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建筑物火灾危险性研究.doc

    • 资源ID:2858353       资源大小:985KB        全文页数:5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建筑物火灾危险性研究.doc

    沈阳化工学院本科毕业论文题 目: 建筑物火灾危险性研究 院 系: 化学工程学院 专 业: 安全工程 班 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论文提交日期: 2007 年 6 月 20日论文答辩日期: 2007 年 6 月 26日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化学工程学院安全工程班 学生: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建筑物火灾危险性研究毕业设计(论文)内容:1、火灾的概念及火灾危险性评价的发展和现状2、六号教学楼的基本概况调查3、六号教学楼火灾危险性的数学评价4、对比国家规定提出相关的改进措施毕业设计(论文)专题部分:六号教学楼火灾危险性的数学评价指导教师: 签 字 2007年 月 日教研室主任: 签 字 2007年 月 日院 长: 签 字 2007年 月 日摘 要本论文以沈阳化工学院六号综合教学楼为对象进行研究,对其进行了火灾危险性评价。评价过程中,首先通过多次的实地考察及向有关管理人员、相关人士的多方面咨询,得到了六号教学楼建筑设计和消防管理方面的具体资料。然后将这些资料总结整理,并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相对照,进行定性的评价,找出六号教学楼在建筑设计上不符合国家规范标准的各个方面。从而对六号教学楼的防火水平有一个概括的、定性的了解。另外,本文还引用了模糊综合评判和层次分析的方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六号教学楼的火灾危险性做出客观的、合理的、定量的评价。根据具体的数字结果判断其防火等级,得出其火灾危险性评价结果,针对以上结果提出改进措施。以确保老师和学生生命的安全,防止财产的损失。本文既进行了定性分析,又进行了定量评价,二者相结合,使评价结果更加准确。在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因子的权重的过程中,通过数学手段打分处理后得出的权重更具科学性和客观性。本论文中所编制的建筑物火灾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既方便了对具体评价对象的实地调研,同时也为以后的评价提供了实地依据。关键词: 火灾危险评价; 模糊综合评价; 层次分析法 AbstractThis study chooses Six Comprehensive Classroom Building as research object and makes a fire risk evaluation of it.This study aims to find defects of Six Comprehensive Classroom Building according to “architectural design fire prevention standard”, contrasting the materials about structure and prevention of fire of the building, gained from administrative staff after much on-the-spot research and consult, with it, and also to illustrate a general and qualitative concept. In addition, it utilizes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and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AHP) to value the fire risk of the building objectively, rationally and quantitatively, after establishing a mathematic model. Thus the result of fire risk level of the building can be received. The report also provides