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泰医院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doc
&康泰医院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院 系民航与安全工程学院专 业消防工程班 级4405201学 号200403052034姓 名张泽明 指导教师谢妉负责教师沈阳航空工业学院2008年6月摘 要本次毕业设计的题目是吉林康泰医院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首先对建筑的概况进行了简单的描述,然后根据建筑分类、分级进行系统的设计,主要内容包括防火分区的划分、报警区域和探测区域的划分、系统选型设计、火灾探测器设计、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主要配套设备设计、消防联动系统及消防系统的供电、线路敷设和接地等。设计严格遵循国家规范以及相关标准,从康泰医院综合楼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并且结合部分国外的相关先进经验和设计方法,力求比较完整的设计出该建筑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关键词:火灾探测器;联动控制;探测区域;集中报警系统Abstract This paper is mainly about the design of fire auto alarm system for the Kang Tai Hospital in JILIN. The description on environment of the building has been done and the design of the fire auto alarm system for this building has been carried out based on the relative national codes. First, fire zones and monitoring zones were divided and then the style of the whole system was decided. Second, the number of fire detectors used in each monitoring zones was calculated and the types were chosen .Third, the major related facilities of the fire auto alarm and its linkage system were selected. At last, an overall planning of the power supply system, the comprehensive line-fixing system and the grounding system was made for the fire system.The design based on the actual structure of the building followed the national codes and relative standards strictly, absorbed the advanced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and experience and made every effort to offer a relatively complete and efficient fire auto alarm system for this building.Keywords: Fire detector; Chain control; Monitoring Zones; Remote alarm system目 录1引 言12工程概况以及建筑的分类和系统保护对象分级22.1自然环境22.2工程概况22.3建筑的分类、分级23防火分区的划分54.报警区域和探测区域的划分74.1报警区域的划分74.2探测区域的划分75系统设计95.1一般规定95.2系统形式的要求和选择95.