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地缘看世界系列六东南亚通向大洋之门.doc

    • 资源ID:2861028       资源大小:4.38MB        全文页数:7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地缘看世界系列六东南亚通向大洋之门.doc

    前言:  前几天airfei/雄鹿兄给我推荐了天涯上鄙视抢沙发筒子的地缘看世界.  因我深知两文兄台在这方面的底蕴, 所荐之文必然精彩. 过去一阅,果不其然.  实为军迷看世界的必读之作. 可惜天涯氛围甚杂, 那篇帖子超长不说, 一页中有效信息也甚少. 因此一时间兴起, 将沙发兄的散落的长文重新编辑总结. 也略微添补, 形成了这个文章和后续的系列, 不敢夺人之美,特写此前言标注之. 鄙视抢沙发兄的雄文仍在继续, 我也会力所能及的编辑总结他的文章, 集其精华来奉献给SIS的军友们希望大家多多指正.第一部分: 东南亚定位,以及人种区分由于果敢,印尼,南沙等地区近些年发生的事情,中国对整个中南半岛,以及东南亚的情况的关注程度都有显著提高。不过由于作者并不会比身处在其中的人更了解那边的政治斗争情况(网上有很多帖子在微观层面上已经很具体了)。而且此文的立意也不大可能指出用什么办法将那些有华族势力渗入的区域“收回”来。所以有朋友失望之处,请多见谅。 不过根据世界岛理论分析,由于东南亚,尤其是中南半岛是中国未来中国发展最为重要的“地缘利益区”,因此这里还是要以地缘为角度、历史为脉络,对这一地区和此地区的每一个国家做一个解读。这里先定义以下东南亚地区的地缘附:东南亚地缘结构图中国习惯于把这一块区域统称为“东南亚”,对于这一点国际上包括其中的国家也并无异议。因此才会有“东南亚国家联盟”这样一个政治组织存在。不过这一地区无论是从地缘结构上,还是人种、文化、宗教等方面都应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中南半岛”。从地图上很容易看出它的大概范围。从整体上看,这块区域是从亚洲大陆东南部伸出的一个三面环水的半岛。亚洲大陆再往西边还有两个类似的半岛,分别是被叫作“南亚次大陆的”印度半岛,和位于西南部的“阿拉伯半岛”。由于“中南半岛”和“印度半岛”都拥有大块的可耕种的土地(冲击平原),因此这两个区域虽然都拥有足够长的海岸线,但都没有成为海洋文化区的动力,从本质上讲都是属于大陆型的“农耕文明区”。相反阿拉伯半岛由于本身的生存条件较为恶劣,另外又地处欧亚非大陆枢纽地区,因此阿拉伯人倒具备了浓厚的海洋气质。当然由于阿拉伯人本身的游牧民族属性,他们在陆上上也扩充了很大的势力范围。东南亚的另一个部分基本就是大陆以外的岛屿了,这一地区的地理标签是“南洋群岛”。由于这些岛屿上的种族就属于“马来人”,所以这个群岛区又被叫做“马来群岛”。如果把中南半岛看成大陆的一部分,那么在它的南边又延伸出一条狭长的半岛,地理称之为“马来半岛”。这个起着桥梁作用的半岛地区,在东南亚的地缘位置类似于连接东亚大陆与外岛之间的“朝鲜半岛”。所不同的是朝鲜半岛的地理环境使得它基本还是属于“大陆型的家耕文明区”,而“马来半岛”过于细长的地形一方面使得它与大陆的关系不够紧密;另一方面半岛相对漫长的海岸线和绝对重要的战略位置(马六甲海海峡),让它成为与南洋群岛一体的“海洋文化区”,当然他上面的族群也是马来人为主。马来半岛与中南半岛之间的地理分割线,是目前处在泰国的控制下的克拉地峡。由于这里最窄处只有56公里,泰国人非常想在这里挖条运河,以从马六甲海峡丰厚的航运收入中分一杯羹。如果最终这一计划得以成功,那么这一地区也就彻底的和中南半岛分了。也许到好时候地理学家们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把“马来半岛”更名为“马来岛”,并将它加入“马来群岛的阵营中了。一般认为马来半岛的地理分割线是在克拉地峡。不过从整个中南半岛的地缘结构上来看。马来半岛的北界其实应该再向北推移至曼谷湾西北侧才对。至于为什么地理学家们没有这样做就无从得知,也许是因为政治上的原因吧。毕竟这个半岛上有一半的土地是缅泰两族的佛教徒控制的,如果这样命名可能会给南部的穆斯林找到口实。其实这种担忧并非只是孤立的。希腊竭力阻止从南联盟中分裂出来的马其顿共和国使用“马其顿”的名称,以至于这个可怜的国家长期只能叫“前南斯拉夫马其顿共和国”(现在据说可以用“北马其顿共和国”了),也是出于类似的理由。所不同的是希腊是担心境内的马其顿人自此有分裂倾向。由于对“马来半岛”的定位不够准确,因此也有将马来亚穆斯林所控制的那部分半岛称为“马来半岛”的。