some ideas to precaution fire, guarding the safety of peoples assets and holding a long-time peace.The weights, gained by using expert-endowing mathematically in the process of using AHP, is precise and objective. Building fire risk index system, showed in the study, is convenient to the on-thespot research and supports further study.Keywords: Fire risk;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目 录第一章 绪论11.1引言11.2火灾11.2.1火灾的危害11.2.2我国的火灾情况31.2.3引起火灾的主要原因31.3火灾危险性评价51.3.1火灾危险性评价的发展历史51.3.2火灾危险性评价的方法61.3.3火灾危险性评价的意义91.4本课题的意义9第二章 六号教学楼基本情况调查102.1六号教学楼简介102.2建立评价指标体系102.2.1教学楼火灾危险因素分析102.2.2建立评价指标体系122.3国家的有关规定152.3.1建筑物自身状态152.3.2防火结构与布局152.3.3火源控制162.3.4消防设备162.3.5人员疏散172.4对比分析的结果18第三章 六号教学楼火灾危险性的数学评价203.1 数学方法的介绍203.1.1模糊数学方法合理性探讨203.1.2模糊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203.1.3层次分析法233.2数学方法的应用263.2.1建立模糊评价矩阵263.2.2确定各因素的权重273.2.3模糊综合评价323.3改进措施36第四章 结论38致 谢39第一章 绪 论1.1 引言人类懂得利用火,是跨入文明世界的一个重要标志。然而,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的经验表明,火在人类手中一直是具有巨大的创造性和破坏性的力量,一旦对燃烧失去了控制就会酿成灾害。火灾所造成的后果,往往是比较严重的。当今社会建筑物内的人群尤其密集,一旦发生火灾容易造成重大的伤亡事故和财产损失。火灾的定义是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造成的灾害。通常包括森林、建筑、油类等火灾及可燃性和粉尘爆炸。一般将火灾分为“自然火灾”和“建造物火灾”两大类。所谓自然火灾,是指在森林、草场等一些自然区发生的火灾。这类火灾的起因有两种,一种是由大自然的物理和化学现象引起的;另一种则是由人类自身行为的不慎所引起的。这类火灾产生的次数不多,但其火势一般都较大,难以扑灭。建造物火灾是指发生于各种人为建造的物体之内的火灾。据统计建筑火灾发生次数最多,损失最大,约占全部火灾的80%左右。建筑物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场所,也是财产极为集中的地方,因此建筑物火灾造成的损失极为严重,直接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研究这类火灾发生和防治的规律,开发有效的防火灭火技术,具有极为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意义。1.2 火灾1.2.1 火灾的危害当今,火灾是世界各国人民所面临的一个共同的灾难性问题。它给人类社会造成过不少生命、财产的严重损失。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财富日益增加,火灾损失上升及火灾危害范围扩大的总趋势是客观规律。据联合国“世界火灾统计中心”提供的资料介绍,发生火灾的损失,美国不到7年翻一番,日本平均16年翻一番,中国平均12年翻一番。全世界每天发生火灾1万多起,造成数百人死亡。近几年来,我国每年发生火灾约4万起,死2000多人,伤3000-4000人,每年火灾造成的直接财产损失10多亿元,尤其是造成几十人、几百人死亡的特大恶性火灾时有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严峻的现实证明,火灾是当今世界上多发性灾害中发生频率较高的一种灾害,也是时空跨度最大的一种灾害。