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线制的选择105.4火灾探测器的分类115.5火灾探测器的选择及型号的确定125.5.1火灾探测器的选择125.5.2火灾探测器、火灾报警控制器、楼层显示器型号的确定136火灾探测器的设置146.1火灾探测器的设置数量及布置146.2感烟探测器安装要求216.3地下车库可燃气体探测器的设置与布置226.4可燃气体探测器的联动关系237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主要配套设备257.1手动报警按钮的设置257.2消火栓报警按钮257.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常用模块257.4声光报警器267.5消防专用电话267.6火灾应急广播268消防联动系统278.1与消火栓系统的联动278.2与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联动278.3与防、排烟系统的联动288.4与防火卷帘的联动298.5与消防电梯的联动309火灾消防系统供电、线路敷设及接地319.1消防供电系统319.2火灾消防系统的线路敷设与接地319.2.1线路敷设319.2.2电源接地3210工程预算33参考文献35附录CM-2可燃气体探测器技术手册美国MACURO公司361引 言人类使用火已经有200多万年的历史,使用火是文明的象征。在可以控制范围内的火可以造福人类,可是当火失去控制时,又会烧毁房屋、财物、甚至毁掉人的生命。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于19世纪出现了,由于技术不断的进步和多种先进原件的介入使它可以自动捕捉火灾探测区域内火灾发生时所产生的烟气、光、热,从而发出声、光报警并启动自动灭火系统,同时联动其它设备,控制事故照明和疏散标志、事故广播及通信、消防给水和防排烟设施,进而实现监测、报警和灭火自动化1。因此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既是整个消防系统的“感官”,更是这个系统的“大脑和神经网络”,其重要地位及意义不言而喻。 根据火灾监控对象的特点和火灾报警控制器的分类,以及消防设备联动控制要求的不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基本设计形式主要有区域报警系统、集中报警系统和控制中心报警系统三种。我们应根据消防工程中大、中、小规模和对消防设备联动控制的复杂程度,选用较好的技术产品,组成可靠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而合理的设计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就是把优秀的灭火思想注入到这个系统之中,以便让其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并且人性化的解决火灾问题,使火灾在发生阶段就得到充分的抑制与控制,把火灾可能产生的损失降到最低,最大限度的保证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2工程概况以及建筑的分类和系统保护对象分级2.1自然环境康泰综合医院综合楼,位于吉林省长春市,长春市处于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地区,受季风影响较大,四季分明,7月份气温最高,月平均气温约24;1月份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约-8.5。春温回升快,日照足,风力强盛,相对湿度低,降水变率大,蒸发量大,空气干燥;夏热,多阴雨,空气湿润;秋短,降温快,天高气爽;冬长,寒冷干燥,多晴2。2.2工程概况建筑地下一层地上十七层,其中地下层深度为-4.2m,一层层高4.5m,二、三层层高3.9m,夹层层高2.2m,四层至十七层层高3.6m,建筑总高度为66.7m,建筑面积为26604.6m2,是集门诊,急诊及病房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医院。