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第十课抗战与国战时期的教会.doc

    • 资源ID:2862612       资源大小:32.50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十课抗战与国战时期的教会.doc

    第十课抗战与国战时期的教会一. 背景和概况由1927年至1949年之间,中国教会,也是中国人,经历漫长的抗战和内战时期。在这二十多年中,全国教会许多工作被迫停止下来,信徒增长率缓慢。1927年,教会信徒有四十余万人,但以后增长开始缓慢,并且遭到重重的拦阻,战祸连年,全国人民既深受苦难,教会也必然受苦,至1947年,预算中国的信徒只有一百七十万人(也有统计说是八十三万人)。有时候,教会所处的环境和教会事工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圣经教导我们说要祷告、使我们可以敬虔端正,平安无事的度日。我们必须时时为国家祷告。1927年是北伐时期,国民革命军扫除军阀割据的局面。1927年3月“南京事件”,一次意外的“教难”,使西方传教士慌乱撤退,整个中国教会面对一个新形势,就是必须自立自传。这时中国的传道人和布道家兴起,代替了外国传教士,这是中国教会进入更独立阶段的适应期。 1949年是大陆解放的一年,因民党退到台湾,共产党接管大陆。这个转变给教会带来更巨大的影响。 由1927年至1949年间,中国经历了八年抗战,这二十多年可分为三个阶段。一. 日本抗乱时期(1929至1937年)这是中日战争爆发前的十年,情况比较安定,国民政府定都在南京,开始“训政”统治,社会比较安定。这段时期教会还可以布道,当时的布道家也不少。可是国家表面的稳定却包不住内里的“危机”。这时日本已经不断在中国的东北部挑哮,制造借口来吞吃中国。日本在1931,1932,1933年都有侵略中国的举动,教会在日本侵华时损失惨重,教堂被烧毁,被日本军队占领。二. 中日全面战争时期(1937年至1945年)中日全面战争,中国抗战了八年,是教会的停滞期。这时期民党和共产党再度合作,共同抗敌。沦陷时的中国人民,惨受折磨,沦陷区的教会,受到敌人的注意和监视。教会的学校、医院大遭破坏,很多学生和工作人员被迫逃亡。当时中国政府被迫退到大后方,教会的文字和布道工作都停止了。三. 内战时期(1945年至1949年)抗日战争胜利了,中国教会可重新建设,收拾残局。这时教会信徒和会堂数目均有增加,教会学校学生人数也有增长。布道会和奋兴会也纷纷举行。可是,国内不久又发生内战,通货膨胀,国家经济面临崩溃,人心惶惶,很快国家便被共产党所领导了。 总言而之,1927年至1949年,是大变动的时期,中国经历内忧和外患,不是对外战争,就是自己内战,实在没有太平日子。在这样的背景下,教会也不可能平安无事的度日。二. 教会的概况 一. 福音工作教会在中日战争之前和后,都是不遗余力地传福音。在1934年,教会推动一次“五年计划”,目的是复兴教会和复兴信徒,这段时期教会也确实有进步,布道也有收获。二. 教会的组织(1) 本地化教会的组织,发展得极其兴旺。其中有基督徒聚会所和耶稣家庭。这种教会组织,不需倚靠一定的建筑建,所以能够适应战争的情况。(2) 西方传教士的撤退,使中国教会更加自立。虽然中国教会面临一段停滞时期,但是在“自立自养自传”方面,却是大大进步了。三. 教会的社会服务当时教会注重乡村的建设,中日战争时期,沦陷区出现了许多医疗工作方面的需要,有些传教士留下来工作。而有许多青年基督徒下乡,建立乡间教会。四. 政治的适应教会对政治环境的敏锐和参与。