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动力的有机化学实验课程微型化的研究 ....doc
-
资源ID:2888184
资源大小:124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动力的有机化学实验课程微型化的研究 ....doc
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申 请 书 项目名称: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动力的有机化学实验课程微型化的研究与实践 申 请 人: 高利军 申请学校: 湛江师范学院 (盖章) 联系电话: 0759-3183176 传 真: 0759-3183510 电子邮箱: gljtalk 访问路径:http:/202.192.143.141/zdjpkc/jxzlgc/listClass.asp?SID=194 广 东 省 教 育 厅 制二O一三年一月申请者的承诺与成果使用授权 本人自愿申报广东省本科院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认可所填写的广东省本科院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以下简称为申请书)为有约束力的协议,并承诺对所填写的申请书所涉及各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课题申请如获准立项,在研究工作中,接受广东省教育厅或其授权(委托)单位、以及本人所在单位的管理,并对以下约定信守承诺: 1.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遵守我国著作权法和专利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遵守我国政府签署加入的相关国际知识产权规定。2.遵循学术研究的基本规范,恪守学术道德,维护学术尊严。研究过程真实,不以任何方式抄袭、剽窃或侵吞他人学术成果,杜绝伪注、伪造、篡改文献和数据等学术不端行为;成果真实,不重复发表研究成果;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维护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的声誉和公信力,不以项目名义牟取不当利益。3.遵守广东省本科院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有关管理规定以及广东省财务规章制度。4.凡因项目内容、成果或研究过程引起的法律、学术、产权或经费使用问题引起的纠纷,责任由相应的项目研究人员承担。5.项目立项未获得资助项目或获得批准的资助经费低于申请的资助经费时,同意承担项目并按申报预期完成研究任务。6.同意广东省教育厅或其授权(委托)单位有权基于公益需要公布、使用、宣传项目申请·评审书内容及相关成果。项目主持人(签章):_ _ 年 月 日一、简表项目简况项目名称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动力的有机化学实验课程微型化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类别A、总体研究 B、专业大类C、教学管理 D、自选项目起止年月2013.092015.09项目申请人姓名高利军性别男出生年月1978.03专业技术职务/行政职务讲师/最终学位/授予国家博士/中国所在学校学校名称湛江师范学院邮政编码524048电话13763041921通讯地址湛江市赤坎区寸金路29号主要教学工作简历时间课程名称授课对象学时所在单位2007.9-2008.8有机化学实验I、有机化学实验II、有机化学实验、药物合成实验、药用高分子材料、精细化工概论06化学、科教、食品、生化;04制药;05制药、化学;07制药、食品603湛江师范学院2008.9-2009.8有机化学实验II、有机化学实验I、高等有机化学、药用高分子材料、精细化工概论07制药、食品、化学、科教;06化学、05制药360湛江师范学院2009.9-2010.8有机化学实验II、高等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药用高分子材料、有机化学实验、药物合成实验08化学、科教;07化学、科教、制药、生化425湛江师范学院2010.9-2011.8有机化学实验I、高等有机化学、药用高分子材料、有机化学实验II09化学、08化学、制药420湛江师范学院2011.9-2012.8有机化学实验II、高等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实验、药物合成实验09化学、11制药、09制药286湛江师范学院2012.9-2013.1有机化学实验I、高等有机化学11化学、10化学126湛江师范学院主要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工作简历时间项目名称获奖情况2012-07至2015-06大学有机化学实验课程微型半微型整体优化的创新研究与实践(校级教改)2007-12至2010-12有机化学