用金属的_。 ?(2)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小明在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时,做了如下探究实验(金属片已打磨): 将铁片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铁片表面的现象是_; ?将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此探究实验的目的是_。 (1)延展性 (2)4Al+3O22Al2O3(3)有紫红色的物质生成Cu+2AgNO3CuNO32+2Ag探究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66.(2013.上海市)人类常从矿石中获取金属材料。(1)铁是冶炼最多的金属。工业炼铁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CO+ Fe2O3 2 Fe +3CO2?反应中的氧化剂是_。该反应中所涉及的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_.常用于灭火的是_.(2)铜是人类利用较早的金属,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_,反应后固体的质量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铝在现代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炼铝原料水铝石的主要成分是AlOH3,AlOH3由_种元素组成,2mol AlOH3中含有_g氧元素。(4)金属冶炼通常使矿石中金属元素转变为_填“化合”或“游离”态。(1)Fe2O3(或氧化铁) Fe(或铁) CO2?(2)C + 2CuO 2Cu + CO2减少(3)三96(4)游离67.(2013.日照市)(5分)已知材料:在实验室里,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在烧杯中加一些水,滴入几滴酚酞试液,然后把一小块钠放入水中,钠与水剧烈反应,钠熔为小球并在水面快速游动,产生一种可燃性气体,烧杯中的液体变红。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钠、煤油、水三者的密度大小顺序为>>。 (2)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此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1)水 钠 煤油 (2) 2Na+2H2O=2NaOH+H2 置换反应68.(2013.泉州市)化学实验室要从含少量铜粉的银、锰(Mn)混合金属粉末中分离出贵金属,并获得一种盐晶体,将有关三种金属随意编号为:A、B、C,并设计了如下流程: 1 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 2金属C是 ,操作a的名称是 。(3)已知A的硫酸盐中A元素显+2价,请写出步骤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A B C银 蒸发结晶 Mn+ H2SO4 MnSO4 + H269.(2013.泸州市)A、B、C、D为金属活动顺序表中常见的四种金属。已知:A+BSO4=ASO4+B C+H2SO4=CSO4+H2 B+2DNO3=BNO32+2D 请完成以下填空:(1)金属C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 (填“前面”或“后面”)。(2)根据上述反应能判断出其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其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用字母填写)。(3)若A、B、C、D分别为锌、铁、铜、银中的一种,金属C与H2SO4反应后所得溶液呈浅绿色,则金属A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前面 (2)A>B>D (3)Zn Cu+2AgNO3=CuNO32+2Ag70.(2013.庆阳市)(1)在“南海一号”打捞出来的文物中,“金龙纹手镯”光彩夺目,完好无损;铜镜表面有铜锈;铁器则锈迹斑斑,残存很少,这说明金、铜、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顺序由强到弱的顺序是;(2)生铁和钢是世界上用量最大的 (填“金属材料”或“合成材料”);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写出防止铁生锈的一种方法是。 (1)铁、铜、金 (2)金属材料 3CO+Fe2O3高温 2Fe+3CO2在铁制品表面镀一层其它金属71.(2013.南京市)铁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1)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新型材料纳米级Fe粉能用作高效催化剂。实验室采用还原法制备纳米级Fe粉,其流程如下图所示:纳米级Fe粉在空气中易自燃。实验中通入N2的目的是。写出中H2还原FeCl2置换出铁的化学方程式。(1)3Fe +2O2 Fe3O4 (2)防止生成的纳米级铁粉被氧化 H2 + FeCl2 Fe + 2HCl72.(2013.资阳市)向铁粉和氧化铜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微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插入铁片,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 ;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实验室用浓硫酸配制一定量的稀硫酸,正确操作是将,并不断搅拌。 铜 CuO + H2SO4 CuSO4 + H2O 将浓硫酸沿着容器壁慢慢地注入盛有水的烧杯中73.(2013.潍坊市)铁及其化合物在生活生产中有重要的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点燃细铁丝发生剧烈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为防止集气瓶破裂,常采取的措施是 。(2)已知铁能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将生锈的铁钉(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放入盐酸中,充分反应后有铁剩余,写出发生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是 (用符号表示)。(3)高炉炼铁中,焦炭的作用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4)把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反应结束后有固体剩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写字母序号)。A.剩余固体肯定含有银 B.剩余固体肯定是银和铜C.反应后溶液中一定有Fe2+ 和Cu2+ D.反应后溶液中可能含有Ag+ 和Cu2+(1)3Fe +2O2 Fe3O4 预先在氧气瓶中放入少量水或放入一层细沙(2)Fe + 2HCl FeCl2 + H2 Fe3+(3)C + O2 CO2 C + CO2? 2CO(4)A D74.(2013.