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ppt
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中国人民银行农村金融服务研究小组,2008 年 9 月,摘,要,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农村金融问题。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广覆盖的农村金融体系,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农村存贷款持续增加,金融服务已覆盖了绝大部分农村地区。2007 年末,全国县域金融服务网点为 12.4 万个,县域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到 9.11 万亿元,占全国金融机构各项存款的比重为 23.4%;全部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为 6.12 万亿元,占全部金融机构贷款总额的 22%,占 GDP 的 24.8%。农村金融机构风险得到有效化解,县域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大幅下降,利润总额和资产利润率增长较快。2003 年以来,农村金融改革进展顺利。目前,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已扩大到全国,并取得阶段性成果。根据“面向三农、整体改制、商业运作、择机上市”的总体原则,农业银行积极组织开展面向“三农”的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强化面向“三农”的体制机制保障。2005 年以来,农发行积极拓展支农领域,由过去单一支持粮棉油购销储业务,逐步扩大到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农村中长期贷款业务。2007 年初成立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积极探索服务农村的有效形式,小额贷款业务稳步推广。近年来,保险业在服务“三农”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农业保险得到较快发展。农村金融服务市场稳步开放,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服务机构试点工作正有条不1,紊地开展。人民银行及相关部门大力推进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为农村金融服务范围的不断扩大、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的不断提高创造了良好条件。,为支持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发展,政府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一是扶持的货币政策。对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实行,有差别的存款准备金率;对农村信用社给予支农再贷款支持;,发行央行专项票据用于置换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资产和弥补历年,亏损。二是差别的监管政策。对于在农村地区新设机构的商业,银行在城区机构和业务准入方面给予便利;免征农村资金互助,社的监管费,对其他农村金融机构的监管费减半征收。三是支,持农村信用社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并利用财政杠杆提高扶贫,资金的运行效率和扶贫效益。,尽管近年来我国农村金融服务已大幅改善,但农村金融是,我国金融体系中的薄弱环节,仍存在不少的困难和问题。一是,部分地区还存在金融服务空白。截至 2007 年末,全国有 2868 个,乡(镇)没有任何金融机构,约占全国乡镇总数的 7%。二是农,村金融机构定位仍不很明确,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的问题仍较,为突出。三是虽然近年来农村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有所下降,,相对仍然较高。四是农业保险、信贷抵押担保、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以及农村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等方面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尚不能完全适应农村金融发展的要求。,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的思路:一是稳步开放农村金融,2,市场,建立有序竞争的多层次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二是鼓励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农产品期货和定,单农业,稳步推进农村利率市场化。三是实行有差别的监管政,策,建立有利于降低服务成本的农村金融监管体系,充分发挥,民间金融的积极作用,严厉打击非法集资。四是在财政、税收,和货币政策上给予农村金融机构一定优惠,建立扶持农村金融,服务的长效机制。五是要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在推动农村金融服,务方面的重要作用。