2.3建筑的分类、分级根据本建筑作为医院的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疏散和扑救难度,通过表2.1建筑分类表3可以知道该建筑属于一类建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保护对象根据其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疏散和扑救难度等分为特级、一级和二级,且应符合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4的规定,本医院属于高层建筑,根据表2.2民用建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保护对象分级表可以确定,本建筑属于一级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保护对象。表2.1建筑分类表名称一类二类居住建筑高级住宅十九层及十九层以上的普通住宅十层至十八层的普通住宅公共建筑1.医院2.高级旅馆3.建筑高度超过50m或24m以上部分的任一楼层建筑面积超过1000m2的商业楼、展览楼、综合楼、电信楼、财贸金融楼4. 建筑高度超过50m或24m以上部分的任一楼层建筑面积超过1500m2的商住楼5.中央级和省级(含计划单列市)广播电视楼6.局级和省级(含计划单列市)电力调度楼7.省级(含计划单列市)邮政楼、防火指挥调度楼8.藏书超过100万册的图书馆、书库9.重要的办公楼、科研楼、档案楼10.建筑高度超过50m的教学楼和普通的旅馆、办公楼、科研楼、档案馆等1.除一类建筑以外的商业楼、展览楼、综合楼、电信楼、财贸金融楼、商住楼、图书馆、书库2.省级以下的邮政楼、防火指挥调度楼、广播电视楼、电力调度楼3.建筑高度不超过50m的教学楼和普通旅馆、办公楼、科研楼、档案楼等表2.2民用建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保护对象分级表等级建筑物属类所含建筑物特级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各类建筑一级高层民用建筑1.医院;2.高级旅馆;3.建筑高度超过50m或每层建筑面积超过1000m2的商业楼、展览楼、综合楼、电信楼、财贸金融楼;4.建筑高度超过50m或每层建筑面积超过1500m2的商住楼;5.中央级和省级(含计划单列市)广播电视楼;6.局级和省级(含计划单列市)电力调度楼;7. (含计划单列市)邮政楼、防火指挥调度楼;藏书超过100万册的图书馆、书库;9.重要的办公楼、科研楼、档案楼;10.建筑高度超过50m的叫徐楼和普通的旅馆、办公楼、科研楼、档案楼等;11.高级住宅;12.十九层及十九层以上的普通住宅建筑不超过24m多层民用建筑及建筑高度超过24m的单层公共建筑1.200床及以上的病房楼,每层建筑面积超过1000m2以上的门诊楼;2.每层建筑面积超过3000m2的百货楼、商场、展览楼、高级旅馆、财贸金融楼、电信楼、高级办公楼;3.藏书超过100万册的图书馆、书库;4.超过3000座位的体育馆;5.重要的科研楼、资料档案楼;6.省级(含计划单列市)的邮政楼、广播电视楼、电力调度楼、防火指挥调度楼;7.重点文物保护场所;8.大型及以上的影剧院、会堂、礼堂地下民用建筑1.地下铁道、车站;2.地下电影院、礼堂;3.使用面积超过1000m2的地下商场、医院、旅馆、展览厅及其他商业或公共活动场所;4.重要的实验室、图书、资料、档案库二级高层民用建筑1.除一类建筑以外的商业楼、展览楼、综合楼、电信楼、财贸金融楼、商住楼、图书馆、书库;2.省级以下的邮政楼、防火指挥调度楼、广播电视露、电力调度楼;3.建筑高度不超过50m的教学楼和普通的旅馆、办公楼、科研楼、档案楼等;4.十层至十八层的普通住宅 建筑高度不超过24m的民用建筑1.设有空气调节系统的或每层建筑面积超过2000m2但不超过3000m2的商业楼、财贸金融楼、电信楼、展览楼、旅馆、办公楼、车站、海河客运站、航空港等公共建筑及其他商业或公共活动场所;市、县级邮政楼、广播电视楼、电力调度楼、防灾指挥调度楼;3.中型以下的影剧院;4.除敞开式汽车库以外的类汽车库(停车大于300辆)、高层汽车库以及机械式立体汽车库、复式汽车库、采用升降梯作为汽车疏散出口的汽车库;5.高级住宅;6.图书馆、书库、档案楼地下民用建筑1.类及以上的地下汽车库(停车大于150辆);2.长度超过500m的城市隧道;3.使用面积不超过1000m2的地下商场、医院、旅馆、展览厅及其他商业或公共活动场所3防火分区的划分根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4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3对防火分区的规定高层建筑内应采用防火墙、防火卷帘等防火分割物来划分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允许最大面积不应超过表3.1中的规定。