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标志物幻灯.ppt
,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 李永军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检验科,肿瘤标志物的含义,肿瘤标志物主要是指癌细胞分泌或脱落到体液或组织中的物质。,通过测定肿瘤标志物的存在或含量,对肿瘤进行辅助诊断、分析病程、指导治疗、监测复发或转移,判断预后。,酶类;激素;胚胎蛋白质类;肿瘤相关抗原;基因类。,肿瘤标志物归类为:,肿瘤标志物的条件,该肿瘤标志物在肿瘤患者血液循环 中 必须有量的显著异常。肿瘤标志物含量应与肿瘤生长、消退或转移有直接的,定量比例关系。假阳性与假阴性出现率愈低愈好。肿瘤组织本身必须含有该肿瘤标志物。,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酶类,恶性肿瘤患者血清酶活力变化的共同机制:肿瘤组织本身可产生异常含量的酶。由于肿瘤存在或转移,使机体某些组织 受其诱导而生成大量的酶。因肿瘤细胞膜通透性增高,致使肿瘤细胞内的酶类进入血液循环。肿瘤组织压迫某些腔道,使原来由此管道排出的酶反流到血流中。患瘤机体因各器官功能不良致使体内酶的减活或排泄受到障碍。,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酶类,血清中AKP活力测定对肝脏及骨骼系统疾病诊断具有一定临床价值,尤其对肝脏和骨骼系统原发性或转移性的恶性肿瘤患者更有临床意义。,碱性磷酸酶(AKP),在恶性肿瘤中AKP同工酶可有以下几种:Rengan同工酶:1968年由Fishman等首先在肺 鳞癌患者血中发现;Nagao同工酶:1978年Nakayama等从胸膜恶 性肿瘤患者体内发现;Kasahara同工酶:1969年Warnock等从肝细胞 癌患者组织提取液中发现。,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酶类,酸性磷酸酶(ACP),ACP是最早用于临床的肿瘤标志物之一,其在前列腺内的活性最高,故常用ACP检测作为前列腺癌的诊断与治疗评估的辅助指标。在早期前列腺癌患者中阳性率约12-15%,晚期患者为79-94%.,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酶类,磷酸肌酸激酶大分子同工酶-2(CK-M2),CK-M2是CK变异的同工酶之一,分子量200KD,其活性不能被抗CK-MM抗体封闭,具有异常高的活性,对热稳定,分子结构组成未明确电泳是位于CK-MM之后的阴极端。,赵桂兰等胃癌血清CK-M2、寡糖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肿瘤防治研究,1999;1;28。,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激素,异生性激素:是指那些在正常情况下不形成激素的细胞转化为肿瘤细胞后所产生的激素。,确定一种肿瘤能产生异生性激素 须具备下述条件肿瘤细胞在体外培养时能产生并释放激素;肿瘤患者有内分泌异常的临床综合病征;肿瘤组织中激素的含量要明显高于附近正常组织;肿瘤患者血液中有异常的激素含量;肿瘤经治疗消退时,血中激素含量与临床综合病征应得到改善;产生相应激素的内分泌腺体被切除后,血液中激素含量仍明显增加。,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激素,恶性肿瘤所产生的异生性ACTH主要有二种类型:A.分子量为4500的多肽与垂体分泌 的ACTH结构基本相同。B.分子量为2万-3.6万的高分子ACTH。,异生性ACTH,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激素,人类恶性肿瘤所产生的异生性促性腺激素以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最为多见。卵泡刺激素(FSH)与黄体生成激素(LH)的分泌较少见。90%以上绒毛膜癌可有HCG含量明显增高,其他能分泌HCG的肿瘤有:胃癌、肺癌、胰腺癌、乳腺癌等,其发生率分别为22.7%、13.5%、33.3%、29.8%。,异生性促性腺激素,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胚胎类蛋白质,甲胎蛋白是分子量为6.9万,主要存在于胎儿组织中的球蛋白,一般在孕后第六周即开始合成,至妊娠12-13周时AFP合成量最高,随着肝细胞分化渐渐成熟,AFP合成能力也逐渐降低。,甲胎蛋白,AFP做为一项肝脏恶性肿瘤的标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用于肝癌诊断;用于肝癌普查;用于肝癌的鉴别诊断;判断肝癌的分化程度;对肝癌患者病情与预后判断。,目前研究较多的是AFP与其它指标联合运用,如:黄小兵等甲胎蛋白、癌胚抗原、唾液酸联合检测对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公茂英等直肠癌综合保肛治疗前后血清CEA、AFP、2-M临床意义临床医学,1999;1;60。金锋等血清CEA、AFP术前术后水平测定对胃癌临床意义的研究实用肿瘤学杂志,1997;1;47。