火灾的危害性具体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火灾会造成惨重的直接财产损失 1993年8月5日,深圳市安贸危险品储运公司清水河仓库,因化学危险物品混存而发生反应,引起火灾爆炸事故,大火燃烧了16小时,有15人死亡,8人失踪,873人受伤,烧毁建筑面积39000m2,火灾直接财产损失15.2亿元,每天有460万元财产被烧毁。2)火灾造成的间接财产损失更为严重现代社会各行各业密切联系,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旦发生重、特大火灾,造成的间接财产损失之大,往往是直接财产损失的数十倍。1990年7月3 日,四川省梨子园铁路隧道因油罐车外溢的油气遇到电火花导致爆炸起火。这起火灾直接财产损失仅500万元,但致使铁路运输中断23天,26日全线通车,造成成千上万旅客滞留和许多单位停工待料,间接财产损失难以估算。 3)火灾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 据统计,2000年全国火灾中烧死3021人,烧伤4404人,平均每天有8.3人在火中被烧死。2000年四川共发生火灾5718起,死102人,伤243人。2000年12月25日河南洛阳东都商厦因电焊工违章操作引起火灾,造成309人死亡,7人受伤。国际消防技术委员会对全球火灾调查统计表明,近几年全球每年发生600-700万起火灾,大约有6-7万人在火灾中丧命,全球每年在火灾中死亡人数最多的6个国家是:印度,年均2万人;俄罗斯,年均1.35万人;美国,年均5千人;中国,年均2.1千人;日本,年均2千人;乌克兰,年均1.7千人。 4)火灾会造成生态平衡的破坏 1987年5月6日到6月2日几乎长达一个月的大兴安岭森林特大火灾,起火直接原因是林场工人在野外吸烟引起,间接原因是气候条件有利燃烧,可燃物多。人民解放军、森林警察、公安消防人员、广大职工近10万军民经过近一个月的殊死搏斗,才将大火扑灭。这场大火致使193人丧生,226人受伤,火灾破坏了超过百万棵树木,大火殃及1个县城3个镇,破坏的生态平衡需80年才能恢复,经济损失高达69.13亿元。 5)火灾会造成不良的社会政治影响 如火灾发生在首脑机关,通信枢纽、涉外单位、古建筑、风景区等都会造成严重的政治影响,甚至波及全国乃至全世界。 1994年11月15日,吉林市银都夜总会因纵火发生火灾,殃及在同一建筑物内的市博物馆,烧毁建筑面积6800 m2,不仅造成直接财产损失671万多元,而且将无法用金钱计算的博物馆内藏文物7千余件和黑龙江在该馆巡展的1具7000多万年以前的恐龙化石(长11m,高6.5m)被烧毁,以及堪称世界级瑰宝、被列入吉尼斯世界大全的吉林陨石雨中最大的1号陨石(重1775 kg)也在大火中分为两半,还有2人被烧死,既造成了难以计算的经济损失,更造成了不良的政治影响。1.2.2 我国的火灾情况现在我国的火灾问题也相当严重,80年代,我国共发生火灾约37.6万起,死亡18644人,直接经济损失约32.2亿元;90年代,我国共发生火灾约62.9万起,死亡23715人,直接经济损失约96.6亿元;而在21世纪,仅仅四年的时间,我国共发生火灾约90.9万起,死亡10059人,直接经济损失约60.3亿元。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的火灾趋势也越来越严重,我国的火灾形势不容乐观。目前我国每年火灾的直接经济损失数值是触目惊心的。由于我们不可能生活在只有非燃烧性材料的环境中,因此有必要更进一步的了解火的燃烧过程,以便更好的防止火灾的发生,延缓火灾的蔓延速度,及时控制火势,从而减小火灾的损失。1.2.3 引起火灾的主要原因研究预防建筑物火灾的方法首先要了解燃烧的原理条件及火灾发生的原因。燃烧的原理:链式反应理论,由苏联科学家谢苗诺夫提出。他认为物质的燃烧经历以下过程,可燃物质或助燃物质先吸收能量而离解为游离基,与其他分子相互作用形成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将燃烧释放出来。总的来说,连锁反应机理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链的引发,即游离基的生成,使链开始反应2)链的传递,游离基作用于其他参与反应的化合物,产生新游离基3)链的终止,游离基消耗使链反应终止燃烧的条件:火源,助燃物,可燃物。只有这三的基本条件互相作用才能燃烧。采取措施,防止燃烧的三个基本条件同时存在或者避免他们的互相作用,这也就是防止火灾发生的基本理论。火灾发生的原因:在火灾统计中,通常将火灾的原因分为:1)放火2)生活用火不慎3)玩火4)违反安全操作规程,违反电器安装使用安全规定5)设备不良6)自燃等近年来按火灾原因分类的火灾次数及损失情况。可看出电器火灾在总数中所占比例一般都在23%以上,在损失中所占比例一般在30%以上,是引起火灾的最主要原因,且它的比例还有增长的趋势。实际上这与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密切相关。