表3.1每个防火分区的允许最大建筑面积建筑类别每个防火分区建筑面积/m2建筑类别每个防火分区建筑面积/m2一类建筑1000地下室500二类建筑1500注:设有自动灭火系统的防火分区,其允许最大建筑面积可按本表增加1.00倍;当局部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增加面积可按该局部面积的1.00倍计算。因此本建筑根据规定划分相应的防火分区,地下部分利用防火墙与防火卷帘划分为三个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面积均小于1000m2;地上部分13层各层划分为两个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面积均小于2000m2;中庭部分单独划分防火分区,三层中庭面积共同叠加后得到的面积小于2000m2;417层每层建筑面积均在2000m2之内每层单独划分为一个防火分区;所有楼梯间单独竖向划分防火分区,电梯井竖向单独划分防火分区,消防电梯及消防电梯前室共同划分防火分区,相应面积见表3.2防火分区划分表。 表3.2防火分区划分表位置防火分区编号FC防火分区面积S(m2)-1FFC1938FC2729FC39721FFC41130FC510941F3F中庭FC613242F、3FFC71161FC81040夹层FC9781西南侧楼梯间FC1095东南侧楼梯间FC1195标准层FC1285116层FC1391917层FC14280西北侧楼梯间FC15405东北侧电梯井FC16608消防电梯井及前室FC174054.报警区域和探测区域的划分4.1报警区域的划分根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4可知,一个报警区域宜由一个或同层相邻几个防火分区组成,所以本建筑每层划分为一个报警区域,包括地下室和地上部分共计十八层即十八个报警区域。4.2探测区域的划分根据火灾自动报警设计规范4可以知道探测区域应按独立房(套)间划分。一个探测区域的面积不宜超过500m2;从主要人口能看清其内部,并且面积不超过1000m2的房间,也可划为一个探测区域。本建筑地下部分划分为一个报警区域,包括三个防火分区,其中防火一区中的每个单独的房间可作为一个探测区域且面积均不大于500 m2;对于地下车库部分每个防火分区的面积都小于1000m2,且从主要入口能够看清其内部,所以每个防火分区均可作为一个探测区域;地上部分每个房间均不大于500m2,所以每个房间作为一个探测区域,楼梯间、消防电梯及消防电梯前室均单独划分探测区域,见表4.1探测区域划分表。表4.1探测区域划分表探测部分探测区域位置备注地上部分独立房间面积500m2每个房间单独作为一个探测区域楼梯间面积500m2每个楼梯间单独作为一个探测区域消防电梯及消防电梯前室面积500m2每个消防电梯及相应消防电梯前室共同划分为一个探测区域弱电竖井面积500m2单独作为一个探测区域地下部分地下车库每个探测区域面积1000 m2共划分两个探测区域独立房间面积500m2每个房间单独作为一个探测区域其中,电梯机房应装设火灾探测器。首先,电梯是重要的垂直交通工具;其次,电梯机房有发生火灾的危险性;再次,电梯竖井存在必要的开孔,如层门开孔、通风孔、与电梯机房或滑轮间之间的永久性开孔等;最后,在发生火灾时,电梯竖井往往成为火势蔓延的通道,容易威胁电梯机房的设施。为此,对电梯机房设置火灾探测器是必要的,并对电梯竖井之顶部宜设置火灾探测器。对于一般的电梯前室虽然不是人员疏散必经之地,但该前室与电梯竖井相通,也是在发生火灾时烟气容易聚集或流过,也宜单独划分探测区域及装设火灾探测器。为防止竖井形成拔烟火的通道及防止发生火灾时火势沿电缆延燃,电缆竖井也应单独划分探测区域及装设火灾探测器。5系统设计5.1一般规定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设有自动和手动两种触发装置;2.火灾报警控制器容量和每一总线回路所连接的火灾探测器和控制模块或信号模块的地址编码总数,宜留有一定余量;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备,应采用经国家有关产品质量监督检测单位检验合格的产品4。