,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胚胎类蛋白质,癌胚抗原,CEA是一种分子量为20万道尔顿的富含多糖的蛋白复合物。恶性肿瘤时血清中CEA含量增高,其机制可能是:癌细胞本身具有合成CEA能力;癌细胞产生某种刺激因子,促使肠道组织细胞合成CEA 增加;肿瘤患者对CEA的降解能力减弱。,CEA检测的临床意义:恶性肿瘤的辅助诊断:卢兆桐等CEA在食管贲门瘤的高表达及临床意义对病情和预后进行判断:孙哲等血清 CEA值对恶性肿瘤诊断的临床意义实用肿瘤学杂志,1994;8,23。对治疗效果监测:朱孝成等胃癌腹腔灌流液CEA测定的临床意义中国肿瘤临床,1997,2;89,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癌抗原,肿瘤抗原(Cancer antigen,CA)指的是肿瘤相关糖蛋白抗原,这是由于细胞膜成分异常糖基化形成的抗原。,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癌抗原,CA125,1983年Bast等用卵巢浆液性乳突状囊腺癌细胞系OVCA433免疫BALB/C小鼠,并与骨髓瘤进行杂交得到一株单克隆抗体,取名为OC125。该单克隆抗体所识别的抗原称为CA125。它是一种细胞表面高分子糖蛋白。,杨伟宗等血清CA125检测在肺癌中的应用黄跃等测定血清糖蛋白抗原125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中华消化杂志,1999;1;64。周彦杰血清CA125抗原测定在盆腔肿块诊断中的价值湖南医学,1999;1;14。吕文元等肺癌患者血清CA125测定的临床意义临床医学,1999;1:59。陈晓光等血清CA125监测子宫内膜腺癌的临床价值实用癌症杂志,1994;4;225张新等血清CA125放免测定对卵巢恶性肿瘤为主的观察实用肿瘤学杂志,1997;4;227,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癌抗原,CA153,CA153一种糖蛋白,是用人乳脂肪微粒外膜,转移性乳癌提取的膜成分制备的单克隆抗体,被这两种抗体识别的癌抗原为CA153,徐玉彦等 CA153在乳腺癌应用的初步观察中华肿瘤杂志,1997;4;315张清媛等 CA153在乳腺癌诊断和监测中的应用中国肿瘤临床,1997;1;57时宏珍等肿瘤标志物CA153对乳腺癌诊断价值的初步探讨实用肿瘤杂志,1996;2;19陈智周肿瘤标志物CA153的免疫放射分析及其临床应用中华肿瘤杂志,1998;2;125Colomer R et al.Circulating tumor marker levels in advanced breast carcinoma correlated with the extent of metastatic disease.Cancer,1989;64;1674,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癌抗原,CA199,CA199是1979年由美国Koproski等分离出来的一种神经节甙脂样物质,在血清中以粘蛋白的形式存在,其抗原决定簇为一寡多糖,其结构与人类Lea血型抗原的半抗原一致。,CA199主要由胃癌、肠癌、胰腺癌及肝癌等细胞所分泌,能与用人大肠癌细胞株SW1116经免疫重组产生的单克隆抗体116NS199特异性结合,故命名为。又称胃肠癌抗原(gastrointestinal cancer antigen,GIGA)赵继宗等消化道肿瘤相关抗原CA199的临床应用研究癌症,1996;2;141陈瑜等血清CA199的酶免测定及临床应用中国肿瘤临床,1997;6;408Minghimi A et al.慢性胰腺炎中的CA199值升高的特异性Surgery.1998;1;103,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癌抗原,CA242,CA242是一种唾液酸化的新型粘蛋白类的糖类肿瘤相关抗原,能被单克隆抗体识别,故称为CA242,其抗原决定簇的化学结构尚未十分清楚。,夏士荣等血清CA242测定的临床应用评价中国肿瘤临床,1997;1;40宁过礼等联合检测CA242对胆囊恶性肿瘤诊断价值的探讨吉林医学,1999;1;1徐有青等肿瘤标志物CA242与CA199对胰腺癌的诊断作用研究中国肿瘤临床,1999;2;133Kawa S et al.Comparative study of CA242 and CA199 for the diagnosis of pancreatic cancer.Cancer.1994;70;481,附:李孟达等血清CA125、CA199、CA153在卵巢浆、粘液性囊腺癌诊断和动态观察中的价值癌症,1997;5;350黄小兵等甲胎蛋白、癌胚抗原、唾液酸联合检测对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癌症,1997;4;40刘怀深等恶性肿瘤诊断参数CEA和SL-2R比较研究实用肿瘤学杂志,1995;3;10陈余清等糖类抗原、癌胚抗原、铁蛋白检测对良恶性胸水鉴别诊断的意义中国肿瘤临床,1997;4;302,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癌基因:指细胞或病毒内存在的能诱导正常细胞发生转化,使正常细胞获得一个或多个新的生物学特性的基因。抑癌基因:是一种抑制细胞生长和肿瘤形成的基因。