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自觉投身社会实践.doc
第八课:自觉投身社会实践 一、单项选择题1、艺术创作需要坚实的生活积累,正如王夫之所说:“身之所历,目之所见,是铁门坎.”这表明A.认识事物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B.认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C.认识来源于实践 D.认识是透过现象看本质2、现实的发展给我们提出了许多新的重大理论问题,所以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应当是自觉把思想认识从教条主义的观念中解放出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不动摇根据实践的发展,在坚持中发展一切行为和认识都以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论述为标准A. B. C. D.3、爱迪生试制白炽灯泡,失败了1200次.有人讥讽他一事无成.爱迪生则说:“我已经有了很大的成就,证明了1200种材料不适合做灯丝.”从爱迪生的回答可以看出人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深化 认识决定实践的广度和深度认识的真理性要靠实践来证明 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A. B. C. D.4“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力发展的。”这一观点主要指出了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 B.实践是认识产生和发展的基础C.人类认识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的智力 D.思维与存在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5实践的最基本形式是 A.多种多样的 B.生产实践 C.改革 D.科学实验 6经典遗传理论认为,水稻、小麦等白花授粉作物没有杂交优势。这与袁隆平在实践中观察到的现象不相符合。于是他冲破传统理论的束缚,大胆创新,反复试验,终于培育成功杂交水稻。从哲学上说,这表明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 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7毛泽东说:“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这一论断着重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8“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这句话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 9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包括核实验在内的许多科学研究都可以用计算机进行模拟实验,这样既可以达到实验效果,又可以节省实验费用,降低实验风险。从认识论角度看,上述事实说明 A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B实验也是获得认识的途径C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D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新的认识工具和手段10实践不是孤立的个人的活动,而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所进行的活动;历史上每阶段实践的内容,规模和水平都受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这表明 A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 B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C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 D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11过去人们把教育看成是消费性行业,20世纪80年代,有人提出“教育业是生产力”,现在人们已认识到“教育是最先导的基础产业”,它可以推动建筑、仪器等一系列产业的发展,为全社会提供34的就业机会。这说明 A认识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B人类的一切实践归根结底都是生产实践C教育实践决定了人类社会的其他一切实践活动D实践证明,20世纪初有人提出的“教育救国”的主张是正确的12费尔巴哈说:“理论所不能解决的那些疑难,实践会给你解决。”这句话说明了 A实践是理论的根源 B实践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C理论不能解决任何疑难问题 D理论和实践要紧密结合13面对转基因产品问世,有人庆幸科学给人类带来了福音,也有人担心将给人类带来不良影响,日本甚至宣布禁止进口美国的转基因大豆产品。这表明认识有待于实践的检验 人的认识受主观条件限制的 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事物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A B C D14你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可以来亲口尝一尝:你想知道砒霜是否有毒,却万万不能试一试。本草纲目上写得清清楚楚:“砒,大毒也。”这说明A有的认识来源于实践,有的认识来源于书本B一个人的认识不一定都来源亲身实践,也可以来源于前人或他人的实践C来源于亲身实践的认识比来源于书本的知识可靠得多D任何认识都是直接接触对象的过程中产生的15“中国年轻一代知识分子要更好地成长,头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善于把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同现实奋斗目标紧紧地结合起来,脚踏实地地干实事。”这段话体现的哲学道理 A矛盾分析的方法 B规律的客观性C理论和实践的辩证关系 D实践第一的观点16毛泽东同志指出: “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这段话说明 A认识是实践的目的和归宿B人们认识世界的根本目的是丰富认识、发展认识C人们认识世界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回到实践中去,为实践服务D人类不是为了实践而认识,而是为了认识去实践 17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在改革的过程中不断更新观念;而观念的更新又促进了改革的进一步发展。