如果依据客观事实,将曼谷湾以南的区域看作一个整体的话。就不难发现在长期的地缘博弈当中,中南半岛上的佛教徒们已经向南渗透至了半岛中央。这一点很好理解,毕竟在古典时期,中南半岛的农耕文明更容易积聚起力量。而他们在向半岛地区渗透时并不会遇到华夏族在东北地区所遇到的,势力强大的渔猎民族的阻击。为了方便起见,这里将这一覆盖范围更广的半岛区域命名为“大马来半岛”,如果泰国人或缅甸人感到不舒服的话,也可以称之为“中南半岛突出部”。 从地理结构上来说,“大马来半岛”有点象一条倒过来的马腿。在这条“马腿”膝关节上下有两个狭窄的部位。一处就是位于缅国边境最南点的克拉地峡(在泰国境内);另一则位于今天马来西亚的最北点。从军事的角度考虑,这两个节点的防守面都是最窄的,因此也很自然的成为了文化或行政分割线。对于“大马来半岛”上的泰国人来说,好斗的缅甸人是后来者,因此在缅人用武力将国境线推进到第一个节点(克拉地峡以北)。泰国人仍然努力的保有了半岛东面的通道,因为他需要通过这条通道与半岛中部的泰人据点取得联系,并将穆斯林的力量阻挡在南边那个节点以外。因此大家会很奇怪的发现在这么一条细长的半岛上,缅泰两国居然还能东西向的将半岛北部给瓜分掉。而当视线转向南部的泰马分界线时,就会发现马来人的领土并不是那么的饱满,在东北部分好像被挖掉了一块。如果不是有什么不可逾越的天险,穆斯林的马来人没有理由只朝西侧渗入,而让出东侧的土地给佛教徒。事实上这块被泰人挖去的土地是当年英国和泰国瓜分“北大年苏丹国”的领地后导致的。后文会提到。其实从理论上来说,这两个狭窄部位的宽度相差不大,在泰马边境挖运河可能比克拉地峡还要省点事(那里的山有点多)。不过开挖运河利益受损最大的就是马来西亚,在他边上只会激化矛盾。何况从这里向西挖,一出去就会看见苏门答腊岛上的马来(隶属印度尼西亚)人。所以最终的地点选择只会是克拉地峡。最后说一下,这里所说的马来人是指民族意义上的“马来族”,而不是人种意义上的“蒙古人种马来类型”。从广意上来讲,东南亚的大多数人种都是属于这种“南方蒙古利亚人种”,也就我们通常所说的马来人种。不过细看下来,岛屿上的马来族和中南半岛上的民族外貌上会有一点区别的。在这里说这些只是对概念做一个澄清,并无意于又牵扯进所谓DNA的问题,就此打住。第二部分: 东南亚的意识形态 很多朋友对于文化对人类发展所造成的影响很感兴趣,认为文化才是最终的决定因素,这点个人来说也认可。不过不同的地区形成不同的文化,或者说选择不同的文化却是可以从地缘上找到轨迹的。所以分析地缘的作用并不会与侧重文化的朋友形成对立,相反能够更加丰富文化决定论者的理论基础。毕竟人类的文化所包含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不过总得来说是一种意识形态。 最基本的意识形态往往是宗教,但有些意识形态并不愿意被称为“宗教”,比如“儒家思想”和20世纪流行的各种主义。从影响力和内容来说,可以把他们归之为一类。所以这里可以看到在古典时期后期,中南半岛上最主要的“意识形态”是什么类型。图:亚洲主要宗教分布图从图上可以看到,青藏高原和中南半岛上的绝大部分地区是属于“佛教文化区”。当然这指的是这两个地区的基本宗教信仰,并不排斥有别的宗教存在。前面在分析伊朗高原时曾经把欧亚大陆的主要文化区都圈了出来,不过其中没有将青藏高原中南半岛单独列出(主要是这一区域与伊朗高原的联系不多)。事实上发源于尼泊尔与印度边境的“佛教”曾经广泛流传于整个亚洲大陆。但由于与世界其他主要宗教相比,佛教的出世态度得它不仅缺乏攻击力,而且还缺乏足够的防御力。(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是属于扩张性的,而儒家家天下的思想是防御力最强的。这与双方起源的地缘环境有着莫大的关联)。这里 无意于过多的讨论宗教的教意。事实是佛教更适用于相对封闭的环境,这样的地区更适合佛教那种与世无争的态度,另外也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其他强势宗教的渗入。如青藏高原和中南半岛。前者因为是极限之地,其他地区的民族很难长期驻足;后者则是因为三面环山,避免了东亚文化和印度教文化的强力渗入(只有北越是处在这个保护圈之外,所以被华夏族多次强力进入,打上儒家文化的烙印。)。一面靠海,相比之下容易受到其他地区海洋文化的影响。好在这些外来势力的海洋属性,使他们对那些海岛更加感兴趣,因此中南半岛避免受到过多的文化冲击(而那些海岛上的马来人则在婆罗门教伊斯兰教甚至天主教当中不停的转换)。再多讲一下北亚,在分析世界文化区的时候那块区域隶属于“游牧文化区”,其实如果从最初的宗教形态来分,那里应该叫原始的“萨满教传播区”。