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化学实验探究物质的检验教学讲义.doc

    • 资源ID:2888230       资源大小:1.50M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化学实验探究物质的检验教学讲义.doc

    第七单元 化学实验探究74 物质的检验【知识结构】【考点诠释】1物质检验的一般程序(1)初步试验 外表观察 对固体试样应观察其颜色,光泽,气味,硬度等;对液体和气体试样,着重注意其颜色和气味。灼烧试验 对试样加热的过程中,观察试样的变化,一般观察它是否有颜色的变化,有没有气体放出,是否有升华等现象发生。溶解性试验 通过试样在水中或酸中的溶解性,可获得试样的组成的有关信息。水溶液的pH的测定 对试样溶液的pH的测定,可帮助我们初步判断试样中某些离子的存在。 由以上初步试验的结果,拟定实验方案。(2)离子的检验常见离子的检验一般是通过溶液中发生化学反应来实现。用来鉴定离子的化学反应不仅要迅速,灵敏度高,并且要有明显的外观特征,这些外观特征一般是:产生气体 根据反应中产生气体的颜色,气味或产生的气体跟一定试剂的反应可检验出某离子。 例如,在含有碳酸根离子的试液中滴入稀酸,产生无色无味的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可以检出碳酸根离子的存在。沉淀的生成或溶解 根据对试液中加入一定的试剂,观察是否有沉淀产生,沉淀是什么颜色,该沉淀是否能溶解在酸或某种试剂中的现象,可检出某种离子的存在。例如,在含有Cl-的试液中,加入少量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放入稀硝酸溶液中,沉淀不溶解,可检出Cl-的存在。颜色的变化 根据对试液中加入一定的试剂,观察溶液中颜色的变化,可对试液的性质作出判断。例如,在NaOH溶液中,滴入一滴酚酞试液显红色,说明溶液呈碱性。(3)检验中的干扰和排除在物质的检验过程中,由于待检物质中混有杂质、选用试剂不当或试剂不纯、及包括仪器不洁、检验操作有误等都会对检验产生干扰。如当Cl-和SO42-离子共存时,需要检出Cl-,就不能直接加硝酸银试剂进行检验,而应先加足量的硝酸钡溶液,将SO42-除去,再加入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进行检验。再如,当CO32-和SO42-离子共存时,我们要检出SO42-,那应先加盐酸酸化,去除CO32- 离子后,再用氯化钡试剂进行检验。(4)检验结果的分析和判断根据检验过程中所观察到的现象,确证试样中存在哪些离子,必须把可能存在的离子全部包含,再根据每步检验的现象,肯定或否定某种离子的存在,逐步缩小范围,最终得出正确结论。2物质检验的一般思路物质检验的一般思路是:根据物质不同的状态、具有的不同特性,选择适当的试剂,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不同的现象,将它们一一区别开来。解题原则是:操作简便、现象明显、证据确凿、结论可靠。由于气体贮存困难,使用时易扩散,故检验时宜采用物理方法或试纸。3物质检验的常用方法物质检验的原理是:依据离子的特征反应现象,如呈现特殊颜色变化、生成沉淀、生成气体等。(1)常见阳离子的特征反应和检验方法阳离子检验试剂实验现象离子方程式H紫色石蕊试液碳酸钠溶液锌片(或铁片)石蕊试液变红色产生能使石灰水变浑气体有能燃烧的气体产生CO32-+2H+CO2+H2OZn + 2HZn2+ H2K焰色反应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Na焰色反应黄色NH4+NaOH溶液(浓)加热,产生有刺激性气味、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NH4+ OHNH3+ H2OFe2+NaOH溶液KSCN溶液+新制的氯水 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色,滴加新制的氯水,溶液由浅绿色变为红色。