这一事实说明 A我国的具体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进行改革和更新观念B改革是动力,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途径C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扩展和推移的过程D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18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A物质 B认识 C实践 D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19、恩格斯说:“在17世纪的英国和18世纪的法国,甚至资产阶级的最光辉灿烂的成就都不是它自己争得的,而是平民大众,即工人和农民为他们争得的。”这段话主要表明 A资产阶级依靠了人民群众才取得了历史成就B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文明成果都是群众直接创造的C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决定力量D人民的意志决定着历史的发展202006年2月,新华社授权播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即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的系统工程,要充分考虑农民的意愿和需要,不能搞成“政治运动”,也不能搞成“政绩工程”。从哲学角度看,这是因为A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C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D人们群众的世界观总是正确的二、主观题1、辨析:有人认为“个人的渊博知识,一是来源于亲自实践,二是来源于书本知识。” 2、阿房宫一直被视为我国古代宫殿建筑的杰作,唐代杜牧的阿房宫赋曾生动地描绘了它的恢弘壮观;一些史籍和历史教科书也记载了项羽火烧阿房宫事件。根据国家文物局要求,阿房宫考古队于2002年10月开始对阿房宫遗址开展了多学科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发现当年阿房宫工程只完成了前殿建筑基础和部分宫墙建设,由于宫殿建筑基址以上部分并未营建,也就不存在被大火烧毁的事实。从上述材料可以得到哪些认识论的启示?3、请分析“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的哲学依据。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 材料阐明艺术来源于实践,艺术属于认识范畴,因此反映的原理应该是实践是认识的源泉。2A 一切行为和认识都以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论述为标准 ,是错误的,应该一切从变化的实际出发,在改造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继承和发展。 3D 认识决定实践的广度和深度,这一说法错误,排除。 4B 5B6C材料反映的是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出了新的矛盾和课题,促使袁隆平大胆创新,反复试验 ,最终成功,获得正确的认识。7A 8C9D计算机是当前人们从事实践的新工具,帮助人们获得新的认识,促进认识的发展。10B本题属于课本知识再现,要求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11A材料核心是阐明人们随着实践的发展,教育观念在不断的变化发展,因此A答案正确。12A B.C两个观点说法错误,D答案与材料无关。 “理论所不能解决的那些疑难,实践会给你解决。” 其意思是通过实践,会重新获得新的认识,从而帮助解决新的问题。因此,实践是认识的来源。13D材料摆明对转基因食品的两种不同看法,这是由于人们所具备的主观和所处的客观因素导致产生不同的认识,谁是正确的,有待于实践的检验。同时,对转基因食品的看待也体现了一分为二的观点。 材料没有体现,不选。14B注意A.B两个答案的区别,实践是认识获得的唯一来源,但是途径有两种,一种是自己亲身实践获得的认识,一种是前人或他人通过实践获得的认识,通过书本作为载体,来获得间接认识。因此A答案错误,B答案正确。15C 16CA答案说法是错误的,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B.D说法也是错误的,选C。 17D 18C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实践19C 材料反映的是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20A 二、主观题1、题目说法不科学。 实践决定认识,是认识的来源、根本动力、最终目的和唯一标准,因此知识来源于实践。就个人而言,获得知识的途径有两个:一个是亲自实践,另一个是来自他人经验或书本知识,但他人经验或书本知识归根结底也来源于实践,所以说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获得认识的根本途径,不能说个人知识来源于书本。题目否定了实践第一的观点。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人们对历史的认识随着考古实践的发展而深化,阿房宫遗址的考古发现深化了我们对阿房宫的历史状况和项羽火烧阿房宫史料的认识。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历史记载是基于当时条件对历史的一种认识,其正确与否要经受考古实践的检验,阿房宫遗址的考古发现证明了有些史籍和历史教科书对阿房宫及项羽火烧阿房宫的记载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认识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过程,人们对历史的认识过程也是如此,所以我们对阿房宫的认识还需要继续深化。3、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创造了物质财富、精神财富,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因此要走与群众实践相结合的道路,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群众的利益而奋斗。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体现了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坚持了群众观点。(也可以从物质意识、实践认识的辩证关系角度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