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安徽省泗县至淮北段新建高速公路设计毕业设计.doc

    • 资源ID:2886919       资源大小:2.30MB        全文页数:4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安徽省泗县至淮北段新建高速公路设计毕业设计.doc

    长 安 大 学毕业设计说明书题目:安徽省泗县至淮北段新建高速公路设计起始桩号:K0+000K5+555.773学生姓名 学院名称公路学院专业名称公路工程学号2101090235指导教师 2013年6月8日 摘 要本设计根据给定的资料,通过对原始数据的分析,根据该路段的地质、地形、地物、水文等自然条件,依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等交通部颁发的相关技术指标,在老师的指导和同学的帮助下完成的。设计内业详细资料有:路线设计,包括纸上定线(山岭区或越岭线)、绘制路线平面图、路线纵断面设计);路基设计,完成一公里横断面和路基土石方的计算及路基排水设计;路面设计,沥青路面设计;小桥涵设计,完成涵洞设计;路线交叉设计,完成一项路线平面交叉;设计概算编制,完成全线设计路段的初步设计概算;应用计算机绘制工程图,按老师指导和要求完成。整个设计计算了路线的平、纵、横要素,设计了路基、路面、平面交叉、小桥涵的尺寸等内容,由此圆满完成了北翠公路青年农场至前进段两阶段初步设计。关键词:路线,路基,路面,桥梁,涵洞。ABSTRACTData that this design according to give to settle to complition, complete the Threexin forest of Mulin to lianhe highway station segment (1) first design station segment (2) the relevant technique index sign for kind, geography for second class highway route, from this design learning a lot of knowledge concerning highways, passing analysis primitive dataing, according to the road's segment, characteristics of term nature, such as, ground thing, and hydrology etc., Basis highway engineering technique standard , highway route designing the normal waiting the transport, and complete to design under the help that the teacher's leading is with the classmate of constitute the circumstance, The design inside of stage first steps include: Route design,The paper up settles the lines( mountain range area, or more mountain range line),Draw the route plane chart, Proceed route vertical section of design;Roadbed design, Complete one kilometer cross sections are with the roadbed the calculation of square ground and roadbed drain the design;Road design, asphalt pavement design;Small bridge culvert design, Complete the design of culverts;The route crosses the design, Completes the entire line to design the road section the preliminary design budgetary estimate;The application calculator draws the engineering diagram, Complete under the teacher's leading request.we compute the route even, vertical , horizontal main factor, designed the flat surface to design the roadbed road the size for, small bridge culvert, successfully completed Sixian to Huaibei of the Anhui highway in section two stages preliminary designs. Key words: Route, roadbed, road surface, bridge,culvert.