现在经常可以在影视剧中看到那些来自东北森林和蒙古高原上的战士呼唤“长生天”的镜头,就是在进行萨满教的仪式,如果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上网找下相关资料。相对来说这些游牧民族的宗教比较原始,很容易被最高一级的宗教所取代。这也就是蒙古帝国最终坐不稳他马上得来帝国的原因。因为他们当中的大多数已经被征服地的宗教所同化了。同样,满清的萨满也只是满族皇室的私下行为,而官方还是要用儒家思想统治。 而伊斯兰教也是游牧文化的阿拉伯人创立的,不过他们比较幸运,生活在犹太人身边,所以把犹太人的意识形态稍加修改就变成了自己的东西了。有宗教研究者曾做了一个有趣的比较,将犹太教比作1.0的版本,基督教(广义)则是2.0的版本,伊斯兰教就是3.0的版本了。再加上阿拉伯人由于处在欧亚非大陆的腹地使得他们可以从水陆两条线将自己的文化向四面传播。最终的结果是整个腹地地区和北非从陆地上被伊斯兰化了,而南洋的那些马来人也大多数被那些从海上来的阿拉伯商人同化成穆斯林了。相比之下,西域其实从环境上来说更适合佛教,特别是封闭性较强的南疆塔里木盆地。只可惜它处在东西方交流的要道上,因此最终还是不可避免的被行走在这条商路上的穆斯林所同化了。在这里论及宗教与地缘的关系,更多的是想让大家将青藏高原和中南半岛联系在一起(关于宗教的起源和传播如果要细说起来可以做一个专题了)。因为接下来的分析中会将这两个地理单元放在一个大环境中解析。而南洋穆斯林文化则归于另外一个大环境了.第三部分: 中南半岛 第一章: 中南半岛地理环境中学时,地理老师一定都说过“三级阶梯地形”这个概念。因为如果将中国从西到东划分,依海拔高度可以分为西高东低的三级。当时做这种划分得原因更多的是在政治的框架之下。因为恰好这三级地形都在现在的中国范围内。不过即使假设西藏没有保有在中国国土内,这种划分方法从地理上来说也是有必要的。因为最起码青藏高原上发源的那些河流对中国核心区来说实在太重要了,所以不可能因为政治的原因割断他们之间的地缘联系。图:中国三级阶梯地形分布图事实上,做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不仅从东可以做为三级地形的开端,如果向北将西伯利亚平原考虑进来也可以做出三级地形图来。不过这青藏高原与西伯利亚平原的地缘联系不大,所以真要这样划,更多的只是形式上的。不过如果将青藏高原向南与中南半岛联系起来,那么就不仅仅是形式的上三级阶梯地形了。事实上这两个地区加上中国境内的横断山脉与云贵高原,可以形成一个类似于中国的三级地缘结构,并且在各地区文化结构上有着很大的可比性。图:青藏高原中南半岛三级地形图在这一南向的三级结构中,青藏高原和横断山脉和东向的三级结构中一样,仍然是处在第一级和过渡区的位置。而云贵高原仍然处在第二级的地位,所不同的是和他同属于第二级的高原已经不是黄土高原蒙古高原,而是以缅甸东部的掸邦高原(也就是果敢所在地)为代表的中南半岛上的高原地带了。第三级为沿海的河流冲击平原,由于中南半岛面海的一面弧度比较大,因此这些平原丘陵区并没有向中国东区的类似区域一样呈“弓”形排列,而是做角度更大的“U”状。不过也正如中国境外主要存在东北华北江南,三大平原区一样,中南半岛由于山地的分割也形成了西、中、东三块主要的平原区。而缅族泰族京族(越南)则是这三块平原区的主要居民,也是中南半岛上的三个强势民族。图:中南半岛地形/民族图事实上青藏高原中南半岛这一三级地形结构,很好的解释了东亚文明为什么没能最终渗透进中南半岛。由于第二级地形的存在,华夏族很难跨越这些高原山地长期深入那些平原地带。当然中国人也并非没有在这一南向的三级结构中有所做为,最起码在海拔10002000米的二级地形上,中国占据了云贵高原,这有点象华夏族最早占据的黄土高原一样(这也是中国核心区中主要的制高点,四川盆地虽然在那张中学教学图上被划在第二级中,但实际上应该属于第三级)。所不同的是,华夏族消化云贵高原的时间离华夏族从黄土高坡上走下来晚了两千多年(华夏族从黄土高原向东扩散,客观的算法是从周起;而云贵高原纳入中国核心区最主观的算法也只能拔高到元朝,其实最终到清朝还处在消化期)。征服第二级地区已经花了那么久的时间,再进入核心的第三级地区的难度就可想而知了。正如华夏族在蒙古高原上碰到的麻烦一样,地形和温度起着重要的作用。不过这一次的麻烦正好相反,不是太冷而是太热;不是地形太平有利于对手机动,而是地形太复杂不利于自己机动。总之,中国人认为物极必反是有道理的,适合种地的温带亚热带气候是最好的地方,至于其他地区如果不是主动来招惹自己,一般并不会主动出击。不过越南北部平原的东部由于并没有二级地形的强力保护,只有一些断续的丘陵与岭南的珠江流域作为天然分割线。因此成为华夏族最容易进入的地区。