Fc 2+ + 2OH-Fe(OH)24Fe(OH)2 + O2 + 2H2O4Fe(OH)32Fe2+ C122Fe3+ + 2Cl-Fe3+ + 3SCN-Fe(SCN)3Fe3+NaOH溶液KSCN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生成红色溶液Fc 3+ 3OHFe(OH)3Fe3 + 3SCN Fe(SCN)3Cu2+NaOH溶液浓氨水生成蓝色絮状沉淀,加热后变成黑色生成的蓝色沉淀,溶于过量浓氨水中,呈深蓝色溶液Cu2+2OH-Cu(OH)2 Cu(OH)2CuO + H2OCu2+ 2NH3·H2O Cu(OH)2+ 2NH4+Cu(OH)2 + 4NH3·H2OCu(NH3)42 +2OH+4H2OAg+盐酸或氯化物+稀HNO3NaOH溶液氨水生成白色沉淀,白色沉淀不溶于稀HNO3生成白色沉淀,并迅速变为棕黑色生成白色沉淀,过量的氨水使沉淀溶解Ag+ C1-AgCl Ag+ + OHAgOH 2AgOHAg2O + H2O Ag+2NH3·H2O AgOH+ 2NH4+AgOH +2NH3·H2O Ag(NH3)2+ + 2H2OAl3+氨水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不溶于过量氨水产生白色胶状沉淀,过量的NaOH溶液使沉淀溶解A13+3NH3·H2OAl(OH)3+3NH4+A13+ + 3OH-Al(OH)3A1(OH)3 + OHA1O2- + 2H2OMg2+NaOH溶液产生白色絮状沉淀,过量的NaOH溶液不能使沉淀溶解Mg2+ 2OHMg(OH)2(2)常见阴离子的特征反应和检验方法阴离子检验试剂实验现象离子方程式OH-无色酚酞试液紫色石蕊试液酚酞试液变红色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CO32-加氯化钡溶液和盐酸产生白色沉淀,加入酸后,沉淀溶解,有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气体产生。CO32-+Ba2+BaCO3CO32- + 2H+CO2+ H2OCO2 + Ca(OH)2CaCO3+ H2OSO42-盐酸和BaCl2先加盐酸无沉淀,再加入氯化钡后生成白色沉淀,该沉淀不溶于盐酸。Ba2+ SO42BaSO4Cl-AgNO3溶液、稀HNO3生成白色沉淀,此沉淀不溶于稀HNO3Ag+ + Cl-AgClBr -AgNO3溶液、稀HNO3新制的氯水、四氯化碳生成浅黄色沉淀,此沉淀不溶于稀HNO3溶液由无色变为橙色,加CCl4振荡后,CCl4层变为橙红色 Ag+ + Br -AgBr2Br -+ Cl2Br2 + 2C1-I-AgNO3溶液、稀HNO3新制的氯水、四氯化碳新制的氯水、淀粉溶液生成黄色沉淀,此沉淀不溶于稀HNO3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加CCl4振荡后,CCl4层显紫红色溶液显蓝色 Ag+ + I-AgI2I- + Cl2I2 + 2C1-2I- + Cl2I2 + 2C1-NO3-被检物的浓溶液(或晶体) + H2SO4(浓) +Cu并共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Cu + 4H+ + 2NO3-Cu2+ + 2NO2+ 2H2OSO32-加氯化钡溶液和盐酸产生白色沉淀,加酸后沉淀溶解,放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能使品红试液褪色的气体SO32-+Ba2+BaSO3BaSO3+ 2H+Ba2+SO2+ H2O(3)常见气体的特征反应和检验方法常见气体检验方法H2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呈淡蓝色火焰在混合空气点燃有爆鸣声,生成物只有水(可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烧杯,烧杯壁有水珠生成)。能使灼热的CuO由黑色变成红色。注意:不是只有氢气才产生爆鸣声;可点燃的气体不一定是氢气O2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Cl2黄绿色,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O3、NO2也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但色不同)HCl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潮湿的空气中形成白雾,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蓝试纸变红;用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时冒白烟;将气体通入AgNO3溶液时有白色沉淀生成。