现代的工厂和企业的用电规模都相当大,家庭中的电器设备也大量增加,安装不合理或使用不当会引起火灾。违章操作引起的火灾数量增加较快。这主要与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有关。现在不少企业中很多人的安全意识相当淡薄,甚至不懂有关安全知识;有的人则由于片面的抓生产追求利润,对如何保障安全想的很少。尤其在一些新的企业和乡镇企业中此类问题比较突出。按火灾场合统计可以发现,近年来商场、歌舞厅、宾馆、饭店等公共场所的火灾有大幅度的增加,一些沿海省市的数据表明,有54%的特大火灾发生在这类场所。有些新兴城镇的集贸市场火灾问题也比较突出。这些场所的可燃物和易燃物比较集中,但建筑物的防灾和抗灾能力比较弱,普遍存在消防设施严重不足,消防水源严重缺乏的问题。加上道路狭窄,摊点密布,人员拥挤,容易起火,并进一步演化为大火。一般认为,造成这种局面包括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两方面。客观上主要是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和可燃物的组成形势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世界各地,尤其是人口集中的城市和工业区,高层建筑与地下建筑大量涌现,新型产品的石化生产和储备设备广泛应用,大大增加了人们居住场所的燃料载荷,而大大增加了这些区域的火灾严重性。近年来消防力量已有很大的增强,仍然不能适应于新型火灾问题的需要。而主观上相当多的人火灾安全知识缺乏、薄弱,灾防治工作很不重视,少数单位和部门消防管理工作的防管理制度根本不完善。1.3 火灾危险性评价1.3.1 火灾危险性评价的发展历史认识与掌握火灾规律是提高火灾防治水平的基础。但是由于火灾现象的复杂,长期以来,人们对其规律性的认识一直比较肤浅。直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才逐渐形成了以研究火灾规律为中心的火灾科学。火灾科学是在燃烧学、传热学、流体力学、化学、灾害学、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综合交叉学科,它的出现大大促进了人们对火灾过程的定量分析与了解。目前国际范围内火灾科学的研究十分活跃,许多国家都开展了火灾科学的研究,并建立了国家级的火灾科学研究机构。我国积极参加了国际火灾科学研究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火灾防治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与某些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而在消防安全评估技术领域,国外的研究起步较早,并取得了很多成果,有关的研究作有以下几方面:火灾的发生、发展及其模式化;燃烧物的产生与传播特性;火灾烟气流动特性;被动防火系统与主动防火系统的评价方法与技术;火灾中人的行为与疏散模型;建筑物的消防安全评估方法和模型;性能化设计的理论与方法,以及火灾统计与分析研究等。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在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初步建立起消防安全评估技术体系和性能化设计与规范体系,并且已开发出一批具有实用价值的计算机火灾模型的消防安全评估软件。随着消防安全评估技术的发展,国外产生了消防安全咨询业,开展相关设计的评价与审核以及对现有建筑的消防安全状况的评价。防火评估要考虑建筑物的结构与构造特征和防火安全设施的状态。评估所包含的内容和数量取决于设计的目标。评定对生命造成的危险和评定减少损失所包含的内容是不同的。火灾统计是消防职能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火灾损失的大小是衡量火灾严重性的重要指标,同时也用成为制定建筑防火经济政策的主要依据之一。我国的火灾统计工作自90年代初起已逐步走上了规范化和计算机化的道路。通过火灾原始数据的收集和火灾体统计分析计算,人们可以进一步了解火灾发生的规律和作用特点。在火灾统计分析中通常采用的方法有:平均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动态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和相关分析法。1.3.2 火灾危险性评价的方法火灾危险性应综合火灾可能性和火灾危害性来确定,但是如何进行综合则是需要仔细研究的。相加和相乘是常用的综合方法,而其结果直接取决于各因素值的量化方式。