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与应用(校级教改)2011-1至2013-12高分子席夫碱金属催化剂的分子设计、合成及其在二氧化碳全降解聚合物制备中的应用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0-10至2012-10绿色示踪型多功能水处理剂的研制(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08-10至2010-10绿色水处理剂聚天冬氨酸衍生物的制备及应用研究(校博士专项)项目组总人数职称学位高级中级初级博士后博士硕士参加单位数136700541主要成员(不含申请者)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工作单位分工签名沈 戮男1957-04副教授湛江师范学院具体指导冯宗财男1963-02教授湛江师范学院具体指导石晓波男1957.09教授湛江师范学院教学指导莫春生男1956.02教授湛江师范学院总体指导王 胜男1974-01教授湛江师范学院总体指导陈 冰女1964-09副教授湛江师范学院具体实施王 贇女1979-01讲师湛江师范学院具体实施韩 冰女1978-09讲师湛江师范学院具体实施夏加亮男1982-04讲师湛江师范学院具体实施席艳丽女1982-05实验师湛江师范学院具体实施宋秀美女1982-08实验师湛江师范学院具体实施徐春曼女1964-05实验师湛江师范学院教学辅助二、立项依据:(项目的意义、现状分析) 表格不够,可自行拓展加页;但不得附其他无关材料。下同。二十一世纪高等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教育部曾发文指出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罗圣国曾提出应将现代教育理念引入大学课堂,培养出具有良好的学习兴趣、崭新的知识结构、正确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精神和组织能力、终身学习习惯的人才。实验教学是实现这个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有机化学实验是一门实践性强、应用性广的基础课程。传统“照方抓药”式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只重视操作步骤而不重视实验过程的分析,轻视独立设计、操作的实验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处于被动状态, 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不利于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创造力为动力的大学有机化学实验改革在国内纷纷开展起来,主要从实验体系的调整改进、教学方法的改变、实验成绩评价来着手进行。国外在这一点上发展比较早,学生自主性很强。例如,美国明尼苏达州的圣本尼迪克学院/圣约翰大学的有机化学实验完全是以学生为主体,在经过第三学期的纯化鉴定的基础训练后(自主性也很强),第四学期时的综合实验自主性更加明显,选择实验内容、查阅文献、制定方案甚至联系购买学校没有的实验试剂都是独立完成的,在西南大学的化学专业的交换生反映由于整个实验课教师都没有讲解、示范或提问,刚开始时会有不知所措的感觉,而且会犯很多错误,经常失败,但是过后会发现从错误和失败中学习到的东西印象更深刻,后来就变得越来越自信了。通过这一系列的训练,习惯了遇到问题很自然地就会自己想办法、查文献、与教师讨论或与同学讨论。再后来就开始享受实验课,觉得很有收获,习惯了独立工作。回想这门课,学生均不同程度地认为如果当初有教师讲解,感觉有了依靠,那么就不会主动地去自学,去准备,还能避免不少错误,但是许多问题可能就不会被发现,并学会去解决。可见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和创造能力,值得借鉴。化学实验的改革的另一发展方向是微型化。1982年美国Mayo和Pike首先研发微型仪器用于大学基础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目前美国大学有机化学实验室几乎全部采用微型模式。1988年微型实验引入国内,随后微型化学实验的研究课题被列入高校化学教育研究中心的科研计划并成立了相应的课题研究协作组。1992年国家教委对化学实验教学的内容提出推广微型实验的要求, 1995年逐渐形成了微型仪器系列配套的标准化和规范化。迄今为止,国内已有千余所大、中学校开始在教学中应用微型实验。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已正式出版著作、教材和论文集共40册,开发了5套微型玻璃仪器。这些仪器在规格与型号的多样性、系列配套与低成本等方面在国际上具有优势, 但在仪器的创新性、简约化、精确性、优化组合上还需努力。微型化学实验之所以会迅速发展和普及,是因为具有如下优势:1)节省实验经费。表现在试剂用量(约为常量的20%)、操作时间和空间、能耗的减少。2)有利于安全和环保。