SO2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又显红色。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H2S无色有具鸡蛋气味的气体。能使Pb(NO3)2或CuSO4溶液产生黑色沉淀,或使湿润的醋酸铅试纸变黑。NH3无色有刺激性气味,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时能生成白烟。NO2红棕色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中生成无色的溶液并产生无色气体,无沉淀生成。NO 无色气体,在空气中立即变成红棕色CO2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注:SO2气体也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N2等气体也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CO无色无味气体,可燃烧,火焰呈淡蓝色,燃烧后只生成CO2;能使灼热的CuO由黑色变成红色。CH4无色无味气体,可燃,淡蓝色火焰,生成水和CO2;不能使高锰酸钾溶液、溴水褪色。(不能单独检验)C2H4无色略有味气体、可燃,燃烧时有明亮的火焰和黑烟,生成水和CO2。能使高锰酸钾溶液、溴水褪色。(不能单独检验)C2H2无色无味气体,可燃,燃烧时有明亮的火焰和浓烟,生成水和 CO2,能使高锰酸钾溶液、溴水褪色。(不能单独检验)(4)常见有机物及官能团的特征反应和检验方法官能团选用试剂实验现象碳碳双键或叁键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均褪色苯的同系物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水只萃取,不反应,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而褪色。醛基银氨溶液或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溶液水浴加热有银镜出现或加热有红色沉淀羧基碳酸钠溶液或金属钠石蕊试液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有无色无味气体放出溶液变红悬浊液溶解得蓝色溶液醇羟基金属钠有无色无味气体放出酚羟基浓溴水或三氯化铁溶液白色沉淀生成或溶液为紫色酯基氢氧化钠溶液加热溶解,且不分层淀粉滴加碘水呈蓝色蛋白质灼烧或加入浓硝酸微热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出现黄色(5)纸上层析法 特点:纸上层析用于多组分、性质十分相近的复杂混合物以及痕量物质的分离和检验,具有效率高、分离或分析快,灵敏度高等特点。原理:纸上层析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溶解度不同而达到分离目的,常用滤纸作载体,滤纸上所吸收的水分作固定相(由于纤维素上的羟基具亲水性使这部分水束缚在纤维素周围,不易扩散而成为固定相),有机溶剂作流动相,称展开剂(展开剂在毛细拉力的作用下,可以在纸上由下向上的流动)。将欲分离的样品液体点在纸条上晾干。当流动相沿纸条移动时,带动组分中的各组分以不同的速率向前移动,在移动时间内,不同的组分被带到纸上的不同部位,出现层析现象,以达到分离的目的。 种类:纸上层析有上升层析法和径向层析法两种。上升层析法:是取一张条形滤纸进行层析的方法;径向层析法:是利用圆形的滤纸进行层的的方法。 操作A、制作层滤纸上升层析法:取一支带橡皮塞(塞子底端中间切有一条缝隙)的清洁、干燥的大试管(30mm×200mm)。配合大试管的内径和管长,裁取一长条滤纸,纸条的宽度比试管的内径略窄(约24mm);长度按塞子底端到近试管底的距离(约180mm)。(裁取时,要求滤纸的纸纹均匀一致而且没有斜纹;纸面要清洁而平整;纸边要剪齐而无纸毛)。径向层析法:选好所需规格的圆形滤纸,滤纸的直径应比所用的培养皿(或其它浅皿)的直径略大。再用宽1cm左右的滤纸条卷成直径为0.150.2cm的滤纸芯。B、点样上升层析法:在准备好的长条形滤纸的一端距端边约2 cm处的正中,用铅笔画一个小“×”号表示原点的位置,于此“×”号处用玻璃毛细管点上混和溶液的试样,点好的试样斑点的直径以不超过0.4cm为宜。