不过由于他的西面是纵贯南北的长山山脉,使得这一地区事实上呈一个“亚半岛”状态。在这种狭长的地带中当地的土著居民很容易从西部的山地发中发起攻击,而由于东西向缺乏足够的战略纵深,使得华夏族很难在此地长期立足。另外南部的那些平原丘陵区是亦是农业集中区,能够为土著居民提供足够的物质保障,这些因素都和朝鲜半岛的情况类似。由于征服的成本太高,因此越南也就和朝鲜半岛一样最终最明太祖列为不征之国了。其实无论是对于东亚的平原农耕文明,还是中南半岛的平原农耕文明来说。横亘在中间的那片高原地区都对他们有着天然的地缘优势,即使文化和人口上不如平原的农耕区发达。但平原地区要想征服他们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实。不过值得庆幸的是,比之北亚那些游牧民族的机动性对农耕文明的威协。这些处在热带高原山地上的民族,优势更多的是在他们所熟悉的环境中,因此并不会对平原上的民族构成大的威协性。第三部分: 中南半岛  第二章: 横断山脉与中南半岛的历史政权分析: 上一章说道由于地势差距,位于下面的种族要上高级阶梯会非常困难,而上面民族也没有下来的力量。那么在长期处在半独立状态的这片高原上难道就不会出现单独的国家形势吗?答案是肯定的。在讲解从中国西南到中南半岛的这片高地上最终形成了哪个政权之前,有必要再仔细了解一下他的构成。在前次分解青藏高原中南半岛三级地形时,曾经笼统的划出了横断山脉区域的位置,并将他定位为过渡区。事实上横断山脉在这一区域的地位非常重要和特别。因为如果抛开青藏高原的地理概念,甚至可以把横断山脉直接划为第一阶梯地形(其西北部在青藏高原上)。因为相对中国内地的主要河流多发源于青藏高原上,中国西南及中南半岛的河流则大部分发源于这一区域。并且由于横断山脉的特殊走向,它在南面还突入第二级的高原地带。图:横断山脉的走向图首先对横断山脉做一个简单的解释,通常所说的横断山脉是指“发源于青藏高原东南部,位于四川、云南两省西部和西藏自治区东部南北向山脉的总称。请注意,其中的重点是南北向。至于这些山脉为什么在这一区域呈南北走向,以至于阻隔了东西向的交流,并不需要深究(板块作用)。 这里只需关心他究竟对周边地区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就行了。在图上的绿线区域就是横断山脉,这些南北走向的山脉区整体上是个上大下小的斧头形。换句话说他其实可以分为两个区域,即东侧的“斧柄”区,这一侧的山脉从青藏高原一直延伸到中国与中南半岛的边境;另一侧则是斧头区了,这一区域向东一直扩展到四川盆地的西边沿,向南则至金沙江止(长江的的上游一直到四川境内都被称作金沙江,目前基本为云南四川,西藏四川的分界线)。金沙江以南,“斧柄”东北,包括云南东北部,广西西北部,贵州全境地区则为“云贵高原”。横断山脉以南地区则为以禅邦高原为主的中南半岛高原区。为什么一定要重点关注一下横断山脉呢?因为分析到最后就会发现,这片南北向的山脉在这一地区的位置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这片对于中南半岛起着类似于青藏高原之于内地作用的山脉区,目前基本处于中国境内,它的南边缘基本就是中国和中南半岛的分界线。横断山脉位置示意图2横断山脉的特点就是山岭海拔多在4,000-5,000公尺,岭谷高差一般在1,000-2,000公尺以上。山高谷深,除了本地的山地民族外,外来民族要想征服是非常之难的。可以举几个例子,乾隆的十全武功中有两个是平大小金川之役。大小金川的地理位置处在四川盆地以西,金沙江以北的横断山脉中。土著民族为藏族。乾隆为了平定当地的叛乱,前后发动两次战役,耗时30年,费银7000万两,损兵数万才算是取得了胜利。而相对于其他的几大武功来说,这两次战役的性价比是最低的。对方仅仅是两个土著部落,但花费的军力、财力却是非常巨大的。另外那个直到1949年以后才结束奴隶制的大凉山地区也是处在横断山脉的东部。这一地区的地形是那么的艰难,以至于红军当年长征通过此地时,刘伯承采用的是和当地彝人首领结盟的政治方式,方才得以顺利通过。相比于落差极大,多为峡谷地形的横断山脉地区。两侧的高原地区就变成“宝地”了。以云贵高原为例,仅管也存在在连绵起伏的山岭,但这些落差相对不那么大的山岭之间(可以把他们看作平原地区丘陵)分布着许多小盆地。盆地内土层深厚而肥沃,很适合发展农业,这种盆地在当地称作“坝子”。高原上的人口也主要集中在这里。此外,高原上还有很多因地层断裂陷落而形成的“断层湖”,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云贵高原西部的的洱海和中部的滇池,这两个大湖边上的城市大理和昆明也先后成为这片高原地区的政治中心。