有机试剂大多易燃易爆、有毒、易挥发,发达国家实行自动昼夜连续环境监测, 包括各类学校的化学实验室, 一旦被发现三废超标排放, 会受到停水、停气的严厉惩处。3)微型实验要求操作谨慎、注意力集中,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积极思考的习惯。4)微型实验方便开设探索性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本项目针对我校乃至我国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照方抓药”的弊端,结合有机化学实验低碳绿色的国际发展趋势,集中化学院有机化学教研组和项目相关的所有人力的智慧,依托在全国已有广泛影响力的中学化学微型实验仪器及实验方案所形成的创新思维,对大学有机化学实验内容、教学方法、实验仪器装置(包括各种蒸馏、重结晶、萃取、分水等经典操作实验仪器)提出新的设想,顺应化学实验微型化的发展趋势,进行整体优化整合,以逐步形成一套如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的能够“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专门型人才”的大学微型半微型有机化学实验课程体系。三、项目实施方案及实施计划1.具体改革内容、改革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改革内容:(1) 由半微型实验体系改变为微型和半微型相结合的实验体系;(2) 教学方式由“授鱼式”向“授渔式”转变;(3) 改进不合理的现行实验方案;(4)考核方式注重平时成绩,并制定详细考核标准。改革目标:培养能够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适合社会需求的创新人才。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本项目拟开发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大学微型和半微型有机化学实验体系,存在以下两方面的关键问题:(1)设计革新化的微型实验仪器和装置。实践证明,有机化学实验的微型化,并不是简单的把常量实验进行原料减量、仪器缩微就可以实现的。事实上我校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为半微量模式后,虽然仪器已经缩微,但仍然暴露出许多不合理之处,尤其是合成实验,产量往往很少,有时甚至得不到产物,严重挫伤学生进行实验的积极性,对实验教学质量造成很大影响。因此有机化学实验的微型化存在一个关键问题,就是需要设计结构简单实用的新型仪器装置,以适合所设计的微型实验的需要,我们在多年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体会和感悟中已有初步的模型设计思想。(2)探索适合时代要求的教学方式,彻底改变“照方抓药”的教学方式。多年教学实践深深体会到“事倍功半”的苦恼,其弊病在现状分析中已详细说明。因此,我们要探索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教学方式,当然也不能完全照搬国外经验,应做到因材施教(这个与生源地的教育水平应该也有关系),摸索出一套有中国(或某地方)特色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方式。2.实施方案、实施方法、具体实施计划(含年度进展情况)及可行性分析指导思想:教学的各个环节一定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引导的原则。以学生课前自学(查阅文献)为主,老师课中指导为辅。可以提供文献查阅信息,如查找物理常数、化学合成、图谱数据库的图书或网络资源。实施方案:本项目属于化学实验型教改项目,实验内容的设计总体上分为基础-综合-设计三个部分,基础部分仍然为分离纯化鉴定等基本操作训练,该部分采用半微型仪器,目的的是与后面阶段所用微型仪器进行对比,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主观能动性,我们生活中常常听到这句话“原来还可以这样啊,有创意!”。综合部分为经典有机合成实验,采用自行设计的微型化玻仪器。设计部分拟给出几个待合成的目标化合物,由学生小组独立查阅文献提出方案后与老师一起讨论完善后进行合成实验。实施方法之仪器设计:依托原来中学微型化学实验仪器的设计源泉与思维,集中有机组全体老师的智慧,针对以上提到的半微型玻璃仪器的不足,对实验仪器装置包括蒸馏、减压蒸馏、水蒸气蒸馏、重结晶、萃取、分水(分水在上层和水在下层两种情况)等经典操作实验仪器,提出新的微型化设计,已有初步设想,预期能获得专利。实施方法之教学方式:(1)实验内容应设置为一个有吸引力的目标。尤其是基础操作训练部分,对学生来说要有具体的目标,各种实验操作是为了完成该目标而进行的,不要让学生感觉到是为了纯粹的操作训练。例如乙醇和水混合物的蒸馏实验,原来的实验名称就是“蒸馏“,如果改为”“乙醇的初步纯化”可能会更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提供进行创新思维的动力和机会,培养创新能力。(2)调整教学形式。相同实验,不同的教学形式,效果区别很大。