径向层析法:取一张选好的(直径约9cm)圆形滤纸,在圆心位置上用玻璃毛细管点上混和溶液,点好的试样斑点直径约0.5cm,晾干。C、展开上升层析法:用移液管量取约10ml的展开液,小心地将溶液转移到大试管中(注意:勿使溶液溅到试管上部内壁)。将点好试样的条形滤纸的另一端夹在橡皮塞底端中间的缝隙里,然后小心地将滤纸条伸入盛有展开剂的大试管中,塞上橡皮塞,使滤纸垂直而两侧不接触试管内壁(否则会造成展开剂不按水平线平行上升,影响展开效果);滤纸条的下端浸入溶液液面下约1cm(勿使试样斑点浸入溶液之中)径向层析法:在试样斑点的中心位置上用小铁钉穿一个小圆孔,小圆孔的直径0.150.2 cm。取一段长约1.5cm的滤纸芯,垂直插入小圆孔中,使滤纸芯的上端稍冒出滤纸平面。D、显色:有色物质展开后得到不同颜色的色斑;若为无色物质或者使显色更明显,可根据该物质的特性,在滤纸上喷显色剂,以显现出斑点,使分开后的颜色更明显。如Fe3+和Cu2+的混合物利用纸上层析方法分离和检验时,可以取出滤纸条,放在浓氨水的瓶口上用氨气熏,即见滤纸条上端出现红棕色,Fe3+离子跟氨水反应生成的Fe(OH)3的红褐色,在滤纸条上红棕色的下方出现深蓝色,这是Cu2+离子跟氨反应生成的铜氨络离子Cu(NH3)42+的颜色。E、分离:若要将层析分离物提取出来,可将滤纸上分离物质的斑点剪下,浸于有关溶剂中,即可提取纸上层析物。 有关实验问题讨论A、用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的实验中浓盐酸的作用是什么?(防止水解)B、为什么每次点样都要等到滤纸完全干燥以后才能再次点样?(原点直径太大,会使样品中的成分分离不清晰,降低实验效果)C、样点为什么不能与展开剂接触?(因为点样中的成分是易溶于展开剂的,否则会使实验失败)D、点层析试样是决定能否取得理想实验效果的重要操作,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哪些事项?(a、点样原点距滤纸一端约2 cm为宜,点样仪器一般要采用内径小于1 mm的毛细玻璃管,且管口要平整。 b、点样动作要轻,不可刺破滤纸。c、点样用量对分离效果有很大影响,一般在0.002 mL0.01 mL之间,样品太少斑点不清楚,样品太多斑点太大或出现拖尾现象以至不易分开。 d、如果色斑颜色很浅,要待溶剂完全挥发后,在同一个位置再次点样) 4物质检验方案的设计原则(1)先物理后化学:依据特殊的物理性质(如颜色、气味、溶解性、溶液的颜色、溶解时的热效应等)进行观察、分析、判断。(2)先分组后逐一:根据阴(阳)离子或官能团的性质类似分成若干组,然后再逐一鉴别。(3)“先取样、后操作”如果样品是固体,一般先用水溶解,配成溶液后再检验;如果是溶液,要各取少量溶液,分别进行检验,不得在原试剂瓶中进行检验(4)先常温后加热:先鉴别出常温下反应物质,后鉴别加热条件下反应的物质。(5)“先现象、后结论”。(6)实验步骤:应包括取样、操作、现象、结论四个部分 5物质检验常见的题型6物质鉴别题的解题策略归纳(1)不用试剂的鉴别题不用任何试剂能鉴别的物质通常有以下一些特点:A、有特殊的外观特征(如a、色;b、态; c、装置特点、再如闻气味),鉴别出其中的一种或几种,然后再利用它们去鉴别其他的几种物质;B、加热会发生特殊变化;C、两两混合会产生不同的现象;D|反滴产生不同的现象的两种物质;不用任何试剂的鉴别题解题策略如下: 观察法如:KClBa(NO3)2Na2CO3Na2SO4FeCl3五瓶溶液的鉴别,先观察溶液颜色,可鉴别出FeCl3溶液,再用FeCl3溶液鉴别出其它物质。 互滴法如:HCl和Na2CO3、AlCl3和NaOH、H3PO4和Ba(OH)2、AgNO3和NH3H2O、NaAlO2和HCl等都可以通过互滴法 两两混合法即各取试样少许,通过两两反应时现象不同加以鉴别。如:NaCl(0.1mol.L-1)、HCl(0.1mol.L-1)、NaOH(0.1mol.L-1)和酚酞溶液(0.1%)四种溶液可用两两混合法将把它们一一鉴别出来。 加热法根据物质的热稳定性不同,受热分解所产生的现象不同加以鉴别。如:有六瓶固体物质:Na2CO3、NaHCO3、NH4Cl、NH4HCO3、AgNO3和Zn(NO3)2,可以通过加热产生不同的现象预以鉴别。 (2)选择一种试剂鉴别多种物质只用一种试剂鉴别n种不同物质(固体、液体或溶液),所加的试剂至少能与(n1)物质发生有不同现象的变化。这类题目多见于选择题,大多数是有一定规律。