需要根据不同单元或因素在系统中的作用,对它们赋予不同大小的值,或者赋予不同的权重。火灾危险性分析的结果可以比较全面的反映出建筑物的火灾安全状况,是火险分析的重要阶段。按分析结果的形式,火灾危险性分析的方法大体分为定性、半定量和定量分析三类。引进“量”的概念是进行比较的基础,严格的定量计算应当以统计得出的事故概率为基础。但由于火灾数据的缺乏以及费用、时间等方面的限制,准确算出火灾事故的概率是困难的,并且对于相当多的场合根本无法得到这种概率。因此在实际火灾危险性分析中仍以定性方法和半定量方法为主。定性分析是对分析对象的火灾危险状况进行系统、细致的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对其火灾危险性做出大致的评估。半定量法则是将对象的危险状况表示为某种形式的分度值,从而区分出不同对象的火灾危险程度。进一步将这种分度值可与某种数量的经费加以比较,便可进行消防费用与效益等方面的评价。当前半定量分析法发展的最快。按结构形式,常用的火灾危险性分析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类:1)经验系统化方法通过分析以往发生的事故,总结出系统化的经验,然后根据这些经验对预定对象进行检查,确定其火灾危险。目前广泛应用的有安全检查表法、危险预先分析法、道-蒙德化工危险分析法等。安全检查表(Safety Check List)是一种最基础的系统安全的定性分析法。进行安全检查前,需要把系统分为若干层次,每一层次又分为若干单元。根据有关的安全规范、规定、标准和经验等,把需要检查的项目、要点按一定顺序列成表格,作为检察的依据,然后分担元进行细致的检查,从而反映火灾危险所在。因此安全检查表实际上是对某一对象安全现状诊断的明细表和备忘录。安全检查表的内容一般包括项目、要点、情况和处理意见等,每次检查后都应认真填写检查情况,一般用“”或“”表示符合要求,用“×”表示不符合要求,并应注明检查日期。安全检查表应当经常审核、修改以保持其实效性。在检查中往往可延伸发现一些相关的其他危险问题。根据检查结果,可以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这些资料可作为定量或半定量安全分析的基础数据。危险预先分析法是在工作或工程活动开始前,对此同中存在的危险类别、出现条件、事故后果等进行概略性的分析,尽可能将潜在的危险性弄清楚。这样可以在规划阶段避免采用不安全的技术路线及危险性大的原材料、工艺和设备等。道-蒙德化工危险分析法是一种主要针对火灾、爆炸危险严重的化工厂提出的危险分析法。它根据所用原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数量、工艺方面的一般危险和特殊危险等方面的因素,确定它们的火灾爆炸危险性,并将其转换为危险指数,从而确定系统的危险等级。2)逻辑推导法这类方法的主要特点是采取逻辑推理,其代表方法是故障树(FTA)和事件树(ETA)法。故障树(Fault Tree Analysis)简称FTA,是一种分析起火可能性的方法,即可做定性分析,又可做定量分析。故障树法以某个事故作为顶上事件,通过分析找出其直接原因,进而将这种原因作为中间事件,继续找出它们的直接原因,直到找到该事故的所有基本原因。通过故障树分析,能够对导致事故的各种因素及其逻辑关系做出全面的描述和论证,可以为采取技术措施和管理对策提供依据,也可用来追查事故的原因。故障树是由各种事件符号和逻辑符号连结组成的。事件符号表示某一具体事件在事故产生过程中所处的层次和性质;逻辑们符号表示各层事件之间的输入和输出关系。事件树分析(Event Tree Analysis)简称ETA。与故障树分析法采用的演绎分析法相反,它采用的是一种归纳分析法。任何事故都有一个起因事件。当起因事件出现后,按时间顺序导致一个又一个新的事件出现,直至事故发生。在每一个事件的转化环节上,原来事件转化为希望事件(成功)还是不希望事件(失败),都是若干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从起因事件开始,推论起因事件的所有成功、失败的途径和结果,对事故的预测、预防以及分析已发生的事故是十分重要的。运用事件树分析法,按照系统的构成情况,分析事故发展过程中各条途径、各阶段成功或失败的两种可能状态,把成功作为上分支,状态值记为“1”;把失败作为下分支,状态值记为“0”。这样形成一个水平放置的树形图,可以把促成事件发生的纷杂众多的因素条理清晰的按时间顺序展现出来。所以事件树分析也称为事故过程分析。事件树分析是一种由原因到结果的分析方法,适用于查找并确认系统中的火险原因,同时,它也指明了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3)系统解剖分析法这类方法也是将要分析的对象视为一个系统,根据其组成特点加以解剖,研究各个部分的作用及其发生火灾事故时对整个系统的影响。