目 录摘要Abstract 第1章 绪论1 1.1选题的背景、目的及意义第1章 绪 论1.1 选题的背景、目的及意义本次毕业设计是在对公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桥梁工程及其它有关专业课程的学习的基础上,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一段公路的两阶段初步设计任务。本次设计的目的和意义是应用学过的专业知识,根据自己专业的服务去向,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的完成一段公路的初步设计任务。通过此次设计可以培养我们的综合设计能力,进而把学过的知识加以系统的应用和巩固,使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掌握路线设计、路基设计、路面设计、小桥涵设计理论和具体设计方法,并能够独立完成全部设计的图表。为自己走向工作岗位后适应生产实践的需要打下坚实的基础。1.2 设计任务本次设计任务主要包括:依据地形图完成给定的初步设计路线设计: 纸上定线(山岭区或越岭线) 进行方案比较(局部) 进行路线平面设计 进行路线纵断面设计。路基设计: 完成1km路基横断面设计.土石方计算 及路基排水设计,结构设计,边坡设计。路面设计: 沥青路面设计。小桥涵设计:结合自身设计,完成涵洞设计。1.3 路线概况1.3.1地形地貌 工程所在地为安徽省北部,东经116度23分117度02分,北纬33度16分34度14分之间。地处华东地区腹地,苏、鲁、豫、皖四省之交,北接萧县,南临蒙城,东与宿州比邻,西连涡阳和河南永城。南北长108公里,东西宽60公里,总面积2741平方公里。本设计路段为山岭区,沿线为第四级冲击和洪积层,表层土壤为粉质低液限粘土,中层为冲积形成的砂砾,圆砾,底层为白垩系砂岩。土壤渗透性较好,地层比较稳定。属山岭重丘区,植被为人工林和次生林,沿线所处自然区划为II5区。1.3.2气候条件处地北温带,属北方型大陆性气候与湿润气候之间的季风气候,气候温和,日照充足,四季分明,春秋季明显短于冬夏季,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年平均气温为14.8摄氏度。全年主导风向夏季多为东南风,冬季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年平均无霜期203天,年平均降水量830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71%,日照时数2315.8小时。1.3.3交通量资料 表1.1 交通量表车型小汽车黄河JN150东风EQ140 解放CA10B交通量(辆/日)4600126010001470预测交通量增长率为7%1.4设计依据根据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地质勘测报告、国家关于公路设计施工的规范、规程、标准等。如:1)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J 0112006)2)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3)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 0181997)4)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5)公路自然区划标准(JTJ 0011986)6)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7)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8)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第2章 路线线形设计2.1道路技术等级确定由交通量组成表,折算成以小客车为标准进行计算,见表2-1:表2-1 交通量折算表车型交通量(辆/日)折算系数折算交通量(辆/日)小汽车46001.04600黄河JN15014701.5东风EQ14012601.5解放CA10B14701.5总 计计算远景设计年限平均昼夜交通量由公式(2-1)计算 Nd=N0(1+)n-1 (2-1)式中 Nd远景设计年平均日交通量,辆/日; N0起始年平均日交通量,辆/日; 年平均增长率,取7%; n远景设计年限,取20年;所以 Nd=8925×(1+7%)20-1=27004(辆/日)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拟定该条道路为双向四车道的高速公路,设计车速为100km/h,设计采用的服务水平为一级,采用分离式路基,采用整体式路基。