,3,专栏一,专栏二,专栏三,专栏四,专栏五,专栏六,目,录,一、农村金融服务的基本情况.7(一)多层次的农村金融机构初步形成.7(二)存、贷款等主要金融业务持续增长.9(三)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能力逐步增强.12二、主要农村金融机构的改革进展与创新实践.12(一)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重要进展.13(二)农业银行面向“三农”改革和金融服务创新取得明显成效.15(三)农业发展银行积极拓展支农领域,改善了经营状况.16(四)邮政储蓄在农村地区开展信贷业务.17(五)农业保险试点工作顺利推进.18三、农村金融市场创新和主要扶持政策.20(一)为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基础服务体系.21(二)积极探索创新适合农村需求特点的金融产品.23(三)对农村金融机构实行有区别的金融政策.25(四)对农村金融机构进行必要的政策扶持.30四、当前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33(一)农村地区金融服务机构网点不足.33(二)引导金融机构支持“三农”的激励机制不够健全.34(三)农村金融机构法人治理结构仍不完善.35(四)农村金融机构不良贷款比例仍然较高.36(五)农业保险、信贷抵押担保等发展尚不能满足农民需求.37五、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的基本思路.38(一)坚持在农村地区提供符合基本需求的低成本金融服务.38(二)完善风险管理模式,实现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40(三)继续推进农村金融组织和产品创新,构建适度竞争的金融市场.43(四)加强农村金融政策与其他政策配合,利用政策扶持推进农村金融改革.45(五)发挥地方政府在推动农村金融服务发展中的作用.46支农再贷款.48农户小额贷款.49农村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50扶贫贴息贷款模式转变.51农村信用体系建立.54小额保险逐步发展.56附录:农村金融发展出现积极变化.574,表1,表2,表3,表4,表5,表6,表7,表8,表 9,表 10,图 表 目 录,县域金融服务网点情况.8县域金融机构从业人员情况.8按用途划分的金融机构涉农贷款总量统计表.9按承贷主体划分的金融机构涉农贷款总量统计表.10按发放主体划分的金融机构涉农贷款总量统计表.112002-2007 年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变化.14部分缓解农民“贷款难”的业务品种创新概览.25商业银行和主要农村金融机构监管框架对比(截至 2008 年 6 月末)262007 年末农村金融机构实际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分布(与基准利率之比).30扶贫贴息贷款管理办法新旧版(2001 年与 2008 年)对比.53,5,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有 13 亿人口,其中 8 亿,左右生活在农村地区。农民、农业和农村发展问题是我国政府,最关心的问题。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对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保持农村长期稳定,缩小城乡贫富差距,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已初步形成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金融服务已覆盖了大部分农村地区。,尤其是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金融改革,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改善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当前农村金融改革,已经取得初步成就,农村存贷款持续增加、金融产品创新出现,良好势头、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能力增强,较好地促进了我国,农村地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本报告主要介绍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的基本情况,农村金融,机构的改革进展和创新实践,以及近年来农村金融改革的主要,政策措施,剖析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提出一,些政策建议。,6,一、农村金融服务的基本情况,在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一般是指在县及县以下地区提供的,包括存款、贷款、汇兑、保险、期货、证券等在内的各种金融,服务。由于农村地区的特殊性,这些金融服务主要由正规金融,机构提供,但也有部分由非正规金融机构提供,即通常所说的,民间金融。本报告主要介绍和分析我国正规金融在农村地区提,供的金融服务。,(一)多层次的农村金融机构初步形成,农村金融服务机构或网点主要分为银行类金融机构、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和其他形式。