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初中毕业升学复习指导(物理)》参考答案.doc
-
资源ID:2892794
资源大小:1.87MB
全文页数:4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版《初中毕业升学复习指导(物理)》参考答案.doc
2012年版初中毕业升学复习指导(物理)参考答案一轮复习 知识与技能第一章 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A2、B3、B4、振动5、逐渐减弱 逐渐增强 声音需要靠介质传播6、振幅 高 物体振动越快,发声的音调越高7、增大 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发声的响度越大第二章 光现象一光的直线传播1、D2、光速远大于声速3、3×1084、直线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二光的反射1、60° 60° 120°2、 0° 40°3、镜面反射 漫反射 漫反射 镜面反射4、A5、A6、B7、平面镜 垂直 改变入射角 入射角和反射角 向后或向前折 同一平面上 法线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60°40°8、三平面镜成像1、B2、B3、B4、2m 3m5、(1)不能 平面镜 换元法 完全重合 等效法(2)刻度尺 相等 相等 垂直AB6、四光的折射1、D 2、D 3、B 4、折射 远离 浅 虚五光的色散反射 吸收本章检测题1、A2、D3、A4、B5、C6、A7、(1)位置(2)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3)不能 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4)刻度尺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8、透过的色光 各色光 红光9、4.660°45°i=0° 甲 乙 丙10、11、BA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一透镜巩固练习1、图略2、3、会聚作用二凸透镜成像规律和应用1、E 正 放大 放大镜 倒 放大 实 投影仪 A 倒 实 照相机2、C3、C4、C5、B本章检测题1、D2、D3、D4、C5、A6、(1)10cm(2)缩小 照相机第四章 物态变化一温度和温度计1、液体的热胀冷缩2、D F3、10 38二熔化和凝固1、B2、D3、D4、D5、D6、表格如下:固体熔化过程凝固过程是否吸热温度是否变化有无熔点是否放热温度是否变化有无凝固点晶体是否有是否有非晶体是是无是是无7、(1)晶体 0 -4 3(2)图像略8、(1)乙(2)固液共存(3)加热时间 转换法三汽化和液化1、D2、B3、C4、D5、防止热的水蒸气在冷的镜片上液化产生的小水滴影响成像6、液化7、表格如下:汽化方式异同点蒸发沸腾相同点吸收热量不同点发生部位液体表面液体表面和内部发生温度任何温度一定温度(沸点)剧烈程度平和剧烈8、(1)99(2)99(3)不变9、做法:用蘸上酒精的棉花包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观察温度计示数变化现象:温度计示数下降四升华和凝华1、升华2、吸 放 升华吸热3、D4、C5、D6、D7、D本章检测题一单项选择题:1、A2、A3、B4、C5、B6、C二实验题:1、6 100 c2、(1)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2)乙 晶体物质熔化过程中有熔点(3)熔化 48 4min 能3、(1)温度 空气流速 蒸发(2)蒸发 吸收第五章 电流和电路一导体和绝缘体1、D2、C二电流和电路1、B2、B3、D4、A5、B6、D7、开路 通路 短路8、断开 短路9、略10、(1) 或(2)S1L1S2L2(3)12、略S1L1S2L213、三电流的强弱1、B2、D3、1.2A 0.5A4、A接的“3A”接线柱,B接的“-”接线柱5、略6、略四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的规律1、C2、C3、0.2A4、1.2A5、0.8A6、1A 0.5A7、= = = 处处相等本章检测题1、D2、B3、C4、C5、C6、B7、C8、略9、(1)电流表处处相等(2)略0.3A 0.24A 略10、并 L1 0.24 0.6 第六章 电压和电阻一电压1、D2、C3、A4、略二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1、C2、0.1 223、S2 S1 1.5V三电阻1、D2、C3、A4、(1)A D(2)长度四变阻器1、D2、略本章检测题1、B2、C3、D4、C5、B6、C7、D8、B9、710、 0.46A 8V11、AP 左12、L1两端L1L213、第七章 欧姆定律一欧姆定律1、D2、B3、D4、20 0.1 205、(1)(2)电压 0.2 (3)电阻 电压 正6、解:U=IR=0.25A×20=5V>3V答:应选015V量程。7、R=U/I=220V/0.2A=11008、I乙=I甲=U甲/R甲=20V/10=2AU乙=I乙R乙=2A×15=30V二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伏安法测电阻)(1)如图。