资阳市)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如:CO可作冶金工业原料,却对人体健康有害;O2可用于急救病人,维持生命活动需要,却参与钢铁的锈蚀过程。(1)写出高炉炼铁中CO还原氧化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煤气中毒是因为CO与血液中 结合,造成人体缺氧。(2)钢铁制品在 中易生锈;钢和生铁都是铁与元素形成的合金,由于该元素含量的不同,使得钢和生铁的坚韧性有较大差异。(1)3CO+ Fe2O3 2 Fe +3CO2? 血红蛋白(2)潮湿的空气 碳75.(2013金华)某同学为比较镁和铝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将两块表面积相同并除去氧化膜的镁条、铝条分别与相同体积、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测定两种金属与稀硫酸反应得到相同体积氢气所需要的时间。(1)实验前需用98%的浓硫酸配制10%的硫酸溶液。现有烧杯、玻璃棒、 胶头滴管,还需要的仪器有。 (2)利用图甲中A、B仪器可以组装一套实验室测量取氢气体积的装置,该装置导管的连接顺序是 。 (2)图乙中量气管和水准管也可以用来测量氢气体积,为了准确地测量氢气体积,在读取量气管中液面读数的过程中,应注意 (填字母编号)。A.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B.读数前应上下移动水准管,待两管液面相平再读数C.保持水准管静止,待水准管中液面不再上升时再读数 第27题图(1)量筒(2)b接c (3)AB76.(2013.泸州市)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工业上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和氧化铁的反应.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探究,请按要求填空: AB C (1)A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写出CO还原Fe2O3的化学方程式 ; (2)实验中盛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3)右边导气管口放置点燃的酒精灯的目的是 。 (1)红棕色变成黑色 ,3CO+Fe2O3 2Fe+3CO2 (2)石灰水变浑浊 (3)燃烧多余的CO或处理尾气等 77.(2013.吉林省)2013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3.15”晚会,曝出某品牌金饰品掺假的事件,引起同学们的好奇。某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的帮助下,对几种常见金属饰品所含的金属进行了相关的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 (1)怎样鉴别真假黄金? (2)怎样确定钯的金属活动性? 【查阅资料】 (1)假黄金通常是黄铜(Cu-Zn合金); (2)钯(Pd)呈银白色,有金属光泽,可用作饰品。 【实验药品】 钯、铂(Pt)、稀盐酸、硝酸银溶液和氯化钯(PdCl2)溶液 【实验探究】 (1)鉴别黄金样品的真假 取黄金样品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后,观察到黄金样品表面有气泡产生,该气体是 ,说明此样品为 .(选填“真”或“假”)黄金。 (2)探究钯的金属活动性 依据生活经验,同学们猜想钯的活动性可能与银和铂相近,于是他们利用上述药品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把钯浸入硝酸银溶液中 . 钯的活动性比银弱 把铂浸入氯化钯溶液中 无明显现象 钯的活动性比铂 . 初步得出结论:钯、银、铂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废液处理】 (1)转化成沉淀。小组同学将所有液体倒入废液缸中,出现白色沉淀。写出产生该现象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一个即可); (2)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进一步回收金属钯。 【实验探究】(1)氢气 假 (2)无明显现象 强 银>钯>铂 【废液处理】(1)2AgNO3 + PdCl2 = Pd NO32 + 2AgCl782013连云港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用电解水的方法测定水的组成后,提出问题:“测定水的组成还有其他的方法吗?”经过讨论后,得到了肯定的答案,邀请你一起对此展开探究。 设计方案甲同学利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原理和下图装置及药品进行实验(操作规范)。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洗气瓶B中浓硫酸的作用为 实验探究当玻璃管中固体由黑色转变为红色时,实验测得:装置C的玻璃管和其中固体的总质量在反应后减少了1.6g;装置D的干燥管和其中物质的总质量在反应后增加了1.82g,用此数据算得水中H、O元素的质量比为 ,而由水的化学式算得H、O元素的质量比为 。分析交流针对上述结果与理论值有偏差,乙同学认为:该装置存在缺陷,此观点得到了大家的认同,你对此改进的方法是 (假设生成的水完全被D中碱石灰吸收,装置内空气中的水蒸气、CO2忽略不计)。小组同学用改进后的装置重新实验得到了正确结果。意外发现丙同学不小心将反应后的少量红色固体a洒落到多量稀硫酸中了,发现除了有红色固体b以外,溶液的颜色由无色变为蓝色。提出问题铜与稀硫酸是不反应的,这里溶液的颜色为什么会变蓝呢?查阅资料CuO被还原的过程中会有Cu2O生成,Cu2O也能被还原在Cu; Cu2O固体是红色的,它一稀硫酸的反应为: Cu2O+H2SO4=CuSO4+Cu+H2O 得出结论红色固体a中含有Cu2O。分析交流红色固体a中含 有Cu2O是否会影响水组成的测定结果 (填“影响”或“不影响”)。提出猜想针对红色固体a的成分,小组同学提出猜想是:Cu2O和Cu;猜想是: 。拓展探究丁同学利用改进后的装置及药品重新实验,通过测量反应前后固体质量的方法去确定哪种猜想成立,他已称得:玻璃管的质量;反应前红色固体a和玻璃管的总质量,完全反应后,你认为他还需要称量 的质量。教师点拨称取一定质量的红色固体a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经过滤、洗涤、干燥后再称量红色固体b的质量,也可以确定哪种猜想成立。定量分析小组同学再次实验,他们开始称取质量为3.6g的红色固体a,与足量的稀硫酸完全反应后得到红色固体b为2g 。假如3.6g红色固体a都是Cu2O,请你计算出生成铜的质量(利用Cu2O+H2SO4=CuSO4+Cu+H2O.进行计算,写出计算过程);然后,通过与实际得到的固体2g进行比较,判断猜想 成立(填或)。【设计方案】Zn + H2SO4 ZnSO4 + H2吸收水蒸气或干燥氢气【实验探究】11:81:8【分析交流】在D装置后,再连接一个盛碱石灰的干燥管,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和CO2加入D装置。【分析交流】不影响【提出猜想】Cu2O【拓展探究】反应后红色固体和玻璃管的总质量【定量分析】猜想成立解:设生成铜的质量为x Cu2O + H2SO4 CuSO4 + Cu + H2O643.6g xX1.6g由于1.6g<2g因此红色固体a中含有Cu2O和 Cu79.(2013.广州市)(5分)将炉甘石(ZnCO3)、赤铜(Cu2O)和木炭粉混合后加热到约800,得到一种锌和铜的合金?黄铜,外观似黄金但质地坚硬。(提示:Z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