银行类金融机构主要包括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及其分支机构,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大型商业银行在县域内的分,支网点,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县域内的分支网点,以及邮,政储蓄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组织等。非银行类金融机构,主要包括在农村地区提供服务的政策性保险公司、商业性保险,公司、证券公司、期货公司等。其他形式主要包括小额贷款公,司、小额信贷组织、典当行等。,2007 年,全国县域金融服务网点为 12.4 万个,其中县域大,7,型商业银行机构网点数 2.6 万个,从业人员 43.8 万人;中国农业银行县域网点数为 1.31 万个,占县域金融机构网点数的比重为 10.6%;农村信用社县域网点数为 5.2 万个,占县域金融机构网点数的比重为 41.5%。,表1,县域金融服务网点情况,单位:个,2004 年,2005 年,2006 年,县域金融服务网点总数其中:邮政储蓄网点数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网点数中国农业银行网点数农村商业银行网点数农村合作银行网点数农村信用社网点数证券公司机构网点数期货公司机构网点数保险公司机构网点数担保公司机构网点数典当行机构网点数其他县域金融机构网点数,13407323239155516926535180060869664151113075249916089,12872823468153315511524214255953680151254897560214777,123974236951517131755052515520897112314135136571313531,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表2,县域金融机构从业人员情况,单位:万人,2004 年,2005 年,2006 年,县域金融机构从业人员总数其中:邮政储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146.111.62.923.40.4,148.912.42.822.60.4,152.413.32.7210.4,8,表3,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证券期货公司保险公司其他县域金融机构,1.647.80.533.624.2,247.10.537.823.4,2.446.80.642.422.7,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二)存、贷款等主要金融业务持续增长2007 年末,全国县域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 9.11 万亿元,占全国金融机构各项存款的比重为 23.4%,比 2004、2005 和 2006年末分别增加 3.36 万亿、2.35 万亿和 1.11 万亿元。分地区看,西南、中部地区县域存款增长较快,2007 年西南和中部地区县域金融机构各项存款同比分别增长 17.5%和 16.5%。2007 年末,全部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为 61151 亿元(包括粮棉油收购贷款、农产品加工贷款和部分农村基础设施贷款),占全部金融机构贷款总额的 22%,占 GDP 的比重为 24.8%。根据不同用途划分,2007 年末,全部涉农贷款中农林牧渔业贷款余额为 15055 亿元,占涉农贷款比重为 24.6%;其他涉农贷款余额为 46096 亿元,占涉农贷款比重为 75.4%。按用途划分的金融机构涉农贷款总量统计表2007-12-31单位:亿元,币种,余额,项目涉农贷款农林牧渔业贷款其他涉农贷款,本外币611511505546096,人民币601611502345138,外汇(折算为人民币)99032958,9,表4,0,农用物资和农副产品流通贷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农产品加工贷款农业生产资料制造贷款农田基本建设贷款农业科技贷款其他,1039456334472181052217423091,1035356234367179552217322307,41101061501785,注:农林牧渔业贷款指金融机构发放给各主体进行农林牧渔业生产的贷款。其他涉农贷款主要是金融机构发放的除农林牧渔业贷款之外的各项涉农贷款,其中包含金融机构发放给企业和各类组织用于支持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各环节,以及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各类特定用途贷款,主要有农用物资和农副产品流通贷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农产品加工贷款、农业生产资料制造贷款、农田基本建设贷款、农业科技贷款;另外,还包括在其他方面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贷款,如县域地区的房地产贷款、建筑业贷款、除农林牧渔贷款之外的农村个体户贷款等。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按照承贷主体划分,2007 年末,全部涉农贷款中农户贷款余额为 13399 亿元,占涉农贷款比重为 21.9%;企业贷款余额为42063 亿元,占涉农贷款比重为 68.8%;各类非企业组织贷款余额为 5689 亿元,占涉农贷款比重为 9.3%。按承贷主体划分的金融机构涉农贷款总量统计表2007-12-31单位:亿元余额,涉农贷款农户贷款,项,目,本外币6115113399,人民币6016113399,外汇(折算为人民币)990,企业贷款农村企业贷款其中:农村中小企业贷款城市企业涉农贷款各类非企业组织贷款农村各类组织贷款,420633253117390953356894455,410763162817107944856864453,9879032838532,10,表5,城市各类组织涉农贷款,1234,1233,1,注:1、农户贷款指金融机构发放给农户的所有贷款。