国民党统治中国时,就有人想取缔宣教的自由,期望藉此打击基督徒。日本侵略中国时,以政治手段来拢络教会。但感谢神!信徒却能应付种种压力。 总而言之,当时教会所面对的挑战,是局势的变动和越来越复杂的环境。但是作为主的儿女,我们无论在任何处境中,都有圣灵的带领,心里满有平安,即使面对困境,仍旧往向前。三. 中国教会与政治压力 在1927至1937年这十年中,国民革命军曾努力地建设国家。他们致力于废除不平等条约,以及对工业和农业作出改进。为了使国家安定,于是通过一套“训政时期的约法”,在1928年定都南京后,制定了国家法律的纲要,并于十月通过,成为建国的训政纲要和训政时期的约法。 训政时期的教会与政治压力 当国家的政策对教会的活动和工作加以限制,甚至加以逼迫时,我们作为基督徒的都会感到痛苦、难受。但往往在这种环境下,我们更能体验神的奇妙。 训政时期的政治压力可分为三个层面来看。一. 北伐成功以前的反教压力。在国民革命军控制大局前,已经发生了两次反基督教事件1922年的非基督教运动和1925年的收回教育主权议案。“收回教育主权议案”是因为教会在中国办了一些学校,这些学校是现代教育的先驱,使中国知识分子能够与西方学术有所接触,有开放和创新的思想。可是一些“学会了西方学说”的人,竟然倒转方向,在1920年大举逼迫教会的教育事业。二. 教育政策的反教压力。1924年在全国省教育会召开第十届联会时,有人提出要取缔外国人在国内办理教育事业,并且禁止在学校宣传宗教,及在学校教圣经和举行宗教仪式。教会学校如果接受这些条文的话,就等于完全失却了教会学校的特色了。事实上,在“全国省教交议案”会议上提出的四点理由和十一项规定中,有一些重要部份,是教会难以接纳的。于是教会方面便发表了一份中华基督教会教育宣言,来澄清各界人士对基督教学校的误会。宣言的要点是基督教学校与爱国教育没有冲突,学校教授宗教,与教育旨趣没有相违,对社会建设更是有益的。1928年,国民政府控制全国,实施新例,正式收回教育主权。教会学校必须向政府注册,许多担负教育任务的传教士便撤退离开了中国。三. 训政时期约法的反教压力。1931年,在国民政府通过“训政时期的约法”时,又掀起了一股对宗教施加压力的小风潮。在“约法”的全文中,第二章第十一条说“人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但开会时有人提出要修改。因为宗教是帝国主义者的工具,用来麻醉青年,应该加以限制。一时人们纷纷盲从附和,可幸有一位人士,用“人民信仰自由”为题,写了洋洋千言的文章,提交国会再度审查。终于决策人被提醒,维持原案。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张之江,他是一位基督徒,但辩护的文章,态度却十分客观。他所持理由(1) 信仰宗教的自由“不能限制”,原因是信仰是不能强逼的。法令的威信,只能限制外表的态度,人在心里去相信,是无法控制的。这是执行不通的。(2) 宗教信仰自由“不宜限制”,中国的宗教很多,有基督教、回教和道教等等,蒙古、新疆的少数民族是信奉回教。如果把宗教禁止和限制的话,这些民族必由于宗教习惯的不同而与内地汉族发生冲突,那就很不适宜了。同样,在基督徒中有不少对国家是很有贡献的,如果因信仰的缘故而歧视他们,更是不适宜。因此取消宗教信仰自由,是一个狭窄而不高明的政策,只会造成彼此的猜忌和不和,不会对国家有利。(3) 信仰宗教的自由“不必限制”。宗教信仰的目的是劝人为善,使人精神上充实。另外也使人的良知更敏锐,补助法律之不足,所以是适宜提倡,而不必限制。在外国的历史中,可以看到,每逢政治干涉教信仰,一定造成流血的惨剧。