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科学三级上册《有趣的浮沉现象》教学实录2.doc
-
资源ID:2887906
资源大小:16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级上册《有趣的浮沉现象》教学实录2.doc
有趣的浮沉现象探究新课实录1、 师:说起浮沉现象,咱们的生活中经常能够见到。谁想来说说,在生活中你都见过哪些浮沉现象? 生:小船、 树叶、鱼浮等是浮在水面上的。 石头是沉在水底的。 A、你们真是善于观察的孩子,观察的很仔细。现在如果老师给你们提供一些物品,你能不能凭借生活经验来判断它们在水中是浮还是沉呢?(能) (如果学生没有回答,老师接着问:想不想试试?)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这些物品放入水中后是浮还是沉呢?(稍作停顿)老师想你们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现在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把猜想结果填写在实验记录单的表一(用xcel表格)里。浮在上面的物体用表示,沉下去的物体用表示,预测意见不一致的用0表示。开始吧。(学生分组猜测。)师:老师看到大家已经完成了猜想。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的猜想结果?学生汇报时语言要完整:我们组猜想把( )放入水中会( )。(老师根据学生的汇报用ppt课件出示猜想结果,当遇到猜想错误的时候适当的问其他学生的猜想意见。)B、师:刚才大家都根据生活经验做了大胆的猜想。但是,科学不能仅靠猜想,合理的猜想加上科学的验证,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那么,怎样来证明我们的猜想是科学的呢?(做实验)对,做实验是验证猜想的科学方法。可是我们怎样来做这个实验? 生:我们把这些物体放入水中,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浮沉情况。师:你说的很好,我们在把这些物体放入水中时,需要注意什么呢? 生:我们要轻轻的把物体放入水中,不能把水荡起来。师:这些物体我们能一起放入水中吗? 生:不能,物品要依次放入水中。师:同学们说得很好,我们小组有四个人,在做实验时我们是不是4个人都动手往水里放物品呢? 生:不是,我们要分工操作。我们还要进行合理分工,分出操作员,记录员和观察员。(小组内要分工。)师:同学们说的真好,为了能让我们更好地观察到实验现象,老师也有几条实验提示,请同学读一下。(ppt课件出示实验提示1、小组长做好分工,选出一名操作员,一名记录员,两名观察员。2、实验完毕后,要把物品整理好放回原处。)同学们都明白了实验要求了吧?现在请小组长先按实验提示一的要求进行分工,让后再从桌洞里拿出老师给你们准备好的材料盒准备实验。(学生动手操作。完成实验后整理好用品。) C、师:xx小组已经做完实验,做完实验的小组请注意整理实验物品。 刚才老师发现大家都能按照分工认真做自己的任务好,实验现象记录的也很及时。现在我们一起来汇报一下。哪个小组最想把你们的收获和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当同学们在分享收获的时候,其他学生要注意听,看你们的结果是不是和他的一样。 学生交流,课件出示汇报结果。师:你们的结果和他们组的一样吗?(一样。)在刚才的实验中我们看到,许多物体放入水中后会浮在水面上。这些物体为什么能够浮在水面上呢? 生:它们轻,它们是空心的。师:大家都注意到了物体本身的特点,这种观察习惯很好。不过,大家能不能换个角度想一想,水中会不会藏着什么秘密呢?学生猜想,老师引导:请同学们轮流将泡沫板轻轻的压入水底,体会手有什么感觉,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学生动手操作。师:大家都完成了操作,请小组长把材料收起来放入桌洞中。谁来说说在把泡沫板压入水底的过程中,手有什么感觉? 生:感到泡沫板往下压时,手很吃力。师:手为什么会感到吃力?水中会不会有什么? 生:水里好像有一种力撑着泡沫板,泡沫板很难被按下去。师:手给泡沫板的力方向是向下的,那么水给泡沫板的力方向是向哪的? (向上。)(此处让学生先说感受,2-3名同学,之后师在这个的基础上再小结。)师:(从大家的回答中,老师发现,同学们都感受到水中有一股力量在托着水面上的物体,所以它们能浮在水面上,是这样吗?也就是说,我们用手往水中压泡沫板很费力,是因为水对泡沫板有一种 (向上托的力)。(找2-3个学生说。)师:我们能够感到水中有一种向上托起的力,这种力在科学上叫做浮力。请同学们一起来读一下浮力的概念。(学生齐读浮力的概念。) 2、 师:同学们非常聪明,自己通过实验证明了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那么完全沉在水中的物体会受到浮力吗? (学生猜想,交流。)师:那到底有没有受到浮力呢?我们需要通过实验去验证一下。老师给大家准备了橡皮筋,钩码,尺子,水槽。你能不能根据这些物体设计实验验证沉在水中的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呢?请同学们小组内讨论一下吧。 (稍等一会。)看来,这个实验方案的设计还是有点难度的,现在老师给你一点提示:我把钩码挂在橡皮筋上,橡皮筋的长度有什么变化?(被拉长了。)如果钩码受到一个向上托的力,橡皮筋的长度会发生什么变化?(变短了。)由此,你能不能想到怎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钩码在水中是不是受到浮力?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老师指导。)学生汇报:1、把橡皮筋系在钩码上,用尺子量出橡皮筋的长度。2、再把钩码完全放入水中,用尺子量出橡皮筋的长度。3、比较两次测量的长度有没有变化。如果橡皮筋变短了,说明钩码在水中受到了浮力,如果橡皮筋不变,说明钩码在水中没有受到水的浮力。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2师:这个方法非常棒。我们在用尺子量橡皮筋的长度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生:测量橡皮筋的长度时,要等钩码稳定了再测。师:钩码要完全放入水中,能不能碰到水槽? 生:钩码不能碰到水槽底和水槽壁。师:我们用尺子测量橡皮筋的长度时,要把尺子的零刻度朝下,测量橡皮筋两个环之间的长度。读数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生:用直尺测量读数时,眼睛要和刻度平视。师:说得不错,老师这里也有实验提示,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大屏幕出示实验注意事项。)师:方案设计出来了,注意事项也明白了,咱们开始动手操作吧。 (学生操作,并汇报。)师:老师发现有的小组已经有结果了,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请同学们坐好。在刚才的实验中,老师发现有的小组分工很合理,能按照我们的实验提示进行操作,实验效果很明显。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实验情况汇报一下?老师帮你把它写在黑板上。 学生汇报。老师根据学生的汇报适当板书。 师:在测量误差存着的情况下,每个小组的测量数据虽然不一样,但是都能看出钩码放入水中后橡皮筋的长度变短了,这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了钩码在水中受到浮力。师:由这个实验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生: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师:对,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也收到水的浮力。师小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和沉入水中的物体都会受到水的浮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