包括农户生产经营贷款和农户消费贷款。农户生产经营贷款包括农户用于从事农林牧渔业生产活动的贷款和用于二、三产业活动的贷款。农户消费贷款指发放给农户直接满足自身吃、穿、住、用、行以及医疗、学习等需要发放的贷款。如助学贷款、医疗贷款、个人购建住房贷款等。2、企业贷款指金融机构发放给农村企业的贷款和城市企业的涉农贷款。企业是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等,经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注册,领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取得法人资格的企业。3、各类非企业组织贷款指金融机构发放给各类非企业组织的涉农贷款。各类组织包括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其他组织。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规定所设立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其他组织包括事业单位、机关法人、社会团体以及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按照发放机构划分,2007 年末,国有商业银行涉农贷款余额 22282 亿元,占全部涉农贷款的比重为 36.4%;政策性银行涉农贷款余额为 12862 亿元,占全部涉农贷款的比重为 21%;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为 20850 亿元,占全部涉农贷款的比重为 34.1%。按发放主体划分的金融机构涉农贷款总量统计表2007-12-31,机构金融机构国有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其他机构,本外币余额(亿元)61151222821286239641070208501674612882816123,占比(%)100.036.421.06.51.734.127.42.14.60.2,注:其他机构包含财务公司、城市信用社、邮储银行等。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据银监会统计,2007 年末,中国有农户约 2.3 亿户,有贷11,款需求的农户约有 1.2 亿户,其中,获得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的农户数超过 7800 万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 33.2%。,(三)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能力逐步增强,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调查,2007 年末,全国县域,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为 13.4%,比 2004、2005 和 2006 年分别下,降了 9.0、6.2 和 3.2 个百分点。其中,农业银行县域分支机构,不良贷款率为 30.3%,比 2004、2005 和 2006 年分别下降了 3.7、,2.6 和 0.4 个百分点;农业发展银行县域分支机构不良贷款率为,27.8%,比 2004、2005 和 2006 年分别下降了 27.9、25.9 和 17.9,个百分点;县域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为 12.7%,比 2004、,2005 和 2006 年分别下降了 12.1、3.4 和 1.4 个百分点。,2007 年全国县域金融机构利润总额为 704.8 亿元,同比增,长 104.8%,比上年提高 3.1 个百分点,比 2004、2005 和 2006,年分别增加 604.9 亿、523.8 亿和 353.6 亿元。2007 年全国县,域金融机构资产利润率为 1.02%,分别比 2004、2005 和 2006,年提高了 0.83、0.70 和 0.45 个百分点。,二、主要农村金融机构的改革进展与创新实践,2003 年以来,农村金融改革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为重点,,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和农业保险等各项改,12,革稳步推进。,(一)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与发展事关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支持“三农”发展的大局。,2003年,为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步伐,国务院下发了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国发200315号文件),确定了本轮农村,信用社改革的目标是按照“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国家适当扶持、地方政府负责”的总体要求,加快产,权制度和管理体制改革,把农村信用社逐步办成由农民、农村工,商户和各类经济组织入股,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2003年8月,农村信用社改革在浙江等8,省(市)率先启动。2004年8月,改革试点范围扩大到北京等29,个省(区、市)。2006年末,海南省改革试点正式启动。