因此现代化的国家,在法律中多规定人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其实“宗教是帝国主义的工具”的说法是不够客观的。宗教以博爱、自由、平等为主旨,与帝国主义的强暴、霸道、适得其反、绝不能混为一谈四. 五年运动与布道工作 当时教会的领袖面对教会的难处,便聚在一起来恳切祈祷,商量应付的方法。当时的联合教会机构是“中华全国基督协进会”,它是在1922年成立,到1929年这机构已能代表全国二十万以上的信徒,可说是中国教会最大和最有代表性的联合机构。协进会首先在广州、上海、沈阳、北京和武昌分别召开教会领袖的退修会,讨论教会当前的形势。经过祷告,一致同意推行“五年奋进布道运动”,这个运动的目的是改变教会的弱势,使信徒灵命进步,信徒人数在五年内增长一倍,这运动简称“五年运动”。4.1. 五年运动的预备期 时间为1929年5月12日,第七届全国性的年会,首先在杭州举行,把从退修会中产生出来的建议,提交出来,慎重考虑和研究,经过全体代表通过,才正式推行。另外又在宗教的刊物中,特别在中华归主月刊中,为五年运动作介绍、宣传和鼓励。使信徒一致行动,复兴教会。此外,在“五年运动”前调查各地教会会友的实际数目,以确定中国教会的实际情况。五年运动的工作人员,必须从各地教会选拔出,然后组织起来,互相配搭。筹备的工作有四方面宣传、调查、选拔工作人员和让各地教会策划推行的细则。要将这些工作推行到全国,肯定是有困难。其中有两方面的困难是比较特殊一. 信徒人数调查的困难,各教会都没有准确的会友数目。有些信徒搬迁了,有些去了另一间教会聚会,名字可能会重复,而有些则可能在战乱中死亡了,或自然死亡了,因此实在没有详细统计的数字。二. 少数教会领袖抨击“五年运动”传统的传道人,不主张筹办大型的活动,对于调查工作和目标的拟定,更认为不属灵。4.2. 五年运动的内容 内容包括六样工作大纲,这六样都是各教会的实际需要,但次序先后可以不同。一. 布道事工的扩展福音的传播是整个五年计划的重点。一个正确的、健康的教会都会重视传福音的工作。如果只着重运动,不传福音,就不是正确的路线了。五年运动主张用多样化的方法去传福音,其中包括个人布道、布道团、巡回布道等,当时著名的有“伯特利环游布道团”、“乡村布道团”等。城市教会也把握节日的机会,举行布道会,使得救的人数增加。此外,还有电台布道、演讲布道等。二. 改进宗教教育鼓励教会办主日学,以圣经知识来教导信徒和儿童。信主的人数增加是不够,更要教导信徒在灵命上进深,故必须有圣经的教育。“五年运动”选派了十二个委员,组织一个宗教教育委员会,专职探讨教会在教育方面的设施和改进。三. 基督化家庭的提倡基督化家庭是栽培信徒灵性的重要地方,要把基督的教训实行在家庭中,带领子女学习圣经是很重要的。教会开始举办与家庭生活有关的活动,例如子女教育、家庭卫生讲座,或娱乐等。以此帮助信徒在家庭中实行基督的教训。四. 识字运动当时中国有百分之八十五是文盲。因文盲者不能自己读圣经,故在知识方面比较落后,要正确深入的去理解神的话语也比较困难。因此他们召开全国性的“识字运动研究会”参加的有十一个省的九十几个代表,一同商讨推动识字运动的种种问题。五. 受托主义指信徒把一切都奉献给神,以致今生所有一切都属于神,这是基督徒应有的态度,也是灵命进深的人生观。信徒把金钱、时间、家庭、婴儿等等都奉献给神。中国的教会因而更能自立、自养,教会的信徒也更加成熟。六. 青年事业的倡导主要是教育青年信徒。事实上,教会是青年人“灵性的家庭”,而青年人乃是教会的生力军,彼此关系密切。教会把年青人的需要放在重要的位置,五年运动对青年人提出了四方面的培养(1)青年布道(2)青年修养(3)青年事业(4)学生事业。 