2.2路线方案的拟定与比选2.2.1选线原则1)在路线设计和选线中,应该尽量避开农田,做到少占或不站高产田。2)路线设计应在保证行车安全、舒适、迅速的前提下,使工程数量小,造价低,运营费用省,效益好,并有利于施工和养护。在工程量增加不大时,应尽量采用较高的技术指标,不应轻易采用最小指标或低限指标,也不应片面追求高指标。3)选线时应对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进行深入勘测,查清其对工程的影响。一般情况下路线应设法绕避特殊地基地区。当必须穿过时,应选择合适的位置,缩小穿越范围,并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4)选线应重视环境保护,注意由于公路修筑以及汽车运行所产生的影响与污染等问题。2.2.2山岭区选线要点山岭地区,山高谷深,坡陡流急,地形复杂,路线平纵横三方面都受到约束;同时地质、气候条件多变,都影响路线的布设。但山脉水系清晰,给选线指明了方向:不是顺山沿水,就是横越山岭。纵面线形结合桥涵、通道、隧道等构造物的布局,合理确定路基设计高度,纵坡不应频繁起伏,也不宜过于平缓。2.2.3平面设计技术指标的确定 1)直线直线的最大长度应有所限制,当采用长的直线线形时,为弥补景观单调之缺陷,应结合沿线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规范规定,高速公路同向圆曲线的最小直线长度不小于6V、反向圆曲线的最小直线长度不小于2V。本设计速度为100km/h。2)圆曲线圆曲线是平面线形中常用的线形要素,圆曲线的设计主要确定起其半径值以及超高和加宽。(1)圆曲线的最小半径极限最小半径一般最小半径不设超高最小半径 表2-2 圆曲线半径 技术指标高速公路(100km/h)一般最小半径 700极限最小半径 400不设超高最小半径路拱4000路拱5250 (2)圆曲线的最大半径选用圆曲线半径时,在地形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应尽量采用大半径曲线,使行车舒适,但半径过大,对施工和测设不利,所以圆曲线半径不可大于10000米。 (3)圆曲线半径的选用在设计公路平面线形时,根据沿线地形情况,尽量采用不需设超高的大半径曲线。 (4)平曲线的最小长度公路的平曲线一般情况下应具有设置缓和曲线(或超高,加宽缓和段)和一段圆曲线的长度;缓和曲线长度:圆曲线长度:缓和曲线长度宜在:1:1:1 到1:2:1之间。平曲线的最小长度一般值:500m平曲线最小长度极限值取:170m 3)缓和曲线缓和曲线的最小长度一般应满足以下几方面:(1) 离心加速度变化率不过大;(2) 控制超高附加纵坡不过陡;(3) 控制行驶时间不过短;(4) 符合视觉要求;因此,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规定:高速公路(100)缓和曲线最小长度为85m.。一般情况下,在直线与圆曲线之间,当圆曲线半径大于或等于不设超高圆曲线最小半径时,可不设缓和曲线。 4)行车视距行车视距可分为:停车视距、会车视距、超车视距。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规定:高速公路(100)停车视距St取160m。2.2.4 路线方案拟定与比选路线设计是确定路线空间位置和各部分几何尺寸的工作,主要分为路线平面设计、路线纵断面设计和横断面设计,三者应既分开考虑又注意综合。根据此路所处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确定经过路线方案的比选设计出一条符合一定技术标准,满足行车要求,工程量最少最节省费用的路线。综合考虑该地区自然条件、技术标准、工程投资等因素,初步拟定了两个方案,方案一:从点(527.53,3702.53)开始,到达点(528.38,3703.86),线路总长为1826m。该线路高差相对较小,所经区域大部分是农田,土石方工程量相对较小,由于县河流经此区域,需设大桥一座。该线路设置一条圆曲线,起点(527.51,3703.16),终点(528.13,3703.74),圆曲线转角为360,R=1200m,因半径小于规范规定的当高速公路设计设计车速为80Km/h时的不设缓和曲线的最小半径,故需设缓和曲线,Ls=100m。方案二:从点(527.63,3702.53)开始,到达点(528.38,3703.86),线路总长为1752.1m。该线路前半部分所经区域大多为农田,后半部分为重丘区,土石方工程量大。