故障类型与影响分析是一种代表性的方法,它把系统分解为若干子系统和单元,逐个找出他们可能发生的故障,重点分析故障类型对系统的影响,进而提出改进方案。当对各个子系统和单元赋予一定的危险度值,并合理确定系统中各部分的关系后,便可用危险度法和模糊判断法确定系统的火灾危险状况。在某些工厂中,还常用危险操作分析(HAZOP)和“如果怎么办”(IFHOW)等方法。在人们对系统的危险性尚无足够认识时,这种分析是很有帮助的。4)火灾过程的模拟计算法这是一种根据火灾可能的发展过程分析火灾危险的方法。火灾的发展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人们能够依据质量、动量、能量和组分守恒等基本物理定律,算出建筑物发生某种火灾后火区的大小、烟气层的厚度、室内温度、典型燃烧组分浓度等随时间的变化。这些数据可在直接用于建筑物的防火安全设计、人员疏散、消防设施的作用等方面的分析,也可为其它的安全分析方法提供必要的参数。由于火灾模拟计算是依据客观物理定律进行的,所以能够较好的排除人们主观判断的偏差,一般说,更为可信。人们普遍认为,火灾模拟计算已成为进行火灾危险性分析、制定火灾性能设计规范、开展火因调查的重要工具。5)人为失误分析法人为失误是危险性分析的一个重要方面,有着与其它方面完全不同的特点。造成人为失误的因素很多,有心理的、素质的、工艺性质的、社会的等。控制人的失误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设计能确保系统本质安全的硬件设备,即使发生人为失误也不会发生事故。(2)从人-机工程的原理设计操作程序,尽量减少人员操作中的失误行为。(3)提高人的素质和技术水平。(4)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在分析中将因素量化为一定的评价指标。1.3.3 火灾危险性评价的意义建筑防火的根本目的在于综合确保建筑防火的安全性能,也就是使建筑的防火条件达到一定的对应标准。防火安全性能不是单一的,例如疏散安全性能,防止或是扩大性能和防止燃烧性能等都属于防火安全性能的范畴。建筑防火的基本条件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必须尽量减少起火危险性,必须确保建筑中人员得生命安全,减少火灾造成的财产损失,减少扩大的可能性和减少燃烧的可能性等,这些防火条件是通过一系列建筑的防火措施来实现的。综合评价建筑的防火性能就是通过确定防火性能标准,构建技术指标体系,并综合评价建筑本身及外部的防火安全系统措施是否达到了该标准的要求。开展建筑防火性能的综合评价及基础技术指标体系的研究,将有助于提高建筑的安全性,有助于火灾隐患的确定和消除,为建筑的设计、施工、审核和防火监督检查提供技术手段,为性能化设计和性能化规范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促进我国消防安全咨询业的发展和火灾保险业的发展,更有效的保证了人民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1.4 本课题的意义为了有效控制火灾,应当提高火灾防治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除了需要继续加大消防设施的投入之外,还应该进一步研究和认识火灾的发生发展规律,研究正确发挥有关消防技术作用的方法,研究提高全民的火灾安全意识和水平的途径。通过多次走访了解情况,并通过科学的、合理的、有效的、数学方法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模糊综合评判,得到六号教学建筑总体及各检查项目的火灾危险性评价结果,找出危险因素并提出改进措施。第二章 六号教学楼基本情况调查2.1 六号教学楼简介以沈阳化工学院六号综合教学楼为例进行建筑物火灾危险性研究,通过学校基建处老师获得相关的资料,并通过多次的实地考察了解了六号综合教学楼的具体防火措施的情况。沈阳化工学院六号综合教学楼位于教学区北部。建成于2004年,总体建筑结构为5层教学楼,楼高23.95m, 各层高54.5m,全现浇框架结构挖孔桩基础,屋顶采用玻璃采光屋面。建筑重要性类别:丙;建筑物安全等级:二级;框架抗震等级:七级。建筑物耐火等级二级。主要教室数量:共有教室30间,每层六间,位于教学楼内部左右各3间。教室规模:1032人教室每层4间,1202人教室每层2间。六号教学楼共有出口4个,每层设有消防栓16个,消防卷帘2个,设编码感烟探测器,自动灭火装置,吸顶安装,火灾报警器2个与管理室火灾控制系统相连。在重要通道和安全出口处都有疏散标志。六号教学楼防火设计与设备,火源控制,消防管理和人员疏散等方面都比较完善。