(2)变大 变大 变亮(3)=U/I=12.5V/0.4A=31.25三串、并联电路计算1、特点 电路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电路图数学表达式电流关系I=I1=I2I=I1+I2电压关系U=U1+U2U=U1=U2电阻关系R=R1+R21/R=1/R1+1/R22、A3、I1=U1/R1=U-U2/R1=6V-4V/8=0.25A 4、I=I1=U1/R1=6V/10=0.6A U2=U-U1=9V-6V=3V R2=U2/I=3V/0.6A=55、I=I1=U1/R1=4V/10=0.4A U=IR=I(R1+R2)=0.4A×(10+5)=6V6、U=U2=I2R2=(I-I1)R2=(0.6-0.4)×10=2(V) R1=U1/I1=U/I1=2V/0.4A=5本章检测题1、D2、C3、B4、C5、C6、C7、C8、C9、 2 0.8 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2 0.33 在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中的电阻成反比10、(1)(2)12V(3)断开 短路 阻值最大 电流过大,烧坏电路元件 变大 变大 不变11、U=U1+U2=8V+4V=12VI=U/R1+R2=12V/60=0.2AR1=U1/I=8V/0.2A=40R2=U2/I=4V/0.2A=2012、I1=I-I2=0.5-0.4=0.1(A)U2=U1=I1R1=0.1×20=2(V)R2=U2/I2=2/0.4=5()第八章 电功率一电能1、D2、B3、D4、821255、(1)电能转化为内能(2)电能转化为内能(3)电能转化为机械能(4)电能转换为化学能6、W=UIt=3V×0.3A×60s=54J二电功率1、B 2、C 3、D 4、A 5、B 6、工作1小时7、额定电压 额定功率 4.5 7.2×106 8、一样 9、2:110、P=UI=4×0.4=1.6(W)11、U=P/I=3.6/0.3=12(V)<15V 答:可以用量程15V的电压表来测量两端的电压12、U甲=U乙=P乙/I乙=60/0.5=120(V)P甲=U甲I甲=120×0.2=24(W)三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1、(1)断开 阻值最大 (2)0.2A 0.76W2、(1)电压表 电流表 滑动变阻器(2)(3)电流表指针位置略 1.2 0.12四电和热1、C2、C3、B4、B5、C6、焦耳定律 多 大7、电 内 电流的热效应 8、49、镍铬合金丝 镍铬合金丝10、电流 电阻 电阻五电功率和安全用电1、D 2、A 3、D 4、熔断 保护电路 5、P/U 不变 总功率 6、P总=UImax=220V×25A=5500WP实际=nP1+P2=20×6×40W+500W=5300W<5500W答:能再接入一只500W的电炉子本章检测题1、D2、C3、C4、B5、D6、D7、(1)(2)断开 防止短路 阻值最大 防止电流过大,烧坏电路元件(3)0.28A(4)P额=U额I=3.8×0.3=1.14(W)8、(1)(2)控制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3)在电流和通电时间一定时,导体的电阻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4)热量 在电阻和通电时间一定时,导体的电流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5)增多 在电流和电阻一定时,通电时间越长,产生的热量越多(6)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9、电流 时间 电阻 焦耳定律 电阻10、(1)R=U额2/P额=(220V)2/40W=1210(2)W=P额t=0.04kW×2h=0.08kWh(3)P=U2/R=(200V)2/121033.1W第九章 电和磁一磁现象和磁场1、南极 北极2、磁场 物理学中把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定为该点的磁场方向3、B4、D5、C6、7、8、9、找一根清楚N、S极的磁铁,拿N极靠近被测条形磁铁的一端,若吸引,则这一端为S极,若发生排斥,则这一端N极二电生磁1、奥斯特 磁 磁场 电流 电流方向2、条形磁铁 磁极 改变 电流方向3、4、5、用一根通电导线放在静止的小磁针的上方,发现静止的小磁针发生了偏转,说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三电磁铁、电磁继电器1、C2、(1)长 有 无 通电 断电(2)大 长 强 电流大小 电流越大(3)短 弱 线圈匝数 匝数越多 (4)转换法3、绿 红 过高4、把螺线管通电后去吸引大头针,查看吸引大头针的个数 插入铁芯后,再次吸引大头针,发现吸引大头针的个数变多了,说明:通电螺线管加铁芯后磁性增强四电动机1、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 通电导线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保持电源正负极位置不变,只将蹄形磁体NS极位置对调 电能、机械能、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2、B3、B五磁生电1、英 