至此,,农村信用社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西藏无农村信用社)。目前,,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进展顺利,并取得重要的阶段性成果。,一是资产质量明显改善,盈利能力显著增强。截至2007年末,,按贷款四级分类口径统计,农村信用社(含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例和资本充足率分别为9.3%和11.2%,与,改革之初相比,分别下降28个百分点和提高20个百分点。自2004,年实现近十年来的首次盈利以来,近4年共计实现盈利1005亿元。,二是支农投放不断增加,支农力度明显加大。近四年来,农,13,表6,村信用社各项存款年均增长18.6%,各项贷款年均增长17.4%,均高于同期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增速。2007年末,农村信用社的各项贷款3.2万亿元,占全国金融机构贷款的比例为12%,比改革之初提高了1.4个百分点。其中,农业贷款1.5万亿元,占其各项贷款的比例为46%,比改革之初提高了6个百分点。三是产权制度开始起步,法人治理架构初步建立。农村信用社在明晰产权关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截至 2007 年末,全国已组建农村商业银行 17 家,农村合作银行113 家,以县(市)为单位的统一法人社 1825 家。部分农村信用社按照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的要求,逐步完善“三会”议事规则,初步形成了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衡的法人治理体系。2002-2007 年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变化单位:个、亿元、%,项,目,时 间,2002 年末,2003 年末 2004 年末 2005 年末 2006 年末 2007 年末,一、以法人为单位机构总数(一)两级法人农信社(以县、市为单位)(二)统一法人农信社(三)农商行(四)农合行,245323569430,2463234511431,2457233710479,243018325281258,2453115912011380,2408460181817113,二、资金来源,21114.38 25693.45 29741.59 33993.08 40467.87 49472.10,其中,各项存款三、资金运用(一)各项贷款,余 额占金融机构%余 额占金融机构%,19875.47 24053.03 27784.74 32573.30 38843.26 45946.9611.63 11.56 11.51 11.34 11.58 11.8021114.38 25693.45 29741.59 33993.08 40467.87 49472.1013937.71 17183.76 19544.67 22000.63 26236.33 31355.7210.62 10.81 10.97 11.30 11.65 11.98,余 额,5579.28,7077.32,8490.30,10071.16 12105.02 14292.84,1、农业贷款,占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贷款%,40.03,41.19,43.44,45.78,46.14,45.58,2、农户贷款,占金融机构农业贷款%,81.044218.70,84.145576.83,86.266795.56,87.357983.02,91.659196.83,92.6311618.36,14,其中: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745.70235.33,1108.62452.55,1389.39652.84,1596.38866.88,1710.271001.35,1136.901883.83,(二)四级不良贷款(三)五级不良贷款,余 额不良贷款率%余 额不良贷款率%,5147.1436.930.00,5059.9029.450.00,4514.7623.100.00,3255.4714.8057.09,3032.7211.567327.2927.93,3138.008.906595.9721.02,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另因取样不同,农业贷款与调查统计司的相关数据有较小偏差。(二)农业银行面向“三农”改革和金融服务创新取得明显成效2007 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确定了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坚持“面向三农、整体改制、商业运作、择机上市”的总体原则。农业银行制定了支持“三农”、开拓县域市场的发展战略。2007年 9 月,农业银行从吉林、安徽、福建、湖南、广西、四川、甘肃和重庆等八省(市、区)选择了有代表性的 17 个地区、123个县支行开展面向“三农”金融服务试点工作,探索面向“三农”、商业运作的有效途径。在此基础上,2008 年 3 月,农业银行又选择了甘肃、四川、广西、福建、浙江、山东等 6 个省(区)的 11 个二级分行,组织开展面向“三农”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强化面向“三农”的体制机制保障。农业银行不断完善服务“三农”的体制机制。在试点过程中,针对“三农”贷款时间急、金额小、用信频、期限短的特点,下沉经营重心,扩大二级分行、县支行审批权限,完善信用评级体系,创新担保方式,简化业务流程,构建向“三农”业务倾斜的内部资源配置机制,改进激励约束机制,强化风险管理,正逐步建立起一套有别于城市业务的信贷政策制度体系。