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物教研组长会发言:解读细化课标与课堂观察.ppt
,解读细化课标与课堂观察,一、怎样进行课堂观察二、课堂观察与传统听评课的异同三、解读细化课标与课堂观察的结合四、活动计划,解读细化课标与课堂观察,课前会议:1.被观察教师说课 2.被观察教师与观察者交流并 3.观察者 课中观察:1.选择观察位置 2.课后会议:1.被观察教师课后反思2.观察者简要报告观察结果3.,一、怎样进行课堂观察,确定观察点,开发观察工具,记录所需数据,分析数据做出推论,1.可观察、可记录、可解释。2.具有实际意义。3.需要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互相沟通与配合,需要有群体合作的支持。,确定观察点,1.视观察点、观察条件来开发观察工具。2.便于记录,便于分析。3.试用修正,不断完善。量表1量表2,开发观察工具,传统听评课:去专业化课堂观察:基于证据/事实,二、课堂观察与传统听评课的异同,课堂观察的局限性,只能观察可观察、可记录、可解释的直观现象与行为。需要观察者具备一定的观察技能。需要一定的时间、设备与技术的保障。需要一个专业合作体支持。,借助课堂观察考查学习目标的设定、达成。借助课堂观察考查学习目标与教学评价的一致性。,三、解读细化课标与课堂观察的结合,生物学科解读细化课暨课堂观察模式建议(试用稿),生物学科解读细化课标暨课堂观察模式建议(试用稿),课标具体内容标准,学习目标设置的基准,解读课标内容,关键词,学习行为维度,知识维度,剖析关键词,选择动词表中相同认知水平的行为动词,分析学科内涵依据学情加以取舍,教材内容分析,教参教学目标,学情分析,学习目标设置的参照,学习目标设置的参照,学习目标设置的依据,生物学科解读细化课标暨课堂观察模式建议(试用稿),预设学习目标,1.2.3.,教学评价,预设,达成(通过课堂观察加以调控),教学环节,预设,达成(通过课堂观察加以调控),1.2.3.,1.2.3.,与学习目标一一对应,与学习目标一一对应,学生在该评价问题上有什么表现?(学习目标达成的证据)如何解释学生在该问题上的表现?(学习目标制订得是否合理;教学环节是否可行、有效),是否可行?是否有效促进了目标的达成?有何生成?生成与预设的学习目标关联度如何?,第一步:学习第二步:在协作区层面和教研组层面展开工作第三步:阶段性工作展示,四、活动计划,1.选定一名老师进行两次课堂观察。校内、协作区各一次。协作区主题教研活动要在4月底之前。2.协作区负责人和中心组成员要参加。3.教案要体现解读细化课标的具体步骤。4.观察点要与解读细化课标相结合。,协作区层面,5.3月15日之前上报协作区具体计划。计划:两次课堂观察的时间、地点、被观察教师、进行课堂观察的教师。活动后上报:1.被观察教师的教案和反思。2.课堂观察工具(各种量表)。3.活动总结(成效/困惑)。,协作区层面,1.各位教研组长不仅要在专业研究上先行一步,发挥好引领作用,而且还要带领整个教研组开展好这两项工作。2.工作的开展要有计划、有步骤、有分工。3.注意过程性研究资料的留存。,教研组层面,第一,学习;第二,学习后行动;第三,在行动中反思。与大家共勉,谢谢!,2010-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