首先观察各物质的外观特征,检验出一种或几种物质;其次将检验出的物质作为已知试剂分别加入未知各物质中,并注意控制加入试剂的量,利用实验现象的不同检验出各种物质。常用的鉴别试剂有:FeCl3溶液、NaOH溶液、Na2CO3溶液、稀H2SO4、Cu(OH)2悬浊液等。常用的解题思路有: 可先分析被鉴别物质的水溶性、溶解的热效应、溶解过程的颜色变化、密度、溶液酸碱性,确定能否选用水或指示剂(石蕊、pH试纸)进行鉴别。如:CaCO3、CuSO4、NaCl、NH4NO3、NaOH五种固体的鉴别,用水,不溶的是:CaCO3,溶液呈蓝色的是CuSO4,溶液无色但溶解明显吸热的是NH4NO3,溶解明显放热的是NaOH,溶解时热效应不明显的是、NaCl。又如:苯、乙醇、四氯化碳三种无色液体的鉴别,用水,互溶的是乙醇,分层油层在上的是苯,油层在下的是四氯化碳。再如:鉴别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H4Ac、AlCl3、NaHCO3、Na2CO3四种溶液可用pH试纸,根据pH大小予以鉴别。 若几种溶液含有不同的阳离子,可考虑用强碱溶液与它们分别反应,根据生成物的颜色、稳定性及在过量碱性溶液中的溶解情况而加以鉴别。如Al2(SO4)3、MgSO4、FeSO4、Fe2(SO4)3、CuSO4、Na2SO4可用NaOH溶液鉴别。根据生成蓝色沉淀检出CuSO4;生成红褐色沉淀检出Fe2(SO4)3;生成白色沉淀且立即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检出FeSO4;有白色沉淀且沉淀能溶于NaOH溶液检出Al2(SO4)3;有白色沉淀且不溶于NaOH溶液检出MgSO4;无现象的为Na2SO4。 若几种溶液含有不同的阴离子,可考虑用强酸,根据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等的差别加以鉴别。若被鉴别的物质有金属、金属氧化物时,也考虑用酸。如鉴别“Na2SiO3、Na2S、Na2CO3、Na2SO3、Na2S2O3、NaCl”可用稀硫酸或稀盐酸鉴别。这六种溶液分别与稀硫酸或稀盐酸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是Na2SiO3;有臭鸡蛋气味产生的为Na2S;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的是Na2CO3;有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的是Na2SO3;有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且使溶液变浑的是Na2S2O3;没有明显现象的是NaCl。如鉴别“Fe粉、FeS、FeO、CuO、MnO2、C粉”六种黑色粉末时,用浓盐酸,产生无色无味气体的是Fe粉,产生臭鸡蛋气味的气体是FeS,无气体产生溶液呈浅绿色的是FeO,无气体产生溶液呈蓝色的是CuO,加热产生黄绿色、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MnO2,不反应的是C粉。 若几种物质间有的含有相同的阳离子,有的含有相同的阴离子,可考虑使用既能与相同的阳离子反应,又能与相同的阴离子反应的试剂来鉴别。如Na2SO4、NH4Cl、NaCl、(NH4)2SO4几种溶液就可用Ba(OH)2溶液在加热的条件下来鉴别。如只有白色沉淀产生的为Na2SO4;只有气体产生的为NH4Cl;既有白色沉淀,又有气体产生的为(NH4)2SO4;没有明显现象的是NaCl。 若被检验的物质中有能强烈水解的盐,可考虑选择与之能发生双水解反应且与该组中其它物质发生不同反应的盐溶液鉴别。如Al2(SO4)3、H2SO4、Ba(OH)2、CaCl2四种溶液可用 (NH4)2CO3溶液鉴别。如既有白色沉淀,又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的是Al2(SO4)3;只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的是H2SO4;既有白色沉淀,又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的是Ba(OH)2;只有白色沉淀的是CaCl2。 鉴别有机物时,若被鉴别的物质中含有醛基、羧基,应先考虑用新制的Cu(OH)2悬浊液来鉴别。若被鉴别的物质中含有酚羟基,可考虑用Fe3+利用显色反应来鉴别,有不饱和键时,可考虑用溴水。