15,为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农业银行研发了“金穗惠农,卡”,该卡具有小额贷款自助、小额信贷循环使用、资金汇兑、,电子化缴费、生产消费“二合一”、涉农补贴资金兑付等六大功,能,手续简便,实用性较强。农业银行“三农”金融业务呈现,良好发展势头。2008 年 1-6 月,农业银行累计投放涉农贷款 3789,亿元,占全行各项贷款累放额的 26%。截至 2008 年 6 月底,涉,农贷款余额达 1.36 万亿元。,(三)农业发展银行积极拓展支农领域,改善了经营状况,2005 年以来,农发行积极拓展支农领域,形成了“一体两,翼”的业务发展格局,由过去单一支持粮棉油购销储业务,逐,步形成以粮棉油收购贷款业务为主体,以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农村中长期贷款业务为两翼,以中间业务为补充的多方位、,宽领域的支农格局。2007 年,农发行信贷规模首次超过万亿元,,年末贷款余额达到 10224 亿元,占全部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的比重为 16.7%;经营利润首次突破百亿元,达到 148.8 亿元。,一是大力支持粮棉油收购。每年支持的粮食收购量占当年,商品量的 60%左右,支持棉花的收购量占当年总产量的 50%以上。,二是大力支持粮棉油等主要农产品和主要农业生产资料储备体,系建设。三是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小企业发展、农,业科技开发,推动农业结构调整。2007 年累计发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工企业和农业科技贷款 1051 亿元。共对 2262 户,16,小企业累计发放贷款 83 亿元。四是大力支持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2007 年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农村流通体系建设等领域总计投放贷款 520.6 亿元,,其中,基础设施贷款 446 亿元,支持项目 593 个。,2005 年以来,农发行负债结构进一步优化,三年累计发行,金融债券 6503 亿元,资金自给率达 64.8%,比 2004 年提高 49,个百分点,形成了以市场化为主的多元化筹资新格局。资产质,量明显改善,三年累计核销呆账 219 亿元,现金清收 97 亿元,,不良贷款余额下降 709 亿元,占比下降 12.5 个百分点。经营利,润大幅增长。2005-2007 年三年累计上交税金 107 亿元。,(四)邮政储蓄在农村地区开展信贷业务,在 2003 年邮政储蓄资金实现自主运用后,邮政储蓄通过优,先为农村信用联社等地方性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支持的方式,将,邮政储蓄资金返还农村使用。2006 年之后,邮政储蓄通过参与,银团贷款的方式,将大宗邮储资金批发出去,投入到国家“三,农”重点工程、农村基础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等领域。2007 年,初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正式挂牌成立,开始按照商业化运作,在,此基础上探索为农村服务的有效形式。,邮政储蓄于 2006 年开始存单小额质押贷款业务的试点工,作,2007 年此项业务在全国推广。截至 2008 年 6 月末,在全国,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0 多个市县的 1.4 万个网点办理,17,了小额质押贷款业务,其中,县及县以下网点 10250 个,占全,部网点总数的 73%。,邮政储蓄小额贷款业务于 2007 年在河南等七省(市)试,点,2008 年初在全国范围内。目前有农户联保贷款、农户保证贷,款、商户联保贷款、商户保证贷款等四项贷款产品。服务对象,主要是县域内的广大农户、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主等经济主,体。,(五)农业保险试点工作顺利推进,近几年,保险业在服务“三农”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农,业保险得到较快发展。2007 年中央财政首次对农业保险给予补,贴,选择 6 省(区)的 5 种主要农作物开展试点,对农业保险,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6 省(区)主要农作物承保面积,1.48 亿亩,占试点地区播种面积的 70%。同时,生猪和能繁母,猪保险取得明显成效,2007 年全国共承保能繁母猪 3070 万头,,超过全国存栏总量的 60%。,截至 2007 年底,保险业开办的“三农”保险险种达 160 余,种,保险公司服务网点基本覆盖了全国广大乡村,仅中国人寿、,太平洋人寿和平安人寿三家寿险公司在县域地区的机构总数就,达 4380 多个,拥有农村网点(含保险站、所)16087 个,网点,延伸到全国大部分自然村,并培养了一大批农村保险队伍。农,业保险覆盖全国 4980.85 万(户次)农户,保险金额达到 1126,18,亿元;保费收入达到 51.84 亿元,同比增长 514.95%(见专栏六)。,19,三、农村金融市场创新和主要扶持政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历了一系列改革,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金融改革,自 2004 以,来连续 5 个中央一号文件都提出要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与此相适应,不同类型的农村金融机构相,继设立,农村金融市场开始走向多元化发展道路,农村金融改,革逐步推进。