法拉第 机械能 电 发电机2、磁场方向 导体运动方向3、电磁感应4、(1)不偏转 无 (2)不偏转 无 (3)偏转 有 一部分 磁场 切割磁感线 电流 电磁感应 感应电流5、C本章检测题1、A2、D3、D4、C5、C6、D7、D8、B9、(1)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断电无磁场(2)通电导体周围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10、(1)电磁铁通电时有磁性,断电时无磁性(2)C、D 在电流一定时,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性越强11、左右 导体运动 磁场 法拉第 发电机12、导体ab运动起来 电流 磁场13、14、15、16、17、接通 有磁性 发光第十一章 多彩的物质世界一宇宙和微观世界1、拟人类比法2、B3、空气固体有一定体积,有流动性分子的排列十分紧密,粒子间作用力强大铅球液体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分子极度散乱、间距大,粒子间作用力极小石油气体容易被压缩,有流动性分子无固定位置,粒子间作用力不够强大二质量1、不变 质量不随位置的改变而改变2、水平桌面 零刻度线处 中央 左 右 镊子3、(1)0.08 (2)0.01 (3)60004、C5、D6、C7、A8、(1)DEABCGF (2)m2-m1=61.2g9、称量50张相同邮票的总质量,然后除以50,得到每一张邮票的质量。三密度及应用1、(1)质量 体积(2)图略(3)正比 一定(4)不同的2、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密度 =m/V kg/m3 m kg V m33、20 2.0×10-5 kg/m3 0.25 0.25 2.5×10-44、2×103 2×1035、1.0×103 1 1立方米的铁质量是7900千克6、A7、D8、A9、D10、m=V=1.0×103×3×10-3=3(kg)11、液=m液/V液 V液=V水 V水=m水/水 m液=m杯+液-m杯 m水=m杯+水-m杯解:m水=400-50=350(g)V水=m水/水=350/1=350 (cm3)V水=V液液=m液/V液=(330-50)/350=0.8(g/cm3)四测量物质的密度1、质量 体积 m/V 体积 质量2、(1)水平桌面上3、(2)凹液面底部 相平4、A5、117 33 30 1.1本章检测题1、C2、C3、C4、A5、A6、A7、(1)ABCED (2)左 取下最小砝码 调节游码(3) 55.6g(4)与凹液面底部相平 20cm3(5)2.78 g/cm3 (6)2.78 g/cm38、(1)m甲>m乙>m丙; (2)ABC 正比9、V=m/=158/7.9=20(cm3)10、V水=m水/水m水=m冰 m冰=冰V冰解:m冰=冰V冰=0.9×103×1=900(kg)m水=m冰V水=m水/水=900/103=0.9(m3)第十二章 运动和力一机械运动1、A 2、运动 运动 静止 运动二速度1、乙 距离 乙 控制变量2、匀速 变速3、A4、(1)v=15 m/s=15×3.6=54( km/h) 违反交通法规 超过40 km/h(2)t= =0.2(h)三时间和长度的测量1、(1)350(2)1.8652、(1)cm(2)mm(3)dm3、44、5min5、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四力1、C2、B3、B4、A5、力的作用点6、相互7(1) (2) FN=10NG=10NOFNF牵GFfO五牛顿第一定律1、(1)小车受到的阻力(2)同一 自由(3)摩擦力(4)一切 匀速直线运动2、B3、B4、跳远5、改变 运动 惯性6、锤头朝上,锤柄向下,将锤柄用力撞击地面 锤头和锤柄一起向下运动,由于锤柄受力被迫停止运动,而锤头由于惯性继续向下运动,所以就紧套在锤柄上了六二力平衡1、D2、D3、A4、等量 大小相等 转动 同一直线5、惯性 摩擦力本章检测题1、D2、CD3、D4、A5、C6、D7、A8、C9、B10、(1)刻度尺 粗糙程度不同的接触面(2)同一 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等(3)63.2(4)小 远(5)匀速直线运动 运动状态11、 惯性 前 安全带FNFGFfO四、(1)(2)小明给箱子的推力和地面给箱子的摩擦力 箱子的重力和地面给箱子的支持力(3)箱子会继续运动一段距离,最后静止 因为箱子有惯性所以会继续运动一段距离,因为箱子受到摩擦阻力所以最后静止第十三章 力和机械一弹力和弹簧测力计1、弹性形变 弹性形变2、弹性限度 伸长长度 正比 弹簧测力计3、B4、06N 0.1N 3.1N 3.1N 0.31kg二重力1、物理量重力质量符号Gm概念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地面附近的物体受到的力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单位Ng kg方向竖直向下测量工具弹簧测力计天平联系G=mg2、C3、m=20t=20000kgG=mg=20000×10=200000(N)4、解m= =49(kg)答:他的质量是49kg5、竖直向下 重锤线6、(1)略(2)正比 mg 