之所以花这么多时间在横断山脉和云贵高原上,是想让大家清楚,为什么中国强大了2000年,最终却形成现有的边境线。为什么不能再前进一些。如果不能了解前因后果,一味的喊打喊杀,或责怪前人没有给后人留下个印度洋的出海口是无济于事的。事实上古典时期的中国,如果将元朝也算成中华正朔的话,那么云贵高原是在那一时期,也就是800年前才正式被并入中国核心区的范围。而真正消化掉整个云贵高原和横断山脉却却花了800年时间,也就是直到清朝结束时才算基本完成。下面我们就对这段历史做一个解读。在分析中国历代各朝所控制的疆域时,我们并不能相信正规出版社所出版的那些所谓中国历史地图。因为这其中包含了太多的政治因素。比如秦朝,在国内的出版物上就已经把云贵高原给包进去了。而事实上这一地区一直到汉朝都未纳入中国的直接管辖。西汉初年,中原政权曾经名义上设置过一些郡县,由于是第一次设置,也被称为“初郡政策”。但这些“郡县”与内地的中央直属的郡县有所不同,也就是说大都只是让当地的土著豪强挂个名。中央政府并不改变初郡地区原有的统治者的统治方式和统治地位。基本也不收税,当然为了显示他们给中央帝国面子,必要的进贡还是必不可少的。不过帝国赐给的财富往往会多上许多。因此这些土著部落也乐于挂个名。有时候即使有个把汉官过来,也可以接受。这种类似于现在的高度民族自治的政治形态,是由汉朝创立的,被称做“羁縻政策”。当时汉帝国使用这一政策也成功的控制了西域。其后各朝代在边缘地区的统制也多有仿效,比如明对东北地区的控制。关于“羁縻”的土地是否算中国的领土,史学界争议颇多。一般国内的认为算,国外的多认为不算,我在这里无意于卷入这种争端。仅从人口迁移融合的角度定义一块地区到底有没有属于中国的核心区。从这个角度看,西南地区是元明以后真正与华夏文明融为一体的。当然,这种“羁縻”的土地即使名义上能划入中央帝国,实际上也是很不稳固的。因为这种用“胡萝卜加大棒政策”换来的和平,一旦中原有变,那这种名义上的臣服也会不复存在了。而在东汉末年,未出茅庐而三分天下的诸葛亮在占据了四川盆地做为根据地。依他当初的设想是分别四川盆地的益州和地处长江中游的荆州为反攻中原的基地,再联合长江下流的东吴政权共同反攻中原,应该说这一战略构思是很合理的。如果长江流域的力量能够整合起来,未必不能反攻中原。不过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最终东吴夺取荆州后,蜀汉的力量只能退守于四川盆地。做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地缘政治家,诸葛亮不会不知道四川盆地所拥有的战略纵深不足以让他完成他的政治梦想。于是在失去了东面的江汉平原后(荆州),诸葛亮急于向南面,也就是横断山脉和云贵高原地区扩张势力。应该说诸葛亮的设想是不错的,但实施起来却是非常困难的。虽然历史并不能证实所谓的“七擒孟获”是否真实存在。但汉族军事力量渡过泸水(金沙江)向西南渗透却是可以肯定的。最终的结果是诸葛亮意识到以当时的力量并不能够用军事手段完全征服这一区域。这其中有地理环境的原因,也有温度和由此引发的传染病的原因。因此“七擒孟获”固然很有可能有演义的成分,但诸葛亮最终和横断山脉和云贵高原上的一些部落达成和解却是不争的事实。从名义上这些部落服从蜀汉的管理并提供物质支援。但实际上四川盆地的汉族并不会对这一地区派驻官员和军队。因此这种进入更象是一种结盟。由于在书店看到的历史地图并不足以为据,相比之下维基上的一些图还是经过考证的。所以附一张维基上的三国地图给大家参考一下。这张图上在横断山脉及云贵高原地区为诸葛亮划出了部分领土。但正如我前面所说,这种进入并不能算是汉族势力渗透进这一地区。就象同一时期东吴也曾经派遣一万甲士进入台湾,并抓回了几千高山族的原住民的行为并不能做为中国据有台湾的起点一样。当然政治历史学家们可以将之写进他们的论文当中,事实上他们也经常这样做。因此无论诸葛亮渡过金沙江所进行的这几次远征如何定性,在随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汉族的势力都没有再将注意力放在这一地区。从政治上讲,三国一直到唐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混乱的时期,游牧民族第一次成为了中原的主人。而这也造成了连锁反应,中原的汉族开始大批的移民长江以南地区。这一区虽然在汉朝时已经并入了中国核心区,但还未能完全消化(也就是说汉族的移民和汉化的原住民没有占到数量上的优势)。因此尽管北方游牧民族暂时性的占据了黄河流域,但客观上也促进了华夏文明消化了长江中下游地区。不过这时候的华夏文明对西南地区仍没有渗透的需要,也没有战略的需求。