5.2系统形式的要求和选择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形式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区域报警系统,宜用于二级保护对象;2.集中报警系统,宜用于一级和二级保护对象;3.控制中心报警系统,宜用于特级和一级保护对象4。本建筑属于一类建筑报警等级为一级,适合采用集中报警系统。集中报警控制系统由几种火灾报警控制器、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和火灾探测器等,或火灾报警控制器、区域显示器和火灾探测器等组成,是功能较为复杂的火灾报警控制系统。本建筑整个报警系统设一台集中报警控制器,设置15台区域显示器。区域显示器不与火灾探测器相连,只接收集中报警控制器的火灾信息,显示本报警区域内的火灾部位,并进行声光报警。对于地下部分和地上的13层设置4台区域报警控制器,方便显示其具体的报警位置和所在的防火分区,其它楼层均作为独立防火分区而采用楼层显示器来显示火警信息。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接收火灾探测器的火灾报警信号,对其进行分析处理并控制火灾报警装置,启动自动灭火设备和火灾联动设备。它也是一套计算机控制系统。特别是采用模拟量火灾探测器的智能火灾报警系统,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随时对探测器输入的模拟信号进行智能化分析处理,以判别是否真已发生火灾。这种信号处理系统需建立一个适用探测器所在环境特点的特征模型,可补偿各种环境干扰和灰尘积累对探测器灵敏度的影响,通过软件编辑实现图形显示、键盘控制翻译等功能,还可以实现时钟、存储、密码、自检联动、联网等多种功能。在带有报警总线和联动总线的大型通用火灾报警控制器,以及各种火灾探测器和功能模块构成的总线制编码传输集中报警控制系统中,消防泵、喷淋泵、电梯、正压送风、排烟风机等设备,除自动控制外,还能手动直接控制。但对于空调系统、正压送风阀、防火阀、排烟阀、防火卷帘、灭火装置等则采用总线模块控制5。集中报警系统宜用于一级和二级保护对象,其原理框图如图5.1所示。图5.1集中报警系统原理框图5.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线制的选择多线制系统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基本结构形式,这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早期产品设计、开发和生产有关。多线制系统中火灾探测器和各种功能模块于火灾报警控制器采用一一对应连接方式,火灾自动报警控制器依靠支流信号对火灾探测器进行巡检,以实现火灾和故障的判断处理5。本建筑采用二总线系统,这种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集中处理,其传输线路较少,操作较简单,施工方便。但其火灾自动报警控制器主机需要处理的信息量大,主机性能要求高,一般采用微机或专用火警计算机构成,并且由于系统中各种火灾探测器和功能模块信号(包括电系统、水系统)是采用编码总线传输的,系统可靠性要求高,抗干扰能力要求强。二总线系统模式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只在消防中心设置一台大容量、多功能的通用火灾报警控制器作为集中报警控制器,并按照建筑结构要求在各个楼层设置区域报警控制器和楼层显示器,用来显示本楼的报警和故障等,联动控制信号直接由控制中心控制器发出到被控设备。5.4火灾探测器的分类火灾探测器的分类比较复杂。实用的分类方法有结构造型分类法、探测火灾参数分类法和使用环境分类法等。1.结构造型分类法。按火灾探测器的结构造型分类,可以分成线型和点型两大类。 点型火灾探测器:这种探测器是指影响一个小型传感器附近的火灾产生的物理和化学现象的火灾探测器件。在目前的建筑物中适用的火灾探测器,绝大多数是点型火灾探测器;线型火灾探测器:这种探测器是指影响某一连续线路附近的火灾产生的物理和化学现象的火灾探测器件;2.探测火灾参数分类法。根据火灾探测器探测火灾参数的不同,可以划分为感温、感烟、感光、气体和复合式等几大类。详见表5.1火灾探测器分类表。3.使用环境分类法。陆用型:一般用于内陆、无腐蚀性气体的环境,其使用温度范围为-10+15,相对温度在85以下。