2.2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2.2.1 教学楼火灾危险因素分析1)建筑物的自身状态建筑物是火灾事故的主体,它的特性对火灾的发生、发展和灾害程度有重要的影响。它一方面影响建筑物火灾发生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也关系着火灾的严重性。建筑物的特性决定了建筑物内生命、财产的损失,面积和体积很大的建筑物内,容纳的人员和可燃物的数量很多,起火后的燃烧时间长、强度大,人员疏散难度也很大。建筑物的结构,墙体、内部装修的燃烧性质和耐火极限,对建筑物的控火能力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建筑物周围的环境对火势蔓延也有一定的影响。同时,考虑到在最短的时间内扑灭火灾,消防车道的设置及建筑物距离消防站的距离也是不应忽略的因素。为了防止火灾由一幢建筑蔓延到周围的建筑,建筑物之间必须留出一定的安全分隔距离,即防火间距。防火间距是综合考虑满足消防扑救,防止临近建筑物的火势蔓延而确定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品位的提高,建筑不仅要求实用,而且要美观,这也为防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建筑物的防火结构与布局合理的防火结构与布局,是建筑设计中应该考虑的一部分。合理的防火、防烟分区,可靠的防火、防烟设备如防火门、防火窗、防火卷帘等,以及通风、空调系统采用良好的防火设计,能够在火灾发生的初期阶段截断其蔓延的途径,将火灾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减少财产的损失,也使建筑物内的人员从容逃生。建筑物内防排烟系统的作用是将火灾中产生的大量烟气及时的排除掉,以阻止烟气在建筑物内扩散,确保建筑物内的人员安全疏散并为消防队员灭火创造有利条件,因此建筑物防排烟系统是安全疏散的必要手段。3)火源控制在被动防火的同时,采取积极、主动的防火措施,杜绝火源的出现,才是防止火灾的正确方法。1989年我国的电气火灾共5215起,而1998年达到123153起,是10年前的4.43倍。而且在重大火灾中,电气火灾所占比率较大,在1995年我国的十大火灾中,有8起是电气火灾。根据国家质量总局提供的消息,在对固定式灯具产品的抽查结果,只有26.6%的合格率;家用和类似插头插座产品的抽样合格率也仅有22%,这是我国目前电气火灾频繁发生的重要原因。可见,对电气设备进行防火处理极其重要。另外对电线、电缆的铺设与耐火性能及严格的吸烟制度也是十分重要的。4)消防设备广泛而有效的新型灭火器材,能够大大减少火灾发生的次数,以及每起火灾造成的损失。据美国消防协会统计,凡是已全部安装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装置并操作正常的建筑物内,与无自动灭火装置的场所相比较,每千次火灾死亡人数一般都能减少50%以上,公共场所减少最多,可达到91%,而每次火灾的直接经济损失一般也都能减少50%左右。所以与其它设施相比,火灾自动报警、灭火系统应处于优先考虑的地位。大量的火灾案例也表明,火场缺水或没有完善的消防给水措施,是对当前灭火工作不利的重要因素,因此现有的消防规范对建筑物的消防水池域消防水泵都有明确、细致的要求。另外,小型的手提式灭火器也是消灭早期火灾,将火灾尽快扑灭在萌芽状态的利器。5)人员疏散建筑防火的一条基本原则就是减少人员伤亡,对于像商场这样的人员密集场所更应该着重考虑。设计合理的疏散通道和疏散指示标志以及广播疏导系统具有重要的作用,另外,足够数量的安全出口以及足够宽敞的疏散通道,能够使火灾中慌乱人群迅速退出火灾危险区域,使人员伤亡降到最低。安全疏散设施的建立,其目的主要是使人能从发生事故的建筑中,迅速撤离到安全部位(室外或避难层、避难间等),及时转移室内重要的物资和财产,同时,尽可能地减少火灾造成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也为消防人员提供有利的灭火条件等。因此,如何保证安全疏散是十分必要的。建筑物中的安全疏散设施,如楼梯、疏散走道和门等,是依据建筑物的用途、人员的数量,建筑物面积的大小和人们在火灾时的心理状态等因素综合考虑的,因此我们在日常工作中,要按照国家有关消防技术规范的要求认真进行维护管理与检查,保障建筑物内人员和物资安全疏散,减少火灾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6)消防管理无论多么先进的防灭火设施,都是通过人来实现的。因此,严格、有效的消防管理是防火工作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和火灾疏散预案,做到未雨绸缪,是火灾发生时保持冷静头脑,熟练、迅速灭火的前提。