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10N7、用弹簧测力计分别吊着一个2kg、4kg的重物,观察到它们的重力分别为20N、40N,证明物体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三摩擦力1、费力 压力 大 省力 光滑 小2、滚动 其他条件 滑动摩擦3、(1)水平桌面 匀速直线 平衡 (2)改变木块对桌面的压力 测出木块与桌面之间的滑动摩擦力 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3)甲 乙(4)甲 丙 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4、C5、D6、C7、CFNFGFfO8、四杠杆1、图略2、C3、BD 4、(1)螺母 水平(2)水平 使杠杆两端受到的作用力等于各自钩码的重力(4)2(5)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F1l1=F2l25、B6、A 7、F2=1800(N)答:道钉对道钉撬的阻力是1800N8、 F1=250(N)答:至少需要250N的力五其他简单机械1、D 2、动3、 4、解:F=60(N)答:拉力为60N5、解:G=nF=4×200=800(N)答:物重800N6、D本章检测题1、D2、B3、C4、C5、C6、A 7、B8、A9、AC10、AC11、ACD12、D13、 05N 0.2N 3N 3N 0.3kg14、匀速直线 二力平衡 拉力 放砝码 A 在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15、(1)螺母 在水平位置平衡(2)右 2(3)4(4)3(5)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16、图略17、图略18、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用力擦黑板可以增大黑板擦和黑板的摩擦力。所以擦黑板时用力擦可以擦干净。19、根据杠杆平衡原理F1l1=F2l2 在阻力和阻力臂一定时,动力臂越大,动力越小。拧生锈的螺母是,阻力和阻力臂一定,在扳手柄上套一节管子就增大了动力臂,可以减小动力。所以用扳手拧生锈的螺母时,常在扳手柄上再套一节管子,这样容易拧下螺母。20、解:(1)G=mg=30×10=300(N)(2)F1l1=F2l2 G1 l1=G2(2- l1) m1g l1=m2g(2- l1)30 l1=10(2- l1)l1=05(m)答:这些大米重300N,爸爸的肩膀应放在离扁担前0.5m处第十四章 压强和浮力一压强1、C2、B3、B4、(1)甲 丙(2)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强越大5、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坦克的压力一定,安装履带后坦克对地面的受力面积变大,对地面的压强变小,使地面不会被压坏。所以坦克要安装履带6、解:m=3t=3000kg S=600cm2=0.06m2F=G=mg=3000×10=30000(N)P=1.25×105(Pa)答:大象四只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是1.25×105Pa二液体的压强1、B2、B3、C4、B5、D6、(1)向下凸(2)容器侧壁(3)压强计 液体内部有压强 U形管的两个液面高度差不变(4) 液体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且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7、液体内部有压强,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潜水员处于海水较深处时,受到水较大的压强,当压强过大时潜水员很危险。所以潜水员深海作业要穿抗压服才能保证安全8、解:h=76cm=0.76mp=gh=13.6×103×10×0.76=1.0336×105(Pa)答:管底受到的压强为1.0336×105Pa三大气压强1、大气压强的存在 托里拆利2、减小 1×1053、D 4、C 5、A 6、因为是大气压把饮料压进嘴中。用吸饮料时,嘴将吸管中的空气吸走,使管内的压强明显小于外部大气压,在外部的大气压的作用下饮料被压入嘴中。所以用吸管很容易将饮料吸入嘴中四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1、靠拢 减小 小于 靠拢 越小2、较小 较大五浮力和浮力的应用1、气体 液体 空气2、0.4N 1N3、>4、B 5、2N6、500NF浮GO7、C8、D9、D10、C11、D 12、(1)1、2、4、3(或2、1、4、3、)(2)4N 1N 1N13、10N 受力示意图如图所示14、解:V排=180cm3=1.8×10-4m3F浮=水gV排=103×10×1.8×10-4=1.8(N)G=mg=0.14×10=1.4(N)< F浮所以会上浮至漂浮本章检测题1、B2、C3、C4、D5、C6、D7、D8、A9、受力面积(1)甲 乙 受力面积一定 越明显(2)受力面积 压力一定 受力面积 小10、(1)出现高度差 液体内部有压强(2)液体密度(3)在同种液体中将探头向下移11、(1)0.4N 0.8N(2)排开液体的体积F浮GOF(3)12、在压力一定时,压强与受力面积成反比。