如糖类、蛋白质性质鉴定实验,之前待测样品都标好是什么物质,学生只是按书本加试剂看现象,如果事先给出几种未知样品,让学生在课前查阅资料自己设计实验方案来进行鉴定,这样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3)灵活的教学方法。如比较法、提问法和启示法等。举例来说,我们在熔点测定实验时,通常强调正确的操作要领,不妨让学生比较一下样品研磨和不研磨的结果,如此记忆会更加深刻。这种方法的应用对老师来说是一种创新思维的体现,对学生也有启发作用。甚至同一批学生可以用不同的实验方案,通过对比分析不同的实验现象和结果来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想。关于启示教学法,对于学生的问题不直接给出最终答案,这时候是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最好机会。例如,2-甲基-2-丁醇制备实验中,加入20%硫酸水解步骤中会产生白色沉淀,学生会问老师是什么物质。我会反问他,这个体系中有什么物质?他会想.,想完后还没有答案,我又问,这些物质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结果这两个反问就使学生找到了答案。还有很多实际碰到的例子就不一一赘述了。相信经过多次思维训练后,学生会养成独立分析问题的习惯,并提出新颖的解决方案,事实上确实有过“创举”。实施方法之改进现行不合理实验方案(以茶叶中提取咖啡因实验为例):“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实验是大学有机化学实验关于天然产物提取的经典实验,现行实验方法来源于1958年化学通报实验专栏报道的一种方法,当时可能是一种先进的方法,现在已经不适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因为该方法存在如下诸多问题:(1)索氏提取器存在的弊端:A、虹吸管薄弱,容易损坏;B、产品加工缺陷,导致部分索氏提取器不能自动发生虹吸;C、使用萃取剂量多;D、价格贵。(2)加入氧化钙蒸发乙醇和水的实验步骤的问题:A、往往发生暴沸,造成产物损失;B、蒸发不彻底导致升华时,色素随水分蒸出使咖啡因发黄;C、烘烧严重,使咖啡因分解损失。(3)升华问题:A、控温难,温度低,升华不彻底,产物少;温度高,烧糊,产物分解;B、滤纸包裹不严密,咖啡因蒸气容易漏出损失。这些问题导致的结果就是实验成功率很低,大多数学生只看到很少的发黄的小粉末,能够看到像教材上说的无色针状晶体的学生不到2。以解决以上问题为目的,该项目申请人指导的08级学生的毕业论文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研究,取得了一系列优异实验结果:只需0.51克茶叶,原实验需10克;学生能够直观地观察到无色针状(56mm长)咖啡因的产生;收率比经典方法提高1倍,达到2;实验时间由原来的5学时缩短为3.5学时。以上改进的实验已在11级学生部分班级试点推广,而且与传统方法进行了对比,确实效果很好。通过对比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原来可以这样啊!“,虽然没说出来,从表情来看,心里可能这样想了。实施方法之考核:考核是否公平、合理关系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降低操作考试(偶然性较大)和笔试(考前突击)的权重,增加平时成绩的权重。制定详细的考核指标,如预习情况、操作规范性、实验台整洁度、实验报告情况,按照以上考核指标为每个学生建立实验档案,方便记录和考核平时成绩。年度进展:2013 年 09 月2014 年 09 月 调研文献,整合并确定实验内容,设计实验方案;设计、定制实验装置(尤其是玻璃仪器);检验新设计的实验方案,包括应用所试制的微型玻璃仪器,发现问题并完善之。2014 年 10 月2015 年 09 月 在化学科学与技术学院选择部分班级试点应用,与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比较,检验教改效果。撰写项目结题报告,进行结题。3.项目预期的成果和效果(包括成果形式,预期推广、应用范围、受益面等)预期成果:(1)自行研制开制一套用于教学的独具特色的“微型化学实验仪器”。(2)自行研制开发一套微型半微型有机化学实验多媒体课件。涵盖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和自制实验仪器装置图例,并依托学校有机化学精品课程网站,使本课程资源向全校学生开放,方便学生自学预习和复习。(3)总结研究成果,发表23篇高质量论文。(4) 对研究成果初步形成书面讲义,经过多次实践检验和完善后尽可能出版一部微型半微型有机化学实验教材。预期推广:(1)形成教改成果载体,如编实验教材、制作多媒体课题或实验录像,通过网络进行宣传,我校化学院的中学微型化学实验网站在全国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可以借此进行宣传。(2)通过举行成果报告会现场观摩会成果展示会或参加成果推广经验交流研讨会进行推广。(3)通过“成果课程化”模式进行实践性推广,就是以少数班级为试点,按教改成果进行授课,然后由点到面扩展。