毕竟人一般都会先选择最好的环境居住,而长江中下游的那些平原丘陵地带显然更能吸引农民的目光。不过是否有足够的耕种土地并不是地缘扩张的全部原因,更多的时候战略上的需要有时才会是决定一块土地归属的最初动因。当华夏文明的压力主要来自北方时,西南地区的这些山地高原对于古中国来说自然不会有什么战略上的需要。这也要归结于这些山地高原上的民族由于地形和温度的限制,并没有蒙古高原上的游牧民族的机动性。因此并不会对低地上的汉族造成威协。另外有朋友引注三国时期的永昌四郡人口说明汉族渗透,这里也引用以下, 牂牁郡 16县 3万户 26万人; 越巂郡 14县 13万户 62万人; 益州郡 17县 3万户 11万人; 永昌郡 8县 23万户 189万人。 从数字上看,南中四郡还是相当繁荣的。另一个可以引证的是:蜀汉南中叛乱时,三郡都叛乱了,只有汉人最多的永昌郡坚持忠于汉朝,十几年没有陷落,诸葛亮赞扬王伉说:“府丞王伉等,执忠绝域,十有馀年”。试图证明至少永昌郡汉人是占据优势的。这里并不怀疑这些数字的准确性,但这些数字于汉族是否占有这些地区的话题没有意义。要知道蜀亡时的在户人口约94万,加上成都平原对于汉族来说条件要远好于云贵高原和横断山脉。四郡人口中的汉族人口有多少可以想象一下。至于永昌郡在政治上忠于蜀汉,这并不代表其中的汉人占有优势。事实上在西域即使汉帝国的势力衰退了,也仍然能找到愿意继续忠于汉帝国的小国。这些只不过是政治上的博弈罢了。首先不要认定这些同属于一个地区的部落就一定是一个整体。对于他们来说,一个路途遥远的帝国,比一个恶邻要好相处的多。 此外, 永昌郡现在一般认为在现在的云南保山一带。那里属于横断山脉地区。从逻辑上来讲,汉族会优先选择洱海滇池一带的“坝子”做为迁移地区。事实上对于横断山区的那些山地民族来说,云贵高原上的民族的威协会更现实。 毕竟情况是类似于“一个少数民族强大了,抢了人家的坝子和河谷地区,把人家从河谷地区赶到半山腰,而半人腰的人把原本住在半山腰的民族赶上了山顶”。因此永昌郡没有跟随滇池南面的益州郡叛乱,而希望继续获得成都平原的汉族保护是情有可原的。不过当中国历史进入了唐帝国时代,中国周边的战略形势却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曾经为祸中原千年的北方及东北地区的马上民族,随着帝国对突厥和高句丽战争的胜利,已经不足以对华夏民族构成大的威协了。当然军事上的胜利只是一方面,唐帝国对于边缘地区民族的包容性才是消除这种威协的根本原因(怛罗斯战役的主角高仙芝就是高句丽人)。但现强大的帝国都会有对手,在消除了北方和东北方向的威协之后。青藏高原上的农耕民族却第一次形成了强大的力量,那时候这些高原民族的正式名称叫吐蕃。在分析中亚时曾经说到过,吐蕃一般通过东线跨越河西走廊,直接侵扰黄土高坡上的帝国政治中心;另一方面他们也试图在西线进入西域盆地,切断帝国与西方沟通的途径。事实上吐蕃人还有一个战略选择,就是通过横断山脉,进入云贵高原,然后将这一地区的部落统一在自己的旗下,以从南面对帝国进行夹击。对于这一点帝国的统治者显然也意识到了,于是西南地区第一次成为了战略重点。双方也开始了对这片高原的争夺。对于唐帝国来说,这时并不认为能够直接占据这块地区。毕竟前人已经做过了类似的尝试,现时的技术条件并不比诸葛丞相时期要先进多少。因此在西南地区扶植一个亲唐的政权是最为经济的选择。当然,不直接占领并不代表不会进行军事行动,事实上唐帝国从四川盆地试探性的对盆地以南地区进行过一些军事行动。不过最终帝国还是觉得这块地区对帝国的经济利益不大,用政治的方法解除它依附于吐藩的危险才是上策。 当时这片山地高原上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部落,由于云贵高原的自然条件要好于横断山脉,因此较大的势力都居于此。势力较大的部族有六个,被称为“六诏”。其中南诏最强,与汉族接触也较多。因此帝国决定支持南诏建国并吞并另外五诏。由此这片高原上第一次出现了“国家”的形式。当然这个新成立的国家处在唐与吐蕃之间,不可避免的不断的摇摆于两大势力之间保持平衡。不过唐帝国和吐蕃最终都没有笑到最后,反而是西南地区由于有了政权组织而第一次将横断山脉周围的高原地区统一起来。当然正如中原的政权会不停的变换朝代一样,南诏也并不是西南地区唯一的政权组织。在公元902年它走到了尽头,西南地区在又经历过两个短命政权后又进入了一个全盛时代。公元937年,一个通过金庸的武侠小说为大家所熟知的国家大理国走进了历史。南诏大理国的势力范围北至四川盆地西南的横断山脉,南至缅甸老挝、越南北部的高原地带。当然他的政治中心都是位于金沙江以南的云贵高原,或者说是洱海滇池(大理昆明)一线。