压力一定时,钉尖受力面积小,对物体的压强大,钉帽的受力面积大对手的压强小。所以图钉的钉尖做的尖,钉帽做的大,方便使用13、流速越快,压强越小。运行的火车周边空气流速加快,车周边的压强变小,小于外界大气压,人在安全线以内时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会把人压入车里,造成危险。所以乘客应在安全线以外候车14、(1)h=10cm=0.1m p=gh=1.1×103×10×0.1=1.1×103(Pa)S=100cm2=0.01m2 F=pS=1.1×103×0.01=11(N)(2)F=G=mg=1.4×10=14(N) p=1400(Pa)15、(1)V排=100(cm3)=10-4m3G= F浮=液gV排=1×103×10×10-4=1(N)(2)m= =0.1(kg)=100g 0.67(g/cm3)十五章 功和能一功1、力 力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W=Fs 焦耳2、C3、A4、W=Fs=3×2=6(J) W=Gh=10×0.5=5(J)二机械效率1、= 小于 小于12、C D3、D4、(1)=83.3%(2)G0=nF-G=2×120-200=40(N)三功率1、单位时间内做的功 P= 瓦 千瓦 1KW=1000W W=Pt t=2、D3、 P=37.5(W)4、P=5000(W)四动能和势能1、质量不同 同一 质量大的小球 速度 质量 大2、C 弹性形变的大小3、不变 不变 不变 降低 减小4、D5、用一个小球下压弹簧不同长度,发现下压弹簧长度越长,小球被弹起的高度越高,所以物体弹性势能大小与弹性形变有关五机械能及其转化1、C2、D3、降低 减小 重力势 动 增大 不变 增大本章检测题1、B2、D3、A4、B5、C6、C7、B8、C9、C10、AC11、AD12、D13、D14、60% 58.5%15、动能 动能 重力势能 质量 高16、(1)W有=Gh=100×4=400(J)(2) =80%(3) F =50(N)17、(1)h=10(m)(2)F2 =1000(N)第十六章 热和能一分子热运动1、D2、B3、C4、高 剧烈 扩散 快二内能1、D2、A3、C4、增大 升高三比热容1、比热容 小 2、Q吸=cmt=4.2×103×0.1×50=2.1×104(J)3、Q放=cmt=2.1×103×0.1×10-(-10)=4.2×103(J)4、Q放=cmt=4.2×103×2×30=2.52×105(J)5、(1)水(2)质量 相同 不同(3)单位 1 吸收四能量的转化和守恒1、B 2、D 本章检测题1、B2、D3、B4、A5、B6、A7、B8、B9、A10、ABC11、AB12、AC13、有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扩散到了上面的空瓶子里。这说明气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14、扩散 液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15、燃烧起来 人压活塞 增大 升高 机械 内16、橡皮塞被顶出 内 机械17、 c=Q吸/mt=1.88×104/2×(40-20) = 0.47×103J/(Kg)第二轮 专题复习专题一 实验探究题一声、光学实验题1、将正在发声的音叉靠近细线悬挂的乒乓球时,发现乒乓球被弹起,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是正确的。2、将正在发声的电铃放在真空罩内,同时用抽气机向外抽气,听到铃声逐渐减小,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是正确的。3、用不同的力度敲击音叉并靠近细线悬挂的乒乓球,发现响度较大的将乒乓球弹起的较高,说明“物体振动幅度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是正确的。4、振动 快慢 伸出桌边的长度 低 高 控制变量5、用激光手电透过烧杯外壁照射滴入几滴牛奶的水中,发现光束是直的,说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是正确的。6、将一个凹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改变透镜与纸的距离,始终找不到最小最亮的光斑,说明“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是正确的7、激光手电 法线 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8、平面镜 量角器 平面镜 不能 30 等于 同一平面内9、玻璃板 点燃 未点燃 重合 像 5 10 相等 相等 镜面 相等 虚 玻璃板 换元10、15 蜡烛 凸透镜 光屏 烛焰 光屏 凸透镜 光屏的中心 b e a 倒立 实像 照相机 倒立 放大 实像 正立 放大 放大镜二热学实验题1、D A B C E F H G2、-15 353、(1)晶体(2)25 3 3(3)固液共存 不变 吸4、A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海波的熔点为48 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5、(1)100 沸点 100 (2)不能 