2002 年,为贯彻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国务院,批准成立深化农村金融和农村信用社改革专题工作小组,农村,金融改革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2003 年 6 月,国务院印,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开始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2004 年 7 月,国务院召开会议专门讨论农业发展银行职能调整,的有关问题。2005 年 8 月,国务院印发邮政体制改革方案,,提出成立邮政储蓄银行,推进邮政储蓄资金自主运用。2007 年,2 月,国务院召开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农村金融改革总的要,求是,加快建立健全适应“三农”特点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包括构建分工合理、投资多元、功能完,善、服务高效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较为发达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和业务品种比较丰富的农村金融产品体系,显著增强为“三,农”服务的功能。,近几年来,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改革的总体要求,陆续出台了一些具体的政策措施,,20,。,其效果正在逐步显现。,(一)为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基础服务体系,为适应农村金融机构业务发展的需要,人民银行大力推进,农村金融基础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改善和提高金融机构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1、推动农村地区信用体系建设,人民银行组织建成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为全国 1300 多万户企业和近 6 亿自然人建立了信用档案,,信息服务覆盖全国银行类金融机构各级信贷营业网点。为配合、,推动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业务的开展,组织开展了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创建与评定工作;2006 年以来,进一步推动建立,电子化的农户信用档案和信用评价系统,加强征信知识宣传与教,育,规范农户信用指标体系,扩大对农户家庭成员、财产、经营、,收入等定量信息的采集,逐步探索建立一套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便捷、有效的农户信用评价方式方法,为建立健全农村地区“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改善农村金融基础服务做好基础性工,作。截至 2007 年底,全国已建立农户信用档案 7400 多万户,评,定信用农户 5000 多万户,金融机构对已建立信用档案的 3900 多,万农户累计发放贷款 9700 多亿元,贷款余额 4800 多亿元(见专,栏五),2、农村地区支付体系建设逐步完善,21,通过完善分工合理、竞争有序的多元化农村支付服务组织,体系,发挥农村信用社在农村支付服务中的主导地位和其它金,融机构的积极作用,鼓励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加入现,代化支付系统,提高其支付业务处理的自动化水平和效率。,人民银行在支付结算工作中,始终把解决农村信用社“支付,结算难”问题放在特别突出的位置,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增加农,村信用社支付结算手段、提高其支付服务能力:一是吸收符合,条件的农村信用社加入大额支付系统和小额支付系统,使广大,农村地区享受到现代化支付系统提供的多层次、低成本的支付,清算服务,对改善农村信用社支付手段、为农村信用社创造平,等竞争的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批准设立农村信用社资金,清算中心,专门办理农村信用社汇兑和银行汇票清算业务,进,一步拓宽了农村信用社支付结算渠道、增强其结算功能。三是,推行代理制,鼓励商业银行代理农村信用社的支付结算业务,,同时,广泛吸收农村信用社加入票据交换系统,创造条件使农,村信用社能够开办银行汇票和商业汇票业务,拓展业务范围,,增强其业务竞争力。四是协调各地农村信用联社加快开发和健,全省内农村信用社通汇系统,增强农村信用社的结算功能。,3、创新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是指农民工在打工地利用银联借记,卡存入现金后,可以在家乡就近的农村信用社或邮政储蓄网点,柜台提取现金的一种金融服务方式。,22,2005 年开始试点的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有效解决了农,民工打工返乡携带大量现金的资金安全问题,使得农民工在打,工地获得的收入大量回流农村,同时,广大农民工也享受到了,方便、快捷、安全的银行卡服务,从而产生了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果。目前,贵州、重庆、安徽等 15 个省市已经陆续开,通该业务。截止 2007 年底,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交易笔数达,415.87 万笔,其中取款量 255.33 万笔,取款金额 22.18 亿元。