在现有产品中,凡没有注明使用环境型式的都为陆用型。船用型:船用型火灾探测器主要用于舰船上,也可用于其他高温、高湿的场所,其特点是耐高温、高湿,在50以上的高温和90100的高湿的环境中,可以长期正常工作。耐寒型:这种火灾探测器特点是耐低温。它能在-40以下的高寒环境中长期正常工作。它适用于北方无采暖的仓库和冬季平均温度低于-10的地区。耐酸型:该火灾探测器不受酸性气体的腐蚀,适用于空间经常停滞有较重含酸性气体的工厂区。耐碱型:该火灾探测器不受碱性气体的腐蚀,适用于空间经常停滞有较重碱性气体的场合。防爆型:该火灾探测器适用于易燃易爆的场合。其结构符合国家防爆有关规定。4.其他分类法。火灾探测器按探测到火灾后的动作,可划分为延时型和非延时型两种。目前国产的火灾探测器大多为延时型探测器。其延时时间范围为310秒。 火灾探测器按安装方式还可分为外露型和埋入型两种。一般场所采用外露型,在内部装饰讲究的场所采用埋入型6。表5.1火灾探测器分类表序号名称及种类1感烟探测器离子感烟探测器光电感烟点型散射光式减光式线型红外光束式激光感烟探测器线型严酷环境下的智能感烟探测器2感温探测器点型差温定温差定温双金属型膜盒型易熔金属片型半导体型线型差温定温管型电缆型半导体型3光电感烟、感温复合火灾探测器4感光探测器紫外线型红外线型5可燃气探测器催化型半导体型6早期烟雾探测报警系统5.5火灾探测器的选择及型号的确定5.5.1火灾探测器的选择该建筑作为医院综合楼使用,属一级建筑,主要防护对象多为病房、仪器设备间等,根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可以对其具体位置如何设置进行选择,见表5.2不同场所探测器选型表。表5.2不同场合探测器选型表火灾探测器安装场合与场合相匹配的火灾探测器备注病房、药房、检查室感烟探测器无火灾时不含大量烟雾、灰尘、水蒸气滞留场所办公室、值班室、仪器设备间感烟探测器楼梯间、前室、走廊感烟探测器防火卷帘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 根据联动要求,满足联动需要地下车库感温探测器+(CO)可燃气体探测器经常有烟气、粉尘滞留且有有害气体场所5.5.2火灾探测器、火灾报警控制器、楼层显示器型号的确定火灾探测器、火灾报警控制器、楼层显示器的型号、品牌和相关的主要技术指标见表5.3报警系统设备选型表。表5.3报警系统设备选型表设备型号品牌主要技术指标点型感烟探测器JTY-GD-G3海湾工作电压: 总线24V; 温度-10+50;监视电流0.6mA; 报警电流1.8mA点型感温探测器JTW-ZCD-G3N海湾工作电压: 总线24V; 温度-10+50;监视电流0.6mA; 报警电流1.8mA火灾报警控制器JB-QG-GST5000&JB-QB-GST500海湾控制器容量: 40个242地址回路;温度0+40;主电:交流220V;备电:DC24V 24Ah, 密封铅电池火灾显示盘ZF-101海湾显示范围: 0000000099999999中任意编码点; 显示容量: 50个报警信息; 线制: 有极性二总线; 温度: 0+40对于CO气体探测器的详细资料可见附录。6火灾探测器的设置6.1火灾探测器的设置数量及布置感烟、感温探测器保护面积和保护半径按照表6.1确定4 表6.1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的保护面积和保护半径火灾探测器的种类地面面积S(m2)房间高度h(m)一支探测器的保护面积A和保护半径R屋顶坡度15°15°<30°>30°A(m2)R (m)A (m2)R (m)A (m2)R(m)感烟探测器S80h12806.7807.2808.0S>806<h12806.71008.01209.9h6605.8807.21009.0感温探测器S30h8304.4304.9305.5S>30h8203.6304.9406.3一个探测区域内所需设置的探测器数量不小于计算值 N (6.1)式中,N为探测器数量(只),N应取整数;S为该探测区域面积(m2);A为探测器的保护面积(m2);K为修正系数,特级保护对象宜取0.70.8,一级保护对象宜取0.80.9,二级保护对象宜取0.91.04,5。根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4可知,每个探测区域应按独立房间划分,面积不宜超过500m2,从主要出口能看清其内部且面积不超过1000m2的房间,也可以划分为一个探测区域。