,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癌基因与抑癌基因,HER-2/neu(c-erb-B-2)癌基因1974年,Schubert发现将乙基亚硝脲注射到大鼠体内,其后代患神经系统肿瘤的机会大为增加,Shih等1981年在上述脑细胞瘤中发现一种癌基因称为neu,此癌基因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基因一样与V-erbB具有同源序列,故将EGFR基因命名为C-erbB-1,而将neu命名为C erbB-2 即HER-2。,Slamon等发现1345例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病人中,101例(29.3%)有HER-2癌基因扩增。认为HER-2癌基因扩增是乳腺癌病人复发及存活期缩短的预后指征。(Science,1989;244;707)Harpole等则发现271例NSCLC病人中,HER-2基因阴性的有136人,阳性的有108人,其5年生存率分别为72%及38%,认为HER-2基因阳性是NSCLC早期复发的指征。(Cancer Res,1995;55;51),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癌基因与抑癌基因,NDPK/nmH11988年Steeg 等首先分离鉴定了nm23基因,现证实该基因位于染色体17q22,编码产生的饿蛋白质与二磷酸核苷激酶(NDPK)高度同源。NDPK是一组分子量为17-18KD,以3-6个亚单位形式存在的蛋白质,主要位于细胞浆和细胞膜上。,人类nm23基因有三个亚型,即H1、H2、H3,H1和H2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分别与NDPKA,NDPKB高度同源。现认为nm23-H1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赵春华等NDPK/nm23-H1在膀胱癌、肺癌、大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肿瘤防治研究,1999;1;24,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癌基因与抑癌基因,CD44V6CD44是一类具有高度异质性的单链膜表面糖蛋白,CD44基因由10个组成型外显子和10个变异型外显子组成,含有不同变异型外显子编码序列的CD44称CD44拼接变异体(CD44 Splice Variants,CD44V)。CD44V6的表达在结肠癌,乳腺癌时与肿瘤的进展,淋巴结转移及手术预后有关。,张成武等胃癌CD44V6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中国肿瘤临床,1999;2;91,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端粒酶,端粒酶是1985年Greider和Blackburn首次从四膜虫细胞提取物中发现的,它是一种核糖核蛋白(RNP),主要有RNA和蛋白质组成,它属于一种反转录酶,几乎存在于所有真核生物中。,张伟等癌性肠水细胞端粒酶活性研究癌症,1999;1;39Kavaler E et al.检测尿中膀胱癌细胞端粒酶活性Cancer,1998;1;708邹学森等综述端粒酶作为肿瘤标志物的研究进展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1999;1;22。,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其它,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1979年Wang等首先用免疫沉淀法成功地从人前列腺组织中分离和提纯出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它是上皮细胞分泌的一种单链糖蛋白,分子量34KD。PSA在人体血液中以三种不同分子形式存在:,以自由分子形式存在的PSA,即游离PSA(fPSA),分子量为30KD。与1-抗糜蛋白酶形成复合物的PSA,即PSA-ACT,分子量为100KD;与2-巨球蛋白酶形成复合物的PSA,即PSA-2M,分子量为780KD。,杨柳平等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百分率检测前列腺癌的临床观察1999;1;47汪定海等PSA、PSAD、fPSA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中国肿瘤临床,1999;1;52,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其它,CYFRA-211:细胞角蛋白(CKS)是正常的及恶性的上皮细胞支架蛋白,已知有20种。抗CK19片段的单克隆抗体BM-192及KS191所针对的抗原为CYFRA211。,李蓉等血清CYFRA211、CEA和NSE联合检测对肺癌的价值中华肿瘤杂志,1997;2;95马兰等CYFRA211等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中华肿瘤杂志1997;4;317,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