(4)主体扩展式推广,把学生作为推广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了解、运用成果的基础上去丰富、充实成果。应用范围、受益面:有机化学实验是化工、高分子、制药、材料、轻纺与食品等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基础实验课。本项目的研究成果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预期在以上广泛专业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受益面比较宽广。另外,本项目拟设计的各种微型化学仪器是申请人在大量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过程(总学时1678,平均每个实验教学18.6次)中发现各种基础操作玻璃仪器的不足后,参考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经过精心创作的产物,目的在于克服现有仪器在微型实验应用中的局限性,简化实验操作、缩短实验时间、凸显实验现象和提高产率。该套仪器可能促进微型有机化学实验的快速发展,产生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经济效益。4.本项目的特色与创新之处拟研制一套全新大学微型有机化学实验仪器,包括各种蒸馏、重结晶、萃取、分水等经典操作实验仪器。仪器设计主导思想是:廉价、高效、操作方便,这样的仪器有利于推广应用。该套仪器拟申请专利。四、教学改革基础1.与本项目有关的教学改革工作积累和已取得的教学改革工作成绩项目申请人指导湛江师范学院化学科学与技术学院2008级学生的题为“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新实验方法探索”的本科学位论文与本课题直接相关。“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实验是大学有机化学实验关于天然产物提取的经典实验,现行实验方法来源于1958年化学通报实验专栏报道的一种方法,当时可能是一种先进的方法,现在已经不适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因为该方法存在如下诸多问题:(1)索氏提取器存在的弊端:A、虹吸管薄弱,容易损坏;B、产品加工缺陷,导致部分索氏提取器不能自动发生虹吸;C、使用萃取剂量多;D、价格贵。(2)加入氧化钙蒸发乙醇和水的实验步骤的问题:A、往往发生暴沸,造成产物损失;B、蒸发不彻底导致升华时,色素随水分蒸出使咖啡因发黄;C、烘烧严重,使咖啡因分解损失。(3)升华问题:A、控温难,温度低,升华不彻底,产物少;温度高,烧糊,产物分解;B、滤纸包裹不严密,咖啡因蒸气容易漏出损失。这些问题导致的结果就是实验成功率很低,大多数学生只看到很少的发黄的小粉末,能够看到像教材上说的无色针状晶体的学生不到2。为解决以上问题,08级学生所完成的毕业论文取得了一系列优异实验结果:只需0.51克茶叶,原实验需10克;学生能够直观地观察到无色针状(56mm长)咖啡因的产生;收率比经典方法提高1倍,达到2;实验时间由原来的5学时缩短为3.5学时。但由于时间和资金有限,原有的该实验所用萃取仪器的设计和定制的想法没有实现,另外还有其他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适逢我省教育厅开展教改项目申报计划,借此契机,申请人有幸代表有机化学教研组提出本申请课题,其实几年之前教研组一直就有此想法,希望获得教育厅鼎力支持,以实现本课题所提出的设想。申请人在多年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积累了一些关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初步教学方法,撰文刊登在湛江师范学院学报上:高利军,丰九英. 问题式学习法在有机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 31: 44-45.2.学校已具备的教学改革基础和环境,学校对项目的支持情况(含有关政策、经费及其使用管理机制、保障条件等,可附有关文件),尚缺少的条件和拟解决的途径学校每年开展校级教改项目立项建设工作,制定教改项目实施奖励管理办法,采取措施鼓励支持本校教师开展教改实践项目。已具备条件:人力化学科学与技术学院有机化学教研组及课题相关老师已经整装待发,另外该学院的基础化学教学团队承担多项校级和省级教改项目,在教学模式、方法上的成功经验对本课题具有很重要的借鉴作用,同时也能对本课题提出积极的指导意见和建议。物力化学科学与技术学院多个教学科研平台能够提供有力的技术和测试支持,如“广东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学实验教学中心”、省级“产学研” 平台“广东高校新材料工程技术开发中心”以及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广东省特色重点学科建设平台。