对于本建筑的地上和地下部分,单独房间没有大于500m2所以每个独立房间均可以作为一个探测区域,地下停车场部分从主要出口处均能看清其内部且每个防火分区的面积不超过1000m2,因此每个防火分区内划分为一个探测区域。本建筑属于一级保护对象,修正系数取0.80.9,感烟探测器保护面积为60m2,感温探测器的保护面积为20m2。由公式6.1可知修正后的感烟探测器保护面积为KA=0.9×60=54m2、感温探测器保护面积为KA=0.9×20=18m2,所以作为标准层的单个房间面积小于54m2时,每个房间作为一个探测区域而设置一只感烟探测器,而对于其它需要感烟探测器保护的大于54m2的房间利用公式6.1进行计算如夹层感烟探测器的计算。如图6.1所示,已知夹层内的单独房间以及前室面积均小于54m2,即对于探测区域4-16每个区域的面积均小于54m2,因此每个区域布置一个探测器足以满足需要,且采用居中布置方式,走廊最末端设置一个探测器,要求其距端墙距离不大于7.5m,相邻探测器之间不大于15m,主体房间面积为729m2,其中包括一个60.75m2的小房间,因此将本部分划分为3个探测区域,探测1区、探测2区、探测3区,面积分别为303.75m2、60.75m2、364.5m2,设各探测区所需的探测器数量分别为N1,N2,N3。1.确定感烟探测器的保护面积A和保护半径R查表6.1可得感烟探测器的保护面积为60m2,保护半径为5.8m。2.计算各区探测器所需的数量,根据公式6.1得:N1只,故取N1=6 只;N2只,故取N2=2 只;N3只,故取N1=7 只;3.确定各区探测器的安装间距,探测1区:根据保护半径R=5.8m确定保护直径D=2R=11.6m,故可由图6.3探测器安装间距极限曲线图确定Di=D5,所以应根据D5曲线来确定,的值。根据现场的实际不规则的情况,选取=7.5m,横向布置两个探测器,纵向布置3个探测器,纵向布置间距=16.2÷3=5.4m。满足设计要求。探测2区:根据保护半径R=5.8m确定保护直径D=2R=11.6m,故可由图6.3探测器安装间距极限曲线图确定Di=D5,所以应根据D5曲线来确定,的值。根据实际的情况,选取=3.75m,横向布置两个探测器,纵向居中,距离最远点小于5.8m足以满足设计要求。探测3区:根据保护半径R=5.8m确定保护直径D=2R=11.6m,由探测器安装间距极限曲线图确定Di=D5,所以应该根据D5极限曲线确定,的值。根据实际的情况和满足安装的美观和对称性,选取=7.5m,横向布置3个探测器,纵向布置3个探测器,即共布置9只探测器,纵向布置间距=16.2÷3=5.4m。满足设计要求。4.校核各区安装间距探测1区:由上可知当采用=7.5m、=5.4m布置时,探测器到最远点距离r为11.25m,r>R,探测器到最远点的水平距离超过了探测器的保护半径,因此应多设置一只探测器以满足保护需要,即该探测区共安装7只探测器其安装具体位置见图6.1夹层探测区域划分图。探测2区:根据实际的情况,选取=3.75m,横向布置两个探测器,纵向居中,距离最远点小于5.8m足以满足设计要求和校核条件。探测3区:由上可知当采用=7.5m、=5.4m布置时,探测器到最远点距离r为m,r<R,探测器到最远点的水平距离小于探测器的保护半径,因此满足保护需要,符合设计要求。图6.1夹层探测区域划分图如图6.2a或6.2b所示,已知-1层探测区域918每个区域的面积均小于54m2,因此每个区域布置一个探测器足以满足需要,且采用居中布置方式,走廊最末端设置一个探测器,要求其距端墙距离不大于7.5m,相邻探测器之间不大于15m,其余8个探测区域面积分别为661.5m2、678.38m2、293.6m2、182.25m2、195.75m2、60.75m2、60.75m2、60.75m2根据公式6.1得探测1区 1.确定感温探测器的保护面积A和保护半径R查表6.1可得感温探测器的保护面积为20 m2,保护半径为3.6m。2.计算该区探测器所需的数量根据公式6.1得N1只,取37只3.确定探测器的安装间距a,b根据感温保护半径R=3.6m确定保护直径D=2R=7.2m,由探测器安装间距极限曲线图确定Di=D1,所以应该根据D1极限曲线确定,的值。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选取=3.75m,横向布置6个探测器,纵向布置6个探测器,在汽车入口处在布置两个探测器,共计38只感温探测器,其中纵向布置间距=4.65m。满足图6.3 a,b值的极限曲线的要求。4.校核安装间距由上可知当采用=3.75m、=4.65m布置时,探测器到最远点距离r为:mr<R,探测器到最远点的距离小于探测器的保护半径,满足保护需要符合设计要求。