如甲酸、乙酸、乙醇、葡萄糖的溶液可用新制的Cu(OH)2悬浊液来鉴别。反应时悬浊液变为蓝色溶液的是甲酸、乙酸,再加热出现红色沉淀的是甲酸;无红色沉淀的是乙酸;没有明显现象加热煮沸产生红色沉淀的是葡萄糖;无明显现象的是乙醇。(3)从提供多种试剂中任选试剂鉴别物质此类题目不限所加试剂的种类,可能有多种解法。题目考查的形式往往要求考生从众多的鉴别方案中判断最佳方案。其要求是操作步骤简单、试剂选用最少、现象明显。此类题目往往以简答题的形式出现,回答时要掌握以下要点:选取试剂要最佳:选取的试剂对各物质的反应现象要明显并有所区别,一目了然。不许原瓶操作:鉴别的目的是为了以后的使用,若原瓶操作则试剂被污染,以后无法使用。所以答题时要有“各取少许”字样。不许事先“指名道姓”:结论的得出来自实验现象,叙述时不可出现“取某某物质加入某某试剂”的字样。【例题精析】【例1】不能只用物理性质就可以鉴别的是 A.KClO3、KCl、MnO2 B.KCl、MnO2、Fe2O3 C. KClO3、MnO2 、Cu2(OH)2CO3 D.CuSO4·5H2O、Cu2(OH)2CO3【考点分析】此题是限用物理性质的鉴别题,考查学生对元素化合物物理性质的掌握情况。【思维点悟】物理法通常是看色、嗅味、溶解、加热、焰色等实验方法。A、黑色的是MnO2,但.KClO3、KCl两者均是易溶于水的白色晶体,溶液呈无色,无法区别,如果加热,KClO3发生化学变化,两者都是K+,也无法通过焰色反应进行鉴别,所以A不能。B、通过观色就可以区别:黑色的是MnO2,红棕色的是Fe2O3 ,白色的是KCl。C、也可能通过观色区别:黑色的是MnO2,白色的是KClO3,蓝绿色的是Cu2(OH)2CO3。D中的CuSO4·5H2O一般是蓝色的,Cu2(OH)2CO3是蓝绿色的,如果观色不确定,取其少量,加水溶解即可,溶解的是CuSO4·5H2O,不溶的是Cu2(OH)2CO3。【正确答案】A【例2】下列各组稀溶液,不用其他试剂或试纸,仅利用溶液间的相互反应,不能将它们区别开的是A.硝酸钾 硫酸钠 氯化钙 氯化钡 B.硫酸 硫酸铝 氯化钠 氢氧化钠C.盐酸 硫酸钠 碳酸钠 氢氧化钠 D.硫酸氢钠 硫酸镁 碳酸钠 氢氧化钠【考点分析】此题是利用物质相互间的反应所产生的不同现象而进行物质鉴别,考查元素化合物的性质。【思维点悟】将溶液两两混合,只要找出一种物质与其他三种物质混合后产生的现象各不相同,就认为这组物质不需其他试剂就能鉴别。A组:如果硫酸钙为不溶物,则氯化钙和氯化钡不能鉴别,如果硫酸钙为可溶物,则氯化钙和硝酸钾不能鉴别。B组:氢氧化钠和硫酸铝,由于反应的量不同,可以产生不同的现象,可以区别。取少量氢氧化钠和硫酸铝混合产生的沉淀分两份,分别滴加未鉴别出来的硫酸和氯化钠,使沉淀溶解的是硫酸,不溶解的是氯化钠。C组:通过两两混合反应可以鉴别出碳酸钠和盐酸,不能鉴别出硫酸钠和氢氧化钠。再取少量盐酸,加入足量的未鉴别出的硫酸钠或氢氧化钠后,再加碳酸钠溶液,若不能产生气体,被加的未鉴别出来的是氢氧化钠,若还能产生气体,则被加的未鉴别出来的是硫酸钠。D组:硫酸镁溶液与碳酸钠、氢氧化钠溶液分别生成白色沉淀,而足量硫酸氢钠与碳酸钠反应有气体生成,由于产生的现象各不相同,所以可以鉴别。【误区警示】此题的C往往认为不可鉴别,忽略了硫酸钠是中性的、氢氧化钠是碱性的差别。【正确答案】A【例3】有两瓶失去标签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碳酸钠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请你加以鉴别:应选择的一种试剂是(  )A. 氢氧化钠溶液 B. 甲基橙试液 C. 稀盐酸 D. 澄清石灰水简述上述试剂鉴别的实验操作、现象、结论:_。除上述方法外,你认为是否还有最简便的方法:_。【考点分析】此题是物质鉴别题,考查能否运用元素化合物知识进行全面地分析比较,选择其最佳的实验方案。【思维点悟】相同浓度的CO32-和HCO3-性质有如下几点区别:、CO32-和NaOH 不反应,HCO3-和NaOH能反应,但无明显现象,所以A选项不可。、CO32-比HCO3-水解的碱性强,但两者的溶液均显碱性,甲基橙试液均显黄色,不能用此法鉴别,B不可,但可用pH试纸鉴别。、与酸反应的速率:HCO3-> CO32-;所以C选项:盐酸可以;、CO32-能与Ba2+(或Ca2+)结合成白色沉淀,而HCO3-不能,但若引入OH-,则HCO3-也可转化成CO32-。所以,不能用Ca(OH)2或Ba(OH)2区别它们;所以D选项不可,根据鉴别题要求,先取少量试样,再滴加稀盐酸,产生气泡剧烈的是NaHCO3溶液。