五年运动的口号是“求主奋兴你的教会,先奋兴我!”这也是五年运动中教会的祷告。在1935年的5月,五年运动顺利结束。结果教会复兴,信徒得到培养和造就,信主的人数也大大增加,五年运动成为中国教会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五. 抗日时期的教会5.1. 日本侵略中国时,日本人对教会的态度日本人对中国的野心一直很大,对于日本侵略中国的行为,教会是坚决反对的。1931年九一八事件发生后,教会联合抗议,并且把九月廿七日定为“国难祈祷日”。此外,还通过布道家,“艾迪”的联络,致电给各国政府和新闻机构“揭露事实,要求主持公道。1933年3月4日又致电“世界基督教协会”为日本侵略东三省的事主持公义。这一切行动和舆论对日本非常不利,因此日本对中国教会并没有好感。加上教会中有很多知识分子,很有发挥言论的作用和组织反抗的力量,所以战争期间,日本对教会一方面加以逼迫和残杀;另一方面也利用和控制知识分子,对知识分子非常警觉、不肯放过。5.2. 沦陷时期(1937-1945年)教会的遭遇这可从三方面来看一. 教会与中国同受苦难,同样被轰炸,残杀,没有区别。二. 教会的医院和学校,很快便被日本军兵占领和使用了。三. 日本为了监视和控制教会,为教会设立了“教团”。“教团”是日本用来监视利用和控制中国教会的组织,“教团”的总干事是“石川四郎”。他在上海、山东、汉口、南京、北京、苏州,招募教会参加教团,不参加的一律解散。有些教会为了维持工作和聚会就参加了“教团”。四. 中国人对教会的态度。这时大敌当前,国民党和共产党再度合作,进入“共赴国难”的时期。对基督教的态度都改善了,大家对基督教的医疗工作大加赞赏。许多传教士也留下来为中国人民抗日而服务,当中在战争中牺牲的也不少。但在1941年太平洋战争发动后,西方教士成为日本人捉拿对象,当时有二千人抓入集中营,其他被迫离开中国。总而言之,由于教会和传教士在战争中的牺牲和服务。所以这时期的国家政府和国内人士,都对基督教相当尊敬。5.3. 教会在抗日战争中所起的作用及教会的事工一. 参加世界性的教会会议其实基督教会自从建立以来,一直与世界各地的基督教会都有联系。在抗日时期所举行的世界性重要会议,中国都有派代表参加。例如1937年7月的“牛津会议”,同年八月在爱丁堡的“信礼大会”,十二月在马德拉斯举行的“世界宣教大会”中国都有代表参加,并且都是由中国信徒来作代表。二. 抗日战争时期,布道和教育事工仍继续维持。当时首都已迁往重庆,教会的重要事工也同样迁移,例如贾玉铭的灵修学院,从南京搬到四川。其他教会的中学、大学、孤儿院都由沦陷区搬到大后方,以便维持教会的慈善、布道和教育工作。教会当时成了受难人民的避难处,在战火的危险中,神还是为中国打开了福音的门。三. 教会在战争时为国家提供了救援和医疗的服务,后方的教会由于没有日本政府的破坏,所以更加活泼和有生气。教会除维持原来的工作外,更增加了救援工作,救济难民和救护伤兵。此外,又收容难民,服务伤兵,发挥爱心和互助的精神。四. 乡村的建设,中国是一个以农为本的国家,农村人口占了全国的大多数。事实上,农村有很多实际的需要,不能单单传福音。因此在1928年后,教会开始对农村全面的关怀,招募和训练乡村教会的信徒,希望在乡村教会中树立基督教的服务中心。其实早在1930年,教会已发动知识分子到乡村服务,直到1937年抗日战争时才正式成功,这可说是时势造成的结果。五. 中国基督教学生运动。基督徒学生运动是世界性的运动,其中包括大学生归信耶稣,和大学生献身传道等等。在中日战争时期,中国教会的学生运动开始迈向成熟,这与学生积极参加救济工作和下乡服务有关。