需要(3)不变6、将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感觉凉,说明“液体蒸发时要吸收热量”是正确的7、摊开的酒精先变干 蒸发越快8、质量相同的一杯热水,一杯冷水中,用滴管分别在杯底注入一滴墨水,发现热水变色快,说明“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是正确的9、搓手时手感觉热,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是正确的10、酒精灯 质量相同 酒精灯 温度计升高示数 加热时间三电学实验题1、将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用细线悬挂的、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发现相互靠拢,说明“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是正确的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用细线悬挂的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发现互相排斥。说明“同种电荷互相排斥”是正确的2、材料相同 长度相同 横截面积不同的 电阻 转换法 材料 长度 小3、正 反 U=2.4V I=0.48A 猜想假设4、电流 电压 滑动变阻器 断开 阻值最大处 1.2V 0.48A 2.5SPAbVa5、滑动变阻器 P=UI 阻值最大处 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 额定 低 额定 高 额定 3.8 1.14 1.24 暗 亮 < = 很亮 实际6、温度计 电流表 质量相等 温度计 断开 左 控制变量法 转换法 电流 大 大 电阻 大 多 通电时间7、(1)在直导线的下方平行放一小磁针,通电后发现小磁针偏转;改变电流方向,发现小磁针偏转方向改变。说明“通电导线周围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是正确的 (2)在通电螺线管的旁边放一小磁针,观察小磁针N 极指向,改变通电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发现小磁针N 极指向改变说明“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电流方向有关”是正确的8、一盒大头针 电磁铁吸引大头针个数 转换法 A、B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个数 吸引大头针的个数 线圈匝数 电磁铁吸引大头针个数 电流大小 线圈匝数9、偏转 有 不偏转 无 一部分 磁场 切割磁感线 感应电流 发电机10、运动 受力的作用 磁场 相反 电动机四力学实验题1、D2、(1)水平桌面上 (2)相平 相平3、天平 刻度尺 2.7 同种物质 正 质量 体积 一般不同4、=m/v 量筒 剩余液体和烧杯 73.4 28.4 45 40 1.1255、B A C E D 7.6 2 3.8×1036、棉布 同一 由静止 棉布 在不同表面运动的距离 木板 越小 慢 做匀速直线运动7、质量相同 转动 不平衡 相等 同一直线8、步骤:(1)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1个、2个、3个钩码的重力分别为G1、G2、G3;(2)整理数据,归纳分析,得出结论。表格: 钩码的质量m/g钩码的重力G/N150210031509、弹簧测力计 匀速直线 压力 匀速直线运动 毛巾 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在压力大小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10、步骤:(1)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读出示数为F;(2)在木板上分别放上1个、2个钩码,重复以上实验;(3)整理数据,归纳分析,得出结论。表格:木块上钩码的个数n/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10213211、步骤:(1)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毛巾表面做匀速直线运动,读出示数为F;(2)将棉布、毛巾分别铺在木板表面,重复以上实验;(3)整理数据,归纳分析。表格:接触材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N1毛巾2棉布3木板12、步骤:(1)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小车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读出示数为F1;(2)将小车反放,重复以上实验;(3)整理数据,归纳分析。表格:摩擦方式弹簧测力计示数F/N1滚动摩擦2滑动摩擦13、钩码 铁架台 螺母 在水平位置平衡 重力 2 2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14、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