南诏大理国势力范围图应该说,西南地区的民族对于自己成立的政权更有认同性,或者也可以说土著民族成立的政权对于其他相似地缘条件上的民族更为了解。因此南诏大理国基本统一了横断山脉南部地区(北部不属于亚热带地区,青藏高原上的民族占有优势)、云贵高原以及中南半岛北部的高原地区。这一地区实际上隔离了古中国核心区与中南半岛上的那些农耕文明之间的联系。很多朋友觉得在中国历史上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这四个中南半岛的国家出镜率不高也正是缘于此。实际上整个中南半岛只有越南北部由于和中国之间缺少足够的高地作为缓冲,而长期处在华夏文化的影响之下。其他地区并没有和中国有直接的冲突。南诏大理国最终结束其独立政权的时间我在图上已经标示清楚了,是公元1253年。这时中国历史的正朔是南宋。而占据中原的金人(东北渔猎民族)已经被来自蒙古高原的蒙古人(游牧民族)所灭。蒙古人正在向西急速扩展它的帝国。当然这并不代表他们不想消灭偏安于长江流域的南宋汉族政权。 不过对于这些马上民族来说,南方的那些山林水泽极大的陷制了他们的机动性。因此金人花费也上百年的时间也未能消灭南宋,蒙古人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以后也发现他们如果按照传统的做法,他们并不能做得比女真人更好。在这里要对大家长期以来形成的一个概念做一个纠正。即一般人认为在中国历史上长期出现的南北分治局面是以长江为界的,事实上并非如此。如果北方政权能够将势力范围稳定在长江一线,那么长江天险实际上是为双方所共有,江南的政权很快会很容易被江北的政权攻破。所以古有“守江必守淮”之说,国军也正是由于在淮海战役的失败而导致了他在大陆地区的全面失败(后来的长江防线根本不堪一击) 其中有一种军事上的可能性是江北的军队在北岸造好船后,从上游沿江而下攻击前进,由于江水是自西向东流的,因此这种攻击往往会更具威力。当然前提是北方的军事力量要强于南方,否则失败后再想退回去就很难了。不过由于地缘环境所造成的体质和攻击性上的差别,北方的军力往往是强于南方的。南方可能会取得一两次长江防御的胜利,但如果长期不能在江北地区建立缓冲区的话,这种覆灭似乎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在南北分治中,南北的地缘分界线大部分时候都是在秦岭淮河一线。这一岭一河地区也正是现代地理学家划分中国南北时的地理依据。秦岭的南边就是大巴山,而过了大巴山就是四川盆地。只一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就足以形容要想进入这一地区是多么的困难。而淮河以南地区河网纵横,对于骑兵所造成的困难并不比那些高大的山脉要少。当然,秦岭淮河并不是紧紧相连的,它们之间还是存在一个缺口的,如果在地图上寻找很容易找到这个点,那就是襄阳。无论是曹操还是蒙古人都曾经选择这一点做为突破口,不过襄阳有汉水做为后盾防守的地缘优势亦很明显。当然前者由于对方的主动倒戈而得以与孙刘联军隔江对峙,而后者就没有这么那么顺利了。郭靖守襄阳的故事固然是小说家之言,但吕文焕在襄阳却也坚守了五年之久。所以蒙古人要想从正面进攻南宋,无疑会遇到巨大的地缘困难。因此在不放弃正面进攻的情况下,寻找另外一条可能的路线就变得很重要了。虽然不知道蒙古人所收服的汉臣中,有没有人向他们提到过吐藩那条通过云贵高原迂回包抄的路线,但蒙古人的确也想到了这一招。当然他们首先要做的是降服青藏高原上的那些民族,好在这时候强大的吐蕃已经解体,高原上已经分裂成四股力量了。对于极盛时期的蒙古人来说,解决他们并不是什么难事。因此在将青藏高原纳入势力范围后,由蒙古高原进入云贵高原的道路被打通了。图:蒙古攻取大理国路线图 网上有一个流传甚广的说法是蒙古人是在公元1252年12月,借黄河冰冻之机进驻“河湟之地”,然后在第二年开春进入宁夏西南的六盘山,再经临洮、松藩,到达大理国的最北界大渡河。然后兵分三路,渡过金沙江,最终征服了大理。(可百度“元跨革囊”一词了解这次战役的细节)。这条路线看似符合从地缘上分析出的远征路线,即借道青藏高原的边缘地带南进,然后顺着南北向的横断山脉前进。最后渡过金沙江,征服洱海滇池两大政治文化中心,进而完成对整个大理国的征服。不过这其中还是存在一个问题,即蒙古人为什么要渡过黄河进入“河湟之地”。“河湟”指的是黄河和湟水之间的一片肥沃的谷地,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边缘(现青海省会西宁就是“河湟谷地”的东部)。之前说过,蒙古人要想完成对大理的远征,必须借道藏区。因此蒙古人进入河湟的藏区似乎有合理的解释。