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统治垮台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doc
-
资源ID:2862372
资源大小:23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国民党统治垮台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doc
论国民党统治垮台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学院: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摘要:1927年8月15日,宁汉合流;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从东北发出通告,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旗易帜”。从此,北洋军阀不再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继续存在,国民党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了自己的统治。然而,随着解放战争胜利的步步推进,国民党政权逐步走向垮台。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党反动统治宣告覆灭。五四运动之后,中国无产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近代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在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上,我党通过对革命实践经验的总结,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并最终引导中国共产党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国民党在中国的统治走向覆灭?又是什么原因使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最终胜利呢?关键词:国民党统治 垮台 新民主主义革命 胜利 原因一国民党统治垮台原因的探究国民党作为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衍生政治力量,很早就以独立的姿态在中国这片沃土上扎根生长。然而,中国人民最终选择了共产党作为中国的执政党,国民党政权最终垮台。从历史的角度去看,国民党统治垮台的原因,从大体上,可分为两个方面。1.客观原因所谓客观原因,就是从与其自身不直接相关的方面去加以分析。本文将从共产党的角度去分析并描述之一客观因素。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秘密举行。大会确立我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纲领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制等。中国革命从此出现了新的局面。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被制定,走群众路线的革命方式出现。1922年7月召开的中共二大明确指出,加给中国人民最大痛苦的是资本帝国主义和军阀官僚的封建势力。而国民党所代表的恰恰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1927年后形成为官僚资产阶级),这就使得国共之间必然会有着殊死的斗争,最终只留下为历史和人民所共同认可的政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国共产党确立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这是为国民党统治者所不能想到的。土地革命使得共产党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大为提升,而进行反革命的国民党的形象则日趋下降,最终被人民抛弃。所以可以这样说,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及其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给国民党在中国的统治以巨大的打击,在某些方面加速了国民党政权的瓦解,加速了其统治的垮台。2.主观原因所谓主观原因,当然是指其自身的内在因素了。首先,从国民党自身的起源来看,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国民党湖北省主席曾回忆说:“然清帝逊位,革命之理想旋即化为泡影,主要原因在浅薄之徒奔竞利禄,再益以文学社与共进会互相斗争,致启革命分裂之渐。”武昌起义之后,国民党内各派系之间的纷争愈演愈烈。各系军阀为了谋求更多的利益,彼此之间明争暗斗,竞相扩充军队,实施军阀专制统治和割据。这无疑给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并严重破坏了中国经济体制。由此看来,国民党内不团结之风自始而有之,并且一直延续到其政权的覆灭。另外,国民党最初统治阶级为了获得更大的统治权力,在国会选举时实施贿选,开创了这一不良之风,使得民主遭到破坏,“三民主义”之民主此徒具形式,其真正意义不为世事所知。国民党湖北省主席将一个政党比作一个家庭,认为如果党内部四分五裂,就不再是一个政党了,“开除了汪精卫的党籍,引起汪反过来开除了与会议有关系诸人的党籍,这是国民党的分裂。”国民党内部斗争的各个势力将政治与自身的利益联系起来,弱化了政治本身的社会功能。再者,在国内革命和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极力维持对中国政治资源的独家垄断。卢沟桥事变发生后,蒋介石对日本侵略者的态度竟然是完全不抵抗主义,却极力“剿匪”。他没有看到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的威胁,仅仅是把共产党看做他政治统治路程上的拦路虎。而国民党职员却是沿袭了畏惰的陋习,蒋介石曾经指责其部下时说:“我们一般党员与党部的职员,最大的毛病,就是怠慢废弛,不用脑筋,不肯行动,不研究主义,不关心时事,不学习职业技能,不努力实际工作,畏难怕苦,没有积极奋斗的精神,甚至生活浪漫,行为放荡,将有限的精力,作无益的消磨。”还有便是下属与上司之间的阳奉阴违,在此不做赘述。国民党执政以后,派系之争并没有停止,“党内各派如胡汉民系、汪精卫系、孙科系、金融系、CC系、黄埔系、政学系、复兴系、英美系、亲德系、冯系、阎系、桂系等,在诸如人员安排、经济政策、金融机构、军事等方面,展开了时隐时现的派系斗争”,这就使得国民党高层在各方面安排上不仅效率低下,而且难以“公平”地分配各派系的利益。这个问题始终是国民党无法形成政治凝聚力、充分发挥革命党功能、稳定执政党根基的重要内因。虽然蒋介石、胡汉民、汪精卫都认同这一内因,但他们却无一例外地以党内组派的方式提高自身权势,进一步恶化了派系之争问题。这也加速了国民党统治的解体。这里不能不提蒋介石发动的通货膨胀经济政策。这一政策给每个中国人民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在中国走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及道路是行不通的。蒋的形象再次坠毁。综合以上原因,国民党统治垮台实属历史之必然。二、新民主主义胜利的原因探究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中国无产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以及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近代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实践必然需要正确的理论支持,理论又必须结合实践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也离不开其正确理论的支撑和引导。1. 从近代中国国情出发,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鸦片战争后,独立的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这决定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由此便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确立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治地位。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积累经验,积极总结民主革命规律,克服了革命的盲目性,制定出了合乎情况的党的总路线和一套具体政策。从南昌起义到红军长征的胜利,共产党人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但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曲折和艰难,才使得我党领导人积累了宝贵的革命经验,从而正确引导共产党未来的发展。可以看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经过了一个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它与中国的革命实践紧密结合,具有正确的引导性和科学性。这就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2. 正确的领导者将正确的理论付诸实践一个再如何科学、如何正确的理论,如果没有一个合适的、能领导人民大众的、代表了最广大人民利益的政党去实践它,那么这个理论就毫无意义所在。当中国共产党以一个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时,她的纲领、她的宗旨就决定了她最终将领导全国人民走向繁荣、富强。她在帝国主义侵略我国土时主动提出停止内战、共同抗外;她在官僚资本主义大肆侵吞社会财富时主动出击,为了广大人民的利益而艰苦奋斗。“新民主主义革命不能由任何别的阶级和任何别的政党充当领导者,只能和必须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充当领导者。”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中,正确分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即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正确认识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认识到它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其前途是实现社会主义。在此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制定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纲领、经济纲领和文化纲领;探索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总结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也称“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有了这样的正确理论做引导,并由一个正确的政党去实践,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取得了伟大胜利。三、总结 分开讨论国民党统治的垮台和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并不代表二者间毫无关联。其实二者有着内在的联系。一方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加速了国民党统治的垮台;另一方面,国民党统治的垮台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提供了机遇,国民党的统治也磨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者们,让我党在艰难中茁壮成长。参考文献:1. 沙建孙 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0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62. 辛亥革命及国民党的分裂国民党湖北省主席口述历史第46页,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83. 辛亥革命及国民党的分裂国民党湖北省主席口述历史第70页,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84. 张其钧先总统蒋公全集·第一册,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出版社,1984;转引自:崔之清,国民党政治与社会结构之演变·下编第1142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65. 崔之清,国民党政治与社会结构之演变·下编第1213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66. 吴树青 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0修订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