由于CO32-比HCO3-水解的碱性强,所以最简单的方法是用pH试纸测其pH值,pH值大的为Na2CO3溶液,pH值小的为NaHCO3溶液。【正确答案】稀盐酸;各取少许试样,将稀盐酸分别逐滴加入其中,产生气泡剧烈者是NaHCO3溶液。pH试纸。【例4】请用一种试剂鉴别下列八组物质(1)同浓度的NH4Cl AlCl3 NaHCO3 Na2CO3溶液 (2)碳酸钙、碳酸钠、无水硫酸铜固体(3)NaCl、NaBr、Na2CO3、Na2SO3、Na2S固体(4)AlCl3、MgCl2、FeCl2、FeCl3、AgNO3、CuCl2溶液(5)硝酸钙、氯化铝、氯化氢、氯化钠溶液(6)氢氧化钠、硫氰化钾、碳酸钠、苯酚、碘化钾溶液(7)苯酚溶液、苯、乙醇、已烯、四氯化碳、硝酸银溶液、碘化钾-淀粉液(8)甲酸、乙酸、乙醇、乙醛水溶液 【考点分析】限用一种试剂的物质鉴别题,涉及较广泛的元素化合物知识。【思维点悟】先分析被鉴别物质的水溶性、密度、溶液酸碱性、颜色变化,考虑能否用水、指示剂、pH试纸鉴别,再依据“相反原理”确定试剂进行鉴别。(1)溶液的酸碱性不同,可以用pH试纸鉴别,pH大小为:AlCl3<NH4Cl< NaHCO3 <Na2CO3。(2)用水,不溶的是碳酸钙,溶液无色的是碳酸钠,溶液呈蓝色的是无水硫酸铜固体。(3)几种溶液含不同阴离子时,常选用强酸做鉴别试剂。此题是固体物质故选用浓硫酸。现象产生白雾产生红棕色蒸气产生无色无味气体产生无色刺激性气体味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且有黄色固体产生物质NaClNaBrNa2CO3Na2SO3Na2S(4)几种溶液含不同阳离子时,常选用氨水或NaOH溶液做鉴别试剂。此题可以用NaOH溶液。现象白色沉淀后沉淀溶解产生白色沉淀不溶解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红褐色沉淀产生白色沉淀迅速变成棕褐色沉淀蓝色沉淀溶液AlCl3MgCl2FeCl2FeCl3AgNO3CuCl2(5)当存在双水解离子时,通常用含双水解的反离子溶液。本题有双水解的铝离子存在,寻找一个双水解的阴离子,最好既能产生沉淀以能产生气体,所以选用Na2CO3溶液。钙离子易与碳酸根生成沉淀,氢离子可与碳酸根产生气体。只产生白色沉淀的是硝酸钙溶液,既有白色沉淀又有气体的是氯化铝溶液,只产生气体的是氯化氢溶液,无现象的是氯化钠溶液。(6)存在苯酚和硫氰化钾溶液,肯定选FeCl3溶液,只产生红褐色沉淀的是氢氧化钠溶液,溶液变红色的是硫氰化钠溶液,既产生红褐色沉淀以产生气体的是碳酸钠溶液,溶液显紫色的是苯酚溶液,溶液变棕色的是碘化钾溶液。(7)存在苯酚溶液和硝酸银溶液通常选用浓溴水。产生白色沉淀的是苯酚溶液,分层上层橙色下层近无色的是苯,互溶的是乙醇,分层褪色的是已烯,分层下层橙色上层近无色的是四氯化碳,产生浅黄色沉淀的是硝酸银溶液,溶液变蓝的是碘化钾-淀粉液。(8)有羧基和酚羟基通常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浊液溶液的是甲酸和乙酸,不溶解的是乙醇和乙醛水溶液,再分别加热,出现红色沉淀的是甲酸的乙醛,无红色沉淀的是乙酸和乙醇。【正确答案】(1)pH试纸,(2)水,(3)浓硫酸,(4)NaOH溶液,(5)Na2CO3溶液,(6)FeCl3溶液,(7)浓溴水,(8)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例5】写出鉴别SO2和丙烯两种气体的四种化学方法。 _ _ 【考点分析】这也是一个鉴别题,但要求设计多个方案予以鉴别,考查学生对SO2的性质掌握是否全面。【误区警示】此题有的同学会选用溴水、高锰酸钾溶液,认为丙烯能使溴水、高锰酸钾溶液褪色,SO2不能。其实SO2具有还原性,也能使溴水、高锰酸钾溶液还原而褪色。 【思维点悟】本题要求是化学方法,所以观、闻、溶都不需要。要充分利用它们不同的化学性质加以区别。首先SO2有一个特性:可以品红溶液褪色,另外SO2还是一个酸性氧化物,具有酸性,使石蕊溶液变红,能与碱反应,与石灰水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同时丙烯是有机物具有可燃性,而SO2则没有。所以SO2和丙烯鉴别的四种方法:通石蕊溶液能变红的是SO2,不变的是丙烯,通品红溶液能褪色的是SO2,不变的是丙烯,通石灰水变浑浊的是SO2,不变的是丙烯,点燃,能被点燃的是丙烯,不能的是SO2。【正确答案】通石蕊溶液,通品红溶液,通石灰水变,点燃。【例6】A、B、C、D、E五瓶透明溶液,分别是HCl、BaCl2、NaHSO4、Na2CO3、AgNO3中的一种。