设置专人值班,定期对各种设备进行检修,是提前发现问题,提前解决问题的最好手段。通过对工作人员进行必要的岗前培训,岗上教育,使工作人员树立起高度的岗位责任心,具备基本的防、灭火知识与技能,提高对火灾危险的警觉性,就有可能在火灾初期将其扑灭,而不至于酿成大灾。2.2.2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上述建筑火灾危险因素的分析及对六号教学楼的自身特点建立对六号教学楼火灾危险性评价的指标体系,如下表2-1。表2-1 六号教学楼火灾危险性评价的指标体系表项目检查内容很好较好中等较差很差建筑物自身状况建筑结构室内火灾荷载周围环境因素防火设计与布局防火/防烟分区防火门/防火卷帘火源控制电器设备的防火状况变/配电设备吸烟消防设备消火栓灭火器自动火灾探测/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消防水源人员疏散安全出口安全疏散距离疏散指示装置广播疏导系统人群密度人群的安全意识水平消防管理规章制度定期检修情况专职值班情况工作人员的消防知识与技能义务消防队伍依照表2-1中列出的各项指标,对六号教学楼进行多次实地考察,根据考察结果和管理员老师介绍阐述将已经了解的六号教学楼的基本情况列入表2-2。表2-2 六号楼情况调查表调查内容具体情况建筑结构框架结构挖孔桩基础室内火灾荷载可燃材料主要载荷为桌椅板凳及一些教学计算机等周围环境周围有东部五号教学楼及南部网球场西临公路北面有面积1000m2的树林。防火间距东距五号教学楼35m左右,南距网球场20m左右,距离树林10m并且无任何防火措施隔离防火分区教室和走廊间隔处用防火卷帘隔开防烟分区没有明确划分防烟分区。防火间隔物防火门情况优良,每层2个防火卷帘分别慑于两侧教室及通道的间隔处电气设备防火设有规定容量的空气开关,有专人检查电气设备及线路消防电源专用的双路供电,三相四线变/配电室配有干粉灭火器,有专人管理重要线路采取防火保护,线路材料外皮阻燃。灯具/开关附近无可燃易燃物,无应急照明吸烟教学楼内没有禁烟标志消火栓每层有16个消防栓,每个教室附近都有一个消防栓,但大部分上锁,出现火灾很难使用。灭火器每层都备有干粉灭火器,数量和摆放位置有问题。3层10个灭火器均放置在走廊一侧,教室附近没有一个灭火器,5层则只有2个灭火器。报警系统每层有火灾报警器2个与管理室火灾控制系统相连。楼顶部两侧各有1监视器可看到整个楼内情况,每个教室有火灾报警器。自动灭火系统水喷淋式灭火系统,设置有编码感烟探测器。消防水源教学楼附近15m2 范围内有消防水源安全出口每层2个,安全通道宽度为2m左右疏散距离教室距楼梯及出口都小于15m2疏散楼梯间楼梯间内没有防/排烟系统事故照明设施教学楼内无事故应急照明广播疏导系统良好,事故广播优先于教学楼内其它广播客流量最大流量可达6400人规章制度比较完善,有校园管理服务中心防火预案、防火责任到人、疏散预案和火灾处置程序。消防电话设有从现场到消防控制室的专线电话定期检修消火栓,灭火器检修不符合相关规定专职值班有专职管理员值班消防知识培训没有经常的进行消防知识的培训义务消防队伍教学楼的工作人员等2.3 国家的有关规定为了搞好建筑物的防火设计,各国均制定了一系列建筑防火设计规范,对不同建筑物提出必须遵守的防火安全要求。这些规定是建筑防火设计的基本依据。目前,我国分别对若干类型的建筑制定了相应的防火设计规范,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主要针对普通建筑)、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规范、石油库设计规范、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等。参考有关的国家标准、规范,与所调查的建筑物进行比较,也是对建筑物进行火灾危险性评价的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下面是对商业建筑的一些有关标准、规范的介绍。2.3.1 建筑物自身状态1)六号教学楼的耐火等级为二级,则其最大高度不应超过24m;每个防火分区最大允许长度不超过150m,最大面积不超过2500m2 (如果建筑物内设有自动灭火设备时,每层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按二倍即5000m2计算)。2)防火间距:民用建筑防火间距标准如表2-3。表2-3 民用建筑防火间距标准防火间距 耐火等级耐火等级一、二级三级四级一、二级三级四级67978109

    注意事项

    本文(建筑物火灾危险性研究.doc)为本站会员(laozhun)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