申请人目前承担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已经具备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设备,该基金能够为本课题提供一定资金支持。场地湛江师范学院为申请人提供了高分子材料实验室,可以作为本项目新设计实验的预试验场地。教学理念和模式本项目第一参与人沈戮副教授开发的中学微型化学实验教学体系及其支撑技术自主研发的中学微型化学实验仪器经过多年推广应用,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功,这对于本项目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借鉴作用。顺便提及,我校中学微型化学实验的开发已经走在全国前列,但大学微型化学实验还没有开展,只是在形式上采用了半微量规模,急需奋起直追。幸好我们有很好的基础,课题组多数成员都曾经或正在主持教学改革或科研项目,我们有信心、决心和能力把这个项目做好做强。尚缺少条件:资金新设计的多件玻璃仪器定制费,还有实验所需药品、试剂、材料费及其它科研业务费。拟解决的途经:基金希望获得教育厅教改项目基金的鼎力支持。3.申请者和项目组成员所承担的教学改革和科研项目情况申请人主持完成1项,在研1项(大学有机化学实验课程微型半微型整体优化的创新研究与实践)校级教改项目,1项校级博士专项项目,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研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第一作者发表1篇教改论文,5篇SCI收录论文,其中1篇发表在材料领域高影响力的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2013, 1(1): 35563560.)期刊上。申请发明专利7项。项目组成员莫春生主持完成和参与完成15项各级各类课题,其中4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公开发表论文50余篇,被SCI、EI摘录论文13篇,20052007年期间主持完成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植物油的微乳化及微乳液性质研究”。主持1项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本科一般项目“地方高校化学学科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2007年荣获南粤优秀教师光荣称号。项目组成员石晓波先后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项,省科委研究课题7项,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项,参与国家重点攻关项目1项,省教学研究课题1项。转让科研成果4项,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论著1部,获省教委优秀科研成果奖1项,校科研成果奖2项。2006年荣获湛江师范学院十大感动学生优秀教师光荣称号。目前主持1项校级重点教改项目“地方高校化学专业主干课程一体化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组成员冯宗财,有机化学校级精品课程负责人。主持完成1项国家博士后基金、2项省级项目、1项市级项目、2项校级项目。在国内外核心以上刊物共发表论文16篇,其中被SCI检索1篇、EI检索5篇。申请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获授权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各1项,湛江市科学技术一、二、三等奖各1项。项目组成员王胜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青年基金1项,教育部归国留学人员启动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近年来发表论文25篇(SCI和EI收录)。申请发明专利1项。五、经费预算支出科目(含配套经费)金额(元)计算根据及理由合计500001. 玻璃仪器定制费10000定制所设计的微型玻璃仪器2. 实验材料费22000购买实验原料、试剂、化玻耗材等3. 发表论文、申请专利费7000论文版面费、申请专利费(包括查新费)4. 图书资料费1000购买相关图书、移动储存设备等5. 国内调查费2000调查其他大专院校关于微型实验和创新教学方法的开展情况,包括所用仪器设备和实验开展效果等6. 计算机使用费2000文献资料查阅、传递费和网络费7. 文印费1000文献资料和项目资料打印、复印费8. 小型会议费5000参加教改项目交流会或举办课题成果展示会六、申请者所在学校意见评审、推荐意见1.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评审、表决意见主任:(签字)2013年 月 日2.学校推荐意见(公 章)学校领导签字:2013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