该线路设置一条缓和曲线,起点(527.63,3702.98),终点(528.18,3703.58),圆曲线半径为9.80,R=4500,该半径大于规范规定的当高速公路设计设计车速为80Km/h时的不设缓和曲线的最小半径,故不设缓和曲线。 方案三 : 表2-3 方案比选 方案一 方案二 方案三 优 缺 点优点: 1.土石方工程量小,有利于环境保护 2.桥梁规模相对较小,施工难度低缺点: 1.平面线形指标略低,但可满足要求 2. 征地规模较大 3.软基处理面积过大 优点: 1.平面线性指标高,行车舒适性好 2.高边坡数量少缺点: 1.桥梁规模较大,施工难度较高 2.拆迁量大,土石方工程量大优点: 高速公路投资比较大,对所经过地区的经济起重要作用,所以在修建过程中应综合考虑沿线地带的自然地理特征,设计要特别注意线形设计,使之在视觉上能诱导视线,保持线形的连续性,让司机和乘客在生理和心理上有安全感和舒适感,同时考虑到经济因素,尽量使工程量最小,造价最低。综合考虑: 1)从景观、行车视觉上看,方案二优于方案一; 2)从路线平面指标上看,方案二较好; 3)从规模及施工难度上看,方案一较好; 综合考虑以上各种因素,最终选择方案二作为最终设计方案。2.3道路技术标准确定 1)高速公路四车道高速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25000-55000辆/日,六车道高速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45000-80000辆/日。 2)高速公路和具有干线功能的一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应按20年预测。 3)高速公路设计应做好总体设计,使各种技术指标的设置与平纵横线形组合恰当,平面顺适,纵面均衡;各构造物的选型与布置合理、实用、经济。 4)车道宽度应符合规定要求,设计速度80km/h的车道宽度为3.75m,设计速度100km/h的车道宽度为3.75m。 5)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各路段的车道数应根据设计交通量、采用的服务水平确定。 6)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整体式断面必须设置中间带。中间带由两条左侧路缘带和中央分隔带组成,其各部分宽度应符合规定的要求。设计时速100km/h中央分隔带宽度的一般值为2.00m,最小值为2.00m;左侧路缘带宽度一般值0.75m,最小值0.50m;中间带宽度一般值3.50m,最小值2.00m。7)路肩宽度应符合规定。高速公路设计时速100km/h右侧硬路肩一般值为3.00m,最小值为2.50m,土路肩宽度一般值取0.75m,最小值取0.75m。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应在右侧硬路肩内设右侧路缘带,其宽度为0.50m。高速公路的右侧硬路肩宽度小于2.50m时,应设置紧急停车带。紧急停车带宽度应为3.50m,有效长度不应小于30m,间距不宜大于500m。8)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分离式路基,应设置左侧路肩,左侧硬路肩宽度为1.00m,土路肩宽度为0.75m。左侧硬路肩内含左侧路缘带,左侧路缘带宽度为0.50。 9)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互通式立体交叉、服务区、停车区、公共汽车停靠站、管理设施等的出入口处,应设置加减速车道。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以及二级公路的连续上坡路段,当通行能力、运行安全受到影响时,应设置爬坡车道。爬坡车道宽度应为3.50m。 10)各级公路路基宽度应符合规定。高速公路四车道设计时速100km/h的路基宽度一般值为26.00m,路基宽度最小值24.50m。各级公路路基宽度为车道宽度与路肩宽度之和,当设有中间带、加减速车道、爬坡车道、紧急停车带、错车道等时,应计入这些部分的宽度。确定路基宽度时,中央分隔带宽度、左侧路缘带宽度、右侧硬路肩宽度、土路肩宽度等的“一般值”和“最小值”应同类项相加。 11)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停车视距应符合规范要求,高速公路四车道设计时速100km/h的停车视距为160m。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以及大型车比例高的二、三级公路,应采用货车停车视距对相关路段进行检验。 12)直线的最大与最小长度应有所限制。一条公路的直线与曲线的长度设计应合理。圆曲线最小半径应符合规范规定,高速公路四车道设计时速100km/h的圆曲线最小半径一般值为700m,圆曲线最小半径极限值为400m。路拱2%时的不设超高最小半径为4000m,路拱2%时的不设超高最小半径为5250m。