不过在此之前西藏已经臣服于蒙古人了,而且蒙古人也不可能在远征之前“顺道”用一个冬天的时间完成对青藏高原的军事行动。事实上蒙古人所要借道的是青藏高原东南部的藏区(四川盆地以西),并没有必要向西拐到青海一下。而且即使要从蒙古高原进入“河湟谷地”也没有必要渡过黄河。 因此最终的合理解释是这一说法的作者在考据相关历史时将“河套之地”误记为“河湟之地”了。蒙古人从蒙古高原北部越过黄河进入水草最为丰美的河套平原过冬,然后再南下跨过河西走廊的东端进入横断山脉,最终跨越金沙江进入云贵高原是符合地缘情况我逻辑的。对于“河套平原”大家并不陌生,这块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民族反复争夺的区域是那么的重要。农耕民族得此地则有足够的战马对抗游牧民族。而游牧民族得此地则就有了进入黄土高坡地区的跳板,农耕民族就只能依靠人力建筑的长城做为最后的防线了。有朋友也许会奇怪为什么游牧民族的渡河能力并不强,善于防御的汉族完全可以依黄河而构筑防线固守此地,为什么会在长期的拉锯战中处于劣势呢?答案其实就在温度上,因为这一地区的黄河由于拐了个90度弯,水面较阔,水流不急。加之河面浅,冬天可以结冰通行车马。在这种情况下游牧民族可以借天气之便在河套平原上通行无阻,取得战略上的优势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将这一段拿出来细说,一是想让大家知道书其实是不可尽信的;二是验证地缘研究的重要性。再把蒙古攻取大理路线图贴出来,可以观察一下这条路线是否是一条合乎历史和地缘常识的路线。图:蒙古攻取大理国路线图同样从图上可以看出, 大理国的政治中心是在横断山脉与云贵高原交界处的洱海地区,政治标签是“大理城”。另一个副中心则是东面滇池边上的昆明。后来当这块区域被中原的势力完全征服后,离汉地更近的昆明变成了政治中心。尽管大理国的控制范围最北到达了四川盆地西侧的“大渡河”,但如前面所说,这一地区为南北走向的横断山脉区,要想构筑东西向的防线以阻挡来自北部的军事力量并不现实。因此大理国的防线最部署在金沙江一线。这也是蒙古人在到达大渡河后可以顺利分兵前进的原因。 虽然从地理角度很容易觉得蒙古人这一个圈子绕得有点大,但也正是这一看似不可能实现的远征成了压垮南宋政权的最后一根稻草。这也对中国现代国土的形成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学术界对于元朝是否属于华夏正朔一直都是有争议的。不过从地缘的角度来看,元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有二。一是验证了最起码对于游牧民族来说,青藏高原并非不可征服的(几百年后的清朝重新验证了这一点,当然由于满汉的融合,汉族对于这片高原也最终没有了心理上的障碍)。二是完成了对云贵高原及横断山脉的征服。汉朝在高原上设立郡县的做法虽然最终失败了,但并不代表这不是个好方法。蒙古人依旧希望能够由中央政权直接管辖这一地区。当然在完全消化这一地区之前,土生贵族的力量还是必须借助的。因此大理段氏虽然不复为王,但还可以做为大总管协助蒙古人管理地区事务。这有点象现在的企业兼并中往往会让从前的大股东继续做总经理一样,一切都是为了平稳过渡。这两条其实并没有什么新意,从汉帝国也基本是这样做的。不过蒙古人为了加强对这一地区的控制,另外再做了两件事。一是迁入大量色目人(中西亚的穆斯林)来协助他们管理地方。我们一直说华夏文明一直惯用“以夷制夷”之法,其实蒙古人玩得也不错。现在云贵高原上还存有许多小规模的回族居住区,就是蒙古人的杰作。那个对世界航海史做出莫大贡献的三宝太监郑和就是出于此,他原来是姓马的。另一件事就是封皇子忽哥赤为云南王,这是吸取这汉朝的教训。将皇子封建在各地于中央集权的政治体系看似一种倒退,其实是一种很好的方法。要知道这些边缘地区一旦有变,那些身在帝国首都养尊处优的贵族们,是很容易放弃这些在他们看来并无多少价值的荒蛮之地的。而让边缘地区直接成为皇族的领地可以最大限度的引起帝国中央的注意。另外这也有利于改变土著民族认为天高皇帝远的想法,有利于接近彼此的心理距离。最终取代取代蒙古人成为西南地区主人的是建立明朝的汉人。为了继续加强对这一地区的控制,朱元璋也封了一个“儿子”永镇云南。不过可能其他的皇子对这一“蛮瘴之地”没有足够的兴趣。这一次派过去的是一个干儿子,他就是沐英。当然和郑成功一样,他也被赐了国姓朱。有一点需要澄清,沐英的爵位是“公”,仅次于王,但不是王。不过他死后最追封为王,因此后人叫他一声“沐

    注意事项

    本文(地缘看世界系列六东南亚通向大洋之门.doc)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