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新课程学分认定的理想与现实.ppt
高中新课程学分认定的理想与现实-我校学分认定的暂行办法,一种是面向大多数同学完成课程基本目标的部分,我们称为学分导向;另一种则是学有余力的同学存在的发展性需要,我们可以称之为发展导向;落实到期中考试,不仅要对语数外三科进行模块学习的终结性考试,还要对学生发展性状态进行评价。语数外三科模块一考试与九个科目期中考试两考合一,其中语数外分第一卷、第二卷合并考试。期末考试九科都实行两考合一,一、实施学分认定的出发点:,两种需要,多元并举:,一次考试,多重评价:我们需要在这一次考试当中将过程导向、双基导向、发展导向体现出来,落实最低要求并帮助学生自我评价。,一、实施模块一学分认定的出发点:,二、学分认定的实施情况:,3+7+8评价格局的整体设想(语数外):3:平时成绩占学分认定100中的30%,落实过程导向。7:设为期中考试的第一卷,分值70分,命题原则为体现课程标准的最低要求,落实必修课双基要求。3+7:总分值100分,两项合并60分者获得学分。8:设为期中考试的第二卷,分值80分(其它科目100分),落实发展导向。,二、学分认定的实施情况:,4+6+4评价格局的整体设想(理化生政史地):4:平时成绩占学分认定100中的40%,落实过程导向。6:设为期末考试的第一卷,分值60分,命题原则为体现课程标准的最低要求,落实必修课双基要求。4+6:总分值100分,两项合并60分者获得学分。4:设为期末考试的第二卷,分值40分,落实发展导向。,保护学有余力者的学习积极性。发展导向应该还是要来自于孩子内在的需求-班级管理的最高目标当然是帮助孩子们自我实现-教学的着眼点就是要看到儿童的明天,即“判明儿童发展的动力状态”,二、学分认定的实施情况:,补考三类情况的统计分析(语数外):原则:满足本年级学习管理的需要平时成绩低于18分者;学分未定状态 第一卷成绩低于42分者;学分未定状态 两项合并低于60分者。学分确定状态,二、学分认定的实施情况:,补考三类情况的统计分析(理化生政史地):原则:满足本年级学习管理的需要平时成绩低于24分者;学分未定状态 第一卷成绩低于36分者;学分未定状态 两项合并低于60分者。学分确定状态,就日常学习管理来说,为了便于一线教师操作学习管理的底线,考虑到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初高中的转型没有完成,这个数字是可以接受的。经过研判,目前情况拟以三类标准同时确定补考为宜。,二、学分认定的实施情况:,三、模块一学分认定过程的体会:,摸着石头如何过河?个人操守还是制度保障?让我们的一线教师能够依法执教,为社会培养负责任的公民,让教师成为有尊严、有操守的教育者。,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