直线与小于规范规定的圆曲线最小半径相衔接时,应设置回旋线。回旋线参数及其长度应根据线形设计以及对安全、视觉、景观等的要求,选用较大的数值。 13)最大纵坡应符合规定要求。高速公路设计时速100km/h的最大纵坡4%。受地形条件等特殊情况限制时,可增加1%。纵坡的最小坡长应符合规范规定,高速公路设计时速100km/h的最小坡长取250m。不同纵坡的最大坡长应符合规范要求,高速公路设计时速100km/h,纵坡坡度为3%的最大坡长取1000m,纵坡坡度为4%的最大坡长取800m,纵坡坡度为5%的最大坡长取600m。公路纵坡变更处应设竖曲线。竖曲线最小半径和最小长度应符合规范规定。高速公路设计时速100km/h的凸型竖曲线一般值取10000m,凸型竖曲线的极限值取6500m。高速公路设计时速100km/h的凹形竖曲线半径一般值取4500m,高速公路设计时速100km/h的凹形竖曲线极限值取3000m,竖曲线长度一般值取210m,最小长度取85m。 14)路基路面应根据公路功能、公路等级、交通量,结合沿线地形、地质及路用材料等自然条件进行设计,保证其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同时,路面面层应满足平整和抗滑的要求。路基设计应重视排水设施与防护设施的设计,取土、弃土应进行专门设计,防止水土流失、堵塞河道和诱发路基病害。路基断面形式应与沿线自然环境相协调,避免因深挖、高填对其造成不良影响。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宜采用浅挖、低填、缓边坡的路基断面形式。高速公路路面不宜分期修建,但位于软土、高填方等沉降较大的局部路段,可按“一次设计、分期实施”的原则实施。 15)路基设计洪水频率应符合规范规定,高速公路路基设计洪水频率取1/100。路基高度设计,应使路肩边缘高出路基两侧地面积水高度,同时考虑地下水、毛细水和冰冻的作用,不使其影响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沿河及受水浸淹的路基边缘标高,应高出规定的设计洪水频率的计算水为加壅水高、波浪侵袭高和0.5m的安全高度。 16)路堤基底应清理和压实。基底强度、稳定性不足时,应进行处理,以保证路基稳定,减少工后沉降。路基防护应根据公路功能,结合当地气候,水文,地质等情况,采取相应防护措施,保证路基稳定。路基防护应采用工程防护与植物防护相结合的防护措施,并与景观相协调。深挖、高填路基边坡路段,必须查明工程地质情况,针对其工程特性进行路基防护设计。对存在稳定性隐患的边坡,应进行稳定性分析,采用加固、防护措施。沿河路段必须查明河流特性及其演变规律,采取防止冲刷路基的防护措施。凡侵占、改移河道的地段,必须做出专门的防护设计。 17)路面设计标准轴载为双轮组单轴100KN。路面结构层所选材料应满足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的要求。同时路面垫层材料宜采用水稳性好的粗粒料或各种稳定类粒料。 18)路基路面排水应符合以下规定:路基、路面排水设计应综合规划、合理布局,并与沿线排灌系统想协调,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和污染水源。根据公路等级,结合沿线气象、地形、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设置必要的地表排水、路面内部排水、地下排水等设施,并与沿线排水系统相配合,形成完整的排水体系。特殊地质环境地段的路基、路面排水设计,必须与该特殊工程整治措施相结合,进行综合设计。表2-4 道路技术指标序号项目单位主要技术指标1设计车速km/h1002路基宽度一般值m26.0最小值24.53平曲线半径一般值 m700极限值400不设超高最小半径路拱2.0%m40004平曲线最小长度m500缓和曲线最小长度m855最小纵坡%0.36最大纵坡%47最小坡长m2508相应纵坡的最大坡长3%m10004%8005%600<3%不限制9停车视距m16010竖曲线半径凸形一般值m10000极限值m6500凹形一般值m4500极限值m300011竖曲线最小长度m8512平曲线最大超高%82.4道路平面设计 根据路线几何线形设计要求,确定路线平面线形各要素及其他们之间的配合;线形应与地、地物相适应,与道路所经地带的地形、地物、环境、景观相协调,而且减少工程数量,节省投资。2.4.1设计确定直线的原则 现代道路平面线型是由基本几何线型即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的合理组合而构成,称之为“平面线型三要素”。不受地形、地物限制的平坦地区或者山涧谷底、市镇及其近郊,或规划方正的农耕区、长大隧道、桥梁等构造物路段、路线交叉点及其前后路段、双车道公路提供超车的路段可以采用直线。但直线的最大长度应该有所限制: (1)在长直线上纵坡不宜过大,因为长直线加上陡坡下坡行驶很容易导致超速行车;(2)长直线与大半径凹形竖曲线组合为宜,这样可以使生硬呆板的直线得到一些缓和或者改善。