,2008 年 5 月,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加入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利用其遍布乡镇的网点,进一步为农民工提供取款便利。,今后,人民银行将继续积极采取措施,进一步做好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工作,同时继续加强对农民工支付结算金融知识,宣传,增强农民工使用非现金支付工具尤其是银行卡的意识。,(二)积极探索创新适合农村需求特点的金融产品,近年来,针对农村金融需求,各地涉农金融机构和组织在农,村金融产品创新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取得较好成果。,1、推进小额贷款业务发展,为缓解农民贷款难问题,从 1999 年起,在农村信用社推广,小额贷款业务,特别是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联保贷款,取得良好,的经济效果和社会反响。2007 年末,全国农村信用社农户贷款,余额达到 1.16 万亿元,其中,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余,额为 3000 多亿元,约占农户贷款的余额 35%。实践证明,小额,23,贷款业务是农村金融机构满足农村金融需求,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方式。目前,除农村信用社以外,在农村地区经营的金融,机构陆续在探索开办各种形式小额贷款业务(见专栏二)。,2、创新多种农村信贷产品,针对不同的农村金融需求,各地农村金融机构积极开展信贷,产品创新,以适应不同的信贷需求,提高贷款覆盖面(见专栏三)。,“合作组织农户”的统一贷款方式。针对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极低,小生产与大市场矛盾突出的问题,部分地区试点了“合,作组织农户”的统一贷款方式,即组织农户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形成一定规模的合作经济,以合作组织为载体统一贷,款。,“五位一体”的综合服务方式。为了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的地区推出了农村信用社、农户、龙头企业、保险公司和政府,“五位一体”的综合服务方式。由龙头企业与农户签订购销合同,,农村信用社负责提供贷款,保险公司承保,保险费由当地政府和,农户双方按一定比例支付。,订单农业质押贷款。一般来说,订单农业质押贷款是农村信,用社向农户发放的以订单农业购销合同的收款权为质押担保的,贷款。贷款对象为年纯收入在 2 万元以上的种养殖大户;贷款期,限与订单农业合同期限匹配,一般为三个月、六个月、一年等短,期流动资金贷款;贷款额度每笔原则上不超过按订单农业合同金,额的 70%,每个农户贷款额度为 1 万元至 10 万元;贷款利率执,24,表7,行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统一标准,对特级和一级信用农户实行优惠利率。部分缓解农民“贷款难”的业务品种创新概览,业务名称,业务描述,业务性质,主要地区,小额信用信用互助,采取“一次核定,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等信 小额信贷创新 全国用户核定办法发放小额信贷。采取成立信用互助协会,协会会员联合担保,小额信贷创新 河南、湖北、山,“余额控制,周转使用”,发放联保贷款,东等地,“公 司 农 利用农业产业化组织(公司、专业协会、经济 信贷担保创新 全国户”“公司+合作社)等开展综合金融服务协会+农户”林权、果树、指合法持有“林权证”“果园证”的自然人以 抵押贷款创新 福建、湖南、山,花卉等抵押 其林木所有权向林业部门申请评估,以林权等,东等地,经营权作为抵押物,借款人以其评估价格向当地金融机构申请的贷款。保险+合作社+以政策性保险为支持,以合作社、专业协会等 金 融 综 合 服 务 安徽、河南、重,信贷等模式 为平台,提供信贷服务。,创新,庆等地,(三)对农村金融机构实行有区别的金融政策目前,已初步建立了一套与我国农村经济相适应的农村金融监管框架,其基本特征是实行较低的准入门槛和一些有别于商业银行的特殊政策。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在最低注册资本、存款准备金、资本充足率等方面有着比商业银行更低的要求,较低的门槛为资本流入农村和设立农村金融机构创造了条件。同时,对农村金融机构在股权结构、利率和经营范围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有别于商业银行的特殊规定,在注重引导资金流向农村的同时,加强对农村金融机构的审慎监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切实防范农村金融机构的金融风险,保持农村金融的持续健康发展。25,表8,立,门,槛,商业银行和主要农村金融机构监管框架对比(截至 2008 年 6 月末),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非金融机构,全国性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 农村信用合行 作社,县(市、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金,10 亿元,1 亿元 5000 万元 2000 万元 100 万元 1000 万元,县(市)300 万元;乡(镇)100 万元,乡(镇)3050 万元 万元;村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