A与B反应有气体生成,B与C反应有沉淀生成,C与D反应有沉淀生成,D与E反应有沉淀生成,A与E反应有气体生成,在和的反应中生成的沉淀是同一种物质。请填空:A是_,B是_,C是_,D是_,E是_。【考点分析】这是一题物质推断题,要根据实验现象推断具体物质。【思维点悟】本题解答的关键在于寻找碳酸钠溶液,因为两两混合生成气体的只有碳酸钠溶液与盐酸或硫酸氢钠溶液反应。通过可知A是碳酸钠溶液;通过可知C为硝酸银溶液,因为硫酸钡、碳酸钡、碳酸银、硫酸银是不同类型的沉淀,则推知B是盐酸,D是氯化钡溶液、E是硫酸氢钠溶液。【误区警示】有的同学忽略了在和的反应中生成的沉淀是同一种物质这一信息,由此推出了另一种错误结果:A是碳酸钠,B是硫酸氢钠溶液,C是氯化钡溶液, D是酸硝酸银溶液,E 是盐酸。【正确答案】A是碳酸,B是盐酸,C为硝酸银溶液, D是氯化钡溶液 ,E是硫酸氢钠溶液【拓展练习】1可用来鉴别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铁溶胶的简便方法是A过滤 B渗析C电泳D丁达尔效应2香烟烟雾中含有气体CO、CO2、SO2、H2O(g),用A.无水硫酸铜、B.澄清石灰水、C.红热氧化铜、D.生石灰、E.品红溶液可将其一一检出,检出的正确顺序是A混合气BEADCB混合气AEEBDCC混合气CDEEAD混合气AEBDC3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一定有CO32- 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 C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一定有NH4+ 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Ba2+4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A除去N2中的少量O2:通过灼热的CuO粉末B除去CO2中的少量HCl:通入Na2CO3溶液C除去KCl溶液中的少量K2CO3:加入适量的盐酸D除去KCl溶液中的少量MgCl2:加入适量NaOH溶液,过滤5常温下,在丙酮盐酸混合溶液中,Fe3+比Cu2+的溶解度更大,用该溶液作展开剂分离Fe3+ 和Cu2+的装置如右图。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该方法为径向纸上层析法 B. 试样点需浸没于展开剂中C. 试样点晾干或电风吹干后才能补滴 D. 喷浓氨水内层圆环色斑呈绛蓝色6下列各组物质仅用蒸馏水不能鉴别的是 A汽油、酒精、硝基苯(不溶于水的液体,1g·cm-3) B食盐、烧碱、硝酸铵C蔗糖、硫酸铜粉末、碳酸钙粉末 D氧化铜、二氧化锰、活性炭7(09松江-5)以下关于纸上层析的叙述,错误的是 A纸上层析法适用于分离和检验化学性质十分相近的分子或离子B纸上层析法分为上升纸层析法和径向纸层析法C纸上层析法是利用试样中各种离子随展开剂在滤纸上展开的速率不同而形成不同位置的色斑D为了看到色斑,只有有色离子的检验才可以用纸上层析法8层析实验中点样操作正确的是 A可用玻璃棒蘸取试样溶液,滴在滤纸上 B点样时应尽量蘸取较多的试样滴在滤纸上,使点样一次成功 C蘸取样品,在原点处轻轻点样,晾干后再点,重复数次 D点样后应在滤纸上形成一个直径较大的样斑,以便实验观察时现象明显9Fe3+和Cu2+能够在滤纸上彼此分离开的原因是 A饱和FeCl3和CuSO4溶液已经分层 B阳光的照射使Fe3+和Cu2+能彼此分开 C滤纸对Fe3+和Cu2+的吸附力不同 DFe3+和Cu2+在展开剂中的溶解能力、扩散速度不同 10学生用滤纸折成一只纸蝴蝶并在纸蝴蝶上喷洒某种试剂,挂在铁架台上。另取一只盛有某种溶液的烧杯,放在纸蝴蝶的下方(如图)。过一会儿,发现纸蝴蝶的颜色由白色转变为红色,喷洒在纸蝴蝶上的试剂与小烧杯中的溶液是ABCD纸蝴蝶上的喷洒液石蕊酚酞酚酞石蕊小烧杯中的溶液浓盐酸浓氨水氢氧化钠溶液浓硫酸11.下列各组溶液中,不用任何其他试剂就能鉴别的是A.Na2SO4 H2SO4 AlCl3 BaCl2B.HClNaOHK2SO4NaHCO3C.NaAlO2KHCO3NaClNaHSO4D.NaOHFeCl3MgCl2K2SO412下

    注意事项

    本文(化学实验探究物质的检验教学讲义.doc)为本站会员(laozhun)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