2.4.2设计确定平曲线的原则1.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使用大的曲线半径(R<10000m)。2.一般情况下使用极限半径的48倍或超高为24%的原曲线半径值,即16005600m为宜。3.从现行设计要求方面考虑,曲线长度按最小值58倍。4.地形受限时曲线半径应该尽量大于一般最小半径。5.从视觉连续性角度,缓和曲线长度与圆曲线半径间应有如下关系。6.为使线形连续协调宜将回旋线与圆曲线长度比例定位1:1:1,当曲线半径较大,平曲线较长时 也可以为1 :2:1。7.尽量保证全线指标均衡。根据设计资料,本次设计段路为高速公路,设计速度为100公里/小时,设计年限20年,全线共设7条平曲线,其中包含基本型、非对称基本型、和S形曲线等多种曲线。设计时特别要注意的是,为了在线形组合和线形美观上产生良好的行车和视觉效果,宜将直线、缓和曲线、圆曲线之长度比设计成1:1:1。这一点非常重要,在刚开始做设计的时候就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设计出来的路线非常不协调,美观,比例严重失调,后来在老师的指导下改正了不足之处,经过改正后,线形既美观又流畅,已经到达了要求。2.4.3纬地软件平面设计上线各交点情况如图:图2.4.1 交点1 图2.4.2 交点2图2.4.3 交点3图2.4.4 交点4图2.4.5 交点5图2.4.6 交点6下线各交点情况如图: 图2.4.7 交点1 图2.4.8 交点2图2.4.9 交点3图2.4.10 交点42.5道路纵断面设计2.5.1 纵断面设计原则纵断面设计的主要内容是根据道路等级、沿线的自然地理条件和构造物控制标高等,确定路线合适的标高、各坡段的纵坡度和坡长,并设计竖曲线。基本要求是纵坡均匀平顺、起伏和缓、坡长和竖曲线长短适当、平面与纵断面组合设计协调、以及填挖经济、平衡。纵坡设计的一般要求为:1)纵坡设计必须满足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的各项规定。2)为保证车辆能以一定速度安全顺适地行驶,纵坡应具有一定的平顺性。起伏不宜过大和过于频繁。尽量避免采用极限纵坡值,和理安排缓和坡段,不宜连续采用极限长度的陡坡夹最短长度的缓坡。连续上坡或下坡路段,应避免设置反坡段。3)纵坡设计应对沿线地形、地质、水文、气候和排水等综合考虑,视具体情况加以处理,以保证道路的稳定与通畅。4)一般情况下纵坡设计应考虑填挖平衡,尽量使挖方运作就近路段填方,以减少借方和废方,降低造价和节省用地。5)纵坡除应满足最小纵坡要求外,还应满足最小填土高度要求,保证路基稳定。6)对连接段纵坡,如大、中桥引道等,纵坡应和缓、避免产生突变。7)在实地调查基础上,充分考虑通道、水利等方面的要求。2.5.2 平纵组合设计 1)设计原则 (1)应在视觉上能自然的引导驾驶员的视线,并保持视觉的连续性。 (2)注意保持平、纵线形的技术指标大小应均衡。 (3)选择组合得当的合成坡度,以利于路面排水和行车安全。 (4)注意与道路周围环境的配合,它可以减轻驾驶员的疲劳和紧张程度,并可起到引导视线的作用。 2)平曲线与竖曲线的组合 (1)平曲线与竖曲线应相互重合,且平曲线应稍长于平曲线。 (2)平曲线与竖曲线大小应保持平衡。3) 平纵线形设计应注意避免的组合 (1)应避免在凸型曲线的顶部和凹型竖曲线的底部插入小半径平曲线。 (2)应避免在凸型竖曲线的顶部和凹型竖曲线的底部与反向平曲线变曲点重合。 (3)在长直线段或长平曲线内要尽量设成直坡线避免设置凸凹看不见的线形。 (4)平曲线长直线段内不要插入短的竖曲线。 (5)应避免在长直线上设置长坡凹型竖曲线路段这种路段易产生视觉的错觉 造成超速行驶。2.5.3 最小填土高度的确定由于设计路段属高速公路,故路基要求保持干燥或中湿状态。该区处于3区,路基所用填料为粘性土,根据规范,路基临界高度参考值为H1=2.02.4 m,为安全起见,取2.4 m.根据地质条件,该区地下水位埋深为1520 m,所以本地区只需考虑最小填土高度即可。根据规范要求该地区的最小填土高度为0.40.7 m,同时,需满足0.5 m设计洪水位的要求,所以最小填土高度取1.2 m。2.5.4 桥梁控制标高的确定道路纵断面设计标高是指路基顶面边缘的标高,高速公路则是指中央分隔带外侧边缘的标高。在本设计中,路线所穿越的河流有单向通航要求,河流上的桥梁需满足路线和洪水的要求,洪水位为48 m,因此净空达到8m。由于该段公路为高速公路,有些路段要设跨线桥,桥下最小净空高度为5m,以避免人、畜影响交通。2.5.5 道路坡长及坡度确定道路最大纵坡和最小纵坡的限制,是为满足行车和排水要求.为使车辆行驶平顺,应尽量减少纵断面上的转坡点并设置大半径的竖曲线,坡长坡缓宜长,坡陡宜短。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B01-2003规定,山岭重丘区高速公路最大纵坡为4%,最小坡长为250m。在长路堑地段。