在战祸之中,他们确实成长了,患难和挑战,使人趋向成熟。六. 战后重建的教会 1945年,抗日战争取得了胜利,以后四、五年的时间,教会与国家一同经历了一些重要的变动。1945年至1949年,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6.1. 战后背景 抗战胜利了,但国家并没有真正的太平。国家的当权人,争权夺利,形成一片内战的局面,民不聊生。政府官员,贪污腐败,社会生活动荡不安,没有保障。国家经济亦面临崩溃,国家前途,好像黑暗一片。抗战胜利的光荣过去,和平快乐的景象却幻灭,外患方息,内战又起。人民其实都对战争厌倦了,党军却仍好战。总括来说,当时的危机可归纳为四大方面。一. 内战危机国、共两党,一边在和平谈判;一边又武装冲突。人民对此厌恶极了,但国、共两党始终在政治上不能取得一致。二. 通货膨胀的经济危机战争一旦爆发,便不免征收兵粮,老百姓负担自然加重,苦不堪言。而政府当局又因战事牵连,无法顾及国家的生产建设。经济面临崩溃,以致通货膨胀无法控制。三. 人民的失望反饥饿和反内战的“示威”兴起,学生集体活动,掀起好几次示威和暴乱的场面。国民政府以高压手段镇压学生,漠视了人民的权利和自由,使人民更加不满。四. 政府失去民心当时人民对政府完全失去了信心,人民与政府既不能一心,行动便不能一致,国家就更加混乱了。6.2. 教会重建 虽然局势不安,国家混乱,但教会在这四、五年内还是得到重建,有一番蓬勃的发展。当时教会的布道会和奋兴会纷纷举行,得救人数再度增加。战后的教会在1946年推行一次“三年计划”,希望三年后教会不但可重建,并且能有所发展。“三年奋进运动”的时间由1946年冬至1949年冬。“三年运动”的目标是(一) 增加热心信徒的人数。(二) 加强教会的力量,使教会富有生命和能力。(三) 再度促使教会合一与合作。(四) 提高社区和国家的精神生活。这四个目标是很基本和合乎圣经,而且相当全面。不但注重布道和栽培,也注意对国家和社区的影响;不但注重个别教会的成长,也注重教会与教会之间的合作。 这次奋进运动,虽然只有短短三年,但却非常有效。1949年,信徒人数已是八十三万五千人,增长了百分之五十六(有统计说当时中国信徒人数有一百七十万人)。这是很大的成功。要不是教会有这几年的增长和进步,相信教会面对以后的风波,就更难站立得稳了。在这三年中,堂会从五千八百间,增加到六千五百多间,共增长了百分之二十七。这三年教会事工发展非常蓬勃,教会的精神很积极,信徒的表现很努力,也深受同胞们的欢迎。6.4. 教会在三年奋进运动中的困难 由于通货膨胀,使许多事工因经济问题而在发展中受到挫折。乡村服务和文字工作方面最受经济环境的打击,物价上涨,印刷出版方面亦大受限止,战后这几年,基督教的新书出版量是比较少。 当时留在中国的外国传教士已经不多了,中日战争初期留在中国的传教士,有三分之一被捉进集中营;三分之一被迫回国,剩下的只有千余人。有关当时西方传教士的情况(1) 大批从西方国家回到中国来。(2) 重视移交的工夫,外国传教士自己退到辅助的地位。(3) 更加改善和中国人士的关系。(4) 传教士知道留在中国的日子已经不多,1949年后,在新制度下,都全部离开了。在动荡的局势下,信徒认为教会是“时代的先知”,必须伸张正义,作社会的明灯。许多基督徒发表了他们对时局的主张和宣言,呼吁同胞停止内战;停止彼此残杀;停止以武力和暴力来谋求统一等等。这时的教会已经觉醒到,教会是有社会责任的。

    注意事项

    本文(第十课抗战与国战时期的教会.doc)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