同理,其它探测区域计算可以得到:探测2区 N2只,取38只根据感温探测器保护半径R=3.6m确定保护直径D=2R=7.2m,由探测器安装间距极限曲线图确定Di=D1,所以根据D1极限曲线确定,的值。根据实际的情况,选取=3.75m,横向布置6行探测器,纵向布置6列探测器,布置间距=4.65m,在汽车入口处布置3只感温探测器即共计39只感温探测器,距离最远点距离r为:mr<R,探测器到最远点的距离小于探测器的保护半径,满足保护需要符合设计要求。探测3 区N3只,取6只根据保护半径R=5.8m确定保护直径D=2R=11.6m,由探测器安装间距极限曲线图确定Di=D5,所以应该根据D1极限曲线确定,的值。根据实际的情况和满足安装的美观和对称性,选取=6m,横向布置5只探测器,纵向布置2只探测器,即共布置6只探测器,纵向布置间距=4.275m。满足图6.3 a,b值的极限曲线的要求。4.校核安装间距由上可知当采用=6m、=4.27m布置时,探测器到最远点距离r为m,r>R见图6.2a探测器到最远点的水平距离大于探测器的保护半径,因此为满足保护需要,需要加设一只感烟探测器,即7只感烟探测器,见图6.2b,此时r为:m,r<R符合设计要求。探测4区 N4只,取4只根据保护半径R=5.8m确定保护直径D=2R=11.6m,由探测器安装间距极限曲线图确定Di=D5,所以应该根据D5极限曲线确定,的值。根据实际的情况,选取=5m,横向布置3只探测器,纵向居中布置1只,如图6.2a,距离最远点距离r为m则r>R不符合设计要求,因此应增设一只感烟探测器,即是4区要布置5只。所以有r为m,r<R满足设计要求,符合校核条件。探测5 区N5只,取4只根据保护半径R=5.8m确定保护直径D=2R=11.6m,由探测器安装间距极限曲线图确定Di=D5,所以应该根据D5极限曲线确定,的值。根据实际的情况,选取=10m,距走廊末端最近的一只探测器距离为5m<7.5m横向布置3只探测器,在纵向居中布置1只时,不能满足设计需要即r>R,距离最远点距离r为m,r>R不符合要求,因此要增设一只感烟探测器重新布置如图6.2b,此时r=m,这样r<R即符合设计要求,因此5区应布置5只感烟探测器。探测6、7 区N7=N6只,取2只根据保护半径R=5.8m确定保护直径D=2R=11.6m,由探测器安装间距极限曲线图确定Di=D5,所以应该根据D5极限曲线确定,的值。根据实际的情况,横向居中布置1只,选取距离墙距离=3.75m,竖向布置两个探测器,=4.05m距离墙距离=2.02m,距离最远点距离r=m,r<R;符合设计要求及校核条件。探测8区 N8只,取2只根据保护半径R=5.8m确定保护直径D=2R=11.6m,由探测器安装间距极限曲线图确定Di=D5,所以应该根据D5极限曲线确定,的值。根据实际的情况,选取=3.75m,横向布置两个探测器,距离墙距离=1.875m,纵向1只,距离墙距离=4.05m,所以,r=m,r<R符合设计要求及校核条件。图6.2a -1层探测区域划分图图6.2b -1层探测区域划分图图6.3安装间距a, b值的极限曲线6.2感烟探测器安装要求1.要求探测器至墙壁、梁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2.探测器0.5m内部应有遮挡物;3.探测器宜水平安装倾斜角度不大于45°。感烟探测器下表面至棚顶或屋顶距离见表6.24。表6.2感烟探测器下表面至棚顶或屋顶距离表探测器的安装高度h(m)感烟探测器下表面至顶棚或屋顶的距离d(mm)顶棚或屋顶坡度15°15°<30°>30°最小最大最小最大最小最大h6302002003003005006<h8702502504004006008<h1010030030050050070010<h121503503506006008006.3地下车库可燃气体探测器的设置与布置汽车在进出车库时均为怠速、低速行驶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汽车将有大量尾气排放。根据对其它同类型车库的类比调查和相关资料,车库中主要的污染物是汽车尾气中所含有的HC、CO、NO2等。汽车尾气中HC、CO、NO2等污染物浓度随着汽车行驶状态不同而有较大差别。根据吉林市汽车尾气监测数据统计及有关调查数据,汽车在怠速与正常行驶时所排放的污染物浓度见表6.3机动车在怠速和正常行驶时污染物排放浓度表 7。表6.3 机动车在怠速和正常行驶时污染物排放浓度污染物名称单位怠速排放浓度正常行驶排放浓度备注CO%4.072容积比HC(以正戊烷计)ppm1200400容积比NO2ppm6001000容积比通过以上资料我们可以知道,地