设置边沟的低填方地段以及其他横向排水不畅地段,为满足排水要求,防止积水渗入路基而影响其稳定性,均应设置不小于0.3%的纵坡,一般情况大于0.5%,并做好纵、横断面的排水设计。2.5.6合成坡度的确定在有平曲线的坡道上,最大坡度既不是纵坡方向,也不是横坡方向,而是两者组合成的流水线方向。将合成坡度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目的是尽可能避免急弯和陡坡的不利组合,防止因合成坡度过大而引起的横向滑移和行车危险,保证车辆在弯道上安全而顺适的运行。在设有超高的平曲线上,超高与纵坡的合成坡度值不得超过8.0%。当路线的平面和纵坡设计基本完成后,应检查合成坡度I。如果超过最大允许合成坡度时,可减小纵坡或加大平曲线半径以减小横坡,或者两方面同时减小。本设计纵面设计经计算机反复电算优化,挖填基本合理,纵坡均匀平缓,利于排水。竖曲线半径尽量采用较大值。本路段上线线位高程在151.60-194.50之间,共设有变坡点3处;下线线位高程在是16780-198.00之间,共设有变坡点2处。平纵面组合基本顺适,方向明确,组合合理。2.5.7纬地纵断面设计上线各边坡点如图: 图2.5.1 边坡点1 图2.5.2 边坡点2 图2.5.3 边坡点3下线各边坡点情况如图:图2.5.4 边坡点1 图2.5.5 边坡点2第3章 道路横断面设计和路基设计 路基是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按照路线位置和一定技术要求修筑的带状构造物,承受由路面传来的荷载,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和耐久性,中期设计在公路设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3.1 横断面布置及加宽、超高3.1.1 横断面布置根据设计交通量,拟建高速公路,其横断面各组成部分的取值可根据设计交通量、交通组成、设计车速、地形条件和抗震设防等因素确定,并且应该符合公路建设的基本原则和相关规范的具体要求。本路段路基按四车道高速公路(100 km/h)标准,其标准横断面示意如图3-1:路基全宽26.0m,单向行车道2×3.75 m,左侧路缘带0.5 m,硬路肩2.5 m(含右侧路缘带0.5 m),中央分隔带2.0 m,土路肩为0.75 m。路基宽度=行车道宽+分隔带宽+路肩宽24。5图3-13.1.2 路拱横坡 路拱坡度需要考虑路面类型和当地的自然条件。查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沥青路面横坡宜取1.02.0%。考虑到该地区降雨量,路面排水状况和施工行车安全舒适,拟采用2.0%的路拱横坡。公路的硬路肩,采用与行车道相同的横坡。土路肩的横坡采用3%,路拱形式拟采用直线形式。3.1.3超高及加宽该路段内曲线段线形指标较小,曲线半径小于4000m,故需设超高。本设计整体式断面路段(K3+314.928K5+555.773)中,超高的设计方式为饶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最大超高为8%,渐变方式为线性,且外侧土路肩不设超高。本设计不设加宽。3.1.4中央分隔带形式及开口中央分隔带表面采用凸式,全宽2.0m,表面种草绿化、植树防眩;为抢险、急救和维修方便,中央分隔带每2km左右设一处开口,开口端部为半圆形,开口长度为30m。3.2路基设计3.2.1一般路基设计 1)一般规定(1)路基设计之前,应做好全面调查研究,充分收集沿线地质、水文、地形、地貌、气象、地震等设计资料。(2)路基设计应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工程地质条件,选择适当的路基横断面形式和边坡坡度。(3)沿河路基边缘标高,应不低于路基设计洪水频率的水位加雍水高、波浪侵袭高,以及0.5 m的安全高度;并根据冲刷情况,设置必要的防护设施。沿河路基废方应妥善处理,以免造成河床堵塞、河流改道或冲毁沿线构造物、房屋等不良后果。 2)路基断面形式、坡度本路段路基采用整体式断面,其边坡坡率确定如下:(1) 当填土高度小于8 m时,边坡坡率采用11.5;大于8 m时,8 m以上部分采用11.5,8 m以下部分采用11.75。(2)当为土质边坡挖方时,当挖方高度小于10 m时,边坡坡率采用1:,0.5;大于10 m时,10 m以上部分采用10.75,10 m以下部分采用10.5。 3)填料选择及填筑方式 (1)填料选择 一般原则如下:路床填料应均匀、密实,填料最大粒径应小于100 mm,路床顶面横坡应与路拱横坡一致。路床加固应根据土质、降水量、地下水类型及埋藏深度、加固材料来源等,经比选采用就地碾压、换土或土质改良、加强地下排水、设置土工合成材料等加固措施。填方路基应优先选用级配较好的砾类

    注意事项

    本文(安徽省泗县至淮北段新建高速公路设计毕业设计.doc)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